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_杨俊

合集下载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20Leabharlann 0.51 预测时间t
1.5
2
2.5 x 10
3
4
3.5结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改进后有三个可调参 数,对参数的调节可以使得改进后的算法 比基本算法在趋于稳定状态过程中能更快 速跟踪系统 。因此参数选取的范围和各参 数对控制结果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为以 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预测函数控制
4.1 预测函数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Yp k Y0 k AΔU k
2.2动态矩阵控制的算法实现
入口 检测实际输出y并计算误差
预测值校正
移位设置该时刻初始值
计算控制增量
计算控制量并输出
计算输出预测值
返回
2.3动态矩阵控制的参数选取
采样周期T和模型长度N T的选择要考虑快速抑制干扰的影响; 应该与模型长度N的数值相协调。 优化时域和误差权系数 优化时域的大小对于控制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快速性 有很大的影响 误差权系数的大小反映了我们对未来时刻期望值的 重视程度。 控制时域和控制权系数 校正参数 柔化因子
仿真结果比较
160 140
200 250
120 100

80 60 40 20 0
Ti

150
100
T0
d 30
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t 600 700 800 900 1000
2.5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论文结构
1
2 3
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研究

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动态矩阵控制研究与实现

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动态矩阵控制研究与实现
GAO Qi a n g,LI Ha n g +。ZHANG Ka i — l i n
( T i a n j i n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C o n t r o l T h e o r 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C o mp l i c a t e d S y s t e ms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Ti a n j i n 3 0 0 3 8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a t t h e d y n a mi c ma t r i x c o n t r o l a l g o r i t h m i s l i mi t e d b y t h e h a r d wa r e e q u i p m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l e d p r o c e s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i mp l e me n t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h a r d wa r e - i n - l o o p s i mu l a t i o n i s p u t f o r wa r d .Ta k i n g u s e o f t h e d i s — t r i b u t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 DC S)wh i c h i s b u i l t b y h a r d wa r e - i n - l o o p s i mu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d y n a mi c ma t r i x c o n t r o l a l g o r i t h m b a s e d o n t h e me t h a n o l p r o d u c t i o n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t h r o u g h a d v a n c e d c o n t r o l s t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基于动态矩阵的隔振器滞回动力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动态矩阵的隔振器滞回动力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动态矩阵的隔振器滞回动力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张璐佳【摘要】现有基于PLC的隔振器滞回动力自动控制系统存在控制误差高的不足,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的硬件部分由动态控制中心、伺服电机、动力传感器、前置信号放大器、及数据计算单元等关键的模块构成,为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伺服电机模块中内置了STM32524A型号的单片机控制器,保证电磁控制信号的稳定输出;依据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原理设计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控程序,并给出了动态预测矩阵控制的基本流程,利用动态滚动预测的模式来降低控制时域内的误差,并保证滞回动力值的稳定输出;分析数据表明,提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功能性方面可以满足批量测试及远程控制的要求,在3个稳态值条件下的系统误差都明显低于传统隔振器控制系统,最高的误差输出在±0.05之间.【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9(027)007【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动态矩阵;隔振器;滞回动力;滚动预测【作者】张璐佳【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电气信息系,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0 引言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的工作生活当中,物体的振动都广泛地存在。

随着工业产业、制造业和精密仪器加工产业的发展,高频率、无规则的剧烈振动现象会给车船、设备等机械结构造成损坏,同时也会损害车船驾驶者、设备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对于车船等大型的机械动力结构而言,设备运转、动力输出乃至气流、海水压力等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都极易产生共振现象,进而导致车船设备产生振动[1-2]。

同时振动现象也是导致系统噪声、机械噪声产生的一个主要来源,随着车船声呐探测技术及无线信息传输技术重要性的持续提高,抑制系统共振,降低噪声干扰,并提高信号采集、识别与传递精度的呼声和要求不断提高[3-4]。

在现代工程控制领域中,各种避振器、隔振器被广泛地应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弹性元件与阻尼元件配合,避免刚性结构的直接连接,并通过软件控制算法适时调整阻尼力的控制范围。

