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内各种生物造成危害及危害程度较大的有害生物活动。

由于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障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防治森林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态措施通过加强森林的生态建设,以提高森林的抗病虫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森林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生物多样性,保障了自然界内脉络的平衡,因此,提高森林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保护森林中的重要物种,如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生物来实现。

二、物理控制物理控制是一种技术手段,通过使用不同的物理设备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例如,可以使用人工降雨或浇水降温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这可以帮助减少疫情的发展,以便控制疾病的传播。

同时,也可以使用光线、电击和冷却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三、化学控制化学控制是一种使用化学药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选用合适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和控制各种有害生物。

但是,使用化学药品的时候,必须谨慎,以防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控制是一种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病虫害。

例如,利用其他昆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的数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损害。

五、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通过物理、生物、化学和动态措施的综合应用,来控制和治疗森林病虫害。

技术措施包括剪枝、修剪、喷洒化学讲座等多种措施。

例如,可以使用喷洒药剂来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也可以剪枝来切除有害部分,或者使用修剪来减少动植物的群体数量。

六、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一种防止病虫害的方法,包括保护和控制森林内的物种,细心关注森林的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监测病虫害的不同阶段。

通过不断进展,加强病虫害监测和研究,不断提高防治能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以让生态系统得到维护,同时也要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林区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林木健康造成威胁的各类寄生菌、细菌、真菌和昆虫等。

这些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病虫害防治成为了林区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目前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林区的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各不相同,所以不能简单地采用一种通用的防治方法。

由于资源有限,林区防治机构在人力、物力方面存在缺口,导致防治工作无法全面展开。

大规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经费来源不稳定也成为制约因素。

由于林区面积广阔,监测手段和技术落后,导致病虫害的及时发现和早期防治存在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林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研究和了解,提高对不同地区病虫害的认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要加强林区防治机构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为林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加大对林区防治工作的投入,增加经费来源,保证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还要加强林区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预警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以便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还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病虫害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推动林区病虫害防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病虫害防治意识的拓展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还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共同解决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

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和恢复林区的生态环境,还可以确保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森林病虫害是指在自然和人工林中发生的病害和虫害。

它们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森林资源的减损和生产效益的降低。

为了防治森林病虫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森林监测正确的监测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基础。

通过对森林树木种类、生长状况、有害生物数量及分布情况等方面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森林监测已经普及应用,并且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加高效地进行病虫害监测,以便更好地做出防治决策。

二、合理利用药剂药剂防治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一种主要方法。

通过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和适宜浓度下喷施药剂,可以有效遏制森林虫害的发展和繁殖。

然而,药剂的使用也要注意方法和剂量的合理性,避免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三、加强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是指通过改变环境条件,限制病虫害的生物生长和繁殖。

比如,可以采用玻璃罩、草帘、海棉塞或用凉席等物资防范森林虫害;可以喷撒烟雾或饲料辣味物质,以驱赶鸟类或其他捕食者。

这些物理防治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害虫的传播,还可以同步提升森林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引入对病虫害有天敌作用的生物种群,以改变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分布,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施用微生物制剂等。

五、优化森林管理森林管理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更新森林地图、完善森林基础设施、调整森林经营方式等手段,可以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森林群落的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减少自然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六、加强科学宣传科学宣传是预防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藏林员、林业工人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游客的防治意识,提供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有助于加强公众参与,更好地预防和抑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森林病虫害是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森林病虫害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任务之一。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森林病虫害是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的因素之一。

它们能够大量繁殖,危害森
林的生长和发展。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细致的病虫害监测。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定期观察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监测工作要重点关注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以便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物理防治,即通过剪除
病虫害感染的植物部分来控制其传播。

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比如引入天敌或寄生虫
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化学防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对森
林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向公众普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性以及防
治措施,可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参与度。

也需要通过培训专业人员和提供技术支持,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专业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合作与协调。

