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腐败案件汇总

合集下载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典型案例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典型案例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典型案例师德师风问题在高校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和学术道德的提升,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对师德师风问题的认识和警觉。

以下是几个高校师德师风问题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案例一:学术不端的教师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因在学术研究中涉嫌抄袭和伪造数据而引发争议。

这位教师在发表论文时,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抄袭了大量内容,并伪造了部分数据,以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

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对学生的学术诚信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

此外,学术界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术研究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于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严肃处理。

案例二:教师不尊重学生权益在某高校中,一位教师在授课中对学生态度恶劣,不尊重学生的权益。

他经常批评学生、讽刺学生,并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学生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了投诉,但校方却对此置之不理。

对于这种情况,高校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学生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案例三:贪污腐败的教职工在某高校中,发生了一起教职工贪污腐败的案件。

这位教职工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学生贿赂,并违规利用校内资源牟取私利。

这种贪污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声誉,也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高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职工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体系。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感。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在采购物品时,违反规定超过了预算限制,购买了价值昂贵的办公设备。

该行为违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规定,浪费了公共财产,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二:违规使用公车某高校后勤部门在使用公车时,私自改变公车用途,将其用于私人事务,违反了公车管理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高校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后勤部门的公信力。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三:贪污受贿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供应商的贿赂,违反了廉洁纪律。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行。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四:违规招聘某高校后勤部门在招聘人员时,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关系或收取好处费用来安排特定人员。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高校的招聘规定,也损害了广大求职者的权益,严重扰乱了高校后勤部门的正常运作。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五:滥用职权某高校后勤部门的领导滥用职权,擅自决定重大工程项目,违反了高校的决策程序和相关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导致项目的不合理安排和浪费,也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六:虚报冒领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虚报冒领办公用品、耗材等物品,违反了高校的资产管理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高校的财产利益,给后勤部门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七:违规收费某高校后勤部门在收费过程中,故意收取不合理的费用,违反了高校的收费管理规定。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师生的利益,也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严重影响了后勤部门的信誉和工作开展。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八:不作为失职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不负责任,不积极采取行动,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工作纪律和规定,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九:违规借用物品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私自借用公共物品,违反了高校的资产管理规定。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案例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案例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案例
1.湖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贪污。

2018年,湖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余某涉嫌贪污罪被当地纪委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余某利用职务之便,从该校后勤系统中挪用公款共计500余万元,用于购买房产、买车、送礼等个人行为。

目前,余某已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

2.成都某高校保安部门贪污案。

2017年,成都某高校保安部门负责人张某等人利用职务之便,在学校物资采购、后勤服务等方面存在贪污行为。

经过调查,张某等人涉嫌挪用公款、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案涉金额超过1000万元。

目前,张某等人已被判刑,涉案资产也被追缴。

3.四川某高校后勤公司贪污案。

2016年,四川某高校后勤公司原总经理朱某被指控贪污、受贿等罪名。

根据调查,朱某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存在收取合同抽成和回扣、私自从公司账户划拨巨额资金等行为,涉案金额达到数千万元。

最终,朱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

4.河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收受礼品案。

2015年,河南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李某因收受供应商送的礼品被纪委查处。

经过调查,发现李某违规收受了多家供应商的礼品、垫资等,共计近20万元。

目前,李某已被开除公职,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案例表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腐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惩违规行为,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

高校后勤违纪案例高校后勤违纪案例:1. 贪污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资金,私自挪用公款。

他通过虚构工程项目、假冒供应商等手段,将大量公款转移到个人账户,并用于个人消费。

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也严重违背了公务员的职业操守和廉洁要求。

2. 侵占公物案例:某高校后勤员工在工作中,将一批新购买的办公设备私自带走,用于个人使用或者转卖牟利。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后勤部门的正常运转,给整个高校带来了损失和不便。

3. 违规采购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在采购物品时,违反相关规定,将采购合同交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以获取回扣。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务员廉洁从政的要求,也损害了高校的利益,导致高校采购过程不透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

4. 滥用权力案例:某高校后勤主管为了方便自己的家人,滥用职权,将一间本应分配给其他教职工使用的办公室,非法转让给了自己的亲属。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高校的管理规定,也损害了其他教职工的利益,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5. 虚报报销案例:某高校后勤人员虚报差旅费用,以获取额外的报销款项。

他们通过伪造出差行程、虚构住宿费用等手段,骗取高校的财务资金,损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违背了公务员的诚信和廉洁要求。

