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1-5课
大学语文公开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2. 文学作品的鉴赏技巧3. 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1. 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2.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经历,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感受。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
二、新课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强调文学鉴赏在大学阶段的重要性。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学作品阅读方法、鉴赏技巧和写作手法。
三、阅读文学作品1. 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呐喊》等。
2. 让学生阅读作品,并提出以下问题:- 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作品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作品中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作品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四、讨论与交流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观点。
2. 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
五、总结与归纳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学作品阅读方法、鉴赏技巧和写作手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文学作品阅读方法、鉴赏技巧和写作手法。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讽刺等。
2. 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边城》、《骆驼祥子》等。
三、分析作品写作手法1. 让学生阅读作品,并分析作品中的写作手法。
《大学语文》的教案
教案:《大学语文》课程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分析:对课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阅读理解训练: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3. 写作技能培养: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句子结构、段落组织、文章结构等方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文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1. 提供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写作技能培养(10分钟)1. 提供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现场写作。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探讨写作技巧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讲解、阅读理解训练和写作技能培养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大学语文第一节课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
2.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文学作品选段。
3. 课堂讨论话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自己,并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概述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
2. 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 分析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历史、艺术等。
三、文学作品阅读方法与技巧1. 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类型,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2. 讲解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如理解主题、分析人物、把握情节等。
3. 通过具体作品选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文学素养的培养1. 介绍文学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文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如阅读经典、欣赏名篇、参加文学活动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社团、阅读会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课堂讨论1. 提出讨论话题,如“你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对你有什么帮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
2.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阅读会,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七、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课程概述、阅读方法与技巧、文学素养培养、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32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周次 3 课次 1 课时 3 授课方式讲授授课题目第一讲:绪论和《诗经》二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学会欣赏先秦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尤其要求掌握《诗经》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要求学生能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熟悉其中的经典篇目。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l、关于《诗经》的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的介绍;2、对具体作品:《诗经·王风·黍离》与《诗经·小雅·采薇》二诗的欣赏与分析;3、《诗经》的艺术特色与地位。
教学难点:1、风、雅、颂、赋、比、兴的介绍与把握;2、《诗经》的主要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一:学习《大学语文》的意义。
二:《诗经》前的古歌谣形态。
三:《诗经》。
1:关于《诗经》的概述。
2、《诗经》的主要内容。
(1)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
(2)反映农民劳动的,其中包括阶级对立,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与剥削的。
(3)战争徭役诗歌。
(4)周族史诗。
3、《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艺术。
四:《诗经》重点篇目解析:1、《诗经·王风·黍离》的鉴赏与分析。
2、《诗经·小雅·采薇》的鉴赏与分析。
五:《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诗经》的特色。
1、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创造。
3、纯朴优美的艺术语言。
(二)、《诗经》的地位。
教学方法及手段使用多媒体上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
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课外作业作业形式和要求:思考题、背诵、自学思考题: 1.《黍离》一诗,历来被尊为缅怀故国的代表作品,其特点是“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意溢于言外”,对后世怀古诗歌的影响极大。
结合附录中的怀古诗词,谈一谈你对“寄言于外”这种表现手法的体会和看法。
2.《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东晋谢玄推为《诗经》中最动人的千古名句,其道理何在?背诵:《黍离》和《采薇》。
《大学语文》详细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文学常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
2. 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吗?为什么?2. 引导学生谈谈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三、课堂讨论1. 提问:这篇作品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二、课堂讨论1. 提问:如何将所学到的品质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课堂写作1. 让学生以“我眼中的文学作品”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写作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是否到位。
大学语文1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掌握文学常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2. 文学常识3. 阅读鉴赏4. 文学写作教学重点:1. 文学常识的掌握2. 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3. 文学写作技巧的学习教学难点:1. 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2. 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3. 文学写作的个性化表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什么期待?二、课程介绍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强调文学鉴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三、文学常识1. 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2.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分类和特点。
