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通识课(上海大学通识课)
学写小小说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写小小说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c879b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b.png)
有什么特点?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回顾旧知
概念: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 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金钱可以使年轻的女子被有妇之夫勾引而堕入情网 金钱也可以使“发怒”的夫人、“助战”的岳母情绪趋向缓和
小小说的特点
01 人物集中 02 情节简单 03 篇幅短小 04 语言精练
05 立意深刻
人物少,情节简单,场景集中,构思奇巧,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洗练等,是 小小说的特点。
小小说 (一千五百字以内)
人物都很少,矛盾冲突却很明显
2.情节简单 作者往往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瞬间或镜头来表
现人物特点,从而造成令人回味的效果。
马克·吐温《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小小说
陶渊明《陨盗》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弗里蒂克·布朗《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 最后一个地球人坐在家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马克·吐温《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这是小说吗?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情节即是小说从开头到结尾的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
![“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2501716edb6f1aff001f7f.png)
红色爱情 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陆瑜芳(上海大学上海200444)㊀㊀摘要:本文在 爱情心理密码 公开课的基础上ꎬ总结了通识教育如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ꎬ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人格魅力ꎬ寻找爱情真谛和幸福秘密ꎮ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ꎬ培养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ꎮ关键词:红色爱情心理婚恋观中图分类号:B84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187-02㊀㊀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顺利召开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ꎬ加快教育现代化ꎬ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ꎮ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 2025»中ꎬ提出了青年婚恋发展目标: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㊁健康㊁理性ꎻ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ꎻ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ꎮ指出应该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ꎬ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㊁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ꎬ引导青年树立文明㊁健康㊁理性的婚恋观ꎮ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ꎬ广泛传播正面的婚恋观念ꎬ鲜明抵制不正确的婚恋观念ꎬ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ꎮ青年兴则国家兴ꎬ青年强则国家强ꎬ为了让广大青年养成高尚品格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ꎬ广大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讲堂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ꎬ而青年的婚恋观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部分ꎮ近年来ꎬ关于大学生因情感失意而发生悲剧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ꎬ各种对于爱情和婚恋的讨论也十分广泛ꎬ大学生在接受各种观念的同时也持有自己的看法ꎮ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的观念更加自由ꎬ但是同时也常常会感到迷茫ꎬ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不知如何解决ꎮ加强大学生婚恋爱情观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ꎮ在时代发展的历程中ꎬ有很多伟人为时代和我们的国家贡献了力量ꎬ同时他们的爱情婚姻又是美满幸福的ꎬ留下一段段佳话ꎬ让后人津津乐道ꎮ为了让当代大学生的婚恋爱情观念更加文明更加健康ꎬ加强青年婚恋观㊁家庭观的教育和引导ꎬ我决定在教授爱情心理的过程中加入 红色爱情 的主题部分ꎬ以革命领导人的爱情佳话结合爱情心理学ꎬ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伟人爱情ꎬ帮助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伟人的人格魅力ꎬ理解爱情的真谛ꎬ正确地对待爱情ꎮ一㊁主题对革命领导人的爱情婚恋进行心理学分析ꎬ从革命领导人的爱情中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ꎬ寻找爱情的真谛和幸福的秘密ꎬ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ꎬ培养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ꎬ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ꎬ同时也为我国的和谐家庭㊁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ꎮ二㊁课堂情境课堂由小组展示开启ꎬ一组学生的平时作业完成得比较好ꎬ在我的帮助下也在理论方面完善了心理学方面的分析ꎮ这次ꎬ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红色爱情ꎮ在配乐中ꎬ学生们都认真倾听周邓二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ꎬ沉浸在周邓二人甜蜜的爱情旅程里ꎮ小组同学不仅介绍了这段红色爱情的相知相恋相守ꎬ还通过朗诵二人的书信让大家感受到其中的幸福ꎮ之前和学生讨论过的问题现在向大家展示出来ꎬ询问同学们的看法ꎮ在当今社会ꎬ到底有没有不看脸的人?异地恋到底能不能长久?婚姻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坟墓?男人会娶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吗?