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配套检测(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论语·宪问》)
子路问成人[注]。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注]成人:全人,完美无缺的人。

(1) 第一则材料中孔子将“贤者”分为四个等级。

《论语》选读教材中提到的人物当中和属于第一个等级。

(2)对照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对“成人”的理解,第一则材料中的“贤者”能不能被称为“成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解析:(1)此题注重与教材的联系。

“辟世”指逃避尘世而隐居。

联系《论语》选读教材中的人物不难找出代表人物,如长沮、桀溺等。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对“成人”提出了两个标准:①理想中的“成人”是有智慧、不贪心、勇敢、才艺兼备而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

②现实中的“成人”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遵守诺言的人。

而第一则材料中的“贤者”消极避世,归隐山林,不能算作“成人”。

参考答案:(1)长沮桀溺(或:接舆、荷蓧丈人、晨门、荷蒉者)
(2)不能。

①在孔子看来,要成为“成人”,要么理智、寡欲、勇敢、有技艺、明礼乐;要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始终不忘初心。

②而所谓的“贤者”,无论他处于四等中的哪一等,都是“辟”字当头,他们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却逃避社会责任,只顾洁身自好。

所以“贤者”是不能被称为“成人”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言语。

”(《论语·宪问》)
子路问什么人是完美无缺的人。

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不贪心,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就可以称为完美无缺的人了。

”又说:“现今的所谓完美无缺的人又哪里一定能如此呢?看见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义,见到危难敢于献身,早已约定的事不忘记去做,也就可以算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 (《论语·宪问》)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材料二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材料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1)出自材料一中的一个成语是。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好学”思想的理解。

答:
解析:(2)关于对孔子“好学”思想的理解,可从三则材料中总结概括。

材料一阐述的是“好学”的实质: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

材料二、三阐述的是修身与好学的关系,即先修身立德,再求学求知。

尤其是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评价,是对颜回修养的高度赞扬。

综上,可从两方面对三则材料进行概括总结。

参考答案:(1)食无求饱(或居无求安)
(2)孔子的“好学”是指治学者立志成为君子、谋求礼治仁政之道而表现出的对学问和德性的热爱和追求,其本质意义是指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修身之学。

它以仁德为本,先修身立德,再求学求知。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到有德多才的人那里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材料二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将自己的愤怒转加给别人,从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不幸短命去世了,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弟子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人。


材料三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敬爱兄长;行为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答:
解析:(1)根据“唯仁者”,可以看出“礼”的基础;根据“礼之用,和为贵”,概括“礼”的作用。

(2)根据关键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可以概括出“中立不倚”。

根据关键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概括出“以‘和’为美”。

根据关键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以概括出“实行稳健主张”。

参考答案:(1)仁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
(2)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即节制适度。

②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选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

③宽容包容,以“和”为美,既要互爱互信,互尊互谅,又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

参考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过去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他们大小事情都做得恰当。

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论语·学而》)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

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论语·子路》) “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意。

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

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中庸》)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 材料二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 材料三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四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论语·阳货》)
(1)根据材料,概括儒家对音乐的态度。

答:
(2)请你谈谈如何看待传统儒家思想对音乐的态度。

答: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因此具有政治教化功能。

材料二、三、四都强调了正统音乐的地位。

(2)解答此题,先要理解传统儒家思想对待音乐的态度,然后结合你的看法,谈传统儒家思想对音乐的态度。

参考答案:(1)①儒家认为音乐不仅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真诚表达,更是一种教化,具有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

②儒家重视《雅》《颂》等正统音乐,而排斥“郑声”等通俗音乐。

(2)①儒家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有现实作用和积极意义。

②重视《雅》《颂》等正统音乐,排斥“郑声”,不利于艺术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说的只是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难道说的只是钟鼓之美的乐器吗?”
材料二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整理音乐,《雅》《颂》各自有了适当的安置。


材料三古代《诗经》有三千多篇,等到孔子,删去其中重复的,选取其中有利于施行礼义的……三百零五篇孔子都弹弦歌唱了,用应合《韶》《武》《雅》《颂》的音律。

礼乐从此以后得以传述,用来完善帝王之道,成为六艺。

材料四孔子说:“我厌恶紫色夺去了朱色的正位,厌恶郑国的音乐扰乱了雅乐。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注]①史鱼,春秋末年卫国的大夫史鳅,字子鱼。

②矢:箭。

③蘧伯玉,春秋末年卫国大夫,为人有贤名。

(1)写出《论语》中与“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相同的一句话。

答: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析孔子认为蘧伯玉是君子的原因。

答:
解析:(1)根据所给的句子,本题应从两方面进行回答,一方面,有道则仕;另一方面,无道则藏之。

(2)首先要明确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然后根据蘧伯玉的做法,分析其具备了君子中的哪个方面,所以符合孔子的君子形象。

参考答案:(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①蘧伯玉能仕能藏,能进能退。

②蘧伯玉达权知变,具备了君子“三达德”中的“智”的品格。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
不畏惧。

”(《论语·宪问》) 朱熹说:“聪明的人,通达事理就顺畅没有停滞,就像水,所以君子喜欢水。


(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像箭一样劲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劲直。

好一个君子蘧伯玉!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敛起来。


(《论语·卫灵公》)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1)出自上述材料中的两个成语是、。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请指出并加以评析。

答: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不耻下问
(2)①启发诱导原则。

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克服的时候,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去教他。


(《论语·述而》)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能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论语·公冶长》)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②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
(1)《弟子规》中“首孝弟”是对《论语·学而》中章句的化用,请写出它的原句。

