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前言《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水资源量分析主要以水文断面成果为主。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14年(1987~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库以上、龙库~兰、兰~头、头~龙门、龙门~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二级流域分区。
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黄河流域行政分区面积柱状图图2 黄河流域分区面积比例图2004年黄河流域降水略偏少,平均降水量为421.8mm,折合降水总量3353.5亿m3,比上年降水量减少24.1%;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1.1%;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5.7%。
2004年黄河花园口站水资源总量为482.65亿m3(其中河川天然径流量396.70亿m3,与河川天然径流量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85.95亿m3),比上年减少29.4%,比1987~2000年均值偏少12.9%,比1956~2000年均值偏少22.3%。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4年,我国大江大河除长江、淮河的局部河段和珠江流域西江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外,水势比较平稳,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较大洪水。
2004年全国旱情偏轻,农作物受旱面积比2003年减少约1.1亿亩,但华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力协作,加强洪水管理,拓宽抗旱领域,控制了灾情的扩展蔓延,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粮食丰收。
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在水利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农村水利、节约用水和水利改革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推进新时期的治水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687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6.5%。
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六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 6.3%,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四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6%。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东、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庆、青海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海南、江苏和内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 2004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减少13.4%。
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3.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东、西藏、新疆、上海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山东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程度均低于7%;比常年值偏少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江苏、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肃、广东、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
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综合报告

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综合报告篇一:滨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滨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1.总则1.1调查区域河北省沿海县(市、区)的52个完整乡镇。
1.2调查内容——滨海各类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面积;——滨海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状况。
1.3引用标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分类》(过度期间适用),国土资发[20XX]255号;——《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20XX。
1.4工作方式卫星和航空遥感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为主,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
2.野外调查2.1资料准备——2000年河北省海岸带1:1万正射影像图;——1990年、20XX年河北省海岸带Tm卫片;——20XX年河北省海岸带SPoT卫片;——1:5万以上最新版地形图;——河北省沿海各县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1:1万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和变更调查图件、台帐,或土地利用数据库;——河北省沿海各县地方志、农业区划等资料和图件;——河北省沿海各县土壤志以及相关图件(类型、质地、养分等);——河北省沿海各县20XX年土地统计年鉴。
2.2遥感影像预判与解译2.2.1遥感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预处理包括彩色波段合成、Tm影像与SPoT影像融合、数据整合、影像精校正、多景影像的镶嵌、按研究区范围对影像裁切、遥感影像增强处理等。
2.2.2遥感影像解译——建立分类系统根据《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土地资源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建立河北省滨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分类系统(附录a)。
——建立解译标志对经过预处理的遥感影像地物特征(如形状、大小、色调、位置和布局等)进行分析,建立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标志(附录B)。
——解译运用监督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解译标志对影像进行解译,描绘不同土地类型界限,形成解译草图,供野外调查参考。
2.3土地类型调查——根据解译草图,进行野外验证,各县级行政区域每一土地类型的验证点不低于10个,记录调查内容,将样点的图幅、图斑号、坐标点经纬度标注出来(附表c1);——在解译草图上,对调查的地类进行标注。
河北省近十年水资源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河北省近十年水资源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董亚北给排水101 201011007104概况:除直接供水外,河北省也在努力改善北京市水源的生态环境。
比如,张家口和承德处于农业和牧业过度带,加上干旱少雨。
为了保证向京津供水,就要限制发展耗水性农业,例如水稻改种玉米。
北京市向这两地的农民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
实际上,河北省也同样面临缺水的问题。
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是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为全国平均值的1/7。
根据《廊坊市水资源评价》显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0立方米,远低于河北省人均水平(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0立方米),更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属于国内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地区之一。
内容:水资源状况:一、河北压力:为了保证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河北省的张承地区做出了巨大牺牲。
近十年来北方张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尽管河北省有关地区尽力保证下泄京津的水量,水资源对北京来说仍是心腹之患。
张家口市沙漠化面积已达99.13万公顷,承德的水土流失面积也达到了2.1万平方公里,加之地表水资源严重污染和草原退化等环境问题的,张承地区已自身难保。
为了弥补自身的缺口,河北省也不得不在地下水和跨省调水方面下工夫。
河北省每年要通过山东境内,从黄河向省内调水。
廊坊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引黄入廊”工程,截至去年12月,廊坊已成功引入黄河水10238万立方米。
为保证向北京顺利供水,河北省水利厅投资数百万元,去年底建成一条专门为廊坊开辟的新线路,为“引黄入廊”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石家庄地区降水量属于平均年份,但是用水量却在与日俱增,今年我市的缺水状况十分严峻,除继续加大各类节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外,市民的节水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节水器具的推广使用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大。
在某种程度上,河北省的客观条件使其在保障北京市水源方面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暴雨影响:与大雨中地面一汪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地下水多年来水位明显下降。
邯郸市2004~2008年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1 5 入 境 水 量 .