3.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术语。
四、阅读鉴赏1. 分发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进行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艺术手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鉴赏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鉴赏的心得体会。
二、阅读鉴赏1. 分发另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进行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艺术手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鉴赏心得。
三、文学写作1. 介绍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如选材、构思、布局、修辞等。
2.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例,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大学语文第一课课文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2.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3. 写作能力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2. 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习。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什么期待?二、课文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大学语文》第一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训练1. 教师给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3.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与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写作能力训练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3.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
2. 按照写作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语文》第一课,让学生了解了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在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训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3. 在写作能力训练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4.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学第一课讲解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2. 语文素养的培养3. 文学作品的鉴赏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鉴赏文学作品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文学作品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学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什么期待?(二)讲授新课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a.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
b. 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2. 语文素养的培养a. 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b. 写作能力:教授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c.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文学作品的鉴赏a. 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b. 以一首诗歌为例,讲解如何鉴赏文学作品。
c. 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意境、主题等。
(三)课堂练习1. 阅读一篇散文,总结文章主题。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部文学作品,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课后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教材,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
2. 阅读一本文学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是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教案第一章:诗歌鉴赏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节奏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分类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诗歌的意象创造和情感表达诗歌的节奏和韵律1.3 教学方法讲授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诗歌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诗歌鉴赏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散文的定义和分类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散文的主题和结构分析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散文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实践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散文阅读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三章:小说欣赏3.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掌握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和分类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小说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小说欣赏实践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小说欣赏练习的完成质量第四章:戏剧鉴赏4.1 教学目标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戏剧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戏剧的定义和分类戏剧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戏剧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戏剧的表演和舞台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戏剧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戏剧鉴赏实践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戏剧鉴赏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五章:语文综合实践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5.2 教学内容语文综合实践的活动形式和主题选择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5.3 教学方法讲授语文综合实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语文综合实践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语文综合实践的完成质量第六章:古文翻译与解读6.1 教学目标掌握古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学会古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翻译和解读古文文献6.2 教学内容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语法结构古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经典古文文献的翻译和解读6.3 教学方法讲授古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分析经典古文文献的翻译实例学生练习翻译和解读古文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古文翻译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七章:现代文写作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学会运用现代文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7.2 教学内容现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格式不同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的写作特点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创意表达7.3 教学方法讲授现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格式分析优秀现代文作品的写作特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和创意表达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学生写作练习的完成质量第八章: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8.1 教学目标了解语文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掌握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作者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8.