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形硅胶管引流与自然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及体会

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及体会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术后引流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措施。
不同于单管引流法,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并且能够更好的发挥引流作用,有效避免手术部位的积液和感染,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伤口的愈合。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双管引流法的观察及使用,获得了一系列体会及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双管引流法的应用双管引流法与单管引流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采用了两根引流管。
其中,一根管用于引流手术部位的血液和淋巴液,另一根管则主要用于引流细胞渗出液。
如此一来,患者体内被排出的液体得以分流,有效缓解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也便于医生观察伤口情况是否正常。
二、双管引流法应用中的注意点虽然双管引流法能够为患者带来诸多好处,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肩带佩戴乳腺癌术后,患者需要佩戴肩带来支撑乳房和缓解疼痛。
使用双管引流法后,肩带的佩戴时间更为重要。
不仅要注意肩带的力度,还要避免肩带对引流管的压迫,从而影响手术部位的引流效果。
2、定期更换引流管双管引流法使用两根管子,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以免引流管堵塞造成不良后果。
在更换过程中,尤其是换下已引流过的管子时需小心操作,以避免液体再次流出。
3、引流管悬吊的高度我们应注意引流管的悬挂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引流的效果。
过高会导致其流量增大,容易形成灌注,过低的话引流管就容易被堵塞,影响引流效果。
因此,在使用双管引流法时,需谨慎悬挂。
三、双管引流法的效果通过多例临床案例的观察和整理,发现使用双管引流法能够更好的控制疼痛和减轻术后症状,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可有效避免局部感染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等等。
四、结语为缓解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的身体安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已不再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而是我们应该认真履行的义务。
采用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并注意要点,患者的康复时间能有效缩短,而治愈率和术后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点皮瓣缝合联合多管负压引流的安全性、可行性研究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点皮瓣缝合联合多管负压引流的安全性、可行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点皮瓣缝合联合多管负压引流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乳腺癌改良方法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发生率、治疗有效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发生率较低、治疗有效性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点皮瓣缝合联合多管负压引流的安全性、可行性较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术后多点皮瓣缝合;多管负压引流;安全性;可行性在当今社会,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癌症治疗手段的研究不断深入,手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肿瘤切除范围有限、局部复发率高等问题。
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手术方法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其中一种新型手术方法就是改良后的根治术。
该手术方式通过对传统根治术进行改进,提高了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1]。
相比之下,传统的根治术需要将整个乳房组织全部切除掉,而改良后的根治术则只保留了部分正常的组织结构,从而减少了手术后身体功能的影响。
此外,改良后的根治术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器官的完整性和完整性,降低了局部化疗的风险。
除了改良后的根治术外,还有其他一些手术方法可以辅助改善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
多点皮瓣缝合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它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覆盖面积来减轻术后疤痕并增强皮肤弹性。
同时,多管负压引流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其能够有效地控制肿胀和水肿等问题,并且可以加速伤口愈合过程[2]。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x±s/ n,%)组别例数(例)年龄(岁)收缩压(mmHg)心率(次/分对照组5032.12±7.49141.15±15.3983.63±观察组5032.20±7.55141.22±15.3583.65±t/χ2-0.0530.0230.008 P-0.9580.9820.994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通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够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手术关键是要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注意保护患者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肋间臂神经,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乳腺癌术后皮管引流的护理

压状态下夹闭引流管,用聚维酮碘消毒引流管接头处,消毒范围 超过接头上下各 5 cm。 2.1.5 拔 管 术 后 1~2 d,每 天 引 流 量 50~200 mL 为 血 性 ;术 后 4~5 d 引 流 液 颜 色 变 为 淡 黄 色 ,量 少 于 10~15 mL,创 面 与 皮 肤 紧 贴 , 手 指 按 压 伤 口 皮 肤 无 空 虚 感 , 即 可 拔 管 [5]。 2.2 护理体会
2护 理
