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维训练课)--高孟岩
舞蹈高阶思维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高阶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学生在舞蹈表演和创作中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4. 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舞蹈高阶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舞蹈高阶思维在舞蹈学习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舞蹈高阶思维训练。
2. 如何将舞蹈高阶思维与舞蹈实践相结合。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舞蹈高阶思维的定义、特点、案例等)。
2. 舞蹈音乐、舞蹈视频资料。
3. 舞蹈教室及舞蹈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舞蹈动作、音乐节奏、舞蹈风格等,引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提问:舞蹈中除了动作和音乐,还有什么元素是重要的?二、讲授新课1. 介绍舞蹈高阶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 舞蹈高阶思维是指在舞蹈学习、表演和创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舞蹈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 舞蹈高阶思维的特点包括: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表现力等。
2. 分析舞蹈高阶思维在舞蹈学习中的应用。
- 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运用舞蹈高阶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提高舞蹈技巧,丰富舞蹈表现力。
- 通过舞蹈高阶思维,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段经典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舞蹈中的高阶思维元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舞蹈高阶思维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舞蹈学习中运用高阶思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舞蹈高阶思维有哪些特点?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作业中的收获。
二、实践训练1. 分组进行舞蹈创作,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运用舞蹈高阶思维进行创作。
2.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舞蹈作品。
小学数学思维教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教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通过各类数学问题的引入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将具体问题提炼为抽象概念,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概念;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解“购物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步骤二:抽象的概念将购物找零问题进行抽象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代数表达出这个过程。
例如,设商品价格为x元,顾客支付了y元,要求学生用数学表达出找零金额 z,并推导出相关的算式和方程。
步骤三: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为顾客和售货员,模拟购物找零的实际情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巩固抽象表达的理解,并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四:拓展应用引入更复杂的问题,如几何图形的运算、数列的计算等,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抽象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步骤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并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强调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们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及课堂互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主要包括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抽象思维转化的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六、教学扩展在课后,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
可以提供一些数学趣题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抽象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也可以邀请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并进行适当的激励措施。
七、教学反思通过对前一节课教学的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完善。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可以对教案进行修改和优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学数学思维教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一个简要设计,通过有趣的引导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思维活动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提高思维品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高中生的思维活动主题,如: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思维活动的重要性。
(2)简要介绍思维活动的概念和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主题活动(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3)思维游戏:设计思维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
3. 思维方法讲解(1)介绍常用的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因果分析法等。
(2)结合案例,讲解思维方法的应用。
4. 实践活动(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次思维活动的收获,总结思维方法的应用。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思维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表现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思维方法介绍、案例分析、思维游戏等。
2. 教学案例: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活动。
3. 教学工具:思维导图、图表等辅助教学工具。
六、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时间。
建议每节课安排60分钟。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注重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高中数学思维跳跃教案
高中数学思维跳跃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他们的思维跳跃力;2.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问题;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2.数学思维跳跃力训练;3.数学思维跳跃解题技巧。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跳跃;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跳跃力。
2.讲解:介绍数学思维跳跃的概念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维跳跃。
3.示范:通过一些例题演示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跳跃解题。
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数学思维跳跃的重要性。
六、教学方式:1.导入:激发学生思考;2.讲解:讲授基础知识;3.示范:演示解题方法;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5.总结: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
七、教学工具:1.课件;2.白板、彩色笔;3.教材、练习册。
八、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2.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定期举行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反思:1.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2.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跳跃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跳跃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兴趣。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数学教案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数学教案1. 引言数学是一门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关乎他们的学术成就,还关系到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设计一套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数学教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高中数学教案的设计构想,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数学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而言,教案希望能够:-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评估和分析数学论证的有效性。