动态矩阵算法在水箱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动态矩阵算法在水箱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动态矩阵算法在水箱液位控制中的应用叶昊;侯艳;马光【摘要】针对先进控制技术在下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问题,采用水箱模拟工业控制中常见的一阶被控对象.通过S7-300控制器,采用SCL语言编写矩阵运算功能块,实现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水箱液位定值试验表明,在正常及扰动状态下,动态矩阵控制算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对于动态品质要求较高的控制系统,动态矩阵控制的实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下位机;结构化控制语言;惯性环节;水箱液位控制;动态矩阵控制(DMC)【作者】叶昊;侯艳;马光【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河北廊坊065000;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河北廊坊065000;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系统成本、通信的可靠性及控制精度一直是衡量一个控制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1](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通常采用上位、下位的监控模式,通过各种总线进行通信。

总线系统的建设在硬件方面、安全性方面均需增加成本,同时,通信系统的实时性也面临考验。

预测控制基于模型预测的启发式控制算法,采用输入/输出的非参数阶跃响应或脉冲响应模型作为预测模型。

该模型通过测试比较容易得到,并且算法本身对模型精度的要求并不高。

但由于算法实现时涉及大量的数学运算,因此预测控制通常运行于上位监控系统中。

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是预测控制的一种。

对于可编程控制器,可否有效完成这些矩阵运算,可运算矩阵的阶数是多少,控制算法的实现效果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试验系统现场设备中,采用水作为试验介质,整个管路由上海凯士比水泵供水,通过西门子MM440变频器实现对水泵的变频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l 1
其中, y(k) y(k) y(k 1) ,hl sl sl1 。sl 由式(9.1.4)给出。
l
sl hj j 1
(9.1.4)
为估计参数,一般建议将一些变量成比例地放大或缩小,使得所有变量的值在一个数量级上。然
后将数据写成式(9.1.5)的形式:
Y XΘ
了DMC的模型参数,向量 s s1, s2, , sN T称为模型向量,N则称为建
模时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9.1.1所示。
9.1 阶跃响应模型及其辨识
s
sl
sN
s N 1
s2
s1
012
l
N N 1 k
图9.1.1 阶跃响应曲线
据此,可以计算在任意输入下的系统输出为
N
y(k) sl u(k l) sN1u(k N 1) l 1
, u(1)。
(9.1.5)
其中Y 包含所有输出信息(对开环稳定过程为 y(k));X 包含所有输入信息(u(k ));Θ
包含所有要估计的参数。
9.2 算法原理
考虑开环稳定系统。在每一时刻 k ,要确定从该时刻起 的 M 个控制增量 u(k),u(k 1| k), , u(k M 1| k)使被控对象在其 作用下未来 P个时刻的输出预测值y(k 1| k), y(k 2 | k), , y(k P | k) 尽可能接近给定的期望值 ys (k i), i 1, , P。这里,M 、P分别 称为控制时域与优化时域。为了使问题有意义,通常规定
si11 si21

si12
si 22

si1l si2l

sim1
sim
2

基于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_杨俊

基于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_杨俊
2008年第 4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 67·
基于 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
杨 俊 , 马姝姝
(东南大学 自动化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 :在介绍了动态矩阵控制 (DMC)算法后 , 重点阐述了 DMC在 PLC中的实现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 。 论文采用 PLC实现了上述控制算法 , 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 明 , 动态矩阵控制效果远优于传统 PID控制 。文中提出的算法实现可直接或稍加修改应用于实际 工业过程 。
表 1 算法中用到的模块及其功能
类型 组织块
逻辑 功能块
特殊 功能块 数据块
对象名称 OB1 FC1 FC2 FC3 FC4 FC5
FC6
FC7 FC105 FC106 DB1
符号变量名 主循环执行程序 DMC控制器实时控制模块 预测值校正模块 初始值移位模块 控制增量计算模块 输出预测值计算模块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PLC 中图分类号 :O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682(2008)04 -0067 -04
ImplementingthePLC-baseddynamicmatrixcontrolalgorithm
YANGJun, MAShu-shu (SchoolofAutomationunderSoutheastUniversity, JiangsuNanjing210096, China)
Keywords:modelpredictivecontrol;dynamicmatrixcontrol;PLC
0 引言
模型预测控制最初是由美国和法国等几家公司 在 70年代先后提出的一类新型控制算法 。 它一经 问世 , 就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 它的 出现不是某种理论研究的产物 , 而是在工业实践中 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 的控制算法 。 动态矩阵控制 (DMC)是一种基于对象阶跃响应的模型预测控制 算法 , 它采用预测模型 、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控制 策略 , 适用于具有多变量 、大时滞 、强耦合和不确定 性等不易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工业生产过程 , 已在 造纸 、石油 、化工 、电力 、冶金等工业部门的控制系统 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1] 。

