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真4_第四章本科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章

1、高度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内, 在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 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 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
1 Ra = l

l
0
y ( x ) dx
1 Ra = n

n
i =1
yi
轮廓最大高度R (2)轮廓最大高度Rz 在取样长度内,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 线之间的距离。 线之间的距离。峰顶线和谷底线平行于 中线且分别通过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 中线且分别通过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 =︱ Rz =︱ypmax︱+︱yvmax︱
1 2
n
x
G1
G2 n
yi2 = min ∑
i =1GmL源自轮廓算术平均中线m 在取样长度内, 轮廓算术平均中线m :在取样长度内,将 实际轮廓划分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面积 实际轮廓划分上下两部分, 相等的直线 。 即:F1+F2+…+Fn= G1+G2+…+Gm +F +G
二、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2009从高度 国家标准 GB/T3505 –2009从高度、间距、 2009从高度、间距、 形状三方面规定相应的评定参数, 形状三方面规定相应的评定参数,其中高度参 数是主要的。 数是主要的。
4、图样上的标注
标注时将其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 标注时将其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 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 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 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
解释图中粗糙度符号表示的含义: 解释图中粗糙度符号表示的含义:
指出图中标注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指出图中标注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范真4_第四章本科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资料

范真4_第四章本科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资料
垂直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 差值t且垂直于基淮轴线的两平 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平面度:表面在间距为0.1
§4-1 基本概念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2.几个同型要素有同一形位公差要求 用一个公差框格,几条 带箭头的指引线,分别指 向被测要素(如图a)。 或者在公差框格的 上方注明被测要素的数 量和代表被测要素的字 母,同时绘制该字母的 T形尾的箭头分别 指向被测要素。
有 域。
基 理想轮廓面由SR35确定,位置由基准A和理论
准 要
正确尺寸40确定。

§4-3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方向公差与公差带: 方向公差:关联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
动量。 特征项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被测要素:线或面 基准要素:线或面 分线对面、线对线、面对线、面对面四种情
况。
§4-3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4、基准体系 三个相互垂直的基准平面构成一个基准
体系——三基面体系。它是确定和测量零 件各要素几何关系的起点,用基淮字母从 左至右的顺序注写在公差框格中
●三基面体系中的 三个相互垂直的平 面按功能要求分别 称为第一、第二、 第三基准平面(分 别用符号A、B、C 表示)。
位置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 柱面的轴线由基淮平面AB和理 论正确尺寸确定。
四、几何公差带: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 域。
形状:取决于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线大轮廓小度::公用差公带为差直径带为的公差公值差t、值表示
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一 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
§4-1基本概念
◆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有三种表示方法:“t”、 “φt”、“Sφt”。
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或平面,标注 “t”,例如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圆 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的标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1.2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解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工程测量技能。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互换性概念、技术测量原理、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2 实验: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3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验教学。

3.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互换性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周:技术测量原理及测量工具第三周:长度测量和角度测量第四周: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第五周:表面粗糙度测量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4.2 实验报告:实验教学环节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王永强著。

5.2 实验设备:卡尺、千分尺、角尺、量块、表面粗糙度仪等。

5.3 辅助资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

六、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6.1 误差的概念:介绍误差的定义,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的普遍性。

6.2 误差的来源: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环境误差、操作误差等。

6.3 误差的大小表示:介绍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等概念。

6.4 误差减小方法:探讨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采用适当的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1 不确定度的概念:解释不确定度的定义,阐述不确定度在测量结果评价中的重要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版

15
标准化及优先数
中国机械工程师联盟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321—2005)规定:
以十进制等比数列为优先数系; 规定了五个系列,分别用R5、R10、R20、R40、R80表 示,其中前四个是基本系列, R80为补充系列。 级数的公比 q r 10 (r为每个十进段内的项数):
7
互换性的意义及作用
中国机械工程师联盟
互换性概念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经任何挑 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 要求。 要点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 不经任何辅助工作(挑选、调整、修配等); 互换后仍满足原定的使用要求(包括几何参数和 力学性能的互换)。

