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修改常用符号及用法示例

合集下载

公文修改符号及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用法在日常的公文处理工作中,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可以使公文的修改过程更加清晰、规范和高效。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一、删除号删除号是一个小圆圈,中间加一条斜线。

它的作用是删除文字、标点或段落。

例如:把“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

”中的“的”字用删除号删掉,就变成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二、增补号增补号形似一个小括号,上面开口。

当需要在公文中添加文字、标点或段落时,就可以使用增补号。

比如:“我们要认真工作”,在“认真”前加上“更加”,就可以在“认真”前用增补号写上“更加”。

三、对调号对调号用于相邻的字词、短语或句子位置的调换。

它的形状是一个Z 字形。

像是“我今天去了北京和上海”,如果要把“北京”和“上海”的位置对调,就在这两个词之间画上对调号。

四、改正号改正号是一个小三角形,当公文中的字词出现错误需要改正时使用。

例如:“他以经走了”,将“以”用改正号改为“已”。

五、转移号转移号的形状像一个箭头,用于文字或段落的位置转移。

比如:一段文字需要从当前位置移到文章的其他地方,就在这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画上转移号,并指明转移的位置。

六、着重号着重号是在文字下方加点,用于强调重要的字词或语句。

例如:“这件事情必须马上处理”中的“马上”可以加上着重号,以突出其紧迫性。

七、连接号连接号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

短横线用于连接相关的数字、字母、符号等,如“20-30 岁”;一字线用于连接地名、时间等,如“北京—上海”“2023 年 1 月—2 月”;浪纹线用于连接数字范围,如“10~20 人”。

八、间隔号间隔号是一个小圆点“·”,主要用于外国人名、书名与篇名之间等。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诗经·小雅》”。

九、书名号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等。

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例如:《红楼梦》、《人民日报》、“文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在行政公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章的修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适当使用修改符号可以帮助作者和编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修改,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文章修改符号以及它们的用法,希望能够对行政公文的编辑者和撰写者有所帮助。

1. 插入符号插入符号主要用于在文章中插入新的文字或者替换已有的文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插入符号及其用法:∧:表示应该在其上方插入文字。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今晚前完成”,若需要在“今晚”前加上“尽量”,则可用插入符号表示为“请于∧尽量今晚前完成”。

[ ]:用方括号内的文字表示应该插入的内容。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今晚前完成”,若需要加上“尽量”,则可用插入符号表示为“请于 [尽量] 今晚前完成”。

{ }:用花括号内的文字表示应该插入的内容。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今晚前完成”,若需要加上“尽量”,则可用插入符号表示为“请于 {尽量} 今晚前完成”。

2. 删除符号删除符号主要用于标记文章中应该删除或者修改的文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删除符号及其用法:/:用斜线表示删除。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今晚/昨晚前完成”,若需要删除“昨晚”,则可用删除符号表示为“请于今晚前完成”。

[ ]:用方括号表示删除。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今晚前完成”,若需要删除“前”,则可用删除符号表示为“请于今晚完成”。

~~:用双波浪线表示删除。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今晚前完成”,若需要删除“前”,则可用删除符号表示为“请于今晚~~前~~完成”。

3. 替换符号替换符号主要用于标记文章中需要被替换的文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替换符号及其用法:∧:用插入符号表示需要替换的内容,并在上方加上箭头。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明天前完成”,若需要将“明天”改为“今晚”,则可用替换符号表示为“请于∧今晚前完成”。

=:用等号表示需要替换的内容。

例如,文中原句为“请于明天前完成”,若需要将“明天”改为“今晚”,则可用替换符号表示为“请于=今晚前完成”。

公文写作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公文写作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公文写作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一些标点符号经常被用错,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下谈谈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一、发文字号在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常见的错误用法有“[2021]21号”“(2021)21号”“【2021】21号”,应改为“〔2021〕21号”。

二、签发人一份公文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签发人,那么每行的两个签发人姓名之间要空一字。

