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概念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亚健康

名词解释亚健康

名词解释亚健康亚健康指的是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中间状态,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

亚健康在医学上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没有明确的临床定义。

亚健康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不适: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常常感到疲劳、乏力、头晕、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但这些症状又不足以达到疾病的程度。

2. 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易患感冒、咳嗽等疾病。

3. 精神状态不佳: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常常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存在睡眠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4. 调节能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5. 心理压力大: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常常伴有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是因为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过大。

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食物不均衡、不规律的饮食,缺乏锻炼,睡眠时间不足,吸烟酗酒等。

2. 心理压力过大:长期的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都会导致亚健康状态。

3. 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

4. 过度劳累:长时间的工作、学习或是生活上的过度劳累,缺乏休息和放松,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

5.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因为基因的原因,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况。

亚健康状态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 健康状况下降:亚健康状态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产生。

2. 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往往容易出现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3. 心理健康问题: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4. 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下的人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易患各种感染病。

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亚健康的知识点总结

亚健康的知识点总结

亚健康的知识点总结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在人们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上都处于一种不良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如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情绪低落等。

亚健康并不是一种疾病,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亚健康的原因1. 生活方式不健康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均衡、熬夜、缺乏运动等,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 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亚健康状态。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亚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很多人吃的东西并不是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4.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的污染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下的人们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5. 长期缺乏运动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导致很多人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的机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三、亚健康的表现1. 生理上的表现亚健康的人往往感到疲劳、无精打采,出现睡眠不好、头晕、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性功能和免疫功能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2. 心理上的表现亚健康的人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出现抑郁情绪。

3. 行为上的表现亚健康的人行为上可能出现不规律,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四、预防亚健康的方法1.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措施。

2. 减轻压力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适当释放压力。

可以通过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运动、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减轻压力。

3. 合理膳食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偏食。

亚健康 的名词解释

亚健康 的名词解释

亚健康的名词解释亚健康是当今社会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但很多人对其真正的含义并不了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亚健康这一概念的背后,从生活方式、心理健康、营养和环境等多个角度解释亚健康的含义,并探讨如何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感到身体疲惫、精神压力大。

这种状态就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

亚健康是指身体机能处于亚临界或未达到标准的健康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健康的边缘状态。

尽管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但人体机能已经开始出现不协调的迹象。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长时间的坐姿、缺乏体育锻炼、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睡眠质量都是导致亚健康的常见因素。

此外,心理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都可能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除了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亚健康还与营养摄入不均衡密切相关。

现代人的饮食往往过于注重口感和方便性,而缺乏足够的营养成分。

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过度摄入,会导致肥胖、血压升高、血糖波动等健康问题。

此外,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也会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环境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空气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促使亚健康的高压工作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人体会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进而对器官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怎样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呢?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

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都能对亚健康状态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

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此外,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环节。

积极应对压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改善环境也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亚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免疫力降低,出现身倦乏力,易感冒,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协调等。

由于亚健康的症状不典型,或表现错综复杂,一般没有病理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该现象还没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往往只简单地认为与工作疲劳有关,很少作系统的防治,但长期的亚健康状态未得到纠正,则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具体地说,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

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

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

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

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

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

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

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

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健康管理师的亚健康预防与调理

健康管理师的亚健康预防与调理

健康管理师的亚健康预防与调理在现代社会,亚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作为健康管理师,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人们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亚健康的概念、常见的亚健康表现、亚健康的预防与调理方法等相关话题。

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指的是身体和心理功能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可能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仍然感到疲倦、精力不济、容易感冒、失眠等。

亚健康状态的存在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亚健康的表现1.身体方面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可能出现疲倦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症状。

他们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感冒、易发炎等。

2.心理方面的表现:亚健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人们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情绪低落等。

3.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可能发生改变。

他们可能失眠、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亚健康状态。

三、亚健康的预防与调理1.合理膳食:均衡饮食是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的基础。

增加蔬果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油脂和糖类的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机能和免疫力。