2.1 护理方法 2.1.1 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特别是女性乳腺癌患者,由于担心术 后自我形象的改变,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故平时注意与患者交 谈的方式,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其尊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体位 护 理 患 者 全 身 麻 醉 清 醒 后 床 头 抬 高 30°~45°,患 侧 上肢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软枕,以促进患侧上肢静脉和淋巴液的回流,利于呼吸。 2.1.3 引流管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 患者卧位时将其固定在床旁,下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上。妥善固 定,保持通畅,避免扭曲 、阻塞。(2)持引流管通畅 ,维持持续 负压 状态,为防止血块封阻侧孔及主孔,需随时挤捏引流管,以产生瞬 间压力差,利于积液吸出。自上而下挤捏,注意负压器接头处是否 漏气[2-3]。(3)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和形状 ,如术 后 8 h 内引流量超 过 120 mL,且为血性 ,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应及时报告医生 给 予 处 理 [4];如 引 流 液 突 然 减 少 ,常 提 示 引 流 不 畅 ,应 检 查 其 原 因 , 一 般为压力过大或引流管扭曲、受压、血块封阻侧孔而导致引流 不畅。 2.1.4 预防感染 每天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更换时首先在负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40 例 患 者 均 为 女 性 ,年 龄 42~65 岁 ,平 均 (48±3)岁;右乳 22 例,左乳 18 例;TNM 分期:Ⅰ期 28 例,Ⅱ期 12 例;右上象限 27 例,左下象限 2 例,左上象限 1 例。本组患者均不 伴有影响伤口愈合的不利因素,如肺结核、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1.2 置管 方 法 本 组 患 者 在手 术 过 程中 ,医 生 将 准 备 好 的 皮 管 放在皮瓣与胸壁之间,将有多个侧孔的一端从腋窝顶端,沿着肋 缘直到皮瓣最低点戳一孔穿出;将无小孔的一端从皮瓣最低点戳 一孔穿出,末端接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 扎 7~10 d,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 1.3 护理效果 40 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 口感染等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一)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手术过程中使用术后引流管,旨在排除术后产生的淤血和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将对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使用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引流管的选择1. 根据患者术前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引流管的尺寸和材质。
2. 考虑引流管的外形及结构,选择合适的引流效果和穿刺创伤减少。
3. 考虑引流管的软硬度,使其在患者体内更加舒适。
二、引流管的插管和固定1. 在手术结束后,根据手术创面大小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2. 通过逆行法或经皮法将引流管插入创面内,确保引流管的顺利穿刺。
3. 固定引流管,避免其滑动或脱落。
4. 在引流管固定时应注意不要过紧,避免引起皮肤损伤或露出管腔。
三、引流管护理1.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应及时处理。
2. 每天更换引流管固定带,以保持引流管的稳定性。
3. 院感科入侵医生定期更换引流管,防止感染交叉。
四、引流液的处理1. 对引流管排出的液体进行观察,记录液体的颜色、量和性质。
2. 遵循医院相关规定处理引流液,以防止交叉感染。
3. 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来调整引流管的引流方式和频率。
五、引流管的拔除1. 在引流液量稳定且大部分为无色透明液体时,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2. 拔除引流管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拔管的过程和感受。
3. 拔管后对创面进行观察和护理,确保创面愈合。
总结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使用对于恢复和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和插管固定、合理护理和引流液处理、及时拔管都是保证引流管起到良好效果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不同引流管位置对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影响的对比分析

期2 3例 , Ⅱ期 2 1 例 ,Ⅲ期 7例 ;肿物 直 径 0 . 6 ~ 7 . 8 c m,平 均
f 4 . 2 3±1 . 2 1 ) e a。 r 对照组患者年龄 3 1 ~ 6 7 岁, 平 均年龄 ( 4 9 . 0 1 ±4 . 1 9 )
观察 两组患者 的术后疼痛 和引流效果 比较。术后疼 痛感参 照数字疼痛评分法评价 患者 术后 疼痛情况 ,0分是无 痛 ,5分是 中度疼 痛 ,1 0分是无法 忍受疼痛 ] 。引 流效 果主要 观察皮瓣坏
即可拔除引流管 ,适 当进行抗感染治疗 。
1 . 3 观察项 目
例乳癌改 良根治术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 5 1 例及 对照组 5 1 例, 全部 为女性 ,并 均顺利完 成乳癌改 良根治术治 疗 ,其 中观 察组
患者年 龄 3 2 6 6岁 ,平均 ( 4 8 . 5 5±4 . 3 2 ) 岁 ;参 照 T N M 分期 : I
观察组 的引流管位 置为一条位 于患者 的腋 中线 ,一条 经胸骨旁 另一 条引流管 的一端放在胸 骨旁至胸 骨 中线 ,另一端 在皮瓣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 取笔者 所在 医院 2 0 0 6年 1 1 月 一 2 0 1 1年 1 1 月 收治 的 1 0 2
置在腋 窝处 ,另一 端放置 在皮瓣 下缘 ,在腋 中线处 穿孔 引 出; 另一条 的一 端经胸骨旁 到锁骨下 ,一 端在皮瓣下 的腋前线 处穿 孔引出。在两条 引流管上均接好负压瓶 。当引流量小 于 2 0 m l 后
