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3 . 拓 展 式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 明确要 求教师在 教学过程 中要处理 的过程同时成 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因此 , 一堂
问题 。只有有一定 的深度 , 才能引起学生思考 问题 , 同时也能帮助 好传授知识 与培养 能力 的关 系,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成功的语 文课 , 在学生掌握基 础知识 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价值观
整个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环 扣一环 、 循序渐进 的 , 这就要求 教 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拓展 。如《 甜甜的泥土》 一文, 传统 的教学只要 师要 衔接 好问题与问题 之间的逻辑 , 也就是说上一个 问题要 为下 求学生掌握 文章的 内容 即可 , 但在课 改深入进行 的今 天 , 我们要
1 . 作者笔下一共写了哪些灯? 2 . 为什么要选取这些灯? 它们有什么 教师通过 自己的不断探索为其注入活力 。这是一场与课程改革 同 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义 不容 辞的责任 , 让我们用青 春 、 共同点?3 . 联系时代背景说说灯 的象征意义。只有这样提问 , 学生 进的变革 ,
才 能 真正 地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三、 提 问 要 注 意 时机
用活力 、 用热情来为这场变革作 出应有的贡献 !
参 考 文献 :
如在 学习课文 《 幼学纪事》 时, 当学生充分 了解 了于是 之先 生
[ 1 ] 王冬梅 . 浅谈新世 纪教 师的道德 形 象[ A] . 新世 纪
新 思
1 9 9 9 . 求学历程 的艰 难 , 并 深表 同情 的时候 , 可 以针对 当今 中学生不 爱 考 , [ 2 ] 艾方容. 语文教学大变革[ N] . 北京 日报 , 2 0 0 0 . 学习的现状不失时机地提出这样 一个问题 : 假如你 身边有人因为
多元策略,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多元策略,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问艺术是一门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学问,只有灵活运用多元策略,才能真正活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益、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灵活运用各类提问方式1.开放性提问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开放性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可以提问:“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呢?”;“你能想象一下自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引导性提问材料式问答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引导性提问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当教师讲解课文时,可以提问:“在这段文字中,你发现了哪些情节呢?”;“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来描绘这个场景呢?”这样的引导性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当学习成语故事时,可以提问:“你觉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你能想象一下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吗?”这样的启发性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拓展他们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
二、注重提问环境的营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注重提问环境的营造同样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问题。
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营造:1.鼓励学生多参与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提问互动,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
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
本文拟谈一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其技巧。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1.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
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给学生以外部刺激,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实践证明,通过提问,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所学得的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
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
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
这样,提问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问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活动。
提问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面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需要仔细讲解,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提问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基础薄弱,哪些问题需要加强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之,提问能使师生双方相互了解,共同努力,搞好教学活动。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1.问题的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
巧妙运用提问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妙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场所。
而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通过巧妙运用提问艺术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妙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开动脑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阅读课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作文课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话题、构思文章结构和深化作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上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语法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语法成分和词语用法,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文学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情感描写和主题内涵,加深学生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回顾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思想交流。
