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水利工程的应用.doc
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指运用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控制器等设备,对工业过程、生产线或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技术手段。
在水利工程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的不同方面,论述自动控制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一、水文监测和预测自动控制技术的首要应用领域是水文监测与预测。
通过安装在水文测站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水位、流量、水温等关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计算控制系统中进行处理。
基于历史数据和先进的预测算法,系统可以实现对未来水文情况的预测,从而为水利工程的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大坝的管理中,自动控制技术可以通过预测未来的降雨情况,合理安排泄洪工作,避免水库溢洪,保护下游的人民和财产安全。
二、水利工程的运行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的运行控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设置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对水电站、水泵站、灌溉系统等进行远程监控和调度。
运用先进的控制算法,系统可以及时响应各种工况变化,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工程的高效运行。
例如,在水泵站的控制中,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流量和水压的变化,智能调节泵的转速和开启关闭状态,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三、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自动控制技术在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安装在水质监测点的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中的PH值、溶解氧、浑浊度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当检测到水质超标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同时启动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介入,并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四、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控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程的各项指标和运行状态。
例如,在大坝的安全监控中,系统可以根据振动传感器的数据,判断大坝的稳定性。
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预警,并自动触发安全措施,保障工程和周边地区的安全。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应用中不断创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
一、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 水库调度自动化水库调度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利系统的平衡运行。
自动化技术可以用于水库调度中的数据监测、分析和决策,实现对水库运行的自动调控。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水库的水位、流量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基于这些数据,水库调度员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水库调度方案,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2. 水闸控制自动化水闸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设施,用于控制水流的通断和调节水位。
传统的水闸控制方式需要人工操作,耗费时间和人力。
而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水闸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利用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对水闸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当需要开启或关闭水闸时,只需在中央控制系统中输入指令,系统就会自动完成水闸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3. 灌溉系统自动化灌溉是农业生产中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操作不便等问题。
而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利用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参数,动态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确的定量灌溉。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二、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创新除了传统的自动化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也不断进行创新,涌现出一系列新的应用方式和技术。
1. 智能水质监测水质是水利工程中一个关键的指标,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水质监测需要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费时费力。
闸门自动化控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

闸门自动化控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摘要:本文介绍了闸门自动化控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
通过对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功能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加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等,以进一步提高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关键词:闸门自动化控制;水利工程;应用;优化引言水利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涵盖了水资源利用、水能开发、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闸门作为水利工程中重要的调节与控制设施,其自动化控制的实现将极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和效率。
1、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闸门运行状态、水位、流量等实时数据,然后经过控制器的信号处理和计算,通过执行器实现对闸门的开闭和运行状态的调节和控制。
该系统由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控制器和执行器、通信和数据传输以及人机界面和监控系统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获取数据并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器是核心部分,负责信号处理和计算控制策略,执行器实现对闸门的控制,通信和数据传输实现系统与中心监控系统的交互,人机界面和监控系统方便工程人员对系统进行操作、监控和故障诊断。
通过这些组件的相互配合和协调,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闸门的智能化控制,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远程控制和监测、自动调节和优化、故障诊断和报警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多种功能。
系统能够远程控制闸门的开闭,并实时监测闸门的运行状态,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和实时数据的输入,系统能够自动调节闸门的开闭程度,满足工程要求并优化系统运行效率。
系统还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测闸门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利工程中的智能监测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智能监测技术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减灾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监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高工程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水利工程智能监测技术的重要性水利工程通常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
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存在监测点有限、数据采集不及时、准确性不高以及难以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等问题。
而智能监测技术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
