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典型例题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典型例题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典型例题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典型例题

[例1]0.60g某饱和一元醇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112mL (标准状况).求该一元醇的分子式.

[解]: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该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M(A).

=60 g/mol

该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根据该一元醇的通式,有下列等式:

12n+2n+1+16+1=60

n=3

答:该一元醇的分子式是C3H7OH.

[例2] 0.2mol某有机物和0.4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产物为CO2、CO和H2O,产物经过浓H2SO4后,浓H2SO4增重10.8g,通过灼热的CuO 充分反应后,使CuO失重3.2g,最后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17.6g,若同量该有机物与9.2g钠恰好反应.计算并回答(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2)举出两种主要用途.

CuO+ CO= Cu+ CO2△m

常见有机化合物

常见有机化合物 (分值:30分,建议用时:25分钟) 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分别为C2H6O、C3H8O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若有机物甲和乙是同分异构体,则甲和乙的化学性质相似 C.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2和H2O,说明其最简式为CH4 D.丙烯(CH2===CHCH3)易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A项,C2H6O、C3H8O可能为醇或醚,不一定互为同系物;B项,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C项,该有机物可能含氧。] 2.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6通入溴水中,溶液一定褪色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聚氯乙烯可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D.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只有2种能发生酯化反应 D[C3H6可能为,此物质通入溴水不反应,A错误;单糖不 发生水解,B错误;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C错误;C3H8O 相应的醇有2种,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3.有机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化合物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2O4 B.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一个饱和碳原子与3个碳原子相连,由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其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会同时处于同一平面内。] 4.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和胆固醇功能。辣椒素酯类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属于芳香烃 B.M能发生水解、加成反应 C.M不能与钠反应 D.M的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B[M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酯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B项正确;M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它不属于烃类,A项错误;M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C项错误;M的苯环上有3种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项错误。] 5.立方烷(C8H8)外观为有光泽的晶体。其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立方烷在空气中可燃,燃烧有黑烟产生 B.立方烷一氯代物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也有3种 C.立方烷是苯(C6H6)的同系物、也是苯乙烯(C6H5—CH===CH2)的同 分异构体 D.八硝基立方烷完全分解可能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 C[立方烷属于烃,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含碳量与苯相同,因此燃烧时有 黑烟产生,A项正确;为立体对称结构,一取代看点、二取代看线、三取代看面,故其一氯代物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有3种,B项正确;立方烷与苯的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八硝基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NO2)8,完全分解时可能只产生CO2和N2,D项正确。] 6.苯乙烯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有机物结构特点解析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很难得到或失去电子,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2.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总是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如氧、氯、氮、硫等)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C—C)、双键(C =C)、三键(C≡C)。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碳环,碳链与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要点解释: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仅以单键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这样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当碳原子以双键或三键与其他原子成键时,这样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种类实例含义应用围 化学式CH4、C2H2 (甲烷)(乙 炔)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 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多用于研究分子晶体 最简式(实验式)C6H12O6的 最简式为 CH2O 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 式子②由最简式可求最简式量 ①有共同组成的物质 ②离子化合物、原子晶体常用 它表示组成 电子式用小黑点等记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 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多用于表示离子型、共价型的物质 结构式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 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 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①多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性质 ②能反映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常用结构式表示 结构简式(示性式)CH3—CH3 (乙烷)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官 能团) 同“结构式”① 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立体形状)