20 20 0 4~ 0 8年 平均 入境 水量 l . 1亿 m 。 比多年平 均 50 入境 水 量 2 . O亿 m 减 少 4 . % 。入 境 水 量 最 少 的 是 82 68
撑经 济社会 可持 续发 展 , 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具
m
。
1 4 水 资 源 总 量 .
20 20 0 4~ 0 8年 平均 水 资源 总 量 1 . 3亿 m。 比多 年 平 11 , 均水 资 源总 量 1 . 5亿 m 减少 2 . % 。其 中 2 0 48 50 0 6年 最少 ,
年 份
桢
髓
地
量
( m) a r
( L ) 4 m3
( m) 亿
( 1) ( m) 亿 1 亿 1
年平 均 值 , 它 年 份 都 不 同程 度 的少 于 多 年 平 均 值 , 中 其 其 20 0 6年 减少 2 . % 。2 0 34 0 4~2 0 0 8年 平 均 降 水 量 从 行 政 分
1 3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
20 0 4—2 0 0 8年地 下水 资 源 量均 值 为 1 . 6亿 m 与 多 16 , 年均值 比 较 减 少 1 0 . 2亿 m , 少 幅 度 明 显 小 于 地 表 水 。 减
20 0 6年最 少 只 有 9 4 . 0亿 m 。2 0 年 最 多 , 1 . 3亿 05 为 45
5.5% 。
10 0 4—1 8 ( 0 0) 3—0 2 14 2 1 0 19—0 2
从 20 0 0年 邯郸 市进行 了水 资 源评价 至今 , 已经 过去 了 8 年时间 。进入 新世 纪 , 市 社 会 经济 发 展 势 头 强劲 ,0 8年 全 20 全 市 G P达 到 19 0 4亿 元 , 2 0 D 9 . 比 0 4年 的 9 6 5亿 元增 长 3.
2001年以来河北省水资源量变化分析

科技创新□郎子雪收稿日期:2018-09-10作者简介:郎子雪,女,汉族,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助理工程师。
2001年以来河北省水资源量变化分析河北省水资源短缺,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都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7,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市区之一。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河北省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尖锐,严重制约着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及水生态的修复改善,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此文基于1956~2000年系列河北省水资源评价成果及2001年至2017年历年水资源公报资料,对2001年以来河北省水资源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1.2001年以来河北省水资源量变化1.1降水量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1.8mm (1956~2017年系列平均值)。
上世纪50年代河北省处于丰水期(年均降水量为611.0mm );60~70年代处于偏丰水期(年均降水量分别为560.8mm 、552.5mm );80年代出现了1981~1984年连续枯水年组,处于枯水期(年均降水量为486.1mm );90年代出现了1994~1996年连续丰水年组,但随后又出现了1997~2000年的连续枯水年组,处于平水期(年均降水量为504.2mm );2001~2010年系列中出现了2001~2002年和2005~2007年两个连续枯水年组,其余年份也均为平枯年份,处于枯水期(年均降水量为480.2mm );2011~2017年系列中出现了2012年和2016年两个丰水年份,处于平水期(年均降水量为517.8mm )。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河北省降水量总体偏少。
2001~2017年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为495.7mm 。
2001~2017年河北省各年多为降水量平枯年份。
据统计17年中有9年为枯水年份,6年为平水年份,仅2年为丰水年份。
2001~2017年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与1956~2000年系列(河北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采用系列)平均531.7mm 及1980~2000年系列平均499.4mm 相比,分别偏少6.8%和0.7%。
河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统计局(2005年2月25日)2004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整体经济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提前一年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即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4703.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763.2亿元,增长12.5%。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0.7%,房地产业增长4.5%,其他服务业增长13.7%。
人均GDP在上年突破万元的基础上,达到13017元,比上年增长12.2%,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3%。
其中,城市上涨3.7%,农村上涨4.8%。
食品类涨价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比上涨10.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4个百分点。
受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8.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7%。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1%,农、林、牧、渔产品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分别上涨7.1%、12.3%、12.1%和27.0%。
表1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4年水利统计公报

2004年水利统计公报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2004年,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利建设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水利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水利基本建设2004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总规模为790.3亿元,较上年减少23.4亿元。
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80.1亿元,水资源工程投资240.9亿元,水保及生态环境投资46.3亿元,水电及专项投资122.9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48.1%、30.5%、5.8%、15.6%。
当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计划共下达278.81亿元,比2003年减少28.49亿元。
其中,国家预算内拨款68.74亿元,占24.7%,国债专项资金198.29亿元,占71.1%;水利建设基金11.0亿元,占3.9%;利用外资0.78亿元,占0.3%。
中央水利基本建设投资重点向治淮、南水北调、“十五”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建设倾斜,重点向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水利建设倾斜,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水利投资领域,有力地保障了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需求。
2004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5676个,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747亿元,与2003年基本持平。
其中,中央参与投资的水利基建项目4172个,在建投资规模为4231亿元。
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83.5亿元。
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552.7亿元,各类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7.6亿元,机电设备及各类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43.6亿元,其它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159.6亿元。
在全部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6.9亿元,占46.8%;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18.3亿元,占27.9%;水保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58.7亿元,占7.5%;水电、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投资完成139.6亿元,占17.8%。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度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城市污染仍然严重。
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
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东海和渤海污染严重。
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耕地面积仍呈减少趋势。
生态状况无明显改善。
气候属偏好年份。