这些问题在当下十分受关注ꎬ引起很多讨论ꎬ大学生在媒体发达的当代ꎬ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㊁观点和想法ꎬ对于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思考ꎬ也可能存在一些疑问ꎮ在提问之后ꎬ学生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ꎮ不同的回答反映出学生们的思考有相似和不同之处ꎮ我希望通过周邓的爱情的探讨ꎬ使学生们能从中汲取一些思想的养分ꎬ从这对革命伟人的爱情故事中找到答案ꎮ问题讨论之后ꎬ展示小组从周恩来的童年经历和他人的评价分析周恩来的人格特点ꎬ通过荣格的人格理论和爱的五种语言分析周邓二人的甜蜜爱情ꎮ最后ꎬ他们展示了二人的红色爱情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念和婚恋观念的启示ꎬ整场展示结束ꎬ学生们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所打动ꎬ也学到了很多ꎮ展示结束ꎬ我带领学生继续从心理学层面探索红色爱情ꎮ通过介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ꎬ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层面人格发展的特点ꎮ之后ꎬ我通过邓小平㊁瞿秋白㊁方志敏㊁孙中山等革命伟人的爱情故事解读不同的爱情状态ꎬ带领学生们在这些事迹中探索ꎬ找到他们爱情的密码ꎬ从心理学层面让学生意识到爱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ꎮ期间ꎬ对于他们爱情的成功ꎬ结合当下很多年轻人对爱情的疑惑ꎬ我也向学生们提了一些问题ꎬ学生们对此非常有兴趣ꎬ也都踊跃回答ꎬ一些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ꎮ对于这些问题我给出了一些客观的看法ꎬ引导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生命中的爱情ꎮ最后ꎬ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代781红色爱情 中的心理密码㊀㊀作者简介:陆瑜芳ꎬ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心理学ꎬ经济学ꎬ秘书学ꎮ青年的要求ꎬ我也以红色爱情的成功经验向学生们提出建议和方法ꎬ教他们如何对待爱情中的各项影响因素ꎬ如何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ꎬ如何追求一份幸福的爱情ꎮ三㊁教学成果此次 红色爱情 主题公开课ꎬ将革命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ꎬ从心理学视角解读革命领导人的爱情故事ꎬ在带领学生们领略伟人风采的同时ꎬ也引领学生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什么样的爱情观是健康的ꎬ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ꎮ相信上了这门课之后ꎬ学生们的内心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ꎮ同时ꎬ 红色爱情 主题公开课的成功展示ꎬ也为通识课的思政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ꎮ作为教育工作者ꎬ我们应该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相结合ꎬ帮助当代大学生将个人幸福与国家的文化自信㊁政治自信结合起来ꎬ更健康㊁全面地成长ꎮ学生在课后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红色爱情的理解和喜爱: 陆老师的公开课让我对于红色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ꎮ许多红色爱情生于特殊的时代和环境ꎬ即使条件艰苦ꎬ却彰显出闪耀的人性光芒ꎮ最让我受到启发的一点是ꎬ他们的红色爱情容易成功且美满是由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㊁共同的目标㊁共同的价值观㊁重视精神层面ꎬ我想这是需要现代社会里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人们去思考和学习的ꎮ生活中有许多都需要勇气和智慧去经营ꎬ包括爱情和婚姻ꎮ我愿今后的道路ꎬ也能够一直带着勇气和智慧ꎬ坚定地走下去ꎮ红色爱情课程给我的感受十分深刻ꎬ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一份完美的爱情ꎬ但是现实总是没有理想那么美好ꎬ但是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不敢迈出爱的脚步吗?纵观革命时期伟人们的红色爱情史诗ꎬ艰苦卓绝的条件让他们没有谈情说爱的心情ꎬ但是平平淡淡却能让他们陪伴彼此走过峥嵘岁月ꎬ我明白ꎬ是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彼此吸引ꎬ是共同的革命目标让他们互相信任ꎬ是齐平的精神高度让他们能够不被日常琐事困扰ꎮ我和舍友都非常羡慕周总理和邓阿姨的爱情故事ꎬ我们达成一致的观点是ꎬ将来选择男朋友一定要选择志同道合㊁珍惜自己的ꎬ相貌倒是其次ꎮ张若明长得再漂亮ꎬ在思想高度上无法与周总理达成一致ꎬ还是没能留住他的心ꎬ倒是邓阿姨ꎬ虽然相貌平平ꎬ但却是周总理革命道路上的挚友ꎬ最终能让他们的爱情枝繁叶茂ꎮ最近党的十九大召开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也感觉ꎬ我们现在的青年会发展得越来越好ꎮ周恩来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很伟大的革命领导人ꎬ没想到爱情婚姻竟然也这么美满ꎮ我还应该多学习ꎬ希望能学到更多知识ꎬ感受更多ꎬ也希望能够拥有一份幸福的爱情和婚姻ꎮ 在课后的校刊报道中ꎬ有这样一段描写: 陆瑜芳老师是上海大学的明星教师ꎬ她开设的关于爱情心理的课程一直深受同学们欢迎ꎬ久居选课热门榜ꎮ课上以生动真实案例作为思考的引子ꎬ常常能引起台下同学的共鸣ꎬ课程内容与实时新闻相联系ꎬ时刻更新ꎬ让人百听不厌ꎬ教学方式多样化ꎬ男女配对游戏久负盛名ꎮ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ꎬ陆老师在课后也经常帮同学们解决情感的困扰ꎬ深受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ꎮ此次ꎬ陆老师开设的红色爱情主题公开课为思政课程ꎬ为综合素养课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ꎬ公开课课程取得圆满成功ꎮ四㊁教学反思或许因为爱情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些理解不透ꎬ在提问交流环节ꎬ虽然有不少同学勇敢地说出自己面临的困惑ꎬ发表自己的看法ꎬ但个别同学还是比较内向ꎬ不太敢就自己面临的困扰提问ꎬ而是将想法藏在心里ꎮ对这部分同学ꎬ我想作为老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ꎬ在课上课下都要多加以关心ꎬ进行正确的引导ꎮ五㊁经验交流就探索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改革ꎬ我也思考了很多ꎮ我们可以考虑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ꎮ教学形式上ꎬ传统的形式是老师讲述课堂内容ꎬ学生倾听ꎮ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经历我认为:在老师授课的同时ꎬ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们亲身参与进来ꎬ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ꎬ同时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力量支持ꎬ鼓励学生进行探索ꎮ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进步ꎬ也使授课效果大大提高ꎮ教学内容上ꎬ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当下的时政热点相结合ꎬ也可以与纵向的革命领导人的事迹相结合ꎮ此外ꎬ学生们受中国文化熏陶成长ꎬ我们也可以从中国文化㊁历史传统入手ꎮ把握当下的思政教育十分重要ꎬ这不仅影响学生们在大学里的学习ꎬ更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ꎮ党的十九大的召开ꎬ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ꎬ十分具有指示意义ꎮ作为教师ꎬ我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时事思政相结合ꎬ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ꎬ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ꎬ同时也能够使自身不断进步和成长ꎬ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ꎬ提升自己的教学使命感和价值感ꎬ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ꎮ参考文献:[1]刘晓农.红色爱情 中国革命前辈的婚恋故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ꎬ2009:5.[2]岳晓东.爱情的心理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10:11.[3](美)布雷姆 米勒.爱情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ꎬ2010:1.责任编辑:杨国栋881现代交际 2018年4期。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1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1](https://img.taocdn.com/s3/m/7d4a878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6.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号:学时数:理论20学时,实训20学时学分数:2学分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二是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三是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发展技能、人际沟通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的表现,能够初步的识别和诊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以及拥有自主求助意识。