中国机械工程师联盟
公差带的位置:下偏差EI最靠近零线,是基本偏差,为0。 轴φ55k6( 0.002 ) 公差带大小为0.019 下偏差最靠近零线,是基本偏差ei=+0.002
0.021
孔φ55H7公差带图
轴φ55k6公差带图
配合公差带图
30
中国机械工程师联盟 2.1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
0.006 轴 25 0.007 0.021 如孔 250
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dmax)
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Dmin、dmin)。
24
2.1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偏差与公差
中国机械工程师联盟
ecart superieur ecart inferieur (1) 尺寸偏差(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ES、es):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下偏差(EI、ei):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偏差可以是正,负或零值。实际偏差应位于极限偏差范围之内。 tolerance (2)尺寸公差(公差)TD (Th)和Td (Ts)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 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是一个绝对值的概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教案第 1 次课授课时间 2017 年2月28日节说明:1、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理论知识教学目标和技能目标,既理论包括:掌握……;理解……;了解……等;技能包括:能……;会……;能用……;会用……等;2、课程类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现场教学等。

3、教学方法一般包括: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4、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5、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进程。

一、开场白教师自我介绍,办公地点,上课纪律及作业要求。

二、讲授新课1.课程性质、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课程,总课时为40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4学时,本课程实践及知识运用在该课程地位上是极其重要的。

学习该课程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准确地对机械零件进行技术测量,判断零件是否满足技术图纸的要求,决定零件是合格产品还是废品。

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考核时实践测量能力占有一定的比重,希望同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该课程包含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轮廓粗糙度及技术测量和实验等四个方面内的内容。

2. 互换性在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遇到互换性。

例如,机器上丢了一个螺钉,可以按相同的规格装上一个;灯泡坏了,可以换个新的;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的零部件磨损了,也可以换个相同规格的新的零部件,即能满足使用要求。

互换性是机器和仪器制造行业中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原则。

所谓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和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

相互运动的表面,必定存在着摩擦磨损,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必然需要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活塞环、刹车片等等。

如用6208轴承去替换失效的轴承,机器就能重新正常的工作,说明6208轴承之间能够互换,不仅其外径内径和厚度的基本尺寸一样,而且公差值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章
为了简化制图,对一般机床加工就能保证的形位 精度,不必在图样上注出形位公差。图样上没有具体 注明形位公差值的要素,其形位精度应按下列规定执 行。 1)对未注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 圆跳动各规定了H、K、L三个公差等级。 2)未注圆度公差值等于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大 于径向圆跳动值。
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
表4-1 公差特征的符号
形位公差的特征、符号和标注
(二)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的形式标注,如图4-2所 示。
图4-2 公差框格及基准符号
三、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带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它是一个几何图形,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 公差带内,就表示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设计 要求。 形位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要 素。形位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 定的公差特征所决定。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如图4-4所 示。
二、形位公差数值(或公差等级)的选择
形位精度的高低是用公差等级数字的大小来表示 的。按国家标准规定,对14项形位公差特征,除线面 轮廓度及位置度未规定公差等级外,其余11项均有规 定。一般划分为12级,即1~12级,精度依次降低; 仅圆度和圆柱度划分为13级。
形位公差数值(或公差等级)的选择
在确定形位公差值(公差等级)时,还应注意下列 情况: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 差值。 2)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直线度除外) 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4)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除主 参数外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功能的要求下,可 适当降低1~2级选用。 5)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作出规定的,都应按 相应标准确定。
三、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doc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doc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次:4授课课题: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课题内容: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形位公差带定义、特点本次重点:形位误差的评定、检测形位公差精度分析本次难点:形位公差精度分析作业:4-2参考资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何镜民主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忻良昌主编课题四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0.008φ0.05 A实例引入,承上启下A0.05 A一、形状误差和形状公差1、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解释概念,2、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明确内容二、位置误差和位置公差1、位置误差:关联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2、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按几何特征分:*定向公差:具有确定方向的功能,即确定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基准要素的方向精度。

*定位公差:具有确定位置功能,即确定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基准要素的位置精度。

*跳动公差:具有综合控制的能力,即确定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两方面的综合精度。

零件的形位究竟是多少,该如何评定呢?提出问题,三、形位误差的评定引导思考形位误差是指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形位误差值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形位公差值,则认为合格。

1、形状误差的评定(1)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最小条件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此时,对被测实际要素评定的误差值为最小。

