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炮制学考试范围&题型
中药炮制学重点内容

考试题型:单选(20*2)、多选(20*2)、填空(10*1)、名解(5*2)、简答(4*5)、论述(10*2)第一章炮制绪论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1.探讨炮制机理2.改进炮制工艺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中药炮制的起源: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火的出现和应用、酒的发明和应用、陶器的发明和应用。
我国古代炮制专著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
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收录药物439种,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收录药物232种中药炮制的分类1.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日煞、曝、露。
2.三类分类法:水制、火制、水火共制(药典方法:净制、切制、炮炙)五类分类法:三类 + 修制、其他制法3.药用部位分类法:药用部位(根、茎、叶)…4.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炒、炙法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中药炮制原则:运用中药七情合和的配伍理论,选择炮制方法和辅料,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
制则: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酒制黄连缓和其苦寒性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米炒党参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相畏为制:指用利用某种辅料或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其毒副作用。
如白矾制天南星降毒。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
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
如米泔水制苍术缓和其燥烈性。
制法: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炮制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药效B. 降低毒性C. 便于储存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A. 炒B. 炖C. 蒸D. 煮3. 中药“三黄”指的是哪三种药材?A. 黄连、黄芩、黄柏B. 黄芪、黄精、黄芩C. 黄连、黄芪、黄柏D. 黄芩、黄精、黄柏4. 以下哪种药材需要经过炮制才能使用?A. 当归B. 人参C. 附子D. 甘草5. 中药炮制中的“炙”法通常指的是什么?A. 炒制B. 烘烤C. 蒸制D. 煮制6. 下列哪种药材炮制后可以增强其补益作用?A. 柴胡B. 黄连C. 黄芪D. 薄荷7. 中药炮制中“煅”法的目的是什么?A. 去杂质B. 增强药效C. 降低毒性D. 改变药性8.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A. 根据药材性质选择炮制方法B. 严格按照炮制程序操作C. 炮制过程中药材不可接触铁器D. 炮制后药材颜色越深越好9. 中药炮制中的“水飞”法主要用于处理哪类药材?A. 根茎类B. 矿物类C. 果实类D. 花类10. 下列哪种药材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火候?A. 肉桂B. 麻黄C. 地黄D. 乌头答案:1. D2. B3. A4. C5. B6. C7. C8. D9. B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哪些?A. 黄酒B. 醋C. 盐水D. 蜂蜜E. 所有以上12. 下列哪些药材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A. 附子B. 何首乌C. 人参D. 乌头E. 所有以上13. 中药炮制的目的包括哪些?A. 降低药物毒性B. 增强药效C. 便于储存和运输D. 改善药材外观E. 以上都是14. 下列哪些属于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A. 炒B. 煅C. 炙D. 蒸E. 所有以上15. 中药炮制中“九蒸九晒”法通常用于哪种药材?A. 地黄B. 何首乌C. 黄精D. 人参E. 黄芪答案:11. E12. E13. E14. E15. 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药炮制过程中,所有药材都可以接触铁器。
中药学专业炮制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1.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2.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改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3.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炮制理论,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1)研究炮制理论(2)规范炮制工艺,(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4.中药的起源与发展时期(1)春秋战国至宋代————炮制的原则、方法、试用品种以初具规模,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2)金元明时期————在前人对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汤液本草》《本草蒙笙》《本草纲目》《炮制大法》(3)清代————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有所增多,是炮制品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本草述》《修事指南》《本草纲目拾遗》(4)现代———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中国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发汇典》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第一节中药制药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基本治疗原则,达到缓和或改变性能之目的。
