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通识课(上海大学通识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孤独者》解读
《孤独者》整片小说中表现出的是魏连殳这位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封建旧思想笼罩下的中国农村中的极度孤独感,而这两种感觉又是分别由异类感和绝望感来表现出来的。小说中“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提出这个异类感,而魏连殳给“我”的信中“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则表现出了极度的绝望感。
在鲁迅笔下,“我”和魏连殳都应该是孤独者吧,“我”同样地丢掉了工作,“我”
对魏连殳更是同情的甚至要去帮助他脱离困境。但是“我”却相比魏连殳更加沉稳,“我”
会“除上课之外,便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学潮的嫌疑”。
小说中写了“我”和魏连殳之间的三件事——两次“我”和魏连殳就两个问题的讨论和魏连殳的一次回信,这或许是对鲁迅内心深处的矛盾的展现。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希望的。“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魏连殳认为小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是由于封建旧思想下愚昧的大人营造出的坏环境让中国没有希望,既然是环境不好,那总有改变环境的方法和可能性,只要人本性是好的就行了,这便一种知识分子脱离孤独的希望,而只有知识分子不在孤独,那中国才有希望。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孤独的。在这个时间节点魏连殳已经被辞退,生活日渐窘迫,连汲古阁初印本的《史记索隐》都拿去抵卖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深陷绝望,因而在“我”告诉他“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时他却回应“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而且觉得这样的人还很多哩。”这个时候他联系到祖母的命运,感受到孤独是一种命运传承下来,他根本没有能力去与之抗衡,也难怪,因为他失去了工作,连用笔去改变环境的机会也没有了,因此他彻底的绝望了。第三件事是魏连殳给我的一封回信,信中表示他现在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已经摆脱了生活的窘迫。这看似是好的,然而对于这个长久以来的孤独者却并不是,他在信中写道“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信中流露出的是魏连殳对自己深深的自嘲,他曾经是孤独的,而现在在众人之中环绕之中的他更是孤独、痛苦的。他躬行他先前所厌恶的,这是一种报复,更是一种极度的绝望。全篇小说以魏连殳的死而结束,他死在了思想的孤独与无奈选择的矛盾中。他倒在了与封建旧思想的抗衡之下,然而“我”,或者说是鲁迅,却仍在这种绝望中挣扎着向前走,去与封建旧思想去抗衡。
3.《长城别》是山西作家王保忠21世纪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对非常有风骨的乡村教师:
虽然称二斤狗肉就会“心疼得很”,但还是坚守着早已不值钱的信念、理想,甘愿为之吃苦、受累。其实也不一定多么的崇高、伟大——更多的却是卑微、朴拙,就像“城墙上长出一棵高高的草”,他们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不曾切断原乡的根脉,穷乡僻壤也好,闭塞落后也罢,既生于斯长于斯,便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把担当、牺牲当成了自己的本分。他们站得不高,看得不远;他们不知道麦当劳、麦当娜、麦道夫;
他们只是进窄门、走小路,用芝麻般的小心眼保守着一片小天地;他们最大的梦想只是和这一方水土休戚与共,让这一脉人烟生生不息。
王保忠作家正是抓住了那种纳须弥于一芥的“小”,才擦亮了穷人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了星星点点温恤的光芒。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的人在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物质享受下,都变得些许贪婪,思想变得金钱化,物质化了,但是仍有那么一些人不在现代化的繁荣中迷失自我,丢失自己的信念,体现的是国人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的视金钱如粪土的真善美的形象。无论现代化的进程有多大的利益诱惑,我们都应该像这对乡村教师一样,坚守自己的理想。也可以看出,在底层人民心中,农村文化反而能成为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地方。
2.请结合郁达夫的《沉沦》或舒群的《没有国家的孩子》谈谈文学如何参与形塑我们的民族国家意识。
《沉沦》的主人公是由于中国的落后,受到异族的歧视而患上忧郁症。郁达夫在小说中是通过中国学生因为国家落后而孤独痛苦继而将这种痛苦转化在对爱情性欲的追求上,然而在爱情之事方面受挫之后将自己的所有情感寄托给自己的国家的方式塑造出民族国家意识的。在学校里“他”总是感觉“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面”,于是他陷入了国家落后带来的孤独和痛苦中。继而他想在爱情上收获抚慰,在日记中写道:“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但是最后由于侍女的不公平待遇,在追求爱情的抚慰上受挫折后他最终将全部情感寄托在了自己的国家上——“狗才!俗物!你们都敢来欺侮我么?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你们的仇。世间那里有真心的女子!那侍女的负心东西,你竟敢把我丢了么?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罢。”
《没有祖国的孩子》是通过描写失去祖国的小男孩果里在一些事上的凄苦遭遇以及有国籍的果里沙所展现出的民族自豪感来塑造民族国家意识的。
小说中果里沙点着自己的鼻尖,高傲地对果里说:“我们CCCP(苏联简称)。”“啊,果瓦列夫,CCCP?”果里把我的名字呼出来。果里沙窘了。果里便摆头向我们所有的同学问:“果瓦列夫是中国人,怎么行呢?我是高丽人,怎么就不行呢?”果里沙打了两声口哨后,装做着苏多瓦给我们讲书的神气说:“高丽?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了高丽这国家。”这话打痛了果里的脸。比击两掌都红,没说一句话,便不自然地走开了。牛群散乱着,他的小鞭子在地上也没了声响。
“不象你们中国人还有国……”我记住了这句话。兵营的军号响着,望着祖国的旗慢慢升到旗杆的顶点。无意中,自己觉得好象什么光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