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举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思考——以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的培养 。通过 成 立合作 组 织机 构 , 推 行“ 十百 千” 工程 , 将校 企合 作纳入 教 师绩 效考核 等 , 健全 校企 合作 体 制机 制建设 。 提 升学 院教 学水平 与人 才培 养质 量 。 奠 定校 企合作 的新局 面 。
【 关键 词】 校 企合 作 ; 模式, 机制
工 程 系二 年级 6 2名学生 进 入苏 州 三 星 电脑有 限 公 司进 行 了为期 近 5个 月 的工 学交 替 实践 活 动 。 实 践 活动 前校 企 双方成 立 项 目工作 领 导小 组 , 商 讨 制定 细 则 。 并 安 排专 业教 师 与辅 导 员深 入企 业
“ 立足 本 土 、 创新 培养 、 紧 跟转 型 、 深化 合 作 、 扩大 研发 、 助 力企 业 ” 的发 展思 路 , 突出“ 校企 合作 ” 的 办学 方式 , 推行并 不 断加 大校 企 合作模 式 和实践 的力度 。
第 2 3卷 第 5期 2 01 3年 1 0月
江 西 青 年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t i RNAL OF gAN G ̄ YOU TH VOC AT I ON AL C OI J . E GE
Vo 1 . 2 3 , NO . 5
Oc t . 20 1 3
高职 院校 深 化校企 合 T 隹机 制 的 探 察与 宾 践
— —
以苏 州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为 例
王 瑾
( 苏州 工业 职业技 术学 院 高 教研究 所 , 江苏 苏州 2 1 5 1 0 4 )
[ 摘要】 苏州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在 实现职 业教 育 “ 中国梦 ” 的过 程 中 , 以经济转 型升 级 为 契机 , 以服 务
就 业 为导 向 , 依 托 企 事业行 业 优 势 , 资源优 化 配置 , 学 院与企 事 业单位 优 势互 补 , 大 力推 进校 企 合 作人 才培养模 式 。 以三 室三 岗、 研 发 带动 、 订 单培 养与服 务 外 包等模 式深化 校 企 , 突 出综 合素 质及 实践 能 力

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重点课题。

文章以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142个专业为例,揭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八大基本特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基本特征[作者简介]徐挺(1949- ),男,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顾问,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裴亚萍(1960- ),女,内蒙古包头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

(浙江宁波315800)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了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至2009年均通过了示范验收。

“紧跟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合作,示范建设百舸争流;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工学结合,高职改革千帆竞渡。

”高职教育以示范为引领,带动了全国一千二百余所高职院校持续、和谐发展。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释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始见于1994年。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①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过程、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定型化实践模式。

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内涵:模式目的性——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集中体现。

主体多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确立培养目标及其基本规格应当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即坚持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内涵层次性——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

第一层级是培养目标定位体系,主要包括培养方向,即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归属;基本要求,即对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服务面向,表明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性。

国企办学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

国企办学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

国企办学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01-17T01:25:20.10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6期作者:(魏晓旭、孙静、乔骏、尚玉新、刘柳)[导读] 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对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然有着重大意义。

据统计,2019年197所“双高”建设单位中,具有国有企业办学背景的职业院校有15所。

(魏晓旭、孙静、乔骏、尚玉新、刘柳)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对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然有着重大意义。

据统计,2019年197所“双高”建设单位中,具有国有企业办学背景的职业院校有15所。

这些学校依托国有企业背景,能够更加充分合理地整合优质企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激发企业积极性,强化校企紧密合作,具有较强生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办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回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国有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职业教育发展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对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然有着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法规,鼓励国有企业举办职业院校。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计划提出支持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将企业办学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21年1月14日,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山东正式启动,在印发的《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中,明确国有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责任,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支持国有企业办好做强职业院校,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

据统计,2019年197所“双高”建设单位中,具有国有企业办学背景的职业院校有15所。

这些学校依托国有企业背景,能够更加充分合理地整合优质企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激发企业积极性,强化校企紧密合作,具有较强生命力,呈现积极良性的办学活力,为产业转型和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运行机制分析——以地铁学院为例