教学重点: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4.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教学难点:1.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识别和诊断2.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自我意识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以及常见的困扰;掌握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途径与方法,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积极接纳自我;能够有效调控、不断努力发展与完善自我。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实例一则及其再探索——以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为例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实例一则及其再探索——以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0fbb3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f.png)
高等教育新教师教学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通识教育已积累多年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对通识教育的众多研究中,“哈佛模式”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种模式。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也被认为是通识教育领域绕不开的经典读物。
我国高校中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半是参照美国高校的模式而来,却常被学生用来“充学分”和“刷手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来自上海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试验上海大学自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改革以来,通过三年的实践和努力,通识教育改革已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
2014年,经过长期酝酿和多次研讨,教务处在对原有的课程库逐一挑选、对课程框架精心改良、教师队伍重新组合后,23门核心通识课脱颖而出。
首批开设的23门核心通识课分为人文、经管、理工三个大类,涵盖“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五大模块,授课对象主要面向大一学生。
4学分的设置、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对自主学习的高要求,核心通识课处处充满着改革气息。
为了解学生修读核心通识课的基本情况和课程效果,课题组对课程进行了追踪调研,先后开展了话题征文、网络问卷、访谈、研讨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
调研历时一个学期,参与调研的人文、经管、理工三大类学生超过300人次,其中以理工类学生为主,被调研到的课程囊括了全部23门核心通识课。
调研收集到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核心通识课“试水期”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情况,为上海大学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从学生选课初衷、课堂情况反馈、教师情况反馈、作业与论文反馈四方面分析课程改革的成效。
就学生选课初衷而言,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出于个人兴趣,为选择专业做好准备。
第二类是自觉完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提升。
第二类学生对核心通识课的认识更符合学校对于通识教育培养“全人”教学理念。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1922—1927)的阶级教育探索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1922—1927)的阶级教育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3336d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6.png)
大学University 2021年第17期作者简介院王龙韵(2000—),女,学士在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1922—1927)的阶级教育探索与实践王龙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摘要:上海大学是一所由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文科大学。
办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派遣优秀党员任教使上海大学成为一所党领导的大学;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课程内容使无产阶级理论深入人心;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无产阶级生活坚定学生无产阶级立场,使其最终投身于工人运动和革命之中。
上海大学在我国民族运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中国共产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的阶级教育探索实践,对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上海大学;无产阶级立场;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7-0078-041922年10月,上海大学由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管理。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上大坚定地站在了无产阶级阵营,甚至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称为“赤色大本营,是煽动工潮、破坏秩序的指挥机关”[1]。
不足五年的时间中,上海大学由一座国共联办的大学变为“赤色大本营”,来自全国各地、出身、经历皆各不相同的上大学生均不约而同地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党在上海大学开展的阶级教育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的,其经验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有重要意义。
一、共产主义者到学校中去上海大学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2]。
革命精神与革命理想深植于上大学生骨血之中,然其对于具体何为革命、如何建国却全无方向。
