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测量中的各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写给测绘小白,讲解四参数与七参数坐标转换含义及区别
写给测绘小白,讲解四参数与七参数坐标转换含义及区别坐标转换时RTK技术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不同坐标系,其椭球体的长半径,短半径和扁率是不同的。
比如我们常用的四种坐标系北京54、西安80、WGS84、CGCS2000所对应的椭球体,它们的椭球体参数就各不相同。
而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般通过七参数或者四参数来实现坐标转换。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四参数和七参数的含义、区别及转换方法。
1四参数两个不同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通常使用四参数模型,四参数适合小范围测区的空间坐标转换,相对于七参数转换的优势在于只需要2个公共已知点就能进行转换,操作简单。
在该模型中有四个未知参数,即:(1)两个坐标平移量(△X,△Y),即两个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的坐标差值。
(2)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A,通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两个坐标系的X和Y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
通常K值几乎等于1。
四参数的数学含义是:用含有四个参数的方程表示因变量(y)随自变量(x)变化的规律。
举个例子,在珠海既有北京54的平面坐标又有珠海的平面坐标,在这两种坐标之间转换就用到四参数。
四参数的获取需要有两个公共已知点。
2七参数七参数一般采用布尔沙模型法,适合大范围测区的空间坐标转换,转换时需要至少3个公共已知点。
因为有较多的已知点,所以七参数转换的坐标精度要高于四参数转换的坐标精度,但是操作较四参数法复杂。
七参数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即:(1)三个坐标平移量(△X,△Y,△Z),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β,△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
通常K值几乎等于1。
七参数其涉及到的七个参数为: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Y旋转,Z旋转,尺度变化K。
掌握测绘技术中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掌握测绘技术中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测绘技术中,坐标系统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还是进行地图制作或者空间数据分析,都需要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
而正确地掌握坐标系统转换方法,对于工程测绘和地理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是地理空间数据表达的基础,用来定义地点或者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
不同的坐标系统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常见的坐标系统有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
地理坐标系统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位置,而投影坐标系统则将三维地球表面转换为二维平面,常用于地图的制作和空间数据的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将不同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首先是大地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大地坐标系使用经度和纬度表示地球上的位置,而投影坐标系使用投影坐标表示。
在进行大地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参数。
常见的转换方法有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以及高程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这些转换方法都需要考虑地球椭球体的参数,比如椭球体的长半轴、短半轴和扁率等。
然后,我们来介绍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
大地坐标系有多种表示方式,比如经纬度、大地坐标和高程等。
在进行不同表示方式之间的转换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大地椭球体的形状和参数。
常见的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有经纬度与大地坐标之间的转换,以及大地坐标与高程之间的转换。
这些转换方法都需要考虑大地椭球体的参数,比如长半轴、短半轴和扁率等。
除了大地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转换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坐标系统转换需要进行。
比如,如果需要将局部坐标系转换为全球坐标系,我们可以使用三维仿射变换进行转换。
在进行三维仿射变换时,我们需要掌握空间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关系。
GIS测量坐标系统转换原理
G I S测量坐标系统转换原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GIS测量坐标系统转换原理基本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坐标表示形式:(,,)L B H大地经度L :地面一点P 地的大地子午面NPS 与起始大地子午面所构成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 :P 地点对椭球面的法线P P K 地与赤道面所夹的锐角; 大地高H :P 地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
SW2、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表示形式:(,,)X Y Z以椭球中心O 为坐标原点,起始子午面NGS 与赤道面的交线为X 轴,椭球的短轴为Z 轴(向北为正),在赤道面上与X 轴正交的方向为Y 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O XYZ 。
