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如下: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三、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技巧

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技巧

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技巧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翻译不易,也算是高考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

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考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容易得多;否则,就会捉襟见肘,甚至难以完成。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

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

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例: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

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五字诀。

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举例简述如下:(1)“换”。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

例: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

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精髓

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精髓

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精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进行交流和创作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化、文学作品时,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的精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一、准确把握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通常是以主谓宾的形式呈现。

在翻译时,需要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避免翻译出现句子成分缺失或者错误的情况。

要善于分析句子中的各个成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二、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在翻译时,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效果。

三、注意文言词汇的特点文言文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很多词汇在语义和用法上都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需要仔细研究文言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翻译。

同时,要注意文言词汇的词性特点,灵活运用语序和语态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四、注重上下文的理解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典故、古代典籍等丰富的文化背景,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准确理解。

在翻译时,要注重理解上下文的内涵,避免将特定文化背景的含义误译。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五、追求准确与通顺的平衡文言文的翻译既要求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要求表达通顺自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在翻译时,需要权衡准确与通顺之间的关系,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和转换,使译文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总之,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需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研究。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善于分析和把握句子结构,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注意文言词汇的使用,注重上下文的理解,追求准确与通顺的平衡,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将古代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文言文翻译六技巧

文言文翻译六技巧

古文者,华夏文明之瑰宝,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然文言文之阅读,对于现代人而言,往往犹如隔靴搔痒,难以深入。

为助读者跨越古今之鸿沟,特整理文言文翻译六技巧,以期助君一臂之力。

一、字词解释法文言文之字词,往往蕴含丰富之意蕴。

翻译时,应先对字词进行解释,理解其基本含义。

如:“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夫子”指孔子,“学而时习之”意为学习并且时常复习,“说”通“悦”,愉快。

通过字词解释,可初步理解句意。

二、句式转换法文言文之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

翻译时,需将文言文句式转换为现代汉语句式。

如:“夫战,勇气也。

”这句话中,“夫”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战”指战斗,“勇气也”为判断句式,可转换为现代汉语:“战斗,需要勇气。

”三、上下文分析法文言文翻译,不可孤立地看待一个句子。

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中,“温故而知新”为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句意为:“孔子说:‘复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四、修辞手法分析法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翻译时,需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翻译时,应保留这些修辞效果,如:“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冻满地;江边枫树、渔火相映,愁绪满怀。

”五、文化背景分析法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翻译时,需了解相关文化背景,以便准确传达原文含义。

如:“子路曰:‘君子哉若人!’”这句话中,“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了解古代“君子”的概念,有助于准确翻译。

六、音韵分析法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音韵美。

翻译时,可适当保留音韵效果,使译文更具韵味。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话中,“明月光”与“地上霜”在音韵上形成对比,翻译时,可保留这种对比效果,如:“床前月光明亮,仿佛地上覆盖着霜。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掌握字词解释、句式转换、上下文分析、修辞手法分析、文化背景分析和音韵分析等技巧。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及六个注意点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及六个注意点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及六个注意点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一、文言文翻译技巧1.1 留:保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不翻译。

1.2 补:补充省略成分,使译文通顺。

1.3 删:删去不重要的虚词,使译文更简洁。

1.4 换:用现代词汇替换文言词汇。

1.5 调:调整句子结构,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6 意:根据上下文意,适当进行意译。

二、文言文注释方法2.1 注音:为文言文中的字词注上现代汉语拼音。

2.2 注解: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子进行解释。

2.3 注释:对文言文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解释。

2.4 注译:对文言文进行逐句或逐段的翻译。

2.5 注评:对文言文进行评价、分析。

三、文言文翻译实践步骤3.1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3.2 逐句或逐段进行直译,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3.3 对译文进行润色,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4 检查译文,确保符合原文意思。

四、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4.1 尊重原文,不添加个人观点。

4.2 遵循翻译技巧,确保译文通顺。

4.3 注意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4.4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五、文言文注释注意事项5.1 注音准确,不出现错音。