常见的错误用法是在两个签发人姓名之间用顿号,如“赵××、李××”,应改为“赵××李××”。

三、标题公文标题多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如果出现法律、法规、规章名称时,要加书名号。

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两种:(一)该用却没用书名号。

如“关于印发××管理制度的通知”,制度属于规章,应改为“关于印发《××管理制度》的通知”。

再如“关于订阅××日报的通知”,日报属于报纸,当标题中出现报纸名、刊物名、书籍名时,要加上书名号以避免歧义,应改为“关于订阅《××日报》的通知”。

(二)不该用却用了书名号。

如“关于印发《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要点不属于法规、规章的范畴,应改为“关于印发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除例子中提到的“要点”外,意见、方案、计划、名单等非法规、规章性文件,一般不加书名号。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等于“一律”,如《××部印发〈关于××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这里的“意见”虽然不是法规、规章,但是去掉书名号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四、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受理机关。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下行文往往有多个主送机关,同系统、同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系统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逗号。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行政公文)文章修改符号是行政公文中常用的标记符号,用于在修改、校对和审阅过程中标注需要修改的地方。

正确使用这些符号可以提高的修改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一、符号说明1. 字符“/”:表示删除或替换。

将需要删除或替换的文字用斜杠“/”划掉,并在右侧写上新的文字。

例如:“该/这/”。

2. 字符“^”:表示插入。

在需要插入的地方上方写上插入的文字。

例如:“请在此处^插入新段落”。

3. 字符“△”:表示删除或替换一个或多个字。

将需要删除或替换的字用△圈起,并在右上角写上新的字。

例如:“这个单词写错了,应为“△被△”,请修改”。

4. 字符“→”:表示移动位置。

在需要移动的文字处写上“→”,并在右侧写上目标位置。

例如:“将此段落→移至第二页”。

5. 符号“√”:表示无误。

用于标记已经检查无误的部分。

例如:“请仔细检查,如无误,请加√”。

二、常用用法1. 删除或替换文字:使用斜杠“/”将要删除或替换的文字划掉,然后在右侧写上新的文字。

例如:“删除/修改此句中的错误”。

2. 插入文字:使用插入符号“^”在需要插入的位置上方写上插入的文字。

例如:“请在此处^插入新的段落”。

3. 删除或替换字:使用△将要删除或替换的字圈起,并在右上角写上新的字。

例如:“将“△此△字”替换为“新字”。

4. 移动位置:使用箭头“→”表示需要移动的文字,然后在右侧写上目标位置。

例如:“将此段落→移至第二页的第三行”。

5. 标记无误:使用√在已经检查无误的部分标记打勾。

例如:“请仔细检查,如无误,请加√”。

三、注意事项1. 在使用修改符号时,应尽量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并标注清楚修改的内容。

2. 各种修改符号之间可以组合使用,以满足具体的修改要求。

3. 修改符号应放置在需要修改的文字或字的附近,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4. 修改符号使用后,应在文件的正文中给出相应的解释,以方便读者理解修改的意图。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引言在日常办公中,对于公文的修改和审校是不可避免的任务。

为了明确文字修改的具体意图和方式,人们发展了一系列的修改符号。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和准确地进行公文修改工作。

标点符号的使用1. 删除线 `~~`:在需要删除的文字或词语的两边添加`~~`,表示删除该部分内容。

例如:`~~不需要的文字~~`,会显示为~~不需要的文字~~。

2. 下划线 `_`:在需要添加下划线的文字或词语的两边添加`_`,表示添加下划线。

例如:`_需要添加下划线的文字_`,会显示为_需要添加下划线的文字_。

3. 粗体 ``:在需要使用粗体的文字或词语的两边分别添加``,表示将该部分内容加粗。

例如:`需要加粗的文字`,会显示为需要加粗的文字。

4. 斜体 `_`:在需要使用斜体的文字或词语的两边分别添加`_`,表示将该部分内容设置为斜体。

例如:`_需要设置为斜体的文字_`,会显示为_需要设置为斜体的文字_。

标记符号的使用除了标点符号,还有一些特殊的标记符号可以用于公文修改,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符号及其用法。