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运行机制分析——以地铁学院为例

2 0 1 0年 。 南京铁 道职业技 术学 院与 南京地下铁道有限公 司联合 组建 了地铁 学院 , 在 校企 一体化运行 机制 方面进行
了有 益 的 尝 试 , 也 取 得 了较 好 的成 效 。
【 关键词 】 高职教 育; 合作 办学 ; 一体化 ; 运行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图分类号 】 G 7 1 8 . 5
高职 教 育校企一 体化 办学 运行 机制分析
以地 铁 学 院为例
何 万 一
( 南 京铁道 职业 技术 学 院 ,南 京 2 1 0 0 3 1 )
【 摘 要】 近年 来, 校企一体化 办学成功破解 了校企合 作难题 , 为技术技 能型人 才培 养提供 了有 力保 障。 高职
教 育校 企一体 化办学要 以机 制建 设 为重 点 , 积极 构 建校 企 管理 一体 化 、 育人 一 体化 和发 展 一体 化等 运行 机 制。
【 作者简介】 何 万一 ( 1 9 7 3一) , 男, 安 徽风 阳人 , 硕 士研
究生 , 高职教育研 究所副所长、 助理研 究员, 研 究方向为 高等
职 业教 育 、 校企合作 。
育发 展 的一 种新 趋 势 J 。如 何 推 动 校 企 一 体 化 办 学, 良好 的运行 机 制 是关 键 。本 文 以南 铁 职 院 和南 京地 铁联 合成立 的地 铁 学 院为 例 , 试 对 高 职 教 育校 企一 体化 办学 的运 行 机 制进 行 分 析 , 以期对 职业 教 育校企 合 作办学 制度 建设 提供 借鉴 。 管 理 一体化 科学管理 涉及组 织机构 、 人 和 制 度 等 多 方 因 素, 校 企 一 体 化 办 学 在 宏 观 层 面 需 要 成 立 决 策 机 构, 微 观层 面 需 要 搭 建 日常 运 行 机 构 , 利 用 制 度 手 段, 实 现双 方人 员对 办学 的共 同管 理 。南铁 职 院和 南 京地 铁共 同组 建 地铁 学 院理 事 会 , 南 京地 铁 总经 理 任理 事 长 , 南 铁 职 院负 责 人 任 副 理 事 长 , 理 事 由 双 方重 要部 门负 责 人 担任 , 形 成 了校 企 双元 的理 事 会 结构 。按 照地铁 学 院理 事会 章程 规 定 , 理 事 会 主要负 责 制 定 地 铁 学 院 发 展 规 划 和 基 本 教 学 管 理 制度、 筹 措 经费 、 促进社会联系 、 重 要 人事 任 命 等 工 作 。地铁 学 院实行 理事 会 领 导 下 的 院长 负 责 制 , 由 南 京地铁 领 导担任 地 铁 学 院 院 长 、 南 铁 职 院领 导 任 执行 院长 。地 铁 学 院办 公 室 和 南 京 地 铁 运 营 分 公 司教培部 联合 成立 教 学 运 行 管 理机 构 , 共 同负 责 日 常 教 学 管 理 。根 据 地 铁 工 作 岗位 , 校企人数按1 : 1 比例 配置 , 校 企共 同组 建 了城 市 轨 道交 通 控 制 等 六 个专 业 的混 编专 业 教 学 团 队 和 一 个 综 合 素 质 教 育 组, 各专 业 实施 校 企 双 带 头 人 制 度 , 并 通 过 定 期 会 议有 效开 展工 作 。为 了实 现 管 理一 体 化 , 地 铁 学 院 还专 门制 定 了教 学 运 行 规 范 、 混 编 教 学 团 队建 设 、 学生 综合 素质 考核 、 顶 岗实 习管 理 等较 为 完 善 的 规 章制 度 , 确保 地铁 学 院各 项 工作 的科 学 、 有序 推进 。

高职院校+“校中厂+厂中校”机制体制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校中厂+厂中校”机制体制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校中厂厂中校”机制体制建设的思考摘要: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重点建设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文章以行业为研究对象,以“厂中校校中厂”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的专题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件精神对校企合作模式极为关注,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到现阶段思考的主要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指出:“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通知》中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区,提出了“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现阶段,各高校接近于瓶颈,要有新突破,必须结合区域特点,总结困难及对策,提出可行性、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及实施方法。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于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骨干校建设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拟在重点建设项目印刷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校中厂厂中校”机制体制建设。

