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桥结构优点分析

合集下载

先简支后连续梁

先简支后连续梁

一、发展: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桥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高速度的行车则要求桥梁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能、较少的伸缩缝构造等。

在高等级公路桥梁中,多孔中等跨径的桥梁占很大的比重,桥面连续的简支梁结构体系由于存在桥面容易开裂等缺点而在与连续梁结构体系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下风。

但是由于现浇连续梁的施工复杂繁琐,人们一直希望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速度,以省去繁琐的支模工序,由此产生了将整跨梁板预制、架设就位后在端部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使之连续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而形成的体系则被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二、定义:先简支后连续,很形象的施工方式,一联几孔的桥梁,在施工时,板先预制,然后安装,预制板安放在临时支座上,现在是简支板受力方式,和普通的桥梁没什么区别,但是两个板头之间需要连接钢筋,这个位置也是永久支座的上部。

接通波纹管,浇筑连接带,张拉板顶负弯矩钢绞线,等这联负弯矩钢绞线全部拉完后,拆掉临时支座,这是这一联结构变成了连续梁受力方式了。

这就是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

三、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优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就是两跨及两跨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连续结构,优点有以下几点:(1)具有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等优点;(2)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在工厂进行张拉,而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及张拉均在主梁上进行,仅需吊装设备起吊主梁,减少了施工设备,又能避免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障碍;(3)预制梁能采用标准构件,进行工厂化统一生产和管理,有利于技术操作,节省了施工时间,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四、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施工工艺要点(一)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的一般流程1.预制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压浆并及时清理主梁(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底板通气孔。

2.设置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逐孔安装主梁,置于临时支座上为简支状态,及时连接桥面钢筋与横梁钢筋。

浅谈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

浅谈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

浅谈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公路连接桥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对于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其中施工技术是关键,现在广泛运用的先简支后连续技术不仅保证了施工的质量,而且相比其他技术的施工明显缩短了施工的工期。

所以,对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先简支后连续技术的优势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就是将整垮梁预制架设好以后,然后在支座处通过现浇接头,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值后张拉预应力,从而实现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法与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在先简支后连续技术中,预制梁采用的是工厂化统一管理和生产的标准化构件,不仅对技术操作更加的有利,而且还使预制速度提高且节省了模板的费用,而也达到了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墩台施工的时候主梁的构件也在进行相应的预制,其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当浇筑湿接缝和张拉预应力时,混凝土已经具有一定的龄期,这个时候混凝土就不容易对结构体系造成影响。

3、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施工的桥梁和其他方法施工的桥梁相比,其具有不易变形、刚度大、伸缩缝隙少以及行车舒适的优点。

4、预制梁的恒载通常是按简支梁受力的,因而产生的墩台沉降不会引起次内力;而二期恒载和活载则是按连续梁受力的,所以此时会产生一定的墩台沉降引起次内力,不过比较小。

所以此种结构有着很好的受力性能,在软土上建设比较有优势。

二、先简支后连续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一般流程1、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时候,应当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设计中的可控性和有效性进行强化,务必要明确先简支后连续的具体施工方案以及每一步的步骤,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所涉及到的部件以及装设备还应在准备阶段进行试运行或处理,从而更好的保证在后续施工中的可控性。

2、预制梁板以及安装阶段桥梁施工的工作人员构建模板系统的时候,必须确保刚度、强度、稳定等各项指标和参数都满足预制梁梁板的要求,并且严格按照设计的图纸和施工的工艺来进行操作。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论文导读:在桥梁施工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将整跨梁板预制、架设就位(简支梁状态)后在端部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使之连续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而形成的体系则被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它既保持了简支梁施工简便和节省模板支架的优点,又吸取了连续结构减小话载弯矩的长处。

确切的说,先简直后连续结构体系的缺点主要是指因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连续而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关键词: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优点,缺点在桥梁施工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将整跨梁板预制、架设就位(简支梁状态)后在端部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使之连续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而形成的体系则被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近几年,我国公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桥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施工工艺1、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施工流程预制梁体;安装预制梁;逐墩现浇;张拉墩顶负弯矩钢束;桥而铺装及护栏施工。

2、关键工序施工2.1、连续段湿接缝的施工预制简支梁安装在临时支座上,并调整好轴线与标高后即可进行湿接缝的施工。

2.1.1.旧混凝土凿毛。

将梁顶板要浇注混凝上的范围内的梁板表层混凝土凿毛。

浇筑混凝土前还需湿水。

2.1.2、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

将支座置于墩顶支座垫石上,放好后在永久性支座外周围安装底模,永久性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应采取有效措施密封为防止漏浆。