2020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习题:考前冲刺 第10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10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塑料制成的是( ) A.汽车轮胎 B.聚乙烯包装膜 C.尼龙书包 D.棉袜子 答案 B A 项,汽车轮胎主要是由橡胶制成的;B 项,聚乙烯为典型的热塑性塑料;C 项,尼龙为聚酯类合成纤维;D 项,棉袜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金属钠除去乙醇溶液中的水 B.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用乙醇作萃取剂 C.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答案 D A 项,钠与乙醇、水都能发生反应;B 项,乙醇与水互溶,此处不能用乙醇作萃取剂; C 项,“酒曲”为酿酒工艺中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无关; D 项,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石油的使用,因此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中含氧元素,提高了汽油中的含氧量,使汽油燃烧更充分,减少了碳氢化合物、CO 等的排放,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3.有机反应类型较多,形式多样。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②CH 2 CH 2+H 2O C 2H 5OH ③(C 6H 10O 5)n (淀粉)+nH 2O nC 6H 12O 6(葡萄糖) ④ +3H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属于水解(或取代)反应。 4.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 淀粉 C 6H 12O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 B.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B 淀粉(转化1)在人体内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反应方程式为C6H12O 6 2C2H5OH+2CO2↑,且A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则A为C2H5OH,B为CH3COOH,C为 CH3COOC2H5。A项,淀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B项,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此处的酶属于蛋白质;C项,C为乙酸乙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COOC—的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D项,乙酸可在水中发生电离,为电解质,而乙醇不能,乙醇为非电解质。 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 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后,混 合液不再分层 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完全水解 C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共热后, 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D 乙酸和乙醇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 气体 乙酸分子中的氢与乙醇分子中的氢具有相 同的活性 答案 D A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可溶于四氯化 碳,因此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乙酸乙酯属于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 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混合液不再分层;C项,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葡萄 糖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氢氧化铜被葡萄糖还原,葡萄糖表现还原性;D

操作系统试卷B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题(B)卷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任课教师签名 出题教师签名审题教师签名 考试方式(闭)卷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特权指令()下执行。 A.只能在管态 B.只能在用户态 C.可在管态,也可在用户态 D.不能在管态,也不能在用户态 2.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_______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3、最适合分时系统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 。 A.FCFS B.SSJF C.优先数法 D.轮转法 4.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_____。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间片用完 5.设有五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在同一时间最多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初值应该是________。 A.5 B.2 C.1 D.0 6.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的。 A.预防死锁 B.避免死锁 C.检测死锁 D.解除死锁 7.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应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是________。 A.单一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D.段页式存储管理8.UNIX文件的目录结构采用________。 A.简单目录 B.二级目录 C.系统目录 D.带交叉勾链的树型目录 9.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储 C.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 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10.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时间片轮转法 B.LRU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系统的程序道数越多,系统的效率就越高。 2.作业的联机控制方式适用于终端作业。 3.时间片越小,系统的响应时间就越小,系统的效率就越高。 4.程序的并发执行是指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程序,它们的指令在同一处理器上执行。 5.按最先适应算法分配的分区,一定与作业要求的容量大小最接近。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为实现CPU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引入了__________硬件机制。 2.UNIX系统采用________结构存放文件物理块的地址。 3.文件的符号名与物理地址的转换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4.用户编程时使用_________地址,处理机执行程序时使用__________地址。 5.采用资源有序分配算法可以_______死锁的发生。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请介绍在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中几种常用的技术。 2.为什么要引入SPOOLing系统? SPOOLing系统可带来哪些好处? 3.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产生死锁有四个必要条件? 五、计算题(40分) 1.在一个飞机订票系统中,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库。多用户同时查询是可以接收的,指但若一个用户要订票需更新数据库时,其余所有用户都不可以访问数据库。请画出用户查询与订票的逻辑框图。要求:当一个用户订票而需要更新数据库时,不能因不断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确定讲解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A.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B.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 D.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2.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 B.红外光谱 C.紫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3.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相对分子量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个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1、4—二甲苯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氢原子数之比为3∶2 C.丙氨酸分子属于手性分子C H3CH COOH NH2 D.分子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2H5-OH 5.某化合物6.2 g在O2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 2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6.某化合物由C、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85.7%,在标准状况下,11.2L 此化合物气体的质量为14g。则此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A.C2H4 B.C3H6 C.C6H6 D.CH4 7.某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①碳的质量分数;②氢的质量分数;③蒸汽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X对氢气的相对密度;⑤X的质量; ⑥X的沸点,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要的最少条件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8.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吸收峰也不同,根据吸收峰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二乙醚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吸收峰有两个,如图1所示:

