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1.系统自然观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11、什么是系统自然观?其基本内涵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自组织性,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3)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4)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技术评估:对某种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研究,从而对其利弊得失作出综合评价的技术。

技术评估着重研究一项技术的引入对社会带来的潜在的、间接的、不可逆的和滞后的后果。

技术评估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一些未预料的社会代价而产生的。

技术评估方法技术评估有专家评估、经济分析、运筹学评价和综合评价四类方法。

①专家评估法: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评估方法。

通常以分数或指数等作为评价尺度,然后把它们适当综合起来。

②经济分析法:以经济指标作为尺度,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对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价。

③运筹学评价法:利用数学模型对于多因素的变化进行定量的动态评价。

④综合评价法:将前三种评价法以不同形式组合起来。

技术评估形式技术评估有项目评估、面向问题的评估和面向技术的评估三种形式。

①项目评估:着重对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的评估。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系统论的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系统论的自然观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包括生物种群数量、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平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包括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旨在实现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04 系统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 用
社会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是指社会系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 通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 能的过程。自组织是社会系统演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 会系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社会系统的他组织是指社会系统在外部干预和强制力的作用 下,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他组织通常是在一定的 政治和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干预来实现的。
自然界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自然界的自组织
自然界中的系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 能够通过内部机制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有 序的结构和功能。
自然界的他组织
自然界中的系统也可以通过外部干预和强制手段来 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相互作 用
在自然界中,自组织和它组织是相互作用的 ,它们共同作用,推动自然界的发展和演化 。
统等。
社会系统
03
社会系统中包括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组织,如经济系统、政治
系统等。
02 系统论的自然观
自然界的系统性
01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了一 个有机的整体。
02
系统层次结构
03
系统的动态平衡
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层次 结构组成系统,每个层次都有其 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以整体为目标,以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 方案为重点,是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
• 完整的系统分析包括系统的目标分析、结 构分析、功能分析、环境分析和动态分析 等。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6
• 系统综合 是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 看出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该系统及 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 式、发展趋势等进行辩证综合的考察 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方
4
自然界的定义:
• 广义的自然界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 整个宇宙
• 而狭义则指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对 立的自然界。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5
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系统
自然界的物质性主要回答存在着的“是什 么”的问题;
而“如何存在”由系统方式和运动形式来 回答。
• (1)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2)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2
中“用 田田系 忌忌统 获赛的 胜马观 的”点 原典分 因故析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整体性。核心——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 (3)最优化。选择最佳实施方案。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3
(4)动态性。任何现实的系统都处于动态 的活系统”,系统总是动态的,永远 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5)模型化。真实系统模型化,放大或 缩小了的实物模型、数学模型、符号 系统模型等。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 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辩证法不断从突飞独进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吸收营养,也不断批判地吸收各个相关学 科的优秀成果。
为量的差异和变化”。 ➢ 不彻底性。既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主张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物质运动来自
上帝的“第一推动”等。 ➢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最终却归到造物主创造整个自然界
的唯心主义营垒里”。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把事物的 性质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德谟克里特等人的“原子论”主张万物通过原子间的碰撞运动生成出 来;阿里斯塔克等人的“地动说”认为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旋转;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说” 认为事物受外力作用产生位移,天体在“第一推动者”的作用下进行圆周运动。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世界有三大组成部分,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顾名思义,自然辩证法是关于 自然界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哲学学科。 科学的灵魂是发现,对自然界研究和认识的理论成果,表现为自然科学或狭义的科学;技术 的本质是发明,在科学发现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技术。因此,自然辩证法也研究自 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它主张上帝是自然界的本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获得幸福,宣 扬唯心主义思想;它通过歪曲篡改和残酷迫害等手段向人们灌输其荒唐思想。 2.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人发现了具有尊严、才能和自由的人以及和谐的、能动的、经验 的自然界。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生气勃勃的运动实体,人类可以用数学研究自然界,具有利用 和改造自然界的创造力。这些自然观思想批判了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对朴素唯物主义自 然观向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第2章自然辩证法 系统自然观