6. 违规接受礼品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接受供应商送给他们的大额礼品。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务员的廉洁要求,也可能导致供应商获得不公平的待遇,损害了高校采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7. 违规租借校产案例:某高校后勤人员私自将高校的校产租借给他人,以获取私利。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高校的正常运作,可能导致校产遗失或损坏。

8. 贪污校园餐厅款项案例:某高校后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校园餐厅的收入私自挪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其他非法用途。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高校的财产权益,也给学生和教职工的正常用餐带来了不便。

9. 违规发放奖金案例:某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违反规定,将奖金发放给不符合条件的个人,或者将奖金金额超过规定标准。

高校 违纪 典型案例

高校 违纪 典型案例

高校违纪典型案例高校违纪典型案例1. 学生作弊事件:某高校期末考试中,一名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通过隐藏在眼镜中的微型无线通讯设备接收考题答案。

该行为被监考教师发现并上报,学生被取消考试资格并面临严重的学术处分。

2. 学生贩卖违禁品:一名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贩卖违禁品,如毒品、仿冒品等,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不良影响。

学校保安人员及时发现并报警,该学生被逮捕并遭到法律制裁。

3. 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在高校宿舍楼内,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争吵并最终演变成了打架斗殴事件。

学校保安及时赶到制止,并将事件上报学校。

两名学生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同时也受到了警方的处理。

4. 学生恶意损坏校园财物:某高校内,一名学生因个人原因恶意损坏了校园内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的书籍、实验室的仪器等。

学校及时发现并调查,该学生被要求赔偿损失,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5. 学生违规参与赌博:一些高校学生违规参与线上赌博活动,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还对学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学校对此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及学生进行警告、罚款或停学等处理措施。

6. 学生违规破坏考试秩序:在高校期末考试中,一些学生通过传纸条、传递答案等方式违规破坏考试秩序。

学校监考教师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制止,对涉事学生进行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

7. 学生参与非法集会示威:一些高校学生在校园内组织非法集会示威活动,违反了校园秩序和法律法规。

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并对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停学等处分。

8. 学生在校园内散布谣言:某高校内,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散布谣言,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诋毁和造谣,引发了学生群体的不安和恐慌。

学校迅速调查清楚真相,并对该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

9. 学生盗窃校园财物:某高校内,一名学生利用机会盗窃了校园内的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学校保安及时发现并报警,该学生被逮捕并受到法律制裁,同时学校对其进行纪律处分。

媒体盘点近年来中国高校10大贪污腐败案件

媒体盘点近年来中国高校10大贪污腐败案件

媒体盘点近年来中国高校10大贪污腐败案件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调查被媒体曝光,有关消息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高校范围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大众网根据媒体公开消息整理发现,2011年至今,已经发生多起“高校腐败”案件,其中包含多所“211院校”,且多数涉案问题与高校基建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2013年11月28日,据新华网消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对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查问题做出回应,确认蔡荣生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之前媒体消息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2013年8月23日,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受贿一案宣判,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的王国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法院查明,1999年以来,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00余万元。

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2013年8月21日,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违法所得的财物予以没收。

法院经审理查明,许晓明利用职务便利于2003至2011年期间,非法收受价值人民币113万余元的钱款。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忠元2013年7月24日,四川组织部门宣布免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的书记职务,并任命马跃荣为新的党委书记。

此前5月30日,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及该校多位中层干部已因涉嫌违纪,被纪检部门调查。

同一时间段内校长和党委书记双双“落马”,为高校多年来非常罕见的事件。

据悉,范昕建及张忠元案,基本为同一窝案,均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设等基建腐败相关。

南昌大学(微博招生办)原校长周文斌2013年5月,江西省纪委对外宣布,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2023年高校违纪违法案例

2023年高校违纪违法案例

2023年高校违纪违法案例
2023年,中国高校系统中有多起违纪违法案例被查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摘要:
1.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陈敏生落马被查,成为当年被称为“高校反腐第一虎”的重
要案件。

2.截至2023年8月底,至少有22名高校领导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接受调查,
其中包括西安理工大学原校长李孝廉等多位校长(院长)或党委书记。

3.湖南省湘潭市和山西省阳泉市的教育系统也出现了违纪违法情况,如湘潭市
某局长胡湘南、阳泉市原党组书记、局长高巨海等均被查。

4.教育部通报了7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东南大学某学院院长可能涉及师德
失范问题,具体情况有待深入调查后公布。