书写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基本规则

书写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基本规则 一、原子团书写规则 一些常见原子团的名称和书写规则。 乙基:—CH2CH3,—C2H5,C2H5— 羧基:—COOH,HOOC—,—CO2H 醛基:—CHO,OHC— 卤原子:—Cl,Cl—,—Br,Br— 甲氧基:—OCH3,CH3O— 甲酯基:—COOCH3,CH3OOC— 二、直接结合规则 无论是原子团的书写,还是结构式的书写,遵守直接结合规则是重要的原则之一。所谓直接结合规则,就是说在写结构式时,应当把各个原子或原子团按照它们在分子中结合的方式和次序而连接起来。下面举一些结构式书写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该规则的应用。 想正确书写结构简式,首先得知道该物质的官能团及碳骨架,对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要比较明确,不能省的碳碳双键及碳碳三键要写好,书写完成后,本着以下原则检查,每个碳原子成四个键,氧原子成两个键,氮原子成三个键,氢原子成一个键。对于葡萄糖来说,要知道它是一种链状的多羟基醛,有一个醛基(-CHO),另外的五个碳上各有一个羟基(-OH),其余为氢原子,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都行,注意“2”和“4”都是右下角标。 1.省略“C-H”键(与氢原子相连的键一般都是可以省的,有时可以不省是为了使其结构更清晰易辨)CH3-CH2-CH2-CH=CH2 2.省略“C-C”键(但官能团不能省略如C=C,碳碳叁键)CH3CH2CH2CH=CH2 3.缩写某些原子团CH3(CH2)2CH=CH2 4.工业上常有一些不太规范的写法,如把CH2=CH2写成CH2CH2,这种习惯甚至在中学化学的某些资料中也偶有出现。但对于中学生,应按规范方式书写。 例1.苯和萘结构式的写法。 例2.环己烷结构式的写法。 例3.其它各类化合物结构式的写法。 烷烃:CH3CH2CH3(H3CCH2CH3)(丙烷) 烯烃:CH2=CH2(H2C=CH2)(乙烯) CH3CH=CH2(CH2=CHCH3)(丙烯) 炔烃:CH≡CH(HC≡CH)(乙炔)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拓展应用) 一.学习目标 学会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二.重点难点 结构简式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三.知识梳理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电子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1. 结构式的书写 (1)结构式定义 (2)书写注意点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2.结构简式书写: (1)定义 (2)书写注意点 ①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可以省略 ②“C=C”和“C≡C”中的“=”和“≡”不能省略。但醛基、羰基、羧基可以简写为“-CHO”、“-CO-”、“-COOH” ③不能用碳干结构表示,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个数要正确,官能团不能略写,要注意官能团中各原子的结合顺序不能随意颠倒。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3.键线式: 定义: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每个交点、端点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一条线段代表一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有四条线段,用四减去线段数既是氢原子个数。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键线式 丙烷、丙烯、丙炔、丙醇、丙酸、丙醛

CH 3CH 2CH 2CH 3CH 3CHCH 2CH 3 3 CH 3CH CHCH 3 注意事项: (1)一般表示3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弄清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2)只忽略C-H 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3)必须表示出C=C 、C ≡C 键等官能团; (4)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中氢原子)。 (5)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小结】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键线式 【过关训练】 C C C C H H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 C C Br H Br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 C C H H H H H H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如: 略 去碳 氢 元素短线替换 省略短线 双键叁键保留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处理机的调度与死锁 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 答:高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某种算法,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低级调度是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按某种算法先取进程,再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内存资源,将它们调至外存等待,把进程状态改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2.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 答: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3.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 1) 作业标识 2)用户名称 3)用户账户 4)作业类型(CPU繁忙型、I/O 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 5)作业状态 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 7)资源要求 8)进入系统时间