Y W3、子午平面坐标系坐标表示形式:(,,) L x y设P点的大地经度为L,在过P点的子午面上,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建立x、y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点P的位置用(,,)L x y表示。
x 4、归化纬度坐标系坐标表示形式:(,,)L u H设椭球面上的点P 的大地经度为L 。
在此子午面,以椭球中心O 为圆心,以椭球长半径a 为半径,做一个辅助圆。
过P 点做一纵轴的平行线,交横轴于1P 点,交辅助圆于2P 点,连结2P 、O 点,则21P OP 称为P 点的归化纬度,用u来表示。
P 点的位置用(,)L u 表示。
当P 点不在椭球面上时,则应将P 沿法线投影到椭球面上,得到点0P ,0PP 即为P 点的大地高,0P 点的归化纬度,就是P 点的归化纬度。
P 点的位置用(,,)L u H 表示。
xyP u点在椭球面上时的P u点不在椭球面上时的x 5、球心纬度坐标系坐标表示形式:(,,) Lφρ设P点的大地经度为L,连结OP,则POxφ∠=,称为球心纬度,OPρ=,称为P点的向径。
P点的位置用(,,)Lφρ表示。
x6、大地极坐标系坐标表示形式:(,)S A以椭球面上某点0P 为极点,以0P 的子午线为极轴,从0P 出发,作一族A =常数的大地线和S =常数的大地圆。
不同坐标系介绍及相互转换关系0
不同坐标系介绍及相互转换关系一、各坐标系介绍GIS的坐标系统大致有三种:Plannar Coordinate System(平面坐标系统,或者Custom 用户自定义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统)、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投影坐标系统)。
这三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且各自都有各自的应用特点。
如平面坐标系统常常在小范围内不需要投影或坐标变换的情况下使用,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地理坐标系统是投影坐标系统的基础之一。
1、椭球面(Ellipsoid)地图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
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IAG 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GPS定位所得出的结果都属于WGS84坐标系统,WGS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即以地心作为椭球体中心的坐标系。
因此相对同一地理位置,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它们2、高斯投影坐标系统(1)高斯-克吕格投影性质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地球椭球面和平面间正形投影的一种。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
该投影按照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确定函数的形式,从而得到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公式。
机器人坐标变换原理
机器人坐标变换原理机器人坐标变换是机器人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机器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定位和运动控制。
机器人通常使用多个坐标系来描述其运动和操作,如世界坐标系、基座坐标系、工具坐标系等。
机器人坐标变换的原理基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和变换矩阵的计算。
下面从多个角度来解释机器人坐标变换的原理。
1. 机器人坐标系,机器人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有自己的坐标系。
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也有自己的坐标系。
这些坐标系之间通过关节运动相互连接,形成了机器人的整体坐标系。
2. 坐标系关系,机器人的坐标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基座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工具坐标系与末端执行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变换矩阵来描述。
3. 变换矩阵,变换矩阵是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
对于二维情况,变换矩阵是一个2x2的矩阵,对于三维情况,变换矩阵是一个4x4的矩阵。
变换矩阵包含了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信息。
4. 坐标变换过程,机器人坐标变换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前向变换和逆向变换。
前向变换是从基座坐标系到末端执行器坐标系的变换,逆向变换是从末端执行器坐标系到基座坐标系的变换。
5. 坐标变换公式,机器人坐标变换的公式可以通过矩阵乘法来表示。
对于前向变换,可以使用连续的变换矩阵相乘的方式计算末端执行器坐标系相对于基座坐标系的变换。
对于逆向变换,可以使用逆矩阵的方式计算基座坐标系相对于末端执行器坐标系的变换。
总结起来,机器人坐标变换的原理是基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和变换矩阵的计算。
通过变换矩阵的乘法和逆矩阵的运算,可以实现机器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定位和运动控制。
这种坐标变换的原理在机器人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机器人实现复杂的任务和精确的定位。
测绘技术中的坐标转换原理
测绘技术中的坐标转换原理测绘技术是一门致力于测量和描述地球表面和地下结构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地图制作、工程建设等领域。
在测绘过程中,坐标转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将不同坐标系统中的点转换为其他坐标系统中的点,从而实现不同测绘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对应。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坐标转换原理。
一、坐标系统的基本概念在进行坐标转换之前,首先要了解坐标系统的基本概念。
坐标系统是一种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数学模型,它包括参考椭球体、基准面、坐标轴和坐标原点等要素。
参考椭球体是用来近似地球形状的椭球体,常用的参考椭球体有WGS-84、北京54等。
基准面是参考椭球体与地球表面之间的一个面,用来确定坐标的原点和轴向。
坐标轴是相对于基准面确定的方向,一般包括经度、纬度和高程等。
坐标原点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参考点,通常以经度和纬度的交点作为原点。