由于森林病虫害常常具有跨区域性、跨界
性的特点,各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森林管理单位和农民
等应当共同参与,加强信息共享、合作研究和资源整合,共同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细致
的监测、有效的防治措施、宣传教育和合作协调,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森林病虫害的威胁,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森林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木材、食物和环境资源。

然而,森林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森林经营者和科学家。

病虫害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森林的生态环境,还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森林病害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了解不同的病害类型及其发展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此基础上,森林病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一)病害防治前期1、选好优良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树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注意营养管理。

保障森林植物的充分营养,使其身体健康,减少病害的发生。

3、合理修剪。

定期对森林林木进行修剪,防止树枝病害向其他部分传染。

4、采取药物防治。

在病害初期,及时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1、修剪枯枝。

对于已经感染了病害的枯枝,及时将其修剪,避免病害扩散。

2、撤除病株。

将已经感染了病害的树木及时撤除,防止病害扩散。

3、使用农药。

在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采用农药进行治疗,并保持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1、做好清洁卫生。

定期对森林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病害再次发生。

2、加强病害监测。

定期对森林进行病害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避免病害扩散。

3、保持生态平衡。

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护,使其健康发展,从根本上预防和防治森林病害。

森林虫害是森林病虫害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它会直接危害森林的生态系统,甚至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森林虫害的防治,也需要采用一系列综合性的手段。

其中,主要防治措施有:(一)传统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

使用手动或机械方法捕捉各种害虫,减少害虫数量。

2、物理防治。

采用光线、声音、气味或冷却等物理手段,对害虫进行防治,阻止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对害虫进行杀灭和控制,避免害虫的蔓延。

1、天敌调制。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病虫害威胁。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森林病虫害是指影响森林健康和生长的各种真菌、细菌、病毒和昆虫等生物因素。

它们通过侵害森林树木、破坏叶片和标本,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灾害,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

病害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大面积的枯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病虫害还会引发树木的衰老和凋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森林病虫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造成重大损失。

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定期的森林病虫害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也要加强对植物疾病的研究和防治。

通过对森林病害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深入了解森林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病害防治方案,及时有效地进行病害预防和控制。

强调对有害昆虫的生态调控。

以培育优势天敌、提升生物防治能力为主,有效控制有害昆虫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生物防治手段,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对森林环境的污染。

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和制度。

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和监督,提升全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了解了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之后,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科学防治。

科学地选择防治方法,合理地使用农药和杀虫剂,保证防治效果的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相关措施探讨

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相关措施探讨

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相关措施探讨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中发生的病虫害,它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和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探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森林病虫害的影响1. 生态影响: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不仅对森林植被和土壤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 经济影响:森林病虫害对木材、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森林旅游和观赏业带来负面影响。

3. 社会影响:森林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和健康的重要场所,森林病虫害的严重造成了人们利用森林资源的受限。

1. 外来物种入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进入到不同的地区,其中很多物种对森林造成了严重危害。

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 病虫害的复杂性:森林病虫害往往不是由单一物种引起的,而是由多种病虫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虫害的复杂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3. 森林管理的困境:森林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不同的管理目标和利益导致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困境。

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的需求并达到有效防治的目标是一个挑战。

1. 强化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是防治的基础。

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加强物种保护:对于那些特殊和受威胁的物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3. 优化森林管理措施: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林分结构、合理定期清理和修剪林木、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森林的健康程度。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程度可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防治措施。

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严格控制和管理的前提下,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注重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的浅谈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的浅谈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的浅谈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和防治。

它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通过综合应用,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下面将对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进行浅谈。

一、合理选择防治时期和方法为了实现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首先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期和方法。

对于不同的病虫害,其发生季节和生物特点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防治时期。

例如,对于昆虫类病虫害,一般重点进行防治的时期是它们的发生、越冬或繁殖季节。

对于病害类病虫害,则需要在其病害季节进行防治。

此外,还需要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采用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二、加强森林健康管理森林健康管理是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