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作者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的特点语文知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作者分析传统文化作品的语文知识运用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和鉴赏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传统文化作品阅读和鉴赏的完成质量第九章:语文思维与批判性阅读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观点和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批判性阅读能力9.2 教学内容语文思维与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文本的观点和态度的评价技巧经典批判性阅读实例和练习9.3 教学方法讲授语文思维与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经典批判性阅读的实例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练习和讨论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批判性阅读练习的完成质量第十章:期末总复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和复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检查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总结期末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技巧经典考试题目的分析和解答10.3 教学方法复习和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期末考试的模拟练习和解答分析经典考试题目的解答方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的完成质量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大学语文》教案,包含十个章节。
大学语文第一课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
2.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什么期待?3. 教师总结:大学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基本内容:文学作品鉴赏、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 目标: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 讲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鉴赏文学作品要从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3. 讲解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 做好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 多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乐趣。
三、课堂练习1. 教师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
3. 教师点评,总结作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布置作业1. 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做好读书笔记。
2. 撰写一篇关于文学作品鉴赏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文学作品鉴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大学语文全套教案电子版
课时安排:共3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2. 中国现代文学3. 外国文学4. 文学理论5. 文学创作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 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3. 文学理论的掌握与应用。
4. 文学创作的实践与提高。
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2. 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
3. 文学理论的系统掌握。
4. 文学创作的创新与突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2. 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2.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
3.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三、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2.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先秦文学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介绍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
2. 先秦文学的特点。
3. 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三、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教师讲解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以此类推,以下是后续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三课时:秦汉文学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介绍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秦汉文学的历史背景。
2. 秦汉文学的特点。
3. 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三、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秦汉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教师讲解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以此类推,以下是后续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四课时: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第一章:诗歌欣赏1.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诗歌的语言和形象诗歌的情感表达诗歌的欣赏方法1.3 教学步骤引入诗歌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探讨诗歌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1.4 教学活动诗歌欣赏讨论诗歌朗读和解读诗歌创作练习1.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散文的语言和形象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的兴趣2.2 教学内容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的语言和形象散文的情感表达散文的欣赏方法2.3 教学步骤引入散文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和形象探讨散文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散文欣赏2.4 教学活动散文欣赏讨论散文朗读和解读散文创作练习2.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三章:小说欣赏3.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兴趣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的人物塑造小说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欣赏方法3.3 教学步骤引入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人物塑造引导学生进行小说欣赏3.4 教学活动小说欣赏讨论小说朗读和解读小说创作练习3.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小说创作的质量第四章:戏剧欣赏4.1 教学目标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戏剧的情节、人物和对话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的兴趣4.2 教学内容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的人物塑造戏剧的对话艺术戏剧的欣赏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戏剧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戏剧的情节结构探讨戏剧的人物塑造引导学生进行戏剧欣赏4.4 教学活动戏剧欣赏讨论戏剧朗读和解读戏剧创作练习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戏剧创作的质量第五章:文言文阅读5.1 教学目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培养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兴趣5.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文言文的语言和语法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方法文言文的欣赏方法5.3 教学步骤引入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和语法指导学生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欣赏5.4 教学活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练习文言文讨论和解读文言文创作练习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质量第六章:现代文学作品分析6.1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特点学会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培养对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6.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6.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批评方法深入解读现代文学作品6.4 教学活动现代文学作品讨论现代文学作品朗读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练习6.