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受损分析
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被广泛开采和利用。
然而,露天开采煤矿作为一种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首先,露天开采煤矿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垦,植被被破坏,采矿区域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
这种破坏性的开采方式使得土壤侵蚀严重,土壤贫瘠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同时,大规模的挖掘和运输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破坏水资源的自净能力,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
其次,露天开采煤矿还会引发大气污染问题。
露天开采煤矿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和废气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直接污染大气,还会参与大气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煤尘还会因为风力和毛细作用进入土壤和水体,对陆地和水生生物造成间接污染。
此外,露天开采煤矿还存在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开采时需要大量水进行降尘、冲洗和运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采矿活动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源减少或干旱。
开采过程中,水与煤炭接触会产生酸性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和附近河流,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最后,露天开采煤矿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由于露天开采煤矿需要大规模爆破、挖掘、运输等作业,会导致地表和地下结构不稳定,增加滑坡、塌陷和地震等灾害的风险。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会对附近的建筑物、交通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综上所述,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破坏性的开采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轻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应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人类不保护环境的例子
人类不保护环境的例子
1. 露天煤矿的开采-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煤炭开采会带来大量的污染,例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同时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地表颠簸。
2. 污染排放- 许多工厂和生产设施会排放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严重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污染排放还会对环境造成损害,例如造成水质恶化、酸雨和大气污染。
3. 大规模采伐森林- 森林被砍伐、被用于弥补土地、建造建筑或生产木材等。
这些行为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全球变暖加剧。
4.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会严重影响水族动物种群数量和多样性。
除此之外,过度捕捞还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可能导致全球食物供应危机。
5. 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在种植和种植处理中被广泛使用,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影响。
但这会增加有害化学物质的负荷,这些化学物质会污染空气、土壤、水体和食品,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
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露天采矿是一种在地表进行的采矿方式,与地下采矿相比,它具有开工程量大、生产能力强、运输成本低等优点。
露天采矿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地表破坏、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采取合理的对策非常必要。
露天采矿导致了地表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大量的土壤和植被被移除,导致地表的破坏和土地退化。
采矿活动也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动植物栖息地,破坏了自然景观。
为了解决地表破坏和生态系统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保护植被:在采矿活动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植被保护,尽可能减少植被被移除的数量。
在采矿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植树造林,种植耐旱的植物,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
2. 进行生态修复:采矿活动结束后,应进行生态修复,恢复矿区的生态系统。
可以采用植被恢复、土地复垦、湿地建设等方法,重建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改善矿区的自然景观。
露天采矿也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
在采矿过程中,土地被破坏,植被被移除,土壤裸露,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采矿活动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容易导致水污染。
1. 水土保持措施:在采矿活动之前,应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
包括建设堰塘、植被覆盖、修建比较难以渗透的路面等。
在采矿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修复上述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2. 废水处理:对于采矿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应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减少水污染。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露天采矿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在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对周围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 粉尘控制: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应进行粉尘控制。
可以通过湿化、覆盖和抑尘剂等措施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2. 燃烧控制:采矿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煤矿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需要对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煤矿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资源破坏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矿区开采后往往留下大量的废弃矿山和破碎的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煤矿开采还会导致土地沉陷、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排放物,严重污染周围的水资源。
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质的净化。
3. 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运输和燃烧都会排放大量的粉尘、煤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这些污染物会影响空气质量,加剧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植被生长造成危害。
4. 生物多样性破坏煤矿开采会破坏原生植被,损害植被覆盖,破坏生物多样性。
矿区附近人为活动增加和施工噪声、机械振动等都会导致野生动物迁移甚至死亡,对生态平衡造成打击。
二、煤矿开采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 加强生态补偿对于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方式进行环境恢复和修复,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
2. 推进绿色开采煤矿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推进绿色、低碳、清洁的开采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采取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举措,降低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3. 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对煤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4. 加强环境治理煤矿企业应加强尾矿库、矿山水体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废水、废渣的处理和排放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5. 强化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开采的矿区,应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土地重建、水体治理等措施,还原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和野生动物的栖息。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一、概述矿山作为地球资源的重要来源,长期开采活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山体千疮百孔、粉尘污染弥漫、含水层破坏以及地质灾害多发等问题,已成为矿山开采后的普遍“后遗症”。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点。
众多典型案例展示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的成功实践。
这些案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通过创新的景观设计,将废弃矿山转变为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为今后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矿山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关注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注重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
一些国家还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矿山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采取边坡治理、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许多废弃矿山得以重获新生。