动态矩阵控制在MSP430温控系统中的实现

动态矩阵控制在MSP430温控系统中的实现
ZHANG u —i g J nyn
( h n h i c nc lI siueo e to is& I f r t n, h n h i 2 1 1 , ia S a g a Te h ia n tt t fElcrnc n o mai S a g a 0 4 1 Chn ) o
其控 温精 度 高, 鲁棒性 强, 因此进一步推 广该算法的应 用是 十分有意 义的 。
关 键 词 : 态 矩 阵控 制 ; 度 ; 动 温 电加 热 炉 中图分类号 : 23 TP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The p i a i n o a plc t0 fDM C g r t m n t m pe a u e Co r li y t m Al o ih i he Te r t r nt o lng S s e
中 , 温 度 控 制 系统 采 用 MS 4 0作 为 C U, 用 D 该 P3 P 使 MC作 为控 制 策略 完 成 温 度 控 制 , 控 制 效 果 与 常 规 的 其
数 字 P D 算 法进 行 比 较 。 结 果表 明 : 用 D I 使 MC 算 法 的 系统 响 应 速 度 和 动 态性 能 明 显 优 于 常 规 数 字 PD。 I
2 控 制 系统 的 构 成 ]
图 1 温度 控 制 系统原 理 图
系统 的 C U 选 用 了 TI 司 所 生 产 的 MS P 公 P
系列 单 片 机 MS 4 0 1 9 P 3 F 4 。MS 4 0 1 9提 供 丰 P 3F 4 富 的资源 , 围硬 件 扩 展 只 需做 很 少 的工作 , 外 使设
1 引 言
温 度控制 广 泛应 用在 冶 金 、 械 、 工 、 业 、 机 化 农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及PLC应用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及PLC应用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及PLC应用吴海中;田沛【摘要】针对具有大迟延、大惯性、时变和非线性等特性的主汽温系统,传统PID 已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采用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对主蒸汽温度系统进行控制仿真,并利用西门子S7-300 PLC的S7-SCL语言,将DMC算法封装成可供用户调用的功能块,完成了DMC算法的PLC实现.为了增强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将DMC算法与PID控制策略相结合,设计了DMC-PID串级控制结构,以充分发挥DMC对大延迟对象适应能力强和PID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针对主汽温系统时变和非线性的特性,在DMC算法中添加了模型切换策略,完成了对主汽温系统多模型控制的仿真,实现了不同模型之间平滑切换.引入性能指标,通过粒子群算法对DMC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结合国电智深EDPF-NT DCS系统,对荥阳电厂主汽温系统进行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DMC算法在主汽温控制系统中具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系统动静态性能指标.【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5页(P31-34,38)【关键词】主汽温系统;DCS;DMC算法模块;优化控制站;PLC;串级控制;多模型控制;动态矩阵控制【作者】吴海中;田沛【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861;TP2730 引言工业生产中,一些惯性较大的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等[1]特点,容易被各种因素干扰。

尤其是近年来电厂向大容量发电机组发展[2],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PID算法已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3]。

而基于传统方法的系统模型最优控制方案,在工业现场往往无法实现最优控制[4]。

由于预测控制对被控对象模型要求不高,现代控制理论很难在过程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5],其主要原因就是需要高精度的对象模型。