在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时,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运行办法?如何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又适合学校和企业发展?对于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各高校接近于瓶颈,要有新突破,必须结合区域特点,总结困难及对策,提出可行性、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及实施方法。

为了更好地真实的反映新疆地区印刷行业发展状况和需求,结合实际宣传和推动印刷企业对“校企深度合作”的关注度,为促进我校印刷技术专业“校中厂厂中校”机制体制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启发和决策,联合新疆印刷行业协会两次分别面向全疆,面向乌鲁木齐地区绝大部分印刷厂进行“厂中校校中厂”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的专题调查。

“政行企校,四轮驱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初探--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政行企校,四轮驱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初探--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政行企校,四轮驱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初探--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易启明;侯建军【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要求的必由之路。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合作内涵,初步构建了“政行企校、四轮驱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多方共赢、良性互动的合作办学局面,为地方性高职院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案例。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年(卷),期】2015(000)013【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地方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者】易启明;侯建军【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株洲412001;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株洲 412001【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地方性高职院校而言,由于缺乏行业企业背景,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相对较弱。

目前,全国各地的地方性高职学院占有较大比重,鉴于其办学定位是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为当地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校企合作办学的紧迫性更强,难度也就更大。

由于当前国内对地方性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经验或模式,因此开展地方性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由湖南省株洲市政府主办的地方性高职学院,没有行业企业背景,但依托其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积淀,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坚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进多赢”的办学理念,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机制,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路径,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如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一、“政行企校、四轮驱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政行企校、四轮驱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办学过程中,为了破解地方性高职学院没有行业企业背景,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内涵不深、途径不畅等难题,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对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对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对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作者:马思让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第11期[摘要] 对于合并组建成立的高职院校来说,具有其独特的办学优势,但在其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合并组建成立的地市高职院校的主要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必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合并组建高职院校办学优势问题分析应对措施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风起云涌,发展迅猛。

目前全国有高职院校1200余所,占据了高校的半壁江山。

就其产生基础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几所中专(中职)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办学优势与发展问题并存。

现就合并组建的地市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及存在问题予以分析,旨在充分发挥办学优势,针对性地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地市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主要办学优势1.具有办学传统优势。

成立高职院校之前,原有中专学校绝大多数都具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在原宝鸡市7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是目前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合并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高职院校。

追溯办学历史,迄今已逾百年。

原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始建于1902年,宝鸡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34年,陕西省宝鸡师范学校、宝鸡市中医药学校、宝鸡市工业学校、宝鸡市财经学校和宝鸡市农业学校也都有几十年的办学史,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职人才,毕业生遍布宝鸡市乃至陕西省各行各业。

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具有资源共享优势。

多所学校合并,使原有学校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图书资源、教学设施资源等进行整合归并,达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七校合并,人力资源优势明显,现有教职员工及医务人员近15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学历者138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级职称者203人,讲师及其他中级职称者305人。

基于“双高计划”下地方高职院校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路径研究——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双高计划”下地方高职院校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路径研究——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双高计划”下地方高职院校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路径研究——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发布时间:2022-08-16T05:55:47.522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9卷7期作者:王赛牟杨[导读] 我国目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相继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新《职业教育法》,王赛牟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我国目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相继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新《职业教育法》,对新时期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特点,分析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基于“双高计划”背景下对地方高职院校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路径进行研究,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路径为例,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人才培养地方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正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

然而,在2019年公布的197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中,仅有36所地方高职院校入围,其中15所进入教育部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21所进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此数据证明,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因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提升人才培养的途径并不明晰。

因此,理清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核心概念并提出人才培养高地建设路径是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首要之举。

1.地方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高地建设路径研究重要性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地方高职院校入选“双高”建设单位数量偏低,作为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简称“双高”计划),已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准指南,而地方高职院校,肩负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但与省部级院校、行业院校相比,在内外环境和地理位置上均不占优势,这与地方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重要担当的地位不符,与国家职业教育实现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符,因此唯有针对地方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才能实现地方高职院校快速突起。