2.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对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和调理非常有效。

3.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的能量,缓解疲劳和焦虑。

4.心理调节: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难。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5.定期体检: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起来,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问题,因此,健康管理师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亚健康的重要性

亚健康的重要性

亚健康体检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专 业、科学的检查手段,结合医师的临 床诊断、帮助人们发现隐性的、重大 的疾病,早期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 预防,早治疗。
一生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没有健康,一切便无从谈起。即 便成就非凡,若失去了健康,意 义又何在?一个人拥有健康,才 能一份耕耘一份收货,凭自己的 双手创造价值。
关于“动脉硬化”用语的解释
实际上“动脉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动脉病变 过程,“动脉硬化”一词只是动脉病变的总 称,它包含着不同特征,不同发展原理的各 种病理状态。动脉壁的弹性降低、僵硬度增 高只是动脉硬化早期的改变,通过PWV能够 敏感地反映出来。
碳14呼气试验
被称为胃病检测史上的里程碑。此检测不使 用胃镜,不取胃活体组织,客人只需口服一 粒碳14标记尿素胶囊之后对集气装置吹气, 仪器就会灵敏、准确、全面测出客人是否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问:那我多长时间做一次亚健康体检 比较合适呢?
答:每年一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检就是赶机会,赶上了 这次,下次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体检了。至少 每年体检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内容 也应逐步详尽丰富。
亚健康体检有何重要意义?
答: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 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人群平均年龄正在下降, 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的疾病种类也在不 断的增加。因此,通过功能体检系统对这些 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治疗费用昂贵,危 害性大的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发现,从而知道 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和积极有效的控制治疗 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问答题
1.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和正常范围? 2.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多 少? 3.骨量缺少时如何进行食疗? 4.数字化肝超的禁忌症?
谢谢!
亚健康组包含的体检项目:

亚健康状态的名词解释

亚健康状态的名词解释

亚健康状态的名词解释亚健康在当代社会已成为常见的词汇,许多人提及亚健康时会陷入困惑。

亚健康与健康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人们对其含义和影响感到疑虑。

因此,本文将对亚健康的名词解释进行详细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简单地说,是指身体健康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通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不适感,例如精神疲劳、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焦虑和抑郁等。

亚健康的诱因非常多样化,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压力、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等。

与传统健康状态相比,亚健康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被认为不够严重而不予以重视。

然而,如果亚健康持续时间较长、不得以引起重视和处理,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亚健康并不等同于疾病。

亚健康状态在医学界被认为是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注意身体健康的情况。

面对身体不适时,不要将其归因于精神压力或疲劳,而是要对身体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正确认识亚健康状态对于我们的个人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一旦感觉不适,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症状,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建议。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呢?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体检,但仅仅通过体检是不够的。

人们往往会在传统的生化指标,例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得出自己身体健康的结论。

然而,亚健康不仅仅表现在生理上,还涉及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因此,除了常规体检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生活品质等其他方面。

以精神状态为例,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经历着高度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疲劳感、情绪低落等。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久了,就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身体的其他方面,如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等。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生活的方向,寻找放松和休息的机会。

同时,睡眠质量也是判断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今,很多人由于工作压力,晚上常常熬夜,睡眠时间不充足。

亚健康学教学大纲

亚健康学教学大纲

亚健康学教学大纲亚健康学教学大纲亚健康,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概念,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学的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一、亚健康的定义和特征亚健康是指人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状态,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亚健康的特征主要包括体力和精力不足、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

二、亚健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亚健康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环境污染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亚健康的评估和诊断亚健康的评估和诊断是亚健康学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等方式,可以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体力状况、心理健康水平、睡眠质量等。

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对亚健康进行诊断。

四、亚健康的预防和干预亚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是亚健康学教学大纲的核心内容。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此外,心理调节、压力管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手段。