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一绝佳时机,派遣大量共产主义者到学校中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阶级教育实践。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指派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等在上海大学任要职,掌握学校管理权。
大学生通识教育阅读书目100种
![大学生通识教育阅读书目100种](https://img.taocdn.com/s3/m/81b69c6c011ca300a6c3908c.png)
大学生通识教育阅读书目100种(教育部推荐)一、文学作品(30部)1.《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2.《史记注译》,王利器,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3.《唐宋词选》,夏承焘,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4.《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安秋平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版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张慧剑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6.《雷雨》,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年版7.《边城》,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六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8.《平凡的世界》,路遥,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9.《尘埃落定》,阿来,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10.《余秋雨简要读本》,余秋雨,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11.《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2.《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3.《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丁著,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14.《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15.《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许渊冲译,译林出版社1992年版16.《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17.《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李恒基、徐继曾译 , 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18.《忏悔录》,(法)卢梭著,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蒙田散文集》,(法)蒙田著,黄建华、黄迅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20.《德伯家的苔丝》,(美)托马斯·哈代,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21.《草叶集》,(美)惠特曼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22.《白鲸》,(美)麦尔维尔著,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23.《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著,戴侃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2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25.《第二十二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著,杨恝等译,译林出版社 1997 年版26.《雪国》,(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27.《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尔斯泰著,高惠群、石国生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28.《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29.《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高长荣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3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米兰·昆德拉著,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二、社科作品(50部)3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2.《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33.《老子新译》(修订本), 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34.《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版35.《孟子选译》,杨伯峻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36.《荀子选》,[战国]荀况著,张觉撰方孝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37.《韩非子选注》,沈玉成,郭咏志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38.《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9.《理想国》,(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40.《形而上学》,(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41.《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 ,商务印书馆42.《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43.《存在与时间》,(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44.《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德)尼采著,周国平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5.《存在与虚无》,(法)让保尔·特著,陈宣良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46.《精神分析引论》,(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47.《小逻辑》,(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48.《伦理学》,(荷)斯宾诺莎,商务印书馆49.《人性论》,(英)休谟,商务印书馆50.《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51.《战争论》,(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小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52.《情爱论》,(保)瓦西列夫著,赵永穆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版53.《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梁小民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4.《科学与人类行为》,(美)斯金纳著,谭力海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55.