淡水环境 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8%、30.3%和27.9%,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海河水系属重度污染,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56.7%,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辽河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2.4%、29.7%和37.9%,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好转;淮河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9.8%、47.6%和32.6%,部分支流污染仍严重,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黄河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支流污染较重,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松花江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1.9%、53.7%和24.4%,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变差;长江水系属轻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2.1%、18.3%和9.6%,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长江省界断面水质保持良好;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良好,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8.8%、15.1%和6.1%,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2004年度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2004年监测的27个重点湖库中,Ⅱ类水质的湖库2个,Ⅲ类水质的湖库5个,Ⅳ类水质的湖库4个,Ⅴ类水质湖库6个,劣Ⅴ类水质湖库10个。
200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25.9毫米,比上年少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2.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4.2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07.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7.35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156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204.040.66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64.69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用水量全省用水量204.04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6.9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6.2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9.7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1.17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6.9%、12.9%、9.6%、0.6%。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50.25亿立方米,耗水率73.6%。
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17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96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6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48米。
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下降0.76米、0.57米、1.17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19.90工业废水占56.7%,生活污水占43.3%。
亿吨。
其中,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8874.4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6901.9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2678.5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1112.7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3110.7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降水量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25.9毫米,比上年少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河北省水资源公报说课讲解

200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200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25.9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 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2.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4.2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07.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7.35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156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 204.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 164.69亿立方米 ,其它水源供水量 0.66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 20 4.04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6.9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 26.2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 19.72亿立方米 ,生态环境用水量 1.17亿立方米 ,分别占总用水量的 76.9%、12.9%、 9.6%、 0.6%。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50.25亿立方米,耗水率73.6%。
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 17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 296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 2006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8米。
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下降0.76米、 0.57 米、 1.17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 19.90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 56.7%,生活污水占 43.3%。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 8874.4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 6901.9 公里。
其中Ⅰ -Ⅲ类水质河长 2678.5公里,Ⅳ -Ⅴ类水质河长 1112.7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 3110.7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 )降水量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25.9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曹晓磊;杨健;梁坤;秦壮【摘要】分析了河北省降水量情况,整体用水现状、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及地下水污染评估状况及近期水资源情况;找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阐述了因水资源缺水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提出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水资源;短缺;保护【作者】曹晓磊;杨健;梁坤;秦壮【作者单位】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家庄050051;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家庄050051;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家庄050051;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1.1 降水量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300~900mm,且降水分布极不均匀。
