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流和交流电路 教案(1)
二轮复习专题4第1讲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课件(42张)
![二轮复习专题4第1讲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bcdc87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7.png)
(3) 远距离输电常用关系式(如图所示)
①功率关系:P1=P2,P3=P4,P2=P线+P3. ②电压损失:U损=I2R线=U2-U3. ③输电电流:I 线=UP22=UP33=U2R-线U3. ④输电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 U 损=I2线_R 线=UP222R 线.
内容索引
内容索引
增大,故 A 错误;R0 两端的电压为 U0=I2R0,用户得到的电压为 U3=
U2-U0,当用户增多时,I2 增大,U0 增大,所以 U3 减小,为使用户获得
的电压稳定在 220 V,则需要增大 U2,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关系为
U2= U1
nn21,在 U1 和 n2 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大 U2,可以减小 n1,即将 P 适当
【答案】 C
内容索引
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四值问题
1. 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 (1)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3) 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内容索引
2. 正弦式交流电“四值”的应用
内容索引
2 (2021·江苏卷)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迅猛, 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量高达4 000亿千瓦时.某种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如图 所示,发电机的线圈固定,磁体在叶片驱动下绕线圈对称轴转动,已知 磁体间的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20 T,线圈的匝数为 100、面积为0.5 m2,电阻为0.6 Ω,若磁体转动的角速度为90 rad/s,线 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50 A.求:
内容索引
三 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
1. 变压器制约问题主要有三项: 电压制约:输出电压 U2 由输入电压决定,即 U2=nn21U1,可简述为“原 制约副”. 电流制约:原线圈中的电流 I1 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 I2 决定,即 I1 =nn21I2,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负载制约:原线圈的功率P1由用户负载决定,P1=P负1+P负2+…, 简述为“副制约原”.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教案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388355b4daa58da0114a93.png)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一.直流电路动态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来分析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的变化而引起的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学量(如I 、U 、R 总、P 等)的变化情况,常见方法如下: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
(1)简化电路。
①理想电流表相当于短路,②理想电压表相当于断路,③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断路,④看清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哪一端接入电路中。
(2)分析电路的串并联情况。
①找电路中结点的等势点, 判断各点的电势高低②作各电路元件电流流向图③作闭合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得出电路各元件串并联情况。
(3)确定电路的外电阻R 外总如何变化;① 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② 若电键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总电阻增大;若电键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总电阻减小。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EI +=外总总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5)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2. “并同串反”( 应用条件:单变量电路)①“并同”: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
②“串反”: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将增大。
3.极限法假设可变电阻变小为零分析各量变化情况。
如果电阻变大,各量变化情况相反。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分析电路的串并联情况①找电路中a,b,c,d,e,f 的等势点, 判断各点的电势高低②作各电路各元件电流流向图③作闭合电路的简明等效电路图,得出电路各元件串并联关系.例1解析:①电路中a,b,c,d,e,f 中的等势点是 a,b,d ,电势最高的点是 c ,电势最低点是 f , 先得到电势由高到低依次是假设a ,b ,d 的电势高于e ,得到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出e 的电势高于a b d 。
《电流和电路》教案共3篇
![《电流和电路》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4d15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电流和电路》教案共3篇《电流和电路》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2. 理解电路概念和基本元件。
3. 熟悉Ohm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4. 能够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
二、教学重点1. 电流及其定义、单位。
2. 电阻、电流的关系。
3. Ohm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Ohm定律的应用。
2. 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
四、教学内容1. 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电流是指电荷在物质中的流动,其单位为安培,符号为A。
2. 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元件。
电路是指一个或多个元件构成的电器装置,用来实现电能传输和控制。
电路的基本元件有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
3. Ohm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Ohm定律是指在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U=R×I 。
1. 导入:让学生回顾电学基础概念,如电荷、电场、电势能等。
2. 讲解:介绍电流的定义和单位,以及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元件。
3. 示范:演示电路搭建和电流计量的过程,引导学生熟悉电路的交流和直流形式,以及电流的计量方法。
4. 练习:让学生根据Ohm定律的表达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并帮助他们理解Ohm定律的应用。
5. 拓展:提示学生了解常见的电路故障,比如电路短路和电路开路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五、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电路组成、电流计量和计算公式等内容。
2. 实物演示:展示实际电路装置,让学生直观感受电路的搭建过程和电流计量方法。
3. 计算练习:布置电路计算题,提供计算表格和答案解析等资源。
4. 交互讨论:进行电路案例分析和故障诊断,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根源和解决方法。