1 1 月一 2 0 1 1 年1 1 月收治 的 1 0 2例乳癌改 良根治术 患者 ,随机分 引流管 一端在皮瓣 的下缘 ,从腋 中线穿孔 引 出,在胸 大肌距离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耿凤勇、王永辉2,黎辉2,郑颖慧2,冯志2Research on the risk factors of operative incision and drainage infection after the improved radical correction of breast cancerGeng Fengyong1 ,Wang Yonghui2,Li Hui2, Zheng Yinghui2 , Feng Zhi21General Hospital of China Aviation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ny Beijing 1Q QQ12,China;2General Hospital of North China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12, China.【A b s tr a c t】O b je c tiv e: To study the ris k factors o f operative in c is io n and drainage in fe c tio n after the im proved ra d ical correction o f breast cancer. M e th o d s:The c lin ic a l data about 137 patients o f adopting the im proved ra d ica l correctio n o f breast cancer in ou r ho spital was re trosp ectively reviewed to analyze the pathogenic factors and ris k factors o foperative in c is io n and drainage in fe ctio n. R e s u lts: There were 22 cases w ith operative in c is io n and drainage in fe ctio n(16. 06% ). 29 strains o 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extracted o f w h ich the in fe c tio n rate o f gram - po sitive bacteria andgram - negative bacteria was 68. 97% and 31.03% . A cco rd in g to the drug sensitive te s t,th e se n sitivity o f gram - positiv e bacteria on V anco m ycin and R ifa m p ic in was high er. The se n sitivity o 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on Im ip enem washigh er. The h igh ris k factors o f operative in c is io n and drainage in fe c tio n were com plication s o f d ia b e te s, B M I, rate o fna tura l drainage and in d w e llin g tim e ( P< 0.05 ) . C o n c lu s io n: A fte r the im proved ra d ica l correction o f breast ca n c e r,it is easy to cause the operative in c is io n and drainage in fe ctio n. Its ris k factors are com plication s o f d ia b e te s, B M I, rateo f na tura l drainage and in d w e llin g tim e. I t is o f great im portance to select the proper a n tib a cte ria l agents through theb a cterial cu ltu re and drug sensitive test.【K e y w o r d s】 breast ca n c e r’im proved ra d ica l c o rre c tio n, operative in c is io n, d ra in a g e’in fe c tio nModem Oncology2017,25(07) :1058 - 1061【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危险因素。
两种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对比

两种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比较双管负压引流加胸壁常规包扎与传统的单管负压引流加胸部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55例,即术后采用腋下与胸骨旁双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常规包扎的方式;对照组48例,即采用传统的腋下单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加压包扎的方式。
结果改良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9.1%(5/55)较对照组22.9%(11/48)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改良组患者的平均放置引流管的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双管负压引流加胸壁常规包扎能减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防治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双管负压引流;疗效因手术创面大及术后引流不畅,皮下积液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其发生率为6.0%~42% [2]。
传统的腋下单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加压包扎的引流方式疗效不佳,且住院周期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心理及精神负担[3]。
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自2011年11月~2013年9月采用腋下与胸骨旁双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常规包扎的引流方式,以及术中淋巴管结扎,皮瓣与胸壁固定等改进手术方式治疗患者55例,其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平均放置引流管的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与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方式比较均明显减少,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外科自2011年11月~2013年9月住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0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9.2±9.1)岁。
根据术后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55例,即术后采用腋下与胸骨旁双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常规包扎的方式引流;对照组48例,即采用传统的腋下单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加压包扎的方式引流。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 键 词 】 乳 腺痛 改 良根治 术 ;负压 引流 ;护理 关
E f c i e o s r a i n a d n s n n t e t n t b u to r i a e a t r t e mo ii d r d c l f e tv b e v to n ur i g o h wi - u e s c i n d a n g fe h d fe a i a
