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谋与爱情》的艺术特色
1、全部故事围绕阴谋与爱情展开,无论是政治 阴谋还是爱情阴谋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政 治,矛盾尖锐而集中。
(爱情
等级制度
政治权利
政治阴谋 爱情悲剧)
2、在塑造人物上,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
露伊丝:对斐迪南的爱 理想的
牺牲
对父亲的爱
现实的 保全
8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逐渐 衰落,席勒的反叛精神也逐渐衰退,且中断了 文学创作,转为研究历史和哲学。1788-1794 年,他写过《尼德兰独立史》(1788)、《三 十年战争史》(1791-1793)等著作,期间还 担任过耶拿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席勒曾给以热烈的欢 迎。他的《强盗》在巴黎上演,他本人被法国 人民推选为共和国的名誉公民。但雅各宾党专 政后,他被革命暴力所吓倒,变成革命的反对 者,甚至表示要在路易十六受审时为之辩护。 与此同时,他钻进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热 衷于美学,主张“通过美来达到自由”。
6、斐迪南,就社会地位来讲,属统治阶级; 就其思想和行动来讲,却是贵族阶级的叛臣逆 子。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相反,因 为认识到贵族门第的徽号下掩藏着数不尽的罪 恶,公然拒绝继承父亲那份“造孽的家当”。 他看到了平民的高尚和纯洁,因此热爱“天神 似的完善”的露伊丝。这种爱情是真诚的、平 等的,鼓舞他以勇敢的行动跨越等级的鸿沟, 抵制父权的威严,他说:“父权是一个强大的 字眼,但是真正大到尽头的只有爱。”在争取 爱情的斗争中,他表现得比露伊丝更坦然,更 坚定。
第四节 席勒
一、生平与创作 二、《阴谋与爱情》
席勒
一、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1759~1805)
德国著名的剧作家,“狂飙突进运动”和德国 “古典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席勒出生于符腾堡公国的马尔巴赫城,父亲是 医生,做过小军官,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 1773 年 , 13 岁 的 席 勒 被 公 爵 强 行 送 进 了 人 称 “奴隶养成所”的军事学院,度过了8年囚徒 式的生活,使他对专制统治充满了憎恨。席勒 通过一位教师接受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 开始秘密地写诗、写剧本。
这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 席勒青年时代的创作。
露伊丝
斐迪南
宰相瓦尔特
米勒
宰相秘书伍尔牧

公爵

公爵情妇弥尔佛特夫人
市民
封建统治集团
平民
贵族

wenku.baidu.com
等级制度
牺牲品
政治权势斗争
它取材于德国现实,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剧中通过一对男女青年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德国 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价 值观。道德观的腐败,表达了市民阶级对自由平 等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 怒抗争。
剧作反映了狂飙突进时期德国进步青年的热切愿 望,充满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和变革现实的热切 希望。
在“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下,青年时期席勒的 创作充满着反暴政、争自由的精神。
2、《斐哀斯柯》是席勒的第一部历史剧,描 写16世纪热那亚共和主义者反暴斗争的故事。 全剧的反专制的倾向非常强烈。《堂·卡洛斯》 以16世纪尼德兰解放运动为背景,写西班牙宫 廷中进步势力与反势力的斗争。剧中仍然回响 着反对专制、渴望自由的基调。但是主要人物 波沙把自由理想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妥 协的倾向已很明显。它标志着席勒从“狂飙突 进”向“古典”主义的过渡。
纯真的爱情
卑劣的政治阴谋。