答:
(2)结合材料①②,试从不同角度阐释“仁”的具体内涵。

答:
解析:(1)本题需要考生理解、识记《论语》中一些经典语句,注意默写原句的时候,“弟”的写法,
“弟”为“悌”的通假字。

(2)本题难度较大,在理解、掌握材料的同时,还需要考生对《论语》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从材料①“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可被称为“仁”“圣”可知,仁需要施恩(爱)于百姓,“能近取譬”则是在说求仁的方法,需要推己及人。

从材料②“首孝弟”可知,孝悌是仁的基础、根本。

“泛爱众,而亲仁”则解释仁需要“爱人”。

再结合考生对《论语》“仁”的积累,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①仁之原则:忠恕,对人竭尽全力,仁爱宽厚。

②仁之方法:能近取譬,推己及人。

③仁之根本: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④仁之核心:爱人。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①子贡说:“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了吗?”孔子说:“这哪里是致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

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②《弟子规》所讲的都是孔子等圣人的训导。

首先要讲孝悌,其次是谨慎诚信。

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

尚有富余精力,就学习文化典籍。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①,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上》) [注]①(ní):牛车车辕与衡相连接的木销子。

(yuè):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②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1)孔子认为士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其后两个层次分别是、。

(2)三则材料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材料,简要说明你对儒家“信”的理解。

答:
解析:(1)结合材料二,子贡问怎样才可称之为“士”,根据孔子的回答,“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可得出答案。

(2)首先表明不矛盾的观点。

(根据所学“管仲不合礼却被孔子称为仁者”“‘去食去兵,民无信不立’与‘富民’并不矛盾”分析)再根据材料找出“信”的内涵。

由“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知“信”对人的重要性;“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可见这里孔子有微词;再结合孟子观点“大人者,言不必
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不难得出人要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否则就是不问是非固执己见的小人了。

参考答案:(1)有孝悌之行言必信,行必果
(2)不矛盾。

“信”即守信,讲信用,“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

但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儒家认为人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否则就是不问是非固执己见的小人了。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牛车没,马车没有一样,那车怎
么能走呢?”
(《论语·为政》)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作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作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算得上士呢?”
(《论语·子路》)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离娄上》)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符合礼仪、、。

(2)孔子的“杀身成仁”应如何理解?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有何关联?
答:
解析:(1)材料①中孔子阐述,实践“义”,要“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即要符合礼,要谦逊,要守信。

(2)解答此题,需要对原句进行简单的翻译和概括。

孔子认为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很明显,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参考答案:(1)态度谦逊有诚信
(2)孔子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行为方式,那就是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而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正是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进一步阐明。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根本,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谈论它,靠诚信来成全它。

这才是君子啊!”
②孔子说:“志士仁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
(1)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义利观是;墨子的义利观是。

(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答: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对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

解题时先找准关键词句“君子喻于义”“富而可求”“利民”“利人”“义,天下之良宝”,再联系孔子、墨子的语句进行分析提炼即可。

(2)孔子“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对于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就是守法致富,不要见义忘利,更不能违法牟利。

墨子的观点是义利并举,首先让我们肯定“利人”是至善的标准,另一方面,仅仅利人是不够的,需要在义与利之间取得平衡,“义”是必要的手段。

答案:(1)孔子不反对富贵,但强调义的重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墨子以利人、利民为义,主张义与利统一,义利并举。

(2)孔子的义利观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守法致富,在义与利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防止见义忘利,违法牟取暴利。

在今天,墨子的义利观有借鉴作用,既肯定“利人”为至善的标准,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又把“义”看成是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

不能简单地重义轻利,也不要极端追求功利。

参考译文:
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论语·里仁》)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顺从我的爱好。

(《论语·述而》) 良宝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可以使人得到利益。

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

良宝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能利人民,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

(《墨子·耕柱》)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判断一个人品行高低乃至是否该杀的基本依据并不是他人的评价,而是。

(不超过4个字)
(2)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察”?怎样“察”?请根据材料回答。

答: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2、4两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必察焉”,以及材料二的“勿听”“然后察之”可以得出结论。

(2)注意审题,第一问从“察人”的原因入手,第二问从“察人”的做法入手,均要求结合材料回答。

只要读懂材料,筛选相关信息,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1)客观事实
(2)原因:①我们判断一个人容易被表象所蒙蔽,也容易跟风评价。

②我们评价他人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

做法: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②以他人的言行是否合乎义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


孔子说:“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


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

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一乡中的坏人厌恶他。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材料二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然后考察
他;发现他确实可杀,然后杀掉他。

所以说,这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

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官。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韩非子·二柄》)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

(公孙龙《指物论》)
(1) 一、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和。

(2)分析一、二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

答:
解析:(1)根据句意,第一则材料中的“名”应作动词,译为“定名分、定名号”;第三则材料中的“名”应作名词,译为“名称”。

(2)解答本题,首先要整体理解两则材料的意思,再分别分析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认识:孔子侧重言语,强调言语要行得通;韩非子强调行动,主张言行一致。

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确定名号名称
(2)孔子侧重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出来还一定要行得通。

韩非子侧重行,通过考察行是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参考译文:
孔子说:“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号,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

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从不马虎的。

”(《论语·子路》)
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韩非子·二柄》) 世界上之所以没有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是因为物有各自的名称,而物的名称并不反映物的具体属性。

(公孙龙《指物论》)
1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②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③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第①则文字中的“忠”“恕”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

答:
(2)孔子一方面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忠恕之道,一方面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要“以直报怨”,这是否自相矛盾?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