g v r i kil te o e s a e swe ed vd d i t wo go sr n ml Th s r a in g o p wa o e nngs l paint rbra t nc r r i ie no t r up a do y, eob e v to r u s f c
T e ew so vo s i  ̄ e c ewe nt e et o p nt er t f h o l aina tr p r t na dt e h r a b iu f r n eb t e s g u so eo ec mp i t f e a i n dt h wor h a t c o eo o h
ma t co s e t myf rb e s a c r HE Ya — i g Z o r a tc n e n yn . HANG F n — u e g q n. C AO 、 e — h n i s e g.ZHANG e g Fn— xa. 1 C u ne .h ' t e p e ̄h s i lo X mo ig,Z a q n 0 0 1 h n i L h n— 1 f eh s p o l ! o p t f l q n T r a h o ig5 6 2 .C ia
际 医药卫生 导报 2 0年 第 1 01 6卷 第 0 2期
两种双管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的效果比较

I MHG N,S pe e 2 1 ,Vo.6 NoI e tmb r 0 0 11 .7
2 曾丽. 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的辨证施 J f 品 声雾化吸人 的实施 ,能够快速缓解 A C P E O D患者 [1 梁桂兴 , 护f . J 现代医院 ,2 1 ,1 6) 6 9 . ] 0 0 0( :9 — 8 的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缩短病程 ,同时降低 费
s b u a e u f so , u aino b l c me t a dd y o p tl ty Jr oe . l n t T e ae u c tn o s f i n d r t f u epa e n , n a so h s i a e e td 1 eu o t f as D n  ̄ l s h t r
引流 的效 果 比较
陈恩彤 罗爱萍 吴燕梅 黄少娴 黎国基
将 10 2
【 摘要 】 目的 比较 两种 双 管 负压 引 流装 置 应 用 于 乳 腺 癌 术 后 引 流 的 效 果 。方 法
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 0 ) 6 例 和对照组 ( 0 ) 实验组放置硅胶侧孔引流管,接 6例 ,
社 ,1 9 : . 9 67 0
参 考文 献
… 陈维英. 基础护理学【 . 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9 :5 . 9 7 1 7
( 稿 日 期 : 2 —05 收 0 —07) 01
( 任校 对 :吴琴娟 ) 责
两种双 管负压 引流装 置应 用 于乳 腺癌术 后
【 lt 】 O j te o o prt cc otoye ongte r srdv e wt Aml b cv T m a e f ay fw psf eav p s e ei s i  ̄t e/ c ehe i t i e u c h
Y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

Y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关键词Y管负压引流乳腺癌根治术自2002年年以来,我院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创面采用Y管负压引流技术,代替腋窝引流和胸带加压包扎并患侧上肢肩肘关节半屈固定,患侧上肢制动2~3天等,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240例均为女性,年龄27~56 岁,平均42岁,均为II-III期乳腺癌病人(按1988年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法),其中II期病人90例,III期病人30例,肿瘤位于乳腺内上象45例,外上象限65例,内下象限7 例,近乳头(乳晕区)部3 例。
手术选择:本组均采用乳腺根治术或其中乳腺癌根治II试术100列,改良根治I试术20 例(Auchincloss);病理检查结果:单纯腺癌33例,浸润性导管癌65例;髓样癌15 例;腺癌6列;(PATER)1例。
4在完成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创面彻底止血,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喷洒5-Fu 0.8g~0.75g自腋窝沿背阔肌边缘各放-直径约0.4cm~0.5cm的引流管在创面向走行距离多剪几个侧孔个别由相应部位引流出体外并固定,缝合手术创面后,引流管型负压吸引,此时即见皮肤紧张贴创面,腋窝也明显凹状表现,术者应由上而下。
自内而外推压,以便排出积血及残存气体,使创腔内负压环境,然后按Y型接头和负压引流器持续吸引,5~7天后拔出。
本组病人除1例因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电刀切除多余皮下组织所致)另一例皮下少量积液(因引流管孔阻塞所致)外,其余病人均顺利出院,无皮下积血,术后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悸等压迫症状。
2 讨论乳腺癌根治手术,胸壁腋窝形成一个巨大创面,皮肤与创面胸腔腋窝之间呈游离状态传统方法总是采用绷带加压和纱布填塞腋窝的方法并皮肤贴在创面上促进愈合,但由于病人体质不一胖瘦各异和胸壁条件差异,术后经常出血,腋窝和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经反复抽吸和较长时间的胸带加压,严重者还需做持续引流,病人住院时间长,容易造成创面污染。
十字型引流管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愈合及术区脂肪液化的影响

- 163 -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十字型引流管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愈合及术区脂肪液化的影响耿若帆① 姜波① 马利洁①【摘要】 目的:探究十字型引流管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愈合及术区脂肪液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行保乳手术的8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 =41)与观察组(n =42)。
对照组在术腔引流中采用普通硅胶引流管,观察组在术腔引流中采用十字型引流管。
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切口愈合情况、术区脂肪液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白细胞(WBC)恢复时间、C 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未发生术区脂肪液化情况,对照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4.63%(6/41),观察组术区脂肪液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P <0.05)。