第2章自然辩证法 系统自然观
1、演化和进化的概念
英语都是evolution,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演 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而进化则是一种具 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 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 样性的增长。演化比进化具有更宽泛的含义,演化除了 进化之意义以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 序的过程。
从猿到人有决定性的几个环节,有生物性的,有社会 性的,其中劳动是关键。劳动需要专门的器官,使四 肢分化,并确立了直立行走姿态,劳动的集约化需要 交流,促使语言生产,大脑发展,逐渐学会思维,学 会制造工具。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3、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周期性、 无限性
(1)方向性: 向上向下; 有序无序 进化和退化
⑴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有构成关系(纵 向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 性关系(横向关系)
⑵层次与系统的复杂性有对应关系 ⑶高层次和低层次间必然存在着双向因 果链 ⑷物质系统层次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
——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卫星、小行星

凝聚态物质

分子体系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夸克有结构吗?
4.3 整体原理
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整体原理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时,要牢固树立
全局、整体的观念,不仅要注意发挥系统中各 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 联系形成结构的功能
返回
5 “三论”产生的意义
从1945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发表 论文正式提出系统论,到1948年美国数学家、电 信工程师N.维纳提出控制论和美国应用数学家 C.E.申农提出信息论,标志着系统科学的诞生。

自然辩证法参考-3

自然辩证法参考-3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1、系统自然观:(1)主要内容:①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系统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

系统具有普遍性,万物皆系统。

②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系统的演化是协同与竞争的统一。

系统的演化表现出大量的协同与竞争的特性。

系统内部或子系统之间存在差异,就会存在竞争,竞争是系统演化最活跃的动力。

③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④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2)特征:①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的思想;②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简单性、生存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2、人工自然观:(1)主要内容: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它本身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人工自然界来源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工自然界在总体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程,它的发展既遵循天然自然界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正确认识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采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创建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的人工自然界。

(2)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3、生态自然观:(1)主要内容: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复习思考题1、人类自然观演变的四大阶段的基本内容。

答: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世界本原论①米利都学派(米利都三杰)——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泰勒斯:水是世界的始基和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的本原是“无定形”或“无限”。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的本原是气。

②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神秘主义:数是世界的本原——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主义者。

●地动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定理和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无理数悖论。

③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④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德谟克利特是古典的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近代科学的人。

⑤柏拉图:理念论。

贬低可感世界,拔高理念世界。

这颠倒了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真实关系,但同时也引导人们探索可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⑥亚里士多德:四元素(水、土、火、气)说。

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①上帝创世说:自然界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地心说: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

人被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故是上帝之外的自然中最高贵者——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

③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自然界的万物不会自己运动,是受动的,运动的最终原因是非受动的始动者上帝——机械自然观或力学自然观的萌芽;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④目的论: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服从于造物主的目的。

⑤原罪说:人性恶。

2.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机械自然观或机械论:对自然的彻底的机械化理解:视动物和人为机器;将自然彻底对象化和数学化,因而“实在”(自然或世界)消失了,仅剩下一堆公式和符号,科学只与现象打交道而不涉及实在。

代表人物:“近代西方哲学之父”法国的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时代的开始;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2)还原论:一切运动均可还原为机械运动,(因此)一切学科均可还原为力学。

3)(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式的决定论(拉普拉斯妖):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上帝彻底清除出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 系统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 系统自然观

