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规育种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50年代:品种整理和评价利用。
1949-1959年,收集水稻品种4万份。
评选出许多优良地方品种和早期的改良品种。如早 籼品种南特号,中籼品种胜利籼,晚籼品种浙场9号, 中粳品种西南175和黄早壳20日,晚粳品种老来青等。 但这些品种存在如下缺点:秆子高易倒伏,不抗病。 因而增产潜力有限。怎么办?
4. 华北半湿润单季稻区:一季粳稻。缺水,沿 海土壤盐分高。要求选育耐旱、耐盐碱、根 系发达的品种。 5.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区 :一季粳稻。生长 季短,如黑龙江最短仅100-120天。要求选育 早熟、耐寒、抗病、适应机械化收割。
6.西北干燥单季稻区:一季粳稻。干旱。5-9月
稻作期间的相对湿度低,如银川和乌鲁木齐 分别为48-68%和44百度文库46%。要求选育耐旱、耐 盐碱、耐寒、根系发达的品种。
1.杂交亲本的选择
选用同一稻作区的品种或材料1-2年的生育 期、农艺性状观察、抗病虫性、抗逆性鉴定确 定骨干亲本(当家优良品种)。 选用具有互补特性的亲本作为杂交亲本的另 一方。
2.杂交组合的配组形式
单交育成品种:95% 三交和双交:2%。是指先用两个亲本配置单交组 合,然后用该单交组合的F1或分离世代单株与另 一亲本(另一单交组合分离世代)杂交,以期获 得3个或4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回交:1%。是指利用单交组合的F1为母本,以具 有优良性状的单交亲本之一为父本再次进行杂交 产生的育种组合。对转移单基因或少数几个基因 控制的性状非常有效。
4. 70年代:杂交稻(Hybrid rice)培育成功 1973年 籼型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 选出优势组合
1975年 制种技术初步成功
1976年 杂种稻开始推广
目前,年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0%。
5.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卫星、飞船回收技 术的成熟,于1987年开始利用卫星搭载植物种子, 开创了植物育种的新途径——航天育种(太空育 种)。新品种(组合)选育朝着高产、优质和多 抗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突出成绩:抗多种病虫害;抗非生物逆境等。
3. 超高产专用型优质米品种选育目标 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抗2种以上 主要病虫害。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或直 链淀粉含量在24%以上。 4. 水分或养分高效利用(耐旱或耐低磷、 低钾)品种选育目标: 产量与对照品种相仿,抗2种以上主要 病虫害。 5. 环境友好新品种的选育目标: 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褐 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害2-3种及以上。
4.韩国:生产粳稻。
品种强调抗稻瘟病,耐低温和米质优 良。与IRRI密切合作,进行南北穿梭育种, 采用籼粳交的方法,70年代育成偏籼高产 品种(统一等),使该国水稻平均产量跻 于世界前列,后因稻瘟病和米质两大问题, 粳稻又取代了籼稻。
5.美国:
种植面积和总产都较小,却是世界稻 米主要输出国之一。稻作采用大规模机械 化集约作业。品种以长粒型(籼型)为主, 稻米品质是首要育种目标,要求苗期长势 强,耐低温,抗除草剂,适于直播, 抗稻 瘟和纹枯病,谷壳多无毛。
第二节 水稻常规稻育种的目标与方向 一、我国各稻作区的育种方向 1.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光、温、
水等自然资源丰富,但台风和病虫等自然灾害较多。双 季籼稻连作为主。
2.华中湿润单双季稻作区: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地带,我
国著名的水稻产区,如太湖流域稻区、洞庭湖平原稻区 及川西平原稻区等均集中在本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 气候。长江以南以双季连作稻为主,一年三熟,品种属 早籼和晚籼或晚粳,部分地区种中籼。长江以北以稻麦 一年两熟为主,品种属患局恤毯椭粳稻。本区有大片红、 黄壤与丘陵山地,土质贫瘠,广大稻区病虫害流行。
3. 60年代:矮化育种取得成绩。
第一个系统选育而成的半矮秆品种是矮脚 南特(广东,来自南特16号,1965)。 第一 批杂交选育的半矮秆品种是广场矮、珍珠矮和 江南矮等(矮源:广西矮仔占;育成地:广东 农科院)。 矮秆品种的优点是解决了由于密植、中肥和自 然灾害引起的倒伏减产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品 种的增产潜力。 如何进一步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
