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教学课件(中国人大版) (21)

合集下载

刑法学全套课件 收藏

刑法学全套课件 收藏

三、刑法的任务 • 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和社会主义制度; •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 他权利; • 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 、刑法的体系 (特指刑法典) 即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我国刑法的体系包 括总则、分则、附则三个组成部分,以编、 章、节、条、款、项依次表述具体规范。 – 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 总则有5章,共101条。 分则有10章,包括10大类犯罪。 附则为刑法典最后1个条文。 – 刑法典条文共计452条。
概念揭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刑法的制定者:统治阶级 2.刑法制定目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3. 刑法制定过程: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 意志 4.刑法的基本内容:罪、责、罚
刑法概念的广义狭义之分
• 狭义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典 形式公布的刑法。专指刑法典。 • 广义刑法: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所有 涉及犯罪、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包括刑法典、单行刑 法和附属刑法。 单行刑法是指对刑法典进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阶级性质 1.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2.刑法反映统治阶级意志。 3.刑法是统治阶级阶级统治的工具。 4.刑法的阶级性质是由国家阶级性质所决定。 刑法的法律性质 1.刑法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 2.刑法的强制性最严厉。
第三节 刑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制定的目的 – 惩罚犯罪 – 保护人民 二、刑法制定的根据 – 宪法是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 – 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是制定刑法的 实践根据 –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刑法制定国情依据
行补充、修改而成的;附属刑法是指在非刑事 法律中规定的有关有关刑事责任的法律条款
刑 法 典
刑 法 总 则

刑法学教程PPT课件

刑法学教程PPT课件

12
第一章 刑 法 概 论
第 一
刑法

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




念 和 性 质
狭义刑法 常典 普通刑法 主刑法 原则刑法
广 (刑法典)
义 刑
单行刑法 特典 特别刑法 辅刑法 例外刑法

附属刑法 特典 特别刑法 辅刑法 例外刑法
19.07.2020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
13
19.07.2020
后又增 添刑法 修正案 和立法 解释
1954.9颁布 《宪法》
1997.3.14通过修订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7.10.1起实施
19.07.2020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
19
1-3 刑法的制定根据
法律根据
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具体包括: 1. 刑法必须依据宪法的精神和原则而定、修改和补充; 2. 刑法的规定极其解释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便没有法律 效力。 3. 刑法的规定必须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法律化,即通过具 体的刑法规范及其适用保障宪法的实施; 4. 刑事立法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 否则就是违宪行为。 总之,刑法的各项具体规定,都应以宪法为根据,并通过惩 治犯罪行为,保障宪法的实施。
19.07.2020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
34
刑法基本原则的其主要特征
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
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 其主要特征
(—)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
(二)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 (三)刑法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

刑法学(下册)课件第21章侵犯财产罪

刑法学(下册)课件第21章侵犯财产罪
具体认定如下:
第二节 抢劫罪
1.入户抢劫的认定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 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 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 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是指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 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在未运营中的大、中 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者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的,不属于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第二节 抢劫罪
(3)其他方法 第一,是指为了当场非法占有财物,而采用的暴力、胁迫之外使被害人不知或不能反 抗的方法。 第二,其他方法是指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人身强制方法。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 利用催眠术催眠等。 第三,其他方法同样要求使得被害人处于不知或不能反抗的状态。即其他方法与被害 人的不知或不能反抗的状态之间要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学
(下册·各论)
第二十一章 侵犯财产罪
目录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第二节 抢劫罪 第三节 盗窃罪 第四节 诈骗罪 第五节 抢夺罪 第六节 侵占罪 第七节 职务侵占罪 第八节 挪用资金罪 第九节 敲诈勒索罪
思考题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特征是: 1.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 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各种法定的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包括非法占有 公私财物的行为,非法挪用公私财物的行为,非法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大部分侵犯财 产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但是,少数侵犯财产罪属于不作为犯罪。 3.本类犯罪的主体,大多数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 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少数是特殊主体。 4.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侵犯财产罪的犯罪目的不同, 具体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挪用为目的、以毁坏财物为目的。