1)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系统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新性质、功 能和规律,处于系统中的要素的性质、 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们在孤立状态时的 性质、功能和规律。
❖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 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 是手了。” “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 才获得它的地位。” ——黑格尔
4、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物理学家对非 线性、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普利高津提出了以耗散结构为核心的系统 自组织理论。
哈肯研究了多组分大系统怎样由无序态, 经过其中的子系统的合作运动,转变为有序结 构,建立了协同学(1969)。
艾根提出的超循环论,揭示了生物大分子形 成的自组织形式,架设了从无生命向生命过渡 的桥梁。
叶):信息学是关于系统的信息 传递和处理的科学理论。
❖ 1948年,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 论》,宣告了信息论的诞生。申农的信 息论提炼出了包括信源、信宿、信道的 信号传输的普适模型,定义了信息量, 提出了信源编码定理等重要定理,为一 般意义上的信息传输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48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工信息系统的出 现,它也反映了人类对系统的信息处理 本质的更深刻认识,同时也表明信息科 学有了一种技术表现形式。
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能量子基本 假设——量子力学诞生。
❖ 量子力学标志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 揭示了崭新的、不同于宏观客体规律的 微观客体规律,阐明了连续性与间断性、 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凸现了量 子(微观)世界的概率随机性,打破了 机械决定论的观念。
量子力学的建立,使自然科学进展到 了人类日常经验以外的微观世界,反映 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征,表明人并 不是在自然之外的独立存在者和观察者, 而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参与自然现象的; 表明人只有在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才能 认识自然。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三、生态自然观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
(1)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 技术在内的“一种积极 控制或事先控制”的 “持续技术”,它被用 于对风能、太阳能、地 热和水资源的利用和对 废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 治沙、滴灌等;它“不 仅是一类技术的总称, 更主要是一种技术观和 技术选择战略”。
三、生态自然观
(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 统生物技术,更主要包括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 “生物冶金技术”(细菌 浸矿)、“环境生物技术” (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 术。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2.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 (2)能动性。 (3)价值性。
二、人工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的渊源
1.古代人工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论述了“床”、“人工产品”、 “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思想; (2)古代中国人提出了“人工” 或“人力”、“百货”、“百 工”、“制天命以用之”等概念 和思想;
(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 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一、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它把“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 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 特征。
(2)复杂性。它强调自然界本质上是复杂性 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与简单性、 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 机性的统一。
二、人工自然观
什么是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 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 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 具有目的性、实践性、价值性等特点。 (2)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都来源于天然自然界,它们 三者通过相互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地演化着。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生 态型人工自然界。 (4)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 等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演化着。

《自然辩证法》试题-中国石油大学

《自然辩证法》试题-中国石油大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2、公理化方法公里化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方法。

公理方法既是整理已有知识的方法,又是构造新的知识系统的方法。

公理化方法源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完美的自然科学体系,应该建立在少数第一公理基础上,经由演绎方法组织起来的概念体系。

这就是后来称为公理化的方法。

(ppt)就是指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即公理、公设,不证自明的命题)出发,按照演绎推理(逻辑)规则推导出其他命题,建立起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

(论文)3、高技术技术是指人们从现实到达(或者说实现)理想目的的操作方法,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

4、两种文化这是由英国作家(科学家)斯诺提出的著名理论。

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及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了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是在注重人的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人文学者中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化; 科学文化是在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科学家中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化。

由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在知识上、道德上和心理气质上” 的差异,使得在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斯诺认为造成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在于过于专业化的教育,出路在于改革教育制度和变革教育方法。

这其中包括让理工类学生学习一部分人文类课程。

5、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辨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自然观方面,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将自然看作一个被机械化的、可预测的系统,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更加重视自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系统。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在于它忽略了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自然看作一个被机械化的、可预测的系统。

这种观点无法解释自然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无法应对复杂的自然现象。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不同认识。

系统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系统,人工自然观则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生态自然观则更加重视自然的平衡和生态保护。