1. `[ ]`:方括号内表示需要添加的文字或建议内容。

例如:`请按时提交报告[添加报告截止日期]`。

2. `<[ ]>`:尖括号内表示需要插入的文字或建议内容。

例如:`请于会议开始前5分钟<[插入具体时间]>提交报告`。

3. `{ }`:大括号内表示需要替换或澄清的文字或建议内容。

例如:`公司名称:[原名称] > {新名称}`。

4. `<< [ ] >>`:双尖括号内表示需要重写或修改的文字或建议内容。

例如:`这一段落需要进行<<重写>>`。

5. `//`:斜杠表示对前面文字或句子的注释或解释。

例如:`这个词的解释不太准确,建议使用其他词替换//建议使用\。

公文常用的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常用的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常用的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范本A:正式公文格式一:公文的基本结构1.抬头部分日期:公文发出的日期发文单位:公文的发送单位发文号:公文的具体编号收文单位:公文的接收单位密级:如果需要保密的公文,在此标注密级2.标题部分标题居中,清晰准确地反映公文的内容3.正文部分按照逻辑顺序,分成不同章节,每个章节提供明确的信息和指导4.落款部分用信函的方式完成落款:发文人:公文发出单位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印章:公文正式章的盖章处日期:落款日期二:修改常用符号及其使用1.加号(+):在被修改的文字前面加上加号,表示新增内容示例:在第三段的句子前加上加号,表示新增的内容2.删号(-):在被删除的文字前面加上删号,表示删除内容示例:在第二段的句子前加上删号,表示删除的内容3.改号(∧):包裹在修改后的文字旁边,表示修改的内容示例:在第四段的整句话旁边加上改号,表示修改的内容4.转置号(⇔):将修改前的文字和修改后的文字之间用转置号连接,表示转换示例:在第五段修改前的文字和修改后的文字之间加上转置号,表示转换的内容5.注释号(※):在需要注释的文字旁边加上注释号,表示注释内容示例:在第六段需要注释的词汇旁边加上注释号,表示注释内容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公文:指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制发或公开发布的一种书面文件。

2.修改符号:指在公文中标注修改内容的特定符号,用于清晰明确地表达修改的内容和意图。

范本B:非正式文档格式一:文档结构说明1.题目部分简明扼要地表达文档的主旨2.引言部分介绍文档的背景和目的,为后续内容做铺垫3.主体部分按照逻辑和主题进行细分,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指导4.总结部分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重点和建议5.附录部分提供补充资料、图表、数据等支持性信息二:公文常用的修改符号及其用法1.+号:表示新增的内容示例:在第一段的句子前加上+号,表示新增的内容2.-号:表示删除的内容示例:在第二段的句子前加上-号,表示删除的内容3.^号:表示修改的内容示例:在第三段的整句话前后加上^号,表示修改的内容4.~号:表示转换或替换的内容示例:在第四段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内容之间加上~号,表示转换或替换的内容5.※号:表示注释的内容示例:在第五段需要注释的词汇旁边加上※号,表示注释的内容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公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公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公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公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确保公文表达准确、清晰和规范的重要要素之一。

下面是公文常用标点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1.逗号(,):用于句子中相邻的短语、词组或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列举或分隔。

例如:请你将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列表发送给我。

2.句号(。

):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应该以句号结尾。

例如:请你将报告在本周五提交。

3.问号(?):用于问句的句末。

例如:请问您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信息?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绪、命令或感叹。

例如:火灾迅速蔓延,所有人都应该立刻撤离!
5.冒号(:):用于引导一个列表、解释说明或引用。

例如:我有三个建议:一是加强员工培训;二是改善工作环境;三是提高工资待遇。

6.分号(;):表示分割长句或分割句子内部的表达。

例如:会议将在下周三上午十点开始;请准时参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文中还需遵循以下几点:
1.避免滥用标点符号,尤其是感叹号和问号。