5.另外,还有湖南科技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胡某某等人因滥发加班费等问
题被查处,违纪所得已被收缴。

这些案例表明2023年教育系统的反腐力度加大,对高校内部的腐败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旨在净化校园环境,维护教育公平与正义。

陕西高校警示教育案例

陕西高校警示教育案例

陕西高校警示教育案例一、陕西经贸学院腐败案陕西经贸学院腐败案中,违规收费、截留、私分、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贪污、受贿一应俱全,演绎了高校腐败案件“犯罪形式大全”。

涉案总金额高达615万余元。

涉案人员中处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12人,是陕西省教育系统建国以来最大的团伙经济案件。

1996年7月,原陕西工商学院、财专、商专三校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工商学院成教处原副处长王宝玺被任命为经贸学院成教院副院长并主持工作,1996年至1999年,王指使财务人员将陆续收回的原工商学院成教处应上交的“办证费”等公款不入帐然后私分。

1996年7月,原工商学院成教处帐上有公款现金近5万元。

王宝玺提出用此款为成教院购置教学设备,经请示院长、书记同意后,王将该款领出以李某名义存人银行。

1997年7月,王以购买礼品为由,取走9000元现金据为已有。

1996年11月,王从原工商学院成教处汉中教学点收回学生管理费及提档费共计8.4万元,之后,王宝玺将其中2万余元入了财务帐,将余款6万余元中3万余元中饱私囊。

1996年9月,陕西经贸学院财务处原处长王永臣、副处长张景龙、尚建民三人违反规定,将银行按期支付的“代办费”私设“小金库”。

1997年至1998年,王永臣授意张、尚二人分两次从“小金库”中领出现金2.8万元三人私分。

1998年6月至10月,经贸学院财务处出纳田某两次领取代办费35万余元,王永臣将其中8.5万元截留,3人将其中6万余元私分。

原任陕西工商学院学生处处长的李俊在三校合并后,任经贸学院学生处处长。

与他同案受审的庄长捷原为工商学院学生处毕业分配办公室主任,后任经贸学院团委副书记。

李俊、庄长捷在陕西工商学院学生处工作期间,于1996年将当年向应届毕业生收取的“教育补偿费”49万元中的16万元隐瞒截留,两人先后私分10万元,各得5万元。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腐败幽灵侵蚀“象牙塔”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有些高校并没有随之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也是高校中职务犯罪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全国高校腐败案例之二

全国高校腐败案例之二

全国高校腐败案例招生工作岗位案例39:武汉某大学廊坊硕士班大批学员涉嫌造假武汉某大学与河北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开设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硕士廊坊班。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校区副校长李某(中共党员)就是廊坊班的负责人,而他的儿子未曾就河北某大学,却拥有该校的本科学位证书在这个班就读。

研究生硕士廊坊班大部分学员伪造学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骗取入学资格,其中许多学员在各行各业工作,没有当过一天教师,却能拿到教师硕士学位。

据调查“在职研究生班级,学生拿到的学位是真实的,但这些学生的入学资格、学习经历、课程考试、专业成果、论文写作,特别是两门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全部伪造。

”案例40:招考办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巨额贿赂辽宁省某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名副主任王某(中共党员)和一名副处长付(中共党员),近日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辽宁省纪委、省检察院办案人员陆续带走调查。

另有一名副主任王某(中共党员),则闻讯跳楼自杀。

案例41:违规招生收受巨额贿赂四川某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金某(中共党员)利用手中掌握的大学补录名额,先后为河南郑州某学校和河南某中学不符合补录条件的349名考生录取。

金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在担任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招生,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赂款206万元。

金某主动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并退清了所收钱款。

案例42:高考作弊有奇招,阴谋未得逞2012年,江西某师范学校教师兼任南昌某学院太阳能学院副院长邓某(中共党员),收取在浙江省某市招录了9名学生培训、住宿、高考报名及作弊等费用共计37万元后,联手大三学生陈某、龚某、许某购买了高科技作弊设备(包括发射器和笔状接收器),拟利用互联网购买属于国家绝密级的2012年江西省高考试题答案,并利用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装置传送答案。

案例43:大学特殊类型招生中的天大“漏洞”在2006年至2013年期间,北京某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某(中共党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学术腐败案例