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通过采用十字型引流管,能够改善切口愈合、临床围手术期情况,减少术区脂肪液化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十字型引流管 围手术期指标 切口愈合 脂肪液化 doi:10.14033/ki.cfmr.2023.33.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33-0163-05 Effects of Cruciform Drainage Tube on Perioperative Indexes, Incision Healing and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Operative Area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GENG Ruofan, JIANG Bo, MA Lijie.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33): 163-16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ruciform drainage tube on perioperative indexes, incision healing and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operative are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Method: A total of 83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underwent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t Zhejiang University Sir Run Run Shaw Alae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1)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42)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mon silicone drainage tube was used in the intraoperative cavity drainage,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ruciform drainage tube was used in the intraoperative cavity drainage. Perioperative indexes, clinical indexes, wound healing status and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operative area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wound healing time, catheter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pain relief time, white blood cell (WBC) recovery time, C-reactive protein (CRP)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wound healing statu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No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operative area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6 cases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n incidence of 14.63% (6/41), the incidence of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operative ar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622, 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ruciform drainage tube can improve the wound healing, clinical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operative area of breast cancer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ruciform drainage tube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Wound healing Fat lique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Zhejiang University Sir Run Run Shaw Alaer Hospital, Alaer 843300, China 在当前普外科疾病临床当中,乳腺癌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地塞米松擦拭硅胶引流管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影响的研究

地塞米松擦拭硅胶引流管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液擦拭硅胶引流管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法,观察组60例在常规法的基础上,用0.9%氯化钠溶液和地塞米松混合均匀后浸湿纱布擦拭引流管。
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置管引流液的量、引流天数、创面机械性炎症发生率、愈合天数、创面二期愈合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建议术中放置引流管时给予地塞米松液擦拭硅胶引流管干预,以减少术后的创面置管引流的引流液量、引流天数、创面愈合天数、创面二期愈合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地塞米松乳腺癌干预创面引流手术【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97-01目前认为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首要方式,乳腺癌根治术是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创面常规放置硅胶引流管以引流渗血和渗液,而硅胶引流管留置创面,也属机械性刺激,可引发机械性炎症的发生。
如何留置硅胶引流管又能减少炎症的反应,使引流管留置天数和引流量减少,保障患者的创面早日愈合,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
本院2012年01月—2015年12月对120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其中60例术中给予地塞米松液擦拭硅胶引流管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例12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2 岁。
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正常。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营养情况、疾病分期分型、肿物直径等经均衡性实验,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即用氯化钠溶液浸湿纱硅胶引流管,按照引流置管操作规程进行;②观察组在常规法的基础上,用5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溶液5ml和地塞米松5mg混合均匀后浸湿无菌纱布擦拭硅胶引流管外面2次后包裹硅胶引流管末端再进行置管,在置管时引流管经过地塞米松液的湿纱布,固定引流管前后,再次用此块纱布擦拭引流口及外露引流管。