《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56.《在市场里交谈》,汪丁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7.《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盖山林、盖志毅,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58.《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59.《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0.《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等译,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61.《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62.《人生五大问题》,(法)莫罗阿著,傅雷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63.《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6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65.《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66.《权力的转移》,(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红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67.《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6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9.《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1.《守望的距离》,周国平,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72.《完全成长手册》,(美)爱德华·赖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73.《乡土中国》,费孝通,三联书店1985年版74.《中国人》,林语堂,学林出版社75.《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岳麓书社1986年版76.《与鲁迅相遇》,钱理群,三联书店2003年版77.《六大师》,(奥)斯蒂芬·茨威格著,黄明嘉译,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78.《未来之路》,(美)比尔·盖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79.《大学人文读本》(三卷),夏中义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80.《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朱永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三、科技作品(20部)81.《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英)丹皮尔著,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82.《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3.《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84.《技术发展简史》,(美)乔治·巴萨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85.《科学革命的结构》,(美)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86.《科学的社会功能》,(英)J·D·贝尔纳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87.《院士思维》,卢嘉锡等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8.《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美)托马斯·A·巴斯著 , 李尧、张志峰译,三联书店 1997 年版89.《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上海科教出版社2002版90.《科学研究的艺术》,(英)贝弗里奇著,陈捷著,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91.《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宋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92.《高科技高思维》,(美)约翰·奈斯比特等著,尹萍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93.《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94.《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著,王玉山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5.《生命的线索》,(英)约翰·苏尔斯顿、乔治娜·费著,杨焕明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96.《中国创造学概论》,刘仲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97.《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美)刘易斯·沃尔珀特 ,[英]艾利森·理查兹著,柯欣瑞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98.《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英)戈登·弗雷著,江向东等译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99.《野兽之美》,(美)纳塔莉·安吉尔著,李斯,胡冬霞译,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100.《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美)F·J·戴森著,邱显正译,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文学篇)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文学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bd41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c.png)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文学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英语通识阅读教程(文学篇)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文字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哲学和生活的重要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拓展词汇量,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并提供一些阅读技巧和学习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一、《简爱》《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孤独、独立的女子简爱的成长历程。
简爱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但她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最终获得幸福。
这部小说通过简爱的经历,揭示了女性在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也反映了勃朗特对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追求。