(2)形状误差值的评定评定形状误差时,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3个区域比较,引出最小条件、最小区域的概念,用以评定形状误差。

2、位置误差的评定*定向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理想要素的方向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 测量技术基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 测量技术基础
测量技术基础
1
• 国家标准 · GB/T 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检验》 · GB/T 1957—2006《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 · GB/T 6322—1986《光滑极限量规型式与尺寸》
· GB/T 6093-2001《几何量技术规范(GPS)长度标 准量块》
· JJG 146—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检定规程 量块》
降低。K级校准级。 • 按检定精度分1、2、3、4.5等。其中1等精度最高
,5等精度最低。 • 各级量块的精度指标见表3-1 • (极限偏差和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 • 各等量块精度指标见表3-2 • (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和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
3.1.3 量块
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即不计量 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但它们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 使测量精度受到影响,但使用方便。 按“等”使用时, 用量块经检验后所给定的实际中心长度 尺寸作为工作尺寸。但存在测量误差。 因此,在高精度的科学研究、测量工作中应按等使用, 而 在一般测量时按级使用, 以简化计算。
· JJF 1001—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 规范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1 概述
• 3.1.1 • 3.1.2 • 3.1.3
测量的概念 量值传递系统 量块
3
3.1.1 测量的概念
测量 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 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几何测量过程包括四个要素:
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 • ⑵ 被动测量 加工完成后进行的测量。其结果仅用于发
现并剔除废品。
3.2.3 测量方法的分类
• 5、按零件上同时被测参数的多少分 类
• ⑴ 单项测量 • ⑵ 综合测量 • 6.按被测工件在测量时所处状态分类 • ⑴ 静态测量 • ⑵ 动态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章)

二、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的标注
5)当一个以上的要素作为 被测要素,如6个要素,应 在框格上方标明,如“6 X”、 “6槽",如图4-2 1所示。 6) 如果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则应 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符号,如表4—2所示。
二、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的标注
7)对几个表面有同一数值的公差带要求 。
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三节 形位公差
•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 动全量。 • 定向公差带——方向是固定的,它由基准确定,而其位置 则可在尺寸公差带内浮动。 •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三项。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三节 形位公差
(1)一个方向: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且平行于基准要素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t
基准线
a) 标注 b)公差带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三节 形位公差 (2)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 t 1 × t2,且平行于基准要素的四 棱柱内的区域。
t2
基准线
a)
基准线
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 用框格代号标注。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时,才 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加以说明,但应做到内 容完整,用词严谨。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二节 形位公差的标注
一、公差框格与基准的标注
(一) 第一格 形位公差特征的符号。 (二) 第二格 形位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 用线性值,以mm为单位。 公差带是圆形或圆柱形的,则在公差值前面加注Φ。 球形的,则在公差值前面加注SΦ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章
公差带定义: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 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 线上。如下图。
第三节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 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带——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被 测实际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 。
2) 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定向公差的要素 ,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只有需要对该要素的形状有进一 步要求时,则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但其公差数值应小于定 向公差值。
三、定位公差与公差带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
全量。
现行国家标准主要有: 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 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4249—1996《公差原则》 GB/T 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 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3319—1991《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度公差》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几何公差的应用 几何误差的评定及检测
HH2a
第一节 概述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 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 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 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几何误差。
t
公差带
标注
3.圆度
公差带: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 径差为公差值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及讲义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互换性、技术测量及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测量技能和质量控制能力。

1.2 课程目标(1)理解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2)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常用测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4)了解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5)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互换性(1)互换性的概念及其意义;(2)互换性的分类与等级;(3)互换性与标准化、系列化的关系;(4)互换性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2.2 技术测量基本原理(1)测量的定义和分类;(2)计量学的基本概念;(3)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5)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2.3 常用测量工具和设备(1)长度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micrometer screw gauge 等;(2)角度测量工具:量角器、万能角度尺等;(3)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工具:水平仪、垂直仪、测微等;(4)温度测量工具:温度计、热电偶等;(5)其他常用测量设备及仪器。