公文的风格通常以正式、客观为主,不应使用太多的感叹和疑问。

2.使用引号(‘’、“”)引用名词、别名、特定词句等,但在公文中引号使用较少,应避免滥用。

3.使用省略号(……)表示省略的内容,省略号必须由完整的句子和完整的句子之间组成,不能将其放在句子的开始或结束处。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外,还有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标点符号用法:比如引号内的标点符号保持原样,代号、编号中的点、下划线、斜杠等。

在书写公文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遵循规范的书写习惯,使公文表达清晰明了,准确无误。

公文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公文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公文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附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第一类:公文标题错误类型错误实例正确写法文种重复《关于……意见的函》《关于……的函》,应删去“意见” 介词连用《关于对……的批复》《关于……的批复》,应删去“对” 缺介词《×××授予×××同志×××称号的通报》“授予”之前加“关于” “转发”与“印发”混淆1、《转发……方案的通知》2、《印发……若干意见的通知》1、转发范围:意见、通知,应改为“《印发……方案的通知》”;2、印发范围:计划、规划、方案、办法,应改为“转发……若干意见的通知》” 用词不当1、《关于请求解决×××经费的请示》;2、《关于上报×××情况的报告》前者“请示”已含“请求”意思,删去“请求”。

后者“报告”已有前者上报意思,删去“上报”。

(病例11-1~2)错用标点符号1、《转报××公司关于的请示;2、《关于××广珠西线三期、博深项目联合采购泥青……请示》除法规性文件外,其他在标题中不使用标点符号。

应将前者“”和后者“、”删去。

漏发文形式及文种《□□广东省……暂行办法□□》这是一个印发部门的文件。

应在“广东省”之前加“印发”,“办法”之后加“通知”。

然后办法作附件下发。

第二类:正文内容错误类型错误实例正确写法引文不规范1、引文标题内容不全2、只引标题,未引发文字号3、只引发文字号,未引标题正确引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xx-xx〕的通知》(国办发〔xx〕75号)精神(有人加“文件”2字,属于画蛇添足)。

标注简称不规范1、《国家×××创新纲要》(下称《纲要》。

2、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深”)1、“下称《纲要》”应改为“以下简称《纲要》”。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1-删除符号:●用法:在需要删除的文字前面添加一个横线,表示删除该文字。

●示例:旧版本:根据部门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每天提前20分钟到达办公室。

修改后:根据部门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每天提前-20分钟到达办公室。

2-插入符号:+ 用法:在需要插入的文字前面添加一个加号,表示插入该文字。

+ 示例:旧版本:请报告每周的工作进展情况。

修改后:+请详细报告每周的工作进展情况。

3-替换符号:> 用法:将需要替换的文字用尖括号括起来,用新的文字替换原文字。

> 示例:旧版本:请于明天下午开会。

修改后:请于<明天上午>开会。

4-标注符号:^ 用法:在需要标注的文字后面添加一个上角标,用于标注说明或者注释。

示例:旧版本:请审阅附表程序流程图。

修改后:请审阅附表程序流程图^附件1-5-标记符号:用法:在需要标记的文字前后添加一个星号,用于强调关键字或特定内容。

示例:旧版本:请注意会议的时间安排。

修改后:请注意会议的时间安排。

6-参考符号:[] 用法:在需要参考的文字前后添加一个方括号,用于引用其他文件或部分内容。

示例:旧版本:请参考我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修改后:请参考[我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程序流程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公文:指由或机关团体发布,用于公布和处理事务的文件。

2-修改符号:用于对公文进行修改和编辑的特定符号,能够清晰地表达修改内容。

3-删除符号:表示删除原文中的文字或段落。

4-插入符号:表示在原文中插入新的文字或段落。

5-替换符号:用新的文字替换原文中的文字或段落。

6-标注符号:用于标注说明或注释,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公文内容。

7-标记符号:用于标记关键字或特定内容,增加其重要性或突出其特点。

8-参考符号:用于引用其他文件或部分内容,便于读者查阅相关文件。

常见的文章修改符号

常见的文章修改符号

常见的文章修改符号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另外: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