基于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

基于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

基于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
杨俊;马姝姝
【期刊名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在介绍了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后,重点阐述了DMC在PLC中的实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采用PLC实现了上述控制算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矩阵控制效果远优于传统PID控制.文中提出的算法实现可直接或稍加修改应用于实际工业过程.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杨俊;马姝姝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32
【相关文献】
1.基于PLC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实现 [J], 任俊杰;高佳;
2.基于PLC的大林算法实现回潮筒控制 [J], 杨继志;郭敬
3.基于MATLAB RTW和软PLC的先进控制算法实现 [J], 雷振伍;吴秀冰;孙德辉;史运涛;李志军
4.基于PLC的大时滞温度对象的动态矩阵控制 [J], 李俊红; 杨马英; 穆秀春
5.基于三菱PLC间接寻址的循环结构与排序算法实现 [J], 刘思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院系:电子信息学院姓名:黄山学号: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MATLAB环境下动态矩阵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动态矩阵控制的MATLAB仿真,发现其对直接处理带有纯滞后、大惯性的对象,有良好的跟踪性和有较强的鲁棒性,输入已知的控制模型,通过对参数的选择,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被控对象非参数数学模型的控制算法,它是一种基于对象阶跃响应的预测控制算法,它以对象的阶跃响应离散系数为模型,避免了通常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方程模型参数的辨识,又因为采用多步预估技术,能有效解决时延过程问题,并按预估输出与给定值偏差最小的二次性能指标实施控制,它适用于渐进稳定的线性对象,系统的动态特性中具有纯滞后或非最小相位特性都不影响改算法的直接应用,因此是一种最优控制技术。

三、实验环境:计算机,matlab2010a四、实验步骤: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充分利用了反映被控对象动态行为的有用信息,对被控对象时滞和阶次变化的鲁棒性都有所提高,从而得到好的控制性能。

但是由于动态矩阵预测控制采用模型预测的方式,其参数的选择对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选择控制参数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系统整体的控制效果。

对DMC来说,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

1)采样周期T与模型长度N在DMC中采样周期T和模型长度N的选择需要满足香农定理和被控对象的类型及其动态特性的要求。

为使模型参数尽可能完整的包含被控对象的动态特征,通常要求NT后的阶跃响应输出值已经接近稳定值。

因此,T减小就会导致N增大,若T取得过小,N增大,会增加计算量。

而适当的选取采样周期,使模型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因为采样周期减少而使模型长度增加使计算量增加,降低系统控制的实时性。

所以,从计算机内存和实时计算的需要出发,应选取合适的采样周期和模型长度。

2)预测时域长度P预测时域长度P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在磨矿分级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在磨矿分级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在磨矿分级过程中的应用王洪超;郭聪;杨俊;陈夕松【摘要】磨矿分级过程(GCP)是冶金选矿行业的关键流程,其产品粒度指标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精矿产品品位和金属回收率.GCP本质上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过程,具有时滞和逆向特性,且存在强扰动.扰动的存在造成系统控制性能变差,甚至不稳定.以两输入两输出GCP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DOB)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复合控制方案DOB-MPC.仿真研究表明DOB-MPC不仅可以有效抑制GCP 的外部扰动,而且可以抑制由模型失配和变量之间的耦合而导致的内部扰动;在获得良好的解耦控制能力的同时,取得了满意的抗扰动性能.%Grinding and classification processes (GCP) are the key unit operations in metallurgical concentration plants. The product particle size directly affects the final product's ore grade and metal recovery rate. GCP is essentially a multi-input-multi-output (MIMO)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disturbances, dead time and reverse response.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bas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DOB-MPC)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disturbanc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have better disturbance rejection properties than the MPC method,whether in rejecting external disturbances or in rejecting internal disturbances, such as model mismatches and coupling effects.【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1(062)008【总页数】6页(P2170-2175)【关键词】扰动观测器;模型预测控制;磨矿分级过程【作者】王洪超;郭聪;杨俊;陈夕松【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引言磨矿分级过程(GCP)是冶金选矿行业的关键流程,其产品粒度指标直接影响后续选别作业的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1]。