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习互助。
通过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相互交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一
五 、 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 提 化难为易 , 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 , 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 、 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 设 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 的系统化的提 问,这样的提 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
、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 。 循序渐进 , 层层深入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 学生 的思维 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 以根据教材 教师设计课堂提 问要能激 发学生积极思维。 要难 易适度 。 过大 、 过深、 过 度 , 学生的实际水平 , 把疑难 问题分解 成易理解、 更有趣 的小 问题, 或者把 难的问题 , 学生难 于回答 , 失去提问的意义; 过小、 过浅、 过易 的问题 , 学生不 特 点, 层层 深入 , 一环扣 一环 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 向思 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 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任何意义 , 还会使学生养成浅 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 问题 , 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那么, 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 问的“ 呢? 度” 有位教育家 维的纵深发展。
抓住 契机 , 富于艺术 技巧的提问, 激发了兴趣 , 会让学生学 术, 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 的。 语文教学全在于如何恰 当地提 问和巧妙 引 教学难 点。可见,
积极。 导学生作答。 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 在语文 得主动、
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 掌握课堂提 问的技巧, 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 自
二、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价学生、 检查教学、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为此 , 教师 设计课堂提 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 的针对性。 出发点就是两个方面, 其
一
掌握布局谋篇 、 遣词造句的技巧。 课堂提问的 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指 出了课堂提 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 生有充分的 自由思维去理解各种 问题,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考 , 与课 堂活动 , 参 提高教学效 率的重要 环节。教学中, 师的提问必须恰 当运用 教 语言 , 以解决问题 为 目标 , 通过对 问题的 讨论、 迅速答问, l 弓 发创造性。因此 , 提问 作为解疑析难的教学手段 ,必须体现教 师 在语 言文 字运 用上 的教 学 技巧 和 方 法 ,其本身便是一种运用语言 的课 堂艺
的机会 ,允许学生在不打乱课 堂正常教 学秩序的前提下随时提 问 ,与教 师适度 辩论 ,甚至可围绕某一疑难 问题进行短
关的, 力避 与课本后 的练 习、 参考书上 的
思考题重复。 这就是 适度新颖的原则。 瑞
士心理 学家皮亚杰在 《 力起源 > 智 一书 中
说过 :可以看到 ,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 “ 悉 的东 西 , 因为 司空见惯 了; 他也不注意 太 不熟悉 的东西 , 因为和他 的 ‘ 图式 ’ 中 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 围绕教材 、 紧扣教材进行提 问, 是教
、
以教 师 为 主 导— — 课 堂提 问 的
教 师 “ 导 论” 主
以教师为主导, 巧妙激活学生思维 ,
有 效 创 设 课 堂 情 景 , 以达 到 引 人入 胜 的
课堂效果 , 即课 堂提问的教师 “ 主导论” 。
提 问是 激 发 学 生 兴 趣 ,启 发 学 生 深入 思
太浅了 , 不能 激发学生思维 的积极性。 就 因此教 师提 出的问题 ,设计的练 习思考 题, 不能 照本宣科 , 而应有所 创新 , 有所
音、 异读 到字 的形体 、 笔顺 笔 画, 的构 词 成、 含意 , 句子 的构 造及 其表达效 果 , 句 段 间衔 接照应 , 者思路 、 图、 作 意 感情倾 向、 语言风格等 都可 提问。但 要有选择、 有难点和重点。问题过 难或过易 , 就失去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犹如一束独特的火花,不仅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还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生活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把握提问的艺术、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呢?一、把握提问语的难易度提问是否巧妙,体现着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
如果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而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提问应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控制难易程度,达到“跳一跳才摸得着”的效果——既不能让学生感觉到难无所适从,也不能简单答案得脱口而出。
如,在《和时间赛跑》一课中,我设计了问题:“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难易适中的问题,引燃了全体学生的热情,不一会儿就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利用好奇心,启发学生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是探究的开始,也是创新的萌芽。
因此,课堂上应牢牢地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启而有发,打开学生的智慧空间。
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抛出了问题:“看了这个题目之后你有没有想要问的问题?”由于学生对蝙蝠比较熟悉,而对雷达没有太深的了解,但却有深深地好奇。
课堂马上活跃起来:“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怎么会联系在一起?”课堂在一片质疑声中拉开了序幕。
三、提问要抓住时机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也就是说,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达到提问的目的。
1. 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提问。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铺垫,在新、旧知识过渡时的铺垫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达到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的。
