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这幅图是哪个季节的景物?(出示课件1)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那么朱自清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寻找春的美。

教师板书课题:1 春(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学生预习时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5)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改名自清,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知识链接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补充散文基本常识,帮助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预设:(出示课件6)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或时间等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学生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略有改动。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

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的顺利、家庭生活的和谐等,使他的心境较为平淡恬静,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江南美好的境地,因此,他写下了这篇广为传诵的散文名篇。

春教案第一课时

春教案第一课时

春教案第一课时
引言:
春天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

在春天里,阳光明媚,温度适中,大地万物开始恢复生机。

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生机,还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行户外教学的季节之一。

本教案的第一课时将围绕春天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以及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一、目标与要求:
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掌握春天的常见天气和自然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自然界的奇迹》第三册;
2. 图片资料:春天的风景图片;
3. 天气报告:准备几天的天气情况以供讨论;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
1. 集体讨论(15分钟)
教师首先放映一些春天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好
奇和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 春天有什么特点?
- 在春天里,你们能看到什么?
通过集体讨论,激发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和兴趣,并引导他们观
察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天气观察(20分钟)
教师请一个学生负责每天的天气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制作天
气报告。

学生将天气报告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天气情况对比其他季
节的天气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天气变化,如温度的升高、阳光的增多、雨水的增多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春天的天气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课元《春》语文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课元《春》语文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教版七年级上第⼀课元《春》语⽂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1、春 课标及学习⽬标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环境中的意义和作⽤;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

【学习⽬标】 1.了解作者朱⾃清的相关内容,学习⽐喻、拟⼈的修辞⼿法及表达作⽤。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描写的⽅法。

3.赏析精美语⾔,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把握⽂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的美丽。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诵读,把握好重⾳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2、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法。

3、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感悟作者⽤诗情画意和⾳乐之美的艺术语⾔,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4、掌握“⽐喻”的修辞⼿法。

【学习难点】 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2、引导学⽣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法(如修辞⼿法、表达⽅式的运⽤)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度、按顺序、绘声绘⾊地描绘春天的写法。

体会本⽂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

利⽤多媒体营造出⾃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创设⼀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

每⼀个步骤都注意突出朗读训练,让学⽣在读中学、在学中悟,学会朗读抒情散⽂,体会春的优美意境。

3、⾃主探究教学法。

采取⾃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充分发挥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在合作探究中会的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法,品味⽂中传神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课时:主要引导学⽣朗读,感受散⽂的意境美;整体把握课⽂感情学⽣⾃主掌握课⽂构架。

第⼆、三课时:深⼊学习课⽂的表现⼿法(情与景关系)、修辞⼿法(⽐喻、拟⼈);重点语句解析(结合课后练习题);课⽂结构。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的音、形、意。

2.能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构思和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写作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重、难点1.重点: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学习观察、描绘、抒情的写作手法。

2.难点: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学习本文的语言艺术。

三、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解决生字难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五、教学流程1.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暖花开,大自然出现一派喜人的生机。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人也变得富有活力了。

面对春天,朱自清先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春》。

2.作家作品简介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另著有《朱自清全集》。

3.学生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整体感知)4.检查预习情况——字词(请同学在黑板上填写字词。

)酝酿..yùn niàng 宛.转wǎn 应和.hè嘹.亮liáo烘.托hōng 蓑.衣suō郎润.rùn涨:Zhǎng涨潮Zhàng涨红了脸藏:cáng藏起来zàng宝藏薄:bó单薄bò薄荷báo薄烟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郎润:明亮润泽。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黄晕:昏黄不明亮。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唤友: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

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5.带问题的再读课文(默读把握文章结构,内容,分段。

)①.思考:描写春天的哪些景物?山,水,太阳,草,花,风,雨,人……②.总写的是哪些景物?再分别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总写:山,水,太阳。