211181407_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室内温度控制研究

211181407_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室内温度控制研究
图 !"建筑物三维模型
!!散热器供暖系统为双管下供下回式%每个房间 仅 ) 台散热器%额定散热能力为 #+& UW%设计供水 温度为 "% X& 用户调节阀设置在每个房间入户回 水管上& 楼栋单元入口处设置压差控制阀%进行水 力解耦%使每个房间的供回水压差维持一定%保证用 户调节阀开度与用户供水流量成对应关系%并防止 各用户自主调节室内温度产生频繁的振荡& !!在 123454 模拟中获得预测模型%将所有房间 的初始温度设置为 #% X%先在最小流量下运行 (& Q%待供暖系统平稳后%在 (& Q 时将所有用户调节阀 开度调至最大%按最大流量运行& 取第 (& Q 到供暖 系统平稳后# 第 ,( Q$ 这段时间温度上升曲线作为 动态特性参数的取值范围%即预测模型的建模时域
中图分类号 18&*#+)!!文献标志码 9!!文章编号 )%%% '(()"##%#*$%, '%9#% '%&
!"概述
提高供热质量(实现用户自主调控是智慧供热 的目标之一))* & 由于室内供暖系统具有较大时滞 性%传统室内温度控制方法# 根据实测温度与设定 温度的偏差来调节阀门开度$ 易出现室内温度调节 不及时和室内温度超调的现象)#* & 而采用预测控 制的思想%预先计算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 差%提前对阀门进行调控%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算法的动态矩阵%其元素由单 位阶跃响应参数组成%)L(型
#(( &) ///从 "E&#时起控制增量矩阵%( L) 型
)((///预测时域(控制时域%()%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参数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参数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参数设计
薛美盛;杨再跃;吴刚;孙德敏
【期刊名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动态矩阵控制(DMC)采用阶跃响应序列作为对象模型,它结构清晰、模型获取简便、算法实现简单、鲁棒性强,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用试凑结合仿真的方法设计DMC控制器参数,但往往不能达到最佳控制效果.文中以某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吸收过程作为仿真对象,将基于浮点数编码的遗传算法(GA)应用于DMC控制器参数设计,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文中还给出了DMC动态参数的设计方案.【总页数】4页(P6-9)
【作者】薛美盛;杨再跃;吴刚;孙德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安徽合肥230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3
【相关文献】
1.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J], 杨鹏;代冀阳;赵文龙
2.基于BP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设计 [J], 何军旗;万少松;齐峰
3.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非线性PID控制器参数设计 [J], 王志心;雎刚
4.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参数寻优与控制器设计 [J], 成学亮;尉宇;王涛
5.基于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ID控制器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 [J], 黄亚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动态矩阵控制研究