2.1.3、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筋孔道。

论文参考。

绑扎或连接钢筋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特别是预应力束道的位置应严格控制,以防止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增加及改变预应力筋的受力。

孔道在两预制梁端与现浇段相接处的位置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论文参考。

在现浇段中预埋与预制梁中同种材料的预应力束道。

2.1.4、浇注现浇混凝土及养生。

一般采用强度更高的混凝土,严格控制各材料用量,浇注混凝土时采用小直径振捣棒的振捣器配合大直径振捣棒的振捣器,最后用平板式振捣器,确保现浇段混凝土密实。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分析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分析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分析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结合了简支梁和连续梁两者的特点,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建造预制场地及台座结构简单易行,预制安装方便的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形好行车平顺,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而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做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标签: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简支桥梁作为一种梁式的建造技术,在应用方面不仅是最早的也是最为广泛的,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其他的桥梁结构相比也比较的简单,并且它对地基和施工难度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在很多的中小型梁式桥的施工与建设过程中都会采用这种施工方式。

但是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桥面存在伸缩缝,这样就会给行车带来一定的颠簸感,给行车中的舒适感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行车过程中的舒适度,各国都对其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尤其是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的桥梁施工技术,这样就大大地提升了行车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一、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优点从本质上来讲,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施工技术,汲取了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和简支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势。

首先,先简支后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和过去使用的桥梁建筑方法相比而言,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在刚度方面更强了,并且变形量和伸缩缝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变形量和伸缩缝,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在行车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除此之外,在施工的建设过程中,简支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全部都是在工厂中进行,而简支梁的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的张拉与布置则是在主梁上进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和麻烦,有效地降低施工的要求,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加简便。

同时,桥梁工程的简支柱和简支梁是一种标准的桥梁结构预制构件,可以批量化的制作加工生产,并且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桥梁工程的施工成本,縮短施工工期,提高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桥梁工程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施工技术

谈桥梁工程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施工技术

谈桥梁工程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某桥梁总长度93m,上部结构采用3×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根据墩高不同选用矩形墩和圆形双柱式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桥台采用U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2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特点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桥梁施工方式“百家争鸣”,而高标准的桥上行车舒适性要求桥梁必须具有很高的品质,既要可工厂化生产、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又要满足安全、舒适、可靠的通过性能。

由此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被广泛采用,它兼顾了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就是两跨及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连续结构,具有整体刚度大、伸缩缝少、形变小等特点;预制梁采用标准构件,预应力钢束在预制场进行张拉,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和规范化操作,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3上部结构施工要点3.1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要完成简支梁桥的施工,简支梁桥主要是通过桥墩顶端布设的临时支座形成简支梁的支撑体系,之后再通过墩顶现浇连续段以及永久支座完成结构体系转换,形成结构连续体系。

因此简支梁桥是形成结构连续的必要条件,简支梁桥的施工需要被格外关注。

为此需增强施工方案设计,精细化施工工序流程,设计精准完备的施工组织,并在正式实施前进行预制件的试制。

3.2梁的预制梁体的预制需要在预制台座上进行,预制台座的要求是稳定性高、易脱模、顶面光滑性很高,按照上述要求预制台座的施工。

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制梁模板系统,该系统的制作要严格遵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梁体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且模板需具备灵活的调节性,并可依照预制梁结构的锚固齿板及顶横坡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选定模板系统后,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进行梁体混凝土浇筑、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时,在制梁台座上张拉梁体预应力钢束,并进行预应力孔道注浆及梁端封锚施工,最终完成主梁的预制过程。

分析路桥施工中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分析路桥施工中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分析路桥施工中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的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大跨度的桥梁建设,是一种即节省时间和材料、又能提高施工质量的先进施工技术,其极大的降低了采用传统连续梁施工时所遇到的施工难度,为这类型的桥梁建设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大可行性与优越性的技术参考。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桥梁建设中,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应用空间,因此我们应当不断进一步提高其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促进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modern large spanbridgeby using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of simply supportedcontinuous girder,is a kind ofsavingtime and material,and can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of advanced constructiontechnology,whichgreatly reduces thetraditional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beamwhen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provides awith thegreat superiority of thefeasibility of the technologyreference forthistype of bridge construction.May foresee,in the bridge constructionin the future,simply supportedcontinuous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will beappliedmore development space,we shouldthereforecontinue to further improve 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 level, strengthenth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and promote therapiddevelopment ofbridge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Key words: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bridge; construction;technology;quality control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桥梁建设施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施工方法,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桥梁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尤其是在规模和跨度较大的桥梁工程,利用这种施工技术更是能够节省大量的工期,提高桥梁施工效率。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包括建筑、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