二、坐标转换的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坐标转换主要分为平面坐标转换和三维坐标转换两种。
平面坐标转换是将平面坐标从一个坐标系统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常见的平面坐标转换方法有两点法、三点法和最小二乘法。
两点法是利用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差和距离差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差,然后加上已知点的坐标差,得到待转换点的坐标值。
三点法是通过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差和距离差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值。
最小二乘法是在已知点的坐标差和距离差的基础上,通过最小化测量误差的平方和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值。
三维坐标转换是将三维空间坐标从一个坐标系统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常见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有相似变换法、双纽柄变换法和单纽柄变换法。
相似变换法是通过已知点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值。
双纽柄变换法是通过已知点之间的纽柄关系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值。
单纽柄变换法是通过已知点之间的纽柄关系和距离差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值。
三、坐标转换的原理坐标转换的原理是根据不同坐标系统的定义和坐标点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平面坐标转换的原理是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差和距离差来计算待转换点的坐标差。
机器视觉测量中的各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问: 请阐述机器视觉测量中的各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答:1)图像坐标系(Pixel coordinate system)摄像机采集的数字图像在计算机内可以存储为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象素,pixel)的值即是图像点的亮度(灰度)。
如图4.1所示,在图像上定义直角坐标系u-v ,每一象素的坐标(u,v)分别是该象素在数组中的列数和行数。
故(u,v)是以象素为单位的图像坐标系坐标。
2)成像平面坐标系(Retinal coordinate system) 由于图像坐标系只表示象素位于数字图像的列数和行数,并没有用物理单位表示出该象素在图像中的物理位置,因而需要再建立以物理单位(例如厘米)表示的成像平面坐标系x-y ,如图4.1所示。
我们用(x,y)表示以物理单位度量的成像平面坐标系的坐标。
在x-y 坐标系中,原点1O 定义在摄像机光轴和图像平面的交点处,称为图像的主点(principal point),该点一般位于图像中心处,但由于摄像机制作的原因,可能会有些偏离,1O 在坐标系下的坐标为(u0,v0),每个象素在x 轴和y 轴方向上的物理尺寸为dx 、dy ,两个坐标系的关系如下:其中s'表示因摄像机成像平面坐标轴相互不正交引出的倾斜因子(skew factor)。
3)摄像机坐标系(Camera coordinate system)摄像机成像几何关系可由图4.2表示,其中O 点称为摄像机光心,c X 轴和C Y 轴与成像平面坐标系的x 轴和y 轴平行,C Z 轴为摄像机的光轴,和图像平面垂直。
光轴与图像平面的交点为图像主点O',由点O 与,,C C C X Y Z 轴组成的直角坐标系称为摄像机坐标系。
OO'为摄像机焦距。
4)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 system)在环境中还选择一个参考坐标系来描述摄像机和物体的位置,该坐标系称为世界坐标系。
摄像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可用旋转矩阵R 与平移向量t 来描述。
双目视觉摄像机的参数标定参考坐标系介绍
双目视觉摄像机的参数标定参考坐标系介绍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本文转自 | 新机器视觉焊接机器人视觉的基本任务就是从双目摄像机获得的二维图像中恢复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从而能够识别目标物体,进行生产作业。
空间中物体与其在成像平面形成的二维图像的相互关系由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决定,内部参数是由摄像机本身的类型决定的,主要是由摄像机感光元件和光学特性决定;外部参数是由建立的摄像机坐标系与基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决定。
摄像机标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的双目视觉摄像机标定和摄像机自标定的方法。
传统的双目视觉摄像机标定方法主要利用尺寸、大小、形状己知的标定模板,通过左右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与空间标定模板之间的位置变换计算出摄像机的内外参数。
而自标定方法仅仅依靠摄像机采集的二维图像信息就可以确定摄像机的参数,但是必须使用运动序列的图像,标定难度较大。
本章主要对传统的双目视觉摄像机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参考坐标系介绍为了描述双目焊接机器人立体视觉,需要建立以下五种坐标系即像素坐标系、图像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基坐标系以及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同时还需要计算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才能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测量、定位、建模等一系列工作。
(1)像素坐标系CCD摄像机将采集到的数字图像信息以数组的形式记录下来,数组中的元素代表像素,元素的大小为像素点的灰度值,拍摄图像时使用的分辨率(如1600 X1200)为数组的范围,像素坐标系OoUV定义如图3.1所示,Oo为像素坐标系的坐标原点,U轴和V轴表示像素点在像素坐标系中的行数和列数,坐标都是以元素为单位。
(2)图像坐标系由于像素坐标系中表示的元素都是以像素为单位,而在实际的视觉系统应用中需要以物理单位(如毫米)来描述目标位置,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即图像坐标系。
图像坐标系O1XY如图3.1所示,设O1为摄像机光轴与成像平面的交点,定义O1为图像坐标系原点,一般情况下O1点在图像的中心位置,但是摄像机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离。