阅读建议:在阅读《简爱》时,可以关注作者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
勃朗特的笔调幽默而深刻,能够深入人心。
也可以思考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体会她的坚毅和勇气。
这部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启发读者对自身的思考和反思。
二、《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贵族家庭班纳特家的五个姐妹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个聪明、独立的女子,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成功地找到了真爱。
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风貌和人物性格,展现了奥斯丁对女性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阅读建议:在阅读《傲慢与偏见》时,可以关注作品中的对话和人物描写。
奥斯丁的对话生动幽默,人物性格鲜明,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思想。
也可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风尚和伦理观念,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白鲸》《白鲸》是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一场捕鲸船队与一只巨大白鲸之间的激烈斗争。
上海大学部分通选课评估
![上海大学部分通选课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78feb597f1922791788e810.png)
类别名称老师人文现代法律理念及制度田先纲人文新中国文艺面面观朱羽一人文交响音乐赏析盛聪等5个老师人文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黄苏萍人文安全、逃生与避险沈龙骥等人文身边的民法陈慧芳人文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学甄志宏人文欧洲民族乐派人文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文生活中的合同法人文日本文学选讲人文论语的思想境界顾骏杨骁李晨社会学思维科技写作大学生情感认知人文人文人文人文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人文万物有大小人文非主流动画电影的欣赏与创意人文劳动关系与法人文帝国与传播人文发现你的潜能人文积极心理学人文霓裳之舞:服饰艺术与生活人文英语语言与文化人文心理素质训练人文《兰亭序》与中国书法艺术人文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王洪义人文音乐文学赏析与创作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电影工业发展史经典华语电影赏析美术经典与形式分析人文人文人文人文《红楼梦》导读人文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文《论美国的民主》与美国的政治文化人文汉字五千年人文《孙子兵法》与商业策略人文社会学的想象力肖瑛人文《营造法式》与中国古典建筑语言人文苏轼与中国文人画人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爱人文认识电影:电影的语言系统与要素人文电影音乐赏析人文性别冲突与广告人文大师的轨迹-钱伟长校长为什么能?人文《圣经》与基督教文明人文中西文化交流史十讲人文理解大众文化人文基督教与西方文化《麦迪逊大道》与美国广告业人文人文《共产党宣言》导读人文普通话语言训练人文上海话与海派文化人文《娱乐至死》与大众狂欢人文地图的识别与应用人文思考的艺术与技术人文新儒学与现代社会人文现代政治分析人文古典音乐与西方思潮人文英美法经典案例解读人文认识电影:电影的语言系统与要素人文性别冲突与广告人文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人文《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人文生活中的活法人文商务礼仪人文大国方略人文诗经与传统文化人文电影与社会人文跨文化沟通庄恩平老师等人文 危机公关李梁老师人文 日本文化与美术潘力老师人文身体与社会作业顾骏老师的课,感觉讲挺好的,会要写2、3篇文当平时成绩,第十周看视频写文章,课内容比较丰富讲的很好,作业论文略多,如果上课认真听论文好好写绩点会很高,如果想水过去成绩就会比较惨2份1000字报告,上课内容有趣目前只交过一次作业,上课蛮好玩的,但是课外要求阅读量极大,不点名,如果你和老师的想法总是碰不拢的话考试分数会很难看文献综述(知进不知为何物)—第六周交 读书报告(字数2000以上)—第八周交1000字报告每两节课一片200字小论文从不点名,没有作业,期末论文最后一篇论文要加上英文版(坑!)一篇1500字论文,一篇3000字论文,上课比较无趣,点名。
2024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学硕)艺术学考研真题
![2024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学硕)艺术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de7e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e.png)
2024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学硕)艺术学考研真题业务课名称:艺术学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643戏剧与影视史一、名词解释(共5道,每道6分,15选5)1.歌颂型喜剧2.《伊万的童年》3.赛博朋克电影4.AIGC5.凤凰卫视6.《唐顿庄园》7.《山羊之歌》8.普劳图斯9.汉堡剧评10.互动电影11.《中国影戏大观》12.残酷戏剧13.《最后的山神》14.时装新戏15.WEAF 网台二、简答(共3道,每道20分,9选3)1.简述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特征与背后的意识形态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艺术特征。
3.简述四级办电视政策。
4.简述邵氏黄梅调电影创作与美学特征、文化意义5.分析曹禺话剧《雷雨》的戏剧结构。
6.简述电影金鸡奖的发展历程、特色及其意义7.简述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
8.19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及特点9.简述中国戏剧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
10.简述外国三大流媒体平台及其发展特点。
三、论述题(共2道,每道30分,6选2)1.结合法国新浪潮作者电影,左岸派作家电影中文学对创作的影响,谈谈电影中的文学性2.从技术、美学、文化选择角度阐述电影工业美学,及其如何实现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影像表达。
3.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温暖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内涵、特征、意义4.如何理解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5.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文化类综艺6.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戏剧百年发展历程。
878戏剧与影视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道8分,10选5,共40分)1.蒙太奇2.电影类型3.电影语言4.现实主义电影5.第四堵墙6.戏剧冲突7.荒诞性8.互文性9.戏剧语言10.格罗托夫斯基二、简答(1-4题每道15分,4选2;5-6题每道20分,2选1,共50分)1.选择一个影视批评方法分析其有效性和局限性。
2.简述戏剧批评的三种方法3.简述电影作者论的基本发展脉络与内涵4.戏剧的五大基本元素是什么,谈谈你对对其关系的理解5.请从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中国电影学派这三种当下中国电影理论中任选一个,分析并阐述其理论要点。
2025届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9167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6.png)