2.4 质量控制基本方法和技术(1)质量控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统计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等;(3)质量管理的七大基本原则;(4)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不合格品的处理与纠正、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进行,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2 实践教学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使学生熟悉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3 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课程各个章节,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课程介绍、互换性概念及意义;第2周:互换性分类与等级、互换性与标准化;第3周:互换性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第4周:技术测量基本原理;第5周:测量误差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第6周: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第7周:常用测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第8周:质量控制概念及其重要性;第9周: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第10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11周:不合格品处理与纠正、预防措施;第12周:综合案例分析与讨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04第四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04第四章

给 定 方 向

公差带 位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mm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
浮动
公差带为在给定横截面内,半径 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所限 定的区域
在圆柱面的任意横截面内,实际圆周 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03mm的两共面 同心圆之间

圆 度
横 截 面

浮动
在圆锥面的任意横截面内,实际圆周 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mm的两共面同 心圆之间
2) 有基准要求的轮廓度,其公差带的位置需由理论正确尺寸和 基准来决定,见表4-4。
三、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形状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形状 误差值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公差值,则认为合格。
评定形状误差的唯一准则是“最小条件”。
最小条件是: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浮动
a—任一距离 b—垂直于右图 所在平面
特征
公差带形状和定义
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圆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和基准平 面B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 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 所限定的区域
公差带 位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在任一平行于图示投影面的截面内, 实际轮廓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4mm、 圆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和基准平面B确 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 一系列圆的两等距包络线之间
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导读】零部件的几何误差对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给予 充分重视,所以本章也是本课程的基础和重点。相对于尺寸公差, 几何公差更复杂,学习的难度更大。本章也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 国家标准对几何公差的主要规定、如何选用、如何检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版)》公差教案(第4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版)》公差教案(第4章)

编写时间:年月日a )b ) 教案内容: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几何公差旧称形位公差。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几何(形位)误差(几何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误差)。

几何误差会影响机械产品的工作精度、联结强度、运动平稳性、密封性、耐磨性、噪声和使用寿命等。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几何要素几何要素(简称要素):指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和面。

1.按结构特征分(1)组成要素(轮廓要素):指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

(2)导出要素(中心要素):指组成要素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面。

2.按存在状态分(1)实际要素:指零件实际存在的要素。

时间:(2)理想要素:指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

图样表示的要素。

3.按所处地位分(1)被测要素:指图样上给出几何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2)基准要素: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4.按功能关系分(1)单一要素:指仅对要素自身提出功能要求而给出形状公差的被测要素。

(2)关联要素:指相对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

二、几何公差的特征、符号和标注(一) 几何公差特征及符号见表4-1。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的形式标注,如图4-2所示。

a)公差框格b)基准符号图4-2 公差框格及基准符号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带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它是一个几何图形,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就表示被测要素的几何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几何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要素。

1.形位公差带形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所决定。

图4-4 几何公差带的形状2.几何公差带的大小由公差值t确定。

3.几何公差带的方向。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标注和改错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标注和改错答案)