3. 教案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内容和教学方法:3.1 探索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图形,自己总结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规律。
3.2 问题解决设计一系列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
例如,给定一个实际情境,如物体的抛体运动,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论证与证明引导学生从定理的定义出发,通过合理的论证来证明定理的正确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构建证明过程,理解和运用平行线的性质。
3.4 分析与评估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评估他人的数学论证过程。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人的论证过程,让他们找出其中的错误和不严谨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4. 教案实施在实施教案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4.1 学生参与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逻辑高4 5教案
逻辑高4 5教案教案标题:逻辑高4 5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逻辑高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案将结合适当的课堂活动和练习,以及适用于逻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和判断。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内容和活动: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提出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如推理、分析和判断。
- 解释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案例,要求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可能的解决方法和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案例分析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辩论和交流。
5. 练习和应用(20分钟):- 提供一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他们所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使用推理和判断的技巧。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鼓励学生反思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教学资源和工具:- 逻辑思维讲解的PPT或教学视频- 实际问题案例材料-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 练习题和答案- 反思和总结的工作表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检查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解答和思考过程。
- 评估学生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活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逻辑思维,如解决家庭问题或分析新闻事件。
高中思维活动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思维活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思维活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思维活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思维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介绍思维活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授新课(1)讲解思维活动的基本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等。
(2)结合实例,讲解思维活动的技巧,如:假设、排除、分析、综合等。
(3)介绍思维活动的常见误区,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思维活动。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与生活、学习相关的问题,运用思维活动的方法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活动的方法,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思维活动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5. 布置作业(1)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思维活动方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思维活动的方法解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思维活跃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思维活动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思维活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的PPT。
2. 案例分析材料:收集一些与生活、学习相关的案例,供学生分析。
3. 课外阅读材料:推荐一些与思维活动相关的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2024年思维训练公开课教案
思维训练公开课教案一、课程背景思维是人类认知的核心,它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提升思维能力,我们特别开设了思维训练公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员提高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员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增强学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4.帮助学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思维效率和质量。
三、课程内容1.逻辑思维训练概念和定义的理解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逻辑谬误的识别和避免论证结构的构建和分析2.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创新思维的应用案例分享创新思维的实践练习3.批判性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原则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场景批判性思维的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思维训练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员理解和应用思维训练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4.实践练习法:设计各种思维训练的练习题,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思维能力。
五、课程安排1.课程时间:共10次课,每次课2小时。
2.课程频率:每周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安排。
3.课程地点:线上或线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课程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员完成练习的情况和进步程度。
3.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课程反馈:收集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用于课程改进。
七、课程师资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思维训练专家授课,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学员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八、课程费用本课程为公开课,不收取任何费用。
群英荟萃助发展习作教育显特色
群英荟萃助发展习作教育显特色发布时间:2021-08-06T09:10:50.9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31期作者:李福平[导读] 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的前身为楼梓庄小学,是一所位于朝阳区东北部的偏远农村校。
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北京110105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的前身为楼梓庄小学,是一所位于朝阳区东北部的偏远农村校。
学生80%以上为外地生源,多为打工子弟,教师则以中年居多,教学思想传统。
为进一步深化与区域高校的合作,充分发挥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优势,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共同打造以“习作教育”为特色的北京市素质教育名校,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在朝阳区楼梓庄小学隆重举行了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北京市朝阳区楼梓庄小学”正式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
多年前我任职楼梓庄校长之时,面临随时合并、拆迁的学校,怎样才能让它生存下来,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
但作为管理者,也是教育者,仅仅让一所学校生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把学校发展得更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始终坚信,用情聚人,用心做事,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就能把一所学校办好。
多年来,我坚持走科研引领学校发展的策略,使学校“习作教育”的特色越来越鲜明,令师生们越来越自信。
一、群英荟萃兴教源1.聚英才20年前,我有幸认识了北京市小语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康静涵老师。
她是小语界的智者,她的智慧源于她的性格——真实、善良而有原则。
她提出了“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应该首先追问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好文章不是改出来的,好文章是赏出来的”“真实是习作的生命,习作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教育”等理念,她的理念与我的管理思想有机融合,才成就了学校的“习作教育”,才有学校的今天。
