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经验
产品结构设计1范文
![产品结构设计1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0683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7.png)
产品结构设计1范文产品结构设计1范文首先,产品结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功能要求。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产品结构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来确定产品的组成部分及其布局。
例如,对于汽车产品,产品结构设计应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悬挂系统、底盘系统等主要部件的布局设计,以实现汽车的动力传递、悬挂和驾驶控制功能。
其次,产品结构设计要兼顾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产品结构设计应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零部件选用,使产品具备良好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此外,产品结构设计还应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使得产品的制造和维修过程更加便捷和经济。
第三,产品结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
产品结构设计应尽可能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产品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和工艺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产品结构设计还应考虑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以便于生产和组装,降低生产和组装的复杂度和成本。
最后,产品结构设计还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和用户体验。
产品的外观设计是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结构设计应从外观角度进行优化和调整。
通过合理的外观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美观性和吸引力,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产品结构设计还要注重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和市场接受度。
综上所述,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
良好的产品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功能要求、性能和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外观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以实现产品的整体优化和提升。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6355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d.png)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产品结构设计是指产品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设计过程。
一个合理的产品结构设计可以确保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可制造性,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首先,产品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
这包括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并明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目标用户。
例如,如果设计一款手机,主要功能可能包括通信、上网和拍照等,辅助功能可能包括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
第二步是分析产品的功能关系和相互依赖。
在这一步中,需要确定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并判断功能模块之间的依赖程度。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通信模块、屏幕模块和电源模块可能是相互依赖的。
第三步是确定产品的组成部分和组装方式。
在这一步中,可以将产品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和部件,并确定它们的组装方式。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可以将手机分解为机身、电池、屏幕和摄像头等组件,然后确定它们的组装方式和连接方式。
第四步是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这一步中,可以通过减少组成部分的数量和调整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和布局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制造性。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减少组件的数量和优化电路布局来提高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五步是进行产品结构的验证和测试。
在这一步中,可以对产品进行物理模型的制作和功能测试,以验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可以制作出实际大小的手机模型,并测试其通话质量和拍照效果等。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可以对产品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这包括重新设计组成部分和调整组装方式,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之,产品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设计过程,通过合理的分析、优化和验证,可以实现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可制造性,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一个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产品结构设计思路及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思路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d3f97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8.png)
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确定产品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形态。
下面是产品结构设计的思路及步骤:
1.确定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产品的用途、使用环境、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确定产品结构和组成部分: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产品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产品的主体结构、零部件、附件等。
3.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确定产品结构和组成部分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包括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运动方式、力的传递方式等。