要加强森林健康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森林监测和防控系统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森林监测和防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加强病虫害防治经验积累。

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治理方案,为以后的防治提供参考。

3.加强森林培育和修复。

通过合理的森林培育和修复措施,提高森林的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4.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包括防治措施、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三、综合运用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是综合治理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包括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熏蒸、土壤处理等方式,以达到杀灭病虫害的目的。

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对一些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的病虫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防治手段。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药剂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伤害以及药剂残留等。

因此,我们在运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

要根据病虫害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选择对其有针对性的药剂,并遵循合理使用、合理用量的原则。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森林作为地球的肺,不仅能够稳定气候,保护水土,还能够为人类提供珍贵的木材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给森林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成为了森林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病虫害要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首先就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只有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才能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

监测预警主要包括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种类、分布范围等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规律、传播途径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对于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至关重要。

三、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森林自然抵抗力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加森林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增强森林自然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综合防治是指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对森林病虫害实行多管齐下的防治措施。

结合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还可以采用围堵、割除、疏伐、灭根、深翻、晒曝等方法,加大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达到一种自然平衡的目的。

生物防治的方法包括引入天敌,释放寄生、捕食或病原微生物等方法,利用天敌和寄生或捕食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六、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为火灾会对森林病虫害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森林发生大面积火灾,不仅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还会给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供条件。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对于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林区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森林中发生的各种疾病和害虫危害。

林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生态环境、森林类型、树种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林区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探讨相关的防治对策。

林区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及问题1. 病虫害种类繁多:林区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疾病和害虫。

以松虫、毛虫、白粉病、根颈腐病等为主要病虫害。

这些病虫害对森林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2. 病虫害危害严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林木生长旺盛的季节,病虫害的危害更加显著,给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3. 防治措施落后:目前,针对林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相对落后,很多地方还停留在传统的防治方法上,效果不甚理想,难以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1. 加强预防措施: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加大森林资源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加强对森林健康管理,提高森林的自然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害危害。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它运用一些有益的生物体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危害范围。

这种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化学农药的残留,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3. 提高防治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防治技术也应用到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

光生物无人机和高科技精准喷洒系统已经应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综合利用防治资源: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特点,综合利用各种防治资源,采取多种防治手段。

可以结合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范围。

5. 提高森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森林病虫害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森林病虫害不仅直接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防治工作。

本文将就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加强监测预警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只有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程度和分布状况,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长期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有利于提前部署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还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病虫害的全面监测,提高监测精度,为防治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二、加强宣传教育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做好广泛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才能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开展森林病虫害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森林从业人员和广大市民对于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技术的掌握,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三、推行生物防治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采取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持续和有效的方式。

生物防治依靠天敌、寄生虫、病原体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控制害虫和病原的数量,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

可以通过引进天敌和寄生虫,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利用微生物制剂对森林病害进行防治,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

推行生物防治需要建立健全的生物控制技术体系,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培育和引进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天敌和寄生虫等生物制剂,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保护生态环境。

四、科学施药防治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采取科学的施药防治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摘要】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对森林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需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施药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在防治工作中,应提高防治意识,加强工作的持续性,并重视保护生态平衡。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持续的努力,可以更好地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监测预警、科学施药、生物防治、提高防治意识、持续性、生态平衡、保护。

1. 引言1.1 概述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引起树木生长受损或死亡的病害和虫害。

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给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施药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正确的防治措施和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森林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共同努力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森林中产生严重经济危害或生态危害的害虫和病害。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森林病虫害会导致森林生长不良,影响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害虫吸食或破坏树木的叶片、茎干、树皮、根系等部位,导致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病害则会通过侵染树木、降低光合作用能力,使树木无法正常生长,影响木材的质量和产量。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害虫和病害的大量繁殖和蔓延会导致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有些病虫害甚至会影响森林的水文循环、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与对策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与对策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与对策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病害以及虫害,它们会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威胁,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森林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问题分析1. 技术力量不足在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技术力量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技术员工的知识储备跟不上病虫害的更新换代。