在这些体系中,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案。

这种结构体系由许多连续的简支梁组成,以支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负载。

然而,不同的设计方案都有其利与弊,以下将就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利与弊进行论述。

1.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优点(1)灵活性高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进行灵活设计。

因为该体系由多个简支梁组成,因此可以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长度和载荷。

这种灵活性使得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案。

(2)施工方便相较于其他结构体系,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施工较为简单。

因为该体系使用简单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和钢筋,所以施工速度快,且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

(3)适应性强由于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多样性,它可以适应多种加载条件和复杂的承载方式。

2.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缺点(1)挠度问题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在长跨度、重荷载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挠度问题。

这种问题可能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因此,在使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时,必须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2)设计、施工、维护成本高和其他结构体系相比,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成本较高。

既要考虑到更高精度的加固,也要考虑到设计人员的复杂经验和技能。

(3)振动问题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存在振动问题,这可能会对居住或工作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以保证舒适度和稳定性。

3. 结论综上所述,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既有其优点又存在其劣势。

该结构体系的设计应根据其使用场合和需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结构的挠度和振动,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正是兴起开始。

至今为止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这一形式的原因主要是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的优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然后具体分析了其在应用方面的多处优势,最后重点分析其施工的具体技术,以充分阐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的施工得到广泛应用的重点所在。

标签: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桥梁结构施工;优势;分析一、先简支后连续桥梁以及施工方法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方面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所以在保证我国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的同时,连接高速公路的桥梁的质量要求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桥梁的施工技术是极为关键的。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最普遍的施工方法就是平衡悬臂浇筑法和拼装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在施工工艺上存在着复杂繁琐以及工时浪费的问题,根本没有方法实现人们希望的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先简支后联系施工的方法最终被提出,这一方法能够实现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

二、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及施工方法的优势与应用在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提出的过程中,我们有提到其根本的优势就是实现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除此之外,其还有许多在在结构上就两跨以及两跨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的连续结构,这些结构的优点具体包括一下几点:第一,这些桥梁结构本身的刚度比较大,变形的情况发生比较小,这就保证了其伸缩的缝隙小,更保证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熟识度;第二,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设备,这主要是因为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在工厂的时候就进行过相关的张拉,至于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布置以及张拉则是在主梁上完成的,这样就致使只需吊装设备对主梁的吊装,其实这一方式的运行,除了能够有效的减少了施工时的应用设备,还能够有利的避免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阻碍;第三,预制梁能够采用标准的构建,进行工程化统一的生产和管理,这样就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是技术的操作能够更简便,同时也有利的节约了施工的时间,最终使工期得到缩短,经济效益也明显得到提高。

关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讨论

关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讨论

关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桥梁建设也日益繁荣。

在桥梁建设中,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指先在中间段区域搭建简支桥,然后再逐渐将悬臂部分向两端延伸,直到和其它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桥梁结构。

这种施工技术适用于大跨径桥梁建设,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环保节能等优点。

但是,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技术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造成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其次,简支段的建设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和精密的设备,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此外,简支桥的模板需要反复搭设和移动,容易导致模板变形,对悬挑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例如,采用混凝土预拌块或顶跨施工技术,减少了模板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加强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把控和安全保障,也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总的来说,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解决了大跨度桥梁建设的难题。

优化和改进该技术也有望促进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浅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特点相关研究

浅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特点相关研究

浅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特点相关研究本文先介绍了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型式特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总体设计特点以及设计中常见的几种布梁方法,最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深入研究不同截面应用范围及其合理性。

标签: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特点1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型式及特点1.1结构型式①按材料分: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即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混凝土连续构造)。

②按预制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式分: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复合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构件先用先张法施加一部分预应力,在构件中预留孔道,当安装就位后,再用后张法继续施加预应力)。

③按预制构件上部构造断面形式分:普通空心板、大孔空心板、工形梁或T形梁、箱形梁等。

1.2主要构造及特点1.2.1上部构造:预制构件与装配式简支桥梁构件相似,但可视主梁间距少设甚至不设中横隔板。

预制主梁靠近现浇连续端与简支桥梁不同,要注意预埋纵向连续钢筋、横向连接钢筋及梁底钢板。

当现浇连续段采用预应力钢束时,应注意预应力管道的预埋并合理设置齿板。

1.2.2现浇连续段:在形成连续结构后,预制构件的连续段与预制端横隔板一起组成上部构造的刚性端横隔梁。

施工时要求将它在纵、横、竖三个方向与主梁可靠结合。

现浇连续段的纵向钢筋可考虑采用普通钢筋或预应力钢束,采用普通钢筋具有操作简便且不影响主梁已有的正弯矩钢束预应力效果的优点,而采用预应力结构则抗裂性较好。

1.2.3现浇桥面板:是预制构件的整体化结构,它加强了装配式T形梁、工字梁或分体式小箱梁的横向联系和抗扭刚度,加强了预制横隔板的功能,且用以布置顶板负弯矩区受力钢筋或钢束。