4.确定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形态:在确定产品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之后,需要确定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形态,包括产品的外形、尺寸、材料等。
5.进行模拟和测试:在确定产品的结构和形态之后,需要进行模拟和测试,验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6.优化和改进设计:在模拟和测试的基础上,可以对产品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总之,产品结构设计的思路和步骤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性能、结构、形态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最优的设计方案。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13c1c1a5e9856a57126017.png)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结构设计经验总结比较一下五金产品结构设计和塑胶产品设计的异同,来看看你的优势和差距:1.外形方面。
五金件多简单,不过也有复杂的,我见过一个奥林巴斯不锈钢外壳,要7套五金模才能搞定,外形复杂,全内凹,模价50W,这种情况在五金件中较少见,不过在PROE中产品折弯还是较麻烦的;塑胶件多复杂,建模,抽壳都费神。
2.结构方面。
五金件多为大型,尺寸相对不精密,联接方式一般为铆接,焊接,锁螺丝,也有互扣的情况,塑胶件在其上多为装饰件,如不锈钢抽油烟机,还要考虑散热,电磁辐射,噪音,变形整形,防鼠及接地问题;塑胶件多为小型,尺寸要示精密,联接方式一般为扣位,超声,锁螺丝,五金件在其上多为装饰件,如手机,有时还会考虑防水,防尘,防静电,防电磁辐射,有喇叭的话还有前后音腔的问题,嚣叫的问题3.表面处理方面。
五金件一般为表面拉丝,抛光,喷砂,阳极氧化,电镀,电泳,丝印,喷油,镭雕,五金件还有防锈,防静电和防导电的问题;塑胶件一般为喷油,丝印,烫金,电镀(水镀,真空镀),水转印,IMD,电镀后拉丝,UV,PU,电铸,镭雕,双色4.成型方式五金件一般为冲压,拉伸,折弯,翻边,压铸,精铸,型材塑胶件一般为注塑,吹塑5.跟模及缺陷防止五金件一般来说跟模较简单,产品缺陷主要集中于压铸这一块塑胶件跟模就麻烦多了,还要和注塑,标准件供应商(包括五金的,电子的,胶水的,包材的)打交道总的说来,你在五金件方面有三年设计经验,应聘如下企业是没问题的,如做机柜的,做安防的,但要涉及到数码类产品的话,五金件只占其中一部分,主要为装饰用,所以建议你先做做安防的东东,逐步接触塑胶类产品,相信两三年后就能集五金塑胶于一身,成为全能大师,呵呵一家之言新产品开发定位的策略和方法:首先做好市场调查,摸清行业发展的动向,做好市场定位及产品线的规划,产品是针对一定的消费群体的,各个群体的消费水平,素质爱好不尽相同,对于普通大众产品,要求产品功能齐全,结实耐用,质优价廉,这样的产品外观具有大众性,市面上可能有很多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就看成本控制和销售渠道了;对于专控市场,要求做工精良,不惜成本,要体现强烈的个性和超前特征,要在外观上给消费者以“物有所值”的感受,功能强调某个超前特征,不一定做到功能齐全,在内部软硬件上做到专用、专控,保密性强,可仿程度低,对渠道上要实行价格低位控制,不得随意降价。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1bdb4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6.png)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1.系统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该从整体上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并将不同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设计者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将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综合考虑。
2.模块化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将产品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这样可以方便设计、制造、维修和升级。
同时,模块化设计也方便了产品的组装和定制化。
3.基于标准化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尽量采用标准化的部件、接口和工艺。
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的互换性,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和可靠性。
4.简化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无谓的复杂性和冗余。
简化产品结构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5.可扩展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产品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能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进行扩展和升级。
6.可维修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维修和保养。
产品的零部件应该易于拆装和更换,便于维修和维护。
同时,产品的结构也应该注重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的便捷性。
7.省时经济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效率和经济成本。
设计者需要合理选择材料、工艺和生产设备,实现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8.用户体验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重视用户体验,注重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产品的外观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应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以上是产品结构设计的一些总原则。
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还需要根据特定的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权衡和取舍,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产品结构设计总结
![产品结构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6bdc1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e.png)
产品结构设计总结结构篇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
产品厚度应均匀⼀结构篇塑料的外观要求:致,⽆翘曲变形、飞边、⽑刺、缺料、⽔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
⽑边、浇⼝应全部清除、修整。
产品⾊泽应均匀⼀致,表⾯⽆明显⾊差。
颜⾊为本⾊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基本⼀致,且均匀;• 需配颜⾊的制件应符合⾊板要求。
• 上、下壳外形尺⼨⼤⼩不⼀致,即⾯刮(⾯壳⼤于底壳)或底刮(底壳⼤于⾯• 壳)。
可接受⾯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所以在⽆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壳>底壳。
• ⼀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较⼤,所以缩⽔率选择较⼤,• ⼀般选0.5%,底壳成型缩⽔较⼩,所以缩⽔率选择较⼩,⼀般选0.4%。
结构设计的⼀般原则:⼒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艺性好,能承受较⼤的⼒,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翘曲等变形。