六、教学评价为了确保学生对电路和电流的掌握,可通过以下评价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1. 考试评估:布置课后测试,测试学生对电路中电流和电阻的计算和应用能力。
2. 问题解决: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检测学生对电路故障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电器装置,反映他们对电路和电流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8eda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4.png)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直流电路的构成要素、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实验指导书、习题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直流电路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兴趣和思考。
二、理论学习(20分钟)
1. 直流电路的构成要素:电源、导线、负载
2. 直流电路的基本公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3. 直流电路的计算方法: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给出一个直流电路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2. 讲解解题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直流电路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 让学生手动测量电压、电流,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五、讨论交流(10分钟)
1. 老师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观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六、总结(5分钟)
1.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
2. 强化学生对直流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习题集中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自主探索直流电路的相关知识,积极学习和思考
教学反馈: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1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
![第1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c60cb349649b6648d747a3.png)
4
核心要点提炼
高考热点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创新设计》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典例1】 (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考试)如图1所示,电源的电动势 为E、内阻为r,定值电阻R的阻值也为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为62 V C.排气扇输出功率为43 W
19
图7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86 W D.保险丝熔断电流不得低于2 A
核心要点提炼
高考热点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创新设计》
解析 原线圈输入电压最大值为 Um=311 V,原线圈输入电压为 U1=220 V,根据 变压器变压公式,U1∶U2=5∶1,可知副线圈输出电压 U2=44 V,选项 A 错误;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 P 出=U2I=44×2 W=88 W,根据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 功率,可知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P 入=88 W,选项 B 错误;由 P 出=P 灯+P 扇=44 W +P 扇=88 W 可知,P 扇=44 W。照明灯中电流 I 灯=PU灯2=1 A,排气扇中电流 I 扇= I-I 灯=1 A,排气扇内阻发热功率为 P 热=I2扇r=1 W,由 P 扇=P 热+P 出可得排气扇 输出功率为 P 出=43 W,选项 C 正确;由 P 入=U1I1,解得保险丝中电流 I1=0.4 A, 即保险丝熔断电流不得低于 0.4 A,选项 D 错误。
10
核心要点提炼
高考热点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创新设计》
解析 当电位器的触头向b端滑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所以 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所以R1两端的电压增大,流过R1的电流变大,电 流表示数变大;因为干路电流减小,则通过L1的电流变小,L1变暗,L1两端电 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所以电位器两端电压增大,L2中电流增大,所以L2变 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Q=CU知电容器带电荷量增大,故选项A、B、 C错误,D正确。 答案 D
第1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
![第1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8fc02edd3383c4ba4cd268.png)
电阻减小,则总电阻也减小,而电源输出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并联部分
电压减小,所以R2上的电压变小,R2是定值电阻,所以通过R2的电流减小,总电 流不变,则通过R1电流增大,所以R1的电压变大,则R0上的电压变小,故选项A 正确,B、C错误;R1的电压变大,R0上的电压变小,R1和R0的电压之和减小,则 R1上电压变化量小于R0上的电压变化量,选项D错误。 答案 A
解析 闭合开关 S,副线圈回路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增大, 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小,灯泡 A 变暗,选项 A 错误;开关 K 接 b,输入端线圈匝数 减小,则根据UU12=nn12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 A 中电流增大,灯泡 A 变亮,选项 B 正确;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副线圈回路总电阻变大,总电 流变小,灯泡 A 两端的电压变小,灯泡 A 变暗,选项 C 错误;把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右移动,副线圈回路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灯泡 A 两端的电压变大,灯泡 A 变亮,选项 D 正确。 答案 BD
图11
B.线框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2πΦm T
C.线框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为2πR2TΦ2m
D.从 t=0 到 t=T4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πΦTm
3
2
C.5
D.3
解析 断开 S 和闭合 S 后等效电路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 电阻成正比可得甲、乙两图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U1=15E,U2=13E,C 所带的 电荷量 Q=CU,则 Q1∶Q2=3∶5,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考向三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典例3】 (2019·辽宁沈阳市一模)某同学将一闭合电路电源的总
选项A正确。
答案 A
3.(2019·4 月浙江选考,8)电动机与小电珠串联接入电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小电珠
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教案
![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343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5.png)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的方向。