测绘技术中的坐标转换算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坐标转换算法与技巧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用于地图绘制,还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工程建设、导航系统等领域。
而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坐标转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坐标转换算法和技巧的正确应用,对于保证测绘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测绘领域中,常见的坐标系有地心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等。
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作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它可以提供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三维坐标。
大地坐标系是以地球椭球体作为基准建立的,通过经纬度坐标来表示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位置。
投影坐标系则是将三维地理坐标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常见的有高斯投影、UTM投影等。
坐标转换的目的是将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互相转换,以满足不同测绘需求。
常见的坐标转换算法有三参数、七参数、十参数等。
三参数转换适用于局部测量,主要用于平面坐标的转换;七参数转换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平面坐标转换;十参数转换适用于局部和整体综合变换。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转换方法,如四参数法、等轴转换法等。
在进行坐标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首先,选择适合的坐标转换算法。
根据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和测量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参数模型。
其次,进行坐标系统的预处理。
合理选择坐标系统的基准面、坐标轴和单位,进行参数归算。
再次,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可以采用批量转换的方式,提高效率。
最后,进行坐标转换的精度控制。
通过数据比对和精度评定,对转换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
除了以上的基本算法和技巧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坐标转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大地坐标,并通过插值和拟合等方法转换为目标坐标系下的坐标。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测绘技术,如激光测绘、无人机测绘等,它们也为坐标转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而言,坐标转换算法与技巧在测绘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坐标系统与坐标变换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坐标系统与坐标变换方法介绍引言:测绘技术是一门关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
在测绘技术中,大地坐标系统和坐标变换是基础且关键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大地坐标系统的原理和坐标变换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绘技术。
一、大地坐标系统的原理大地坐标系统是以地球为基准,用来描述和测量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在大地坐标系统中,经、纬度是最常用的坐标表示方法。
经度表示地球上某一点相对于原点(通常为格林尼治子午线)东西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为180°W至180°E;纬度表示地球上某一点相对于赤道的北南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为90°S至90°N。
通过经纬度,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二、大地坐标系统的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有很多不同的坐标系统。
以国际上广泛应用的WGS84坐标系为例,它是由全球定位系统(GPS)使用的坐标系统。
WGS84坐标系使用地球椭球体来近似地球形状,通过参数化的方式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不同的大地坐标系统可以通过坐标转换方法相互转换。
三、大地坐标系统的坐标转换方法坐标转换是将一个坐标系统的坐标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在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转换方法包括七参数法、四参数法和三参数法。
七参数法是一种复杂的坐标转换方法,适用于进行大范围的坐标转换。
四参数法是将坐标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方法,适用于局部范围内的坐标转换。
而三参数法是将坐标进行平移的方法,适用于小范围内的坐标转换。
四、坐标转换的应用案例将大地坐标系统转换成其他坐标系统可以帮助测绘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例,航空影像通常使用像平面坐标系统进行处理。
在使用航空影像进行地图制作时,需要将大地坐标转换成像平面坐标。
通过坐标转换,可以实现地图上影像与实地位置的精确对应,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学习笔记)摄像机模型与标定——三个坐标系及其之间关系
(学习笔记)摄像机模型与标定——三个坐标系及其之间关系文章中知识点:1、图像坐标系如图2.1所示,以图像左上角为原点建立以像素为单位的直接坐标系u-v。
像素的横坐标u与纵坐标v分别是在其图像数组中所在的列数与所在行数。
(在OpenCV中u对应x,v对应y)由于(u,v)只代表像素的列数与行数,而像素在图像中的位置并没有用物理单位表示出来,所以,我们还要建立以物理单位(如毫米)表示的图像坐标系x-y。