这些观点的出现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系统,人类必须通过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然和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也为我们解决自然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系统,人类必须通过保护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在保护自然和满足人类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XXX、XXX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18、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XXX、XXX科学技术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基础。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系统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系统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系统自然观
目 录
• 系统自然观概述 • 系统的基本属性 • 系统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 系统自然观的应用领域 • 系统自然观的未来发展
01 系统自然观概述
系统概念与特征
01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02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总结词
强调层次性
详细描述
层次性方法论是指将自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从宏观到微观,从低级到高级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论有助于揭示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 和差异,理解不同层次在自然系统中的作用 和地位。层次性方法论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 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进对自然系统的
多维度认识。
动态性方法论
总结词
强调动态性
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自组织性
总结词
自组织性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 况下,能够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和 演化,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结构和功能。
VS
详细描述
自组织性是系统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 它表明系统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 力。这种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没有外部干 预的情况下,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和 演化,形成更加有序、更加复杂的结构和 功能。自组织性是系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保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系统自然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全球性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系统自然观的应用领域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生态系统保护
系统自然观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 相互依赖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护 生态系统免受破坏和污染。这包括保 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恢复 受损生态系统等。

自然辩证法课后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答案

2.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包括:1.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2. 与这个相反的过程..3.从宏观的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两者之间的更替状态。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
所谓自然,是指非人 工的物理世界(包括 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 界)
除了外部自然还包括 人类携带的内部自然 如肉体、感性、情意、无 意识等。
自然还有 本性、本来 就有的东 西之意思
(三)主要著作与基本思想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主要著作与基本思想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 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在量上 和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 人脑的属性和技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 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 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 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一切事物处在普遍联系和相 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 和转化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 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 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 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 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 哲学思想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唯心主义和费尔巴 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自然辩证法试卷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卷及答案

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考试试卷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系统自然观:随着系统科学的产生和进展,人们从重视物质本身到重视物质的联系,并尽可能把这种联系量化,用量化的系统分析现象、处理问题,从重视既成事物到重视演化中的事物,以系统演化的眼光对待四周的一切和自然里的一切,所形成的一种自然观。

2、自组织: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3、社会建制:社会建制是指为了满足某些根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

一般而言,社会建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组织系统、物质支撑四大要素。

4、科学共同体: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整个科学界,用于考察其外在关系;二是指局部科学家组成的各种集团,用于考察科学的内部构造。

5、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争论方法、公认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

二、填空【每空1 分】,共35 分1、技术生疏与科学生疏的区分在于生疏目的不同、生疏对象不同、生疏过程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

2、154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3、古代朴实辩证法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的根本特点。

4、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5、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以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的出版为标志。

6、技术价值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

7、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根本的内涵,在于它阐发了自然界是存在到演化,确定性与随机性、简洁性与简单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8、恩格斯论证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打算性作用,提出了劳动制造了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观点。

9、技术要素是技术本质的具体表现形态,这些要素可概括为阅历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只是形态的技术要素。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观部分1、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系统自然观: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

不仅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而且其各个组成部分又自成系统、互成系统。

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是否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可以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现实的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系统。

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P83)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手段所及并被人类实践活动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它包括:1、人工自然界,即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

2、人工自然物,即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人工物。

人工自然的特征:1、人工性。

人工自然物质的存在形态、结构、性能,凝结着人的本质力量。

2、人工自然的知识性。

人工自然与人类关于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人工自然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而发展的。

3、人工自然的目的性。

虽然人工自然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受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但人类常常在这些条件下,仍然表现出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这就是人类合乎规律、合乎知识的主观取舍,反映到人工自然身上就是人工自然的目的性。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向自然界索取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样人类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以下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3)要区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时面对三种自然: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本质上也是人工自然。

2、如何把握以上三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30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30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30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

系统自然观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自然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及其运用这一原理和方法经营事业实现无废循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辩证法、基本特征;自然界物质系统运动的源泉(或机理、基本形式);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辩证法;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生命起源的辩证法;人类起源的辩证法;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2.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

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其方法论意义在于:。

第一、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第二、协同论解决了自组织系统的多自由度和多演化方程的问题,可以有效地确定自组织系统在走出不稳定点后会出现怎样的新结构。