5.2 注解简洁明了,不冗长。

5.3 注释详尽,不遗漏难点、重点。

5.4 注译符合原文意思,不曲解。

六、文言文翻译与注释案例分析6.1 《滕王阁序》: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6.2 《出师表》:分析文章的辞藻、句式、表达技巧等。

6.3 《岳阳楼记》:分析文章的寓意、哲理、描绘手法等。

七、文言文翻译与注释的评价标准7.1 准确性:译文和注释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7.2 通顺性:译文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是否通顺流畅。

7.3 完整性:注释是否详尽,是否涵盖了所有的难点、重点。

7.4 合理性:翻译和注释是否符合原文的语境和逻辑。

以上是对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注释方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文言文翻译技巧练习1.将《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 • • • • • • •
• • •
• •
A 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受→接受 璧→玉璧 置→放置 坐→座位 B 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补出来。如: 很多。。。 C 数词后面增加有关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代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的表示方法和现代汉语 有很大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 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 则补“次”、“回”等。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四是数词,用在动词前面,要补出与动作有关的量词“次”。
• (3)删 • 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 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 删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 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副词中 的虚设成分。如: •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翻 译。 • (4)补 • 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 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 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 直译法 • 意译法
• (1)留 • 保留法地名、人名、器物 名、书名、度量衡名等。如: •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 (2)换 • 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 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 为今语。如: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 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应该换成现代的 说法。
• (5)调 • 移位法。倒装句

文言文六字翻译技巧

文言文六字翻译技巧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辞简而意深,其法严而义精。

欲通古人之意,必先明其辞,而后方能领略其妙。

翻译文言文,实为一种艺术,亦是一门学问。

兹将六字翻译技巧,以飨读者。

一、字斟句酌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乃字斟句酌。

文言文之字,往往一语双关,一字多义。

故翻译时,需细心推敲,力求准确。

例如:“朝三暮四”,若仅译为“早晨三,晚上四”,则失其真意。

实则,此语比喻反复无常,应译为“反复无常”。

二、意译为主,直译为辅文言文与白话文,其表达方式迥异。

翻译时,应以意译为主,力求传达原文之精神。

直译虽可保留原文之形式,但往往难以传达其意。

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若直译为“人固然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则显得生硬。

意译为“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则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增删得当文言文简练,往往省略许多现代汉语中的成分。

翻译时,需根据语境,适当增删。

增删之度,需恰到好处。

例如:“余闻之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若仅译为“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则显得生硬。

增删后译为“我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意”,则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注重修辞文言文修辞手法丰富,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翻译时,需注意保留这些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文采。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若直译为“青青的衣领,悠长的我心”,则显得平淡。

保留修辞后译为“青青衣领,我心悠长”,则更具韵味。

五、把握语气文言文语气丰富,如陈述、疑问、感叹等。

翻译时,需准确把握语气,使译文符合原文之意。

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若译为“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则失其疑问之意。

准确把握语气后译为“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则更符合原文之意。

六、注意文化背景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翻译时,需了解相关文化知识,以便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例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千里之地,贯乎其中。

”若仅译为“燕赵的收藏,韩魏的经营,齐楚的精英,几千里的土地,贯穿其中”,则失其真意。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三、中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七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八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九替;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四、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三文言文翻译“四重奏”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小古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小古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古文,中华文明之瑰宝,流传千古,韵味悠长。

然今之人,读古文者,往往望文生义,难以领略其真谛。

故翻译古文,实为传承文化,弘扬国粹之重任。

兹论小古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以助后来者一臂之力。

一、字义辨析古文之字,多含多重意义,故翻译时,需辨析字义,方可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如“焉”,古义为“于之”,今义为“哪里”。

又如“何”,古义为“什么”,今义为“多么”。

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恰当的字义。

二、句式转换古文句式,与今文不同,翻译时需进行转换,使语句通顺,易于理解。

如古文中的判断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时,可转换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又如古文中的倒装句“吾欲之南海”,翻译时,可转换为“我想去南海”。