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降水比较充沛,年降水量达600~700mm;南部平原的辛集、宁晋、南宫一带,降水量500mm;张家口地区西部,降水量在400mm以下。
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大部分地区降水量45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75%,冬季降水量少,一般为5~15mm,占全年降水量的2%[1]。
河北平原1956~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如图1。
由图1可知,河北平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543.5mm,最大降水年份为1964年,达到917.2mm;最少年份为1965年344.4mm,相差 572.8mm。
1980~2000 年为旱期,1981~1990 年、1991~2000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31.2mm和517.1mm,比1965~1980年分别减少了64.99mm和79.15mm。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据河北省第1次水利普查公报,河北省2011年用水量如表1。
全省主要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
其中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到总用水量的70%以上,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4.8%和8.4%。
2001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 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23.8毫米,比常年少112.2毫米,属枯水年份。
降水量分布为燕山迎风区及衡水中南部地区较多,其余地区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 47.5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93.01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10.27亿立方米,比常年少92.7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总量为165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 21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蓄引提工程供水量为39.51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为170.90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 211.24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业用水量为161.2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27.14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22.88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6.3%、12.9%、10.8%。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为157.85亿立方米,耗水率为74.7%。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85米。
深层地下水位:邢台东部平原平均下降3.29米、衡水2.72米、沧州2.24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总排放量为18.85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63.5%,生活污水占36.5%。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长8683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为6564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091.0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981.7公里,超Ⅴ类水质河长2491.2公里。
全省地表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 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23.8毫米,比上年少56.4毫米,比常年少112.2毫米,属枯水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01年全省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燕山迎风区及衡水中南部地区较多,其余地区较少。
各市年降水量以秦皇岛市556.1毫米为最大,比全省平均值多132.3毫米,张家口市325.4毫米为最小, 比全省平均值少98.4毫米。
与常年比较,承德、衡水为平水,邯郸、廊坊为偏枯,其余各市为枯水。
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综述2004年,湖北省降水量比常年略为偏少,为平水年份。
全省平均降水深1134.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09.5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8%;全省地表水资源量894.5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1.1%;地下水资源量276.68 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6 %;水资源总量928.0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0.4 %。
2004年,全省59座大型水库和233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268.04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3.76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42.68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6.4 %,地下水源占3.2 %,其他水源占0.4 %;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8.6 %,城镇公共用水量占1.6%,工业用水占34 %,农业用水占55.77 %,生态用水(指城市环境和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占0.03 %。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1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38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347立方米。
2004年,全省入河废污水量为30.58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76.2 %,生活污水占17.4%,第三产业占6.3%,建筑业占0.1%。
对全省6364 km的河流进行了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84.6 %,比2003年增加6个百分点。
对17个湖泊和24 座水库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湖泊和水库分别为9个和23 座。
对24 座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其中中营养水库为23个,富营养水库1个(三湖连江)。
评价的7个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超标(超Ⅲ类) 断面个数为2个,占71.4%。
2004年我省极端天气较为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先后发生干旱、渍涝、山洪等多种自然灾害和长江秋汛。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政府精心组织,奋力抗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减灾作用,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
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河北省水资源公报HEBEIWATERRESOURCESBULLETIN2017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水资源公报编发领导小组组长:丁辛戈常务副组长:冯谦诚副组长:苏建平程双虎李国强成员:苏桂香赵拥军宋国强韩冰河北省水资源公报编辑部主编:程双虎副主编:韩冰陈胜锁成员:张娜刘天旭陈雪英李明良王成建苏运芳戴群英王玉娜马翀任印国时晓飞杨志霞王海宁张文王丽萍张俊芝赵勐李春辉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实况 (2)三、蓄水动态 (9)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12)五、重要水事记录 (16)一、综述降水 201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78.8毫米,比上年减少117.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52.9毫米,属偏枯年份。
主要灌溉期间全省降水量共计117毫米。
水资源 2017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9.9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6.34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38.3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9.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6.35亿立方米。
人均及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83.97立方米和148.97立方米。