五、亚健康的治疗和康复对于已经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恢复健康状态。

同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关怀,也对个体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亚健康学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亚健康学的教学大纲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随着亚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亚健康学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亚健康学的研究和教学将更加深入,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起来,亚健康学教学大纲的编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1、亚健康的基本概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善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

依据这肯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缺乏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经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事实上,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已经对亚健康状态有了肯定的认识与商量。

比方,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

“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假如不实行有效的措施,就会进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

这种患疾的状态,有似于现代科学所谓的“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屮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休2、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我们的祖先除主动查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很多预防疾患的措施。

《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鲜亮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己深刻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性,意识到未病先防是保持健康的根本大法O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和协调的有机体,《黄帝内经》讲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和协调,以阴阳为纲指出平和是“精祌乃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

《内经》也对平人进行定义:“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正常机体在肯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整,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3、衡。

如若出现肯定限度内的偏失,而并未形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

从屮医学的角度概括山亚健康的十人主要典型表现:1、失眠担心,情志异样: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担心,多梦纷纭,心情无常,时而焦虑易怒,时而抑郁寡欢。

2、汗出津津,常常感冒:常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留意就简单感冒,平素怕冷。

亚健康发言稿

亚健康发言稿

亚健康发言稿亲爱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亚健康的演讲。

亚健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在当今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环境中,亚健康问题仍然是困扰许多人的一个难题。

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亚健康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亚健康是指人在没有明确的疾病症状的情况下,但身体机能发生了某些异常表现,从而影响了人的工作和生活。

亚健康是一种在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它往往表现为疲劳、压力过大、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睡眠不足、焦虑、抑郁等症状。

事实上,亚健康症状的出现是人体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的一个警示信号,它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关注和调整。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亚健康的出现呢?首先,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家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工作紧张、加班加点、经常性的超负荷工作让我们感到筋疲力尽。

其次,生活习惯不健康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人往往饮食不规律,偏食健康食物较少,而过量摄入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这使得各种慢性疾病频繁出现。

此外,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不运动等习惯也是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亚健康问题呢?首先,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充分休息。

在工作中,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工作节奏,不要过于急躁和紧张,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的营养和健康。

其次,要积极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面对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方式去缓解,如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可以是阅读、听音乐、旅游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寻求外界支持,与朋友、家人分享自己的烦恼,互相鼓励和支持。

再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采取一些助睡眠的措施,如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泡个热水澡等等。

医学上亚健康的名词解释

医学上亚健康的名词解释

医学上亚健康的名词解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健康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亚健康。

亚健康指的是一个人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的丧失,虽然并未出现明显的疾病。

本文将从医学层面对亚健康进行解释,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

亚健康这个概念相对较新,是近年来医学界普遍采用的词汇。

它起源于医学领域,特指一些未被明确诊断为疾病的人群,他们的身体机能出现了不协调和紊乱,表现为疲劳、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亚健康的中文定义是指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出现异常,虽然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但仍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亚健康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因为我们都可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中。

亚健康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劳累、环境污染、压力过大、营养不良等。

尤其是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诊断不像一般疾病那样简单明了,医生无法通过常规的体检或化验检查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因此,很多人往往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没有准确的评估和认识。

然而,亚健康的存在不能被忽视,因为如果不加以处理和改善,它很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严重的疾病。

针对亚健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也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从治疗角度来看,目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中医养生、经络疗法、辅助治疗等,尤其是中医养生方法已经在亚健康的调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此外,适量的运动、良好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都是改善亚健康的有效方法。

预防亚健康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人们应该树立起健康意识,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等。

其次,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锻炼、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

另外,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和规律的作息也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亚健康并不只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亚健康学复习题库

亚健康学复习题库

亚健康学复习题库亚健康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即亚健康状态的学科。

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功能低下或心理不适,可能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亚健康学,以下是一些复习题库的内容:1. 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在没有明显疾病的情况下,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出现轻度失调,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