1.2.4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桥头搭板、桥梁墩台基础及其它附属构造如支座、伸缩缝及防、排水构造等,先简支后连续梁均与其它型式的桥梁类似。

1.2.5其它。

2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常用跨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体系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由于这种体系具有节省施工时间、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使得很多大桥及引桥也宜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梁桥适用于10米~50米,规范中建议此范围内桥梁宜采用标准孔径(10米、13米、16米、20米、25米、30米、35米、40米、45米和50米)。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构造特点与施工质量控制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构造特点与施工质量控制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构造特点与施工质量控制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因优良的性价比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备受欢迎,该结构既继承了简支梁桥施工便捷的优势,又对桥梁的连续性有所保障。

文章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构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详尽说明。

标签: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构造特点;质量控制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具有施工简单、结构完整、行车舒适、性价比高等特点,是中小型跨径顺应力混凝土桥的施工过程中较为优秀的结构形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先简后支连续梁桥的构造特点1.1 主梁截面形式特点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主梁界面形式分为T梁和箱梁。

当跨径不足20m时,多采用小箱梁;若跨径大于20m不足50m时,多采用T梁。

当跨径大于50m时,则需要采用箱梁,比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等。

1.2 支座体系的分类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支座体系主要由单支座和双支座两种组成。

单支座梁桥在桥建成后单支点受力,受力点明确,但是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临时支座,以方便体系的转换,对施工各方面要求均偏高。

双支座梁桥虽然在施工时不需要进行体系的转换,施工便捷,但是桥成之后,盖梁上均是双支座受力,受力点较为模糊。

目前,单支座和双支座两种形式都有实际应用,之前提到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使用的就是单支座梁桥,而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中大多采用的则是双支座梁桥,单双两种支座形式,在运营阶段均有良好效果。

2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优势分析要了解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优势与不足,首先我们应该对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深入的认识。

2.1 简支梁的优势与不足简支梁的结构按照分类属于单孔静定式,它构造简易,施工便捷,在结构和尺寸方面,其设计也可以系列化、标准化,有利于在工厂或地面上使用工业化手段施工,方便组织大规模的预制生产,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安装。

同时,简支梁的装配式施工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原材料,降低施工强度,显著加快施工速度。

但简支梁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简支梁跨梁板在相邻衔接处出现的挠曲线,会产生不利于行车的折点,而且大多数简支梁在梁的衔接处多存在伸缩缝,伸缩缝的价格昂贵且易受损坏,行车的舒适性也无法得到保障;桥面的连续导致简支梁极易受到破坏,另外简支梁跨中弯矩过大,严重增加了梁截面尺寸与重量,造成了较大的原材料耗损,以上均可以归纳为简支梁桥的缺点。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作者:李会军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10期李会军(福建省路港交通咨询中心,福建福州 350011)摘要:简支转连续法在中等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应用很广泛。

它具有变形小、伸缩缝少、工期短的优点。

以政和县石屯大桥危桥改建工程采用的4×25m+4×25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例,简要介绍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T梁0 引言简支转连续法在中等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应用很广泛。

它具有变形小、伸缩缝少、工期短的优点。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具体的施工过程为:先在场地进行梁的预制,再吊装至墩台上就位,此时为一般简支体系,然后通过浇筑支点连接段混凝土,张拉负弯矩区域的预应力钢束,更换支座(体系转换)后形成结构连续梁体系。

本文结合政和县石屯大桥危桥改建工程采用的4×25m+4×25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简要介绍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1 设计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石屯大桥位于政和县石屯镇旧石屯大桥处,是将旧石屯大桥拆除后,在原址新建。

它是石屯镇与工业园区的连接桥梁,中心桩号K0+557.5,桥孔为8×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下部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式基础,矩形盖梁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