第二节中药炮制生熟理论一、中药生熟异治或生熟异效:是指仅经过净制或者切制的生品饮片和进一步加热、加辅料炮制后的熟品饮片治疗功效不同。
二、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1、牛泻熟补:一些药物生品寒凉清泻,通过炮制加热、加辅料成为熟品后,药性偏于甘温,作用偏于补益。
例,地黄,何首乌2、生峻熟缓:中药生品饮片药性峻烈,制成熟品饮片后作用缓和。
例麻黄蜜制3、牛毒熟减:生品毒性或刺激大,炮制后毒性降低后或缓和。
毒指对人体的伤害或刺激,即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中药,生品毒性大,多外用,内服需加热。
中国药科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0[1].5)
![中国药科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0[1].5)](https://img.taocdn.com/s3/m/739399f2f90f76c661371a42.png)
第一章绪论概论1.中药炮制:一个理论一个性质三个需要一项传统制剂技术广义内容:净制、切制和炮制狭义内容:炮制(炒、炙、煅、蒸、煮、燀、复制、发芽、发酵、煨、烘焙、制霜、提净、水飞、干馏等)2.中药的使用特点(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医理论:五味归经、作用趋势(升降沉浮)、毒性、七情等五味理论:酸、苦、甘、辛、咸肝、心、脾、肺、肾木、火、土、金、水醋制:柴胡、香附、元胡,入肝蜜制:党参、甘草、黄芪,补脾益气盐制:黄柏、知母、车前子,入肾结论:入肝--醋制;入肾--盐制;补脾益气--蜜制。
还有胆汁制,黄连制(苦味)、姜汁制(辛味)(2)一药多用(3)便于调剂(4)便于制剂(5)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炮制有毒--安全有效马钱子(砂烫或油炸)乌头(蒸或煮)半夏(浸漂、复制)。
炮制无作用--有药效血余炭(扣煅法)3.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内容:炮制的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最早的专著:《雷公炮炙论》4.中药炮制学的任务(1)继承(2)研究探讨炮制原理(3)改进炮制工艺(4)制定质量标准(5)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第一节中药炮制的起源1.炮制起源于用药实践最早的炮制是简单的,如洗涤、打碎、劈成小块、用牙齿咬成碎粒等(净制、切制)--炮制的萌芽和起始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原始的“炮炙”两字都离不开火。
古称的炮制系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
3.炮制与饮食相关4.炮炙——炮制的衍变第二节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方书,载有炮、炙、燔、细切、熬、酒渍等炮制方法。
《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书。
书中有“治半夏”、“呚咀”、“燔制左角发”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提出炮制原则:“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型及重点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型及重点题型:1、选择35分,分为单选和多选2、填空15分,共15个空3、判断对错5分4、名词解释10分,共五题5、简述15分,共三题6、论述20分,共两题一基本概念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1、刘宋时代雷斅所著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2、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提出炭药止血理论。
3、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
在炮制规格分类上,提出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4、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制专著。
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8、清代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第三部炮制专著。
三、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游离生物碱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但可与酸成盐而溶于水。
此类中药常用酒、醋等辅料炮制,以提高疗效,如延胡索。
所含成分易溶于水,则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减少损失,如槟榔。
遇热活性降低者,宜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
有些有毒生物碱成分,在高温下不稳定而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可利用加热炮制降低含量,使毒性降低,如乌头。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苷类易溶于水、乙醇中;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