如,在形声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常用的形声字,从旧知识入手,试着归纳出形声字的特点以及形旁和声旁的关系,再从整体上去把握形声字,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学习了新知识。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伟 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过 : 问 “ 题是接生婆 , 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 :发 明千千 “ 万, 起点是一 问。 禽兽不如人 , 过在不会
问 。 者 问得 巧 , 者 问得 笨 。 力 胜 天 智 愚 人 工, 只在每事问。 这些名言都有力地说 ”
说 。“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聪 明而有的人 不聪 明呢?” 的学生说 :有人生来就 有 “
聪明。教师说 :不 , ” “ 一个人除非生理上 有 毛病 ,不 然 都可 以变 得很 聪 明 的 , 关 键是会不会使用四件宝。 你们知道哪 四 件宝吗?在学生回答后 , ” 教师就用谜语 形式让 学生猜 出耳 、 、 心 四个 谜 目 口、
课 堂 连 线
X OUSI I J OH I XE D ・i S A HA A  ̄
论 谮 寞 课 堂 教 学 申 提 问 的 慧
浙 江省 青 田县 实验 小 学 东 山分校 33 C 陈桂 丽 2 90
苏霍 姆林 斯基曾说 :你将在 自己 “ 整个教育生涯 中当一名教育者 ,而教 育 , 果 没有 美 , 有 艺术 , 是 不 可思 如 没 那 议的。” 因此 , 教育要讲究艺术 , 提问亦
送 总 理》 中又这 么一 句话 :一位 满 头银 “
人 ? 们应 该 向老 人 学 习什 么? 学生在 我 ” 积极 热烈的气氛中思考讨论 , 对重点和
度、 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在学生接受 新知的过程 中, 提问能真正问到学生们 的“ 心坎 ” , 上 使他们体会到“ 暗花明 柳 又一村 ” 的情境。现在我就从 以下几个 方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 中提问的艺术 。
一
的迫害。然后设计以下系列问题帮助学 生 解疑 :鲁迅 生 活在什 么年 代 ? 当时 的 “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口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三中 刘 静
有 效 的课 堂 提 问能 诱 发 学生 思 维 的兴 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 。教者在此基础上 , 维 的纵 深 发 展 ,
趣 ,使 提问真正 问到学生们 的心 “ 窍 ”上 。
接着 顺势利导学 生认识孔 乙己没有名字 的深
师导人新课 时可 以这样 设计 问题 :同学们 , 学生分析 红军 战士 在第 二天吃早饭 “ 抢 了一 么原 因使 他一变 又变 ?作 者为什么要 塑造这
人 们常说 “ 上有天堂 ,下 有苏杭 ,桂林 山水 碗就 吃”中 “ 抢”字用 法时 ,学生可能 一下 个 形 象 ?
甲天下 ,桂 林美在 山水 ,苏州美 在园林 ,苏 子难 以理解 ,那么可 以换个角度来问:“ ’ 抢’ 五、 “ 横看成岭侧成 峰”的发 散型思维
州 园林有什 么特点 呢?它美在何处 呢?下面 字是 否说明 了红军 战士不遵守 纪律呢?” 当 的 提 问 。
同学们 齐读 《 苏州 园林 》之后 ,回答 老师 的 学生 给予否定 回答 时 ,义进一 步启 发学生 :
问题。 ” 这样设疑导入 , 即创 设 了问 题 的 情 景 ,
点 的理解 自然 也水到渠成 。如 《 死海不死 》
一
没说 完就停住 ,是 不是她不知 道爸 爸到 哪里 精 神 ? 能具 体说 说 他 们 的感 人 事迹 吗 ?这
文 。一开篇可让 学生思考 :题 目中的两 个 去了 呢?” 当学 生给予否定 回答时 ,又继续 几个 思 维发 散 的 提 问都 是在 原有 知 识 的 基
如 《 变色龙 》一 文 ,可 以采用 这种分层
在接 受新知 的过 程 中始终学 生感到 “ 柳 暗花 刻性 ,解决本 文的教学难 点。可见 ,抓住 契 设问的方式 进行教学 。教 者先提 出问题 :奥
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
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提问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好的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思考中获得启示和认识。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提出合适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去。
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从浅层次到深层次逐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且通过问题的层层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深度。
通过合理设置问题的层次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层的信息和现象,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第四,提问要具有多样性。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问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定义题、分析题等,以及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展开思考、独立思考和合作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提问要具有引导性。
教师在提问时不仅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而提问的艺术则在于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引导性的结合,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浅论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又使问题 的指向性非常明 确 ,调动学生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二、抓 住契 机 .设置 矛盾 , 激 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 文的学 习 , 不是一开始就 感兴趣 的,为此 ,教者应 当深人钻研教材 , 抓住 突破 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 “ 障 碍”,形成他们心理上 的一种 “ 冲突”。当 学生急 于解开这些 “ 冲突” ( 问题 ) 时,也
教师纯正、 娴熟的 口 语, 正确 的语音 、 语调 , 都会 对学生产生影响 。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 的 提高 , 教师需要不断完善 自己,对英语 国家 的习俗 比较熟悉 , 对于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 了解 , 思维灵敏 , 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 , 正 确把握情景 ,树立典范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 化设 备。创造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局面 。
二、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措施
依据 以上 问题 , 并结合学生实际 , 本文 提出如下几点提高英语 口语的措施 : 1 . 创造英语 听说环境 用英语组织教学 , 充分利用课 堂进行有 效训 练。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真实情景 , 尽量 用英语 组织课堂教学 , 使所有学生处在一个 英语 环境里 , 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 的传统教 法,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 口 语 交际实
美在 山水 ,苏州美在 园林 ,苏州园林有什么 特 点呢 ?它美在 何处 呢?下面 同学们 园读 《 苏州园林 》之后 ,回答老师 的问题 。”这 样设疑导入 ,即创设 了问题的情景 , 激发 了
点 ,学生 的实际水平 ,把难 问题分解成 易理 解 、更有趣 的小 问题 ,或者把 大问题分解成 组小问题 ,层层 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 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