学术腐败案例

学术腐败案例
以下是一些学术案例的例子:
1.著名的斯托彻尤·帕帕诺教授案件:斯托彻尤·帕帕诺是一位希腊萨那斯大学教授,被指控涉嫌在学术著作中剽窃和捏造数据。

他的一篇关于干细胞研究的论文被撤销,并被告上法庭。

最终,他被判处几年的监禁,同时也失去了他的学术职位。

2.尤斯特·普莱森案件:尤斯特·普莱森是德国著名医学教授,曾因其在癌症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得到赞誉。

然而,他被揭发在多篇论文中低估了治疗效果,并隐瞒了与制药公司的利益冲突。

他最终辞去了他的职位,并被迫退出医学界。

3.波斯顿大学造假案件:数名研究人员在波斯顿大学的眼科研究实验室中被揭发在多篇学术论文中捏造数据。

这些论文中包含了虚假实验数据以及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结果。

该大学对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处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学术诚信。

这些案例只是学术问题的冰山一角。

学术不仅有捏造和剽窃数据的问题,还包括利益冲突、学术评审不公、学术圈的权力斗争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学术界的诚信和公正评价造成了负面影响,挑战了学术研究的可靠性和信任。

部分高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和案件通报

部分高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和案件通报

三、部分高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和案件通报天津大学前校长单平被给予留党察看二年处分新华网天津频道2006年11月23日电天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1日举行第三十三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罢免天津大学原校长单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决定,并将此决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并公告。

会议审议通过终止单平天津市人大代表资格的报告,其担任的天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相应撤销。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主持会议并讲话。

他说,单平同志在担任天津大学校长期间,存在严重失职错误,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必须引以为戒。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防止滥用权力、失职渎职。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市委的有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警钟长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高尚的政治品格,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作出表率。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证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正确行使和正常运行。

从天津大学了解到,2000年初,该校决定对校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争取上市,以提高学校校办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发展后劲。

于是学校有关负责人和深圳某公司洽谈,在未考察该公司资信状况,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未经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未报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便与该公司签订了委托其在证券市场运作的协议,并于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期间,将1亿元资金分三批委托给该公司。

该公司收到学校资金并购买股票后,将所购股票用于质押融资。

大学生违规违纪违法经典案例汇编

大学生违规违纪违法经典案例汇编

大学生违规违纪违法经典案例汇编消防篇:案例一:在2004年11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在使用大功率电器热得快时违规行为,停电后未将插头拔下,并将热得快随意放置于抽屉中,导致抽屉内的物品被引燃,引发火灾。

虽然幸运的是火灾被及时扑灭,但这种违规行为仍然会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案例二:在2006年3月27日晚19时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在洗漱间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热得快,离开寝室时忘记拔掉插头,导致暖水瓶爆炸,引发火灾。

虽然幸运的是火灾被及时扑灭,但这种违规行为仍然会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生命只有一次,而火灾却与生命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消防安全,热爱生命,抵御和防范火灾。

只有了解和掌握消防科学知识,提高防范能力,才能更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生命的侵袭。

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大学生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据统计,高校内70%到80%的火灾发生在学生公寓。

因此,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治安篇:案例三:在2006年2月20日下午14时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趁寝室无人之机,找来锁匠撬开同寝室同学___的衣柜,并拿走其放在衣柜中的___。

通过此卡,___取走了___卡内存款3100元,取完钱后又将___放回___的衣柜里。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治安规定,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案例四:在2006年3月7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回到学生公寓8栋108寝室,发现同寝室同学___存放笔记本电脑的柜子未锁,遂打开柜子,取出电脑,并将电脑藏入所住公寓顶楼无人居住的房间。

事后,___伪装发案现场,并向该校保卫处报案。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治安规定,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案例五:在2004年12月9日中午,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与其他几位同学喝酒聊天时,因为过去与管理学院学生___有过节,情绪激动起来,冲到学生公寓14栋242室,将___叫到楼道里进行殴打。

近年来学术不端的案例、

近年来学术不端的案例、

近年来学术不端的案例、近年来,学术界频繁发生各种学术不端事件,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列举10个近年来的学术不端案例,介绍其背景、过程和影响,旨在揭示学术不端的严重性,并呼吁学术界加强自律,恢复学术的纯粹性和诚信。

1. 丁香园论文造假事件丁香园是中国知名的医学科研社区,其论文发表平台被曝出存在大量伪造数据和抄袭行为。

这些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医学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声誉,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2. 吴英案引发的学术腐败问题吴英案是中国金融界的一起重大诈骗案件,此案中涉及了多位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在吴英的资金支持下,通过伪造研究数据和发表假论文来获取研究经费。