2. 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 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4. 学会按实物电路的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1. 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
2. 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3.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4. 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电流的形成。
2. 电路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电路元件。
2. 电路图绘制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如何形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形成需要电路中有电源并且是闭合的。
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电流的形成(10分钟)a. 讲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即电荷的定向移动。
b. 讲解电流的方向规定,即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 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实际存在,如电灯泡的发光。
2. 电路的组成(10分钟)a. 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b. 讲解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
c. 示例展示常见的电路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电路图的表示方法。
三、课堂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体验电路的通路、断路、短路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电路的状态,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流的形成条件、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电路元件,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电路中要有电源?电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认识了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掌握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直流电路(一)——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教案 航空工业出版社职教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直流电路(一)——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教案 航空工业出版社职教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10b0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a.png)
负载以及连接电源和负载的中间环节组成的。
为了便于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通常用由统一规定符号表示的理想电路元件替代实际电路元件,建立实际电路的模型,即对实际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理。
这些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本书所介绍的电路均是指电路模型。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电路”、“手电筒的实际电路及其电路模型”和“电路模型”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手电筒的实际电路,它由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组成。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其中,电阻是小灯泡的模型,理想电压源和与其相串联的电阻是干电池的模型,导线和开关S是中间环节。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在分析电路之前,首先介绍一下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电能、功率等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导体内带有电荷的粒子会有规则地进行定向移动。
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意横截面的电荷的大小称为电流,用i表示,即(1-1)式中:——电流,单位为安(A);——电荷,单位为库(C);——时间,单位为秒(s)。
通常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用I表示。
对于直流电流,式(1-1)可写为(1-2)【点拨】在电路中,根据各物理量的表示方法及书写规范,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有效值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瞬时值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为安(A),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电流的方向”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在分析电路时,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判断,此时需要选定一个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为了便于分析,通常规定: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电流为正值;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则电流为负值。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教案【6篇】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cbdb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a.png)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教案【6篇】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器材并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新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探究结论的正确性不做评价。
新教材更突出过程与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2、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这几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准备】实验仪器:小灯泡多只(不同规格)、电键、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实物展示台、多媒体等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激智启疑把任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就会发光。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并联电路电流值之间什么关系呢?安排学生可以先初步实验,并先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什么关系。
二、开放思想、大胆猜想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第1章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电子教案讲义教材
![第1章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电子教案讲义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33ed78631126edb6f1a10ef.png)
例:有一电路图如图1.2.4所示,已知E1=7.5V,E2=15V,R1=5 , R2=5 ,R3=5 ,求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的电压?