在一般的爱情故事中引入尖锐的社会冲突,这就 大大增强了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1、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阶级,公开揭露了上层 社会的腐朽。
2、爱情悲剧建立在阶级矛盾之上,爱情悲剧也就 变成了社会悲剧。
3、露伊丝、米勒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德国市民阶级 的阶级自觉性和软弱性
威廉·退尔的性格变化刻画得细致而真实。对瑞 士自然风光的描绘和抒情性场面的穿插,加强了 作品的爱国主义感情。作品发表在拿破仑入侵德 国之时,反映了德国人民正在高涨的爱国情绪, 鼓舞了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阴谋与爱情》
(一)思想意义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三)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二、《阴谋与爱情》( 1782)
2、伍尔牧是个鬼鬼祟祟的“文妖”和阴谋家。 他出身平民而投靠统治者,依靠小聪明取悦上 司,以图谋私利。剧作成功描写出他与宰相之 间既是狼狈为奸又勾心斗角的复杂关系。
3、站在宰相和伍尔牧背后的,还有公国的最高 统治者公爵。这个人物没出场,剧中侧面描写 了这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其中一场戏写到他出 卖七千个臣民给外国当炮灰,换来一盒珠宝送 给情妇,直截了当地揭露符腾堡公爵卡尔·欧 根等封建统治者的罪行。
7、《威廉·退尔》,是席勒最后一部戏剧 作品,它展现了瑞士人民协力抵抗外辱,秘密 地组织联盟,高呼“不自由,毋宁死”、“祸 福相共,生死与同”的誓言,奋起反抗奥地利 压迫的民族解放斗争。
退尔是传说中的神箭手,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 物。他见义勇为,但亦主张少惹是非;他不满奥 地利总督的残暴不仁,但亦竭力屈辱忍让,甚至 被迫去射放置在自己孩子头上的苹果;他虽不拒 绝自己对祖国承担的义务,但却独来独往,自行 其事,更关心妻儿家小;他渴望一个自由的国家, 但却不愿直接参加到起义者的行列。但最后走上 反抗道路,杀死了总督。他的行动成了信号,瑞 士起义者赶走奥地利军队,获得自由。席勒通过 这部剧作反映了他所说的“自助的必要性和正义 性”。
5、历史剧《华伦斯坦》,标志着席勒的创作 开始转向现实主义。正如他自己所说:“从 前,比如在波沙和卡洛斯等人物身上,我试 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如今 在华伦斯坦身上,我试着用赤裸裸的真实来 弥补贫乏的理想……。”
《华伦斯坦》(1799)
华伦斯坦是一个性格复杂的悲剧形象,是那个 战乱频繁时代的产物。他有政治远见,也有政 治野心;他相信武力,更笃信星象;他有魄力, 但又游移不定;他拥戴皇帝,更想取而代之; 他想使民族得到统一,但却缺乏固定的祖国观 念。通过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席勒深刻地反映 了得意志人民统一国家的愿望,以及实现这一 愿望的巨大障碍。该剧人物性格刻画真切,并 有莎士比亚式的群众活动场面。
4、音乐师米勒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18世纪德国 市民阶级的自觉性和软弱性。他的社会地位虽 然卑微,但他耿直,自尊,从不向权贵谄媚。 面对统治者的迫害他也敢当面对抗,甚至向宰 相下“逐客令”。但米勒的反抗性是有限的, 其基本性格是安分守己,只求平安无事,保住 家庭安宁,并不想突破现存的社会秩序。
5、女主人公露伊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 的姑娘。她对斐迪南的爱情完全出自于真挚的 爱情。她向往打破等级界限、“人就是人”的 未来,认为到那时平民的美德与纯洁才显出其 高贵。露伊丝有一种独立自尊的精神。她决不 能忍受权贵的侮辱,但又缺乏积极主动的反叛 精神。当她感到阶级界限难以冲破、不幸的命 运难以逃脱的时候,她宁肯做一个维护封建伦 理关系的“女英雄”,而不采取反抗行动。在 她内心发生的义务与爱情的矛盾,实际上就是 忍受与反抗的矛盾。伍尔牧的诡计击中了她的 致命伤。她无力识别,无力抗争,被迫同意写 假信、守誓言,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正如她 自己所说:“对阴险的地狱屈服了。”