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动态矩阵控制研究

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动态矩阵控制研究
王柱锋;蒋静坪
【期刊名称】《电气自动化》
【年(卷),期】2008(30)1
【摘要】在实际工程系统中,采样频率的选择取决于系统中信号的最高频率,网络传输延时取决于网络本身的传输特性.由此可见,网络传输延时不一定小于一个采样周期,但在网络控制有关的论文中往往假定网络延时小于一个采样周期.本文针对这种不合理的设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长延时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对一类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接着利用动态矩阵控制原理导出了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的预测控制律.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对一类长延时网络系统的控制中,提出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3页(P3-5)
【作者】王柱锋;蒋静坪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动态矩阵控制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杨楠;陈在平;董恩增
2.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 [J], 吴响; 张敏; 马震
3.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 [J], 吴响; 张敏; 马震
4.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预测函数控制研究 [J], 王柱锋;蒋静坪;李丽春
5.长延时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J], 关守平;孙兰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 到下一 采样时 刻首先 要检 测对 象的 实际输 出
y(k+1), 并与模型预测输出 y1 (k+1 k)比较 , 构成 输出误差
e(k+1)=y(k+1)-y1(k+1 k)
(6)
并可采用对 e(k+1)加权的方式修正对未来输出的
预测 :
ycor(k+1)=yN1 (k)+he(k+1)
(7)
表 1 算法中用到的模块及其功能
类型 组织块
逻辑 功能块
特殊 功能块 数据块
对象名称 OB1 FC1 FC2 FC3 FC4 FC5
FC6
FC7 FC105 FC106 DB1
符号变量名 主循环执行程序 DMC控制器实时控制模块 预测值校正模块 初始值移位模块 控制增量计算模块 输出预测值计算模块
2008年第 4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 67·
基于 PLC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
杨 俊 , 马姝姝
(东南大学 自动化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 :在介绍了动态矩阵控制 (DMC)算法后 , 重点阐述了 DMC在 PLC中的实现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 。 论文采用 PLC实现了上述控制算法 , 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 明 , 动态矩阵控制效果远优于传统 PID控制 。文中提出的算法实现可直接或稍加修改应用于实际 工业过程 。
分析和研究 。被控对象的动态响应如图 2所示 。
图 1 动态矩阵控制的在线计算流程
2.2 DMC控制器的参数选择
图 2 被控对象的动态响应
由图 1给出的 DMC算法及其算法流程可知 , 当 经过反复凑试及仿真比较 , 到模型参数 ai、控制 下 :采样周期 T=2, 建模时域 N=25, 控制时域 M =
期 T、优化性能指标中的优化时域 P、控制 时域 M、 矩阵和控制权矩阵均取单位阵 , 校正向量各元素均取
误差权矩阵 Q及控制权矩阵 R、校正系数 hi。 这些 1, 参考输入设置为 4, 控制向量 dT =[ 0, 0, 0.229 2,
设计参数是通过 ai、di、hi间接 影响控制 系统性能 的 , 它们与控制的快速性 、稳定性 、鲁棒性 、抗干扰性
由权系数组成的 N维向量 h=[ h1 …hN] T 称为校正
向量 。
在 k+1时刻 , 由于时间基点的变动 , 预测的未
来时间点也将移动到下一时刻 , 即
yN0 (k+1)=Sycor(k+1)
(8)
01
0
其中 S= 0
为移位阵 。 1 01
2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 PLC实现
针对东南大学过程控制实验室 QXLPC-3实验
们都是设计的结果而非直接可调参数 。 由此可见 , 3.011 5, 3.014 6, 3.016 6, 3.017 9, 3.018 7, 3.019 2,
在设计中真正要确定的原始参数应该包括 :采样周 3.019 5, 3.019 7, 3.019 8, 3.019 9, 3.019 9] , 误差权
1.2 滚动优化
为了对系统进行控制 , 可通过下述优化指标进
行优化
minJ(k)=‖
rp(k)-yPM(k)‖
2 Q
+‖
ΔuM (k)‖
2 R
(2)
其中 , Q=diag(q1 … qP), R=diag(r1 … rM )分别称为 误差权矩阵和控制权矩阵 。确定从现在起 M个连
续变化的控制增量 , 以使系统在未来 P个时刻的输
出值尽可能接近期望值 。 由预测模型 (1)导出指标
中 y与 Δu的关系
yPM (k)=yP0 (k)+AΔu(k)
a1
0
(3)
其中 , A= aM …
a1 , 称为动态矩阵 。
aP … aP-M+1
最优化指标 J中的第二项主要用于压制过于剧
烈的控制增量 , 以防止系统超出限制范围或发生剧
烈震荡 , M、P分别称为控制时域和优化时域 。
Keywords:modelpredictivecontrol;dynamicmatrixcontrol;PLC
0 引言