三、修辞手法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翻译时需保留这些手法,以体现古文的韵味。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翻译时,可保留比喻手法,译为“黄河的水仿佛从天上流下来,奔腾到大海就不再回流”。

四、文化背景古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是理解古文的关键。

翻译时,需了解古文中的文化元素,如地理、历史、风俗等,以便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翻译时,需了解吴楚地区地理特点,译为“吴楚之地在东南方向裂开,天地之间的景象日夜浮动”。

五、语气传达古文语气,富有感情色彩,翻译时需传达这种语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情感。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翻译时,可译为“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我的心”,以传达出诗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六、归纳总结翻译古文,需在以上五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全文翻译准确、流畅、富有韵味。

具体方法如下:1.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 逐句翻译,注意字义、句式、修辞、文化背景、语气等方面的处理。

3. 检查全文,确保翻译准确、通顺、富有韵味。

总之,翻译小古文文言文,需耐心、细心,结合实际语境,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方能使古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夫文言文,古之经典,辞藻华美,韵味深长。

然自秦汉以降,岁月悠长,语言变迁,后世读者难解其意。

是以翻译文言文,实为一大难题。

然技巧得当,亦能得其要领。

今试论文言文翻译之技巧,以俾读者有所借鉴。

一、字词解析文言文翻译,首在字词。

字词之解,需结合上下文,以明其义。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字词之解,当以篇章为整体,不可孤立。

以下为字词解析之技巧:1. 遇到生僻字,应查字典,了解其本义、引申义及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2.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确定其确切含义。

3. 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兵”、“赋”、“家”等,需结合现代汉语进行解释。

4. 注意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需根据语境判断。

二、句式转换文言文句式严谨,与现代汉语句式存在较大差异。

翻译时,需将文言文句式转换为现代汉语句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以下为句式转换之技巧:1. 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转换为现代汉语中的完整句。

2. 将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转换为现代汉语中的相应句式。

3. 注意文言文中的并列句、转折句、递进句等,在翻译时需保持其逻辑关系。

三、意译与直译翻译文言文,既有直译,又有意译。

直译注重字面意义,意译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以下为意译与直译之技巧:1. 直译:将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意境等,直接转换为现代汉语。

2. 意译: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字词、句式,以适应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修辞手法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翻译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保留原文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增强翻译效果。

2. 对于难以直译的修辞手法,可适当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五、整体把握翻译文言文,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风格等。

以下为整体把握之技巧:1. 理解文章的主题,明确翻译的方向。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 把握文章的风格,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言文词汇、语法的理解,还检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词句,准确无误地把原文翻译出来。

这要求我们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

2、达“达”指的是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要避免生硬、晦涩的翻译,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3、雅“雅”则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生动、优美,富有文采。

不过,在考试中,我们重点追求的还是“信”和“达”。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等,不需要翻译。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沛公”“霸上”就可以直接保留。

2、删删除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比如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词、句末语气词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之乎者也”等。

3、换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换成“我”,“日”换成“每天”,“省”换成“反省”。

4、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要将其调整为正常的语序。

例如“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就是宾语前置的调整。

5、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通顺。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翻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这里补充了省略的主语“士兵们的勇气”。

三、文言文翻译的解题技巧1、积累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这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我们要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如“走”“去”“使”“假”等;还有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而”“以”“于”“之”等。

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课文、做相关练习来加强积累。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句式。

翻译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理解力,下面将介绍一些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一古老的文字形式。

一、理解句式结构文言文的句式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区别,需要注意其特点。

文言文的句首通常是主语,谓语动词放在谓语末尾,修饰成分置于谓语动词之前。

例如,“夫子之言官闻则行之”,其中“夫子之言”是主语,“官闻则行之”是谓语。

理解这种句式结构有助于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二、注意虚实相间文言文中常常使用虚实相间、意境丰富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借景、比喻等手法,将对象的形象化和抽象化相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这种虚实相间的意境,使翻译的文言文更贴切、更富有韵味。

三、注重上下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往往较为简洁,需要依靠上下文来理解完整的意思。

