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习题课练1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名师精讲(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名师精讲(含答案)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识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其意义。
3.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我国区域文化的成因Array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知识点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中华文化的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5.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议话题·强认知]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通过的《巴黎宣言》开宗明义地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 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
也就是说,去学习和吸收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文档:必修3 第3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最新考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点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对应学生用书第172页)1.源远流长的见证提醒能用共性代替个性。
2.博大精深的表现象、各种各样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成就辉煌的文化等。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问题导引]“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其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它是多个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上述材料对中华文明的表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提示] 一万年和五千年等——源远流长;多个区域文明等——博大精深;多个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等——包容性。
[规律总结]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区别和联系[问题导引]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
受现实生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
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青团的习俗;还有的地方在清明节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习俗。
从博大精深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出中华文化什么样的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区域性特征(或者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原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规律总结]1.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2区域性指向不同地区的文化有自身特点,民族性指向不同民族的文化有自身特点,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真题体验](2018·全国卷Ⅱ·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2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2013年春季开始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参加2013年全国“两会”的一名委员就此表示,“书法的实质不是写好毛笔字,而是学好汉字”。
之所以重视汉字的传承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012年9月26日,《荆楚情深—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精品展》让新疆观众们穿越历史,走近楚国文明。
这些2 500多年前的精美文物今天再次面世,使人百感交集。
这使人充分感受到(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国家衰落不会伴随着文化衰落③国家富强往往伴随着文化兴盛④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
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华文化中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最大D.中国园林艺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5.从这两幅艺术化的中国汉字成语图片,我们能够领略到汉字的独特魅力。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6.(2013·张家港模拟)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
人教版高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必修3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时规范练25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深圳高三模拟)《尚书》意为上古的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
今天我们读《尚书》( )①要保护自身民族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可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③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性阐释④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安徽高三二模)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③扩大太极拳知名度,始终保持中华文化世界领先地位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增强我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河北高三三模)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近年来,古风日渐兴起,汉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或云鬓轻挽、裙裾飘飞,或娉娉袅袅、仙气飘飘,或高冠环佩、风度翩翩……这些身着古装置身花海、竹林、古建筑等风景里的年轻人,成为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古风的兴起( )①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既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③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记忆④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加了生活中的美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山西临汾三模)追赶潮流是当下年轻人的时尚。
十大网络流行语中“逆行者”“甩锅”“后浪”“打工人”“爷青回”等流行语,体现了我国时代的变迁与百姓的喜怒哀乐,它们或转瞬即逝,或经久流传。
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②文化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自身的传承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河北唐山三模)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基础练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1·八省联考福建卷)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
2020年12月,“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①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②传递平和包容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彰显中华民族创造活力,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八省联考重庆卷) 千余年来,伴随着丝绸、瓷器等贸易活动,中华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
中华文化和平发展、和谐共存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这表明()①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影响,与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始终同步②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③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影响,有助于构建超越地域与民族差异的世界性文化④文化与政治相交融,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我国香港、澳门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要利用香港、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
港澳多元文化共存()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②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④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1·八省联考江苏卷)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也是杰出的山水画家,苏东坡曾称赞他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全国乙)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
3.应对策略:地域可影响但不能决定文化, 决定文化的是经济、政治;一方面文化差 异不等于文化冲突,另一方面文化可以相 互借鉴、相互融合,但不会融合统一
易错剖析
对应训练:(2015·广东卷,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 高,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 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凉干燥,人们喜用热 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 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解析: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 要标志,①说法错误;汉字能够生动形象的对事物做出 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该题选C。
易错剖析 易错点二: 对区域文化理解偏差
【典例2】(2013·安徽文综·T9)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
视野拓展
作用
汉字
史书典籍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 见证 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 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 各族人民所通用,是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
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古代曾走在世界前列2.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从时间纬度或纵向看)(1)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从内涵角度或横向看)(1)独特性(从不同文化形式上看)①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区域性(从不同地区看)①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②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
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3)民族性(从不同民族看)①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异彩纷呈。
②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 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历史地理等因素,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个性)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
[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习题课练1.doc
②错误。④中“唯我独尊”说法错误,排
8.一直有一些人担心,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入侵”中国推波助澜。然而,现 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年轻人,还是它被年轻
人改造了。中国年轻人实际是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
”了,圣诞节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营造浪漫的机会和理由。这启示人们
解析: A 与题意无关,题目考查的是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而不是文字。汉字不能显
示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 B 不选。 C 表述错误,汉字没有为世界人民所通用。国家之
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 是因为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D 正确。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 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 有(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不同地区家庭院落的结构不同,说明在我国一方水土、 具有差异性,①②正确且切题,故选 A 。③④与题意不符。