9) 开始处理时间 10) 作业完成时间 11) 作业退出时间 12) 资源使用情况等 4.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 答: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应将哪些作业从外存调入内存,取决于采用的调度算法。最简单的是先来服务调度算法,较常用的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基于作业优先级的调度算法。 5.试说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 答:(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 (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 (3)把处理机分配给进程。 6.在抢占调度方式中,抢占的原则是什么? 答:抢占的原则有:时间片原则、优先权原则、短作业优先权原则等。 7.在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 答:1)面向用户的准则:周转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截止时间的保证、优先权准则。2)面向系统的准则:系统吞吐量高、处理机利用率好、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 8.在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各采用哪几种进程(作业)调度算法? 答:批处理系统的调度算法:短作业优先、优先权、高响应比优先、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法。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最早截止时间优先即EDF、最低松弛度优先即LLF算法。 9.何谓静态和动态优先级?确定静态优先级的依据是什么? 答:静态优先级是指在创建进程时确定且在进程的整个运行期间保持不变的优先级。动

有机物结构表示方法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1、结构简式书写:不能用碳干结构表示,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个数要正确,官能团不能略写,要注意官能团中各原子的结合顺序不能随意颠倒。 2、键线式: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每个交点、端点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一条线段代表一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有四条线段,用四减去线段数既是氢原子个数。注意事项: (1)一般表示3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 (2)只忽略C-H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3)必须表示出C=C、C≡C键等官能团; (4)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中氢原子)。 (5)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3、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1)当一个碳原子与其它4个原子连接时,这个碳原子将采取sp3杂化取向与之成键;当碳原子之间或碳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形成双键时,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当碳原子之间或碳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形成叁键时,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2)有机物的代表物基本空间结构: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5个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乙烯是平面结构(6个原子位于一个平

面);乙炔是直线型结构(4个原子位于一条直线);苯环是平面结构(12个原子位于一个平面)。 (3)杂化轨道理论:C原子的sp、sp2、sp3杂化 4、有机分子空间构型解题规律 规律Ⅰ:以碳原子和化学键为立足点,若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所代替,其键角基本不变。 规律Ⅱ:若两个平面型结构的基团之间以单键相连,这个单键可以旋转,则两个平面可能共面,但不是“一定”。 规律Ⅲ:若两个苯环共边,则两个苯环一定共面。 规律Ⅳ:若甲基与一个平面型结构相连,则甲基上的氢原子最多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共面。若一个碳原子以四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直接相连,则这四个原子为四面体结构,不可能共面。同时,苯环对位上的2个碳原子及其与之相连的两个氢原子,这四原子共直线。 【基础训练】 1、请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操作系统经典习题+解释

●假定一个阅览室最多可容纳100人,读者进入和离开阅览室时都必须在阅览室门口的 一个登记表上进行登记,而且每次只允许一人进行登记操作,请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实现上述问题的同步。 定义信号量sum,mutex,初值分别为100,1。(3分)则第i个读者的活动描述为:procedure P i(i=1,2,3……) begin wait(sum); wait(mutex); 登记; signal(mutex); 进入阅览室; 阅读; wait(mutex); 登记; signal(mutex); 离开阅览室; signal(sum); end ●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 有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将独木桥的两个方向分别标记为A和B;并用整形变量countA和countB分别表示A、B 方向上已在独木桥上的行人数,初值为0;再设置三个初值都1的互斥信号量:SA用来实现对countA的互斥访问,SB用来实现对countB的互斥访问,mutex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行人对独木桥的互斥使用。则具体描述如下: Var SA,SB,mutex:semaphore:=1,1,1; CountA,countB:integer:=0,0: begin parbegin process A: begin wait(SA); if(countA=0) then wait(mutex); countA:=countA+1; signal(SA); 过独木桥; wait(SA); countA:=countA-1; if (countA=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A); end process B: begin wait(SB);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1. 苯基 苯(benzene, 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 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为IARC 第一类致癌物。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 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2. 羟基羟基,又称氢氧基。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化学式-OH。 在无机物中在无机物中,通常含有羟基的为含氧酸或其的酸式盐。含羟基的物质溶解于水会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含羟基的物质水溶液多成偏酸性。 在有机物中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中,在简单烃基后跟着羟基的称作醇,而糖类多为多羟基醛或酮。 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称作酚。 具体命名见OH 原子团的命名注: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 性。 羟基的性质 1. 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醛或酮或羧酸