模型预测控制最初是由美国和法国等几家公司 在 70年代先后提出的一类新型控制算法 。 它一经 问世 , 就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 它的 出现不是某种理论研究的产物 , 而是在工业实践中 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 的控制算法 。 动态矩阵控制 (DMC)是一种基于对象阶跃响应的模型预测控制 算法 , 它采用预测模型 、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控制 策略 , 适用于具有多变量 、大时滞 、强耦合和不确定 性等不易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工业生产过程 , 已在 造纸 、石油 、化工 、电力 、冶金等工业部门的控制系统 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1] 。
其中 , cT =[ 1, 0, … , 0] , P维行向量 dT =cT(ATQA+
R)-1 ATQ=[ d1 …dP] 称为控制向量 。
1.3 反馈校正
由于实际存在模型失配 、环境干扰等未知因素 ,
进一步的优化可能会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 。为了及
时纠正这些误差 , 必须采用闭环算法 。 所以在 DMC
DMC算法容易由高级语言实现 , 所以在现代工 业过程控制中 , 其往往在监控层开发应用 。 国内外 许多从事过程控制的知名公司都开发了各自的商品 化先进控制软件 , 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过
收稿日期 :2008 -06 -19 作者简介 :杨 俊 (1984 -), 男 , 湖北省孝感 人 , 硕士生 , 研 究方
1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原理
DMC算法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却能实现高质 量控制 。 究其原因 , 它的优化过程不是一次离线进 行 , 而是反复在线进行 。 与一般最优控制中的全局 优化相比 , 滚动优化只能得到全局的次优解 , 但由于 它的优化始终建立在实际过程的基础上 , 从而达到 了实际意义上的最优控制 [ 3] 。 DMC控制包括下述 3个部分 。 1.1 预测模型
向为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
程[ 2] 。 然而 , 由于监督计算机硬件性能的局限性和 操作系统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 系统的可靠性和 实时性会降低 。 PLC因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时 性 , 已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大量应用 。 然而 PLC在实 现复杂控制算法时 , 开发工作量大 , 不及高级语言简 洁 。 因此 , 用 PLC实现先进过程控制算法仍然是过 程控制领域的一个难点 。该文采用 S7 -300 PLC实 现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
装置水温控制对象 , 该文采用 SiemensS7 -300 PLC
实现了动态转矩控制 。 被控对象特性可由式 (9)近
似描述 :
G(s)=4.33.20s2+1e-4.65s
(9)
该对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 PLC实现过程包
括计算流程设计 、控制器参数选择 、编程实现 。
2.1 DMC算法的计算流程
由于 DMC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 , 并且应用了
在线优化的原理 , 与 PID算法相比 , 显然它需要作更
多的离线准备工作 , 这主要包括以下 3个方面 :
(1)检测对象的阶跃响应 , 经 光滑后得到模型
系数 a1 , … , aN。 (2)利用仿真程序确定优化策略 , 并计算出控
制系数 d1 , …, dP。 (3)选择校正系数 h1 , h2 , …, hN, 这里取 hi=1, i
可以进一步得到算法的开环控制形式 ΔuM (k)=(ATQA+R)-1 ATQ[ rP(k)-yP0 (k)] (4)
在最优控制规律式 (4)中 , 并不将所有 M个计
算出来的控制增量付诸实践 , 而只是实施其中的第
一个值 , 即
Δu(k)=cTΔuM(k)=dT[ rP(k)-yP0 (k)]
(5)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PLC 中图分类号 :O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682(2008)04 -0067 -04
ImplementingthePLC-baseddynamicmatrixcontrolalgorithm
YANGJun, MAShu-shu (SchoolofAutomationunderSoutheastUniversity, JiangsuNanjing210096, China)
参数 di和校正参数 hi。但其中除了 hi可由设计者 直接自由选择外 , ai取决于对象的阶跃响应特性及
2, 优化时域 P=6, 被控对象的模型向量 a=[ 0, 0, 0.810 5, 1.629 3, 2.144 7, 2.469 1, 2.673 2, 2.801 7,
采样周期的选择 , di取决于 ai及优化性能指标 , 它 2.882 6, 2.933 5, 2.965 6, 2.985 7, 2.998 4, 3.006 4,
由线性系统的比例和叠加性质 , 用模型参数足
以预测对象在未来的输出值 , 在 M个连续的控制增
量作用下未来各时刻的输出值为
min(M, i)
∑ yM (k+ik)=y0 (k+ik)+
ai-j+1 ×Δu(k+j-
j=1
1), i=1, … , N
(1)
式中 , k+ik表示在 k时刻 对 k+i时刻 的预测 , y0 表示初始预测值 。
1, 其中对未来输出的预测值只需设 置一个 N维数
组 y(i)。
2008年第 4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 69·
MATLAB的模型预测工具箱提供了一系列的函 数 ,可用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析、设计和仿真 。这些函 数的类型主要有 :系统模型辨识函数 、模型建立和转换 函数 、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仿真工具以及系统分析工 具等等[ 4] 。运用这些函数 , 能很容易地对已知被控对 象或非参数模型对象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并进行仿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