一方文化,各地文化
6. 2017年,孔子学院迎来十三周岁的生日。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下边汉字“马”的不同字体中,我们能感悟到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汉字的内涵会因时而变
A .①③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汉字“马”从古至今的演变, 既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年8月21日至27日是拉萨“雪顿节"。
“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馥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
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
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③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知识。
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也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价值观念的影响,③④不选;从11世纪开始体现了①;雪顿节的发展和继承体现了②.故本题答案选A。
2.2017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国家宝藏》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解析: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动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形成时期,故①错误。
②③④⑤都是正确的。
答案:D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答案:D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 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解析:从材料中的“千古”和“天地并存”等词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故选B项。
A不符合题意。
神秘莫测、至高无上、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C、D不选。
答案:B4.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①源远流长②博大精深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题干中“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等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正确,选A。
[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集训演练.doc
一、选择题
1.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 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 而当下 ,在 “中国制造 ” 向 “中国智造 ”迈进中 ,我们却要补上 “工匠精神 ”这一课。要补上 “工匠精神 ”这一课 ,我们必须
()
①向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
②坚持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③
材料
表明 (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
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出门在外 ,最难改的是乡音 ,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随着
时代的变迁 ,方言却日渐式微 ,流失严重。一些人士疾呼 ,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
对于生僻字的上述观点 ,你赞同哪一种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 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1.A ① 正确且符合题意 ,“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 让世界惊叹的精品 之作 ”,这启示我们要补上 “工匠精神 ”这一课 ,我们必须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汲取营养 ;② 正确且符合题意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 ”这两段文字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 ( )
A. 源远流长 ,历久不衰而有时代性
B.具有包容性 ,兼收并蓄而富有活力
C.博大精深 ,在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
D.具有地域性 ,多元一体而各有特色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 《芈月传》 中的这个 “芈 ”(m ǐ)字夺人眼球 ,该剧中大量的生僻字更是
人教版高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必修3 第4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走进文化生活
课时规范练29 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河南高三模拟)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史馆、村史长廊、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
然而,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甚至“变味走样”,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这些村史馆建设中的乱象引发了网友吐槽。
之所以会引发网友吐槽,是因为这些乱象( ) ①是大众传媒过度商业化的必然产物②徒有文化外表,没有留住乡愁乡情③是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根源④缺少对村史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广州高三二模)粤韵操是以粤剧身段结合学生体操运动而创编并在校园推广的健身操,融合了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云手、拉山、兰花掌等动作,还以南拳等武术姿势增加动作幅度,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领略岭南戏曲艺术神韵。
在校园推广粤韵操是基于( )①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②教育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功能③经典文化比流行文化更有利于塑造人生④体育与美育相融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网络时代的粉丝聚集成圈,形成了“饭圈”文化。
它以流量明星为中心,形成了一套组织规则,主要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互撕谩骂、拉踩引战、刷量控评等。
对于此种“饭圈”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③要发挥其导向和示范作用④未成年人需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河南开封三模)年初,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播出后广受好评。
该剧用日常的、细腻的、观众可感可知的脱贫攻坚的故事,塑造出一群乡土中国真实的人。
尊重现实,踏踏实实拍出的好剧感动了无数人,网上网下都掀起一股追剧热。
《山海情》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新时代要发挥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B.文艺创作者要从群众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C.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5.(浙江杭州二模)B站被称为年轻人的文化交流社区,但随着其影响日益扩大,违规使用境外音视频素材、内容低俗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2019年精选高中文化生活政治思品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篇
2019年精选高中文化生活政治思品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的统一C、能吸收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D、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③吴越文化、滇黔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④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促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西部各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日、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文化( )①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③相互吸收,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④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芒,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句话着重告诉我们( )①文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表现为文艺的力量③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④要勇于创新,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的发展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
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
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③启示
比较项 联系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都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因为源远流长,所以中华文化才
有时间丰富和发展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博大
精深,所以中华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
远流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 5.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传统 中文华化文 之间的关系
命题点 以特定文化活动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2021·八省联考湖北卷)一系列考古发现 显示,我国古代文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先 民们在农作物培育、寻医问药、天文观察、 工具制造、文字创立、科技发明、国家治理 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向世 界贡献了深邃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 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 界文明进程,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能力·命题探究】
命题点以我国中医的发展和传播历程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和包容性
• (2017·江苏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 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 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 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 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 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
①从大的视野看,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②从小 化与区
的视野看,中华文化又可分为若干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域文化 中华文 ①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②从 化与民 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 族文化 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doc某书签分享赚钱赏收藏原创保护版权申诉/ 87 上传文档赚钱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 > 高中政治 > 政治高考 > 知识点总结>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docx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docx文档编号:上传时间:2024-09-06 类型:DOCX 级别:精品资源页数:87 大小:270.19KB 价格:188.00积分《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目录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综合探究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综合探究二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综合探究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1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2、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2 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3 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2.1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六课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1·八省联考福建卷)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