自制须条状Y型引流管在防治乳腺癌病人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自制须条状Y型引流管在防治乳腺癌病人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黄剑;赖万强;杨剑波【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须条状Y型引流管在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效果.[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单腔硅胶引流管裁剪成须条后置于腋窝处引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套入一段经裁剪的输血管后,将须条状的硅胶引流管放置在腋窝处,输血管沿皮瓣下缘至胸骨旁放置,呈Y字型引流.观察两组引流量、皮下积液发生率、皮瓣坏死发生率、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总量、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使用自制须条状Y型引流管引流可充分引流创面渗液,效果较单一须条状硅胶引流管好,能有效预防及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6(030)003【总页数】2页(P333-334)【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皮下积液;引流管【作者】黄剑;赖万强;杨剑波【作者单位】542899,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542899,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542899,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乳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国内多数乳腺癌病人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有效引流是乳腺癌术后护理的关键,如果引流不畅,易出现皮下积液,影响伤口愈合,给病人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影响后续的化疗和放射治疗。
因此,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引流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科赖万强等[1]采用自制的须条状引流管用于腹腔手术后的引流,效果优于双套管。
2008年—2010年将该引流管用于8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创面的引流,效果优于多侧孔的硅胶引流管,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7%[2]。
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皮瓣内侧的引流效果不理想,该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仍较高。
针对此情况,我科对自制须状引流管进行改良后,引流效果满意。
乳腺癌改良术后“Y”型管引流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改良术后“Y”型管引流的护理体会
孙晶华;金彩霞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1999(022)001
【总页数】1页(P47)
【作者】孙晶华;金彩霞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05
【相关文献】
1.负压引流球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的护理体会 [J], 韩海英
2.对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缝合其背阔肌前缘对其术后引流量的影响[J], 闫威
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120例疗效观察 [J], 吴雄;吴秀萍;王增燕;杨乐艺;王希平
4.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体会 [J], 孟超
5.术后背阔肌复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J], 唐甜甜;张彦收;张丽娜;李春晓;李云涛;周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Y型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Y型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田辉;徐丽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2(009)011
【摘要】@@ 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的皮下积液可导致感染、皮瓣坏死、淋巴结水肿等并发症,可延误病人的进一步治疗.1995年3月至2001年8月,我院对乳腺癌根治术采用Y型管负压引流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田辉;徐丽
【作者单位】276624,山东省莒南县坪上医院;276624,山东省莒南县坪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双管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中的应用 [J], 杨昕;胡智强;康忠诚
2.双管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中的应用 [J], 杨昕;胡智强;康忠诚
3.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预防皮下积液的应用 [J], 诸葛军;尹鹤松
4.Y型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J], 吴志先
5.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 [J], 张刚;伍万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术后两种引流方法对比研究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两种引流方法对比研究及护理陈冰洁【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30)8【摘要】目的研究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差异,以求找到更好的引流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间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5~70岁,中位年龄45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双管60例,对照组单管40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10.5±2.092)天,对照组置管时间(8.2±1.3994)天,t值4.240,P值0.