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使⽤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尽可能设计成圆⾓或⽤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开模⽅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先要确定其开模⽅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开模⽅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向⼀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脱模斜度的要点脱模⾓的⼤⼩是没有⼀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个侧壁,都需有⼀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脱模斜度的⼤⼩可在0.2°⾄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定,⼀般以0.5°⾄1°间⽐较理想。
产品的结构设计
![产品的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b2df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6.png)
产品的结构设计1. 引言产品的结构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如何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
2. 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产品的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能保证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以及合理的结构布局,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2 可靠性产品的结构设计应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能正常工作。
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产品的寿命预测和可靠度分析,以确定产品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2.3 可维护性产品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可维护性,即产品在发生故障时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维修和更换部件。
在结构设计中,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零部件,以便于维护和升级。
2.4 可扩展性产品的结构设计应具备可扩展性,即产品在市场需求变化时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或产品升级。
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产品的模块化和接口设计,以便于添加新的功能模块。
3. 产品结构设计的方法3.1 系统分析在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通过系统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功能模块和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3.2 结构布局在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布局。
结构布局包括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
在结构布局时,应确保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和材料的合理利用率。
3.3 结构优化在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时,可以采用结构优化的方法,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结构优化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算法进行,以得到最优的结构设计。
3.4 材料选择在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工艺要求和成本因素等。
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实例分析:手机的结构设计以手机的结构设计为例,介绍产品结构设计的具体过程。
实践经验谈_产品的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
![实践经验谈_产品的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92952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5.png)
实践经验谈_产品的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在产品设计中,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细节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而结构优化则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效率。
在我过去的实践经验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产品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细节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
在设计产品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以便做出符合用户期望的设计。
例如,在设计一个软件界面时,我们需要考虑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将其放在显眼的位置,同时尽量简化其他不常用的功能,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其次,细节设计需要注重用户的感受和反馈。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听取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
例如,在设计一个网页的布局和配色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用户喜欢的颜色,并且通过用户测试来了解用户对网页的感受和反馈,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细节设计需要注重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在设计产品时,我们需要尽量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以便让更多的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产品。
例如,在设计一个手机应用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操作步骤和设置清晰的导航栏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而对于结构优化来说,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能和效率。
结构优化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效率,让用户更快地完成操作和获得结果。
在设计产品的结构时,我们需要尽量减少计算和存储的负担,以提高产品的运行速度和响应能力。
其次,结构优化需要考虑产品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在设计产品时,我们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接口,以便后续的功能扩展和改进。
同时,我们还需要设计清晰的结构和良好的代码,以便日后的维护和优化工作。
最后,结构优化需要不断进行测试和优化。
在产品发布之后,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性能测试和使用情况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用户反馈和市场变化,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
总的来说,在产品的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中,我们需要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尽量做到简单易用、高效稳定。