一些地区还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1. 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矿山生态修复,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包括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
矿山开采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地表植被,增强土壤稳定性,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保护
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保护矿山开采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它也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供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一、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生境破坏:矿山开采通常需要大面积破坏植被和地表结构,导致野生动植物失去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
同时,开采过程还可能对地下水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2.物种灭绝: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生境破坏,许多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一旦一个物种在某个地区灭绝,将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3.土壤和水污染:矿山开采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可能会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化学物质。
这些污染物会渗入土壤和水体中,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种群的繁衍和生长。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采用环保型开采技术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首要措施之一。
例如,矿山可以采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和工艺,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同时,选择合适的挖掘方法和矿石处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2.生态恢复与重建:矿山开采结束后,应当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以尽可能恢复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这包括重新种植植被、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改善水质等措施。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帮助恢复和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监测和评估:对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是必要的。
这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矿山开采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最小化。
总结: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也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
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以及定期监测和评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只有在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上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露天煤矿开采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露天煤矿开采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作者:杨宇来源:《看世界·学术下半月》2020年第10期摘要:露天煤矿的开采引起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包括地表植被丧失,农田损失,土壤质地和肥力降低,原始地形的变化以及土壤侵蚀。
尽管学者们已经研究了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预防措施,但很少有关于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报道。
因此,评估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缓解和治理方案对未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关键词:露天煤矿;开采;现状;生态环境;影响引言煤炭在我国现在乃至未来的某个时期都是相对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并且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略。
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煤炭使用场所的数量逐渐增加,许多工厂和公司正逐渐破坏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环境和生態系统以牟利。
露天矿的开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例如大量的土地占用,土壤结构的破坏以及对地下水的严重破坏。
由于节水不平衡,露天挖掘矿井的破裂过程中大量的烟尘污染了环境,在周围的建筑物中发出很大的噪音,甚至损坏了建筑物的结构。
一、煤矿目前的情况(一)对于煤炭开采规模的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使用在不断增加,我国寻求的煤炭储量也在增加,因此煤炭的发展也在增加。
在新疆矿区,云南和内蒙古等地区,露天开采的煤矿越来越大,因为这些地区的大多数煤炭都适合露天开采。
自新时代以来,煤矿开采规模已超过1000吨,到2014年,我国的煤矿开采量达到405吨,其中103个大中型露天煤矿达到520吨。
随着煤矿开采量的增加,充分利用露天采矿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露天开采前景越来越好。
(二)露天煤矿开采分布特点我国的露天煤矿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例如山西,内蒙古和新疆。
大多数露天矿都在草原上。
草原的土地结构主要是沙质。
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它变得非常严重。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研究露天矿山开采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露天矿山开采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一)生态破坏露天开采需要剥离大量的表土和岩石,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原本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空气污染开采过程中的爆破、挖掘、运输等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其中可能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水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如矿坑水、选矿废水等,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四)噪声污染开采作业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干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还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等健康问题。
(五)地质灾害风险增加大规模的开采可能改变山体结构,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露天矿山开采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在矿山开采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环境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
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开采顺序,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土地用于生态恢复。
(二)加强生态恢复开采过程中,应采取边开采边恢复的措施。
对于已开采完毕的区域,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品种,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
(三)粉尘和废气治理采用湿式作业、喷雾降尘等措施减少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排放。
安装废气净化设备,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四)废水处理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矿坑水和选矿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五)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的开采设备,并采取隔音、消音等措施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噪声。
我国矿山开采中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我国矿山开采中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人口剧增,这使得原本有限的资源出现短缺现象,而因此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在不断加剧。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面对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此,文中笔者就我国矿山开采中生态破坏的现状,结合江西省赣州的破坏情况对矿上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理论。
标签:矿山开采;生态破坏;恢复理论一、前言矿山企业的发展是一面双刃剑,矿山开采的确可以给山区居民带来一定经济收入,繁荣当地经济,但同时也在使山区的生态遭受着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污染。
为了响应号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对矿山开采中的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非常必要。
二、矿山开采中的生态破坏现状1、矿山开发中生产、生活设施和露天采场占用了大量土地;露天采场、排土场、尾矿库、塌陷区及其它矿山地质灾害破坏了大量土地;同时,还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尤其是是无证非法采矿,乱采乱掘,随意弃渣,往往造成土地砂砾化和岩质化。
目前一些矿山陆续开展复垦工作,积极复垦,绿化矿区,并取得明显成效,矿区环境已得到改善。
2、采矿活动,特别是小选矿厂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现象很普遍;选矿废水和矸石及其它废弃物经风化淋滤后,有害元素及可溶性盐,通过地表水、地下水的渗透对土壤造成污染;采矿,尤其是露天采矿对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
白灰厂、水泥厂集中区沙尘满天,附加的畜牧业、农业受到严重危害。
3、采空区易形成采空区塌陷,造成的损失大,具有突发性、多发性、隐蔽性和渐变影响持久而占有突出地位。
地面沉陷指慢的、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陷(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无声无震,一般沉陷深1~15米,地表呈现椭圆形盆地壮,局部有地面塌陷坑。
煤矿区发生地面沉陷,部分地区出现地裂缝,房屋变形。
采空区塌陷爆发突然,有声有震,一般面积小,塌陷深度较大。
煤矿区局部地段出现塌陷坑。