2025届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前往边城的路有多远杜文娟①终于踏上了边城的街巷,小路枝蔓一样延伸到不知名的地方。
房屋是木板吊脚楼,路是青石板路,一切都是想象中的样子,一切都是旧式的模样。
②在沱江的夕阳里放逐河灯,明明灭灭,流向下游的方向,又彳亍着,犹犹豫豫,回到身边。
沱江难道是倒淌河,沱江的水难道真的精灵鬼怪,知晓我的心思,猜透我的来意?③上了木楼,灯红酒绿,鼓乐瑟瑟。
不远的阁楼里,一位红衣女子,低了头,织着毛衣。
风摆杨柳,隔了我与她。
我在柳的这一边,歌舞升平,她在柳的那一边,静若处子。
一次次眺望,前无故人,一次次回眸,后无来者。
希望与失望,追寻与等待,焦苦之心,何处安放。
④那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啊!那个春天,第一次知道了翠翠。
翠翠在边城,边城有幽长幽长的青石板路,石板间长有蔚蓝的青苔,青苔间夹杂着嫩草。
沱江的水烟雨朦胧,氤氲潮湿,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流向一个渡口。
爷爷摆渡着过江人,希望翠翠在天宝和傩送家的吊脚楼上多待一些时辰。
翠翠却走在回家的路上,水鸭子和鲤鱼窃窃私语,为她送来夜莺的歌声。
毫无来由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翠翠,喜欢上了翠翠的边城,一气呵成,写了一首短诗,名为《在边城的日子》。
完全是假想,完全是自以为是的边城模样。
雨丝、青石板、青苔、吊脚楼、少女,是那首诗的关键词。
自此以后,边城成为我向往和靠近的地方。
⑤清晨,坐在红漆桌前,忙完该忙的一切,将心仪的书藏在铺展的报纸下面,曲了脖子去看,低声翻卷书页,听到脚步声,赶快将报纸覆盖在书本上,装作学习报纸的样子。
午后,坐在红漆桌前,在稿纸上写字,咳嗽声传来,快速用报纸遮盖稿纸,心跳得慌乱。
上海大学英语课程目录及课程简介
![上海大学英语课程目录及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bd77f3531126edb6f1a10e3.png)
大学英语课程目录及课程简介1.大学英语A级(1)(4学分)课程编号:03004382任课教师:白岸杨等课程目标:在国家教委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较高英语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
首要任务为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听说水平,较强的阅读能力,并能够完成较为地道流畅的日常一般性写作和简单翻译工作,从而实现中英双语有效的交流。
此外,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评判性和独立性思维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国外原版听说读写教材,并结合国内优秀精读课本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Total English 大学通识英语》3 Will Moreton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2. 《新世纪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四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秦秀白总主编,2007年;3. Reader’s Choice,(第四版)[美] 桑德拉·希尔伯斯坦等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4. 课外原版辅助阅读材料若干。
先修课程:无2.大学英语A级(2)(4学分)课程编号:03004383任课教师:白岸杨等课程目标:在国家教委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较高英语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
首要任务为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听说水平,较强的阅读能力,并能够完成较为地道流畅的日常一般性写作和简单翻译工作,从而实现中英双语有效的交流。
此外,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评判性和独立性思维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国外原版听说读写教材,并结合国内优秀精读课本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识类参考书单
![通识类参考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c220481a8bd63186bdebbcc0.png)
通识类参考书目(部分)1、陈丹青《纽约琐记》、《退步集》及续编、《荒废集》、《多余的素材》,公共知识分子评论作品,了解文化生态2、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系列,了解美国的政治、社会及法律环境3、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学术回忆录,了解中国教育史、学术史、治学方法;作者以弥足珍贵的亲见亲闻,详述三四十年代在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及校风,让人重新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
是启人深思的著作4、黄仁宇《黄河青山》,学术回忆录,了解其个人奋斗及学术生涯;以及黄教授的其他著作,《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5、吴宓《吴宓日记》6、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学术回忆录,了解中国教育史、学术史、治学方法7、叶嘉莹《迦陵杂文集》,首次将叶嘉莹教授的散文、信函、序言、铭文等文字汇集出版,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叶先生的生活与交游之一斑,为人与治学之情怀8、陈映真《夜行货车—华盛顿大楼之一》(短篇小说)、《赵南栋》(中篇小说);9、海岩《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长篇小说)了解社会、心理及什么是好的白话文10、高阳《胡雪岩》系列、《慈禧全传》系列、《红楼梦断》系列、《丁香花》、《印心石》,历史小说,宜精读,了解中文之美,以及清代的社会生态11、薜涌《谁的大学》、《草根才是主流》等,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评论文集12、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13、蔡天新《数字与人类文明》、《数字和玫瑰》,可读性很强的科学通识文本,张信刚《大学之修养》,科学人文类电台谈话节目内容实录,蔡为数学教授,张主修生物医学工程14、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律、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了解清代及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民俗及司法状况,可与《剑桥中国史》系列之相应部分对照阅读;兼顾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及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经验研究的典范15、张静《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精读,并实践16、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为一名记者,因工作之便,得以以一名普通女性城市生活者的视角对城市进行观察,成此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8b2db2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0.png)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9.06•【字号】沪教委高[2013]48号•【施行日期】201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48号)各本科高等学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27号),各高校结合本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建设基础,在校级评选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向我委提出了2013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