大桥长207m。

在0#台、8#台处各设置一道D80型伸缩缝,4#墩处设置一道D160型伸缩缝。

本桥位于直线段内,桥面横坡为双向坡1.5%。

石屯大桥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桥面宽度为2m(护栏+人行道)+11m(行车道)+2m(人行道+护栏)=15m,双向两车道;桥面横坡为1.5%;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1.2 主要材料预制T梁、桥面现浇连续段均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C50防水混凝土;预应力钢束采用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钢绞线》(GB/T5224-2003)规定的高强度低松驰7丝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mm,公称面积139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1000h后应力松驰率不大于2.5%。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应用论文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应用论文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应用论文摘要:从目前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施工在市政城市桥梁的实践表明: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设备投入少、连续性强、整体稳定性好,既简化了施工工序,又能保障行车的稳定性,是可在市政城市桥梁中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桥型。

1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简介在城市桥梁中最普遍的桥梁结构形式就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

简支梁桥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应用最普遍,连续梁桥在城市高架中应用最为广泛。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施工方法克服了两种桥梁结构在施工中的劣势,在如今城市桥梁的施工中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实际上按结构受力状态可分为简支梁阶段、体系转换阶段、连续梁阶段。

该结构在其体系转换前为简支梁桥,建成后则变为连续梁桥,因此其上部结构施工和其它两种桥梁有明显的差别,这也正是其优势所在。

2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的优势(1)结构特点,解决了简支梁桥跨度不能太大,更加能适应城市桥梁的特点城市桥梁一般与道路均有交叉,对跨度有一定的要求。

简支梁桥一般最大跨度在25米左右,受制于结构特性,跨度太长弯矩太大,结构无法承受容易破坏。

而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通过墩顶的负弯矩,减少了跨中的正弯矩,解决了这个矛盾,使桥梁跨度能达到30米以上,而造价相对又偏低(见图1)。

(2)采用标准预制构件,更有利于技术操作,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污染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越来越拥赌,老百姓对改善交通的呼声比较迫切,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更加敏感,因此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有别于公路桥梁,对文明施工、工期及质量要求更加苛刻,先简支后连续桥梁采用标准预制构件,预制构件都集中在预制厂里加工,相对减少了老百姓门口的污染,同时工厂里的产业工人相比工地上的民工,流动性更小,技术操作经验更加丰富,同时工厂里的标准化生产,使梁板质量更加容易把控。

(3)结构特点,能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城市高架不但对跨径有要求,总长度一般都比较长,采用连续梁桥,根据先下部结构,后上部结构的施工工艺,一般工期都比较长,而先简支后连续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便可进行上部构件的预制,因而节省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特点

解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特点

解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特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作为一种连续梁桥,具有造价低,整体性好,桥面接缝少,梁体采用预制施工,相对工期短等优点,现已在公路建设上广泛使用。

但因其施工工艺较之简支桥梁相对复杂,因此,施工中,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概述1.1结构构造及特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是指先通过简支方式进行架设,然后将各梁在墩顶处实施结构连续的桥梁。

这种结构在体系转换前处于简支状态属于静定结构,体系转换后形成连续体系,结构变为超静定。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结构特点包括:①结构由预制梁段与现浇梁段组成;②体系转换:结构由双排支座变为单排支座的过程。

1.2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的成形方式1)主粱的普通钢筋在墩顶连续;2)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在墩顶连续;3)墩顶两侧主梁在一定范围内布设预应力短束实现连续。

第1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常在墩顶负弯矩区内发生横向裂缝,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第2种方法的效果最好,但施工很困难,故一般不采用,第3种方法不仅施工可行,并且具有方法2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采用普通钢筋连续的开裂问题。

所以一般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多采用墩顶短束与普通钢筋连续的构造处理来实现简支转连续。

1.3负弯矩钢束布置及受力分析1)负弯矩钢束的布置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配有两种预应力索:①预制梁腹板的配索,与一般简支梁形式一致,在预制梁阶段张拉预应力筋;②墩顶连续段的配索,在浇筑梁端湿接头砼后,当砼达到设计强度时再张拉预应力筋。

2)负弯矩钢束受力分析墩顶负弯矩钢束预应力的作用是在体系转换后使墩顶负弯矩区段产生一定的应力储备,以抵抗二期恒载和活载产生的拉应力,避免支座处顶板开裂。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墩顶负弯矩钢束往往仅布置在连续结构内支点较窄的区域内,负弯矩钢束在内支点区域按二次抛物线布置,内支点区域的负弯矩钢束也使正弯矩区的预压效应加大,这对结构受力是有利的。

2.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工艺2.1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工艺流程1)先预先制好主梁,等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预设强度之后,张拉正弯矩区段的预应力钢束,同时压浆并清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的底板通气孔。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