通过智能监测技术,可以对水利工程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连续、高精度的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大坝安全监测中,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大坝的变形、渗流、应力等关键参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发出预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此外,智能监测技术还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优化工程的运行调度方案,降低能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常见的水利工程智能监测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对水利工程参数的感知。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渗压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监测的需求。
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是智能监测系统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仪、智能网关等,它们能够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
在数据传输方面,无线传输技术(如GPRS、LoRa、NBIoT 等)和有线传输技术(如光纤通信、以太网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传输技术具有安装方便、灵活性高的特点,适用于监测点分散、布线困难的场景;有线传输技术则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的优势,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合。
3、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系统,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水电站、水闸等领域。
本文将从系统概述、功能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系统概述1.1 系统组成: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由监测设备、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通信设备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1.2 系统原理:系统通过监测设备采集实时数据,经过控制设备处理后实现对闸门的自动控制,同时数据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监测。
1.3 系统架构: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功能特点2.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闸门的开启程度、水位、流量等参数,保证了对水利工程的及时控制。
2.2 远程控制: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对闸门进行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应用场景3.1 水利工程: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3.2 水闸:系统在水闸的控制和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水流的畅通和安全。
3.3 河流治理:系统可以监测河流水位、水质等参数,为河流治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四、优势4.1 提高效率: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4.2 提升安全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位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升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4.3 降低成本:系统的自动化功能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五、发展趋势5.1 人工智能:未来的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控制和监测。
5.2 大数据分析:系统将更加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5.3 互联网化:系统将更加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共享等功能,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工程是以利用水资源为目的,开展各种建设活动,并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灾、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给水利工程带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就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水利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5000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开始利用水利工程进行灌溉和防洪。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利工程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现在,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从防洪、灌溉、供水等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其本质是将人类的思维和指令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一系列机械的动作和行为。
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简化了水利工程的操作流程,还提高了其效率和准确度。
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设备信息化和数据化水平,保障了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水资源调度水资源调度是指根据天气情况、用水需求和当前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的过程。
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帮助水利工程人员实时监测和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减少了浪费和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灌溉控制在灌溉方面,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土地类型、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需要等因素,精确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供水控制在水利工程中,供水是最基本的需求。
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供水量、水质、水温等多个参数,保障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安定至关重要。
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帮助水利工程人员进行设备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实时监测和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四、自动化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PLC在水利和灌溉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PLC在水利和灌溉系统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在水利和灌溉系统中应用PLC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通过介绍两个真实案例,详细探讨PLC在水利和灌溉系统中的应用。
案例一:水闸控制系统水闸控制系统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水流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在传统的水闸控制系统中,人工操作和机械设备控制常常存在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而引入PLC后,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在该案例中,PLC被用来控制水闸的开闭以及水流量的调节。
通过传感器的采集和PLC的程序控制,可以实时监测水位、流量等指标,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精确的控制操作。
PLC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表和水位条件自动调节水流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PLC系统还能实现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问题,提高运维效率。
案例二:灌溉控制系统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灌溉方式常常存在人工操作不便、耗时耗力以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PLC的引入可以实现精确的灌溉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该案例中,PLC被用来控制灌溉系统中的阀门和喷头。
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空气湿度、气温等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灌溉方案和植物需水量,PLC精确计算灌溉时间和水量,并实时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同时,PLC还可以根据气象预报和降雨量实时调整灌溉计划,避免由于降雨造成的浪费。
通过PLC的自动控制,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定量灌溉,提高灌溉效果,降低耗水量和水资源浪费。