将相机光轴与图像平面的交点(一般位于图像平面的中心处,也称为图像的主点(principal point)定义为该坐标系的原点O1,且x轴与u轴平行,y轴与v轴平行,假设(u0,v0)代表O1在u-v坐标系下的坐标,dx与dy分别表示每个像素在横轴x和纵轴y上的物理尺寸,则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在u-v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x-y坐标系中的坐标之间都存在如下的关系:(上述公式中我们假设物理坐标系中的单位为毫米,那么dx的的单位为:毫米/像素。
那么x/dx的单位就是像素了,即和u的单位一样都是像素)为了使用方便,可将上式用齐次坐标与矩阵形式表示为:其逆关系可表示为:2、相机坐标系相机成像的几何关系可由图2.2表示。
其中O点为摄像机光心(投影中心),Xc轴和Yc轴与成像平面坐标系的x轴和y轴平行,Zc轴为摄像机的光轴,和图像平面垂直。
光轴与图像平面的交点为图像的主点O1,由点O与Xc,Yc,Zc轴组成的直角坐标系称为摄像机的坐标系。
OO1为摄像机的焦距。
3、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是为了描述相机的位置而被引入的,如图2.2中坐标系OwXwYwZw即为世界坐标系。
平移向量t和旋转矩阵R可以用来表示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
所以,假设空间点P在世界坐标系下的齐次坐标是(Xw,Yw,Zw,1)T,(这里T是上标转置),在相机坐标下的齐次坐标是(Xc,Yc,Zc,1)T,则存在如下的关系:上式中R是3×3的正交单位矩阵(也成为旋转矩阵),t是三维的平移向量。
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关系
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关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关系是机器人视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机器人与相机之间进行坐标系变换,可以帮助机器人在视觉识别、导航、定位等方面达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
我们来看一下相机坐标系。
相机坐标系是相机本身所在的坐标系,通常以相机的光心为原点,相机光轴的方向为Z轴,相机平面的法向量方向为X轴,Y轴则为相机平面上与X轴垂直的方向。
相机坐标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相机的内外参数,内参数包括焦距、主点坐标等,外参数包括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朝向等。
通过相机坐标系,我们可以得到相机拍摄的图像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
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通常需要将相机坐标系中的图像信息转换到机器人坐标系中进行处理。
这就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变换包括两个部分,即相机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变换和世界坐标系到机器人坐标系的变换。
相机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变换通常需要考虑相机的内外参数。
内参数变换通常通过相机的标定来获取,外参数变换通常通过相机的姿态估计来获取。
通过纹理匹配算法可以估计相机位姿,从而得到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朝向。
这样就可以将相机坐标系中的图像信息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中。
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对于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性能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深入研究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的表示方法、变换规则等,才能更好地实现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和操作任务。
相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应用和推广,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
第二篇示例: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关系是机器人视觉领域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机器人和相机的协作中,理解和掌握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对于机器人在视觉任务中的准确定位和操作具有关键意义。
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关系
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关系1. 引言1.1 引言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是机器人视觉和定位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相机坐标系是用来描述相机的位置和姿态的坐标系,而机器人坐标系则是用来描述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的坐标系。
在机器人的视觉应用中,通常需要将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之间进行变换,以实现视觉数据与机器人控制系统之间的统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包括坐标系的定义和表示方式。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相机坐标系到机器人坐标系的变换方法,包括平移和旋转矩阵的计算以及坐标变换的实现步骤。
接着我们将介绍机器人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反向变换方法,以及如何将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信息转换为相机的像素坐标。
我们将通过一个应用案例来说明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变换方法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从而提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定位和跟踪性能。
【2000字】2. 正文2.1 相机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简介相机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在机器人视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机器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导航提供了关键的参考。