刑法学教学课件(中国人大版) (21)

刑法学教学课件(中国人大版) (21)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一、妨害公务罪
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三、招摇撞骗罪 四、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五、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六、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七、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八、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 九、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十、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三十六、赌博罪
三十七、开设赌场罪 三十八、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妨害公务罪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 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 责的行为,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 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客观要件

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 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由于国家对 社会的管理活动多种多样,社会管理秩序的范围广泛, 因此,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与表现 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些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九类: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是指聚众冲击国家机关,
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 行为。 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工作秩序。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 极参加聚众强行侵入国家机关、围攻国家机关 的活动,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 重损失的行为。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本 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根据刑法第290条第2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对 首要分子,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 其他积极参加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学》ppt课件

《刑法学》ppt课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刑法学是狭义意义上的。
二、刑法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方法与研究意义
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 知识原理、原则,将刑法学的具体研究 对象加以排列组合所形成的有机统一的 理论结构形式。刑法学的内在理论联系 与逻辑结构是通过其理论体系而显现的, 因而从总体上把握刑法学的体系结构对 我们认识和掌握刑法学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刑法学》
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 材
《刑法学》 主编 马 克 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 考 教 材
《犯罪通论》 马克昌 主编 《英美刑法学》 主编 赵秉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副主编
谢望原 李希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刑法学》 主编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刑法学》
执行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刑法的概念(续)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所 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它(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此外,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 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 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即依当地民族的实际 情况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所制定的变通与补充 规定,也属于广义上的刑法。但由于这种规定 只在特定地域适用,没有普遍效力,本课件将 不探讨其具体内容。狭义刑法即指刑法典。
二、刑法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方法与研究意义(续)
研究刑法学,首先要以辩证唯物主 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根本指导方法。 具体而言,刑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有(阶 级)分析研究法、(横向)比较研究法、 (纵向)历史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社会学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但 在具体研究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 方法,而是要综合各种方法系统研究, 使刑法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科学合理。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第二节 刑法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第3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 成文法 2. 行为时有效的法律:从旧兼从轻,第12条 3. 规定明确、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 定期刑 4. 合法解释刑法,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 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作为结果的危险”, 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行为的危险”;换言之,前者要求 有构成要件上的危险这样的“结果”,后者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虽然都以对法益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 据,但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需要在司法上具体认定的,抽象 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危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抽象危险犯是具体的危险犯的前一阶段; 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 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 第四种观点二者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人认为两种危险的 差异在于对事实的抽象化程度存在差异,即具体的危险犯要求 在具体范围内考察有无危险,抽象的危险犯要求在更广范围内 考察有无危险。 第五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紧迫的、高度的危险, 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比较缓和的、低度的危险。
二、按照解释结论或技巧所作的分类 1. 平义解释:按照法条字面通常用法进行解释,不缩小 不扩大。 2. 缩小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缩小,也称限制解释。 3. 扩大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扩张。 4. 类推解释:把刑法条文字面含义扩大解释道包含相类 似的事物。 与扩大解释的区别:禁止类推,扩大解释没有脱离字 面含义。 5. 反对解释:根据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 释方法。


刑法学ppt课件

刑法学ppt课件
刑法学是专门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罚;而其他学科都不是专门研究刑法规范的,即它们都不是从 刑事实体法的角度来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第一章 刑 法 概 述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刑法的制定根据 刑法的任务 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解释
重点问题
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刑法解释的含义及其种类
D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
重点问题
刑法空间效力的含义和我国刑法解决空 间效力的原则及其法律体现
刑法溯及力的含义和我国刑法解决溯及 力问题的原则及其法律体现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 和对人的效力。
(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普遍原则。
(二)相对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P35
法定化 实定化 明确化
立法体现P35 司法适用P37
法律依据:新刑法典第4条明确规定:“对任 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 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P(39) (一)就犯罪人而言…… (二)就被害人而言……
P10 刑法的性质
阶级性质 法律性质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 为广泛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P13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正式诞 生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通过:1979年7月1日。 公布:1979年7月6日。 施行:1980年1月1日。
P18 新刑法的颁布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通过:1997年3月14日。 公布:1997年3月14日。 施行:1997年10月1日。
P10 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024《刑法学》课件