这一事件揭示了学术界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了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评价体系的思考和改革。

3. 斯特拉塞案斯特拉塞是德国心理学家,在其职业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然而,后来揭露出他的研究数据存在严重的伪造和篡改行为。

斯特拉塞案成为心理学界的一起重大学术不端事件,引发了对学术诚信和研究数据可靠性的广泛讨论。

4. 病毒学家查理·卢奇斯案查理·卢奇斯是一位美国病毒学家,他在研究中造假并伪造了病毒实验数据。

此案揭示了科学家以及科学出版界的一些不端行为,引发了对学术出版伦理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反思和改革。

5. 神经科学家韦恩·阿尔贝尔案韦恩·阿尔贝尔是一位美国神经科学家,在其研究中篡改实验数据和结果。

这一事件揭示了科学家在追求研究成果和声誉时可能出现的不端行为,引发了对科研伦理和学术评价体系的讨论。

6. 中国学术期刊造假问题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频繁发生造假行为。

一些学术期刊为了提高发表量和影响因子,存在收费发表、过度引用、抄袭等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学术期刊的声誉和国内外学者对其的信任。

7. 假博士事件近年来,多起假博士事件揭示了在国内和国际高校中存在的学历造假问题。

一些人通过伪造学历证书和成绩单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学术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正当性和声誉。

高校干部违纪典型案例

高校干部违纪典型案例

高校干部违纪典型案例咱今儿就来唠唠高校干部违纪那些事儿。

一、招生腐败类。

就说有这么一个高校的招生办干部吧。

这老兄,在招生的时候那可真是动了不少歪脑筋。

本来招生是个严肃又公正的事儿,得看学生的成绩、综合素质啥的。

可他呢,被金钱晃花了眼。

有些家长想把成绩不太够的孩子塞进这所高校,就找到了他。

他啊,收了人家的巨额贿赂,然后就暗箱操作。

把那些不符合招生标准的学生给弄进了学校,这可把那些辛辛苦苦凭本事考试的学生给坑苦了。

就好比在一场公平的赛跑里,他偷偷给某些人开了作弊器,这多不公平啊!最后呢,纸包不住火,事情败露了,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丢了工作不说,还面临着法律的制裁。

二、学术造假类。

高校嘛,学术氛围那是很重要的。

可是有个别干部,也想在学术上走捷径。

有个学院的干部,为了评职称,搞出了一套学术造假的把戏。

他呀,找自己的学生或者手下的年轻老师给他代笔写论文。

那些论文本应该是他自己深入研究后的成果,可他倒好,自己没费啥力气。

然后把这些代笔的论文拿去发表,还凭借这些假论文去申请各种科研奖项和荣誉。

这就像一个厨师,自己不会做菜,却让别人做好了,然后贴上自己的名字去参加厨艺大赛,这不是欺骗大众嘛。

等到被发现的时候,整个学校的学术声誉都受到了影响,他自己也成了学术界的笑柄,在学校里也待不下去了。

三、财务贪污类。

还有一种高校干部违纪的典型,就是在财务上动歪心思。

比如说某个高校的后勤部门干部。

他负责管理学校的一些物资采购和经费使用。

这家伙,在采购物资的时候,和供应商勾结起来。

本来可以用很合理的价格买到质量好的东西,他却故意抬高采购价格。

供应商呢,把多赚的那部分钱分给他一部分。

就像买个普通的本子,市场上五块钱就能买到,他却以十块钱的价格采购,这中间的差价就进了他的腰包。

而且他还在经费报销上做手脚,虚报一些根本没有发生的费用,把学校的钱当成自己的小金库。

学校的钱那可都是用来发展教育、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他这么一贪污,损害的可是全体师生的利益。

高校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

高校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

高校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
高校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案例:
1. 某高校教师违反政治纪律。

该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发表与党和政府立场相悖的政治观点,甚至对党的领导作出负面评价,严重违反了高校教师的政治纪律和职业行为准则。

2. 某高校学生组织违规活动。

某高校的一个学生组织在校园内组织了一场非法集会,借机传播错误的政治观点,甚至煽动参与者产生对党和政府不信任的情绪,对高校的政治秩序产生了恶劣影响。

3. 某高校领导干部违反政治纪律。

某高校的一名领导干部在党的重要会议上表态支持个人或特定政治势力,公开违背了党的决策和政策,损害了高校的政治形象和声誉。

这些案例都是高校违反政治纪律的典型案例,严重损害了高校的政治生态和正常运行秩序。

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高校通常会采取严肃处理措施,包括对涉事个人进行纪律处分、开展政治纪律教育等,以维护高校政治秩序和学术环境的良好发展。