相机坐标系通常是以相机的光学中心为原点,镜头光轴为Z轴的正方向,相机的视场中心为X轴的正方向,Y轴则与X、Z轴形成右手坐标系。
而机器人坐标系则可以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来确定,一般是以机器人的基准点为原点,并且定义好X、Y、Z轴的方向。
相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重要问题。
在机器人执行任务时,需要将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与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相对应起来。
我们需要进行坐标系的变换。
在进行相机坐标系到机器人坐标系的变换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相机姿态的表示方式、相机参数的校准、机器人基准点与相机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通过适当的转换矩阵,我们可以将相机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映射到机器人坐标系中,从而实现视觉信息与机器人运动的对应。
常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与转换
7.5 常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与转换一、大地坐标系和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及其关系 大地坐标系用大地纬度企丈地经度L 和丈地髙H 来表示点的位置°这种坐标系是经 典大地测量甬:両用座标紊7屜据地图投影的理论,大地坐标系可以通过一定的投影转 化为投影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
同时,这种坐标系 还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 种有用坐标系°所以大地坐标系在大地测量中始终有着重要 的作用.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是-种以地球质心为原点购亘墮®坐标系,一般用X 、化Z 表 示点BSSTSTT 逐碇SS 範菇飞両H 绕禎扭转冻其轨道平面随时通过 地球质心。
对它们的跟踪观测也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所以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是卫星 大地测量中一种常用的基本坐标系。
现今,利用卫星大地测量的手段*可以迅速地测定点的空间大地直角坐拯,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等空间技术。
同时经过数学变换,还可求岀点 的大地坐标I 用以加强和扩展地面大地网,进行岛屿和洲际联测,使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空间大地宜角坐标系对现今大地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地坐标系和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如图7- 23所示’尸点的位置用空间 大地直角坐标〔X, Y, Z)表示,其相应 的大地坐标为(E, L)a 将该图与图?一5加以比较可见,图7-5中的子午椭圆平面 相当于图7-23中的OJVP 平面.其中 PPz=Z.相当于图7-5中的j7;OP 3相当 丫于图7-5中的仏两平面的经度乙可视为相同,等于"叽 于是可以直接写岀X=jrcQsi f Y=jrsinL, Z=y将式(7-21).式(7-20)分别代入上式, 井考虑式(7-26)得X=Ncos^cosZr ”Y =NcQsBsinL > (7—78)Z=N (1—护〉sin^ ;上式表明了 2种基本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BB 7-231.由大地坐标求空间大地直角坐标当已知椭球面上任一点P 的大地坐标(B, L)时,可以按式(7-78)直接求该点的 空间大地直角坐标(X, Y, Z)。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系转换问题解析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系转换问题解析测绘技术是一门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学科,它的目标是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等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常常涉及到坐标系转换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系转换问题进行解析。
一、理论基础1.1 坐标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坐标系是用于描述地球表面上点位置的一种系统。
常见的坐标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统、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
地理坐标系统以经纬度表示,投影坐标系统则将曲面地球投影到平面上,高程坐标系统则描述点的高度。
1.2 坐标转换的原理坐标转换是将一个坐标系中的点位置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的过程。
常见的坐标转换方法有七参数法、四参数法、三参数法和一参数法等。
七参数法适用于大范围地球坐标系的转换,四参数法适用于相对较小范围内的转换,三参数法用于水平坐标的平差,一参数法用于垂直坐标的平差。
二、实践应用2.1 坐标系转换在GIS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图制作、数据分析和空间模型等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在GIS中,坐标系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它能够将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进行融合和叠加分析。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将不同地块的信息整合到同一个坐标系下,以便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支持。
2.2 GPS测量中的坐标系转换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测量地球上点位置的系统。
在GPS测量中,常常需要将测得的GPS坐标转换到其他坐标系中,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例如,在航空测量中,需要将所测得的GPS坐标转换为地形坐标系,以配合数字地形模型的制作。