2024《刑法学》课件

《刑法学》课件•刑法概述•犯罪论•刑罚论目录•刑事责任•刑法分则•刑法程序01刑法概述刑法定义与特点刑法体系与分类010203刑法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和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不得随意定罪和量刑。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功能与作用保护功能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02犯罪论犯罪概念与特征犯罪概念犯罪特征犯罪构成要件01020304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形态与阶段犯罪形态犯罪阶段犯罪类型与分类犯罪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犯罪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然犯与法定犯、国事犯与普通犯等。

犯罪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犯罪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等。

03刑罚论刑罚概念与目的刑罚概念刑罚目的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一般预防是指防止社会上的一般人犯罪。

刑罚体系与种类刑罚体系刑罚种类刑罚裁量与执行刑罚裁量刑罚执行刑罚消灭刑罚消灭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使犯罪人应受刑罚处罚的权利归于消灭。

刑罚消灭的事由包括:超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

要点一要点二复权复权是指对于因犯罪而被判刑的人,在其服刑期满或者提前释放后,根据其在服刑期间的表现和释放后的生活、工作情况,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就恢复其原有的某些权利或者资格。

例如,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可以恢复其政治权利。

刑罚消灭与复权04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是犯罪与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专属性、严厉性和法定性01 02 03刑事责任认定是指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犯罪事实、证据和刑事责任进行审查判断的过程。

刑法课件刑法各论章节21

刑法课件刑法各论章节21
国家秘密、情报罪 十二、 资敌罪
2
间谍罪(一)
(一) 间谍罪的概念和构成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
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 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
3
间谍罪(二)
(二) 间谍罪的认定
1.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在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时,关键是看行为人
根据《刑法》第56条、第113条第2款的规定,犯 本罪的,除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外,应当附加剥 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7
有否犯罪的故意。 2. 正确认定犯罪形态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定的三种
行为之一,就构成犯罪既遂。 3. 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4
间谍罪(三)
(三) 间谍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10条、第113条第1款的规定,犯 本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 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国家 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 处死刑。
根据《刑法》第56条、第113条第2款的规定,犯 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 财产。
5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 国家秘密、情报罪(一)
(一)本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 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行为。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 1.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述
一、 背叛国家罪 二、 分裂国家罪 三、 煽动分裂国家罪 四、 武装叛乱、暴乱罪 五、 颠覆国家政权罪 六、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七、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八、 投敌叛变罪 九、 叛逃罪 十、 间谍罪 十一、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

《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第一章

《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第一章
定义:不能直接援引为定罪处刑的法律依据, 但却为理解刑法规范内容不可或缺的行政法 规、国际条约、风俗习惯、法院判例等。
三、刑法典的编纂体例
1.编 2.章解释的含义
(一)国内学者 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国外理论 司法工作者或者学者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
1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早期)。 2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主流)。 3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 的法律规范体系
1. 刑法是一种法律规范; 2.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是刑法 特有的内容;
3. 刑法是具有特定目的、功能的规范体系。
2. 理论根据:刑法的保障功能 3. 解释方法:合目的论、补充法
四、刑法解释的种类
(一)刑法解释的效力分类
1. 法定解释
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范 作出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解释。
1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特定程序制定
的法律解释。
2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适用刑法中具体问题的解释。
4. 论理解释(逻辑解释):即运用形式逻辑 来探求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刑法解释方法。
本章思考题
1 . 怎样理解“保护人民”这一刑法基本价值与 “惩罚犯罪”等刑法功能的关系?
思考提示:“保护人民”是刑法的根本目的, “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为限度。 2 . 如何理解刑法应该严格解释?
思考提示:刑法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制裁方法 的严厉性决定了不论是放纵犯罪,还是滥用刑罚, 都会从根本上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刑法 的解释必须比其他法律解释更准确、更合理、更 不容许存在相对模糊的空间。