( 上接第 2 1 6页 ) 英语 口语教学 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 本文主要 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1 . 语言环境的缺乏 学 习语言 学 的成功 之处就 是将 学生放 在一个适 当的交际语境 中, 培养学生运用语 言的能力 , 但目 前我 国学生语言学习的环境 比较单一 , 学生进行语言交际 的机会非常局 限。 口语练习基本是老师控制加机械操练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在教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初探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答问,既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迅速获取反馈信息。
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问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的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问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调整进度。
课堂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二、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
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
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
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时,为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的研读中来,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人物爱国情感的表现。
我提出来以下问题“联系上下文思考:韩麦尔先生的话中蕴含着哪些情感?这些话使小弗郎士的内心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的设计,能有效地引起学生思考,同时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进行思维的严格训练。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天明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王天明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
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艺术地提问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
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
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度 呢 ?首 先 问题 不宜 简单 而毫 无意 义 , 教 师 常在 课 堂上 提 如有 出“ 不 是 ”“ 不对 ” , 是 、对 等 学生 回答得 非常 整齐 , 可是 根 本 就 没
动脑 筋 。这样 的 提 问没有 针对 性 , 只是 应付 了事 , 过 场 , 生 走 学
堕墼鎏
.
浅 谈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提 问 艺 术
。 申 权
( 贵州省风 冈县王寨中学, 贵州 凤 冈 5 4 0 ) 6 20
著名 教 育家 陶行 知先 生 说过 “ 明千 千万 , 点 是一 问 。 发 起 禽 兽 不如 人 , 在不会 问 。 者 问得 巧 , 者 问得 笨 。 力 胜天 工 , 过 智 愚 人 只在 每事 问” 。提 问是语 文 教师 授课 过程 中运 用 最为 普 遍 的一 种 教育 技 能 。按 照《 新课 程 标准 》 的要求 , 既 是教 师 发 挥 主导 它 作用 , 引导 学 生 理解 运 用 知识 的 重要 途 径 , 是 体 现 学 生 自主 也
对 于语 文 教学 中提 问 , 认 为 , 要 注意 下 面 的几个 方 面 : 我 需
一
常说 :一 口吃不了一个饼 。” “ 凡做事都得要有一个循序渐
进 的过 程 , 由易 到难 , 由简 到 繁 , 层 递 进 , 层 把学 生 的思 维 一 点 点 引 向新 的 台 阶。有 的 问题 , 因与果 之 问相 距 很远 , 弯 甚 多 , 拐 学 生 不易 理解 到 位 , 提 问 中我们 就 要循 序 渐进 , 在 衔接 知 识链 , 做 到 无梯 架 梯 , 有梯 加梯 , 加 提 问 的递 进性 。 难 度较 大 的问 增 对
三 、 问要 循 序渐 进 提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老师有良好的提问技巧和学生有积极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它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的内容要贴近课文,易于学生理解和回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其次,提问要引导性强。
教师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反问和补充性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提问要多样化。
教师提问要多样化,既有直接性的问题,又有间接性的问题,既有开放性的问题,又有封闭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提问要注重评价。
教师在提问后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无论学生答对与否,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提问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激发学生的“好奇”与“质疑”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否能恰到好处、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关系到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应必备的技巧。
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体会。
一、提问要牵动文章核心的主要问题,触动教材内容的“神经”。
触动教材内容的“神经”,要做到重点突出,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把握教学过程,问在关键处,问在重点处,以达到知识间相互渗透的作用。
突出教材的重点是教师设问的核心任务,因为教材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抓住了重点就犹如拿到理解课文的钥匙。
教者要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如《台阶》一文,对父亲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教者可这样层层设问:父亲为什么要建造新台阶?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什么?从中可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父亲的经历中感悟的什么?这样的问题设置,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学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
二、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触动学生知识、情感的“神经”。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疏于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在备课时虽精心设计了问题,可是一旦进入课堂,往往收效甚微,要么大难,学生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要么太容易,略加思考或不思考便可答出。
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却设达到最佳。
结果是课上知而课下不知。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非常清楚了解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的高低、情感的触发点,这样你的提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成效。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清晰、合乎逻辑的“阶梯”式提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而本质,从句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是 ”“ 不 对 ” 直 问性 提 问 , 人 感 到 索然 无 味 , 能 、对 等 使 不 激起 学 生 的情 趣 。提 问要 使 问题 能持 续 地 发展 下 去 ,