由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技术员工的探测、诊断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和更新。

2. 防治方法单一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常见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两方面,而绿色、生物防治方法应用较少,这样容易带来药害森林、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

3. 监测手段滞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简单的设备,这样便会出现盲区,不利于发现病虫害的早期发生和扩散。

4. 缺乏宣传引导由于大众对森林病虫害认知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对防治工作的支持,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困难加大。

二、对策建议应加大对技术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诊断能力。

注重技术力量的储备和更新,加强信息技术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结合,提高技术员工的探测、诊断能力。

不仅使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也要积极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绿色防治等新型防治方法,充分利用生态平衡原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推广智能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手段的准确度和覆盖范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预测其发展态势。

4. 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开展种类繁多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病虫害的认知水平,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森林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

针对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技术力量培养、多元化防治方法、提高监测手段水平以及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共同努力,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做好病虫害调查和监测工作是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前提。

通过定期的田间走访、样方调查和卫星遥感等方法,及时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为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研发创新并推广应用新的防治技术,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应该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比如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技术推广方面,要加强对森林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报系统和快速应急机制。

通过建立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系统,可以提前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还需要建立快速应急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病虫害灾害,能够迅速响应并组织防治工作,尽快将病虫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经济和生态损失。

第四,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修复工作。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是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基础。

在森林的经营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森林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提高森林的抗虫抗病能力。

对于病虫害已经造成的森林损害,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选择合适的修复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生态修复的结合,尽快恢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宣传和教育工作是提高广大公众对森林病虫害防治重要性认识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和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知识和技术,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病虫害防治意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森林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才能实现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保护好我们的森林生态系统。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森林中发生的病害和虫害,严重影响着森林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环境质量。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经济损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采用多种方法,综合预防、控制和治理森林病虫害。

主要方法有机械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机械防治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采伐、割草、锄草等操作,清除有害生物栖息地。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光照、温度、气体等物理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驱杀。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有害生物。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农药等化学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综合治理能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虫害,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

二、提高森林健康管理水平提高森林健康管理水平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另一个重要的方式。

在森林管理中,要重视对森林健康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状况和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

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型和环境条件,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使森林保持健康状态。

同时,建立起森林病虫害预报系统,制定出应对预警的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是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成果可以运用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来,将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例如,使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状况,使用激光杀虫技术、嗅觉诱杀技术等控制有害生物,都是目前新兴的防治方法。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将有关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公众的全面认识和相关技能。

同时加强对相关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履职能力。

总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综合治理、提高森林健康管理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来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这需要的是各个领域人才的共同参与、协作,从而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林区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林区内自然界中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对森林树木、植被和土地的有害破坏现象。

由于林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以及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对策成为保护林区生态系统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对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浅谈。

一、问题分析:1. 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林区内常见的病害包括树木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常见的虫害包括蛀虫、蚂蚁、飞蛾等,多样性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多样性的挑战。

2. 传统防治方法逐渐失去效果: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喷洒农药、放置黄板捕虫、挂塑料带等,这些方法使用方便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 防治资源有限:林区内的经费、人力和技术设备有限,防治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解决对策: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或培育天敌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例如引进捕食性昆虫或者建立人工孔雀群来控制害虫数量。

2. 科学施药: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选择特定的农药进行精准施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3. 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对林区的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病虫害扩散,减少损失。

4. 提高防治技术培训:加强对林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引导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林区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林区病虫害的影响。

6.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防治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病虫害。

林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只有加强研究、引入先进技术、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并与社会各方面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林区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生产中的一个长期困扰,它可能对森林造林、生长和更新等各个环节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浅谈。