产品结构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和技巧
![产品结构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cdce5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0.png)
产品结构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和技巧嘿,咱今儿就来聊聊产品结构设计里的那些个设计方法和技巧。
你说这产品结构设计像不像搭积木呀?得把各种小零件、小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稳稳当当,还能发挥出大作用。
咱先来说说设计方法。
就好比建房子,你得先有个蓝图吧,这就是规划的重要性。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咱得想好这个产品到底要实现啥功能,然后根据功能去构思整体的结构。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得深思熟虑呀!比如说,你要设计一个杯子,那你得考虑它得能装水吧,还得好拿,不能烫手,这就得从材质选择、形状设计等多方面去琢磨。
这就跟厨师做菜一样,各种调料搭配好了,那味道才正!再说说技巧。
这可都是些小窍门,能让你的设计锦上添花。
就像给蛋糕上裱花,能让蛋糕变得更漂亮更吸引人。
一个小技巧就是要注意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紧密又稳固。
要是连接不牢,那可不行,说不定用着用着就散架啦!还有啊,要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
不能设计得太复杂,不然生产起来可就麻烦了,成本也会蹭蹭往上涨。
这就好像你想做一道超级复杂的菜,结果发现好多材料都不好找,那不是白搭嘛!另外,要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呀!一个小小的倒角、一个小小的弧度,都可能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你想想,要是一个产品摸起来到处都刺刺的,你会喜欢吗?肯定不会呀!在设计过程中,多换位思考也很重要。
把自己当成用户,去感受这个产品用起来顺不顺手,方不方便。
要是你自己都觉得别扭,那别人能喜欢吗?咱再举个例子,手机的设计。
现在的手机那是越来越薄,越来越轻,这就是设计的进步呀!为了实现这个,设计师们得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来优化结构。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得不断尝试,不断改进。
总之呢,产品结构设计可不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得认真对待,用心去钻研。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让大家都喜欢。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别小看了这设计方法和技巧,它们可是能让普通的产品变得不普通,让好产品变得更好!。
几个巧妙的产品结构设计思路
![几个巧妙的产品结构设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471631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9.png)
几个巧妙的产品结构设计思路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商品世界里,设计就像一根无形的魔法棒,轻轻一挥,能把普通的产品变得熠熠生辉。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几个巧妙的产品结构设计思路,让你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设计改变生活”的真谛。
1. 把功能和美感结合起来1.1 “二合一”的魔力说到产品设计,最让人拍手称快的,莫过于那种“二合一”的设计了。
想象一下,有一款可以既是水瓶又是蓝牙音响的产品,真是太酷了吧?你出门的时候,水瓶里装着冰凉的水,听着你最爱的音乐,简直就是生活的完美伴侣。
这种设计不仅省空间,还解决了出门时的多重负担。
大家都知道,生活已经够复杂了,咱可不想再让水瓶和音响争宠。
1.2 易于拆卸的结构再说说那些易于拆卸的产品,像是乐高玩具一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比如,家里的吸尘器,如果它的各个部件都可以轻松拆卸和清洗,那日常打理就会变得轻松多了。
就像扫地一样,不想跟灰尘杠上,轻松拆开清洗,灰尘立马“投降”。
这样的设计,谁不喜欢呢?2. 用户体验至上2.1 人性化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用户体验。
想想看,如果你用的产品像个刺头,让你心烦意乱,那这玩意儿可真是白买了。
比如,一款手机壳,如果它的边缘设计得圆润些,手握起来就不会觉得硌手。
而且,有的手机壳上还设计了一个小的挂钩,方便你把它挂在包里,这种细节的设计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喜。
2.2 便于操作的界面再比如,家里的厨房小电器,操作界面如果复杂得像高考数学题,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想象一下,早餐时你只想快速做个煎蛋,却要费劲心思去研究操作手册,简直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设计师们要明白,界面简单明了,图标清晰易懂,才能让用户在厨房里轻松搞定美味早餐。
谁说家务事不能轻松愉快?3. 环保与可持续性3.1 绿色材料的选择现在可持续发展是个热词,产品设计也得跟上潮流。
用环保材料制作的产品不仅能保护我们的地球,还能给用户一种“我在为未来做贡献”的成就感。
想想看,如果你的水瓶是用回收塑料做的,喝水的时候心里是不是也觉得特有意义?这种设计就像是给你的人生加分,环保与时尚双管齐下,谁不想拥有呢?3.2 耐用性与维修性另外,耐用性和维修性也是关键。
产品结构工程师设计方法
![产品结构工程师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71b09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2.png)
产品结构工程师设计方法说实话产品结构工程师设计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记得刚接触的时候,就直接对着产品功能需求就开始画图,想着只要功能能实现就行呗,这可大错特错了。
我做的第一个设计,虽然功能上看起来没问题,可等到加工制造的时候才发现,根本装不起来,好多零部件之间互相干涉呢。
后来我才意识到,在设计之初就得把制造环节考虑进去。
这就好比你盖房子,不能只想着房子的布局和功能,还得想到砖头怎么砌,管道怎么铺,要是没考虑这些,最后房子肯定盖不起来。
然后我开始研究各种材料。
我试过很多材料,不同的材料性能差别可大了。
比如说吧,选择这个金属材料,要是强度高但是太脆,那在一些可能有冲击的情况下就容易出问题;要是选韧性好的呢,可能强度又不够。
我曾经在一个小产品结构设计里,为了节省成本想用一种相对便宜的金属合金,但又想着它应该能满足强度要求。
结果在做测试的时候,刚施加一点外力,零件就变形了。
这才知道,有的材料测试数值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应用里差别太大了,绝不能随便将就。
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呢,我发现模块化设计是个很有用的方法。
就像拼乐高似的,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单元,设计好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连接方式,这样整体的组装、维修、改进都容易得多。
拿我之前做的机器设备设计为例,我把动力模块、传动模块、操作模块分别设计成单独的部分,要是哪个部分出现问题,直接更换对应的模块就行,不用把整个设备拆得乱七八糟。
而且在设计新的类似产品的时候,一些模块还能直接复用。
还有就是关于尺寸精度方面的问题。
我以前总是按照理想状态去设计尺寸,觉得费半天劲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那肯定没问题了。
但是实际生产里,加工工艺的误差可不能忽略不计啊。
比如说,一个零部件要求的尺寸精度特别高,而生产这个部件的机床自身的误差允许范围都比这个尺寸精度要求大,那肯定就做不到了。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实际的生产工艺水平,根据这个去确定适当的尺寸精度要求。