剪颖去雄:整穗后斜剪去颖花上部1/3,然后用 剪尖或镊子挑去花药,也有用泵抽吸花药的。
(3)杂种后代圃(育种圃或选种圃) F1-F3为低世代圃,F4以上称高世代圃 F1代:在同一母本的组合前种植母本,以供鉴别 真假杂种。生育期间注意淘汰假杂种和农艺性状 差、无杂种优势的杂交组合,按组合混收种子。 F2 代:按组合单本种植1000-2000株,有条件的 最好种在病区,及早淘汰感病个体。根据育种目 标选择优异单株(3-5%),并收取主穗,按组合 升代编号。
6. 90年初: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水稻功能 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出现了另一种高技术的 育种手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MAS)。
特点:对改良单一性状极为有效。
7. 进入本世纪:
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被克隆,通过基因 枪、农杆菌介导等方法将分离得到的外源基因导 入到水稻中,开始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相结 合的新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
3.杂种后代的处理
系统育种法、混合育种法、组合筛选法等 (1)亲本圃 单本稀植、株行距一般16.5cm×26.4cm,12株。 选择目标材料制定杂交计划。 (2)杂交配组 按计划选择合适的单株整穗去雄(温汤去雄、 剪颖去雄)套袋授粉收获杂交种子
温汤去雄:是将稻穗浸泡于45度的温水中5min, 基本上可以杀死雄配子,取出后间隔适当时间, 去除未开花的颖花,剪去颖花上部1/3。
三、现阶段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 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提高,粮食深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对 稻米及其制品的需求变得多种多样,如味 精、米粉干、红曲米、黄酒、营养米粉等。 1.一级优质米品种选育目标:出口标准, 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2种以上主要 病虫害。 2. 广适应性二级优质米品种选育目标:长 江流域和华南稻区的籼稻、北方稻区的粳 稻,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抗2种以上 主要病虫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有性杂交而产 生遗传基因的重组,再经过若干世代的性状分离、 选择和鉴定,以获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新品种的 育种方法。是从品种原始群体中选择优异单株或 单穗,并进而对后代株系或穗系进行鉴定比较, 而后择优繁殖推广的方法。
主要原理:是孟德而和摩而根的三大经典遗传规 律,即独立分配、自由组合和连锁遗传规律,双 亲的各个优异农艺性状通过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 在足够大的群体中打破不良连锁性状,经过选择 获得将不同的优异性状聚合在一起的个体,从而 获得性状优于双亲的新品种。
3.经济性状的选育指标:
(1)南方稻区籼稻品种选育指标: 株高:早籼>85cm,中籼>110cm,晚籼>95cm。 有效穗:早籼<370个/m2(24.5万/亩),中籼 <260个/m2(17.5万/亩),晚籼<290 个/m2(19.5万/亩)。 每穗粒数:早籼>100粒/穗,中籼>150粒/穗, 晚籼>120粒/穗。 结粒率:80%左右。 千粒重:早籼>25克,中籼>28克,晚籼>27克。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一、我国水稻育种简史 1. 20世纪的2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水稻育种。但 1949年前水稻生产和育种发展缓慢。请看: 1933-1937, 5年平均, 2.9亿亩,491亿kg,单产169kg。 1950-1988, 39年平均, 4.7亿亩, 1132亿kg, 单产241kg。 其中1988年4.79亿亩, 1712亿kg, 单产358kg(5.4t/ha) 1989-2005, 17年平均, 4.7亿亩, 1900亿kg, 单产404kg (6.1t/ha) 单产增加1倍多,育种研究有1半贡献。 育种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特点:改变水稻的遗传物质组成。
二、国内外水稻育种发展动态及趋势 1.中国:
① 高产、优质、适应各种生态和农业环境的品 种选育。特别是要选育适应低温、干旱、病虫猖 獗和土质瘠薄这类产量低而不稳稻田的高产稳产 优质品种。 ② 稻种资源的遗传评价利用须深入开展。 ③ 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应继续完善和创新。 ④ 育种方法之间的配合,机构之间的协调须进 一步合理,以不断提高品种的综合素质。
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指标 1.植株形态的选育指标: 株形是指在群体条件下,植株个体的茎、蘖、 叶、穗、根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整体形态特征、变 化和发展,及其与群体的关系。 株形育种 改良受光姿态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 2.高产株形的选育指标: (1)茎杆性状与抗倒性:株高95-110cm,籼稻 105-120cm,基部节间短、茎粗壁厚、穗下节间 较长、叶鞘包茎紧、茎鞘充实坚韧、根系发达。
3.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区:
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云南稻 作主要分布于海拔1900米以下,最高可达2700米; 贵州稻作主要在1400米以下;稻作垂直分布明显, 近距离之间的气候生态差异大。山高水冷,或湿 热雾重,病虫猖獗。云南南部有双季稻,一年可 三熟,其余以一季稻二熟制为主,籼粳稻并存, 品种类型复杂,是我国陆稻分布较多的地区。
二、我国水稻育种目标的演变 水稻育种目标:丰(丰产)、抗(抗病虫、 抗逆)、早(早熟)、优(优质) 根据不同时期对水稻生产的要求,水 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不断地进行调整。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矮化育种,抗 倒、高产 2. 60年代后:杂交水稻育种,高产、优质、 多抗 3.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处:吃饱到吃好, 优质、高产、多抗
常规水稻育种
常规水稻是相对杂交水稻而言的,是指遗 传性状特性稳定、当代和后代性状一致的品种, 正常情况下可以留种,生产上不需要每年制种 的水稻。 常规育种则是基于育种方法和手段的新颖 性而言的。狭义的常规育种通常指的是利用系 统选育、杂交育种和诱变(物理、化学和航天 诱变)育种选育水稻新品种的方法;而广义的 常规育种则包括除转基因等方法以外,利用包 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在内的一切方法选育 水稻新品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利用狭义的常 规育种方法选育常规水稻品种。
1.系统育种的原理 系统育种又称纯系育种,指的是从品种原始群体 中选择优异单株或单穗,并进而对后代株系或穗 系进行鉴定比较,而后择优繁殖推广的方法。 (1)选择性状完全不同的新品种 (2)提纯复壮,提高品种的整齐度和一致性。 应用:20-40年代
2.系统育种的方法与步骤
(1)变异株的发现 (2)变异株后代的处理 (3)优异变异株的处理 (4)品种比较试验
2.日本:
生产粳稻, 品种矮秆多穗, 强调品质优良, 抗倒伏,抗病虫,适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示 彩色粳稻图片)
3.南亚和东南亚:
种植籼稻, 世界上90%以上的雨水稻田集中 在这个地区,产量低而不稳, 自然灾害频繁. 其 育种方向为:①致力于选育高产稳产适于不同类 型雨水田生态环境的品种, 强调品种的耐旱及耐 淹性;②选育灌溉田的高产品种,注意于进一步 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抗主 要病虫,耐盐碱和逆性土壤环境。(示世界各类 稻田的比例饼图)
(2)北方稻区粳稻品种选育指标:
株高:早熟粳稻80-90cm,迟熟粳稻100-120cm。 穗型:直立、半直立穗。 每穗粒数:早熟粳稻80-100粒/穗,迟熟粳稻 120-161粒/穗。 结粒率:80%以上。 千粒重:>26克。
根据不同实际生态条件,考虑品种的生育期、抗 病抗虫性及抗逆性等
第三节 水稻常规稻育种的主要方法 一、系统育种
(2)分蘖性状与群体透光性:分蘖性状包括分 蘖力、分蘖成穗能力、分蘖角度和植株松紧度 (束集型、紧凑型、松散型)等。理想株型:前 期较松散,后期适当紧凑。 (3)叶片性状与群体繁茂性:直立叶片的同化 量比弯垂叶片多11-17%,上部叶片如剑叶夹角 以10-20度为宜,中下部叶角应依次增大。短、 厚、挺。 (4)穗部性状与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理想株型: 穗部性状主要包括穗形(粳稻:直立、半直立, 籼稻:弯曲)、穗层整齐度和着粒密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