国有公司举办高校之公益性与营利性法律思考

国有公司举办高校之公益性与营利性法律思考

国有公司举办高校之公益性与营利性法律思考谭黎明;毛频;熊建武【摘要】国有公司投资举办的高校是当前我国民办教育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但由于相关法律设置的不完善,使得此类高校在法律上的公益性要求与实践中的营利性表现问题突显,如果不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不仅会造成此类高校在管理运作上的不规范,也不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法律上对此类高校给予明确的定位,从本质上将其明确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更能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2)007【总页数】4页(P744-747)【关键词】国有公司举办高校;公益性;营利性【作者】谭黎明;毛频;熊建武【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策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事业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这其中,国有公司投资办学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办学力量。

财力雄厚的国有公司投资举办高等教育,对于缓解国家财政压力,弥补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打破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增加高等教育入学率,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都能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但在国有公司举办高校不断向好发展的背后却出现了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的矛盾。

如果不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法律上给予明确的定位,则不仅会从根本上导致实践操作中的混乱,还会有损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公司举办高校的法律定位在学界,对于国有公司投资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定位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此类高校应属于公办学校,其理由是国有公司完全由国家无偿投资,其资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国有公司的资金从本质上属于国家财政资金。

企业办高职院校背景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讨——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企业办高职院校背景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讨——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Va l u e En g i ne e r i ng
・3 1 9・
企业 办高职 院校 背景下的思政 课实践教 学探讨
— —
以 昆 明工 业职 业 技 术 学 院为例
Te a c h i n g Pr a c i t c e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o l i i t c a l Th e o r y Co u r s e i n En t e r p r i s e s — r u n Hi g h e r Vo c a i t o n l a Co l e g e s :
Ab s t r a c t :P r a c t i c e t e a c h i n g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o  ̄ e g e s i s t h e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i mp o r t a n t c o n s t i t u e n t o f i d e o l o g i c l a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t h e o r y c o u r s e ,a n d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T h e p a p e r na a l y z e s he t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t le a n t ra t i n i n g i n e n t e r p r i s e s - r u n h i g h e r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t h e o r y c o u r s e .

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探索高职改革.

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探索高职改革.

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探索高职改革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探索高职改革新路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办学大多视作社会职能而被逐步剥离。

而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举办职业院校已不再成为企业的包袱,转而成为产教相长的重要措施。

但就我国目前的多数职业学校而言,主要是一校一制,如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培训这两个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往往是完全分开。

职业教育往往也只是学校的职业教育而并不包括职业培训在内。

这样,就会形成职业教育的体制僵化、生源面窄、教学和实训脱节、学校与社会分离等状况,也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利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作为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在原职工大学、电视大学、技工学校基础上创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方针,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企业举办高职教育的新路子。

1 创建职业学院盘活闲置资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齐鲁石化公司为满足大建设、大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先后创办了技工学校、电视大学和职工大学。

30年来,这些学校为企业培养培训10多万人次,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2002年6月,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齐鲁石化公司提出了“两校整合、逐步萎缩”的改革思路,决定整合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成立培训中心。

这就意味着编制减少,将有大量教学资产闲置浪费,更有400多人面临重新择业的困境。

因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希望,许多教职员工陷入了迷茫、混沌、困惑、彷徨的境地,有的领导干部也在观望和等靠,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就有92位教师调离学校,找寻新的出路。

整合之后,面对大量闲置的办学资产和教师资源,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萎缩,生与死的抉择摆在了新的领导班子面前。

当时正值国务院刚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要逐步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助企出海的困境分析与路径探索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助企出海的困境分析与路径探索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助企出海的困境分析与路径探索作者:郭嘉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07期关键词:“双高计划”;助企出海;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探索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

“双高计划”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指明了新方向。

根据2019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和普通教育同等的重要地位。

其中必须要指明,职业教育本质是培养“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产业,服务企业发展,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拓宽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化产学研融合程度,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助企出海,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走出去”中资企业扬帆远航,是中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舞台的具体实现方式,也是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有力抓手。

如何实现好高职院校助企出海,打造中国高职院校在国际舞台上的品牌效应,成为现阶段众多农业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一、响应国家号召的时代机遇(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区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世界原有的经济发展格局,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中国先后与170多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的合作项目超过2000个。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加入了这一宏伟蓝图的实践中。