2. 亚健康的成因:-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规律的作息、不均衡的饮食。

- 过度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 环境污染和不良的工作环境。

- 遗传因素和个人体质差异。

3. 亚健康的表现:- 身体疲劳,缺乏活力。

-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 情绪波动,易怒或抑郁。

- 睡眠质量下降,如失眠或多梦。

- 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如头痛、背痛等。

4. 亚健康的预防:-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学会减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 亚健康的自我检测:-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关注身体的变化。

- 注意自我感受,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 学习基本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6. 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调整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 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

- 学习心理调适技巧,减少心理压力。

7. 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区别:亚健康是一种较为轻微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失调,而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症状,通常伴有持续的极度疲劳,且休息后不易恢复。

8.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健康管理是关键。

包括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必要时的医疗干预。

通过以上内容的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亚健康的概念、成因、表现、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在亚健康学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亚健康概念的描述

亚健康概念的描述

亚健康概念的描述亚健康是一种状态,通常被描述为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它是指人体机能出现一些异常表现,但还没有发展成为明确的、可诊断的疾病。

亚健康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状态,它通常比健康状态差,但又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

亚健康是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一种常见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

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环境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缺乏运动等原因,人们越来越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改善和干预,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亚健康表现和特点:1. 体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下,人们会感到疲劳、乏力和体力不佳。

即使在休息充足的情况下,仍然感到没有精力和动力。

2. 免疫力减弱:亚健康状态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容易受到侵害,这使得个体更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导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

3. 气色不佳:亚健康状态下,人的面色常常呈现出暗黄、无光泽、皮肤发黄等情况。

这是因为营养摄入不足、排毒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的。

4. 消化系统问题: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腹泻或便秘等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不规律、食物选择不当或肠道微生态失衡所致。

5. 睡眠问题: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容易出现失眠、梦呓、多梦等睡眠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

6. 心理状态不佳: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常常感到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可能是由于生活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

7. 记忆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下,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可能会对工作和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亚健康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和干预:1.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2. 进行适量的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

3. 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食物。

亚健康的状态名词解释

亚健康的状态名词解释

亚健康的状态名词解释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么,什么是亚健康?本文将对这一状态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探讨。

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社交、精神状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或不适,但尚未达到疾病的临界点。

亚健康状态的人们通常表现出疲劳、失眠、头痛、身体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并且长期存在这种状态容易进一步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二、亚健康的成因1. 压力过大: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过咸、过油、过甜以及缺乏食物多样性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3. 缺乏运动:现代人通常习惯于长时间的久坐不动,缺乏适当的运动,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免疫力减弱,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4. 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都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产生。

三、从亚健康到健康的改善要改善亚健康状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调整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定期进行体检,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等等。

2. 平衡饮食:饮食均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多食用新鲜蔬果,合理搭配食物。

3. 多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建议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

4.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放松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寻求适当的解压方式,如听音乐、读书、旅游等。

四、亚健康的警示作用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是身体给出的预警信号,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

亚健康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亚健康,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改善。

亚健康是什么意思

亚健康是什么意思

亚健康是什么意思生活中常常听到亚健康这个词,可你知道亚健康究竟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就赶紧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亚健康的基本介绍“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

一般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通俗地讲,“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也可通过治疗恢复到第一状态,即健康。

亚健康的主要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近年来,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增加的现象,是在提醒着无数的为工作而忙碌的人们,注意预防亚健康的产生,减少亚健康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的威胁。

亚健康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稍不注意,亚健康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疾病。

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亚健康的常见表现,帮助大家积极的认识这种疾病,才能为亚健康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1、心理出现失衡的现象在患者群中,很多白领感觉到活着很累,甚至感到生活没有趣味,这种状态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之一。

特别是那些通过努力已经获得较高收入和较高职位的白领,更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由于这部分人群在经过激烈的求职竞争后进入公司,迅速进入快节奏的工作,而对职位和金钱的压力,心理与生理成天都绷得紧紧的。