故应 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成分损失。
如大黄、甘草、秦皮。
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
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
以免增加成分复杂性,且降低了苷的含量。
常用炒、蒸、烘、燀或曝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保存药效。
如槐米、杏仁、芥子、黄芩。
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宜阴干,加水处理“抢水洗”。
所含挥发油若有毒性或强烈的刺激性,通过加热炮制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A、张景岳B、雷敩C、张仲岩D、缪希雍E、李时珍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A、胆汁制天南星B、胆汁制黄连C、酒制地黄D、姜炙黄柏E、酒制黄连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食醋B、盐水C、米泔水D、蜂蜜E、姜汁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A、姜炙B、甘草制C、荷叶制D、米炒E、麸炒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A、米泔水B、甘草汁C、黑豆汁D、盐水E、胆汁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萸黄柏C、姜黄柏D、酒黄柏E、黄柏炭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A、食盐水B、酒C、生姜汁D、甘草汁E、米醋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A、刷净法B、刮除法C、砂烫法D、挖净法E、火燎法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A、5 ㎏B、10㎏C、10-15㎏D、15-20㎏E、10-20㎏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A、生大黄B、大黄炭C、蜜大黄D、酒大黄E、熟大黄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炙麻黄绒E、泡麻黄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A、水飞水粉B、碾成粉C、研磨成粉D、煅烧成粉E、以上都不是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A、胆汁B、白矾C、甘草D、萝卜E、童便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毒性C、减少副作用D、便于制剂和调剂E、产生新疗效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A、18℃-25℃B、30℃-37℃C、5℃-10℃D、25℃-30℃E、45℃-50℃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A、生姜B、白矾C、生姜、白矾D、生姜、甘草E、生石灰、干草19、黄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水浸软后切薄片B、温水浸软后切薄片C、水沸后,蒸30分钟D、水浸煮30分钟E、水沸后,蒸2至4小时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A、香附B、益智C、当归D、柴胡E、白芍(二)多项选择题21、党参的炮制品有()A、党参B、炙党参C、醋党参D、米炒党参E、酒炒党参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23、常用煅炭的药物是()A、灯心草B、荷叶C、棕榈D、血余炭E、地榆24、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散瘀止痛药B、疏肝理气药C、攻下逐水药D、补肝肾药E、治疝气药25、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A、巴戟B、远志C、吴茱萸D、黄精E、杜仲26、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姜汤煮法B、姜汁煎法C、捣汁法D、煮汁法E、姜汁炒法27、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芩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中药炮制学(中国药科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我国最早的炮制专著是
A.
《炮炙大法》
B.
《雷公炮炙论》
C.
《神农本草经》
D.
《修事指南》
2
【单选题】(10分)
“雷公炮炙十七法”首次是谁提出的
A.
雷斅
B.
陈嘉漠
C.
缪希雍
D.
李时珍
E.
张仲岩
3
【单选题】(10分)
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
A.
清代
B.
金元、明代
C.
汉代
D.
春秋战国至宋代
E.
唐代
4
【单选题】(10分)
我国最早记载炮制内容的医方书是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五十二病方
D.
雷公炮炙论
5
【单选题】(10分)
本草纲目中单列下列哪项作为炮炙项
A.
炮炙
B.
修治
C.
修制
D.
修事
6
【多选题】(10分)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
A.
规格
B.
中药炮制理论
C.
历史沿革
D.。
《中药炮制学》期末考试

《中药炮制学》期末考试一、填空题。