总之,做产品结构工程师设计,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得小心含糊和侥幸的心理,我还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更好的方法。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小结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de4b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0.png)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小结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对我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影响深远。
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首先,课程教授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我学到了产品结构设计的核心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这一点在我以前的设计中并没有意识到,通过学习课程,我认识到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在设计中更加注重了用户的需求。
其次,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产品结构设计。
我学到了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功能划分和模块设计,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评估。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我的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让我的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并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有所提升。
此外,课程还教授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工具和软件。
通过学习这些工具和软件,我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产品结构设计,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特别是在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评估方面,这些工具和软件能够帮助我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总的来说,产品结构设计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掌握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这门课程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产品结构设计实训报告
![产品结构设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9af7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e.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结构设计作为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我们选择了产品结构设计作为实训项目。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产品结构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产品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产品结构设计基础知识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和流程。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成本、制造工艺和维修等方面。
2. 产品结构设计方法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种产品结构设计方法:(1)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便于设计、生产和维修。
(2)参数化设计:通过建立参数化模型,实现产品结构参数的快速调整,提高设计效率。
(3)拓扑优化设计:利用拓扑优化算法,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产品性能。
(4)逆向工程:通过分析现有产品,提取产品结构信息,为新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3. 产品结构设计软件应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SolidWorks、AutoCAD等常用产品结构设计软件。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为后续产品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4.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分析我们选取了多个实际案例,对产品结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特点和难点。
例如,在分析汽车发动机支架设计时,我们了解到其设计要考虑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振动、重量等因素。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我们学习了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做好准备。
2. 实训中期,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完成了一个小型产品的结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模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等原则,并对产品进行了优化。
产品结构设计工作经验总结
![产品结构设计工作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2d85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e.png)
产品结构设计工作经验总结
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我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首先,我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我熟悉产品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产品功能和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同时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成本控制、制造工艺等因素,从而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其次,我具有丰富的实际项目经验。
我曾参与过多个产品结构设计项目,涉及到不同行业和领域,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负责与团队合作,与客户沟通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和优化,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我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产品结构设计项目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我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同时,我善于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包括与工艺、质量、采购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以确保产品结构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此外,我还注重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定期关注最新的产品