2. 弱酸性,醇羟基与钠反应生成醇钠,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 3. 可发生消去反应,如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OH 原子团的命名此原子团在有机化合物中称为羟基,是醇( ROH )、酚(ArOH )等分子中的官能团;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1 ),称为氢氧根。当羟基与苯环相连形成苯酚时,可使苯环致活,显弱酸性。再进基主要进入其邻位、对位。 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在示性式中,羟基和氢氧根的写法相同,因此羟基很容易和氢氧根混淆。 虽然氢氧根和羟基均为原子团,但羟基为官能团,而氢氧根为离子。而且含氢氧根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而含羟基的物质的水溶液则多呈偏酸性。氢氧根和羟基在有机化学上的共性是亲核性。 有机合成中羟基的保护羟基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官能团之一,无论是醇羟基还是酚羟基均容易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因此在多官能团化合物 的合成过程中,羟基或者部分羟基需要先被保护,阻止它参与反应,在适当的步骤中再被转化。 3. 烃基

银行家算法-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操作系统原理》 题目:银行家算法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避免死锁的典型算法,本实验可以加深对银行家算法的步骤和相关数据结构用法的更好理解。 实验环境 Turbo C 2.0/3.0或VC++6.0 实验学时 4学时,必做实验。 二、实验内容 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银行家算法模拟程序,用银行家算法实现资源分配。程序能模拟多个进程共享多种资源的情形。进程可动态地申请资源,系统按各进程的申请动态地分配资源。要求程序具有显示和打印各进程的某一时刻的资源分配表和安全序列;显示和打印各进程依次要求申请的资源数量以及为某进程分配资源后的有关资源数据的情况。 三、实验说明 实验中进程的数量、资源的种类以及每种资源的总量Total[j]最好允许动态指定。初始时每个进程运行过程中的最大资源需求量Max[i,j]和系统已分配给该进程的资源量Allocation[i,j]均为已知(这些数值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输入),而算法中其他数据结构的值(包括Need[i,j]、Available[j])则需要由程序根据已知量的值计算产生。 四、实验步骤 1、理解本实验中关于两种调度算法的说明。 2、根据调度算法的说明,画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3、按照程序流程图,用C语言编程并实现。 五、分析与思考 1.要找出某一状态下所有可能的安全序列,程序该如何实现? 答:要找出这个状态下的所有可能的安全序列,前提是要是使这个系统先处于安全状态,而系统的状态可通过以下来描述: 进程剩余申请数=最大申请数-占有数;可分配资源数=总数-占有数之和; 通过这个描述来算出系统是否安全,从而找出所有的安全序列。 2.银行家算法的局限性有哪些?