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文学作品的批评质量第七章:古代文学作品鉴赏7.1 教学目标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象和风格培养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7.2 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创造与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分析7.3 教学步骤引入古代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探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创造与运用引导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7.4 教学活动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讨论古代文学作品朗读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模仿创作练习7.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八章:外国文学作品探讨8.1 教学目标理解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和主题思想培养对外国文学的跨文化欣赏能力8.2 教学内容外国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形式特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批评方法8.3 教学步骤引入外国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形式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翻译和批评方法阅读外国文学作品8.4 教学活动外国文学作品探讨讨论外国文学作品朗读和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批评练习8.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九章:比较文学研究9.1 教学目标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9.2 教学内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研究的案例分析9.3 教学步骤介绍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教授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9.4 教学活动比较文学研究讨论比较文学案例分析比较文学研究练习9.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比较文学研究的质量第十章:文学批评与写作10.1 教学目标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10.2 教学内容文学批评的定义和特点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和方法文学批评的案例分析10.3 教学步骤介绍文学批评的定义和特点教授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和方法10.4 教学活动文学批评写作讨论文学批评写作工作坊10.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文学批评文章的质量第十一章:现代诗歌创作11.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创作现代诗歌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现代诗歌的兴趣和能力11.2 教学内容现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现代诗歌的鉴赏和批评11.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和鉴赏11.4 教学活动现代诗歌创作讨论现代诗歌朗读和解读现代诗歌创作练习11.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诗歌创作的质量第十二章:现代散文写作12.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写作现代散文的基本技巧培养写作现代散文的兴趣和能力12.2 教学内容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现代散文的鉴赏和批评12.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散文的写作和鉴赏12.4 教学活动现代散文写作讨论现代散文朗读和解读现代散文写作练习12.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散文写作的质量第十三章:现代小说创作13.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创作现代小说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现代小说的兴趣和能力13.2 教学内容现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现代小说的鉴赏和批评13.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小说的创作和鉴赏13.4 教学活动现代小说创作讨论现代小说朗读和解读现代小说创作练习13.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小说创作的质量第十四章:现代戏剧创作14.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创作现代戏剧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现代戏剧的兴趣和能力14.2 教学内容现代戏剧的定义和特点现代戏剧的创作技巧现代戏剧的鉴赏和批评14.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戏剧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戏剧的创作和鉴赏14.4 教学活动现代戏剧创作讨论现代戏剧朗读和解读现代戏剧创作练习14.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戏剧创作的质量第十五章:文学综合实践1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文学知识和技巧培养文学作品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学鉴赏和创作的综合素养15.2 教学内容文学综合实践的项目和目标文学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方法文学综合实践的评估和反思15.3 教学步骤介绍文学综合实践的项目和目标教授文学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综合实践并进行评估和反思15.4 教学活动文学综合实践讨论文学综合实践项目实施文学综合实践成果展示和评价15.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实施的情况学生文学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学生对文学综合实践的评估和反思深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的定义、特点和欣赏方法。
大学语文第四版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第四版》中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史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文学作品鉴赏- 鉴赏《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如林黛玉进贾府、宝钗扑蝶等。
-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2. 第二单元:文学理论- 学习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如文本细读、历史比较等。
-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 探讨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3. 第三单元:文学史-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介绍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文学成就。
- 分析各个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了解中外文学交流的历史。
4. 第四单元:现代文学作品鉴赏- 阅读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体会作品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 分析郭沫若的《女神》,探讨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 鉴赏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理解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和社会矛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第四版》的编写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讲解1. 按照教学内容,教师逐一讲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2.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学作品的读后感。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语文教案》PPT课件一、第一章: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教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教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教案1.2 教学内容教案的概念与作用教案设计的原则与要求教案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教案案例分析与实践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价教案编写质量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二、第二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能够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表达2.3 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引导法教学内容的设计法教学媒体的选用法2.4 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教学内容设计的评价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评价三、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设计3.1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教学过程的步骤与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3.2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定义与作用教学策略的类型与选用教学策略的实施与评价3.3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引导法教学策略的实施法教学媒体的运用法3.4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策略的适用性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价四、第四章: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4.1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概念与作用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4.2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概念与作用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教学反思的实施与改进4.3 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引导法教学反思的实施法教学改进的策略法4.