结构设计理论和技术,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我的产品结构设计工作经验丰富,我有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从团队合作到个人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完成产品结构设计工作。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7704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8.png)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设计一个有效的产品结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并以实例来详细说明如何实施产品结构设计。
一、产品结构设计原理1、概念:产品结构设计是一种系统工程思想,通过定义产品的外部形态、内部组成、安装方式、零件位置、零部件的数量和尺寸,来分析产品的构成,并通过改进零部件的位置、尺寸、数量、材料等来优化产品的结构。
2、目标:产品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最小成本、最佳性能和最佳可靠性的产品结构。
3、步骤:产品结构设计包括几个步骤,即分析、设计、评估、优化和实施。
二、实施产品结构设计1、分析:在分析阶段,首先要根据客户需要分析产品的功能,然后确定产品的特征及其对应的要求,如使用寿命、尺寸大小、重量等,最后根据上述要求,分析产品的零部件类型及其功能。
2、设计:在设计阶段,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依据零部件的特性进行总体布局设计,并根据总体布局进行零部件位置的布置,然后根据零部件位置,分析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其数量,并将所有连接部件放在一张图上。
3、评估:在评估阶段,根据设计后的图形,对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评估,并对所有零部件位置进行评估,以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4、优化:在优化阶段,如果评估发现存在不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则对零部件位置或者连接方式进行优化,使之能够满足要求。
5、实施:在实施阶段,根据优化后的图形,将零部件放在实际位置上,然后根据图形进行安装及测试,最后根据测试情况来判断是否成功。
三、总结以上是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开发新产品,并提高其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
为此,企业在制定新产品时应重视产品结构设计工作,充分发掘产品的价值。
产品结构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产品结构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907fa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a.png)
产品结构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我深感成长与收获。
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工作回顾1. 深入了解产品结构及设计原理作为一名产品结构工程师,我深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努力学习产品结构设计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各种材料性能、工艺流程及设计原理。
通过不断学习,我对产品结构设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参与项目开发及设计今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开发与设计工作。
在项目中,我负责制定产品结构设计方案,并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产品设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改进意见,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始终关注产品性能的优化。
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我积极研究解决方案,通过改进设计方案和选用更适合的材料,使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我还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力求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4. 跟进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我积极参与生产跟进,与车间工人、技术人员密切配合,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我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
5. 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不断学习,我掌握了更多新知识、新技术,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工作收获1. 专业素养的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专业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通过对产品结构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行业动态、新材料、新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同工作。
通过密切配合,我们成功完成了多个项目,提升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3. 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在生产过程中,我面临了许多挑战。
如何进行产品结构设计
![如何进行产品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a2fb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4.png)
如何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摘要: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涉及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成本等关键要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并掌握产品设计方法。
关键词:产品结构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设计技巧一、引言产品结构设计决定了产品形态和性能,关乎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因此,产品经理、设计师和工程师需精通其方法和技巧。
二、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用户导向原则: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确保易用性和舒适性。
- 功能性原则:满足产品功能需求,保证性能稳定可靠。
- 创新性原则:在功能基础上创新,提升市场吸引力。
- 经济性原则:考虑成本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 环保性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三、产品结构设计的设计流程设计流程包括:1. 明确设计目标:确定产品功能、性能和成本要求。
2.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竞品特点和市场趋势。
3. 制定设计方案:初步规划材料、结构和外观设计。
4. 方案评审与优化:评审初步设计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制作原型:构建实体模型以测试和评估。
6. 实物测试与评估: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 最终方案确定:根据测试结果确认最终设计。
8. 技术文档编写:准备详细的技术文件,指导生产制造。
四、产品结构设计的设计技巧设计技巧涵盖:- 材料选择:依据功能、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
- 结构布局:考虑部件关系,确保稳定性。
- 外观设计:注重创新性和美观性,满足用户习惯和审美。