露天煤矿开采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露天煤矿开采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摘要:中国有许多煤矿近年来,煤矿露天开采比重逐年上升,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露天煤矿的开采会造成地表植被的流失、农田的减少、土壤质地和肥力的恶化、原有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以及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已有学者对露天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但仅对露天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的报道较少。
因此,评价露天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缓解措施和治理方案,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露天煤矿;采矿现状;生态环境引言煤炭当下甚至之后一段时间都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不可生能源,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影响;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一个较为关键的保障。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用煤的地方也在逐渐增加,有不少工厂企业在获取收益的情况下,渐渐忽略了煤矿开采背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土地植被的破坏现象尤为显著。
也严重威胁着矿区的安全性。
一、露天煤炭开采的现状分析(一)对于煤炭开采规模的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能源的使用都在不断地增加,我国勘探的煤炭储量也在不断地增多,因此,对于煤炭的开发也就越来越多,开采地址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煤炭大多数都是适合于露天开采,因此对于露天煤炭开采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在进入新时期以来,煤炭开采的规模都是在千吨以上,直到 2017 年,我国煤炭开采的达到了 405 座,其中大中型的露天煤炭开采就达到 103 座,煤炭的开采量达到520mt。
在煤炭的开采量越来越大的状况下,充分发挥露天开采安全、高效,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露天开采的前景在我国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
(二)露天煤矿开采分布特点我国露天煤矿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而且大部分露天煤矿的都分布在草原地区,草原的土地结构构造主要是沙地,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环就很难进行修复,因此,在进行露天煤矿开采的时候尽量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2024年露天煤矿开采对典型草原土壤环境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范文
《露天煤矿开采对典型草原土壤环境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露天煤矿开采活动在典型草原地区愈发频繁。
然而,这种大规模的开采活动往往会对当地的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露天煤矿开采对典型草原土壤环境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 土壤物理性质变化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土壤遭受了严重的扰动和破坏,导致土壤结构松散、孔隙度降低,土壤保水能力下降。
此外,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进一步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
2.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大量的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污染物会通过废水、废渣等方式进入土壤,导致土壤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会对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土壤的健康状况。
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减少露天煤矿开采破坏了原始生态环境,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破碎化加剧。
同时,采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也会对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使得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2. 生态平衡失调由于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一方面,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另一方面,食物链和食物网受到破坏,使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受到影响。
这些变化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1. 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2. 实施生态恢复与治理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应采取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
例如,通过种植植被、改良土壤、建设生态工程等方式,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露天煤矿的环境保护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煤矿环境保护概述 • 露天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露天煤矿环境保护措施 • 露天煤矿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煤矿环境保护概述
煤矿环境问题的起源
1 2
煤炭开采历史
煤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开采和使 用已有数百年历史。然而,随着开采规模的扩 大,煤矿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03
提高企业形象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提升露天煤矿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加公
众对其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露天煤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保护的可行性
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露天煤矿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如生态修复、废水处 理等。这些技术手段为露天煤矿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支持。
经济手段
虽然环境保护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成本,但长远来看,实施环境保护可以为企业带 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例如,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恢复土地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 的开发价值。
实施清污分流
在矿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 水分别收集处理,避免污染水源。
使用低毒农药
在矿区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对水 源的污染。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采矿活动造成的环 境损失进行补偿,保护当地的水资源。
减少土壤污染的措施
实施土地复垦
在采矿结束后,对矿区进行土地复垦,恢复植被,避免土壤裸露 ,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
05
结论
露天煤矿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01
保护生态环境
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如土地侵
蚀、水源污染等。环境保护可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得到了大量开采和利用。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凸显。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水污染、地质灾害等问题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1. 土地资源破坏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大规模的开采导致土地的破坏和采空,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生长。
煤炭开采会对土地造成大面积的破坏,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2.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尾矿,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直接排放或渗漏导致水体污染。
煤矿周边的河流、湖泊、地下水资源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3. 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各种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活质量,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煤矿开采也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
煤矿开采导致大量的植被破坏和土地采空,容易导致土地的沙化和风沙灾害。
土地的沙化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种植,还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生物多样性丧失煤矿开采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大量的植被破坏导致当地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一些珍稀的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1. 加强环境治理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污染物的治理和排放控制,采取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减少对水、土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确保煤矿开采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2. 推行绿色开采煤矿企业应推行绿色开采理念,选用科学的采煤方法和技术,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土地的破坏,减少水、土和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实施生态修复煤矿开采结束后,企业需要对煤矿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土地生态环境。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和湿地重建等措施,逐步修复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矿山开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和其 他资源。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保护生 物多样性能够保障人类的基本需求。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提供新型资源和生 物技术的潜力,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矿山开采的生物多样 性保护措施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矿山开采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 矿山开采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 矿山开采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