多年前,李嘉骏老师来到学校,像导师一样在专业成长及课题研究方面给予一线老师切实的引领。
他经常说自己是行走在教育中的“苦行僧”,我能感受李老师调侃自己背后为追求教育信仰所付出的艰辛与孤独,他对教育的理解和为人一直影响着我。
深入挖掘教材实验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实验“ 用天平测量 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为例
深入挖掘教材实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实验“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为例
孟岩
【期刊名称】《教育与装备研究》
【年(卷),期】2023(39)2
【摘要】为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的思维学习,文中提出了一条实践研究的基本路径。
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实验,找到“思维挖掘点”,
创设可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以“用天平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为例阐述以上观点。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孟岩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挖掘教材资源让历史课堂“活”起来——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为例
2.Arduino色光三原色实验探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为例3.深入挖掘教材素材,培养学生地理高阶思维——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4.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统编初中
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5.立足教材改编习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以2019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节后习题改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逻辑教学教案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逻辑教学教案逻辑教学教案教学目标: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判断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教案主要围绕逻辑思维的培养展开,包括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让其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逻辑思维方法。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逻辑思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发学生对逻辑思维的思考。
第二步: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定义逻辑思维的概念,并介绍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解释“前提”、“推论”等逻辑推理的基本术语。
第三步: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30分钟)1. 介绍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巩固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第四步: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20分钟)1. 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2.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五步:培养逻辑思维的训练(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置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合作解答。
2. 通过反馈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并改进逻辑思维中的不足之处。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逻辑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布置一些逻辑思维的练习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案PPT;2. 案例分析材料;3. 逻辑思维练习题。
小学美术《高阶思维》教案
1.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高阶思维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
2.加强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高阶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注重学生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自信、独立思考的能力。
4.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美术《高阶思维》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高阶思维》教案
本教案依据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思妙想》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和掌握奇思妙想的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通过观察、想象、联想等手法,创作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学习运用点、线、面、色等元素,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高阶思维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观察、想象、联想等手法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投入讨论,勇于尝试创作实验,这让我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首先,学生们在讨论高阶思维的应用时,部分同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思路不够开阔。这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问题。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创作实验中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尝试。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高阶思维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担心自己的创作偏离主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勇于表达、敢于尝试。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对高阶思维的应用还不够熟练。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时刻关注讨论的方向,适时给予提示,确保讨论能够围绕主题进行。
小学美术《高阶思维活动》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创意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意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它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创作出富有个性与想象力的作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创意思维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举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团队成员的想法,通过讨论、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创作任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高阶思维活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创作美术作品时,是否遇到过缺乏创意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创意思维的奥秘。
小学美术《高阶思维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高阶思维活动》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第四章《创意无限》展开,内容包括:
1.创意绘画: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生活经验,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2.色彩搭配:教授学生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对比色、互补色进行画面搭配,提升作品美感。
3.美术鉴赏: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创意元素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创意思维与创作:本节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创作能力。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独立创作。
-举例:教授学生如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自然景观、日常用品等,并从中提炼出创作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色彩搭配技巧:重点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对比色、互补色进行画面搭配,提升作品的美感。