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

第一个符合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

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

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调位;第三个符号用于大段或隔行的调位,箭头插在移入位置。

增补号是增补字、词、句的符号,一般用在需要增补的字、词、句的上方。

第一个符号用于增补个别字;第二个符号用于增补几个字;第三个符号用于增补较多的字数。

提行号是另起一段的符号。

把原来一段的文字分成两段;在需要分段的地方标示,竖线画在起段后的位置上。

压行号是降格缩行的符号,用于表示字行退后。

复原号表示恢复已删文字的符号。

第一符号标在需要复原的文字下方;第二符合用于复原大段文字,符号标在已删部位的四角。

7.离空号:##离空号是表示空行、空格的符号。

标在需要离空的位置上,空一字距用#表示,空二字距用##算表示。

连续号是把两处连接在一起的符号,用于需要连接的地方,箭头指向连接处。

9.空行号:>、<。

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结合在公文处理中的实际,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希望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

一、顿号因为它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所以就公文标题而言,可以用“和”来代替,或者可以区别不同的情形进行变通处理:(一)顿号改“和"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例1:关于商请安排玉米、小麦出口计划的函例2:××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意见的通知上述两例中的顿号都可以用“和”置换。

(二)删除顿号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

例3:××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此例中“省委、省政府”之间的顿号可以用“和”代替,也可以直接删除,“鼓励、扶持、引导"之间的顿号则用删除的办法解决。

同理,例1、例2两个标题也可以考虑采用直接删除顿号的办法解决。

因为直接删除顿号后,“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玉米小麦”“劳动厅财政厅”的意思还是明白无误的。

这里,会不会导致误解,是区别运用办法(一)和办法(二)的关键.也就是说,当这些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顿号被删除后,有导致误解的可能时,就不能一删了之,而要采用办法(一),或另想他法。

(三)“等”而言之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例4:××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教委、人事厅、劳动厅、编办、物价局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这类标题一是需要解决顿号的问题,二是需要解决因罗列所有部门名称致使公文标题过长的问题。

公司公文常用修改符号表

公司公文常用修改符号表
公司公文常用修改符号表
为提高公文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使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按照有关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将常用的修改符号及用法介绍如下:
标对符号及用法示例图表


符号形态
符号
作用
符号在文中和
页边用法示例
说明
一、字符的改动
1


改正
增高公文质量。提
改正的字符较多,圈起来有困难的,可用线在页边画清改正的范围。

保留
认真做好审核工作
除在原删除的字符下面画△外,并在原删除符号上画两竖线。
14
○=
代替
兰色的程度不同,从淡兰色到深兰色具有多种层次,如天兰色、湖兰色、海兰色……
○=蓝
同页内有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字符需要改正的,可用符号代替,并在页边注明。
15
。。。
说明
改黑体
一、文秘职责
说明或指令性文字不要圈起来,在其字下画圈,表示不作为改正的文字
用于行间附近的转移
9
左右移
要重视审核工
作,提高公文质量
字符左移到箭头所指的短线处
10
====

排齐

审核工作重要

要重视审核工作,
提高公文质量
三、字符间空距的改动
11

>
加大
空距
一、审核程序
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加大空距
12

<
减小
空距
要重视审核工作,
提高公文质量。
横式文字画在字头和行头之间Biblioteka 四、其他132

删除
提高公文明质量
3

病句修改符号一览表

病句修改符号一览表

病句修改符号一览表
病句修改符号一览表是指在修改病句时,用来表示修改意见的符号。

这些符号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修改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病句修改符号及其含义:
1. 删除号:在需要删除的字、词或句子上画一个“X”,表示这部分内容应该被删除。

2. 插入号:在需要插入的字、词或句子上方画一个“∨”,表示这部分内容应该被插入到指定位置。

3. 替换号:在需要替换的字、词或句子下方画一个“~”,表示这部分内容应该被替换成其他内容。

4. 移位号:在需要移动的字、词或句子下方画一个“→”或“←”,表示这部分内容应该向左或向右移动到指定位置。

5. 合并号:在需要合并的两个句子之间画一个“=”,表示这两个句子应该合并成一个句子。

6. 分割号:在需要分割的句子中间画一个“/”,表示这个句子应该被分割成两个句子。

以上内容,供参考。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公文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正式机构用于内外部沟通、传递信息、处理事务的正式文件。