这种时候,那些已经获得一定成绩的白领们便会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下心理失衡,直接对抗健康四大基石中最重要的健康标准——心理平衡。

2、身体出现功能性改变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也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体征改变和功能性改变。

功能性改变不是指器质性病变。

体征改变,但现有医学技术不能发现病理改变。

除此之外,生命质量差,长期处于低健康水平以及慢性疾病伴随的病变部位之外的不健康体征,这些都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我们应该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警示”,及时就医。

3、指甲出现异常的提示有些人指甲油白点,但是往往不会注意,以为没睡眠大不了的,其实这是给我们健康在敲警钟,他在提示人的脏腑功能失调了,消化功能不好,缺少营养,在平时要注意平衡饮食了。

亚健康名词解释

亚健康名词解释

亚健康名词解释亚健康是现代健康领域里出现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但尚未达到患病的程度。

这些症状通常包括疲劳、失眠、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失眠、焦虑等,影响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医学界提出,并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亚健康状况是现代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压力过大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代谢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失调等,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

亚健康是一种脆弱的边缘状态,并不符合传统的疾病分类和定义。

它不属于明确的疾病,但又不是完全健康的状态。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明确的诊断方法,亚健康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症状进行判断和诊断。

亚健康的发生与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现代人大多面临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生活规律不规范、饮食不均衡等问题,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身心疲惫、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等,从而形成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容易感到疲劳、精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首先,个体应该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心理健康,可以通过放松技巧、休闲活动等方式来减轻压力和焦虑。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重自我调节和休息,也是防止亚健康的重要措施。

最后,对于亚健康患者,医生可以根据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药、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亚健康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保健和科学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亚健康状况的发生,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亚健康和中医养生

亚健康和中医养生

亚健康和中医养生亚健康是指身体状况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身体透支、功能低下的状态。

中医养生注重调节身体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压力: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精神紧张,容易造成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问题,导致身体透支,出现亚健康状态。

2、不良习惯:现代人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度熬夜等,这些习惯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3、环境因素:现代人长时间处于噪音、污染等不良环境中,这些环境因素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二、中医养生的特点中医养生注重调节身体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

其特点包括: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注重调节身体的整体机能,而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

2、预防为主: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节饮食、运动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3、个体化治疗:中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三、中医养生的方法1、饮食调节: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

2、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和提高身体抵抗力。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3、心理调节:中医认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进行心理调节。

4、中药调理:中药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5、针灸按摩:针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身体疼痛和不适。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按摩治疗。

中医养生是一种全面调节身体机能的方法,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和提高身体抵抗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养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明显效果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涛,男,辽宁铁岭人。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先后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理事长。

长期从事医疗及科研工作,近年来关注亚健康的发展,重视社会的需求对亚健康学术及产业发展的重大导向价值,主张亚健康学术和产业二者应以跷跷板式互动性发展为模式。

近年来组织编写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已作为第一部规范性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向社会推荐;与他人合作主编的《亚健康学》是国内外第一部论述亚健康的学术专著。

承担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亚健康专题研究项目《中医学亚健康标准研究》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亚健康状态是20世纪后国际医学界的医学新视角。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并把这种介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国内学者王育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亚健康”这个词汇,并初步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情况,称其为“亚健康”。

2001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第8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亚健康的英文名被修正为“SUB-HEALTH(SH)”,此后在社会上被各领域人们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亚健康的研究,并于2007年6月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亚健康学专著《亚健康学》。

在该书中,我们将亚健康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

”希望通过以上简要介绍,让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亚健康的存在,并积极关注自身的健康。

亚健康”概念来自中医自创亚健康理论创始人:王育学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模糊的“第三状态”概念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