刑法学PPT课件

刑法学PPT课件

注: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即为1998.12月常委会通过的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二、刑法的性质
1、阶级性。 2、法律性质。刑法做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 他部门法不同的特征。 (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最为广泛。 (2)刑法运用刑罚的方法同犯罪作斗争。 (3)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民事责任(赔礼道歉、恢复 原状、赔偿损失),行政处罚(拘留、罚款、吊销执照)。 刑事处罚,不仅可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剥夺其人身 自由、剥夺其政治权利、严重的剥夺其生命。这样严 厉的强制性,是其他法律所没有的。
刑法的 基本原则
刑法的 效力范围
犯罪论
刑罚论
罪刑法定原则
平等适用 刑法原则
罪责刑 相适应原则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具体地说,刑法是以国 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二、刑法的分类
1、外延大小分 :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 法。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刑法学以广义的刑法为研究对象。 2、适用范围划分: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前者具有普遍的适用效力,即 刑法典。而特别法仅适用特定的人、时、地、事,即指单行刑法和附 属刑法。
第一章第一章刑法概说刑法概说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结构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论刑罚论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空间效力时间效力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
《刑法学》教学内容
《刑法学》是教育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之 一。主要讲述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 基本知识、理论。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刑法学》教材:《刑法学》,高铭暄 马克昌主编,北 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刑法学教学课件 (21)

刑法学教学课件 (21)

---------------------------------------------------------------最新资料推荐------------------------------------------------------刑法学教学课件(21)第二十一课犯罪预备未完成罪又称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停顿状态,例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等。

未完成罪在定罪与处罚上都具有不同于犯罪既遂的特殊性,因此刑法总则对此作了专门的规定。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刑法第 22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根据我国刑法的这一规定,在理解犯罪预备的概念时,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把握犯罪预备的特征。

(一)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

大多数故意犯罪,都有一个预备过程。

有些犯罪必须经过犯罪预备才能进入实行阶段,例如伪造货币,事先必须准备纸张、油墨、颜料和印刷工具等,否则就无法着手伪造货币;有些犯罪则是经过预备以后,实现犯罪意图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重大盗窃案件,准备愈充分愈有利于实现预期的目的。

总之,无论犯罪预备对进一步实行犯罪的作用大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便于完成犯罪。

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犯罪预备的主观恶性,这就是预备犯1 / 6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掌握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对于认定犯罪预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某些犯罪预备行为,例如为了犯罪而精心设计、制作犯罪专用的工具,其犯罪预备的意图暴露得比较明显。

但也有一些犯罪预备行为,只从准备的工具上难以断定是否属于犯罪的预备,例如,某人买来一把菜刀,究竟是为了切菜,还是为了杀人或者抢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根据其他事实证据证明他买刀确是为了杀人或抢劫等犯罪的目的,才能认定是犯罪预备。

因此不能忽视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在犯罪预备中的作用。

(二)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就是具有为进一步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2024版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

2024版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

目录•刑法学概述•犯罪论•刑罚论•犯罪各论•程序法相关内容在刑法学中应用•国际视野下中国刑法学发展趋势与挑战刑法学概述刑法学定义与研究对象刑法学定义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是法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对象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刑事责任、刑罚制度及其适用等。

刑法学体系及分支学科刑法学体系包括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研究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分论研究具体犯罪的构成和刑罚适用。

分支学科包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等。

刑法学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

研究意义有助于揭示犯罪的本质和规律,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法律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指导司法实践,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有助于推动刑事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犯罪论犯罪概念及特征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的种类包括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其中修正的犯罪构成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共同犯罪等形态。

包括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其中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

犯罪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根据犯罪客体可分为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和侵犯国家法益的犯罪;根据犯罪主体可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等。

犯罪形态犯罪形态与分类VS刑罚论刑罚概念及功能刑罚的概念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刑罚的功能刑罚具有惩罚、威慑、改造、安抚等功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权。

刑罚种类与适用原则刑罚种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刑罚适用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等。