高校廉洁警示教育案例

高校廉洁警示教育案例

高校廉洁警示教育案例一、学术造假的王教授。

在某知名高校,有位王教授在学术界小有名气。

他一直渴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资源。

科研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王教授在一个重大项目的研究中遇到了瓶颈。

为了不失去已经到手的项目资金,也为了保住自己在学界的地位,他动起了歪脑筋。

他开始抄袭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把别人的数据稍微改改就当成自己的。

还编造了一些根本没有做过的实验过程,写进论文里。

结果呢,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他的论文被一位国外学者当场指出数据造假。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学校开始对他进行调查。

王教授不仅被剥夺了教授头衔,所有的科研项目被终止,以前获得的荣誉也被收回。

他在学术界的名声一落千丈,成了大家唾弃的对象。

就像一只本来在天空飞着的大雁,一下子就被打落到地上,还被同伴们嫌弃。

二、招生受贿的张老师。

高校招生可是一件大事,每年都有无数的学生和家长挤破头想进入好的大学。

在这其中,就有不良之人想走歪路。

张老师负责学校某个热门专业的招生工作。

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能进入这个专业,就开始给张老师送礼送钱。

张老师一开始还犹豫,可经不住那些家长的软磨硬泡和金钱的诱惑。

他开始暗中操作,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招了进来。

比如说,有个学生的分数离录取线差了一大截,但是家长给了张老师一大笔钱后,张老师就篡改了这个学生的档案,还在招生审核的时候做手脚。

但是,纸包不住火啊。

有一位被挤掉名额的学生家长不甘心,向学校举报了。

学校一查,发现张老师受贿的证据确凿。

张老师被学校开除了公职,还面临着法律的审判。

他的家庭也因为这件事陷入了混乱,老婆天天和他吵架,孩子在学校也被人指指点点。

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想走捷径,最后却把自己的前途给毁了。

三、基建贪污的后勤李主任。

高校里经常会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可就成了某些贪心之人眼中的“肥肉”。

后勤李主任就掌管着学校基建这一块的大权。

他和一些建筑承包商勾结起来,在学校修建新教学楼和宿舍的工程中中饱私囊。

近年高校科研经费贪污案例

近年高校科研经费贪污案例

一、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陈英旭3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陈英旭涉嫌贪污案,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知情人士称,如果这一指控被法院认定,此案可能创造了贪污科研经费的新记录。

2013年7月12日,陈英旭因涉嫌贪污被依法逮捕。

二、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百余万被判刑13年用假票据报销百余万2012年2月13日10时30分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段振豪等待候审,紧随其后的是本案的另一名被告人车春兰,案发前,她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地球化学学科组秘书。

检方起诉书显示,2002年至2011年7月间,段振豪担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计算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学科组组长,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执行直至结题验收全过程。

而他的秘书车春兰为学科组提供辅助性工作。

检方提出了三起指控事实:二人于2002年至2011年7月间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等共计124万余元,段振豪非法占有上述款项后给车春兰少量好处费;2011年5月,段振豪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网站开发合同,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网站开发费,骗取科研经费5.85万元;车春兰于2003年至2010年间用假票据报销17.85万。

根据检方掌握的证据,段、车二人的涉案手法,主要是找虚假票据以各种名义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报销名目包括差旅费、复印装订费、劳务费、租车费以及网站开发费等。

为他们提供票据的人包括段振豪的亲友、学生、熟人、同事等。

二人假借课题组成员的名义将票据从财务报销,而课题组成员崔某等证实,这些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崔某本人根本没有因科研出过差。

而据段振豪自己的供述,在他虚报的差旅费中,有20多万是保姆张某提供的前往银川的发票,有30多万是蔺某提供的前往大庆的发票,另有20多万是他每年回湖南老家探亲的票据和弟弟提供的发票,另外他还找了一家机票代理公司买了虚假行程单。

高校学生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

高校学生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

高校学生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
1. 某高校学生会主席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个人消费。