总结:PLC在水利和灌溉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水流的准确控制和调节,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此外,PLC还能实现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及时解决系统问题,保障水利和灌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解析

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解析
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力发电或水的输送、供水、治理等相关工程。
电气自动化是
指利用电气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和监控。
1. 水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水电站的自动化控制,包括水位、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水
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 河道的自动化监测:河道的水位和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河道的水位和
流量,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室进行分析和决策,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6. 水质监测与自动处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电气自
动化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的参数,如浊度、PH值、溶解氧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自动处理,如调节水质、加药等,以保证水质的合格和稳定。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控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控中的应用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减灾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控中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和深入。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水利工程监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以往,水利工程的监控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有限的仪器监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做到实时、全面和准确。
而如今,通过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利工程监控中,传感器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基础。
例如,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坝内部的水压情况,位移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坝体的位移变化,水位传感器能够准确反映水库的水位高低。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系统中,为工程的安全评估和运行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控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分布在水利工程各个部位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快速、稳定地传输到监控中心。
其中,无线传输技术如 Zigbee、LoRa 等,具有部署灵活、成本较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一些地理环境复杂、布线困难的水利工程现场。
监控系统是整个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的核心。
它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和显示。
通过智能化的算法和模型,监控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筛选、整合和挖掘,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当监测到水位超过警戒值或坝体位移超出安全范围时,监控系统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图像识别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控中也有着独特的应用。
通过安装在工程现场的高清摄像头,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实时监测水流的状态、水面的漂浮物以及工程设施的外观情况。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河道堵塞、设施损坏等。
远程控制技术则让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管理人员可以在监控中心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水利工程中的闸门、泵站等设备,实现对水流的精准调控。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引言概述: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是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它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数据,实现对闸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一、数据采集1.1 传感器技术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采集传感器数据实现对闸门状态的监测。
传感器技术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闸门的压力、位移和流量等参数,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准确的基础。
1.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传输到监控系统中进行处理。
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方式可通过电缆连接传感器和监控系统,传输稳定可靠;无线传输方式则通过无线网络或者蓝牙等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具有便捷性和灵便性。
1.3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实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滤波、校正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提取出闸门的运行状态、故障预警等信息,为后续的控制决策提供支持。
二、远程监控2.1 远程数据传输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监控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查看闸门的运行状态和相关数据,无需亲临现场。
2.2 远程控制除了实时监控,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闸门进行开启、关闭、调节等操作,实现对闸门的远程控制。
这样,即使用户不在现场,也能够对闸门进行灵便的操作和控制。
2.3 报警功能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还具备报警功能。
当闸门浮现异常情况,如压力过高、位移异常等,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闸门故障,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三、故障诊断3.1 故障检测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闸门故障的检测。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洪减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精准管理和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水文监测方面,通过安装自动化的水位、流量、雨量等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准确的水文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能够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基础依据,还能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例如,在洪水来临前,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提前预警,使相关部门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在水利工程的闸门控制方面,自动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闸门控制往往依赖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实现精准控制。
而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和实时的水情数据,自动调节闸门的开度,实现对水流的精确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需求。
在泵站运行管理中,自动化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电机的温度、转速、电压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通过优化控制算法,还可以实现泵站的节能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自动化设备能够实时、连续地工作,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其次,增强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监控和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自动化技术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风险。