- 模块化设计:简化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维护升级便利性。
- 轻量化设计:使用轻质材料和优化布局减重降成本。
- 可靠性设计:应用冗余设计和容错技术增强产品可靠性。
五、结论产品结构设计是多方面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
通过遵守设计原则、执行设计流程、运用设计技巧,可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实践中,需针对具体需求灵活应用这些方法,不断学习新技术适应市场变化,支持企业持续发展。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知识点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93d8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5.png)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知识点作为一名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知识点和技能,以便能够胜任工作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的知识点。
一、材料知识在产品结构设计中,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以便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工程师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结构力学知识产品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力学因素,如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刚度分析等。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结构力学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同时,还需要了解常见的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如静力学、动力学、疲劳寿命等,以确保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机械制图知识机械制图是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图纸符号和标注规范,能够准确表达设计意图。
常见的机械制图包括三视图、剖视图、装配图等,工程师需要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出清晰、准确的图纸,以便制造和加工。
四、CAD软件应用现代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离不开CAD软件的应用。
CAD软件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CAD软件的操作技巧,能够使用软件进行建模、装配和分析。
此外,还需要了解CAD软件的各种功能和扩展应用,以便更好地支持产品设计和优化。
五、产品制造工艺知识产品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制造工艺的要求和限制。
工程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制造工艺,如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以便设计出可实际制造的产品结构。
此外,还需要了解产品装配的工艺要求,如零件的加工精度、配合间隙等,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装配和使用。
六、产品测试与验证产品结构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
工程师需要了解产品测试的方法和标准,能够设计出相应的测试方案和工装。
同时,还需要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目录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1、材料及厚度1.1、材料选择1.2、壳体厚度1.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2、脱模斜度2.1、脱模斜度要点3、加强筋3.1、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3.2、加强筋设计实例4、柱和孔的问题4.1、柱子的问题4.2、孔的问题4.3、“减胶”的问题5、螺丝柱的设计6、止口的设计6.1、止口的作用6.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6.3、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7、卡扣的设计7.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7.2、常见卡扣设计7.3、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1、材料及厚度1.1、材料的选取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等。
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
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
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
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
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
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
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
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
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
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VH001。
1.2 壳体的厚度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0.4mm,且该处背面不是A级外观面,并要求面积不得大于100mm²。
b. 在厚度方向上的壳体的厚度尽量在1.2~1.4mm,侧面厚度在1.5~1.7mm;外镜片支承面厚度0.8mm,内镜片支承面厚度最小0.6mm。
c. 电池盖壁厚取0.8~1.0mm。
d. 塑胶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见壁厚推荐值见下表。
1.3、厚度设计实例塑料的成型工艺及使用要求对塑件的壁厚都有重要的限制。
塑件的壁厚过大,不仅会因用料过多而增加成本,且也给工艺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延长成型时间(硬化时间或冷却时间)。
对提高生产效率不利,容易产生汽泡,缩孔,凹陷;塑件壁厚过小,则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阻力就大,尤其是形状复杂或大型塑件,成型困难,同时因为壁厚过薄,塑件强度也差。
塑件在保证壁厚的情况下,还要使壁厚均匀,否则在成型冷却过程中会造成收缩不均,不仅造成出现气泡,凹陷和翘曲现象,同时在塑件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设计塑件时要求壁厚与薄壁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渡要缓和,厚度应沿着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2 脱模斜度2.1 脱模斜度的要点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至1°间比较理想。
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 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如下图1-1。
图1-1b. 凡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c. 凡较高、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d. 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e. 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f. 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围内。