1780年,席勒毕业于军事学院,在斯图加特做 军医。1781年,他自费出版了剧本《强盗》。 次年,该剧在曼海姆剧院上演。席勒未经公爵 允许就越境去那里观看,为此而被关进禁闭所, 被剥夺了写剧本的权利。席勒不能忍受这种迫 害即逃离斯图加特,在各地流浪。1787年定居 魏玛。在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诗歌,发表了 《阴谋与爱情》和其他一些作品。
斐迪南是具有狂飙突进运动精神的青年,在他身 上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5、作者用慷慨激昂的词句在舞台上公开宣传革命 性的叛逆思想。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宰相瓦尔特是封建朝廷权势斗争中玩弄权术 的老手。他曾用阴谋手段害死前任,又通过公 爵的情妇来控制国君。为此不惜牺牲自己儿子 的幸福,且利用了伦理、暴力和诡计。强烈的 权势欲,以及阴险、暴虐的性格,是这一人物 的主要特征。他是腐朽的封建宫廷的产物。
但斐迪南长期养尊处优,体会不到一个平民女 子的苦衷和露伊丝与她父亲之间那种相依为命 的关系,因而一当自认为崇高的感情受到打击 时,就轻易地被敌人煽起了妒忌心,向敌人忏 悔,毒死了情人。斐迪南的形象反映了在资产 阶级新思想冲击下,封建关系已开始崩溃,叛 逆者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但斐迪南的主观、 偏激、妒忌也说明这个决心与旧传统决裂的贵 族青年,仍不能完全消除旧阶级的烙印。
4、1794年,席勒与歌德订交,开始了他的生 活与创作的新时期。与歌德的亲密交往,使 席勒摆脱了康德的唯心主义。1798年,席勒 和 歌 德 合 作 写 了 大 量 的 警 句 诗 ——《 馈 赠 》 。 次年又大写叙事谣曲。席勒的著名叙事诗 《潜水者》、《手套》、《波吕克拉特的指 环》、《去铁匠铺的路上》、《伊比库斯的 鹤》等都是这时所写。在其创作中,除戏剧 外,这些作品占有主要地位。
席勒在学生时代就大量研读卢梭、莎士比亚、 歌德等人的作品,受到很大影响。他晚年住在 魏玛,与歌德有10年之久的亲密交往,为德国 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创作
1、《强盗》,是席勒18岁时创作的剧作。
剧本的第一版引用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忒斯的 话“药治不了的,要用铁;铁治不了的,要用火” 作为题词;第二版的扉页上,又添上“打倒暴虐 者”的铭语。
3、1788年,席勒中止戏剧创作,进入耶拿大 学潜心学术研究。相继撰写了《美育书简》和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6)两部美学 论著。在前一部著作里,他主张通过文艺的 “美育”恢复人性的善良和谐,进而实现社会 的和谐与进步。他说:“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 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之外,别无 他途”。他把美育提高到超越一切的程度,认 为通过美才能使人性达到真与善的境界。
6、《奥尔良的姑娘》,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 中法兰西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故事。剧作写约翰 娜受神启示,献身法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然而, 神圣的使命和女人的本性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悲 剧的发生——为上帝的事业而战,她必须保持 身的纯洁与心的崇高,必须弃绝个人的一切欲 望是需求;作一个女人,她竟爱上了敌人。于 是,她身上所具有的不可战胜的力量随着神秘 性的破灭而消失了。
在后一部著作里,他对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两种基本模式和方法进行了精辟的概 括,指出“诗人或者就是自然,或者追求自然, 前者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成为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人反映现实,感伤的诗人表现理想。 席勒和歌德虽然同样对革命感到恐惧和失望, 但是他们都不满那种向后看的浪漫主义(因害 怕革命而缅怀过去),而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 认为理想的艺术应当描写通过理性而重新取得 和谐的具有完整的人性的人。这也是他们二人 都走向“古典”主义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