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效果评价教学反思的深度评价教学改进的实施评价五、第五章:教案案例与实践5.1 教案案例分析教案案例的选取与分析教案案例的优点与不足教案案例的改进与优化5.2 教案实践操作教案的实施与操作教案的调整与改进教案的总结与反思5.3 教学方法教案案例的分析法教案实践的操作法教案总结的反思法5.4 教学评价教案案例的分析评价教案实践的操作评价教案总结的反思评价六、第六章: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6.1 教学资源的概念与分类理解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掌握教学资源的分类及特点学会整合各类教学资源6.2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掌握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学习教学资源处理技巧实践整合与应用教学资源6.3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整合法教学资源的应用法教学媒体的选用与操作法6.4 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丰富度评价教学资源整合的合理性评价教学媒体应用的有效性评价七、第七章: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7.1 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课堂管理的作用掌握课堂管理的原则学会制定课堂管理策略7.2 纪律维护的方法与技巧掌握纪律维护的技巧实践课堂纪律的管理7.3 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的引导法纪律维护的实施法课堂问题的处理法7.4 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评价纪律维护的实施效果评价课堂问题处理的及时性评价八、第八章: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8.1 课程教学的方法理解课程教学的目标掌握课程教学的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8.2 学生评价的方法学习学生评价的原则掌握学生评价的方法实践学生评价的实施8.3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引导法教学方法的调整法8.4 教学评价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学生评价的公正性评价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评价九、第九章:课程教学与评价实践9.1 课程教学的实施实施课程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突发情况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9.2 学生评价的实施设计并实施学生评价工具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证据进行学生评价并进行反馈9.3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实践法学生评价的操作法教学反思的记录法9.4 教学评价课程教学的实施评价学生评价的实施评价教学反思的深度评价十、第十章:教案设计的持续改进10.1 教案设计的反馈与改进收集教案设计的反馈信息分析反馈信息,确定改进点实施教案设计的改进措施10.2 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实践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评价创新教学方法的效果10.3 教学评价教案设计改进的成效评价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评价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评价10.4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改进的反思教学方法创新的反思教学实践的全面反思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语文教案》的PPT课件,包括教案设计概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教案案例与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课程教学与评价实践以及教案设计的持续改进等十个章节。
《大学语文》教案
一、教案名称:《大学语文》教案二、课程性质与目标: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文学鉴赏、文字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才。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章:文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体裁、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等。
教学安排: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文学体裁的特点,教授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2. 第二章: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代表诗人及作品等。
教学安排: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分析主要流派的特点,讲解代表诗人的创作风格,欣赏经典诗作,并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 第三章: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现代散文的定义、特点、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等。
教学安排:阐述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分析经典散文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散文阅读和写作练习。
4. 第四章:小说欣赏教学内容:小说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
教学安排: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欣赏经典小说作品,进行小说创作练习。
5. 第五章:戏剧文学教学内容:戏剧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
教学安排: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分析戏剧的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欣赏经典戏剧作品,进行戏剧创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学作品选读、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1. 课程评价:采取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文学作品鉴赏与批评、期末考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反馈、课堂讨论、教学检查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教案1-5课第一课伤逝【教学目的】1.在作品的时代背景下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2.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小说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2.小说独特的叙述视角。
3.小说抒情诗般的语言特质。
4.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5.作品反应的“五四”一代青年的精神追求及其困境。
6.作者对“五四”思想解放潮流的反思。
7.鲁迅独特又极富个性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自学与串讲相结合;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段。
2.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一、解题(一)导语爱情,向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而《伤逝》作为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是一篇以涓生手记为形式写成的忏悔录,讲述了一个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爱情悲剧故事。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始用“鲁迅”。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二、研习课文(一)熟悉并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 在今天看来,《伤逝》中主人公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小说运用了哪些手法?鲁迅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3. 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自读课文,尽力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探究问题1.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补充。
2.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讨论。