近年来,随着钢铰线、锚固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使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发展概况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广泛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减少桥上伸缩缝,使行车更舒适、安全,现在采用最多的梁桥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伸缩缝最大间距达100米左右;另一种为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此种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达500米,相对桥面连续简支梁桥,缩缝更少。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作为一种连续梁桥,具有造价低,整体性好,建筑高度低,刚度大,桥面接缝少,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

由于支点处采用了现浇湿接缝的技术措施,可通过现浇段混凝土宽度,底面坡度等满足斜、弯、坡桥的变梁长及支座顶变高度的构造要求,此结构更适合斜、弯、坡桥。

二、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应用范围及分类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主要应用于跨径在13~35米,吊装重量小于70吨的中小跨径桥梁。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按桥墩支座多少分为两种:桥墩单排支座和桥墩双排支座连续梁桥;按预应力度划分为全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连续梁桥。

先简支后连续双排支座梁桥,由于采用双排永久支座,施工方便,连续处开裂后修补容易,湿接缝处剪力小等优点;缺点是结构受力不明确,支座易产生托空和上拔力。

先简支后连续单排支座桥,优点是结构受力明确,支座不托空;缺点增加了临时支座和结构体系转换,湿接缝处剪力较大。

先简支后连续全预应力梁桥,此结构优点是抗裂性能好,刚度大;缺点是反拱长期不断发展,预压区混凝土由于长期处于高压应力状态下,会因徐变而使反拱不断增长,造成桥面不平,影响正常使用。

同时由于预应力度过大,也易引起沿管道方向负弯矩区的纵向裂缝。

先简支后连续部分预应力梁桥,又分为跨中为部分预应力、支点为普通混凝土连续梁桥,此种结构是支点顶面配普通钢筋,由于普通钢筋太多太密,焊接较多,此处混凝土及焊缝质量不易保证,构造较难处理,顶层混凝土易开裂,产生渗水使钢筋锈蚀,优点施工方便。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摘要: 梁式桥是指用梁或桁架梁做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在众多梁式桥里,简支梁桥是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桥型。

它的构造较为简易,便于施工,能适应地基的沉降。

由于它的这些特性,中小型跨径梁桥都有简支梁桥的身影。

可是,由于简支梁桥桥面本身存在伸缩缝,车辆前行时往往会发生颠簸。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修建了多种形式的桥面连续简支梁桥,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平稳性。

它结合简支梁式桥的批量预制生产与连续梁的优越性,以板和梁的批量预制生产成功推动连续梁的建设。

关键词:施工技术; 桥梁Abstract: the beam type bridge is to point to with beams or truss beam for the main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bridge, in many of the beam bridge, the beam bridge is the oldest, the most widely used bridge. It’s a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can adapt to the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Because of its these characteristics, small and medium long span bridge has the figure of the beam bridge. But because of the beam bridge deck itself exists expansion joint, the vehicle when he was walking often in turbul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kind of situation, built various forms of bridge deck continuous beam bridge, greatly improving the driving steadiness. It combines th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type prefabricated production and batch of the continuous beam superiority to board and beam prefabricated production batch of the continuous beam success promote construction.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ridge1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型势和优点由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这种应用条件本身存在差异,导致梁桥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型式。

浅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应用

浅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应用

浅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应用1、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优点简支梁桥属于单孔静定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其结构尺寸易于设计成系列化和标准化,有利于组织大规模预制生产,并用现代化的起重设备进行安装,采用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可以大量节约模板支架木材,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工期,加快建桥速度。

但简支梁桥跨中弯矩较大,致使梁的截面尺寸和自重较大,增大耗材量;而且在梁衔接处的挠曲线会发生不利于行车的折点,一般简支梁在梁衔接处设置成伸缩缝或桥面连续,伸缩缝造价较高,易破坏,又无法避免行车的不舒适性;桥面连续也较易出现破坏。

连续梁桥无断点,行车舒适,且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存在,使跨中正弯矩值明显减小,从而减少材料用量及结构自重,这些特点是简支梁桥所无法比拟的。

但连续梁桥结构较复杂,且从桥梁建筑现代化的角度来衡量,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逊色于简支梁桥,因为当跨径较大时,长而重的构件不利于预制安装施工,而往往要在工费昂贵的支架上现浇,需要的工期长。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正发挥了上述两种梁桥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既可以组织大规模预制生产,节约模板支架,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工期,加快建桥速度;又可以去掉桥墩上的伸缩缝,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行车舒适性,并且桥墩上由两排支座减少为一排,跨中弯矩也较小,减小了构件尺寸,节约了材料。