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 侦查程序与侦查监督:侦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 的强制性措施。侦查监督是对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侦查监督和人民法院 对审判前的侦查监督。
• 起诉程序与审查起诉: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 过全面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活 动。审查起诉是对起诉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审查和监督。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阐述网络犯罪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如跨国性、匿名性、高智能性等。
治理网络犯罪的对策
提出针对网络犯罪的治理对策,如完 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能力、加强国 际合作等。
网络犯罪的治理挑战
分析网络犯罪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 战,如法律滞后、技术难题、国际合 作不足等。
黑恶势力犯罪及其打击策略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刑事证据的收集和审查 判断
刑事证据的证明标准和 证明力
刑事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 件事实的材料。根据证据的来源和表现 形式,可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 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等。
刑事证据的收集必须依法进行,严禁以 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应当 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证据的客观性、 关联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犯罪的形态
犯罪既遂
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 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 着手实行。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 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教案:《刑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第二节《刑法》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以及犯罪行为和刑罚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刑法的概念和特征,知道刑法的作用和地位。

2. 使学生掌握犯罪行为和刑罚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刑法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犯罪行为和刑罚的基本知识。

难点:刑法的规定和法律适用,学生对犯罪行为的识别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犯罪案例,引发学生对刑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知识讲解:(1)讲解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讲解刑法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3)讲解刑法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4)讲解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5)讲解刑罚: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判断犯罪行为,了解刑罚的适用。

4. 课堂练习:给出几个犯罪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1. 刑法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 刑法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3. 刑法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4. 犯罪行为: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5. 刑罚:对犯罪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刑法具有哪些特征?(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3)列举几种犯罪行为,并说明其是否构成犯罪。

2. 答案:(1)刑法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2)刑法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学》(-26页)解析PPT课件

《刑法学》(-26页)解析PPT课件

刑法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制定于1979年,修订于1997年。 刑法第2条规定
﹛ 5、刑法的体系: ﹛ 6、刑法的解释:
广义:刑法典(狭义)、单刑刑法、附属刑法规 范
狭义:刑法典(修订后的刑法分为总则、分则、 附则共452条)
有权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无权解释:20学21理解释
3
刑法的基本原则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域内的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下一页)
2021
7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a、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 b、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例外规定 c、民族自治地方的特别规定 d、新刑法典施行后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
2021
8
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