g. 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
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大于3°,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大于2°。
h. 带革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加3°~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咬花深度而定,一般的晒纹版上已清楚例出可供作参考之用的要求出模角。
咬花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推荐值为1°+H/0.0254°(H 为咬花深度).如121的纹路脱模斜度一般取3°,122的纹路脱模斜度一般取5°。
i. 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
j. 外壳面脱模斜度大于等于3°。
k. 除外壳面外,壳体其余特征的脱模斜度以1°为标准脱模斜度。
特别的也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则来取:低于3mm高的加强筋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低于3mm高的腔体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3、加强筋为确保塑件制品的强度和刚度,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增厚,而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不仅可以避免塑件的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加强筋还可以改善塑件成型中的塑料流动情况。
为了增加塑件的强度和刚性,宁可增加加强筋的数量,而不增加其壁厚。
3.1、加强筋厚度与塑件壁厚的关系举例说明:3.2、加强筋设计实例图3-34、柱和孔的问题4.1、柱子的问题a. 设计柱子时,应考虑胶位是否会缩水。
b. 为了增加柱子的强度,可在柱子四周追加加强筋。
加强筋的宽度参照图3-1。
柱子的缩水的改善方式见如图4-1、图4-2所示:改善前柱子的胶太厚,易缩水;改善后不会缩水。
图4-1图4-24.2、孔的问题a.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2倍以上。
b. 孔与塑件边缘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3倍以上,如因塑件设计的限制或作为固定用孔,则可在孔的边缘用凸台来加强。
c. 侧孔的设计应避免有薄壁的断面,否则会产生尖角,有伤手和易缺料的现象。
图4-3 图4-44.3、“减胶”的问题图4-55、螺丝柱的设计5.1 通常采取螺丝加卡扣的方式来固定两个壳体,螺丝柱通常还起着对PCB板的定位作用。
5.2 用于自攻螺丝的螺丝柱的设计原则是为:其外径应该是Screw外径的2.0~2.4倍。
图6-2为M1.6×0.35的自螺丝与螺柱的尺寸关系。
设计中可以取:螺丝柱外径=2×螺丝外径;螺柱内径(ABS,ABS+PC)=螺丝外径-0.40mm;螺柱内径(PC)=螺丝外径-0.30mm或-0.35mm(可以先按0.30mm来设计,待测试通不过再修模加胶);两壳体螺柱面之间距离取0.05mm。
5.3 不同材料、不同螺丝的螺丝柱孔设计值如表5-2、表5-3所示。
5.4 常用自攻螺丝装配及测试(10次)时所要用的扭力值,如表5-4所示。
6、止口的设计6.1、止口的作用1、壳体内部空间与外界的导通不会很直接,能有效地阻隔灰尘/静电等的进入2、上下壳体的定位及限位6.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1、嵌合面应有>3~5°的脱模斜度,端部设计倒角或圆角,以利于装配2、上壳与下壳圆角的止口配合,应使配合内角的R角偏大,以增加圆角之间的间隙,预防圆角处相互干涉3、止口方向设计,应将侧壁强度大的一端的止口设计在里边,以抵抗外力4、止口尺寸的设计,位于外边的止口的凸边厚度为0.8mm;位于里边的止口的凸边厚度为0.5mm;B1=0.075~0.10mm;B2=0.20mm5、美工线设计尺寸:0.50×0.50mm。
是否采用美工线,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6.3、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装配后在止口位,如果面壳大于底壳,称之为面刮;底壳大于面壳,则称之为底刮,如图6-1所示。
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的底刮<0.10mm,无论如何制作,段差均会存在,只是段差大小的问题,尽量使产品装配后面壳大于底壳,且缩小面壳与底壳的段差图6-17、卡扣的设计7.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1. 数量与位置: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应尽量靠近转角;2. 结构形式与正反扣:要考虑组装、拆卸的方便,考虑模具的制作;3. 卡扣处应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4. 朝壳体内部方向的卡扣,斜销运动空间不小于5mm;7.2、常见卡扣设计1、通常上盖设置跑滑块的卡钩,下盖设置跑斜顶的卡钩;因为上盖的筋条比下盖多,而且上盖的壁常比下盖深,为避免斜顶无空间脱出。
2、上下盖装饰线(美工线)的选择3、卡钩离角位不可太远,否则角位会翘缝4、卡扣间不可间距太远,否则易开缝8、装饰件的设计8.1、装饰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 装饰件尺寸较大时(大于400mm²),壳体四周与装饰件配合的粘胶位宽度要求大于2mm。
在进行装饰件装配时,要用治具压装饰片,压力大于3kgf,保压时间大于5秒钟2. 外表面的装饰件尺寸较大时(大于400mm²),可以采用铝、塑胶壳喷涂、不锈钢等工艺,不允许采用电铸工艺。
因为电铸工艺只适用于面积较小、花纹较细的外观件。
面积太大无法达到好的平面度,且耐磨性能很差3. 电镀装饰件设计时,如果与内部的主板或电子器件距离小于10mm,塑胶壳体装配凹槽尽量无通孔,否则ESD非常难通过。
如果装饰件必须采用卡扣式,即壳体必须有通孔,则卡位不能电镀,且扣位要用屏蔽胶膜盖住4. 如果装饰件在主机的两侧面,装饰件内部的面壳与底壳筋位深度方向设计成直接接触,不能靠装饰件来保证装配的强度5. 电镀装饰件设计时需考虑是否有ESD风险6. 对于直径小于5.0mm的电镀装饰件,一般设计成双面胶粘接或后面装入的方式,不要设计成卡扣的方式8.2、电镀件装饰斜边角度的选取在要求电镀件装饰斜边为镜面亮边的情况下,图9-1中斜边角度取值应选择为a>45°,否则此边在实际效果上是黑边,并不会有镜面亮边效果,B值根据ID设计要求取值。
8.3、电镀塑胶件的设计塑胶电镀层一般主要由以下几层构成,如下图所示:a.电镀件的厚度按照理想的条件会控制在0.02mm左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可能最多会有0.08mm的厚度,所以对电镀件装配设计时需要关注。
镀覆层厚度单位为μm,一般标识镀层厚度的下限,必要时,可以标注镀层厚度范围b.如果有盲孔的设计,盲孔的深度最好不超过孔径的一半,且不要对孔的底部的色泽作要求c.要采用适合的壁厚防止变形,最好在1.5mm以上4mm以下,如果需要作的很薄的话,要在相应的位置作加强的结构来保证电镀的变形在可控的范围内d.塑件表面质量一定要非常好,电镀无法掩盖注射的一些缺陷,而且通常会使得这些缺陷更明显e.基材最好采用ABS材料,ABS电镀后覆膜的附着力较好,同时价格也比较低廉9、按键的设计9.1 按键(Button)大小及相对距离要求从实际操作情况分析,结合人体工程学知识,在操作按键中心时,不能引起相邻按键的联动,那么相邻按键中心的距离需作如下考虑:1. 竖排分离按键中,两相邻按键中心的距离a≥9.0mm2. 横排成行按键中,两相邻按键中心的距离b≥13.0mm3. 为方便操作,常用的功能按键的最小尺寸为:3.0×3.0mm9.2 按键(Button)与基体的设计间隙图9-1按键与面板基体的配合设计间隙如图9-1所示:1. 按钮裙边尺寸C≥0.75mm,按钮与轻触开关间隙为B=0.20mm;2. 水晶按钮与基体的配合间隙单边为A=0.10-0.15mm;3. 喷油按钮与基体的配合间隙单边为A=0.20-0.25mm4. 千秋钮(跷跷板按钮)的摆动方向间隙为0.25-0.30mm,需根据按钮的大小进行实际模拟;非摆动方向的设计配合间隙为A=0.2-0.25mm;5. 橡胶油比普通油厚0.15 mm,需在喷普通油的设计间隙上单边加0.15 mm,如喷橡胶油按键与基体的间隙为0.3-0.4mm;6. 表面电镀按钮与基体的配合间隙单边为A=0.15-0.20mm;7. 按钮凸出面板的高度如图9-2所示:普通按钮凸出面板的高度D=1.20-1.40mm,一般取1.40mm;表面弧度比较大的按钮,按钮最低点与面板的高度D一般为0.80-1.20mm图9-210、旋钮的设计10.1 旋钮(Knob)大小尺寸要求旋钮(Knob)大小尺寸要求见如下所示10.2 两旋钮(Knob)之间的距离两旋钮(Knob)之间的距离大小:C≥8.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