在撰写和修改公文时,使用恰当的符号和标记非常重要,这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降低可能出现的歧义和误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一、删除符号1. 删除线(——):将需要删除的文字或段落用删除线划掉。

这个符号通常用于删除不必要或错误的信息。

2. 删除号(×):写在需要删除的文字或段落上方,表示该部分需要删除。

删除号与删除线的作用类似,但删除号更直接明了。

二、添加符号1. 插入符号(∧):插入符号写在需要添加的文字上方,表示该部分需要添加到原文中。

它可以用于添加遗漏的信息或修改原文的错误之处。

2. 下划线(__):在需要添加的文字下方加上下划线,表示该部分需要添加到原文中。

下划线的作用与插入符号相似,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使用。

三、修改符号1. 替换符号(→):用替换符号表示原文需要替换的部分,并在符号后面写上替代内容。

这个符号用于修改原文中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表达。

2. 重复符号(⇔):在需要重复的文字或段落两侧加上重复符号,表示该部分需要在原文中重复出现。

它常用于公文中需要重复提及的信息或重要指示。

四、引用符号1. 引号(“”):将需要引用的文字或段落以引号括起来,表示该部分为他人的观点、引述或引文。

在正式公文中,引述的内容应注明出处,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知识产权的尊重。

2. 斜体字(斜体):将需要引用的文字或段落以斜体字体表示。

斜体的使用可以突出引用部分,使之与正文有所区别。

五、其他符号1. 添加注释符号(*):使用小星号或其他符号在文字或段落旁边加上注释,以进一步解释或补充相关信息。

注释部分通常放在页面底部或另页注释部分。

2. 上标(^):在需要上标的地方加上上标符号,并在上标符号后面写上需要上标的内容。

上标常用于公式、化学式、脚注等地方。

以上所介绍的公文修改符号只是其中一部分,实际使用中还有其他符号和标记。

文章公文常见的修改符号

文章公文常见的修改符号

文章公文常见的修改符号模板范本一:正式公文风格尊敬的各位领导:为了更好地规范编写和修改过程中的审阅和标注工作,特制定了本,详细介绍了常见的修改符号和使用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引言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为了保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经常需要对进行修改和调整。

为了方便修改过程中的交流和协作,引入修改符号成为必要的工具。

二、常见修改符号及使用方法1. 删除删除符号使用“-”或红色直线标识被删掉的部分。

例如:-被删掉的文字-2. 添加添加符号使用“+”或下划线标识新添加的部分。

例如:+新添加的文字+3. 修改直接在被修改的部分进行修改,并标注出修改内容。

例如:将“旧内容”修改为“新内容”。

4. 注释通过在旁边或底部添加批注的方式进行注释。

例如:(注:需要调整格式)。

5.在中提出问题,用以征求他人意见。

例如:?该段落是否需要进一步详述?6. 预打印通过用灰色标注标识模板中的占位符,以便在后续完善内容时进行替换或填充。

例如:[预打印内容]。

7. 审核使用符号“√”或“×”对中的部分进行审核。

例如:√通过审核。

8. 格式调整通过修改符号进行格式调整,例如缩进、对齐等。

例如:“正文”居中或有序排列。

三、总结本详细介绍了常见的修改符号和使用方法,并希望能够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希望各位领导在工作中能够遵循相关规范,更好地进行编写和修改工作。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模板范本二:轻松活泼风格亲爱的小伙伴们: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的编写和修改技巧,特别给大家准备了本,希望通过详细介绍常见的修改符号和使用方法,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来啦!修改符号大揭秘1. 删删删要删掉的文字,直接在旁边打个“-”,或者用红色直线划掉。