然而,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自动化设备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投入,包括硬件设备采购、软件系统开发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引言概述:闸门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控制水流的设施,而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则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对闸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实现对闸门的自动化操作、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系统组成1.1 传感器: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水流、水位、水压等参数,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1.2 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闸门的运行。
1.3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窗口,通过界面可以实现对闸门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二、系统功能2.1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参数和算法实现对闸门的自动控制,确保水流的平稳运行。
2.2 远程监控: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闸门的状态、水位等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3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优势3.1 提高效率: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闸门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
3.2 提升安全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流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3.3 节约成本:自动化系统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节约了维护费用。
四、应用领域4.1 水利工程: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如水库、水闸等设施。
4.2 河道管理:系统也可以用于河道的水流控制和管理,保障了河道的通畅和安全。
4.3 水电站:在水电站中,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流的控制和监控,提高了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五、发展趋势5.1 智能化:未来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需求自动调整参数和控制闸门。
5.2 数据化:系统将会更加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

浅谈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摘要:水闸是水利工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该流域的灌溉、防洪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使用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它的使用大幅度的提高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文章从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入手,介绍了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主要子系统,以及监控系统具体的功能,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1 前言水闸是水利工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该流域的灌溉、防洪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水利工程中,各大中型的水闸普遍使用传统的监控办法,依靠人力完成观测数据的采集以及人工报告水闸的运行状况,按照调度室的命令对水闸进行操作;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水利工程中选择使用了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闸门数字化视频监控、闸门自动化控制以及水工的自动观测等功能;水闸自动化系统的合理配置对于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子系统2.1水闸网络通信系统水闸微机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有大量的实时数据、控制信息、监视信息需要传输到水闸管理处信息中心。
网络中心设置一台高性能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双绞线与调度中心三层交换机连接;网络中心另设置一台高性能计算机,采用光纤与调度中心交换连接。
在调度中心交换机上设置虚拟网络(vlan),将数据库服务器,监控工作站分割成不同的vlan。
保证网络平台上运行不同应用分开数据交换,防护病毒对服务器和控制系统的感染,同时加装网络病毒防护软件防止系统受病毒侵害。
2.2水闸微机监控系统微机监控系统采用现地控制、中控制控制和远方控制三种控制层次。
中控室控制层设备布置在中控室内,主要由系统服务器、监控工作站、打印机等设备组成;现地控制层主要由主机房的plc控制屏、现场传感器组成。
正常情况下整个水闸控制在中控室的监控工作站上,操作人员通过水闸运行流程图、水闸运行模拟显示图监视整个水闸运行状况,通过软件发出主控指令,现地plc和相应的开关设备将按照主控指令控制现场设备自动运行。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 962023.12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史春阳(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0)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水电工程逐渐走向了信息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大量繁杂数据和信息,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1 信息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特点1.1 适应能力强各地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地质地貌均有所不同,项目工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模式过于单一,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建设和管理的需求。
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环节,利用强大的信息自动化技术手段,在监测、模拟、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
1.2 抗干扰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极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难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通过信息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种模拟、预测手段,能够有效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干扰,最大程度地规避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危险,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途径2.1 虚拟环境技术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复杂,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地形地貌导致工程建设经常遇到问题,致使工程周期较长。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中的虚拟环境技术,输入施工地的环境、地形信息,三维建模后进行模拟建设,确定最佳方案,以便能够更快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升工程质量。
2.2 应用于闸门监控系统阀门监控系统直接影响着远程自动化的控制水平,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连接闸门监控系统,在进水阀初段和出水闸设置控制组来控制两个闸门,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平稳运行。
安排专职人员管理闸门监控系统,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远程控制各个闸门。
信息自动化技术还可以保存接收到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水利水电工程出现紧急情况时发出警报。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一、引言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水利工程中闸门运行的技术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执行器、计算机控制等设备,实现对闸门的远程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等功能,提高了闸门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硬件组成、软件功能以及系统的应用场景。
