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与自营的区别教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商:平台与自营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电子商务的概念将进行分化。“电子”属性与“商务”属性开始分离,其表象就是平台与自营,其核心就是互联网企业与商业企业,二者商业模式大相径庭。分化之后即是两种模式优势的混合和渗透,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电子商务的核心主体有三类:供应商、运营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如果运营商没有参与,那么交易类型可以分为四类:B2B、B2C、C2C和C2B,无论哪种形式,运营商起到的作用只是提供服务撮合交易,是平台型经营模式。如果运营商参与,则运营商的身份则转为供应商,交易类型可能是B2C和C2B,是自营型经营模式。不管叫什么名,不管上边搭载的是商品还是服务,都万变不离其中。比如大多数的团购可以看成是平台类的B2C或C2B,而所谓的O2O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平台类的B2C。B2B2C就不说了,多了一个环节。金融保险触网只是商品或服务的新型化。唯一不同的是ITM,这种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未来将大行其道,但就其线上而言,仍然脱离不了上述形式。
上述电商的ABC知识,只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问题:电子商务企业在交易活动过程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很重要!明确角色,相当于确定自己的位置;准确定位,有助于确定自己的方向和重点工作。下面,仅以应用最广泛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传统B2C模式,谈谈平台型电商和自营型电商的发展与问题。(注1:现在大家都把B2C电商分为综合型和垂直型,其标准为商品是专类还是综合,这种区分有一定意义。但综合型电商可以是平台型,也可以自营型;同样,垂直型电商也未必一定是自营型,他同样可以是平台型。这是两个不同的标准,不能混淆。时下最热的话题“垂直电商必死”,其实就没有分清楚死的是哪类的垂直电商。注2:自营型电商也区分购销、代销和联营不同形式,如果是代销或联营,则可视为购销的一种衍生形式,这种形式只是降低了电商的经营风险,但定价权仍有电商的参与,是一种变相的购销。)
平台型电商:简单地理解,平台型电商就是在线上搭建一个商城,吸引商家入驻,电商企业以收取商家一定费用作为盈利模式,就好比电商企业是线下的大商城,商家就是一个个专柜。
最基本的问题是:商家为什么会来?最基本的答案是,来这能够卖东西并获得利润。能够卖东西,是指能够产生理想的交易量。获得利润,是指扣除商品自身成本、物流费用、电商企业费用后仍有利可图。可扩展的答案是,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一条龙式的优质服务(建站装修、市场推广、仓储物流等等,当然需要另付费)。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产生交易量?答案有两个,一是要有人来,二是来的人要消费。这就是电商业一直看重的指标:流量和转化率。流量如何产生,一是宣传推广导流等方式引入的新客,二是重复访问的老客。消费如何产生,第一取决于需求,二是商品,三是服务。
第三个问题是:商家如何获得利润而不是赔本赚吆喝?答案是:在同等价格条件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费用,当然最好是成本费用的双降。商品成本除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变化外,还可因规模生产或计划生产而产生变化;仓储费用可因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配送费用可因单位配送价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获得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答案是,要么电商平台自己来,要么引入第三方,但一定能够使商家方便快捷地获得,并且注重性价比。服务包涵各个层面,技术类、导购类、资讯类、评价类、比价类、搜索类、配送类、仓储类、支付类、鉴定维权类、市场营销类、数据类、金融类等等,是一个围绕电商平台的全方位产业链。
第五个问题是:能够满足上述条件进而形成电商平台的企业有多少?答案是,可以有很多,但实际上不可能很多。可以有很多是从理论上讲的,任何有可能产生巨大流量的企业都有这个基础。百度腾迅等互联网企业有,顺丰圆通等物流企业也有,苏宁国美等传统商业还有,这些是先天的;淘宝原来没有,京东原来没有,当当原来也没有,但是通过烧钱砸广告价格战也有了,这是后天的。先天后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培养消费者在你平台上的购物习惯,可以不忠,但习惯就好。这是因为大家都懂得,平台电商实际上不可能很多,原因是互联网无国界。大家还都懂得,习惯很重要,一旦养成很难改变。所以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刀光见影的时代,一个万狼奔袭的时代,一个资本疯狂的时代,一个违背基本商业规律的时代。现在:习惯养成了,先占者暂时胜利,落后者永远死亡,那个时代结束了。资本趋于理性,电商开始回归,这个时代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开始。
第六个问题是:面对多个平台,商家如何选择?消费者如何选择?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提法是,现有平台如何洗牌——平台格局再造?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略微复杂地分析一下。
1.窝里有蛋,蛋生鸡。如果多个平台都能满足商家盈利的条件,那么商家的选择是在多个平台开店,这就造成平台商品的同质化。如果商品生产者或处于垄断地位的经销商直接作为商家(这是一个趋势,在交易成本不大也不难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愿意被别人扒皮,另外有助于防假货,维护品牌),就会造成平台商品的同价化。同质同价情况下,影响消费者的因素仅为购物习惯和购物体验。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另需要规模来影响。体验也不是一天造就的,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资讯导购、荐品选品、支付物流、退换货等等,是内功,而且无止境。有越多的习惯客户并提供越良好购物体验的平台,交易量就会越多。交易量越多,商家就会越聚合,规模就会越大。
2.窝里有鸡,鸡生蛋。当商家聚合成一定规模时,规模效应会带来商家费用的降低。首先是平台费用、其他服务费用的降低,这就使平台联合商家搞降价或变相降价或其他促销成为可能。促销带来巨量的交易,进而引发仓储费用物流费用的降低。在平台提供数据的基础上,还可再而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各项成本费用降低后,就有条件进行更大力度的促销。这是理性的价格战,不违背商业基本规律,不违反不正当竞争原则。理性价格战永远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消费者的购物选择。
3.鸡、蛋越来越集中,窝越来越少。无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都是一个正循环,结果将导致商家和消费者集中某几个少数的平台之上,这就是电商平台的洗牌和格局再造。谁先做到了,谁就胜利了。
以上的分析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第1点假设为商品同质同价,第2点假设为商品同质,进而得出了第3个结论。但这恰恰忽略了商品不同质、服务不同质的情况。由此引发出,在商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的情况下,第三个结论是不能成立的,是错误的。商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