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有机结构 一、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1) 1.烷 .................................................................................................................................................................. 1 2.环烷 .............................................................................................................................................................. 2 3.烯 .................................................................................................................................................................. 2 4.炔 .................................................................................................................................................................. 2 5.二烯 .............................................................................................................................................................. 2 6.芳香物 .......................................................................................................................................................... 2 7.醇 .................................................................................................................................................................. 3 8.酚 .................................................................................................................................................................. 3 9.醛 .................................................................................................................................................................. 3 10.酮 ................................................................................................................................................................ 3 11.羧酸 ............................................................................................................................................................ 4 12.酯 ................................................................................................................................................................ 4 13.糖 ................................................................................................................................................................ 4 14.氨基酸 ........................................................................................................................................................ 4 15.其它 ............................................................................................................................................................ 4 二、聚合反应 .. (4) 1.单烯加聚 ...................................................................................................................................................... 4 2.二烯加聚 ...................................................................................................................................................... 5 3.缩聚 .. (5) 一、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1.烷 C H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H C H H CH 3CHCH 33 C CH 3 CH 2CH 3 CH 3 CH 3CH CH 3CH CH 3 CH C C H H Cl Cl Cl C H H Cl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C、H、O 脂肪:C、H、O 固醇:C、H、O 磷脂:C、H、O、N、P 蛋白质:C、H、O、N(P、S等) 核酸:C、H、O、N、P ATP:C、H、O、N、P 叶绿素:C、H、O、N、M、g 胡萝卜素:C、H 叶黄素:C、H、O NADH:C、H、O、N、P NADPH:C、H、O、N、P 2 说明: 2.1 糖类、脂肪、固醇和叶黄素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2.2 必修一: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磷酸的组成元素有N和P。

2.3 磷酸、核酸、ATP、NADH和NADPH都由C、H、O、N、P组成。 2.4 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元素,有的还含有S、P等。如血红蛋白含有Fe、S,其化学式:C3032H4816O812N780S8Fe4。另外上述各种化合物都没有S,而蛋白质可能含有S,所以如果哪个有机物含有S,那么一般可以确定该物质是蛋白质,也就是说S是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元素。 2.5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元素不同,叶绿素含Mg,类胡萝卜素不含Mg。 2.6 固醇的化学结构

2.7 叶绿素的化学式:叶绿素a C55H72O5N4Mg 叶绿素b C55H70O6N4Mg 叶绿素c1C35H30O5N4M 叶绿素c2C35H28O5N4Mg 叶绿素d C54H70O6N4Mg 叶绿素f C55H70O6N4Mg 2.8 叶绿素a的结构

2.9 叶绿素b、c、d 2.10 β-胡萝卜素的结构: 2.11 叶黄素:C40H56O2

操作系统第3章练习题电子版本

操作系统第3章练习 题

第3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3.1 典型例题解析 【例1】(1)3个进程共享4个同种类型的资源,每个进程最大需要2个资源,请问系统是否会因为竞争该资源而死锁?(2)n个进程共享m个同类资源,若每个进程都需要用该类资源,而且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之和小于m+n。说明该系统不会因竞争该类资源而阻塞。(3)在(2)中,如果没有“每个进程都需要用该类资源”的限制,情况又会如何?(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考题) 答:(1)该系统不会因为竞争该类资源而死锁。因为,必有一个进程可获得2个资源,故能顺利完成,并释放出其所占用的2个资源给其他进程使用,使它们也顺利完成。 (2)用Max(i)表示第i个进程的最大资源需求量,need(i)表示第i个进程还需要的资源量,alloc(i)表示第i个进程已分配的资源量。由题中所给条件可知: need(i)>0(对所有的i) max(1)+…max(i)+…+max(n)

这样,至少必须存在一个进程,其need(i)≤0,这显然与题意不符,所以该系统不可能因竞争该类资源而进入死锁状态。 (3)此时系统可能发生死锁,如n=4,m=3时,若P1的Max为0,而其余三个进程的Max都为2,则仍然满足最大需求量之和(即6)小于m+n(即7)的要求,但当除P1以外的其余三个进程各得到一个资源时,这三个进程将进入死锁状态。 【例2】设系统中有3种类型的资源A、B、C和5个进程P0、P1、P2、P3、P4,A资源的数量为10,B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7。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表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实施死锁避免策略。 (1)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2)在T0时刻若进程P1发出资源请求Request(1,0,2),是否能够实施资源分配? (3)在②的基础上P4发出资源请求Request(3,3,0),是否能够实施资源分配? (4)在③的基础上P0发出资源请求Request(0,2,0),是否能够实施资源分配?