2020/10/13
图1.2.4
图1.2.5
图1.2.6
2020/10/13
图1.2.7
解:根据支路电流法步聚1定出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2.5并
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2020/10/13
1.2直流电路基本计算
1.2.1常见的电路元件
1、电阻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例如灯泡、电热炉等电器。 电阻值用R来表示,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 )、兆欧 (M ),它们与的换算关系为 1 k = 1000 1 M = 1000K 任何物体都有电阻,当有电流流过时,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电阻是导体本身具 有的属性。 电阻阻值除可以用仪表测量外,也可直接从电阻的色环中读出 “色环” 就是在电阻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规格。4环电阻,一般是碳 膜电阻,用3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 1个色环表示误差,多数为金色5% 。5环 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为更好地表示精度,用4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 也是表示误差,多数为棕色1% ;6环电阻是高精密电阻,用在高精密电子领域, PPM是指温度飘移1PPM等于一百万分之一。
初中一年级物理课教案电路与电流
![初中一年级物理课教案电路与电流](https://img.taocdn.com/s3/m/76cdf0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7.png)
初中一年级物理课教案电路与电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b) 掌握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c) 理解并区分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b)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b) 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c)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电路和电流的概念;b) 电流的流动方向。
2. 教学难点:a) 区分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电器设备,让他们看到电器中的电流是如何起作用的。
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电流是什么?电路是什么?电流在电路中是如何传输的?”帮助学生对电路与电流有初步的认识。
一、电路的概念1. 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电流传输的路径。
2. 示意图法:利用示意图向学生解释电路的构成,包括电源、导体和负载等基本元素。
二、电流的概念1. 通过分析不同物体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
2. 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即正电流的流动方向与负电流的流动方向。
3. 利用实物模型或者动画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流流动方向的理解。
三、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1. 介绍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的不同表现形式,并帮助他们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3. 利用示波器对交流电流的波形进行观察和分析,加深学生对交流电流的理解。
四、概念检测与巩固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分析和回答与电路与电流相关的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通过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相关讨论。
六、实践应用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路与电流的作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如制作简单电路、检测电器设备。
《交流电路》教案
![《交流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057e0b52acfc788ebc98d.png)
《交流电路》教案XXXX二零二零年十月《交流电路》教案一、学习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教程二、教学内容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2.单一电路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4.功率因数的提高及交流电路的谐振5.三相电路及安全用电三、学时45分钟学时四、学情本课程是以《初等数学》中的三角函数、中学物理电、磁知识为基础,是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
在知识掌握上,学生有原有知识的基础,但是许多学生会出现知识遗忘的现象,所以应全面系统的讲述。
还有本节课有些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另外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在课堂上应抓住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需要。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六、教学重难点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引导发现法和分组讨论法,使学生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引导学生与稳恒直流电对比引出正弦交流电的概念,并说明交流电的广泛应用;(2)观演示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进一步询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3)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将线圈切割、磁通变化、电流变化动态联系起来;(4)边提问边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5)随学生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展现;(6)引导学生一起对照分析,找出变化原因和规律。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15、2电流和电路》教案1(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15、2电流和电路》教案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8c780aa5e9856a561260e5.png)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其中电流概念十分抽象,电流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属本节内容难点,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干实验对自由电荷和自由电荷运动等内容作了初步介绍,为学生了解电流概念做了铺垫。
为降低学习梯度,教材回避了以往教科书中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电流”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
另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也要求“知道电流,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所以,教材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而是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个“想想做做”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认识理解电流电路知识,学会电路元件符号和规范的电路图画法,从而有效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学习者分析初二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初中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组成和电流的形成”的知识;然后通过让LED灯发光的分组实验获得“电流具有方向性”的结论。