供水量 2017年全省总供水量181.5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59.4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115.92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为6.17亿立方米。
用水量 2017年全省总用水量为181.5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114.31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11.7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0.33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5.22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21.7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8.17亿立方米。
分别占总用水量的63.0%、6.5%、11.2%、2.8%、12.0%、4.5%。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34.02亿立方米,耗水率73.8%。
全省人均用水量241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17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1米;深层地下水位:邢台中东部平原下降3.40米,衡水上升0.63米。
河北省水功能区划

关于颁布《河北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河北省水利厅文件河北省环保局冀水资[2004]42号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环保局关于颁布《河北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法律规定,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制定了《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并就贯彻落实问题通知如下:一、本《区划》是我省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依据。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都要将《区划》为依据之一。
凡向河流水域内取水、用水、排水的单位与个人,必须依据《区划》中的水体功能,并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二、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以《区划》为依据,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河流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水量水质监测与信息发布等项制度,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擅自变更本《区划》。
社会经济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需对水功能区进行调整时,由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提出调整意见,报省政府批准。
附件: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二○○四年五月十五日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为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水资源,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与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结合我省地表水体功能及远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划定我省水功能区划。
一、区划原则本次区划原则为:1.可持续发展原则;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3.前瞻性原则;4.便于管理,实用可行的原则;5.水质水量并重、注重水质原则;6.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的原则;二、区划范围本次区划范围包括河北省内滦河、冀东沿海、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黑龙港及运东、漳卫南运河、徒骇马颊河和内陆河10个水系的河流、湖库及洼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 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23.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 4毫米,属平水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61.3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 1.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54.2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 8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6.0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57.80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50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1.0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5.1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 8.15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43.86亿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4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6米。
监测区深层地下水位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分别平均下降3.22米、1.41米、1.15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总排放量17.9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60.8%,生活污水占39.2%。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8683.2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7397.9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919.7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295公里,超Ⅴ类水质河长3183.2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降水量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少。
2、降水量的时程分配据代表站资料统计,2004年全省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出现在6~9月,四个月共降水47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82.5%,其中7月降水量最大,为147.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6%,降水集中程度较高。
(二)地表水资源2004年全省自产水量61.32亿立方米,由上游各省、市、自治区流入河北省的地表水量28.22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2亿立方米,入海水量6.26亿立方米(三)地下水资源2004年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31.0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多8.49亿立方米。
其中山区69.22亿立方米,平原区74.58亿立方米(平原与山区重复计算量12.74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总量200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54.2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50. 45亿立方米。
全省平均产水系数为0.16,产水模数为8.2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三、蓄水动态(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04年末省辖大中型水库蓄水29.26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蓄水8.61亿立方米,其中18座大型水库增加蓄水8.02亿立方米,37座中型水库增加蓄水0.59亿立方米。
此外,白洋淀年末蓄水1.41亿立方米。
海委所辖潘家口、大黑汀、岳城水库年末共蓄水11.98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蓄水1.18亿立方米。
(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1、浅层地下水动态2004年12月底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14.32米,比上年同期增加0.26米。
石家庄全部、保定南部、衡水东北部及邯郸、邢台、廊坊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大于0.5米;其中石家庄、邢台和邯郸山前平原区下降幅度大于1.0米。
受降水和“引岳济淀”的影响,白洋淀周边地区及保定北部地下水位上升。
2、深层地下水动态2004年底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衡水50.22米,沧州54. 56米,邢台中东部平原52.20米。