第四章习题:4—1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2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3技术要求→图样标注:1.正确标注
(2)
2.错误标注
4—4 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5 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4—6 技术要求→图样标注:
1、正确标注:
2.错误的标注
2、其他正确标注和错误标注
改错题:
(a)题图
(a)题图改错后的标注
(a)题图标注
(b) 题图
(b) 题图改错
(c)题图改错
(d) 题图改错
(e) (f)题图:
(e) (f)题图改错
4—7公差原则的应用:
4-9形状误差评定:
见教材P98
平面度误差为:18.75-(-12.5)= (单位)。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chap4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chap4
| 保证紧固件在装配 时避免干涉;
| 要规定延伸公差带 的最小长度值;
| 主要应用于位置度 公差。
自由状态下的要求 非刚性零件注法 GB/T16892-1997
形状公差的符号及标注
(GB/T1182-1996)
|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5 特殊规定 a) 部分长度 b) 公共公差带 c) 螺纹、花键、齿轮 d) 全周符号 e) 任选基准
( 0.05 ) A ( 0.05 ) A
形状公差的符号及标注
(GB/T1182-1996)
|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4 附加符号的标注 a) 包容符号 b) 最大、小实体要求符号 c) 可逆要求 d) 延伸公差带 e) 自由状态
附加符号标注
附加符号标注
延伸公差带
GB/T 17773-1999 = ISO 10578
新一代GPS有关要素的新概念
公称组 成要素
公称导出 要素
实际 要素
提取组成 要素
提取导出 要素
拟合组成 要素
拟合导出 要素
GB/T18780 .1 = ISO14660-1
公称组成要素
要素
组成要素
导出要素
图样 工件
公称的 实际的
工件的 替代
提取的 拟合的
公称组成要素 实际组成要素
提取组成要素 拟合组成要素
1 形位公差带的形状
| 公差带呈何种形状,取决于被测要素的形状 特征、公差项目和设计时表达的要求。
| 如被测要素是平面,则其公差带只能是两平 行平面;被测要素是非圆曲面或曲线,其公 差带只能是两等距曲面或两等距曲线。
| 在平面、圆柱面上要求的是直线度公差项 目,则要作一截面得到被测要素,被测要素 此时呈平面(截面)内的直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有 基 准 要 求
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内,被测要素的轮 廓线位于距离为0.04mm、对理想轮廓线对称分 布的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理想轮廓线位置 由基准A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无 基 准 要 求
2.面轮廓度 公差带: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 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两包络面 之间的区域。
理想轮廓面
40 0.2 +
SR80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被测要素的轮廓面位于距离为0.02mm、对理 想轮廓面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 域。 理想轮廓面由SR35确定,位置由基准A和理论 正确尺寸40确定。
有 基 准 要 求
§4-3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方向公差与公差带: 方向公差:关联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 动量。 特征项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被测要素:线或面 基准要素:线或面 分线对面、线对线、面对线、面对面四种情 况。
0.1 A
0.06
t
3.圆度 (○) 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 圆之间的区域。
§4-2形状公差与误 差
0.01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4.圆柱度 ○ (综合性指标)
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 区域。
0.05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无 基 准 要 求
三、轮廓度公差带 1.线轮廓度 公差带: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 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 之间的区域。
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4-1 §4-2 §4-3 §4-4 §4-5 §4-6
基本概念 形状公差 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公差原则 几何公差的选择 几何公差的检测
1
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目的任务: 1、掌握几何公差的符号和公差带含义; 2、掌握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3、掌握公差原则; 4、掌握几何公差的评定原则和选用原则。 重点难点: 规范标注,公差原则,几何公差 的选择。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1.直线度(—) 零件上被测直线的不直程度。实际直线对理 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上平面的提取线,公差带是距离为t的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 提取线,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
的中心由基淮平面AB和理论正 确尺寸确定。
§4-1基本概念
被测要素为某要素的局部要素,在视图上表 现为轮廓线时,可用粗点划线表示出被测 范围,箭头指向粗点划线。
平行度:距离为公差值t,平行基淮 平面的两平行平面限定的区域
§4-1 基本概念
3.指引线箭头的指向 指向几何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形状公差
方向公差
§4-1 基本概念
二、几何公差分类、特征项目和符号
§4-1 基本概念
三、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一)公差框格和基准符号 1.公差框格:公差框格分成两格或多格。水平 或垂直绘制,其线型为细实线。水平绘制时, 框格内从左到右填写以下内容: 第一格—几何公差特征符号 第二格—几何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 第三格及以后各格—基准字母和 有关符号。
§4-1基本概念
2.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圆心且检测方向为任 意方向,公差带的形状为圆柱或圆形, 标注“φ t”,例如垂直度、同轴度公 差值的标注。
§4-1基本概念
3.被测要素为球心且检测方向为任意方向, 公差带的形状为球形,标注“Sφ t”, 位置度公差值的标注。
§4-2形状公差带与误差
一.形状公差带 限制单一要素形状的变动区域。 ● 被测要素:线和面; ●特征项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 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的要求,对方向和 位置没有要求。 0.1
(三)按检测关系分类 1.被测要素 是指图样上给出了形状 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 2.基准要素 是指图样上规定的用来 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和位 置的要素。理想的基准要 素称为基准。