2.3 坐标系转换对于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的影响遥感影像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
由于不同卫星或飞机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不同,因此遥感影像通常以不同的坐标系统表示。
在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中,常需要将不同坐标系统下的影像进行转换,以便进行图像配准、变换和分类等处理。
测绘技术中的坐标变换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坐标变换方法介绍测绘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它不单纯是以地理学、地图学为基础知识,还融合了各种测量和数学方法。
其中,坐标变换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方法。
在测绘工作中,坐标变换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为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常见坐标变换方法。
一、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的转换方法在测绘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最常见的就是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转换。
平面坐标是利用平面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坐标值,而大地坐标则是使用经纬度等来表示地理位置的坐标值。
为了实现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的转换,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法:1. 大地坐标系统的参数化转换方法大地坐标系是地球表面上各个点的经纬度坐标表示。
要将大地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我们可以采用参数化转换方法。
该方法通过定义一系列参数,以实现大地坐标到平面坐标的转换。
具体的参数化转换方法有著名的高斯投影、横轴墨卡托等。
2. 七参数变换法七参数变换法是常用的坐标变换方法,它适用于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转换。
它通过七个参数的定义,分别对应平移、旋转和尺度变换等,从而将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进行转化。
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除了平面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转换外,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也是测绘技术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这是因为不同地区采用的大地坐标系可能具有不同的参数,因此需要进行转换以实现一致性。
以下是常见的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1. 布尔莎参数法布尔莎参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
它通过定义一系列参数,如椭球参数和基准点坐标等,以实现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 七参数变换法七参数变换法同样适用于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通过定义不同的七参数值,我们可以将一个大地坐标系转换为另一个大地坐标系,以满足具体测绘需求。
三、测量数据的坐标变换方法在测绘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以将测量结果与已知的地理坐标体系相匹配。
了解测绘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
了解测绘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测绘坐标系是地理测量中应用的重要概念和工具,它是区域内地理位置的唯一标识。
在现代测绘工作中,了解测绘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地图制作、导航定位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本文将简要介绍测绘坐标系的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讨论常见的坐标系转换方法。
一、测绘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测绘坐标系是一种用于定位地理位置的坐标系统,它是地球表面上无限多个点的坐标集合。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直角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
直角坐标系是由水平的X轴、Y轴和垂直的Z轴组成,通过三个坐标值来表示地理位置。
大地坐标系则是基于地球的椭球形状和地球参考椭球体模型,通过纬度、经度和高程来表示地理位置。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测绘坐标系,常见的坐标系包括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UTM(通用横轴墨卡托坐标系)等。
这些坐标系在取样方法、椭球模型和精度要求上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测绘工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坐标系。
二、坐标系转换方法坐标系转换是指将一个坐标系中的坐标数据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的过程。
由于不同坐标系具有不同的基准和度量标准,所以在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是必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坐标系转换方法。
1.七参数转换法七参数转换法是一种常见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它通过平移、旋转和尺度变换来实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较小区域的测绘工作,如城市测绘和局部地图制作。
通过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可以求解出七个参数,并将输入坐标转换为目标坐标。