一、问题分析
1. 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不足。

由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不足,导致防治手段受到限制,效果不佳。

2. 缺乏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装备。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防治方法,而缺乏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装备,难以对复杂疫情进行有效防治。

3. 防治措施不具备系统性和综合性。

目前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消灭。

4. 人员队伍建设不足。

由于林业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导致人员队伍建设不足,难以保障大规模的防治工作。

二、解决对策
1.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益。

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的投入,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益,降低防治成本,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推广现代化的防治技术和装备。

推广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装备,如天敌培育技术、无人机技术等,提高防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益。

4. 提高人员队伍的素质。

应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减少失误和事故,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只有加强经费投入、推广现代化技术、建立系统化的防治措施、提高人员队伍素质,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林区森林病虫害问题,确保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它们会破坏树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威胁森林健康和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维护森林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菌等天然的敌害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手段。

这种方式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生态的优点。

例如,利用天敌寄生苍蝇来控制森林灾害性害虫毛虫;利用寄生蜂控制松毛虫等有害昆虫等。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杀虫剂或杀菌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需要从可行性、安全性等角度考虑。

因此,在使用化学剂的同时需要先进行严格的试验和评估,只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进行使用,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生态平衡。

同时,在使用化学剂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严格的用药安全规定,防止对人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使病虫害无法生存和繁殖。

例如,在自然灾害或人工砍伐后,及时进行整治和植被恢复等防治方式。

文化防治是指采用控制病虫害的灵活机动方式,包括改善栽培条件、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及及时预警等。

通过对土地、种植结构、环境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管理,以创造良好的涵养环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5.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利用多种手段联合进行防治的综合性方法。

在防治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配,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及早发现问题并加以控制。

这种防治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生态和环境的安全稳定,实现了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病虫害防治是对森林健康的重要保障,通过多种手段和策略综合防治可以发挥更好的防治效果。

要切实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预防的基础上,加强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人们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意识,共同守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森林病虫害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外来生物的入侵或者其他原因引发的破坏性疾病和寄生虫问题。

这些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对于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木材资源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控至关重要。

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工作。

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入侵和蔓延是防治工作的前提,只有及早发现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应该加强,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和传感器等,对森林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预警信息。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学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机理,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学研究,对其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损失评估和经济分析。

通过对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经济分析,可以对防治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损失的最小化。

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损失评估和经济分析,建立健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第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是指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选择防治措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环境影响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工作可以提高防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又紧迫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损失评估和经济分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长、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影响较大的病害和虫害。

防治森林病虫害是维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敌害和抑制因子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小,不会产生副作用,不损害人畜。

可采取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1、种植生物多样性:多样性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种群分布广泛,维持了各种天然的平衡状态,使病虫害难以盛行。

2、引入外来天敌:有些害虫在它们的原生地没有天敌,因此可以将其卵、幼虫或成虫引入国内来进行生物防治。

3、利用微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和寄生性病原体对害虫的卵、幼虫、成虫等不同阶段进行细菌杀虫和真菌杀虫。

4、采用杀虫植物:利用具有毒杀虫害作用或引起虫害死亡作用的植物,种植在森林边缘或生态模式森林中,以起到防范作用。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品对森林中的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其优点是速度快,效果明显,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对环境污染大,会损害人畜的健康。

可采取的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有:1、选用低毒、高效、短效和显性气味的农药制剂,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采用盆栽培育、悬挂灯泡等措施来避免直接灌溉和喷雾,减少药剂量。

3、合理施药技术及施药方法,以使药剂充分发挥作用,节约用药。

4、避免在天气不良、风力大等情况下进行喷洒,同时进行防护措施。

1、采取覆膜或用网等隔离害虫,利用灯光或化学成分杀死害虫。

2、捕捉器防治法,利用灯光或气味引诱害虫,通过粘贴或爆炸的方式杀灭害虫。

3、手工捉拿,将一些不含化学致死剂的陷阱放置于害虫密集区域,并在上面涂上一些糖水、果汁、蜂蜜等,引诱害虫爬到陷阱上粘住,然后逐一捕拿。

四、实施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在掌握全部病虫害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解决病虫害的问题。