分写:草,花,风,雨,人。

明确分段:一部分:(1段)盼春二部分(2—7段)绘春三部分(8—10)赞春6.朗读指导①.同学们,你们人文本文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用怎样的感情去读?亲切,喜爱,高兴,惊喜,舒缓……②.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2.感知内容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潜心精读问题组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部编版)第1课《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部编版)第1课《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部编版)第1课《春》教案春教学目标: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分,写下了著名的精品散文《春》,该作品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检查预习情况水涨(zh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笼着(1ǒng)黄晕(yùn)蓑衣(uō)巢(cháo)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朗润:明亮滋润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文章是按盼春一绘春一颂春来写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相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一颂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五、师生共同赏析课文,学生要大胆质疑第一部分:盼春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呢第二部分:绘春第2段:春醒图(自然醒)“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先总后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2.总写春回大地后,文章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绘的山、水、太阳的脸。

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第3段:春草图(草报春)1.分析“钻”和“偷偷”两个词的表达效果。

3.第3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草的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来写小草、“嫩嫩的,绿绿的。

《春》教案(第一课时)

《春》教案(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盼春(1)盼来近
总体轮廓
春草图情景交融
二、绘春春花图
(2—7)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三、颂春(8—10)
小结
通过板书回顾本节课内容。
总结本学时所学内容
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
2、欣赏后四幅画面,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想一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有什么作用?
巩固本学时所学内容,为下学时学习做准备
三、检查预习:齐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四、课文分析
(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段落。
第一部分:盼春(1)
第二部分:绘春(2—7)
使学生更全面把握课文
扫清生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讲授新课
第三部分:颂春(8—10)
(二)分段赏析
1、第一部分:盼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读出作者期盼的语气。
(1)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
2、第二部分:绘春
(1)接下来春天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是拟人写法,很形象很具体地写出了春天刚到时的特点。
作者看到了什么?
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讲授新课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春》 第一课时 教案

《春》 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
《春》第一课时
优化方案
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准备
PPT、教师助手,学生预习
设境
定向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验收小结
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春天的图画。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任选一种)
教学心得
春姑娘来了。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中,慵懒地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映照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组织探究
展示交流
点拨提升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朗润(lǎng)钻出(zuān)嫩绿(nèn)眨眼(zhǎ)酝酿(yùn niàng)鸟巢(cháo)宛转(wǎn)蓑衣(suō)稀疏(shū)抖擞(sǒu)
2.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春的教案第一课时

春的教案第一课时

春的教案第一课时春的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春季的特点和春季的节日。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春季的变化。

3. 通过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春季的特点和春季的节日。

2. 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春季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春季的变化。

教具准备:图片、PPT、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Greeting(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2. Lead-in: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事物,帮助学生回忆关于春季的知识,并提问学生,“春天有哪些特点?有哪些节日?”Step 2:新课内容(15分钟)1. 春季的特点:- 天气变暖,草木复苏,百花争艳。

- 春雨绵绵,草地绿油油。

- 动物开始繁殖,鸟儿鸣叫,昆虫出现。

2. 春季的节日:- 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

- 劳动节:劳动人民的节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 儿童节:属于孩子们的节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3. Discussion:-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春季的变化,学生可以发言来描述春季的变化。

Step 3:巩固运用(20分钟)1. Listening:-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春季的音频,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春季特点的了解。

2. Reading:- 教师出示PPT或教材上的关于春季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Group Work:-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描述春季的变化。

每个小组任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Step 4:拓展延伸(10分钟)1. Handicraft:- 教师给学生发放手工材料,指导他们制作春季主题的手工作品,如鲜花、小鸟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并进行互相交流。

- 教师对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自主总结。

2. 将学生的手工作品展示在教室里,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作者:朱自清备课:徐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2、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1、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制作课件。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课文下注释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说出听到了什么,体会春天来了师:同学们,当小草从土里探出尖尖脑袋的时候,当第一朵花儿绽开笑脸的时候,当春归的燕子衔起第一粒泥土的时候,春天来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古往今来,为了这美丽的季节,无数的文人墨客写下大量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歌,请说出来,大家一起欣赏?生:各组代表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诗歌。

师:课件展示描写春天的部分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作者别具匠心、巧妙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春天的图画,到底是怎样的一些图画呢?能给我们怎样的视觉感受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朱自清的散文《春》。