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引流液总量包括针吸液体量为(500.774±30.5214)ml,对照组引流液总量包括针吸液体量为(472.910±27.5212)ml,t值4.151,P值0.006,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皮下积液者7例,对照组皮下积液者3例,P值0.384,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较双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更佳.【总页数】2页(P1000-1001)【作者】陈冰洁【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乳腺癌术后两种引流方法效果对比研究 [J], 姜振涛;邵文东;房伟娟2.单管与双管引流方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J], 李新;赵坤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对比研究 [J], 韩卫星;陈洪生;周淑筠4.两种引流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与护理 [J], 殷朝霞5.乳腺癌术后两种引流方法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 [J], 孟庆兰;刘晓伟;刘秀丽;李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液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的开题报告

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液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乳腺癌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且肿瘤特点多变,病情复杂。
术后引流液是指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在伤口周围形成的淋巴血管引流所收集的液体。
引流液中含有丰富的细胞、蛋白质和代谢产物,对评估患者手术后炎症反应、术后恢复情况和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引流液中常常包含癌细胞,但是其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因此,对术后引流液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乳腺癌细胞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乳腺癌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辅助评估手段,同时为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目的:1. 探究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液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作用。
2. 研究术后引流液中癌细胞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影响。
3. 探索术后引流液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更多线索。
研究内容:1. 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引流液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液体成分、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探究其临床意义和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作用。
2. 对癌细胞和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探讨术后引流液中癌细胞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及对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影响。
3. 在体外条件下,研究术后引流液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探索乳腺癌细胞的发生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采集乳腺癌手术后引流液。
根据手术切口情况选择相应采样器采集引流液,并将采集的引流液进行标本处理,包括液态培养、细胞分离、DNA/RNA提取等。
2. 对引流液样本进行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形态学、蛋白质组学、RNA测序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等。
3. 建立乳腺癌患者引流液样本与乳腺癌细胞的共培养模型,研究癌细胞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
4. 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研究乳腺癌细胞在术后引流液刺激下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与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 Y形 多孔硅胶管 引流替代传 统橡皮管 自然引 流 10例 , 果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1 效
下。
生率 , 缩短 了平均住 院 日, 少了住 院 费 减
用。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般资料 :09年 1月 ~2 1 20 0 1年 1
关键词
Y形 多孔硅胶 管 引流
乳 腺 癌
0 0 ) .5 。
术 后 感 染 di 1. 9 9 j i n 10 —6 4 .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1
3 .0 63 8
封 闭 式 负 压 吸 引 技 术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引流技术 , 国医生 19 德 92年首创 , 它能够 彻底祛 除腔 隙 、 面 的分 泌 物 或 坏死 组 创 织, 促进创 伤愈合 , 目前 临床应 用较 为广 泛 , 加之 术后 采 用传 统 的橡 皮 管切 口
0O ) . 1 。见 表 1 。
讨 论
0 0 ) 观察 组平 均住 院 日及 住 院费用 明 .5 ,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 . 1 。结 论 : 续 Y P 00 ) 持 形 多孔 硅 胶 管 引 流 较 传 统 橡 皮 管 自然 引 流 法 能 降低 乳 腺 癌 患 者 术 后 切 口感 染 发
引流方法 , 使切 口内积血 、 液引 流排 常 积 出不 畅 , 导致 切 口感 染 , 发 症 增 多 , 增 并 既
A s atO jci : oivsgt tecn bt c b t e T et a o・ r e v n i eh
tn o Y s pe p r us slc g l tbe i u us ha d o o ii a e u d ana e o r a tc n e so rtv n i r i g fb e s a c rpo tpe aie ic — son i e to fe t eho s: 7 c s s f i nfci n e c .M t d 1 0 a e o
21 年 1 01 月共手术 10例 , 7 采用切 口持
均换药次 数 15次 。对照 组病 例发 生各 .