第三、突变论改变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注重研究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质变的改变方式的改变。

它将质变的方式分为飞跃和渐变两种方式。

它提供了许多突变模型,表明如果系统的势函数具有一个以上的势谷,那么系统就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选择结构,事物的质变就可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途和方向。

第四、超循环理论提供了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以获得最大产出比的科学依据和解决创造性产生的问题。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自然界不仅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自然界的演化经历了从混沌到有序,再到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历程。

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都处于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之中,而系统就是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以系统或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形式存在着和运动着。

自然界系统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相统一的物质系统。

自然界系统根据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的系统: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第二,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所谓线性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有比例关系,各个作用彼此独立,作用可以叠加,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必然性。

自然界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自由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动态性(系统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处于演化的过程中)、整体性(整体具有加和性与非加和性)和层次性(自成系统成为互成系统中要素,即系统既可以作为系统存在,同时也作为互成系统中的要素存在)等特点。

第三,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理论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演化过程不可逆性主要是指自然界演化过程不能反转,演化状态不可回归的运动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自然观
1.古代朴素自然观
1.1中国的先秦时期
阴阳学说(周敦颐·宋),五行学说,太极学说,
孔子论天,老子论道
1.2早期古希腊自然哲学
泰勒斯世界本源是水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
赫拉克利特流变
——西方人对自然的理解意味着问题的存在,而中国人对自然的传统理解意味着问题的终结
1.3自然一词的中国内涵
自在当然,自然而然——反对理解(庄子)
天道远,人道迩——不想理解(左传)
道法自然——顺从(老子,庄子)
知其然不求其所以然——天道渊微(阮元·清)
1.4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1)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来自天才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虽然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说明自然界的联系,认识是模糊的。

2.十六、十七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1牛顿——新的摩西
2.2钟表与钟表匠
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自然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3.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1)贡献——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
2)局限性——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否认了有机界和无机界,自然界和人之间性质上的差别。

(恩格斯)
形而上学:把自然界看作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

随着理论自然科学的出现这种思维方法愈来愈不适用。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1基本内容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运动无论是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不灭的;
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3.2基本特征
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3)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
4)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3.3重大意义
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4.系统自然观
4.1系统自然观的由来及发展史
1)系统观点出现的必要性
一方面来自科学思维,另一方面来自技术的挑战
2)系统出现前后人们对世界的解释(个人标记型历史到系统决定型历史)
3)系统论的历史
萌芽时期中国古代:阴阳五行,阴阳八卦
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科学发展时期1924 科勒物理形式
1927 科勒系统论的假设
三项基本贡献1948 维纳控制论
1949 香农威弗尔信息论
1947 冯·诺依曼摩根斯坦对策论
1955 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系统论
4)系统论创立之初的被批判及其回应
批判——系统论有陷入无意义类比的危险
系统论不具备说明的价值,它是迄今为止的一种模糊,含混,半形而上学的概

回应——系统论不追求模糊的,表面的相似
系统论在精致形式上,是一个逻辑——数学学科,是纯粹形式化的,且适用于
很多经验科学。

4.2系统的概念及理论
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理解系统——从要素的角度
从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整体的角度
从系统外部环境的角度
系统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加和性,而在功能上具有非加和性,是由
要素之间的相干性耦合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新质的整体系统中新质突现——新质通常由系统的功能刻画,这些功能区别于要素原有的属性,因
而表现出一种新规定性
系统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个要素,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2)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
和信息的交换;
3)整体性系统是各个要素按一定方式结合构成的有机整体,另一
方面,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与它们在孤立
状态下的不同;
4)多样性我们认识自然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5)层次性从形式上看,是系统要素的一种空间关系。

4.3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系统内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和组织方式(空间,时间;平衡,非平衡)
2)功能——系统在内外作用力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
3)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功能对结构有一定的反作用力,功能也影响结构
4.4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和无序,进化和退化的辩证统一。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5.当代自然观的新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