高中思维拓展课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重点:1.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 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件、案例分析、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思维拓展课的目的和意义。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活动1.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针对课堂活动,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思维拓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在课堂活动中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拓展相关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评价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一数学课程教案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高一数学课程教案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导言:在高一的数学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非常重要。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本质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培养抽象思维的训练在高一的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抽象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运用抽象概念和符号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将问题实际化,并引导他们将问题抽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提供具体例子:在讲解抽象概念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具体情况,将其抽象成一般性的规律,从而巩固抽象思维能力。
3. 引导思考: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鼓励他们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第二部分:加强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加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高一数学课程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应用题、拓展题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引导思考过程: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关键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鼓励合作学习: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寻求解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三部分:拓展数学思维的训练高一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思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引入数学问题的历史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细雨润物让思维“生长”——学本课堂中培养高阶思维的尝试
———学本课堂中培养高阶思维的尝试赵薇萍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思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秀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几个方面。
本文就其中的四个方面谈谈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纵横勾连,培养思维的系统性系统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有序程度,以及整合各类不同信息的能力。
数学是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整理归纳知识。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
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通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1.立足基础,知晓原理。
数学的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的得出都有严格的推理论证。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了解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四年级学习乘法分配律,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本中通过种树情境来引入,定律的得出依托于具体事例,再通过几个式子的计算验证得出定律。
教师可以通过乘法意义这个算理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35×3+35×7,理解成3个35加7个35等于10个35,写成35×(3+7)计算比较简便,也就是把相同加数的个数先合起来再乘相同加数。
笔者用这样的图示来助推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抽离具体情境从算理层面分析学生就不会生搬硬套定律了。
把乘法意义和运算定律联系起来,使前后知识产生无缝对接。
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立足基础,追本溯源,知晓原理,这是培养思维系统性的起点。
2.纵横勾连,触类旁通。
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知道前因后果,明白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比如第一学段学习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知道了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就是把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接着学习小数加法和分数加法时,教师也要讲清算理,让学生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了再加;分数相加,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母不变,分子相加,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知识之间是相通的(如图)。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名称: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双马双骑士、魔术针》益智器具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楼梓庄小学高孟岩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趣味等级:★★★★★难度等级:★★★★★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见数学教学在除了要在知识、技能上培养学生外,还要加强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知识、技能的积累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力,把实践力转化为创造力,需要思考力,也就是思维。
基于这些思考,我校把思维训练课作为校本课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指思维主体受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念、习惯和需要的影响,在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
反映着主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同化趋势。
制约着主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是一种先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思维定势被认为是阻碍创造主体进行创新的重要因素。
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新性思维的研究中来,提高主体的创造能力!(一)器具分析本节课选用的益智器具是双马双骑士和魔术针。
他们都属于顿悟系列,借助这两个器具可以很好地使学生体验思维定势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品质。
双马双骑士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两匹马。
不管是根据名字还是手里的器具,大家都会认为中间两个人必须要骑在左右两匹马上,这就是思维定势。
所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原有认知模式,在两匹马的基础上找到四匹马。
魔术针是在一根小木棒的上面有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比小木棒短)。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优秀教案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优秀教案教案名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优秀教案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问题引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你在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声,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第二步: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他们在第一步中提到的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观点,进行不同解决方案的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他们的论据和理由。
第三步:逻辑思维导入(1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前提、推理和结论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感受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论据和观点。
第四步:逻辑思维训练(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或案例,并要求他们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