2.Molodensky-Badekas转换法Molodensky-Badekas转换法是一种用于大范围坐标系转换的方法,它通过对于物体的三维坐标进行扭曲和伸缩,以适应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适用于全球范围的坐标转换,如GPS导航和地球物理研究。
3.坐标系四参数转换法坐标系四参数转换法是一种用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转换的简单方法,它通过平移和尺度变换来实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机器视觉中坐标系转换和图像平移
第二次作业机器视觉中坐标系转换和图像平移一、坐标系转换1.1、世界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世界坐标系,也称为测量坐标系,它是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Xw,Yw,Zw)。
在世界坐标系中可以描述相机和待测物体的空间位置。
世界坐标系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相机坐标系也是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xc,yc,zc)。
相机坐标系的原点是镜头的光心,x 、y 轴分别与相面的两边平行,z 轴为镜头的光轴,与像平面垂直。
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变换是刚体变换,也就是只改变物体的空间位置(平移)和朝向(旋转),而不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旋转矩阵R 和平移向量t 可以表示这种变换。
在齐次坐标下,旋转矩阵R 是正交矩阵,可通过Rodrigues 变换转换为只有三个独立变量的旋转向量。
因此刚体变换用6个参数就可以表示(3个旋转向量,3个平移向量),这6个参数就是相机的外参。
相机外参决定了空间点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变换。
t z y x R z y x w w w c c c +⎥⎥⎥⎦⎤⎢⎢⎢⎣⎡=⎥⎥⎥⎦⎤⎢⎢⎢⎣⎡齐次坐标系下可表示为:⎥⎥⎥⎥⎦⎤⎢⎢⎢⎢⎣⎡⎥⎥⎥⎥⎦⎤⎢⎢⎢⎢⎣⎡=⎥⎥⎥⎥⎦⎤⎢⎢⎢⎢⎣⎡⎥⎦⎤⎢⎣⎡=⎥⎥⎥⎥⎦⎤⎢⎢⎢⎢⎣⎡1101101333231232221131211w w w z y x w w w Tz y x t r r r t r r r t r r r z y x t Rz y x 1.2、相机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c c z x f x =二、图像平移图像的平移变换就是将图像所有的像素坐标分别加上指定的水平偏移量和垂直偏移量。
平移变换根据是否改变图像大小分为两种,直接丢弃或者通过加目标图像尺寸的方法使图像能够包含这些点。
2.1平移变换原理假设原来的像素的位置坐标为(x0,y0),经过平移量(△x ,△y )后,坐标变为(x1,y1),如下所示:用数学式子表示可以表示为:x1=x0+△x,y1=y0+△y ;用矩阵表示为:⎥⎥⎥⎦⎤⎢⎢⎢⎣⎡⎥⎥⎥⎦⎤⎢⎢⎢⎣⎡∆∆=⎥⎥⎥⎦⎤⎢⎢⎢⎣⎡1100100110011y x y x y x △x 和△y 为平移量平移后图像的大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 请阐述机器视觉测量中的各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答:1)图像坐标系(Pixel coordinate system)
摄像机采集的数字图像在计算机内可以存储为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象素,pixel)的值即是图像点的亮度(灰度)。
如图4.1所示,在图像上定义直角坐标系u-v ,每一象素的坐标(u,v)分别是该象素在数组中的列数和行数。
故(u,v)是以象素为单位的图像坐标系坐标。
2)成像平面坐标系(Retinal coordinate system) 由于图像坐标系只表示象素位于数字图像的列数和行数,并没有用物理单位表示出该象素在图像中的物理位置,因而需要再建立以物理单位(例如厘米)表示的成像平面坐标系x-y ,如图4.1所示。
我们用(x,y)表示以物理单位度量的成像平面坐标系的坐标。
在x-y 坐标系中,原点1O 定义在摄像机光轴和图像平面的交点处,
称为图像的主点(principal point),该点一般位于图像中心处,但由于摄像机制作的原因,可能会有些偏离,1O 在坐标系下的坐标为(u0,v0),每个象素在x 轴和y 轴方向上的物理尺寸为dx 、dy ,两个坐标系的关系如下:
其中s'表示因摄像机成像平面坐标轴相互不正交引出的倾斜因子(skew factor)。
3)摄像机坐标系(Camera coordinate system)
摄像机成像几何关系可由图4.2表示,其中O 点称为摄像机光心,c X 轴和C Y 轴
与成像平面坐标系的x 轴和y 轴平行,C Z 轴为摄像机的光轴,和图像平面垂直。
光轴与图像平面的交点为图像主点O',由点O 与,,C C C X Y Z 轴组成的直角坐标系
称为摄像机坐标系。
OO'为摄像机焦距。
4)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 system)
在环境中还选择一个参考坐标系来描述摄像机和物体的位置,该坐标系称为世界坐标系。
摄像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可用旋转矩阵R 与平移向量t 来描述。
由此,空间中一点P 在世界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下的齐次坐标分别为(),,,1T w w w x y z 和(),,,1T
C C C x y z 且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R 是3×3正交单位矩阵,t 是3维平移向量,()00,0,0T
=,M1是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联系矩阵。
4.1.2摄像机线性模型
透视投影是最常用的成像模型,可以用针孔成像模型近似表示。
其特点是所有来自场景的光线均通过一个投影中心,它对应于透镜的中心。
经过投影中心且垂直于图像平面的直线称为投影轴或光轴,如图4.3所示。
其中111x y z 是固定在摄像机上的直角坐标系,遵循右手法则,其原点位于投影中心,1z 轴与投影重合并指向场景,C X 轴和C Y 轴与图像平面的坐标轴1x 和1y 平行,C C X Y 平面与图像平面
的距离1oo 为摄像机的焦距f 。
在实际摄像机中,图像平面位于投影中心后距离为
f 的位置,其投影图像是倒立的,为了避免图像倒立,假定有一个虚拟成像x 'y 'z'平面位于投影中心的前面,点(),,c c c P x y z 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位置(x ,y)可以通过计算点(),,c c c P x y z 的视线与虚拟成像平面的交点得到。
摄像机坐标系与成像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x ,y)为P 点在成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c c c P x y z 为空间点P 在摄像 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用齐次坐标与矩阵来表示:
将(4.1)与(4.2)代入上式,得到图像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