例
REPORT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矿山开采中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措施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01
制定严格的矿山开采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要求和违规处罚措 施。
影响栖息地多样性
01
02
03
04
1. 制定严格的矿山开采 规定和标准,限制对敏 感生态区域的影响。
2. 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和 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 环境问题。
3. 推广生态修复技术, 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 恢复和重建。
4. 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 性的认识,倡导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行为。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分析
ECOLOGY区域治理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分析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黄晓梅摘要:目前,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使得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文阐述了露天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以及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防治对策,希望能为露天煤矿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露天煤矿;环境;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5-0121-0001煤炭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土地结构、占用土地面积,开采出来的煤炭还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给大气和水资源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威胁了矿山的生态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矿山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减少污染,从而促进露天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一、露天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一)煤矿开采对土地的破坏露天煤矿开采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土地结构的损坏。
例如,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用的爆破、穿孔等开采技术无疑会破坏原有的土地结构,进而殃及周边的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很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被破坏,导致了生物数量的下降。
与此同时,在露天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还会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例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炭废渣以及挖掘土地的废土,都属于开采垃圾,这些废弃物不及时处置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而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也会影响周围生物的生存,破坏生存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1]。
(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露天煤矿开采还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例如,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与此同时,当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以后,需要存放在地面上,环境中的空气可能会与煤炭发生反应,污染大气环境。
此外,露天矿区的防风难度较大,很多矿区难以保障煤炭不被风吹起,进而造成粉尘和灰尘满天飞的情况,影响了周围环境也损失了部分开采的煤矿,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案例
案例名称:某大型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一、背景某大型露天煤矿位于某市北部,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矿区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地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开展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治理措施1. 土地复垦:对采矿活动产生的废弃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利用功能。
采取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地质量,使其适宜种植农作物或作为生态景观用途。
2. 水土保持:加强矿区排水系统建设,采取拦挡、防洪堤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推广使用环保型铲车等设备,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 污染治理:对矿区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对于无法自行处理的污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生态恢复:在矿区周边种植本地适生植物,构建生态防护林。
同时,开展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恢复工作,提高生物多样性。
5. 监测评估:设立监测站点,定期监测矿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治理效果。
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治理措施,确保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治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土地复垦率达到90%以上,土地质量明显提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或作为生态景观用途。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矿区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确保了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
生态恢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矿区周边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
通过监测评估发现,治理效果持续稳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经验总结1. 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措施和时间表。
2.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3.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治理措施的落实和治理效果的持续稳定。
4. 开展生态恢复工作,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5. 重视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露天采矿是一种以露天采掘方式进行的矿产开采活动,主要用于开采有色金属或贵金属矿石。
尽管露天采矿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角度出发,对露天采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人士有所帮助。
一、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1. 土地资源破坏露天采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用于开采和尾矿堆放,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采和破坏,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 水资源污染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开采和消耗,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
3. 大气污染露天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废气和尾矿堆放所释放的有害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4. 生态平衡破坏由于露天采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的直接影响,往往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导致植被破坏、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上述问题说明了露天采矿对环境带来的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轻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解决对策1. 加强环境管理在露天采矿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对采矿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在采矿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采取生态恢复措施针对已经受到破坏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工作,使得采矿后的土地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3.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在露天采矿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废渣和废气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露天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环境污染得到最小化的控制。
5.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对采矿企业和周边居民的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环保意识,促使采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居民更加积极配合环境保护工作。