2. 某高校社团负责人在中央财务系统中私拿社团经费。

3. 某高校班级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接受商家回扣以安排学生集体活动。

4. 某高校学生干部利用学生会公章伪造文件,违规报销个人费用。

5. 某高校学生干部利用权力进行性骚扰或性侵犯行为。

6. 某高校学生干部参与非法组织或团体,进行违法活动。

7. 某高校学生干部参与考试作弊行为,寻找替考者或利用作弊器材。

8. 某高校学生干部破坏学校设施,进行恶作剧或明目张胆的破坏行为。

9. 某高校学生会干部利用职权压制他人言论自由,对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打压报复。

10. 某高校学生干部参与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常务副院长陈英旭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常务副院长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6
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
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被批捕。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李汉昌
2001年至2008年,被告人李汉昌利用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的职务便利,先后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款共计人民币68.5万元,并为其谋取利益。2007年3月,李汉昌还利用担任武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款10万元,并为其谋取利益。
2011年1月,原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人民币60万元,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据悉,郭泽深在担任湛江师范学院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工程承建商林某的请托,为其谋取利益
31
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
2013年8月23日,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受贿一案宣判,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的王国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法院查明,1999年以来,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00余万元
8
李兆森(暨南大学原体育部副主任)
李兆森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月,利用主持体育部全面工作,并分管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等职务便利,在招收体育特长生和为本校新生采购校服的过程中,多次非法收受家长及服装厂负责人贿赂,共计人民币22.4万元。
9
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
2013年5月,江西省纪委对外宣布,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该省纪委官员向媒体记者透露,周文斌涉及南昌大学新校区基建贪腐问题。随后周文斌南昌大学校长职务被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罢免。
15
钱晓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助理)
钱晓峰利用南航在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城北支行存款计4000余万元之机,将支行汇给的30万元“存款好处费”以科研课题名义入账,随后分别又以“人工费”、“中介费”、“动态科研工资”名目贪污公款6万余元。
16
张登岐(安徽阜阳师范院原任院长)
张登岐在2002年-2005年期间,在其分管的基建工作中多次收拾他人贿赂共计53.4万元,为对方承包工程提供便利;在图书、教材、教学仪器、日用办公设备等学校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与供货方串通,收受回扣和各种好处。
三人违反规定将银行按期支付的“代办费”私设“小金库”。1997年制1998年,王永臣授意张、尚二人分两次从“小金库”中领出现金2.8万元三人私分。1998年6月至10月,经贸学院财务处出纳田某两次领取代办费35万余元,王永臣将其中8.5万元截留,3人将其中6万余元私分。
22
李俊(陕西经贸学院学生处原处长)、庄长捷(陕西经贸学院团委副书记)
24
黎明芳(原广东商学院设备科科长)
黎明芳利用其负责教学科研设备的采购、验收的职务之便,于1996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受电脑商贿赂3.52万元
25
何水淋(桂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
何水淋(正厅级)在1993年至2000年,利用担任院长便利,采取“特批录取”、“降分录取”、“关照录取”,多次收取学生家长人民币3.7万元,违规录取3名高考低分学生。
李俊、庄长捷在陕西工商学院学生处工作期间,于1996年将当年向应届毕业生收取的“教育补偿费”49万元中的16万元隐瞒截留,两人先后私分10万元,各得5万元。
23
杨绍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原主任)
1997年7月至8月,杨绍练与兼任会计、出纳的被告人李颍、张成娟,利用该部在广东省内开办研究生课程班,负责收取和保管各分教点上交的管理费的职务之便,合谋将管理费人民币54万元私分。1998年底,广东省社科院决定将研究生部的财务移交专职财务管理,杨绍练让兼任研究生部记帐、出纳、会计的李颍、熊动员及同案人郭某(另案处理)核算出该部管理费余额后,将余款中的120余万元截留私分,其中杨绍练分得48万元、李颍、熊动员、郭某各分得24万元。1995年至1999年,杨绍练还以劳务费、活动费等名义分别收取学校和个人贿赂的人民币16万余元。
35
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彭振坤
彭振坤受贿案源于1998年至2006年期间,时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他在本单位的建设工程招标议标、工程发包及签订合同、工程款拨付等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为在本单位承建工程的项目经理谭仕芹、李瑞昌、刘元璋、罗瑞河、卢宗伟等人谋取利益,共计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199万元。
近来来高校腐败案件汇总
序号
姓名
案情
1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处长蔡荣生