种并发症 6例 , 括皮 下感 染 4例 , 口 包 切 局部皮肤坏死 2例 , 经换 药 治疗 后治 愈 。 切 口平均 换药 次数 3 6次 。两 组 间切 口 . 感染发生率 、 平均住院 日及平均住 院费 用 比较 ,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均 P<0 0 , . 5 P<
月收 治乳 腺 癌患 者 10例 , 7 随机 分 为 两 组, 其中观察 组 10例 , 龄 4 1 年 3~7 5岁 , 平均 5 5岁 ; 照 组 6 对 0例 , 龄 4 年 7~7 0 岁, 平均 5 . 3 5岁。两组 术后 输 液 、 营养 、 药物治疗均相 同, 两组 年龄 、 性别 、 疾病 种 类等一般 资料 比较 , 异无 显 著性 ( 差 P>
结 果
组 , 察组 10例 , 观 1 常规 手 术后切 口施 行
Y形 多孔硅胶 管引流 , 连接扬 州产无 菌一 次性 负压 引流 器, 续 负压 引流约 7 持 2小 时; 对照组 6 0例 在接 受 常规手 术后 切 口
采 用传 统橡 皮 管 自然 引流 法 。 结 果 : 察 观 组切 口 感 染 率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 P
摘
要 目的 : 讨 持 续 Y 形 多 孔 硅 胶 探
t i on
管 引流 对 乳 腺 癌 术 后 切 口 感 染 的 影 响 。 方 法 : 10例 乳 腺 癌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两 将 7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 , 发病
统计 学处理 : 采用 检验或 tP值 。 、
甘瑾
赵 月 云
rt , h re i g h a e a e o pt iai n ae s ot nn t e v r g h s i z t l a o
27 0 7 5 0山东 滕 州 市 中 心 人 民 医 院
d y , n e r a e o pt lc ss a s a d d c e s d h s i o t. a Ke o d s a e o o s s ia g l u e y W r sY h p d p r u i c e b l t d an g f rb e s c n e p r t n;ne ・ r i a ea t r a t a c ro e ai I fc e o
率在 国内呈逐渐上升趋势 , 在许 多大城 市 已成 为 女 性 首位 或第 二 位 常见 恶 性 肿 瘤…, 已超过宫 颈癌 的发病率 , 科手 术 外
为乳腺癌 的主要治疗 手段皮 下感 染 2例 , 口局部皮肤 坏死 1 。切 口平 切 例
护 理
论 著
Y形硅 胶 管 引流 与 自然 引流对 乳 腺癌 术后切 口感 染 的影 响研 究
t n s i p so e ai e o n if ci n i t w t e h o tp r t w u d n e t v o
时则及时换药 。术后发现切 口红肿疼 痛 、 渗血渗液 , 首先 应考 虑切 口感染 , 立 即 应 处理 。观察对 比两组切 口感 染率 、 平均住 院 日及平 均切 口换 药次数。 观察 项 目: 观察 两组 切 口愈合情 况 , 有无术后 并发症 , 组 间感染 发生 率 、 两 平 均住 院 日及平均住院费用情况。
手术方法 : 手术均在气 管内插管 静脉 复合麻醉下进 行 , 患者平 卧于手术 床上 , 患者患肢外 展 , 下垫 一小枕 , 术方 式 腋 手
包 括 乳 腺 癌 根 治 术 、 腺 癌 改 良根 治 术 、 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