师:板书课题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最新-七年级上册《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优秀11篇】

最新-七年级上册《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优秀11篇】

七年级上册《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优秀11篇】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图画,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希望和力量。

《春》教案1一、教学理念1.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3.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4.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体验之中。

5. 宏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意图1. 试图让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充满好奇,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

2. 试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师生共同探究、体验和合作。

让音乐课堂充满新疆民族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美的情绪中,了解新疆音乐的风格、节奏特点和新疆民族的器乐的各种音色,并有感情的演唱《青春舞曲》三、教材分析(一)《咯什的春天》1.《咯什的春天》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采用变化重复的方法形成旋律,采用热瓦甫弹唱的形式表现音乐,从而将新疆人民热爱生活、赞美家乡、颂扬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思想感情表现的热情洋溢、淋漓尽致。

不仅具有新疆音乐文化本土文化上的种种特色,还带有波斯——阿拉伯音乐文化的明显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

2.“热瓦甫”是一种弹拨乐器。

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手鼓”是我们汉族人民对新疆一种打击乐器的俗称。

它的原名是“达卜”,流行在新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地区。

(二)《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

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反,有些事物却市是一去不复返。

而年轻人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在回头。

这首词岁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的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时光。

F小调,4|4拍。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

教学步骤:一、盼春天:1.导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严冬将至,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严冬中找寻春的影子,因为冬天来了,我们离天春天越来越近了,那让我们共同来期待那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吧?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听,春天来了……2.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二、找春天:3.问:春天在哪里呢?在这里,在我们身边。

在古诗词句中,下面请同学们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去找春天。

(生回答出诗句——: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诗句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物呢?”例:上面的例句写的是小草。

5.问:“写草(或花、雨、风)怎么样?”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

三、读春天:6.(我们找到了春天,那么的美丽,那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景)放配乐朗诵,领会作者朱自清的感情基调。

(引导朗读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7.分小组诵读课文。

8.正音正字。

9.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四、诵春天:10.全体齐诵读课文,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理解;(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的感情。

11.课外延伸:仿照课文结尾句子春天还像什么呢?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

12. 作业布置:(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

(2)把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并说说理由。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粗读课文:掌握基本字词。

2、精读课文:梳理结构,品味作者情感。

3、美读课文:品析美的画面,提升审美品位【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感情,品析美的画面【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赏析摄影家镜头下春天的美景,背景音乐《清新的早晨》,激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与想象。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摄影家眼中春天美妙的画面,接下来我们一起品读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

(课件展示本课教学目标)二、走近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散文《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关于朱自清先生的小故事】朱自清一生傲骨,不畏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吃美国救济粮。

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1)读准字音:朗润(lǎng)钻出(zuān)嫩绿(nèn)眨眼(zhǎ)窠巢(kē)宛转(wǎn)蓑衣(suō)稀疏(shū)抖擞精神(sǒu)酝酿(yùn niàng)(2)辨识多音字:水涨起来了(zhǎng)他涨红了脸(zhàng)应和(hè)和平(hé)迷藏(cáng)宝藏(zàng)黄晕(yùn)头晕(yūn)似的(shì)相似(sì)(3)辨析形近字:懒、嫩眨、泛、贬趟、躺、淌、嘹、缭、燎薄、簿蓑、衰、哀烘、哄、洪、供(4)词语解释:欣欣然、朗润、舒活、酝酿、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四、精读课文:【自学环节】1、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画面,重点朗读。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精选3篇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精选3篇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1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物。

三朗读、背诵。

课时安排:2教时。

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

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巢应和迷藏酝酿晕第一节迎接春天。

(第一段)第2至7节描绘春天。

(第二段)第8至10节歌颂春天。

(第三段)四讲读体会:第一段:迎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春》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都是一些写景诗文。

这些诗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

品读优美诗文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既能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收获知识,又可以熏陶我们的情感。

而《春》是一篇描绘春天的精美散文,它表达的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喜爱,对生活美好的赞美之情。