依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积累,形成了一个覆盖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区域合作共同体,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大量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其中农林牧渔等农业企业投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掀起了一波海外农业投资的热潮。

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扶持政策的思考

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扶持政策的思考

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扶持政策的思考作者:李丽娇辛志杰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04期摘要:面对众多高职院校“以生养校”办学模式难以为继的现实,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以期通过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办学经费来源等方式推动高职院校的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办学的外部共性环境,提出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办学的一些政策扶持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政策扶持作者简介:李丽娇(1965-),女,福建晋江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辛志杰(1966-),男,福建惠安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福建泉州362000)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17-02根据某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08年报考普通高校的考生达到历史最高的32.7万人,2009年减少为30.5万人,2010年为29.2万人,2011年为26.7万人,2012年为25.8万人。

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我国适龄人口出生率下降。

在招生计划不变的前提下,各地高考录取率进一步提高,甚至达到90%以上。

“生源持续减少”与“录取分数下滑”的“双降”使中国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支数量基本稳定的高职院校队伍是我国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

一、发展定位据统计,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入职后能直接进入岗位工作的比例不超过10%,与发达国家的50%相距甚远。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 院校通 过 开 展 校 园文 化 活 动 , 富 学 生 丰 的科技 知识 , 强学 生 的动手实 践 能力 、 高学 生 增 提 的人文 素养 , 进大 学生思 想道 德建 设 , 促 有利 于学 生形成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生观 和价值 观 , 利 于学 人 有
生树 立 积极 进 取 、 于创 新 、 苦 钻研 、 于奉 献 勇 刻 乐
第 3卷 第 l期
2i 0 1年 2月
高 校 辅 导 员 学 刊
囹 校 园 文 化
口 校 园 文 化
高职院校校 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 —
以安 徽 机 电职 业技 术 学 院 为例 姜 绳
( 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部 , 徽 芜湖 210) 安 安 4 0 0

要 :本 文通 过对 高职 院校校 园文 化 建设 所 取得 的成 效 和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分析 , 结合 新 的
的精 神 , 动 校风 、 带 学风 的好转 , 营造 出育 人 的优 良环境 , 进学 生综 合素 质 的提 高 , 促 为现代 化 建设 培养 优 秀的高级 技 能型人 才 。 在 开展校 园 文化 建 设 的 指 导思 想 上 , 以科 学 发展 观 为 指导 , 承 和 弘扬 传 统 , 练 特色 , 力 继 凝 着 提 高大 学生 的知识 、 力和 素质 . 能 既体 现校 园文化 建设 的共性 , 突 显 高 职 院校 的特 色 。校 园 文化 又 大发 展 与大 繁荣 , 励 广 大 学 在 校 园文 化建 设 中的 主导 作用 。针 对原 来 的教 学 计 划 中存 在 的忽 视 学 生 自主选 择 的 问题 , 调 教 强 学 计 划 的指导 性 , 出 了对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和 个 突 性 培养 , 教学 计 划 中开 设 的 校 园 文 化 体 系建 设 对 课 程 给予重 点扶 持 , 施“ 一课 堂 +第 二课 堂 + 实 第 潜 在课 程 ” 一 体 的校 园文 化 建 设 体 系 。重 点 指 为 导 和扶 持 了一批 特 色鲜 明 、 式 多样 、 题 突出 的 形 主 校 园文 化活 动 , 延伸 了课 堂 空间 , 富 了学生 的课 丰 余 生活 。在 开 展 校 园 文 化 活动 过 程 中 , 终 坚 持 始 紧 扣校 园文 化 的 内在 要 求 , 心 策划 推 出各 种 类 精 型 文体 活动 , 断创 新活 动形 式 , 不 提高 校 园文 化 的

谈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摘要:校企合作办学能够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及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就业、学院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共赢。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探索特色办学,而特色办学的关键在于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程度。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通过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发展相融合,建立了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特色发展及办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办学能够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及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就业、学院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共赢。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探索特色办学,而特色办学的关键在于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程度。

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通过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发展相融合,建立了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特色发展及办学模式。