(每空2 分,共20 分)1.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和()。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楂经炒后对胃的刺激性降低,主要是破坏了部分()。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炮制辅料分为两大类,即()和()。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茯苓可用()拌衣。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炒炭应掌握的原则()。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马钱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其主要目的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酒炙法中,一般每100kg 药物用黄酒()kg 。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 [单选题]A.汉代B.秦代C.周代D.原始社会(正确答案)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单选题]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正确答案)D.陈嘉谟3.大黄酒炙属于下列何种制法() [单选题]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正确答案)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4.含甙类的中药,一般不用那种辅料处理() [单选题]A.酒B.醋(正确答案)C.盐D.姜E.蜜5.米炒斑蝥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A.降低药物毒性(正确答案)B.缓和药物性能C.提高成分浸出D.矫臭矫味6.白芍切片后曝晒呈() [单选题]A.红色(正确答案)B.绿色C.黑褐色D.黄棕色7.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单选题]A.醋B.生姜汁C.酒(正确答案)D.甘草汁8.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单选题]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正确答案)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9.清沙王不留行应炒至() [单选题]A.外表黄白色,稍具斑点B.外表深黄色,具香气C.外表焦黄色或焦褐色D.爆裂成小白花(正确答案)10.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A.胶类药材(正确答案)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三、多选题。
中药炮制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面试题目及答案1. 请简要介绍中药炮制学的定义和作用。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炮制过程、方法、原则以及对中药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它的作用是通过炮制过程改变中药的性质,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改善药材的可嚼性和可溶性,增加中药的适应症范围,以及方便制剂制备和使用。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
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包括洗净、淘洗、温兑、清洗、沥干、煅制、炒制、煎炒制、蒸制、烘炒制、灼制、熬制等。
3. 请简述中药炮制中的煮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煮制是中药炮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药材和适量的水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后改用文火慢炖,保持水位,使药材充分溶出有效成分。
注意事项包括:掌握合理的煮制时间和水量,避免药液煮干及煮制时间过长导致有效成分损失;加热过程中不宜用金属工具搅拌,以防化学反应;及时去除药渣等。
4. 中药炮制中常采用的煅制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中药炮制中常采用的煅制方法是将药材放入锅中进行高温处理,使其内外均受热,达到烧结、炭化或炙烤的效果。
其目的是消除药材内部或外部的湿气,促进活性成分的释放,增强药效。
5. 炒制和煎炒制是中药炮制中常用的方法,请简要解释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炒制是将药材放入锅中进行加热,用铲子不断翻炒以保持均匀受热。
煎炒制是在炒制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如水、酒等),用炒制的同时不断添水煮沸,然后再用小火慢炖。
炒制主要用于炮制不含水分多的药材,而煎炒制适用于炮制含水分多的药材,如植物的种子、花、叶等。
6. 请简述蒸制和烘炒制这两种中药炮制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蒸制方法是将药材放入蒸锅中进行高温蒸煮,适用于部分含水分较少的植物,如根茎、果实等。
烘炒制是将药材置于烘炉或干锅中,通过热风或火炙烘炒,适用于含水分多的药材,常用于草本药材。
这两种方法主要通过湿热或烘烤的方式改变药材的性质和炮制效果。