三、重点与难点阐释(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及其根源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
2. 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
3. 经济的困顿。
(二)小说表现两人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什么“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绳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不足,提出了“娜啦走后怎样”的问题。
(三)小说采取的“手记”形式有何独特艺术表现效果这篇小说是以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的形式来写的。
从形式上看,是一篇关于个人爱情生活的自叙传和忏悔录。
(四)小说极具个性的语言特质鲁迅之所以成为今日的鲁迅,除了伟大而深刻的思想性,还因为他穷毕生之力,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
鲁迅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独特到别人难以模仿的程度。
(五)子君的人物形象分析子君是受“五四”精神熏陶的“新女性”,她喊出了“五四”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接受了个性解放、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勇敢地冲出旧家庭,与涓生结合。
四、拓展运用(一)子君的人物形象和鲁迅小说中其他女性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鲁迅《离婚》中的主人公哎姑,似乎比子君更加泼辣、更加具有“反抗精神”,但是她家境殷实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弟兄,与子君更加不同的是,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也就是说,爱姑的反抗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在仁义道德的范围之内。
祥林嫂虽然反抗到“头上碰了个大窟窿”,但她的反抗是为了维护封建传统的“守节”,最后到底因为没有守节而遭到众人的鄙视和排斥,最终死于新年的祝福声中。
(二)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涓生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思想打动了子君,使她倾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生活,但当子君失去勇气,变得怯弱凄然的时候,却无力启发她,帮助她认清生活的意义,共同找回爱情的甜蜜。
五、课堂小结《伤逝》的耐人寻味是很明显的,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世界人性之本,而且还赋予了现代意义,以此为镜,可照鉴我们自己的情感,生活以及灵魂。
六、课后作业认真阅读并理解下列句子,写出自己的感想。
1. 第一,便是生活。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2.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拓展资料】1.张文初·《伤逝》,一个悖论——兼论中西爱情文学思路之异·中国现代文学,2001(3)2.谢稚·《伤逝》:一部探索人性的现代主义力作·名作欣赏,2007(14)第二课闲人【教学目的】1.整体感受闲人形象。
2.概括本文的艺术风格特色,重点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细致的细节描写。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市井特色,并加以扩展对比,对市井文化形成自己的大概见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赏析本文,透过文中细致的细节描写,从“闲人”身上体会普通人的平凡和平凡中的乐趣。
2.概括本文的艺术风格特色3.《闲人》是一篇较为典型的市井文学作品,通过学习本文,体会市井文学的特点,并与其他市井文化作品(如汪曾祺的《受戒》、池莉的《烦恼人生》等)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自学与串讲相结合;串讲为主,自学为辅;重点体会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指导学生寻找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加以补充。
2.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解题(一)导语社会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没有非凡的业绩,没有伟大的光环笼罩,他们过着平凡但又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日子,他们和街头混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却不像街头混混一样只会打架混日子,他们被称作“闲人”。
(二)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开始发表作品后改名“平凹”,取其谐音。
1952年2月21日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村人。
童年在家乡读小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参加劳动。
因为在宣传工作方面表现突出,1972年被推荐上大学。
在校期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当编辑。
1978年,他的作品《满月儿》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3年起成为专业作家。
他是当代中国最勤奋、多产的作家之一。
二、课文简析《闲人》选自贾平凹散文集《人迹》,是作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将目光放在了整日无所事事的闲散人员身上,体现了作者打量世俗人生、关怀市井生活的别致眼光。
三、重点与难点阐释简要论述本文的艺术风格特色。
(一)语言形象贴切贾平凹是个注重语言的作者,他的语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语”。
这种追求体现在语言的形象贴切、意蕴深厚。
(二)人物描绘典型化贾平凹擅长对人物性格进行概括、提炼,这使得他的散文中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黑格尔语)的典型性格。
(三)细节刻画生动一般而言,散文虽然有细节描述,但远远没有小说丰富生动,但是阅读《闲人》,我们可以发现整篇文章几乎都由情节堆砌而成,林林总总的细节描述,让文章有了小说的倾向。
(四)风趣幽默的行文贾平凹的幽默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是在愤怒中保持平静、在狡黠中保持仁厚的幽默他总是以含义隽永、意味深长的语言,简洁明了、轻描淡写地刻画人物心理,阐明生活哲理,表现出一种疏旷的诗意。
(五)其他本文出语言生动幽默、人物描写典型化、细节刻画细致生动等特点外,奇特的想象同样引人注目。
四、拓展运用《闲人》是一篇体现着浓厚市井关怀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许多具有相同情怀的作品,在这里我们以汪曾祺的《受戒》为例,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哪些具体知识,而是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有学会了方法,才能举一反三,事半攻倍。
今天学习的是一篇市井文化题材的散文,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品读一下相关内容和题材的文章,复习掌握市井文化题材文章的题材。
六、课后作业1.除了这篇《闲人》,你还读过贾平凹的哪些作品?谈谈你对贾平凹作品的认识。
【拓展资料】1.谷海慧·古典文人话语的当代表达——论汪曾祺、贾平凹散文中的“雅趣”·社会科学研究·2005(1)2.王兆胜·贾平凹散文的魅力与局限·当代作家评论,2007(6)第三课鲜血梅花【教学目的】1.理解《鲜血玫瑰》的内涵及其中包蕴的人生哲理。
2.掌握余华的小说创作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比较《鲜血玫瑰》与鲁迅小说《铸剑》及传统武侠小说,使学生了解当代小说追求新变的特质。
2.如何从当下的角度理解《鲜血玫瑰》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自学与串讲相结合;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鲜血玫瑰》的独特之处;通过解析作品使学生了解作者表现的人生哲理。
2.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解题(一)导语余华是给中国文学带来了真正变化的作家之一。
这种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他对人和世界本身的独特理解,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视野。
(二)作者简介余华,(1960—),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1960年4月3日(《四月三日事件》)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余华名字就是父母之姓合而为一而得)迁居海盐县。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葛菲等人齐名。
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劫数难逃》、《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粟》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
二、研习课文(一)熟悉并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你读过哪些武侠小说?在你了解的武侠小说作家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2.《鲜血梅花》与传统的武侠小说有什么根本的不同?3.你如何理解“人生如迷宫”、“偶尔改变一切”这样的哲理?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探究问题1.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补充。
2.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注意互动。
三、重点与难点阐释(一)《鲜血梅花》的叙事线索分析母亲自焚以促成儿子出门替父报仇——找和青云道长打听仇人;遇胭脂女和黑针大侠——答应帮忙找青云道长问他们要找的人;遇白雨潇而不知——因为心里为二人记着青云道长;找到青云道长而完成胭、黑二人所托——因此没完成自己的事情,再必须找白雨潇;(至此完成第一轮寻人)再遇胭、黑二人——完成所托之事;再遇白雨潇——得知胭、黑二人已杀掉弑父仇人。
(完成第二轮寻人)(二)《鲜血梅花》与《铸剑》的比较分析两部小说都借鉴了武侠小说的情节模式与基本元素,但却表达了迥异的内蕴:《铸剑》以武侠的框架表达了鲁迅在其他作品中也表现过的复仇主题,而《鲜血梅花》则借助武侠的复仇模式解构复仇,淡化仇恨,暗含了鲁迅与余华对复仇主题的不同处理。
1.主人公形象塑造方面的差别。
2.情节模式的不同处理。
3.迥异的审美价值选择。
(三)《鲜血梅花》与传统武侠小说的比较分析《鲜血梅花》与传统武侠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1.情节大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