按照《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过专家评审,我委审核研究,同意复旦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技术与实验”等268门课程的立项申请,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立项课程建设起讫日期为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
各高校应按照申报建设规划,切实加强对立项课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
二、立项课程应在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发挥示范作用,在建设中提高授课水平和效果,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建设目标。
三、我委将于课程建设期满后组织验收,并对验收优秀的课程授予“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
四、本次立项课程每门建设经费5万元。
凡属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在学校2013和2015年度部门预算内,非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的经费由所在高校自筹解决。
附件: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9月6日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孤独者》解读
《孤独者》整片小说中表现出的是魏连殳这位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封建旧思想笼罩下的中国农村中的极度孤独感,而这两种感觉又是分别由异类感和绝望感来表现出来的。
小说中“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提出这个异类感,而魏连殳给“我”的信中“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则表现出了极度的绝望感。
在鲁迅笔下,“我”和魏连殳都应该是孤独者吧,“我”同样地丢掉了工作,“我”
对魏连殳更是同情的甚至要去帮助他脱离困境。
但是“我”却相比魏连殳更加沉稳,“我”
会“除上课之外,便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学潮的嫌疑”。
小说中写了“我”和魏连殳之间的三件事——两次“我”和魏连殳就两个问题的讨论和魏连殳的一次回信,这或许是对鲁迅内心深处的矛盾的展现。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希望的。
“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
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
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
”魏连殳认为小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是由于封建旧思想下愚昧的大人营造出的坏环境让中国没有希望,既然是环境不好,那总有改变环境的方法和可能性,只要人本性是好的就行了,这便一种知识分子脱离孤独的希望,而只有知识分子不在孤独,那中国才有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孤独的。
在这个时间节点魏连殳已经被辞退,生活日渐窘迫,连汲古阁初印本的《史记索隐》都拿去抵卖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深陷绝望,因而在“我”告诉他“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
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
”时他却回应“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
而且觉得这样的人还很多哩。
”这个时候他联系到祖母的命运,感受到孤独是一种命运传承下来,他根本没有能力去与之抗衡,也难怪,因为他失去了工作,连用笔去改变环境的机会也没有了,因此他彻底的绝望了。
第三件事是魏连殳给我的一封回信,信中表示他现在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已经摆脱了生活的窘迫。
这看似是好的,然而对于这个长久以来的孤独者却并不是,他在信中写道“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信中流露出的是魏连殳对自己深深的自嘲,他曾经是孤独的,而现在在众人之中环绕之中的他更是孤独、痛苦的。
他躬行他先前所厌恶的,这是一种报复,更是一种极度的绝望。
全篇小说以魏连殳的死而结束,他死在了思想的孤独与无奈选择的矛盾中。
他倒在了与封建旧思想的抗衡之下,然而“我”,或者说是鲁迅,却仍在这种绝望中挣扎着向前走,去与封建旧思想去抗衡。
3.《长城别》是山西作家王保忠21世纪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对非常有风骨的乡村教师:
虽然称二斤狗肉就会“心疼得很”,但还是坚守着早已不值钱的信念、理想,甘愿为之吃苦、受累。
其实也不一定多么的崇高、伟大——更多的却是卑微、朴拙,就像“城墙上长出一棵高高的草”,他们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不曾切断原乡的根脉,穷乡僻壤也好,闭塞落后也罢,既生于斯长于斯,便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把担当、牺牲当成了自己的本分。
他们站得不高,看得不远;他们不知道麦当劳、麦当娜、麦道夫;
他们只是进窄门、走小路,用芝麻般的小心眼保守着一片小天地;他们最大的梦想只是和这一方水土休戚与共,让这一脉人烟生生不息。
王保忠作家正是抓住了那种纳须弥于一芥的“小”,才擦亮了穷人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了星星点点温恤的光芒。
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的人在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物质享受下,都变得些许贪婪,思想变得金钱化,物质化了,但是仍有那么一些人不在现代化的繁荣中迷失自我,丢失自己的信念,体现的是国人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的视金钱如粪土的真善美的形象。
无论现代化的进程有多大的利益诱惑,我们都应该像这对乡村教师一样,坚守自己的理想。
也可以看出,在底层人民心中,农村文化反而能成为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地方。
2.请结合郁达夫的《沉沦》或舒群的《没有国家的孩子》谈谈文学如何参与形塑我们的民族国家意识。
《沉沦》的主人公是由于中国的落后,受到异族的歧视而患上忧郁症。
郁达夫在小说中是通过中国学生因为国家落后而孤独痛苦继而将这种痛苦转化在对爱情性欲的追求上,然而在爱情之事方面受挫之后将自己的所有情感寄托给自己的国家的方式塑造出民族国家意识的。
在学校里“他”总是感觉“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面”,于是他陷入了国家落后带来的孤独和痛苦中。
继而他想在爱情上收获抚慰,在日记中写道:“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但是最后由于侍女的不公平待遇,在追求爱情的抚慰上受挫折后他最终将全部情感寄托在了自己的国家上——“狗才!俗物!你们都敢来欺侮我么?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你们的仇。
世间那里有真心的女子!那侍女的负心东西,你竟敢把我丢了么?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
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罢。
”
《没有祖国的孩子》是通过描写失去祖国的小男孩果里在一些事上的凄苦遭遇以及有国籍的果里沙所展现出的民族自豪感来塑造民族国家意识的。
小说中果里沙点着自己的鼻尖,高傲地对果里说:“我们CCCP(苏联简称)。
”“啊,果瓦列夫,CCCP?”果里把我的名字呼出来。
果里沙窘了。
果里便摆头向我们所有的同学问:“果瓦列夫是中国人,怎么行呢?我是高丽人,怎么就不行呢?”果里沙打了两声口哨后,装做着苏多瓦给我们讲书的神气说:“高丽?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了高丽这国家。
”这话打痛了果里的脸。
比击两掌都红,没说一句话,便不自然地走开了。
牛群散乱着,他的小鞭子在地上也没了声响。
“不象你们中国人还有国……”我记住了这句话。
兵营的军号响着,望着祖国的旗慢慢升到旗杆的顶点。
无意中,自己觉得好象什么光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