一、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一)建立了“工学结合”、“学工交替”的现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合作协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实训车间与生产车间、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模式的统一,构建了“教学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了多样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实施了“2+1”模式的订单培养;建立了“全程式”的订单培养模式,根据订单企业需求设置招生专业,制订招生计划,设置教学内容,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院设立了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冠名班”,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就业等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三)与企业合作建立了“41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企业广泛合作,建立了大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所有专业都实施了“411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六个学期分为三部分,其中利用四个学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用一个学期到企业完成初级的专业性生产实习,剩下一个学期实现专业实习和就业岗位的对接,学生到未来的就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学生身份与徒弟身份的结合。

对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1 年 1 0 1 1期
蔌 放靖. 高教
S a n iJa y Ga j o h a x i u・ oi o a 骢 教 广角

— —
以 宝 鸡职 业技 术 学 院 为例
马 思 让
【 要】. 5 ̄并组建成立的高职院校来说 , 摘 N - - 具有其独特 的办学优势 , 但在其组建和发展过程
1 . 具有办学传统优势 。成立高职院校之前 , 原有中专学校绝 大多数都具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 , 积累了丰 富的办学经验。 宝鸡
职业技术学 院是 2 0 0 3年在原宝鸡市 7所国家级 、 省部级重点 中
专学校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 ,是 目前陕西省乃 至西北地 区合并
明显。经过对合并后的各校专业进行整合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现
学 生的知识 、 能力 、 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 , 素 毕业 生应 具有基础 理 论 知识适度 、 术应用 能力强 、 识面较 宽 、 技 知 素质 教学 内容体系 ; 实践教学 的主
要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 中占有较大 比重 :双 师型” 既是教 师 , “ ( 又是 1 师 、 程 会计 师等 ) 师队伍建 教
设有 2 个分 院( 医学分院 、 师范分 院17 、 个系( 机械工程 系 、 电子信
数量最 多 、 最大的高职 院校 。 规模 追溯办学历史 , 迄今 已逾百年 。
原陕西 省凤翔师范学校始建于 10 9 2年 , 宝鸡 市卫 生学校创 办于 13 9 4年 , 陕西 省宝鸡师 范学 校 、 宝鸡市 中医药学校 、 宝鸡市工业 学校 、宝鸡 市财经学校和宝鸡市农 业学校也都有几十年的办学 史, 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 的中职人才 , 毕业 生遍 布宝鸡市乃至 陕西省各行 各业 。悠久的办学历史 、 良的办学传统 , 优 以及深厚 的人文积淀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型 专 门 人 才 。 “ 一 五 ”期 间 ,通 过 十
机 电职 业 技术 学 院 ( 以下简 称学 院 )是 由 国 有 特 大 型 企 业 攀 钢 集 团有 限 公 司 校 。学院 以建 设 国家骨干 和 四川 省示 范 I 高职 院校 为契机 ,积 极 创新 由政府 、企 业 、科 研 院 ( )、学 校等 四方 深度 合 所 ( )企业办学 的历史追溯 一
2 政策划分不 明确 ,发展 受制 约 . 国有 企业 办高职 院校 感觉政 府在 制
( 下 简 称 攀 钢 ) 出 资 举 办 的 高 职 院 的现 状 以
二 、国 有企 业 举办 的高 职 院校 改革发 展 ,国有企 业举 办的 高职院校 在
创 新 办 学 体 制机 制 、 改 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增 强社会 服务 能力 、建设优 质 教育 资源等 方面进 行 了积 极探 索 ,一大批 学 ( )国有企 业举 办高职 院校存 在 三 1 资金来源 渠道 单一,资金缺 保障 . 国有企业 举办 的高职 院校 与政府 办 1 5 年9 ,中共中央 国务 院在 《 98 月 关 校 和 专 业 的 建 设 成 效 明 显 。
1 9 年 1 月 , 国家 在 《 向 2 世 纪 模 、办 学条件 等方面 被拉 开 了距 离 ,发 98 2 面 1
促 进校 企合 作办 学法 规 ,推进 校 企合 作 教育 振兴行 动计划 》中确定 了 “ 三改一补 展 面 临挑 战 。
制 度 化 ” ; “ 化 办 学 体 制 改 革 。 坚 持 政策”,全 国一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迅速 深
国有企 业举办 的高职 院校 在实 现教