二、设计要求1. 系统稳定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反抗各种干扰和故障。
2. 远程监控:系统应支持远程监控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内网实时监测闸门的状态、运行情况和参数。
3. 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应能够采集和存储闸门的各项数据,包括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方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决策。
4. 报警与故障诊断:系统应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故障信息,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处理。
5. 灵便可扩展: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的传感器或者执行器,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水利工程。
三、硬件组成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各项参数数据。
2. 执行器:包括电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等,用于实现对闸门的远程控制和调节。
3. 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控制器、工控机等,用于数据处理、通信和控制操作。
4. 通信设备:包括以太网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用于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
5. 电源设备:包括稳压电源、UPS电源等,用于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四、软件功能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软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过控制器处理后,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后续数据分析和查询。
2. 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互联网或者内网,操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闸门的状态、运行情况和参数,并进行远程控制操作。
3. 报警与故障诊断: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阈值,实时监测闸门的状态,当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故障信息。
水利工程中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运用

水利工程中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运用发布时间:2021-12-20T12:21:52.98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6期作者:袁清好[导读] 闸门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传感设备、PLC控制终端、无线通信模块等构建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远程监测和控制闸门。
相比以往的手动操控,水利工程引进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也显著提高了工程安全性。
在了解该系统的应用优势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熟练掌握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操作要点,才能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
袁清好莒南县相邸水库管理所摘要:闸门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传感设备、PLC控制终端、无线通信模块等构建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远程监测和控制闸门。
相比以往的手动操控,水利工程引进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也显著提高了工程安全性。
在了解该系统的应用优势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熟练掌握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操作要点,才能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水利工程引言闸门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关键,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监督与管理,通过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可检测闸门的启闭和开度、图像信息等,同时还能实现远程控制。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和闸门现场控制系统,另外还包括传感部件、计算机网络等设施。
因为组成多样,所以在实施监控时对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概述随着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相较于其他工程建设来说,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质量及安全运行管理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以计算机、通信及自动化控制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不断创新。
作为水利工程设施整体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闸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进行水情分析、安全防洪的重要基础,而水闸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自动监控技术的充分应用。
PLC在水利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PLC在水利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洪排涝和水利发电等目的而建设的工程。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水利工程控制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来阐述PLC在水利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案例一:水闸控制系统水闸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调节水位和控制水流的设施。
传统的水闸控制方式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而采用PLC控制系统后,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提高运行效率并降低事故风险。
具体来说,PLC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自动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保持水位在安全范围内,并根据需要调节水流量。
这种自动化控制方案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还能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案例二:水泵站控制系统水泵站是用于从较低的水位地带提升水位,以供水利工程或城市供水系统使用的设施。
水泵站通常由多个水泵和相关的控制设备组成。
传统的水泵站控制方式往往需要人工调节水泵的启停和流量,工作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泵的自动控制。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PLC可以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停和流量调节,确保水位在设定范围内稳定运行。
此外,PLC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水利工程设施的联动,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运行方式。
案例三:排涝系统控制在水利工程中,排涝是指将积水区域的水排出,以维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传统的排涝系统往往需要人工控制泵浦的启停和运行时间,操作繁琐且存在误操作的风险。
而采用PLC控制系统后,可以实现排涝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传感器监测积水区域的水位,PLC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控制排涝泵浦的启停和运行时间,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排涝速度和频率。
这种自动化的排涝系统不仅提高了排涝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PLC在水利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
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实施方法

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实施方法日期:•引言•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系统概述•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实施方案•实施步骤与技术细节•实施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引言背景介绍闸门启闭机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控制水流量的进出。