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

“第三状态”同时也被称为“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潜病期”、“前病态”等。

这一概念实际上十分模糊,在主流学界反响甚少。

青岛中医教授王育学受此启发,提出“亚健康”概念在90年代中期,青岛医学院的中医教授王育学,将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理论,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中“不归类在他处”的“衰老”、“不适和疲劳”等字眼对应,自创了“亚健康”的中文名称。

1996年1月,《健康报》开辟了名为“亚健康学术探讨”的专栏,为国内最早刊载“亚健康”的媒体。

在由王育学写的“编者按”中,他指出“亚健康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明确定义”。

此外,他还曾表示“在国外,没有亚健康这一说法。

”…[详细]亚健康”概念是伪科学王育学所著亚健康书籍1.“亚健康”是个口袋罪,什么都能往里装在“亚健康”的概念中,包含“精神紧张、身体不适、负担过重、浑身乏力、容易疲倦、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平衡……”等等。

甚至有的亚健康专家总结了24类症状。

的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几乎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为“完全健康状态”。

健康如同数学上的“极限”,人类个体只可无限趋近,却无法达到绝对健康值。

所以,在医学实践中,只要身心各项指标正常的人,就被认为是健康人。

如果被检查出病症,则被认为进入了疾病状态。

就此,“亚健康”便有了用武之地,以上种种“症状”,试问哪一个体检指标正常的人身上没有出现过呢?如果你还没有被查出确实的病症(即不是病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亚健康”了。

据亚健康支持者言,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上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此数据不知来源为何,据称为某协会副秘书长“造”出来的。

)是啊,按照这些症状分析,哪个人敢说自己不符合其中一条或多条,不是亚健康呢?…[详细]2.“亚健康”概念经常与“慢性疲劳症”、精神类疾病混淆王育学认为,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疲劳。

另有人言,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得到了响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命名此症为CFS(慢性疲劳综合症)。

但这两个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国际统一标准,是一种真正的病症,在人群中发病率为0.1%左右。

而“亚健康”没有任何标准,据说有70%的人具备此特性。

此外,亚健康概念中还有众多属于“焦虑症”和“情绪类疾病”范畴的病症,这些都属于精神病学的内容,是真正“得病”了,不是“亚健康”。

总之,“亚健康”概念中混杂了许多实际上“不健康”的内容。

再一次扩大了打击范围。

3.“亚健康”是个中国人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概念据王育学称,亚健康的标准英文名称是“sub-healthy”。

在学术论文搜索引擎中搜索中文“亚健康”或英文“sub-healthy”,作者一栏都会浮现出大量的中文人名。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称,其查遍医学文献,“亚健康”的说法仅存在于中国人的圈子里,“又是一个所谓的…中国特色‟”。

而目前医学科学的主要成果80%以上是首先在英文文献中发表的。

英文医学主流文献中找不到“亚健康”的研究不是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亚健康”概念为何走红?实乃药企炒作采力合剂“突破亚健康”央视主持人欲说还休的一段“主持人手记”樊登是一位曾经主持过央视《12演播室》栏目的主持人,他写下过这样一篇“主持人手记”——“国内一家著名的家喻户晓的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的保健品,苦于没有找到热销的契机……出资数十万资助一位搞了一辈子保健工作的医生教授,去做些研究搞搞调查拿出一些令普通人民群众信服的…科学依据‟。

于是,全国各大小媒体都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概念——亚健康。

”…[详细]药业公司资助王育学搞调查上文中主持人提到的企业和医生,应该就是指青岛某药业公司和王育学。

自1996年王育学提出“亚健康”概念后,起初在学界和社会上并无多少反响。

然而在1998年时,四家协会及学会一起主办了场调查,这场调查面向全国范围,以问卷方式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共收回有效问卷近5万份,花费定然不菲。

在王育学写的《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一书中,专门提到了这个调查(这也是他开山立派之本),这场调查的实际承办方,正是青岛某药业公司。