与上年同期比较衡水、沧州、邢台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分别下降3.22米、1.41米、1.15米。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供水量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6.0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57.80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回用量和雨水利用量为0.50亿立方米。
(二)用水量2004年全省总用水量为 194.36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减少5. 46亿立方米。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37.96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13.08 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5.17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2.14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15.5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45亿立方米。
(三)重要城市的供水量和用水量2004年省内十一个设区市城区及近郊区的总供水量为28.24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供水量的14.5%(四)用水的耗水量及耗水率2004年全省净消耗水量143.86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7 4.0%。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107.22亿立方米,耗水率77.7%;工业耗水量14.27亿立方米,耗水率56.7%;生活耗水量11.12亿立方米,耗水率61.3%;林牧渔畜耗水量11.25亿立方米,耗水率86.0%。
五、水质评价(一)废污水排放情况全省2004年废污水排放量为17.92亿吨(统计48843个企业)。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0.89亿吨,占全省废污水总量的60.8%;生活污水排放量7.03亿吨,占全省废污水总量的39.2%。
全省废污水处理量为4.65亿吨,处理率为25.9%。
达标排放量4.94亿吨,达标率27.6%。
海河南系废污水达标排放率为23. 9%。
(二)地表水质状况1、河流河北省2004年地表水质总监测河长为8683.2公里,其中1 285.3公里河干。
在有水的7397.9公里河流河段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919.7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295.0公里,超Ⅴ类水水质河长3183.2公里。
2、大型水库2004年全省监测的大型水库18座,其中朱庄水库水质最好,评价为Ⅰ类,Ⅱ类水质的水库4座,Ⅲ类水质的水库13座。
按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横山岭、龙门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余各水库均为中营养状态。
3、洼淀2004年白洋淀年度、枯水期及丰水期水质均评价为超Ⅴ类水,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与总磷,超标倍数在0.7~6. 2之间。
营养状况评价各时期均为富营养化。
千顷洼年度、枯水期及丰水期水质均评价为超Ⅴ类水,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超标倍数在1.1~4.8之间。
营养状况评价各时期均为中营养化。
六、重要水事记录(一)旱情2004年全省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大面积干旱仅发生在早春和晚秋,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2004年全省最大受旱面积2778.0千公顷,其中成灾 502.7千公顷,干枯绝收2 6.7千公顷,因旱减产粮食179万吨。
2004年干旱主要有以下特点:1、早春和晚秋降雨偏少,土壤失墒严重。
2004年1月~4月中旬,全省平均降雨只有20毫米,只相当多年同期平均值的6 8%,大部分地区基本没有有效降雨,土壤水分流失严重。
全省最大受旱面积 2778.0千公顷,其中作物受旱936.7千公顷,白地缺墒1841.3千公顷,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冀西北山区和黑龙港平原部分地区。
10月初以后我省大部分地区没有有效降雨,冬小麦正常出苗受阻。
到10月底,中南部麦田土壤相对湿度均在50%以下,部分地块出现了2~7厘米的干土层。
11月上旬,全省受旱面积1366.7千公顷,其中重旱646.7千公顷,主要集中在邯郸、邢台、衡水东南部、张家口中南部,承德北部和唐山及保定的局部。
2、春季蓄水明显偏少,许多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4月1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共蓄水17.6亿立方米,其中18座大型水库蓄水15.6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6.4亿立方米。
水池、水窖蓄水普遍不足。
春旱严重时全省有146万人因旱发生季节性饮水困难,其中有近10万人需出村拉水。
3、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突出。
2004年我省11个设区城市总用水量已达28亿立方米,而城市供水工程可供水量仅14亿立方米,缺水量14亿立方米,缺水率达50%。
在采取了各种节水措施,挤占农业用水,牺牲生态环境严重超采地下水等情况下,仍缺水5亿立方米。
(二)洪水灾害2004年汛期降雨次数多,强降雨天气过程少,6~9月共出现了洪峰流量82站次。
据统计,2004年全省洪水灾害受灾面积36.6千公顷,成灾面积18.0千公顷,绝收面积4.8千公顷,死亡大牲畜1748头,倒塌房屋1657间,受灾人口65.53万人,因灾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3.3亿元,是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少、经济损失较少的一年。
(三)水资源立法1、制定了《关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结合实际,省水利厅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细则》,并于2004年5月1日实施。
2、开展《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2004年配合省人大召开了节水条例立法座谈会,在省内省外开展了节水立法调研,反复进行了草案修改工作。
(四)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1、召开全省水资源工作会议。
3月25~26日,全省水资源工作会议在邢台市召开,韩乃义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当前应该实现的十个转变,分析了当前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力争实现“一个突破、两个创新、两个加强、一个确保”的工作思路。
2、全省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2004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专题调研组,到未统一管理水资源的5个设区市,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
截至9月底,全省11个设区市都已明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资源,并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内部设立水资源与节水管理机构。
3、公布实施《河北省水功能区划》。
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制定的《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于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实施。
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一级水功能区划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长远上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级水功能区划的主要作用是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
4、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正式生效启动。
9月13日,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及环保总局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正式生效启动会议。
该项目是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向全球环境基金组织(GEF)申请的赠款项目,其目的是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水平,改变流域内水质恶化、水资源严重超采的状况,减轻流域对渤海的污染。
5、第四次引黄济津圆满完成。
9月2日,水利部召开年度引黄济津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引黄济津;9月14日,省水利厅召开应急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全盘安排引水前工程项目实施;自1 0月9日~2005年1月25日共向天津送水4.3亿立方米,完成了预定任务。
6、实施引岳济淀生态补水。
我省自2月16日至6月29日,从岳城水库引水入白洋淀,为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
引岳水量3. 9亿立方米,入淀水量1.6亿立方米。
白洋淀水面面积从补水前的31平方公里增加到115平方公里,淀区及周边60万人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芦苇生长茂盛,鱼、虾等水生动物繁殖良好,旅游事业兴旺发达,气候环境得到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