作者笔下的春,波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

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学习本篇课文,我们可以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陶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操。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正处于形成当中,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文中重点字词的把握,朗读技能的训练等等。

此外,本文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生机,所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读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读出并书写出文中的重点字词,积累精彩语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指导,细细品味赏析课文中的精美而富有特色的语句,了解相关的写作和修辞手法,揣摩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体会文中传达的微妙感情,联系生活实际,书写自己对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指导,赏析文中所运用的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品味文中的精美语言,并积累精彩语句。

难点:通过赏析文中的精美语言,揣摩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教法:赏析法朗读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法圈点勾画法【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同学们,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请大家认真地听一首歌。

过后,请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是想到了什么?音乐播放教师:同学们,音乐播放完了,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学生A:学生B:学生C:教师最后就学生的回答做简单的总结,并将主题引入《春》这篇课文的学习中。

第1课《春》课件(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课件(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
自 清
课时目标
01 朗读课文,学习并运用重音与停连等朗读技巧,读出感情和美感。 (难点)
02 理解并积累“酝酿”“花枝招展”等重点词语。 03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重点)
导入

从“艹”,草木春时生长
“屯”字,亦兼作声符。似草木破土而 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 表示万物生长。
3.辨析词语。
词语
应和
附和

都是动词,都有“配合”的意思。
意思是(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侧重无原

应,侧重于配合、支持,是中性词。 则地追随,多含贬义。
①他的歌声一响起,__应__和__的人很多。 例
②这个昏庸的皇帝一开口,大臣们都随声_附__和___。
【三】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
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 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重音: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 标在下方。
停连: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用“∨”标在词语之间 的上方;声音的延续,用“∧”标在词语之间的上方。
记一记
2.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1)朗润:_明__亮__滋__润__。 (2)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_众__多__果__树__争__先__恐__后__地__开__花__。 (3)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_各__种__气__息_在__空__气__里__,__像__发__酵__似__的__,__越_来__越__浓__。 (4)宛转:形容声音_抑__扬__动__听__。 (5)呼朋引伴:_呼__唤__朋__友__,__招__引__同__伴__。 (6)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_十__分__艳__丽__。文中比喻_姿__态__优__美__。

《春》教案(20篇)

《春》教案(20篇)

《春》教案(20篇)《春》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挑选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

同学们,在你们将古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观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

今天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看看他笔下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1)春草图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C)A、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

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草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乐。

④“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春》教案 2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

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

部编版(RJ)《春》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RJ)《春》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RJ)《春》教案第一课时1.易错字酝酿(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涨起来( zhǎng)宛转(wǎn) 戴着笠(lì)抖擞(sǒu)2.多音字涨散晕和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含有“静得安宁”的意味,侧重表示没有喧哗,不混乱,多用于口语。

“静得安宁”用“安静”;“静得舒适”用“恬静”。

恬静褒义词,形容环境或生活安静。

含有“静得舒适”的意味,侧重表示没有声音,显得舒适,多用于书面语。

5.词语释义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文中指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

花枝招展: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文史知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其散文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文题解说】“春”是季节名称,是四季之首。

“春”是作者描写的对象,独字为题,简明平实,概括宽泛,富有美感和韵味,给人以清新、简约、明丽之感。

【创作背景】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

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因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做田园牧歌式的抒情,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主要内容】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结构】《春》以清新优美的诗歌笔调,描绘了作者故乡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色。

文章结构细腻,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案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难点:品析和感悟语言,尤其是比喻修辞在文中的运用。
1. 字词过关
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生字词的情况,请一个同学来读前两排生词。 再请一个同学读后面两排生词。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华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现在,请大家翻到书本的目录,第一单元。由文章题目不难看出,它的主要写的是多彩的四季,我 们需要结合第一页的单元提示,来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
程 同的部分,我们要读出怎样的感情。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你喜欢哪一个部分或者哪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语气
设 来朗读,待会我请同学带感情朗读,并说出自己用了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的,和为什么要这样读。

