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这些都离不开化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不论我国和国外,历来都将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基础化学的内容是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选定的,主要包括各种水溶液的性质、有关理论和应用,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法等。基础化学将给一年级学生提供与医学相关的现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知识,在上述相关领域打下较广泛和较深入的基础。并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及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理念

自然界由物质组成。物质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实物和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实物,习惯上实物也称为物质。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考虑到化学在了解生命中的重要性和药物化学对健康的重要性,在医务人员的正规教育中包括化学课程就不足为奇了。今天的医生需要为化学在人类健康中起着更大作用的明天作好准备。基础化学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学习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提供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设计思路

目前使用的大纲是在知识传授为目的下编写的,已不适用创新教育的理念。课程标准则注重了文化教育上的专业教育,注重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全面教育,注重了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注重了在教育目标明确前提下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关于目标

结合基础化学的课程特点,该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的阐述,以“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作为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以“经历、体会、

(二)关于学习内容

为了体现基础化学课程的整体性又便于学生学习,把基础化学内容分为四部分:

1、无机化学中的基本理论主要是溶液理论和结构理论,重点阐述稀溶液的依数性、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理论、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理论,找出它们与医学间的联系及应用。

2、物化中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热力学定律,发现这些定律对研究化学、生化反应的作用。

3、分析化学的内容重点阐述滴定分析和比色分析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4、胶体化学主要介绍胶体系统在医学上的特殊意义及有关的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于实施建议

《教学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案编写的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出了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保证《教学标准》的顺利实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基础化学的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用未来医学工作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化学知识,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运用结构理论及热力学理论去研究、分析化学反应,对重要的反应给出合理解释,初步具备发现和解决新反应的能力。

学会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比色分析等)对未知对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过程与方法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溶液与结构理论

该部分内容共有6章,包括: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共价键与分子间力、配位化合物。

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将体会各种稀溶液的性质及结构理论的有关思想,掌握溶液理论和结构理论的有关内容,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进一步体会这些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

溶液理论:包括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

掌握稀溶液依数性(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的计算及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离解常数、同离子效应及有关计算、质子理论、一元强酸强碱、弱酸弱碱的PH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及PH计算。理解多元酸碱溶液、两性物质溶液PH计算的方法;缓冲容量的影响因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则。了解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盐效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进一步体会这些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

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共价键与分子间力、配位化合物。

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规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会写电子排布式;价键理论及共价键类型、杂化轨道理论及杂化类型、分子极性、氢键形成条件及特点;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和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原子半径电负性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表的关系);理解键参数及物理意义、某些分子的空间构型;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理论。了解能级交错的概念、分子间力、螯合物及螯合滴定。并在结构理论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力学及电化学定律

共有3章,包括: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热力学理论在化学反应的方向、速度、进程等方面的应用,掌握热力学及电化学的几个定律,会进行有关的计算,并进一步体会物理化学的研究理念。

具体目标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标准生成自由能、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斯特方程及在计算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方面的应用,电池的表示方法,电势法测溶液PH及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元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零级反应的特点;原电池与电极电势的概念,氧化还原电对,如何用标准电极电位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三)析化学

该部分包括两章,即:酸碱滴定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会体会分析化学与医学密切的联系,掌握这些分析方法的有关应用,能进行有关的计算,并将进一步体会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的地位。

具体目标

掌握强酸强碱间的滴定及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郎伯-比尔定律及其作用,摩尔吸光系数,吸收光谱。理解强碱与一元弱酸及强酸与一元弱碱的滴定,酸碱指示剂;单色光与互补色光,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了解多元酸碱的滴定,误差的来源;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及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四)胶体溶液

在本章中,学生会体会胶体溶液的重要性质及与人体生理过程的关系。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基础医学的联系,使学生理解胶体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