2020年12月,“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①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②传递平和包容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彰显中华民族创造活力,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太极拳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
“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人们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传递平和包容的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①②符合题意;“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与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③;“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但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是夸大了其作用,排除④。
故选A。
2.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汉语并没有在历史演变和地域变异中分化为不同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代偿”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
由此可见()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具有无比优越性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③汉字的发明是衡量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维系民族情感起重要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世界各种文字各具特色,汉字具有无比优越性的说法错误,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排除;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不是衡量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③错误;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对传承中华文明、维系民族情感起重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练25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知名学者于丹认为:每一个汉字都会讲故事,探讨汉字作为交流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能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
这是因为() A.汉字带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化交流的使者B.汉字书写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C.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D.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答案:C解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而不是“汉字”,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沟通”“传播”功能,不选;于丹认为汉字能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说明汉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C当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说法错误。
2.国家语委主任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建设,规范重点领域语言文字使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使用的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国家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A.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B.汉字显示了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C.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为世界人民所通用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答案:D解析:A与题意无关,题目考查的是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而不是文字。
汉字不能显示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B不选。
C表述错误,汉字没有为世界人民所通用。
国家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D正确。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中华文化拥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国的一张王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说明①②正确。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③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④不符合题意。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下边汉字“马”的不同字体中,我们能感悟到()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汉字的内涵会因时而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汉字“马”从古至今的演变,既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①③正确;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排除②;材料说的是汉字字体的变化,不是汉字内涵的变化,排除④。
5.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
这些特点体现了()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中国不同地区家庭院落的结构不同,说明在我国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文化具有差异性,①②正确且切题,故选A。
③④与题意不符。
6.2017年,孔子学院迎来十三周岁的生日。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
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孔子学院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正确对待和处理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基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文化传播中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①③正确。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等力量的增强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
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并不能“随之带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④排除。
7.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它具有的特点是()①辉煌悠久的历史②实用性和整体性③鲜明独特的风格④唯我独尊的气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①③正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②错误。
④中“唯我独尊”说法错误,排除。
8.一直有一些人担心,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入侵”中国推波助澜。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年轻人,还是它被年轻人改造了。
中国年轻人实际是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圣诞节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营造浪漫的机会和理由。
这启示人们()①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正在逐步消失,不必要杞人忧天②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③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④文化创作要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①错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不会消失。
②不符合题意。
9.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
海南地理环境是黎族文化的一个影响因素,而非其性质的决定因素,③错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错误。
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10.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
“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
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④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故选B。
②与恳亲会的举办无关。
④说法错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11.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表明()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答案:C解析:审题时抓住“陆续传入内地”“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等,反映了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A项观点是不准确的;B、D两项与题干无关。
12.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①中华各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的地域决定不同的文化④不同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安徽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影响文化,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借鉴、融合,④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3.二十世纪电脑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今天我们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电脑,而电脑在中国的运行又离不开汉字,因此今天中国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进入电脑时代,汉字应用问题的解决功不可没。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复兴。
据此有人认为,汉字复兴就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
请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3分)答案:(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并借助信息技术加速传播。
汉字复兴,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作贡献。
(7分)(2)汉字复兴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复兴。
要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就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就应立足实践,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努力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6分)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属于认识类题目,首先应指出汉字复兴对于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然后指出两者不能等同,最后指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需要进行文化创新等。
14.“摩挲掌上日相将,袖中常见烟云绕”。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赏石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
长期以来,奇石的美学特征让世人神往,它那来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有之美,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
近代以来,我国在继承传统赏石文化优秀精髓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赏石文化中对真的追求,从而把观赏石的真、善、美全面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分析中华文化的特征。
(15分)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中国赏石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代赏石文化继承了传统赏石文化精髓。
(5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赏石文化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
(5分)③中华文化具有它特有的包容性。
近代以来,我国赏石文化吸收了西方赏石文化中对真的追求。
(5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然后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具体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