7. 请简述灼制和熬制这两种中药炮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中药炮制学(中国药科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我国最早的炮制专著是A.《炮炙大法》B.《雷公炮炙论》C.《神农本草经》D.《修事指南》2【单选题】(10分)“雷公炮炙十七法”首次是谁提出的A.雷斅B.陈嘉漠C.缪希雍D.李时珍E.张仲岩3【单选题】(10分)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A.清代B.金元、明代C.汉代D.春秋战国至宋代E.唐代4【单选题】(10分)我国最早记载炮制内容的医方书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五十二病方D.5【单选题】(10分)本草纲目中单列下列哪项作为炮炙项A.炮炙B.修治C.修制D.修事6【多选题】(10分)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A.规格B.中药炮制理论C.历史沿革D.E.工艺7【多选题】(10分)中药炮制专著包括___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制大法D.本草蒙筌E.修事指南8【多选题】(10分)三类分类法包括A.火制B.非水非火制C.水火共制D.水制E.修治9【判断题】(10分)本草蒙筌是由清代的缪希雍撰写的炮制专著A.错B.对10【判断题】(10分)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为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姜半夏采用的炮制原则是A.相畏为制B.相反为制C.相资为制D.相恶为制2【单选题】(10分)下列属于相恶为制的是A.蜜制黄芪B.蜜制党参C.蜜制甘草D.蜜制麻黄3【单选题】(10分)麸炒苍术属于下列哪种炮制原则A.相反为制B.相资为制C.相恶为制D.相畏为制4【单选题】(10分)在入药前通过切制、碾、捣、粉碎等方法制成饮片,属于哪种制药方法A.制其性B.制其味C.制其形D.制其质5【单选题】(10分)乌头煮后属于下列哪种制药方法A.制其性B.制其质C.制其形D.制其味6【多选题】(10分)传统制药方法包括A.制其形B.制其味C.制其质D.制其性7【多选题】(10分)下列属于相反为制的炮制方法为A.酒制当归B.盐炙益智C.吴茱萸制黄连D.酒制大黄E.蜜炙黄芪8【多选题】(10分)下列说法属于除去非药用部位目的的是A.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B.保证临床药效C.保证药材质量和用药剂量的准确D.保证药物的净度和纯度9【判断题】(10分)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制药论》中将传统的制药总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或相杀)为制,相恶为制A.错B.对10【判断题】(10分)相畏为制是指炮制时利用某种辅料或方法减弱或消除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A.错B.对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10分)生川乌通过蒸或煮的方法破坏了下列哪类成分而达到减毒的作用A.生物碱B.黄酮C.挥发油D.蒽醌2【单选题】(10分)含哪类成分的药物在炮制处理过程中宜“忌铁器”A.鞣质B.黄酮C.树脂D.生物碱3【单选题】(10分)炮制后能改变药物作用趋向的药物为A.黄精B.厚朴C.黄柏D.半夏E.甘草4【单选题】(10分)炮制后能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为A.半夏B.附子C.延胡索D.地黄E.香附5【单选题】(10分)在水处理时宜采用“少泡多润”方法的药材是A.炉甘石B.没药C.甘草D.五味子E.乳香6【多选题】(10分)炮制对药物性味的影响体现在A.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B.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味C.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D.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7【多选题】(10分)药性是指中药的性质和功能,是对中药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A.归经B.补泻C.有毒无毒D.四气五味E.升降浮沉8【多选题】(10分)下列药物中因所含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而所含生物碱又是有效物质,宜以生用A.龙胆草B.薄荷C.山豆根D.石榴皮E.黄芪9【判断题】(10分)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炒后则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
中药炮制学试题和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A、张景岳B、雷敩C、张仲岩D、缪希雍E、李时珍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A、胆汁制天南星B、胆汁制黄连C、酒制地黄D、姜炙黄柏E、酒制黄连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食醋B、盐水C、米泔水D、蜂蜜E、姜汁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A、姜炙B、甘草制C、荷叶制D、米炒E、麸炒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A、米泔水B、甘草汁C、黑豆汁D、盐水E、胆汁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萸黄柏C、姜黄柏D、酒黄柏E、黄柏炭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A、食盐水B、酒C、生姜汁D、甘草汁E、米醋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A、刷净法B、刮除法C、砂烫法D、挖净法E、火燎法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A、5 ㎏B、10㎏C、10-15㎏D、15-20㎏E、10-20㎏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A、生大黄B、大黄炭C、蜜大黄D、酒大黄E、熟大黄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炙麻黄绒E、泡麻黄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A、水飞水粉B、碾成粉C、研磨成粉D、煅烧成粉E、以上都不是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A、胆汁B、白矾C、甘草D、萝卜E、童便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毒性C、减少副作用D、便于制剂和调剂E、产生新疗效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A、18℃-25℃B、30℃-37℃C、5℃-10℃D、25℃-30℃E、45℃-50℃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A、生姜B、白矾C、生姜、白矾D、生姜、甘草E、生石灰、干草19、黄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水浸软后切薄片B、温水浸软后切薄片C、水沸后.