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形式从国内外的现状看,先简支后连续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桥面连续、桥面板连续、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见图1、表1)。

3、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从施工到营运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预制简支构件的安装架设(简支阶段);内支座区域现浇湿接缝混凝土、预应力钢筋后期张拉形成完整的连续结构(连续阶段)。

简支阶段构件承受的是本身自重和前期预加力以及施工荷载等前期荷载;形成连续梁之后,构件还要承受后期恒载、车辆荷载、后期预加力,以及使用阶段的其他可变荷载等后期荷载。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特点与施工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特点与施工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特点与施工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桥梁建设工程建设的力度。

随着我国交通强国的建设,公路、铁路路网越来越发达,不可避免的出现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道路与铁路交叉的情况,根据国铁集团要求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和道路上跨高速铁路及其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的路基、桥涵地段,以及上跨开行客车的普速铁路的路基、桥涵地段,桥梁施工应优先采用转体施工方案,因此连续桥梁在涉铁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特点与施工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先简支后连续梁桥; 结构特点; 施工控制引言简支桥梁是一种构造较简单的桥梁类型,这类桥梁由于不具备过高的施工技术难度,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桥梁安装配件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在进行简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直接使用生产完毕的配件材料来进行安装与施工,不仅能提升桥梁的施工效率,还能节约成本。

1先简支后连续梁结构特点先简支后连续梁采用的结构类型比较多,具体分类如下:①根据材料主要划分成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②根据预应力基本划分成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③根据断面方式划分成空心板与T形梁等。

2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施工2.1先简支后连续梁特性由于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因此表现为二次受力组合梁特性。

待预制梁板吊装完成之后,施工阶段的荷载与梁板自重全部直接作用在预制混凝土梁之上,所以在现浇混凝土强度级别达到要求之后才由预制与现浇混凝土一起承担荷载,此阶段形成的预制与现浇混合截面的应力都是二次受力引发的。

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具体受力特性研究分析,需要把第一受力阶段和仅有的一次受力连续梁实施对比,同时第二受力阶段的主要受力特性和组合连续梁大体相同。

因为先简支后连续梁划分成两个施工阶段,所以结构受力分析也必须分成两阶段实施受力验算。

2.2连续梁悬臂段施工技术1)悬臂段浇筑施工采用跨栏方式,从0#段开始浇筑,悬臂的长度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每一节段的两边既要对称,又要一次性浇筑完成。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施工中的后浇接缝工艺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施工中的后浇接缝工艺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施工中的后浇接缝工艺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工程,而桥梁的施工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在桥梁的施工中,后浇接缝工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尤其是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中更是如此。

本文将详细介绍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施工中的后浇接缝工艺。

一、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的特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是指在桥梁的两端采用简支结构,在中间采用连续结构的桥梁。

这种结构的桥梁具有以下特点:1. 桥梁的中间部分是连续的,可以有效地分担车辆的荷载。

2. 桥梁的两端是简支的,可以有效地吸收桥梁的变形。

3. 桥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在施工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二、后浇接缝工艺的作用后浇接缝工艺是桥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桥梁的连续性。

后浇接缝工艺可以将桥梁的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桥梁的连续性。

2. 保证桥梁的承载能力。

后浇接缝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使桥梁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3. 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后浇接缝工艺可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使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三、后浇接缝工艺的具体步骤1. 确定接缝位置。

在桥梁的设计中,需要确定后浇接缝的位置,一般在桥梁的中间位置。

2. 制作接缝模板。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后浇接缝的模板,保证模板的精度和稳定性。

3. 安装模板。

将制作好的模板安装在桥梁上,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 浇筑混凝土。

在模板安装好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5. 养护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6. 拆除模板。

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可以拆除模板,完成后浇接缝工艺。

四、后浇接缝工艺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后浇接缝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模板的制作要精确。

模板的制作要保证精度和稳定性,否则会影响后续的浇筑和养护。

2. 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桥结构优点分析
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桥,在其受力特性和施工方案上有很多优点。

从手里特性上看,上部结构的大部分恒载在简支状态下已经分配完毕,仅有二期恒载和活载在墩顶附近产生负弯矩,与支架浇筑的连续梁相比,减少了墩顶负弯矩,使得跨中最大正弯矩大于墩顶最大负弯矩或比较接近,改善了受力性能;在墩顶布置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可使上部结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梁。

由于混凝土梁为预制,减少了现浇混凝土工作量,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和效率。

与简支梁桥相比,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和抗震性能,由于墩顶横桥向现场浇湿接头加强了预制构件(特别是铰接空心板)的横向联系,从而保证绞缝混凝土正常工作,有效避免了绞缝失效导致空心板单板受力现象的产生。