传统监控方式的不足传统上,闸门启闭机的监控方式主要是人工监控,这种方式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无法实时监测闸门的状态、无法预警等。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实现对闸门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研究目的通过自动化监控,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监测精度和预警能力,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该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其他类似设备的自动化监控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02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系统概述闸门启闭机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控制水流的方向、流量和速度。
闸门启闭机包括闸门和启闭机两个部分,其中闸门用于挡水,启闭机用于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
闸门启闭机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效益。
闸门启闭机介绍03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监控中心等部分。
01自动化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02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闸门启闭机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保护,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监控系统介绍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系统现状及问题目前,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数据不准确、控制精度不高、系统稳定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也给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效益带来了不利影响。
03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实施方案硬件架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站、传输设备、监控中心等,要求设备兼容性高、稳定性好。
软件架构基于实时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的双库结构,实现数据存储、查询、分析等功能。
架构概述闸门启闭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高效的特点,满足实时监控、预警、远程控制等需求。
PLC在水利和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PLC在水利和水电工程中的应用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在水利和水电工程领域,PLC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PLC在水利和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在这些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PLC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 水泵控制系统水利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是水泵。
通过PLC系统,可以对水泵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对水量、水压、水位等参数的准确监测和调节。
PLC 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灵活控制水泵的启停、调速和转向,并能够实时反馈工作状态,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水位监测与控制水利工程中,对水位的监测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PLC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自动控制闸门、泄洪口等设施的开闭,确保水位的稳定控制,从而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 水质监测与处理PLC系统还可用于水质监测与处理。
通过连续监测水质参数如pH 值、浊度、溶解氧等,PLC系统能够精确判断水质的变化趋势,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自动控制投加药剂、调节搅拌器速度等,实现水质的净化、调节和稳定控制,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二、PLC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1. 水轮发电机组控制水电工程是利用流水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工程,而PLC系统在水轮发电机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PLC系统通过监测水位、流量、水温等参数,精确控制水轮发电机组的启动、停机、调速和负荷分配等操作,保证水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水闸控制水利工程中的水闸控制是维持河流水位、调节洪水和供水的重要手段。
PLC系统通过对水闸门操作机构的控制,实现水闸的开合、调节和停机等功能。
PLC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监测的水位、流量等数据,自动判断控制策略,确保水闸的准确控制,维护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3. 水电站自动化管理PLC系统在水电站的自动化管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监测和控制水位、压力、水温、流量等参数,PLC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水力发电机组的负荷和运行模式,实现水电站的自动化运行与管理。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领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普遍。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一、自动化技术在水位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水利工程中最基本和关键的工作之一是对水位进行监测和控制。
传统上,水利工程人员需要手动进行水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来调节相关设备,如水泵和阀门等。
然而,这种手动操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准确、效率低下等。
而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水位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自动化技术在水位监测中通常采用传感器来测量水位,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算法来判断水位是否达到警戒线并作出相应的控制操作。
例如,当水位过高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水泵将多余的水排出;反之,当水位过低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时间,保持水位在合适的范围内。
这种自动化的水位监测和控制系统大大减轻了水利工程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自动化技术在灌溉系统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灌溉系统。
在传统的灌溉方式中,农民需要手动打开和关闭水龙头,控制灌溉的时间和强度。
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而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灌溉系统的全自动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农田的产量。
自动化灌溉系统通常使用远程传感器来感知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等参数,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时间。
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自动打开水龙头,并根据需求来控制水流的强度和时间;当土壤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自动关闭水龙头,停止灌溉。
通过这种方式,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灌溉水量,减少水的浪费,并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
三、自动化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的监测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供水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水利工程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应该贯穿水利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随着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建立基于Web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为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实时评判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状态,提供了一种好的解决方法。
这种利用远程网络技术对处于异地的对象实施监测和处理自动化采集的系统,可进行观测数据采集、分析判别、预警报警,制作各类统计报表,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记录存储(数据库),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维护等。