蒸30分钟D、水浸煮30分钟E、水沸后.蒸2至4小时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A、香附B、益智C、当归D、柴胡E、白芍(二)多项选择题21、党参的炮制品有()A、党参B、炙党参C、醋党参D、米炒党参E、酒炒党参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23、常用煅炭的药物是()A、灯心草B、荷叶C、棕榈D、血余炭E、地榆24、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散瘀止痛药B、疏肝理气药C、攻下逐水药D、补肝肾药E、治疝气药25、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A、巴戟B、远志C、吴茱萸D、黄精E、杜仲26、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姜汤煮法B、姜汁煎法C、捣汁法D、煮汁法E、姜汁炒法27、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芩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
中药学专业炮制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1.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2.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改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3.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炮制理论,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1)研究炮制理论(2)规范炮制工艺,(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4.中药的起源与发展时期(1)春秋战国至宋代————炮制的原则、方法、试用品种以初具规模,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2)金元明时期————在前人对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汤液本草》《本草蒙笙》《本草纲目》《炮制大法》(3)清代————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有所增多,是炮制品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本草述》《修事指南》《本草纲目拾遗》(4)现代———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中国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发汇典》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第一节中药制药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基本治疗原则,达到缓和或改变性能之目的。
第二节中药炮制生熟理论一、中药生熟异治或生熟异效:是指仅经过净制或者切制的生品饮片和进一步加热、加辅料炮制后的熟品饮片治疗功效不同。
二、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泻熟补:一些药物生品寒凉清泻,通过炮制加热、加辅料成为熟品后,药性偏于甘温,作用偏于补益。
例,地黄,何首乌2、生峻熟缓:中药生品饮片药性峻烈,制成熟品饮片后作用缓和。
例麻黄蜜制3、生毒熟减:生品毒性或刺激大,炮制后毒性降低后或缓和。
毒指对人体的伤害或刺激,即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中药,生品毒性大,多外用,内服需加热。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药效B. 降低毒性C. 便于储存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方法?A. 炒B. 蒸C. 煮D. 煎答案:D3. 炮制后的中药,其有效成分含量通常会?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无法确定答案:C4. 炮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是不需要考虑的因素?A. 药物性质B. 炮制方法C. 炮制时间D. 炮制工具答案:D5. 炮制后,中药的哪些特性可能会发生变化?A. 颜色B. 味道C. 形状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炮制过程中常用的辅料?A. 酒B. 醋C. 盐D. 糖答案:ABC2. 中药炮制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药效?A. 炮制时间B. 炮制温度C. 炮制环境D. 炮制工具答案:ABC3. 炮制后的中药,其药效变化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增强B. 减弱C. 转化D. 消失答案:ABC4. 炮制过程中,下列哪些方法可能用于降低药物的毒性?A. 炒B. 蒸C. 煮D. 浸泡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A. 药物的用量B. 炮制的时间C. 炮制的温度D. 炮制的环境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药效和降低毒性。