当时法律
现在法律 适用情况 有无溯 旧
及力 兼

不是
为 犯




不是 是
当时

从 轻
现在
有原
原则上: 无 则

适用当时 ①

是(处刑重) 是(处刑轻) 现在

注:按照新刑法典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
2021
9
犯罪概念
1、概念: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 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惩罚性
①危害行为 不作为:当为而不为之
②危害结果 ③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 其他客观要件: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因素。
2021
15
四、犯罪主观方面
❖ 故意:①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 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
02
01
涉及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行为
总结词
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金融诈骗罪等。
详细描述
某公司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被指控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案例
涉及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自由、名誉等权利的行为
总结词
包括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等。
刑法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CATALOGUE
目录
刑法概述犯罪论刑罚论刑法分论
01
刑法概述
总结词
刑法的定义和性质概述
详细描述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相应法定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概述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量刑原则
指在量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程序,包括量刑建议、量刑辩护、量刑听证等程序,以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量刑程序
04
刑法分论
涉及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行为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
包括放火罪、爆炸罪、危险物品肇事罪等。
某男子在公共场所放置炸弹,造成多人死伤,被指控危害公共安全罪。
03
详细描述
某组织煽动群众聚众闹事,扰乱社会秩序,被指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案例
总结词
涉及危害国家国防利益的行为
03
案例
某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被指控贪污贿赂罪。
01
总结词
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必须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必须是对与 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 翻译。必须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作虚假的证明、鉴 定、记录、翻译,即在立案侦查后、审判终结前的过 程中作伪证。 特殊主体,只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翻译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直接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图
根据刑法第292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对首要分 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者管制,有多次聚众斗殴、持械聚众斗殴等 情节之一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
起哄闹事,随意骚扰)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伪证罪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
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 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 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 证的行为。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伪证罪的犯罪构成
客体 要件 客观 要件
主体 要件 主观 要件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妨害司法罪
九、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十一、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十二、破坏监管秩序罪 十三、脱逃罪 十四、劫夺被押解人员罪 十五、组织越狱罪 十六、暴动越狱罪 十七、聚众持械劫狱罪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
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法规,伪造、变造居民身份 证的行为。
客体:国家对居民身份证的管理制度,其犯罪对象 是居民身份证。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 行为。
主体: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直接故意
客体:公共秩序。 客观方面: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行为人实施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且情节严重;二 是行为人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造成了严重损失。 主体:一般主体,但仅限于聚众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 加者。 主观方面:故意。
根据刑法第290条第1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对 首要分子,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 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 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客体 社会公共管理秩序
要件
客观 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 要件 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主体 的多数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但单位也可以 要件 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还有个别犯罪的主体
仅限于单位 主观 除少数犯罪以外,多数犯罪都是由故意构成。 要件 少数犯罪还要求行为人出于特定的犯罪目的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刑法学(下册)
主编:李洁 副主编:张旭 徐岱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十五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导读:良好的社会秩序,既是国家机关对社会 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也是国家各种管理活动 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还是国家赖以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对于妨害社会管 理秩序行为的规制是我国刑法的重要内容。我 国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具体分为九节内容,即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 司法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 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罪、走 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 淫秽物品罪等,共91个条文,123个罪名。
2 赌博罪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303条的规定,聚众赌博或者以 赌博为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者管制,并处罚金。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妨害司法罪
一、伪证罪
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 造证据、妨害作证罪
三、妨害作证罪 四、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五、打击报复证人罪 六、扰乱法庭秩序罪 七、窝藏、包庇罪 八、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妨害公务罪犯罪构成
1 犯罪客体要件: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 会、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公务活动。
2 犯罪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 职务的行为。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行、示威罪 二十九、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
三十、侮辱国旗、国徽罪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三十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 律实施罪
三十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 亡罪
三十三、聚众淫乱罪 三十四、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 三十五、盗窃、侮辱尸体罪
根据刑法第280条第3款的规定,犯本罪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徒刑。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 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一、妨害公务罪
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三、招摇撞骗罪 四、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五、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六、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七、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八、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 九、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十、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赌博罪
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
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赌博罪的犯罪构成
客体 社会风尚和社会管理秩序
要件
客观 第一, 聚众赌博,即纠集多人从事赌博。第 要件 二,以赌博为业,即将赌博作为职业或者兼
业,以赌博行为所获取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 源或者腐化生活来源。
主体 一般主体。 要件
主观 故意,其以营利为目的 要件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赌博罪的司法认定和刑事处罚
1 赌博罪的司法认定 如果行为人不是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 不成立赌博罪 对于因赌博而引起打架斗殴,致人重伤、死 亡或直接行凶杀人的,应分别按故意伤害罪 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对于赌徒用暴力、 胁迫等方式抢走他人赌资,或经预谋抢劫赌 场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司法; (3)妨害国(边)境管理; (4)妨害文物管理; (5)危害公共卫生; (6)破坏环境资源保护; (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8)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 (9)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 其中,绝大多数行为表现为作为,少数行为表现为不作为。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十五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司法罪 第四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五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六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七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八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九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十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聚众斗殴罪
聚众斗殴罪:是指聚集多人成帮结伙地相互攻击
对方身体的行为。
客体:社会公共秩序。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聚众斗殴的行为。所谓斗殴,
是指双方相互进行暴力攻击或殴斗。 主体:一般主体。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
极参加斗殴的人员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方面:故意
1 妨害公务罪的司法认定
人民群众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乱纪活动作斗 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本罪。根据2000年3月21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 碍事业编制人员依法执行行政执法职务是否可对侵 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论处的批复》
2 妨害公务罪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277条第1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3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十一、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 十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 十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十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十五、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十六、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十七、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十八、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十九、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二十、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 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 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 犯罪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4 犯罪主观要件:故意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妨害公务罪的司法认定和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29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 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学(下册)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侮辱国旗、国徽罪
侮辱国旗、国徽罪:是指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
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