2013年11月被带走接受调查。据爆料,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被调查。举报者多指向其利用自主招生权,通过破格录取、补录、违规发放研究生学位等收受大量贿赂。
2
四川大学原党委委员、副校长安小予(副厅级)、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原副处长崔波(副处级)、罗建(副处级)
17
惠延德(延安大学原校长)
惠延德在榆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任党委书记时,一位建筑商为承揽工程,多次给其送钱,惠都拒绝甚至将钱从家里扔出。但对方并不死心,仍不断拉拢腐蚀,最终将惠拉下水。惠后来便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基建工程,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收受了62万元的资金。
18
冯贵权(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基建处原处长)
32
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
2013年8月21日,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许晓鸣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违法所得的财物予以没收。法院经审理查明,许晓明利用职务便利于2003至2011年期间,非法收受价值人民币113万余元的钱款。
33
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
12
周明清(南京理工大学校内银行原副总经理)、姚琦(南京理工大学财务处原处长)
周明清姚琦合谋将本单位存款获取的高额息差115.1万元,先后分两次给一私营企业主从事营利活动,致使该款至今无法追回。
14
韩正林(河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韩正林伙同该院培训部的另两位工作人员和徐州建材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商谈联合办学——专升本班事宜,与对方约定签订两份协议,并对学院领导隐瞒了第二份协议。第一份协议约定每个学员收费4500元,其中1500元/人给河海大学,其余归徐州建材中专学校所有;第二份协议却规定3500元/人给河海大学,并只将其中1500元/人汇给河海大学,余下的留做个人私分。
13年间,其利用工作之便在学院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为承建单位和个人提供帮助,先后收受单位或个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
34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邹世凌
主要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担任校长助理兼基建处处长期间有关。知情者爆料其被纪检部门调查后,交代了其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私营企业主的借贷等多个问题。
26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校长范昕建
范昕建及张忠元案,基本为同一窝案,均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设等基建腐败相关。
27
绵阳师范学院苏智先
苏智先在学校新校区扩建中,多次批条子、打招呼,先后收受14人给予的现金共计860万元。该案涉及的学院多名中层干部涉案金额均在100万元以上。案发后,四川省纪委责成该学院重新审计涉案工程,仅核减资金就达1.78亿元。
19
南京艺术学院成教院原院长、副院长、会计
他们通过设立“小金库”的方式,把办补习班收入的60万元公款纳入“小金库”,以发“奖金”的名义将其中的30万元私分
20
王宝玺(陕西经贸学院成教院原副院长)
A.1996年-1999年,王宝玺指使财务人员将陆续收回的原陕西工商学院成教处应上交的“办证费”等公款不入账然后私分。
10
付守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原副处长)
付守贵利用在北京为单位购买数码像机之机,虚开发票14000余元,后利用职务之便将虚开的发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报销。
11
王冬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动力服务中心浴室澡票管理员)
王冬梅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4月,利用职务之便,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服务中心财务领取300本一包的绿色澡票共计8包,采取隐瞒澡票数量或领票不入账的方法,将所售澡票款人民币25万元据为己有。
B.1997年王以购买礼品为由,将原陕西工商学院成教处上的公款取走9000元据为己有。
C.1996年11月,王从原陕西工商学院成教处汉中教学点收回学生管理费及提档费共计8.4万元,之后,王将其中2万余元入了财务账,将余款6万元中3万元中饱私囊。
21
王永臣(陕西经贸学院财务处原Fra bibliotek长)、张景龙及尚建民(陕西经贸学院财务处原副处长)
28
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邢苗
2012年5月,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邢苗涉嫌受贿60万元,由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立案并移送审查起诉。据悉,邢苗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而邢东窗事发缘起于华农大原后勤部长纪荣军受贿案发后检举。纪荣军因受贿人民币193万元、美元1万元,与2012年5月被广州市海珠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年。
4
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正厅级)陈昭方、武汉大学原常务副书记(正厅级)龙小乐
2000年至2009年,被告人陈昭方在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弘博学生公寓、筹建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等项目中,为武汉弘博集团提供帮助,收受该集团董事长巴某某贿赂的人民币115万元、美元1万元;为中天集团在武汉大学承接工程提供帮助,收受该集团武汉分公司经理陈某某贿赂的人民币5万元和美元6000元;为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在申请工作经费、解决拖欠款项等方面提供帮助,多次收受上述单位负责人贿赂的人民币共计11.9万元.2000年至2003年,被告人龙小乐在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弘博集团与武汉大学联合修建弘博学生公寓及施工过程中谋取利益,收受巴某某贿赂的人民币41万元;为中天集团在武汉大学承接工程提供帮助,收受陈某某贿赂的人民币2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