我们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那么,第一个站起的同学,选择其他大组的学生朗读。学生朗读之 后由其他大组来评点,分析和总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个大组读得最好,点评得最好,总结得
xx 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材 分 析

语文 执教Biblioteka xx班级七时间
2018 年 月 日
春 第一课时
1.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声韵之美。
2.想象文中几幅不同的春景图,感受春景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3.品析和感悟语言,尤其是比喻修辞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想象文中几幅不同的春景图,感受春景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5. 整体感知
1)文章分段 大家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之后,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春》的世界。 我们的班级有三个大组。现在,我们进行四人小组讨论,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讨论,将文章
分成几个部分,用最精炼的词来总结每个部分, 写了什么。(用最精炼的词来表现 部分的主题)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的音、形、意。

2.能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构思和善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的写作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重、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学习观察、描绘、抒情的写作手法。

2.难点: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学习本文的语言艺术。

三、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解决生字难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暖花开,大自然出现一派喜人的生机。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人也变得富有活力了。

面对春天,朱自清先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春》。

2.作家作品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散文代表作《荷塘
月色》、《背影》,另著有《朱自清全集》。

3.学生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4.检查预习情况——字词(请同学在黑板上填写字词。


酝酿
..yùn niàng 宛.转wǎn 应和.hè嘹.亮liáo
烘.托hōng 蓑.衣suō郎润.rùn
涨:Zhǎng涨潮Zhàng涨红了脸
藏:cáng藏起来zàng宝藏
薄:bó单薄bò薄荷báo薄烟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郎润:明亮润泽。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黄晕:昏黄不明亮。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唤友: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

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5.带问题的再读课文(默读把握文章结构,内容,分段。


①.思考:描写春天的哪些景物?
山,水,太阳,草,花,风,雨,人……
②.总写的是哪些景物?再分别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总写:山,水,太阳。

分写:草,花,风,雨,人。

明确分段:
一部分:(1段)盼春
二部分(2—7段)绘春
三部分(8—10)赞春
6.朗读指导
①.同学们,你们人文本文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用怎样的感情去
读?
亲切,喜爱,高兴,惊喜,舒缓……
②.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

(抽同学
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再请同学点评)
③.同学们读得很精彩,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试一试了。

(教师范读)
④.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现在我们还是来听
听专家的朗读,比较一下,看看我们存在哪些不足(播放配乐朗读的带子)
⑤.好了,听了专家的朗读,我们也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朗读比赛。

请我们的6个语文学习小组各自推荐一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加比赛。

要求:选读1—2句你最喜欢的句子。

7.小结
哇,在听了专家的朗读之后,同学们朗读技巧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知道哪些字词应该重读,哪些地方该停顿,那么下节课我们将对课文进行品读,学习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

8.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形成文字性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将品读交流,看看哪个同学说得最好。

我喜欢《春》这篇课文中的“”“”
“”这几句话,因为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景物的特点。

六、板书
(1)盼春
春花图
春草图
(2—7)绘春春风图
春春雨图
迎春/春耕图
小娃娃
(8—10)赞春小姑娘点明春天的成长进程
青年
七、反思:
阅读为本,让学生与作品直接对话。

一篇优美的散文,总是很讲究词藻的,细细咀嚼才能真正领会其美。

《春》这堂课上,注重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速读,整体把握课;细读,深入作者感情;精读,品尝语言百味。

正所谓“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也只有在阅读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灵主动地参与并进入文章的情感领域和艺术世界,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向我们走来,和我们倾心交谈。

阅读的重点是鉴赏,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阅读是善于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的界线,发现作者的心理奥秘,领略作品艺术境界的无限风光。

在《春》中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读自己喜欢的,析自己理解的”,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意地去和作者对话,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打破墨守成规的框架式教学,让学生思想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当然,不论你是多少年教龄的教师,也不论你这堂课讲了多少次每每过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正所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吧!这堂课缺少对课外知识的拓展,比如:描写春天的诗句,这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扩大了知识面,更有助于名言警句的积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我则认为“教而不思也罔”,教学反思有利于及时的把教与学的成效作总结与反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把砺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