(对)2. 炮制过程中,药物的用量不会影响药效。
(错)3. 炮制后的中药,其有效成分含量一定会增加。
(错)4. 炮制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炮制环境。
(错)5. 炮制后,中药的颜色、味道和形状都可能发生变化。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药物的性质,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储存和使用。
2. 列举几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
答案: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包括炒、蒸、煮、浸泡、烘干等。
3. 炮制过程中,如何确定炮制的时间和温度?答案:炮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炮制方法以及预期的效果来确定,通常需要参考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的研究。
《中药炮制学》考试试卷(A卷)

《中药炮制学》考试试卷(A 卷)姓 名: 学 号: 函授站: 考试时间: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分人得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空5分,共25分)1、木瓜切制前的宜采用的软化方法是 。
2、斑蝥供内服应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
3、提净硇砂时选用的辅料是 ,炮制藤黄选用的辅料是 。
4、荷叶的制炭方法为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炒制后大多数药物爆成白花的药物是( )A 、炒酸枣仁B 、炒牵牛子C 、炒王不留行D 、炒决明子 2、欲增强黄柏清下焦湿热的作用,宜选用( )A 、生黄柏B 、酒黄柏C 、盐黄柏D 、蜜黄柏 3、昆布切制前宜采用的软化方法是( ) A 、淋法 B 、淘洗法 C 、泡法 D 、漂法 4、下列药物宜切成薄片者为( )A 、山药B 、茯苓C 、大黄D 、乌药 5、欲发挥山楂消食止泻作用宜选用( )A 、生山楂B 、炒山楂C 、焦山楂D 、山楂炭得分 阅卷人(签全名)得分 阅卷人(签全名)6、煅制后有收敛生肌之效的药是( )A 、煅瓦楞子B 、煅寒水石C 、煅石膏D 、煅花蕊石 7、苍术中对人体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为“燥性”的成分是过量的( ) A 、苷类 B 、鞣质类 C 、挥发油类 D 、有机酸类 8、杜仲用于高血压而有肾虚症者宜用( )A 、生杜仲入煎剂B 、盐杜仲入煎剂C 、生杜仲入酒剂D 、盐杜仲入酒剂 9、生品味麻,刺人咽喉,一般不直接入药,须蒸制后药用的是( )A 、何首乌B 、黄精C 、吴茱萸D 、天麻 10、下列药物炮制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僵蚕麸炒可矫臭赋色,利于患者服用 B 、荆芥炒炭后辛散作用减弱,具有止血功能 C 、肉豆蔻煨制可减低刺激性,增强固肠止泻作用D 、甘草蜜炙后可增强泻火解毒,祛痰止咳作用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 题,共35分,答题时写准题号即可)1、试举例说明中药醋炙的炮制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教学要求
第一章
第一节: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定义。
第二节:三本古代炮制学专著(书名、朝代、著者)。
第三节:三类分类法和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第二章
第一节:炮制总原则,传统炮制原则和制药作用(分析具体药物的具体情况)。
第二节:炮制的具体目的(八个方面)及“引药归经”(页12)。
第三章
第一节:炮制影响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分析具体药物的具体情况)。
第二节:“逢子必炒”的道理和“杀酶保苷”的含义。
第三节:白虎汤中用生甘草或炙甘草的不同情况。
第四节:藿香正气方的不同剂型对半夏生用或制用的不同要求。
第四章
掌握六种液体辅料(酒、醋、盐、姜、蜜、油)和六种固体辅料(麸、米、土、砂、蛤粉、滑石粉)是什么?有何特点?炮制上如何选用?熟悉甘草汁、米泔水和白矾、豆腐。
第五章
第一节:一般炮制品的质量要求有哪些方面?
第二节:一般炮制品贮藏中的变异现象有哪些方面?“泛油”、“风化”和“潮解”的含义,以及贮存环境的温湿度要求。
第六章
掌握“产地加工”含义,明确以下关系:植物、动物或矿物采收药用部位产地加工中药材炮制中药饮片制剂中成药或汤剂。
第七章
第一节:四种主要的净选方法(分离原理、杂质类型)
第二节:传统认识:去皮免损气、去心者除烦、去核免滑、去芦免吐、去瓤免胀。
第八章
第一节:广义和狭义的饮片含义(页52);药材软化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看水头)。
第二节:饮片的常见切制类型。
第三节:饮片的常规干燥温度(页64)。
掌握药物:
要求:饮片品种、炮制方法、炮制作用、炮制原理(部分药物)
名单(21味):莱菔子、山楂、干姜、斑蝥、马钱子、阿胶、大黄、柴胡、麻黄、白矾、自然铜、血余炭、黄芩、地黄、川乌(附:草乌、附子)、苦杏仁、半夏、神曲、麦芽、雄黄、巴豆。
熟悉药物:
要求:饮片品种、炮制方法、炮制作用
名单(21味):王不留行、苍耳子、槟榔、栀子、蒲黄、荆芥、枳实、白术、骨碎补、黄连、白芍、淫羊藿、知母、厚朴、甘草、黄芪、石膏、炉甘石、何首乌、天南星、朱砂。
了解药物:
要求:饮片品种、炮制方法
名单(21味):苍术、山药、鸡内金、穿山甲、水蛭、当归、芫花、乳香、车前子、元胡、黄柏、百合、三七、蛤蚧、阳起石、淡豆豉、西瓜霜、肉豆蔻、芒硝、硇砂、竹沥。
名词术语:
炒炭存性、加辅料炒、明煅法、暗煅法、煅淬法、燀法、复制法、发酵法、发芽法、四种制霜法、烘焙法、提净法、水飞法、干馏法。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四、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五、问答题(共50分)
务必认真复习,预祝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