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露天采矿是一种常见的矿产开采方式,其存在的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解决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角度出发,对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浅析,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对策。
一、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1. 土地破坏:露天采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来布置矿场和设备,这不仅会破坏原有的植被,还会对土壤进行破坏。
特别是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废矿石堆积在地表,导致土壤的肥沃度不断下降,甚至发生土地沙漠化现象。
2. 水资源污染:露天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尾矿,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一旦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尤其是在降雨过程中,废水和尾矿会被冲刷到附近的水域中,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空气污染:露天采矿中的爆破作业和矿石的破碎、输送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这些粉尘和有害气体一旦飘散到周边的居民区和农田中,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4. 生态破坏:露天采矿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植被丧失、野生动物丧失栖息地,进而影响生态平衡。
特别是在山区和森林地带进行的露天采矿活动,往往会造成范围更为广泛和严重的生态破坏。
二、解决对策1. 强化环境监测和治理:针对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对废水、废渣和污染气体进行有效治理,防止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优化矿产开采技术:采用高效、清洁的矿产开采技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绿色开采技术、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降低露天采矿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
3. 加强环境保护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企业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力度,确保露天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生态影响
应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综合 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
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意义与价值
01
揭示煤矿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 变特征和生态环境影响,为政 策制定和资源开发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02
推动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协 调发展,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 保护的良性互动。
03
为同类矿区土地利用和生态保 护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行业 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进一步加速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对土地 资源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对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特征及生态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中国某大型露天煤矿为例,通过收集历史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现场调查等方法,分析该煤 矿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对生态的影响。
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收集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然后利 用GIS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分析;最后通过现场调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了解其对生态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和生态保护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
在未来,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煤矿开采,减少对土地资源 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03
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 变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采矿区
采矿区是煤矿区的核心区域 ,主要分布在大矿坑的底部 ,包括采矿作业面、运输道 路、装载区等。
排土场
排土场是采矿区的重要组成 部分,位于采矿区的上部, 由废石和尾矿构成。
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的开题报告
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需求日益增加。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其开采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煤炭开采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资源浪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此外,煤炭开采还会导致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气候变化。
因此,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安太堡露天煤矿区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露天煤矿之一。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该煤矿进行大规模开采,然而,开采活动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当地环境,减轻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开展相应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煤炭开采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影响,探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开采的策略,为煤炭开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分析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评估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的生态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煤炭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包括影响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2. 环境保护措施的探讨。
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3. 可持续开采的策略研究。
探讨安太堡露天煤矿区可持续开采的策略,包括如何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四、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在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开采的策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其他煤炭开采区域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经验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典型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受损分析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系别:水资源与规划系专业班级:x x xxx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xx年xx月xx日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 xxx 专业班级 xxx 指导教师 xxxx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 典型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受损分析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缺少石油、天然气但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战略地位。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很大的比例。
这种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一次能源将仍然以煤炭为主。
煤炭的开发利用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破坏。
也就是说煤炭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并且这种牺牲将持续且更大规模的发生,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单一的环境问题,而是涉及到矿区生态安全的大事,而这些将会严重制约着矿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的大规模和长时间开采通常会侵占、破坏和污染矿区土地资源,并改变区域水热结构,破坏动植物区系,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
这已成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采特别是露天煤矿开采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被占用、损毁,使得原生态系统彻底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土地复垦虽对矿区的受损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修复作用,但是在现阶段采矿前、中、后期都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受损情况,导致复垦后土地生态环境效益没有充分体现。
因此,亟需开展对典型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受损情况的分析研究。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而且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促进生物进化和自然演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表现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