接着通过画电路逐步过渡到画电路图,提出电路元件符号和电路图的方法。
最后在知识形成的基础上迁移拓展——让学生动手拆装“海宝”小电风扇,认识“海宝”小电风扇的电路和画出“海宝”小电风扇的电路图。
教学流程设计如下:四、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024版《电工基础》电子教案[1]
![2024版《电工基础》电子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f74c6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c.png)
《电工基础》电子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直流电路基础知识•交流电路基础知识•磁路与变压器原理及应用•异步电动机原理及应用•同步发电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安全用电常识与操作规范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Part《电工基础》课程概述《电工基础》是电气类、自动化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分析方法以及电路元件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电路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理解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了解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电路问题,具备基本的电路实验技能和电路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电工基础》(第X版),XXX主编,XXX出版社。
参考资料《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原理》等相关教材及辅导书籍,以及电路仿真软件、在线课程等学习资源。
02直流电路基础知识Part电流、电压和电阻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电压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它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它反映了导体导电能力的大小。
STEP 01STEP 02STEP 03欧姆定律及应用欧姆定律内容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公式欧姆定律应用用于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在闭合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分析串联电路电路中各元件依次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
电路分析方法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应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基本定律进行分析计算。
并联电路电路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可分别通过各元件。
(高中段)第17讲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高中段)第17讲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a7789bd69eae009591bec70.png)
2.[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R0 为定值电
阻,Rm 为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且有 R0>Rm;开关
S1 闭合后,理想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理想电压表 V1、V2
的示数分别为 U1、U2,其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 ΔI、ΔU1、
ΔU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 S2,将 R 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答案:A
谨记师说
1.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串联或并联负载时分析思路 (1)变压器原、副线圈间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与匝数关系仍然满足变压器 原理,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仍然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 (2)原线圈端串联分压电阻时,输入端前端电压等于分压电阻电压和变压器 输入电压之和,分压电阻上电压通过电流比建立联系。若并联分流电阻与原线 圈并联,输入端前端电流等于分流电阻电流与原线圈电流之和。
谨记师说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1)结合图像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原因,值得注意的是:① 磁场视为匀强磁场;②线框转动的特点是匀速转动;③切割边 的特点是转动时 ad 边和 bc 边不切割,只有 ab 边和 cd 边切割, 且切割速度在变化,所以 n 匝线框从中性面开始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为 e= n×2Blabvsin ωt=2nBlab×12ωladsin 2Tπt=nBS2Tπsin 2Tπt。 (2)在线框转动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有 Φ =BScos 2Tπt,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nΔΔΦt =nBS2Tπsin 2Tπt。
泡能正常发光,电路中熔断器熔断电流为 0.4 2 A,熔断器与输电导线的
电阻忽略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 时刻的导线框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学科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授课
班级
(不填)
教学性质常规教学
地点
(不填)
授课
教师
(不填)
课题直流电流和交流电路课时说明共 4 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区别
2、了解电路和电路图的概念
3、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功率等基本物理量
4、了解电路中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5、了解交流电路中几种纯电路形式及特点
教学重点1、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区别
2、电路和电路图的概念
3、电路中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教学难点1、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区别
2、电路和电路图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
一、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
张华在学完基本元器件后,能辨认电路板中的元器件了,这让他很是开心。
这天,他在李师傅那找了一个12V汽车收音机,准备自己做一个12V电源,买来了一个220V转12V 的交流变压器、插头、电源线等配件,一切准备好后,接上220V市电后,收音机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闻到了刺鼻的烧焦的味道,这下把张华给吓懵了。
第二天找到李师傅,经过李师傅详细解释,张华才恍然大悟。
二、学习新课
一、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就是电流的方向不变的电路,直流电路的电流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电流的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称为恒定电流。
直流电流只会在电路闭合时流通,而在电路断开时完全停止流动。
三、探讨与研究
最简单的电路,电源是干电池,负载是白炽灯,中间环节由导线和开关构成。
对电源来讲,负载和中间环节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称为内电路。
1、电路和电路图
电路是电流流过的路径。
复杂电路呈网状,所以电路又称为网络。
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构成的。