在这本书的“上篇”最后一部分中,王育学专门拿出一章介绍了“亚健康与…采力‟”。

“采力”即这个药业公司出品的“采力合剂”,彼时还是保健品,在2010年时已经成为了非处方药。

在另一篇文章中,王育学这样写到——“XX药业公司推出的保健药采力合剂,明确提出…采力突破亚健康‟的醒目招示,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次提出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药物。

”而这个药业公司总经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过如下表示——“我们与王育学教授合作,向社会推出了…采力‟”、“我们受到许多患者的反馈,他们不但对…采力‟的功效表示认可,还说…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亚健康‟在作怪‟。

”作为“市场培育者”角色的“采力合剂”,最终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

但亚健康概念已在中国打响。

…[详细]“亚健康”概念的两大受益者中医与亚健康联姻保健品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如同樊登所说——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

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的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反正保健品也不是药,那些症状又如此模糊,即便吃下后没疗效,顾客也很难拿这些商家如何。

…[详细]中医借机打出“治未病”概念如果在国内论文期刊库中查找“亚健康”,会出现很多和中医有关的搜索结果。

据说,中医有着“治未病”的医学思想,即治疗未得病的人,预防病症。

这与尚未得病却即将得病的“亚健康”简直一拍即合。

所以“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等文章接连出炉。

更令人惊讶的是,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还写下了《…治未病‟——医疗保障的思路创新》一文,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基于现代医学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为创新中国特色的医疗健康保障之路指明了方向。

”16年前一位中医自创的概念,经卫生部部长发文助推,经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专家强调后,已经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

这真是一出无奈的黑色幽默。

棒棒:亚健康的真相2012年01月03日10:09南方网棒棒我要评论(151)字号:T|T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Berkman)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

这一模糊概念刺激了青岛医学院一位中医教授叫王育学的灵感,他于90年代中期创造了“亚健康”一词(据说当时他只是一家健康杂志的编辑);1996年1月,对伪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健康报》开辟了“亚健康学术探讨”专栏;同年5月12日,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确定“亚健康状态”的名称;1998年“第2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给亚健康状态取了个英文名“sub-healthy states”,这是一个专供中国中医意淫的英文名儿,因为以此为关键词在外文数据库中搜索不到一篇文章。

从此,“亚健康”一词就像“治未病”一样,以其无比的模糊性无比体贴地迎合了广大中医乐于忽悠的心理。

简单的文献检索可以说明问题,中文期刊网上关于亚健康的论文有1500篇左右,期刊档次都非常低,基本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疗养医学》《中国健康月刊》《**中医药大学学报》等上不了学术台面的杂志,90%以上是中医写的。

在著名的PubMed上用sub-health 检索,不到10篇文章,并且其谈论的都是亚健康研究机构,没有一篇谈论亚健康本身。

显然,“亚健康”这个非名老中医一时灵感而创造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对其进行的“研究”完全是中医自己的瞎折腾。

中医创造出“亚健康”这个概念后如获至宝,拍脑袋自拟标准,煞有介事的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论是,中国人群健康者15%,疾病者15%,亚健康者70%。

现代中医已经无耻到连“未病”都要治一番宰一刀,不要说“亚健康”了,这大概是中医热衷于亚健康的唯一本质原因。

关于亚健康,迄今也没有“诊断标准”,只有众说纷纭的各种归纳,这些经验的归纳是否也有一些合理之处呢?我们知道,中医除了装神弄鬼的“辨证”外,对于严格的疾病诊断完全依赖于西医,他们对亚健康的诊断学症状学的归纳充分体现了缺乏科学训练的江湖医生本质。

比如,有人归纳了亚健康的十种“典型”症状:心病不安,惊悸少眠;汗出津津,经常感冒;舌赤苔垢,口苦便燥;面色有滞,目围灰暗;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指甲成像,变化异常;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口吐粘物,呃逆胀满;体温异常,倦怠无力;视力模糊,头胀头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