人类发展经济同时必须与保护生态系统相协调,才能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010年是联合国指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各国政府曾决定到2010年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但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土地损毁,引发了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矿区生态受损引发了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中,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保护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查明东北煤矿区和山西煤矿区生态系统退化状况,研究提出煤矿区的生态恢复治理技术和模式,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增强煤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能力”的具体要求,开展矿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对于促进煤矿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20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阐明了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助力依然存在甚至在不断加剧。
当前煤炭资源开采前、中、后期等环节中未能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受损。
开展典型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受损研究,了解矿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从而为矿区复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当前矿区的开采及复垦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力度不够,煤矿的开采过程中 √√√未能注意矿区的环境保护,造成矿区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在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也未能体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整体设计,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恢复等重要阶段和技术环节也未能充分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对矿区的生物多样性受损分析可以促进矿区土地复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明确矿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
露天煤矿开采复垦过程中新形成的生境与原生境相比虽趋于简单,但重新组合堆置的固相岩土结构松散、地层层序紊乱、地表物质更加复杂、土壤性质趋于恶化。
露天开采使得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恢复难度很大。
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受损环节主要包括岩土剥离、岩土堆放、煤矸石堆放等。
①岩土剥离。
大型露天煤矿采煤需剥离数百米厚的土层和岩石,这些土层和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和环境条件变化甚大,剥离后理化性质也发生改变,②岩土堆放。
剥离物从地下移至地表,堆放地点、体积和位置发生改变; 土岩层层位从有序排列到混合堆放,这种混排完全破坏了原有岩土剖面,岩土物料松散,易产生非均匀沉降。
此外,露天煤矿排土过程中重型卡车碾压使地表严重压实,造成植物扎根困难。
③煤矸石堆放由于无土、缺水、干热、强酸、有毒等恶劣条件,缺少植物种子和残根,且自燃现象较为普遍,煤矸石山很难具备植物生存和更新的条件。
对自然资源开不合理开发利用,会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也会使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造成生态系统很难或不可恢复的破坏。
为实现开采过程中露天矿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小化和复垦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大化的目标,应对采矿前、中、后全程中生物多样性演变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以及受损分析和预测,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二)研究现状国内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原因,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峻的威胁。
中国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签署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纳入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方案。
2010年颁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已明确提出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工程中需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
矿产资源的开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个矿业生产周期中应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尤其是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过程中。
然而,我国的土地复垦事业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矿业土地复垦研究中多注重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土地复垦模式的研究,对于矿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刚刚起步。
随着人们对植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的深入,对于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王改玲(2002)等人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讨论了复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说明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要求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佳,其建设必须以生境建设为基础,并以生态工程手段保持和调节植被结构,以使矿区得到真正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提高。
卞正富(2000)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应作为选择采矿与复垦方案的依据之一,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可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来评价复垦质量,优选复垦方案。
许建伟等人(2010)采用样方调查法及SPSS分析法对安太堡露天矿开采后排场植物的生长、多样性的变化及其立地条件等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垦地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的恢复都需要时间的积累;立地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立地条件好,含有一定量石烁的样地,植物生长就较好,多样性指数较高;植物均匀度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孔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植物香农一威纳指数与土壤速效Cu呈显著正相关;草灌乔配置模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生态位,其样地内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郝蓉等(2001 )在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究中发现,土地复垦后的复合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的最大不同是山人为措施来控制其物种种类,主要受人为干扰,且常带有人为目的和利益,因此通过对一个生态系统加以人为干预、控制和管理,最终建立一个具有高生产力的、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这两大目标。
阜新新邱露天矿在东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实践中,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m确运用了生物多样性原理对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机理,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康恩胜,2005)。
郭逍宇等(2005)人通过群落调查和实验分析,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DCCA排序、多元性回归和相关分析,从数量生态的角度定量的分析了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恢复过程植被多样性、土壤条件和地形因子的变化。
秦文展(2011)从喀斯特露天矿生态复垦立地类型划分入手,首先阐述露天矿生态重建中土壤质量变化,然后从物种、植物群落、景观三个层面对平果招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最后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
国外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自然保护刊物上(Wilson E D, 1985)上最先出现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biodiversity)一词。
近几百年间由于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物种灭绝速率比地球历史上物种自然灭绝速率增加了 1000 倍(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Pimm S L 等,1995)。
针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生物多样性公约》(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 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
20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研究报告指出,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压力不仅继续存在,某些情况下还在加剧,各缔约国为今后几个十年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包括2050年生物多样性远景设想和2020年生物多样性设想。
人们对生物多样性日益重视。
矿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也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研究与技术开发非常重视矿业开发全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演替(ecological process)的重要性是美国1977年联邦法所强调的:即要求生物多样性、永久性、自我持续性和植物演待。
德W的上地复垦不仅是将损毁和压占的土地恢复成可供利用的状态,而且要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新的景观要与矿产资源开采前的状态相似甚至是优于开采前的状态(梁留科等,2002)。
2006年,国际矿业与金属理事会(ICMM)针对矿业〕下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了“Good Practice Guidance for Mining and Biodiversity”,分别对开矿前期的调查评价和生物多样性受损风险规避、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风险减缓、闭石/见划和实施中的生物多样性恢复等问题进行了政策与技术层面的指导。
国外煤矿闭矿后的土地利用方向主要以林草地为主,并且十分关注土地复垦后的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