比如:-删掉这句话哟-2. 加加加要新增的文字,就在旁边打个“+”,或者用下划线标注。

比如:+这是新添加的内容哟+3. 改改改直接在要修改的地方进行修改,并标注修改后的内容。

比如:把“旧内容”改成“新内容”。

修改作文时必须掌握的修改符号,都给你们汇总好了,收藏就行

修改作文时必须掌握的修改符号,都给你们汇总好了,收藏就行

修改作文时必须掌握的修改符号,都给你们汇总好了,收藏就行修改作文时必须掌握的修改符号一、修改符号的作用及意义:1. 删除符号(^):用于标记需要删除或修改的部分。

2. 插入符号(↑):用于标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部分。

3. 替换符号(→):用于标记需要替换的部分。

4. 反转符号(▲):用于标记需要调整顺序或改变位置的部分。

5. 注释符号(【】):用于标记需要添加注释的部分。

6. 标记符号(☆):用于标记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7. 模糊符号(?):用于标记需要确认或疑惑的部分。

二、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1. 删除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删除的内容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内容不合适^。

b) 删除时,可使用删除线或其他方式将其标记并删除。

2. 插入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添加或修改的内容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需要添加一个例子↑。

b) 插入时,可使用下划线或其他方式将其标记,并在其后添加所需内容。

3. 替换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替换的内容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需要使用一个更具体的词汇→。

b) 替换时,将原内容改为新内容,并在原处添加替换符号。

4. 反转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调整顺序或改变位置的内容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需要将两段调换顺序▲。

b) 反转时,将需要调换位置的内容进行顺序调整,并在原处添加反转符号。

5. 注释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添加注释的部分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需要添加解释说明】。

b) 注释时,在注释符号所在位置添加所需的注释内容。

6. 标记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需要特别注意语法错误☆。

b) 标记时,在标记符号所在位置添加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7. 模糊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a) 将需要确认或疑惑的部分用?符号标记,例如:?此处的用词是否恰当?。

公文修改符号讲解

公文修改符号讲解

公文修改符号讲解校对符号及其用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校对各种排版校样的专用符号及其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文(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各类校样的校对工作。

2 引用标准GB9851 印刷技术术语3 术语3.1 校对符号(proofreader's mark )以特定图形为主要特征的、表达校对要求的符号。

4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示例: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见上图)5 使用要求5.1 校对校样,必须用色笔(黑水笔、圆珠笔等)书写校对符号和示意改正的字符,但是不能用灰色铅笔书写。

5.2 校样上改正的字符要书写清楚。

校对外文,要用印刷体。

5.3 校样中的校对引线要从行间画出。

墨色相同的校对引线不可交叉。

本标准从1994年7 月1日起实施修改符号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 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另外: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

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

第一个符合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

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

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调位;第三个符号用于大段或隔行的调位,箭头插在移入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修改常用符号及用法示例
(1)符号的作用
改正号:表明需要改正错误,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白处改正。

删除号:表示删除掉.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加框打叉。

增补号:表明增补.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用线画清增补的范围。

对调号:表明调整或颠倒的字句位置,三曲线的中间部分不调整。

转移号:表明词语位置的转移,将要转移的部分圈起来,并画出引线指向转移部位。

接排号:表明两行文字之间应接排,不需另起一行。

另起号:表明要另起一段.需要另起一段的地方,用引线向左延伸到起段的位置。

移位号:表明移位的方向.用箭头或凸曲线表示,使用箭头,是表
示移至箭头前直线位置;使用凸曲线,是表示把符号内的文字移至开
口处两短直线的位置。

排齐号:表明应排列整齐.在行列中不齐的字句上下或左右画出
直线。

保留号:表明改错或删错后需保留原状.在改错或删错处的上方
或下方画出三角符号,并在原删除符号上画两条短线。

加空号:表明在字与字或行与行之间加空.符号画在字与字之间
的上方,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处。

减空号:表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减空.符号使用方法同上。

空字号:表明空一字距;表明空1/2字距;表明空1/3字距;表明空1/4字距。

角码号:用以改正上下角码的位置。

分开号:用以分开外文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