教 育 发展 中 的一 个类 型 ,是 我 国高等 教 要求 : “ 地方 政 府与行 业 企业 共建 高职 学 与实 践结合 、校 企合 作办 学、产 学研
体 化 等 方 面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在
经 济 发展 、促进 就 业 、改善 民生 、解 决 会 ,形 成人才 共 育 、过程 共管 、成 果共 我 国过 去 的职 业技 术教 育历程 中 ,企业 “ 农 ”问题等 方 面发挥 了不可 替代 的 享 、责 任 共 担 的 紧 密 型 合 作 办 学 体 制 办 学 曾 取 得 了 辉 煌 的 办 学 经 验 和 成 果 , 三 重 要作 用 。但 是 ,在 高等职 业教 育跨 越 机 制 , 发 挥 各 自 在 产 业 规 划 、 经 费 筹 在 加快推 进社 会主 义现代 化建 设进程 中 式发 展 的过程 中 ,如何 增强 国有 企业 办 措 、 先 进 技 术 应 用 、 兼 职 教 师 聘 任 ( 聘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新 世 纪 以 来 , 国 有 企 高职 院校 的办 学活 力与 体制 建设 ,促 进 用 ) 、 实 习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和 吸 纳 学 生 就 业 举办 的高职 院校 坚持 贴近地 方产 业 ,
国 有 企 业 办 高 职 院校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 是 业等 方面 的优势 , 促进 校企 深度合 作 , 我 们 必 须 面 对 且 必 须 解 决 的 课 题 。 四 川 增 强 办 学 活 力 ” 。
积 极主 动与行 业 、企业合 作 ,努力 为经 济 社会 发展 服务 ,培养 了大批 高素 质技
人 事 部 门分 别 举 办 和 管 理 ” 。
纲 要 ( 0 0 2 2 年 )》 指 出 : “ 动 行 地 方 主 管 部 门 、 厂 矿 企 业 以 及 用 人 劳 动 缺 乏 基 本 பைடு நூலகம் 设和 可 持续 发 展 的 资 金 保 2 1— 0 0 调
障 。 国有 企业 举办 的高职 院校在 办 学规
作 的 “ 政企所 ”多元 办学 体制 ,努 力 于教 育工 作 的指 示》 中就 办学 形式 问题 校 职 院校 的格局 。 村合 作社 办 学并 举 ”的方针 。此后 ,职 业技 术教 育在 多 形式 、多层 次 、多 渠道

形 成 政 府 、 企 业 、科 研 院 ( ) 共 建 高 提 出 了 “国 家 办 学 与 厂 矿 、 企 业 、 农 的 问题 和 困难 所
对国有企业举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 的 思考
— —
以 四 川 机 电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为 例
四川机 电职业技术 学院党委 副书记 袁 雪 良
国有 企业 办高职 院校作 为高 等职 业 实 施工 作 的通 知 》 ( 高 [ 0 0 8 ) 教 21] 号 育 和职 业 教育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在推 动 院 校 , 探 索 建 立 高 职 院 校 董 事 会 或 理 事
改革 和 发 展规 划 纲 要 的 需 要
办 学经 费只 能依靠 企业支 持 。企业 因市
( ) 是 贯 彻 落 实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兴 办 各 种 类 型 的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 一 般 说 场 风险和 经营 效益 的波动 ,对 办学 的投 一
来 ,中等 专业 学校 实行 分 工分 级按 系统 入 不稳 定 ,使 国有 企业举 办 的高职 院校
在 资 金 、 办 学 条 件 方 面 面 临 困难 较 大 ,
《 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革和 发展 规划 归 口 的 管 理 体 制 。 技 工 学 校 由各 部 委 、 国 业 企业 的积 极性 。建 立健 全政 府 主导 、 行业 指 导 、企业 参与 的办 学机 制 ,制 定
除 国有 企业 办 高职 院校 办 学 办 学 的 方 针 指 导 下 不 断 发 展 。 “ 教 育 高职院校 相 比,没 有享 受国家 教育 事业 部 门 办 学 之 外 , 各 部 委 、各 企 业 以及 地 费拨款 、科研 经费 拨款 、基建 拨款 等 , 体制 的必要 性

方用 人单 位 也都根 据生 产建 设 的需 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