14有机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专题十四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专题新平台 【直击高考】 1.了解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能够识别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并能根据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的不同,确定其不同的化学性质。 2.能根据化学实验现象,结合化学反应推导并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及结构式(或结构简式)。 3.能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分析有机反应,确定其化学式及其结构。 4.综合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确定分子式及结构式,此类试题选择、填空均有,有时还涉及到有机化学计算,为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 【难点突破】 1.方法与技巧 (1)如果两种有机物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每增加1个氧原子,必须多2个氢原子,若增加2个氧原子,则应多4个氢原子,以此类推。或每增加1个碳原子,必须多2个氧原子,若增加2个碳原子,则应多4个氧原子,以此类推。 (2)如果有机物的通式可写成(CO)n H m的形式,则其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Na2O2后,其增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的质量。 (3)常见的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四面体型(CH4、CCl4等)、直线型(C2H2等)、平面型(C2H4、C6H6等),掌握其结构对推断复杂分子的结构非常重要。 (4)放大的有机结构(参见本专题训练4、8题),通常应用在有机小分子中,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将放大后的结构,根据题设要求回复到通常状态,然后对题中设问遂一化解。 (5)缩小的有机结构(如键线式),通常应用在较大或较复杂的有机物质中,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将缩小后的结构,根据题设要求回复到一般的结构简式,然后再对题中设问遂一分析,以此方可获得正确结果。 2.解题注意点 (1)组成有机物的元素虽然较少,但由于碳碳间可通过共价键连接,因而其物质种类较多。因此有关有机物组成的分析,必须依靠燃烧或其它的相关反应。 (2)有机结构的分析包括:空间结构的分析;结构简式的分析。 ①空间结构的分析: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子共平面或共直线的分析与判断。在解题时,要注意将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结构迁移到新的物质中。 ②结构简式的分析:要注意利用官能团的结构,来确定有机化学反应。 3.命题趋向 有机化学中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的改革,有关有机结构的考查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目前巳考查到顺反异构、手性异构。在此类试题面前,不少考生显得束手无策,唯有抓住信息,理清关系,方能正确作答。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名称、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编 号 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 烷烃 1甲烷CH4 2乙烷C2H6 CH3—CH3、CH3CH3、 3丙烷C3H8 CH3—CH2—CH3、CH3CH2CH3、 、 4正丁烷C4H10CH3—CH2—CH2—CH3、CH3CH2CH2CH3、 52—甲基丙烷 异丁烷 C4H10 、CH CH33、 6正戊烷C5H12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3、 CH3CH23CH3、 72—甲基丁烷 异戊烷C5H12 82 ,2—二甲基丙 烷 新戊烷 C5H12 、C CH34 9正己烷C6H14 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3、CH3CH24CH3、 102—甲基戊烷 异己烷 C6H14 113—甲基戊烷C6H14 122 ,3—二甲基丁 烷 C6H14 132 ,2—二甲基丁 烷 C6H14 14正庚烷C7H16 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5CH3 152—甲基己烷 异庚烷 C7H16 163—甲基己烷C7H16 172 ,2—二甲基戊 烷 C7H16 183 ,3—二甲基戊 烷 C7H16

192 ,3—二甲基戊 烷 C7H16 202 ,4—二甲基戊 烷 C7H16 212 , 2 ,3—三甲 基丁烷 C7H16 223—乙基戊烷C7H16 232,2,4,4—四甲 基戊烷 C9H20 242,3—二甲基— 3—乙基戊烷 C9H20 253 ,3,4—三甲基 己烷 C9H20 262,2,4—三甲基 戊烷 C8H18 272,3,3—三甲基 戊烷 C8H18 282,2,3—三甲基 戊烷 C8H18 292,3,4—三甲基 戊烷 C8H18 环烷烃 30环丙烷C3H6 、 31环戊烷C5H10 、32环己烷C6H12 、、33甲基环己烷C7H14 、34乙基环己烷C8H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