一
阴放 在 凑 书 上 . 么 都 没 学 会 . 也 会 做 不 好 这 样 什 官 来 . 调 动 了 学 生 探 索 的兴 趣 . 充 分 发 挥 了 他 们 既 义
等 方 面 都 能 起 到 积 极 的 作 用
一
皇 帝 ? 让 学 生 了 解 故 事 的起 因 , 识 皂 帝 的 形 象 ; . 初 2 两 个 织 同 然 是 骗 子 , 帝 、 臣 、 : 等 也 都 是 骗 皇 大 骑 j :
、
课 堂提 问 的 注 意 点
( ) 持 在 融 洽 的课 堂 氛 围 巾 提 问 。 师往 往 把 子 , 同意 这 种 分 析 吗 ?为 什 么 ?让 学 生 分 析 各 种 人 一保 教 你
浅谈初 中语文课堂 教学 中的提 问艺术
■ 江苏 省连 云港 市灌 云 县伊 山第 四 中学
语 文 教 学 是 一 门 艺 术 。 教 师 不 仅 需 要 专 业 的 知
识 技 能 .同 样 也 要 有 一 的 处 理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技 定
谭 振 云
思 维 的 特 点 . 排 合理 的 提 问 顺 序 安
中 . 问 总 是 面 向 少 数 优 等 生 . 往 令 下 游 的 后 进 生 追 问 的 提 问 方 式 . 但 能 使 学 生 真 正 学 懂 知 识 . 且 提 往 不 而 发 在 没 有 思 维 的 紧 迫 感 . 期 不 提 问 他 们 . 生 认 为 上 课 有 利 于培 养 学 生 的迁 移 意 识 . 展 学 生 思 维 . 古 文 长 学
论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精、度、情、效、评”——五重提升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它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素质水平训练的进程,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语文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及提问原则,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实行了分析。
课堂提问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创新性的提问能促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
一、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的作用课堂提问,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水平,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语言表达水平。
那么,课堂提问在教学上具体有哪些作用呢?1、督促作用。
教师可通过平时课堂提问测试学生的平时成绩,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作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对知识的掌握水准,能够通过提问的形式实行检查。
比如,讲授新课时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提问讲授过程中联系旧知识的提问,授课之后了解学生掌握水准的提问等等,对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有积极的作用,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从而提升课堂质量。
2、激励学生参与作用。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主动。
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的现状。
3、反馈、调控作用。
课堂提问可使教师即时获得较为准确可靠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调节教学活动和衡量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依据。
教师知道学生什么地方理解的很好,什么地方还不懂。
从而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4、巩固、强化作用。
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
人的记忆水平又是有限的,要想一字不漏地记住课堂上教的全部内容是不切实际的。
课堂提问通常是针对教材的要点和难点实行的,其导向作用将协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舍弃次要材料,从而能够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点的作用,提升记忆效率。
千呼万唤始出来——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高三语文教案_模板
千呼万唤始出来——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高三语文教案_模板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
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提高学习兴趣。
我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见解。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因此,课堂提问涉及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做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
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心理上的“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如《死海不死》一文,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技巧。
她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促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跳一跳”才能回答。
如在教学《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问:“‘抢’字是否说明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了,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经过我设置的“曲问”和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因为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这时,就可以提出关键问题:“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显然,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能取得“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
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
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效果显著。
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
”最后,教者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经过这样一组从易到
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肯定容易理解。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
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止一种划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掌握了课本知识,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如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发散性思维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深
发展,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