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1、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每年检查一次,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s propose their own views on the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work.
keywords: forestry;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林业工作者和各方人员不懈的努力,只有明确病虫害发生的成因和特点,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林业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林业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可见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

近半个世纪来,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林业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林业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

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多年来的抗性育种研究结果,使各国对主要的威胁性林业病虫害基本都提出了可用于发展的抗病、抗虫树种。

但基因工程育种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个新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寄主抗性的丧失速度或者说有害生物对寄主的适应速度似乎远远快于我们
的育种速度。

加之关于有害生物对这些抗性树种的适应性分化的研究十分贫乏,而缺少对这些抗性树种的抗性持续性的把握。

这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又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面对病虫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认清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森林保健(foresthealthprotection)”等思想。

意义在于着重强调提高森林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

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发展,这是一个策略转移的根本方向。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对于现有的、
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

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町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对于将有的树木个体简单集合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创造抗性树种,并根据其抗性衰退、丧失的速度,或有害生物对抗性树种适应性进化的速度和周期,持续地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传统观念中,森林保护是林木遗传育种学者培育出良种、造林学者进行造林之后才提到日程上的工作,林木育种学者并没有把持续抗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育种,造林学者也没有把病虫灾害的自我调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造林。

可以说,现在进行保护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病虫害的机制存在,一旦病虫灾害大发生、大流行,森防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使树木死里逃生。

因此,在未来,森林保护学应是林木遗传育种学和造林学的指导学科。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病虫灾害的生态防御策略和基因防御策略贯彻到生产实践当中,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

一个平稀的生态系统内,物
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利用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

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

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

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

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 9 科19 属近 30 种。

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林木病害的遗传控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这是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林木病害类型。

对于病原主导性病害,寄主一般体现为寡(或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相应的病原致病基因也是寡(或单)基因,这样便于克隆抗性基因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对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寄主则往往体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原的致病性也往往是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利于克隆特定的抗病基因以表达抗性。

寄主主导性的病害是由不良环境因素(逆境)造成树木生长势下降而诱发产生的,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作生态性病害。

例如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它们一般是在环境胁迫引致树皮膨胀度低于 80%时才能够发生。

因此,如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抵抗逆境胁迫能力是防治树木生态性病害的根本。

在抵抗这类病害的基因工程中,应转入能够提高树势、强固细胞壁的抗渗透胁迫基因。

生态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一些具腐生性弱寄生性病原真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及潜伏侵染于树木体内。

生态逆境是这类病害的主要诱因,当逆境生态因子导致树木生长势下降至某一个阈值时,病原一寄主复合体开始病理过程,使寄主细胞、组织发生病变,表现出枯梢、枝干溃疡或腐烂等症状,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时造成树木的死亡。

生态性病害由于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可长期潜伏在树木体内,因此具有隐蔽性;由于气候生态逆境是其主要诱引,因此具有突发性。

这类病害在北美、欧洲以及东北亚分布广泛,各国在经历了化学防治的失败后,目前的研究都集中在抗性育种和集约栽培上,试图通过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以及提高树势来最终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生态性病害由于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控制的根本途径是生态控制技术。

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
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
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

同时辅助以环境允许的人为措施,将病虫灾害控制在允许水平。

对于城市绿化树木和干旱及半干旱地域的造林树木,客观上很难或不可能形成一定自组织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生态性病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通过树木根系和根际土壤生态环境的改造,使其形成及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发达、水分和养分的持续有效利用、病菌侵染预防和侵入后的抑制功能等,从而保健树木、提高树势、增强树木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达到持续、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宏钧等.林业病虫灾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研究[m].灾害经济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6-141.
[2]马喜英等.林业病虫害可持续控灾与治理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3,(3):3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