给奶奶送阳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奶奶送阳光》教学反思

《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意蕴深长的课文,文中的小主人文文有着阳光一般纯洁灿烂的心灵,用虽然童稚却充满真挚情感的行动使奶奶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这篇课文就是在童趣中让学生懂得体贴、关心长辈的道理。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着文中文文对奶奶浓郁的爱展开多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元的对话过程中读懂文本内容、读出人物内心、读出文章空白,从而真切地感受爱、体验爱、学会爱。整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从读通句子到感受句意,从读好句子到领悟情感,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字词教学、阅读教学、语言实践有机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彼此衔接,自然流畅。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设疑激趣,初读课文有目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审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课题是课文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一般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精辟概括。因此,课题常常是一篇课文的“道”之所在。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教学时,我还是设计了质疑环节,在学生齐读课题后,我相机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孩子们马上就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文文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这一关键问题,用问题激趣,诱发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我及时肯定了孩子们的问题,并加以适当的评价,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扫清字词障碍后,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通过边读边思,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2、多样识字,通读课文扫障碍。

识字教学在一年级课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不可忽视,也不可弱处理。在本课教学时,我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识字教学。如何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呢?一是第一次见面就要使学生对生字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二是要当堂采取多种方式复现,力求做到生字当堂学生都能认得清;三要及时复习巩固。在教学本课时,我把“识字三部曲”设计成了一个个小游戏:开火车、太阳公公爬山、当小老师领读等,让识字的过程循序渐进,识字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识

字,自然事半功倍,也为后面的朗读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情景交融,文本体会有深度。

引情入境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时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一边展开想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获得真切的感受。

比如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我就是通过CAI课件营造出阳光照耀的效果,再通过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想象阳光照在树叶上、草地上、房子上的情景,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体会阳光照亮了庭院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在朗读句子时,学生很容易就读出了“金色”和“洒满”的感觉。

再如这一节课,教学“兜起”“包”等动词是让孩子们联系实际做动作体会,更重视让学生体会动作背后蕴藏的情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现如何兜得多,如何包得紧,为后面理解“爱”打下基础。思考在做动作的时候文文的心情是如何的?孩子们通过“赶紧”一词,很容易体会文文“急切”的心情,这样孩子们就从文本外走入文本内,在心理上与文文融为一体,体会对奶奶的爱也就水到渠成了。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在后面朗读“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这两句时,学生很自然就读出了文文高兴急切的真情实感。

4、深情朗读,层层深入品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堂课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分“抓住生字,读通课文;品味词句,读好句子;体验情感,读出语气”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经历读书过程,使他们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学生通过自由读、品读、感情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在读中走进文本,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意境,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提高认识。

比如我在教学文文高兴地喊的两句话:“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时,将两句话设置了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兴地送,第二层次是急切地送,第三层次是既高兴又急切,一句比一句体会深入,

一句比一句情感丰富。我还用丰富准确地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中情感的变化,比如:“文文这么爱奶奶,让我们和她一起去送阳光吧”“我听出来了,你送的心情可真高兴!”“我听出来了,你送的心情可真急切!”“是啊,文文知道在冬天里,奶奶最需要的就是温暖了,她真想早一点把阳光送给奶奶呀!”“她多着急啊,一句比一句声音大”。这些引导读的语言,使学生读得激情昂扬,当时的效果非常好,文文对奶奶浓浓的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字词教学、朗读训练的同时,如何适时地增加一些想象,增加意境感悟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这是我想在以后教学时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