第五步:实践运用(25分钟)给学生一个实际的场景,让他们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给学生一个关于日常生活的困境,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推理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六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次课堂的主要内容,并与他们讨论逻辑思维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思考和表现,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教案评价指标:1. 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小组讨论、思维导入和逻辑思维训练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展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引导和指导,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4. 教案的设计和组织:教案的整体设计是否合理,步骤安排是否有序,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思维意识训练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提高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提升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写作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4.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提高思维效率。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思维导图模板3. 课堂练习题4. 学生作品展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思维意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出思维意识训练的必要性。
二、思维敏捷性训练1. 教师讲解思维敏捷性的概念,强调其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以下训练:a. 听题抢答:教师快速提问,学生迅速回答。
b. 数字游戏:教师给出一系列数字,学生快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c.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迅速做出决策。
三、思维深刻性训练1. 教师讲解思维深刻性的概念,强调其在分析问题、理解事物本质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以下训练:a. 问题分析: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b. 案例讨论:教师提供案例,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挖掘问题的本质。
c. 逆向思维:教师给出一个结论,学生逆向思考,找出可能的原因。
四、思维导图制作1. 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模板,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思维导图制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思维意识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思维意识训练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思维意识训练中的收获。
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1. 教师讲解逻辑思维能力的概念,强调其在写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以下训练:a. 逻辑推理:教师给出一系列前提,学生根据前提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b. 论证写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逻辑论证写作。
一堂思维敏捷性训练课的教学设计
一堂思维敏捷性训练课的教学设计
房之华
【期刊名称】《中学教研:数学版》
【年(卷),期】2001(000)004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房之华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2
【相关文献】
1.一堂快乐的跳绳素质训练课——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J], 施南华
2.以批判性思维绕过浅写作的雷区r——一堂写作思维训练课引发的思考 [J], 欧阳炜
3.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一堂作文思维训练课的启示 [J], 司恬
4.一堂快乐的跳绳素质训练课——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J], 施南华;
5.一堂写作思维训练课引发的思考——试看课堂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J], 杨斐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思维训练课)--高孟岩
课题名称: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
——《双马双骑士、魔术针》益智器具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楼梓庄小学高孟岩
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
趣味等级:★★★★★难度等级:★★★★★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见数学教学在除了要在知识、技能上培养学生外,还要加强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知识、技能的积累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力,把实践力转化为创造力,需要思考力,也就是思维。
基于这些思考,我校把思维训练课作为校本课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指思维主体受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念、习惯和需要的影响,在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
反映着主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同化趋势。
制约着主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是一种先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思维定势被认为是阻碍创造主体进行创新的重要因素。
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新性思维的研究中来,提高主体的创造能力!
(一)器具分析
本节课选用的益智器具是双马双骑士和魔术针。
他们都属于顿悟系列,借助这两个器具可以很好地使学生体验思维定势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品质。
双马双骑士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两匹马。
不管是根据名字还是手里的器具,大家都会认为中间两个人必须要骑在左右两匹马上,这就是思维定势。
所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原有认知模式,在两匹马的基础上找到四匹马。
魔术针是在一根小木棒的上面有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比小木棒短)。
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势是将木棒穿过扣眼,或将绳圈穿过扣眼。
通过观察,首先应该明确,绳圈的长度比小棒短,下图所示两种操作不可能完成。
但基于思维定势的强大力量,学生往往持续不断地努力想将小棒穿过绳圈。
使学生在试错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操作,进而监察自己的重复性错误尝试,找到思维定势的关节点,并经过教师提示后获得顿悟的心理经验。
(二)教学资源分析
学生: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每人一套;衬衫每人一件。
老师:多媒体课件。
(三)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实验法:学生实际运用“双马双骑士、魔术针”等器具进行操作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和魔术针的过程中,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从中体会这两种益智器具在打破思维定势以后的顿悟过程。
2、会利用拼摆和观察变两匹马为四匹马,完成双马双骑士;会利用迁移把魔术针套到扣眼上。
3、培养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以及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利用拼摆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两匹马观察出四匹马。
2、利用迁移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向,变“针套环”为“环套物”。
从而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把魔术针套在衣服上。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改变观察角度,看出是四匹马。
2、通过做扇坠能够迁移到魔术针套扣眼,“环套物”才能完成。
教学关键点:打破习惯性认识。
六、教学准备:
学生: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每人一套;衬衫每人一件。
老师: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每个人都能充分“动”起来;
2、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交流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八、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巧用脑筋急转弯引入。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思维定势的存在。
2、借助器具,在体验中感悟。
游戏操作环节分别以双马双骑士、魔术针为载体,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并体验打破思维定势带来的成功喜悦。
环节中设计了几个细节,比如在双马双骑士的操作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如:“回顾整个思维过程,一开始我们冥思苦想怎么就不行呢?”“后来转换思维角度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给学生思维提升创造空间,“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分享。
”学生通过语言将内隐的经验外化,从而使之进一步地提升。
3、多方面感受思维定势,拓展视野。
通过数学六年级的知识求阴影部分面积,语文课文中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生活中常见物品做成画等多方面,让学生感受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
本节课借用益智器具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数学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存在,突破机械、封闭、沉闷的教学现状,重视了“对话”、“体验”,强调了自由、开放、不断创新,这无疑会给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提供了重要保证。
在现行认识论视野下,掌握确定性的知识,为学生将来的生活作准备是首要的和基本的。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完成对智慧的刺激,对思维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