一、力学模型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永久支座有两种摆放方式。

其一是在中墩横桥向中心线上设一排永久支座,两边设临时支座,架设裸梁时先支撑在临时支座上,浇筑接头混凝土并张拉负弯矩钢束后,拆除临时支座,结构转换为连续体系。

其二是在中墩横桥向中心线两侧各设一排永久支座,裸梁直接架到永久支座上,浇筑接头混凝土并张拉负弯矩钢束后结构转换为连续体系。

1.单排支座时的力学模型
(1)简支状态
裸梁架到墩顶的临时支座上,处于简支状态,荷载为裸梁自
重,以接近均布荷载的形式作用裸梁上。

(2)浇筑接头
焊接接头钢筋,浇筑接头混凝土。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上部结构由简支体系转换为连续体系。

(3)拆除临时支座
张拉负弯矩钢束,拆除接头混凝土底模和临时支座,在计算结构上加反方向简支状态时的支座反力P,P为预制裸梁自重的一办,施加接头混凝土的自重荷载ql’。

(4)二期横载与运营
二期横载通常指铰缝、铺装、护栏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自重荷载,浇筑或安装这些构件时,上部结构的自重荷载,浇筑或安装这些构件时,上部结构通常已成为连续梁,故二期恒载与成桥运营后的活载均作用在连续梁上。

运营阶段各截面的内力等于活载内力与上述四个阶段内力的叠加。

2.中墩设双排支座时的力学模型
在中墩横桥向中心线两侧各设一排永久支座,裸梁直接架到永久支座上,省去了临时支座的拆除工作,便利了施工,同时有利于消减成桥后墩顶负弯矩的峰值。

与单排支座相比,双排支座的连续梁在支座约束的简化上有明显不同。

在计算简图上,双排支座应简化成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杆件,其轴向刚度和弯扭刚度按支座的力学性质和实际尺寸取值。

除此之外,尚应考虑一侧支
座在活载作用下有可能脱空(支座出现负反力),这种情况应按仅有另一侧单排支座的支承作用来考虑。

当双排支座顺桥向间距较小时,可偏于安全地将双排支座简化为单排支座,单排支座的中心位置为双排支座的几何中心。

中墩设双排支座时各施工阶段的力学模型如下。

(1)简支状态
裸梁架到墩顶的支座上,处于简支状态,荷载为裸梁自重。

(2)浇筑湿接头
焊接接头钢筋,浇筑接头混凝土。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张拉负弯矩钢束,撤接头底模,上部结构由简支体系转换为连续体系,施加接头自重荷载ql’。

(3)二期恒载与运营
浇筑铰缝、铺装、护栏并安装其他附属构件,将它们的自重荷载作用到连续梁上。

运营阶段各截面的内力等于活载内力与上述三个阶段内力的叠加。

如果将双排支座简化成两个刚性连杆图,则与实际情况不符。

那样相当于限制了双排支座对应梁体截面的竖向位移,对于连续梁,也就是不仅限制住了梁体墩顶截面的竖向位移,而且约束了该截面的转动位移。

二、施工荷载对设计的影响
施工荷载主要是架桥机和运梁车的自重与载重。

向前移动架
桥机时,架桥机的前轮(重轮)沿部分裸梁从一端经跨中移动到另一端,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内力和应力,与前期荷载产生的内力和应力叠加,往往较大幅度地超过了运营阶段的内力和应力。

显然,要满足施工阶段荷载的受力要求,就必须加强裸梁的横截面,增加配筋和配束。

为了不浪费这一部分承载力,较早地将二期恒载加在简支体系上,即在简支体系时浇注铰缝、混凝土铺装和护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重量也可预压上去,这样做是较为适宜的。

三、存梁期与预拱度
预制裸梁的存放期不宜过长,应较早架设并转换体系,以减少徐变引起的跨中挠度;在自重和预加力作用下,混凝土徐变产生的挠度远小于简支状态时徐变所产生的挠度。

预制裸梁时,应根据裸梁张拉后的跨中挠度,以及存梁期徐变产生的挠度和后期施工过程中新增的挠度,按规范对成桥以后桥梁预拱度的要求,设置底模预拱度。

底模预拱度按需要可正可负。

设置底模预拱度时应留有余地,避免成桥后跨中出现下拱现象。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内力好挠度分布可调,与梁体的承载能力特性相吻合,行车舒适,抗震性能好,是一种较为经济合理的结构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