§4-1 基本概念
(四)按功能关系分类 1.单一要素 仅对本身给出形 状公差的要素。 2.关联要素 关联要素是指相 对基准要素有功能要 求而给出方向、位置 和跳动公差的被测要 素。
§4-1 基本概念
指引线:连接公差框格和被测要素,带有单向 箭头,指向被测要素。可曲折,不得多于两次。 2.基准符号 由带大写字母的方格和涂黑或空白的三角形用细实线 连接而构成。
(a)水平绘制
(b)垂直绘制
(c)倾斜绘制
●无论基准符号在图面上的方向如何,方格中的字母都 应水平书写。
§4-1 基本概念
§4-1 基本概念
2.基准为中心要素 将基准符号的三角形的底边放置在轮廓要 素的尺寸界线上,基准符号的细实线与尺 寸线对齐。
垂直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 差值t且垂直于基淮轴线的两平 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4-1 基本概念
当基准要素为圆锥轴线时, 基准符号的细实线应与圆 锥直径尺寸线对齐
同轴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 柱面的轴线与基淮轴线重合。
PPT18页
§4-1 基本概念
3.几个被测要素有同一形位公差要求 结构和尺寸分别相同的几个被测要素 有同一形位公差带要求时,只对其中一个 绘制公差框格,在框格上方写明被测要素 的数量。如图所示。
位置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 柱面的轴线由基淮平面AB和理 论正确尺寸确定。
位置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 柱面的轴线由基淮平面AB和理 论正确尺寸确定。
位置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球面限定的区域。球面 的中心由基淮平面AB和理论正 确尺寸确定。
三基面体系标注
§4-1 基本概念
(四) 形位公差的标注 1.同一被测要素有几项形位公差要求 将这几项形位公差要求的公差框格重叠绘 出,用一条指引线引向被测要素。
平面度:表面在间距为0.1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
指向被测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 点指在被测面上。
同轴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 柱面的轴线与基淮轴线重合。
对称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 差值t,对称于基淮中心平面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2.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轴线、中心直线、 中心平面、球心等)时,指引线的箭头 位置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与尺寸线重合。 差值t的球面限定的区域。球面
§4-1 基本概念
理论正确尺寸不附带公差,是一个理想精确的 尺寸,在图样上用带方框的尺寸表示,实际加 工时并不存在。只是为了从理论上找到理想位 置以便建立位置度公差带之用。
§4-1基本概念
(五)其它标注 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 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符号。 a.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外凸 b.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内凹 c.只允许从右向左减小 d.只允许从左向右减小
四、几何公差带: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 域。 形状:取决于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线轮廓度:公差带为直径为公差值 t、 大小:用公差带的公差值表示
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一 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
§4-1基本概念
◆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有三种表示方法:“t”、 “φ t”、“Sφ t”。 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或平面,标注 “t”,例如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圆 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的标注。
对称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 差值t,对称于基淮中心平面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4、基准体系 三个相互垂直的基准平面构成一个基准 体系——三基面体系。它是确定和测量零 件各要素几何关系的起点,用基淮字母从 左至右的顺序注写在公差框格中 ●三基面体系中的 三个相互垂直的平 面按功能要求分别 称为第一、第二、 第三基准平面(分 别用符号A、B、C 表示)。
§4-3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1.平行度 (1)面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0.05 A
A
§4-3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2)线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A
§4-3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3)面对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4-1基本概念
◆对被测要素任意局 部范围内的公差有 要求,将局部范围 的尺寸(长度、边 长或直径)标注在 形位公差值的后面, 用斜线相隔。
直线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 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
§4-1基本概念
形位公差用于横截面内的整个外轮廓线或整 个轮廓面时,应采用全周符号。 0.1
线轮廓度:公差带为直径为公差值t、 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一 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
0.02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给定两个方向的直线度: 提取线,公差带是在给定两个方向上的两 对平行平面所形成的区域。 0.2 0.1
t2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3)在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直径为公差值Ф t的是圆柱面内的区域。
Ф0.08
§4-2形状公差与误差
2.平面度
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距离为公差值t,平行基淮 平面的两平行平面限定的区域
位置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 差值t的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 柱面的轴线由基淮平面AB和理 论正确尺寸确定。
§4-1 基本概念
平行度:公差带为平行基淮平面, 间距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 的区域。
4.被测公共要素的标注方法 对于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和公共平面等几个同 类要素组成的被测公共要素,应采用一个公差框格标 注。在第二格公差值后加注公共公差带的符号CZ。
被测要素的基准字母在图样上用大写英文字 母表示,为避免混淆,不得采用E、F、I、 J、L、M、O、P、R等九个字母。基准字 母不许与图样中任何向视图的字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