电源是给电路提供电能或信号的器件;负载是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中间环节则根据电路作用、需要而不同,通常由起引导和控制或测量作用的器件构成.
2、电路的作用
电路的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各类电力系统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实现信号的传递处理,如电子技术中的放大器、整流电路等。
注意:在电路分析时,根据电路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流通路分析与信号通路分析个两方面。
3、电路图
实际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都是依据电原理图进行的,很少使用实物接线图。
电原理图也简称为电路图,是指将实际电路中的各器件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之后所画出的图。
4、常见工具符号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
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在金属导体中,实质上能定向移动的电荷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在导电液体中(如蓄电池的电解液中),能定向移动的电荷分别是带正电的正离子和带负电的负离子。
习惯上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国际单位制( SI)中,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
通常使用的单位还有kA(千安)、mA(毫安)、μA (微安)等。
2、电压
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压用字母U或M表示,则
2.1 电压分类及计算
电压的分类与电流一样,通常所说的直流电压均指恒定电压,用字母U表示,交流电压是指正弦交流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V(伏[特])。
通常使用的单位还有kV(千伏)、mV(毫伏)、μV(微伏)等。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uF
为分析电路方便,通常在分析电压之前先选定电压的参考方向,原则上可任意选,但若已知实际电压方向,则参考方向应尽量与实际方向一致;若已知电流的参考方向,则电压的参考方向的选择最好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关联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称非关联参考方向。
四、归纳小结
1、直流电路就是电流的方向不变的电路,直流电路的电流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2、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构成的。
3、电原理图也简称为电路图,是指将实际电路中的各器件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之后所画出的图。
4、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
五、巩固练习
电流电压的单位换算练习。
教学过程(二)
一、导入新课
复习:
概念:电路、电路图
单位换算:电流、电压
二、学习新课
3、电位和电动势
电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分析电位时必须先选定一个参考点。
参考点用字母“o”表示,在电路中用符号“⊥”表示,原则上可任意选取,但习惯上选接地点或接机壳点或电路中连线最多的点作为参考点。
电流通路中,电场力总是使正电荷从高电位处经外电路移向低电位处,而在电源内部有一种电源力,正电荷在它的作用下,从低电位处经电源内部移向高电位处,从而保持电荷运动的连续性。
汽车上使用的铅蓄电池内部的电源力是由化学作用产生的,发电机中的电源力是由电磁作用产生的。
4、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
电路传送或转换电能的速率叫做电功率,简称为功率( Power),用P或p表示。
习惯上,把发出或吸收电能说成发出或吸收功率。
分析电路的功率时,当电路的电流、电压选择关联参考方向时,用公式
功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W(瓦[特]),lW=lV•A。
汽车上,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马力( Ps),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 Ps=735 W
功率与时间的乘积为该段时间内电路转换的能量。
能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J(焦[耳])。
如果功率的单位为kW(l kW= 103 W),时间的单位为小时(1 h=3 600 s),所转换电能的单位为kW•h(千瓦•时),俗称度。
三、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
通路是指电源与负载构成了闭合回路,如想下图。
电流从电源出发,经过负载后回到电源的状态。
通路状态根据负载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轻载:负载低于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
(2)满载: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
(3)过载:负载在高于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又称超载。
显然,轻载没有充分利用负载设备,过载容易烧坏电气设备,前者尚可使用,后者一般不允许长时间出现。
2、断路
断路又称开路,是指电源与负载没有接成闭合通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状态。
断路可以分为控制性断路和故障性断路。
控制性断路是人们根据需要利用开关将处于通路状态的电路断开;故障性断路是一种突发性、意想不到的断路状态。
例如,在汽车电路中,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导线松脱,负载与金属部分接触不良,都会引起断路故障。
3、短路
短路是指电流从电源出发,不经负载而经导体直接回到电源的状态。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A、B间发生了短路。
由于这时电路中的电阻近似为零,因此电路中的短路电流比灯丝正常发光时电流大几十或几百倍。
这样大的短路电流通过电路将产生大量的热,使导线温度迅速升高,不仅损坏导线、电源和其他电气设备,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
四、交流电路
其电压、电流和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
交流电路按电源中交变电动势的个数分为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
在汽车上,全部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是由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电源并联工作、相互配合供给的,蓄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发电机产生的是交流电。
把负载接到交流电源上组成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单相交流电路只有一个交变电动势,三相交流电路有三个交变电动势。
直流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定律、定理和公式都适用于交流电路,但交流电路分析计算远远比直流电路复杂。
交流电路中的纯电路:
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
交流电路中两个重要的公式:
1)感抗计算公式
2)容抗公式
案例分析:
张华做的一个12V,接上220V市电后,收音机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闻到了刺鼻的烧焦的味道,为什么?
三、探讨与研究
1、汽车自燃现象与电路有关的一般出现哪种状态?通路状态中过载与短路状态有什么异同?
2、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的只要区别?
四、归纳小结
1. 电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分析电位时必须先选定一个参考点。
2. 汽车上使用的铅蓄电池内部的电源力是由化学作用产生的,发电机中的电源力是由电磁作用产生的。
3. 直流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定律、定理和公式都适用于交流电路,但交流电路分析计算远远比直流电路复杂。
4.电路的三种状态分为:通路状态、断路状态和短路状态。
5. 电感元件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
在交流电路纯电感电路中,感抗与频率、电感量成正比关系。
6. 电容元件有“通交流阻直流”的特性,在纯电容电路中,容抗与频率、电容量成反比。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