以公共基础地理和水利工程业务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运用GIS、服务融合等技术手段,对多时空水利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并提供标准服务接口
,为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提供功能和服务共享,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软件分析功能,辅助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实现实时信息汇总、分析、统计等功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水平。
一、基于Web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Internet自诞生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已经从一种简单的数字传输数据的方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Internet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绝佳的通信环境。
通过Internet可以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方便经济快速地获取
和传输地理数据。
GIS所强调的正是在Internet上发布地理数据,正如用户可以在其他网站上获取数据一样。
由于地理
数据在Internet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移动性,从而最终能够在许多领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信息管理等。
基于
Web的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国际流行的三层体系结构,将表现层、逻辑层、数据层三层分离,在GIS平台层面上实现数据有效管理和各种功能的实现。
二、在芜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1.系统简介芜湖市各县区分布范围广,水利工程项目众多,生命周期长,采用人工信息采集和对其进行管理并监测状态具有相当的难度。
随着水利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对水利工程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水利工程也显得尤为重要,大大减轻了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的工作量。
本文主要介绍芜湖市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这种自动化监控系统是通过Web连接起来的一个分布式监测和集中型控制系统,它可以将大量的监测数据集中到控制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和评价,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远程监测,在线浏览监测数据并实现交互处理,实现了“移动的是数据而不是人”,从而节约了时间并降低了费用。
基于Internet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信息
共享的方式多样,内容更新迅速,提供Web浏览、信息查询、辅助决策和网络预警的功能,并且支持数据、图形等信息的传播。
GIS平台技术是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GIS平台可以展现各类水利工程分布,直观展现水利工程的各项信息,实时双向监控项目建设。
大范围的共享诊断资源,形成丰富的评判知识库和评判数据库,可实现多专家和多系统的远程协作诊断,从许多方面增强或扩展了其实时评判功能,提高了评判效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由于评判不及时而造成巨大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
正是由于具有如上这些功能,因此,总结芜湖市水利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信息共享和兼容;信息存储和挖掘;信息可视化;信息远程发布;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分布性和开放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等。
2.芜湖市水利建设综合信息系统的架构(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GIS系统等基础软硬件产品。
(2)计算机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层是各种业务的运行平台,为各级管理机构之间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提供高速可靠的传输通道。
主要依托水利政务内网和水利政务外网,其中,政务内网是与因特网物理隔离的涉密网络;政务外网是与因特网逻辑隔离的非涉密网络。
(3)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是对数据存储体系进行统一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库维护管理、数据汇集交换平台等部分,并对元数据库、防洪工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
(4)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运行环境,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通用应用服务和集成服务,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供运行平台。
主要由各类商用支撑软件和开发类通用支撑软件共同组成。
(5)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是综合运用联机事务处理技术、组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高新技术,与水利工程专项业务相结合,构建的先进、科学、高效、实用的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主要由空间服务系统、水情查询系统、移动巡检系统、工情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组成。
(6)应用交互层。
应用交互层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层面,主要内容是内网统一用户,面向业务人员提供应用系统的统一访问入口。
(7)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是支撑芜湖市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基础,是实现应用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需要,是节省项目建设成本、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的需要,是系统不断扩充、持续改进和版本升级的需要。
(8)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系统安全应用的基础,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及安全管理等。
3.系统功能芜湖市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具有如下功能:(1)系统安全模块:接收用户登录信息,通过电子身份认证,按照用户不同的使用权限进入不同的系统界面,向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功能,同时对每个管理用户的所有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操作、登录情况进行记录。
(2)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计算机网络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储存并且及时更新。
(3)在客户端实现基本的图形操作:如漫游、缩放、全景以及动态调整图形信息疏密,能够定位对象、显示图元、显示导航窗口。
(4)数据检索模块:通过GIS界面,选择各种数据库的字段,检索查询、分类汇总实时监测监控数据和历史数据,同时,具备查询各种统计结果的功能。
(5)自动报警模块:能够根据指标的状态自动判别是否报警,并且报警后有默认的
自动处理方式和事先设置的处理方式。
(6)数据库管理模块:能够导入导出、储存和维护每个监测、监控点的基本情况,具有日志管理。
(7)信息发布模块:通过Web服务器发布,定制局领导和工作人员两个不同的功能、权限;自动生成Web网页,在市政务信息网和公众网自动发布监测信息。
(8)帮助功能:对于系统的操作问题,有相关的帮助主题和提示。
管理者可以通过浏览器输入IP地址或远程手机登录芜湖市水利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水资源各监测点的状态,作出正确决策。
客户是通过Web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空间服务器进行通讯的,空间服务器响应客户端需要数据的请求,生成要素再通过中间件传递给客户端。
中间件管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以达到最佳效率与传输速度,在多用户提交同一请求时,就不需提交相同的请求给服务器,而是直接将执行的结果传递给客户端,从而减小了服务器的压力,并且可以迅速返馈用户的需求,使用户不需等待太长时间,同时支持多用户的并发操作。
三、结论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则至关重要,只有在日常管理中掌握、分析、利用这些信息,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作用。
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GIS提供的可视化平台显示各测点的实时状态,对水利工程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各监测点的状态信息保存到中心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利用,从而能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评判水利工程实时状况,做出正确决策。
自动化监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芜湖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决策水平和水利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