在翻译时要注意综合上下文,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合理填补上下文缺失的信息,从而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四、善用译注在翻译文言文时,有时难以直译或难以用现代汉语表达,这时可以借助译注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

译注可以是对某个词语或表达方式的解释,也可以是对整段文句的注解。

善用译注有助于读者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

五、准确把握词义文言文中的词义通常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需要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有时候一个词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及作者的用词习惯来理解原文,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六、重视修辞效果文言文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夸张、反复、排比等。

在翻译时要注重保留这些修辞效果,使翻译的文言文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七、注重平衡翻译文言文时需注意平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又要使译文通顺、易读。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力求达到这种平衡。

总结起来,翻译文言文需要理解其句式结构、虚实相间的修辞手法,注重上下文的综合理解和准确把握词义。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 1 )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 (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 (人琴俱亡)) 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 (《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完整版)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完整版)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加字法:古文一般都是单字词,用加字法改成双字词。

如: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其中“名余”加字为把我的名字取为改字法:古文中有古今异议词如上面例句的“余”在现代汉语中是“我”改变顺序法:注意改变倒装句语序重要一点就是多练,练多了自己也会总结出方法,改写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梦溪笔谈》) 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文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本文将介绍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理解句子结构和词语含义文言文的句子结构通常较为复杂,需要仔细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先逐字逐句地理解原文,然后再整体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把句子分解为独立的词语和短语进行翻译,最后再组合成通顺的句子。

二、注重上下文的理解文言文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词义和句子的含义。

在翻译时,应该尽量找到上下文的线索,理解文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情感色彩,以便准确翻译句子。

三、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文言文的遣词造句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较为复杂。

在翻译时,需要选择与原文一致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和语言的连贯性,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注意字词的变通运用有时候,为了在翻译中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我们需要对一些字词进行变通运用。

例如,有些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可以采用近义词或者解释性语言来替代。

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贴近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同时又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五、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文言文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例如夸张、比喻、排比等。

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准确理解修辞手法的含义和目的,并合理运用在译文中,以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和意境。

六、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常常融入了各种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

在翻译时,应该注重传达这些文化内涵,使译文能够让读者理解并体会到原文的深意。

总而言之,文言文翻译需要我们对古汉语的语法、词汇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翻译技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文言文课堂翻译技巧

文言文课堂翻译技巧

夫文言文,古之文章也,言辞典雅,意蕴深远。

然世易时移,今之人鲜能通晓。

是以,课堂之上,教师常以现代汉语之语译之,俾学者得以领会其意。

然文言文翻译非易事,需技巧在心,方能游刃有余。

兹将文言文课堂翻译之技巧,述之于下:一、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翻译之前,先要理解文意。

文言文言辞简练,意蕴深远,故需反复阅读,细心揣摩。

把握全文大意,方能不误译、不漏译。

二、了解词义,注重语境文言文词汇丰富,一词多义现象较为常见。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确定词义。

同时,注意词性、词类活用等,确保翻译准确。

三、注重句式,把握结构文言文句式多变,有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等。

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句式结构,确保句子通顺。

四、修辞手法,巧用现代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翻译时,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使译文生动形象。

五、音韵协调,韵律优美文言文讲究音韵,翻译时要注意韵律,使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

可适当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增强译文的音韵美。

六、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力求忠实原文。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原文过于晦涩,难以理解,可适当进行意译,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七、举例说明,便于理解课堂翻译时,教师可结合具体例子,讲解翻译技巧。

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八、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翻译技巧的掌握,离不开反复练习。

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九、关注文化差异,尊重原文翻译时,要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原文,避免生搬硬套。

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十、总结归纳,提高效率课堂翻译结束后,教师应总结归纳翻译技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翻译知识体系。

通过不断总结,提高翻译效率。

总之,文言文课堂翻译技巧繁多,需学者用心揣摩。

只要掌握以上技巧,并结合实际练习,相信你定能在文言文翻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技巧
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实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

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

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有生活无着落的问题,所以,“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准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五)有些词能够略去不译。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能够不译;有的助词仅仅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仅仅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仅仅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

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t”“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所以,都可照抄不译。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

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