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曲线上点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曲线上点的意义
【提出问题】下表是KNO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利用这个表格,你能简述一下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过程吗?
[过渡]绘制时先通过横坐标温度,纵坐标物质的溶解度来确定若干个点,然后把若干个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知道90℃时KNO 3的溶解度大约是多少吗?简述一下你得到答案的过程。
[过渡]在曲线上先找到90℃对应的那个点,再看点对应的纵坐标。这个点的意义就是指9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0g 。其实,溶解度曲线上每个点的意义都可以指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多少。
(3)请你判断:①60℃时,将11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A 溶液;②60℃时,将9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B 溶液;③10℃时,将2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C 溶液;④0℃时,将1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D 溶液;
(4)请你在整个坐标系中寻找出能代表A 、B 、C 、D 四种溶液的点具体位置。(代表饱和溶液的点和代表不饱和溶液的点,分布有什么不同?)
[过渡]如果从溶液是否饱和的角度考虑,溶解度曲线上每个点还可指的是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指的是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总结]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1)溶解度意义。(2)溶液状态意义。 【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继续完善表格。(提示:W=(S/100+S )*100%)
(1)请计算不同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请以温度为横坐标,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纵坐标,在如下坐标系中绘制出一条平滑的曲线。
/℃
(3)这条曲线上的点(M 、N 、Q )指的是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曲线下方(P 、Y )的点呢?
【提出问题】(1)要实现如下六种情况的转化,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实施如上的六种操作,能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是什么操作?——第⑥项。
【提出问题】(1)若要将60℃时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从P点变化至Q点,有什么方法?
途径1:P→N→Q。具体操作是降低温度,从60℃降低至40℃,40℃降低至20℃。
途径2:P→M→N→Q。具体操作是先保持60℃温度不变,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再降低温度,从60℃降低至20℃。
途径3:P→Y→Q。具体操作是先保持60℃温度不变,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再降低温度,从60℃降低至20℃。
其他途径:……
上述三种方法中,①会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是哪些途径?哪种途径析出的固体多呢?[课后思考]②最后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是否相同呢?
(2)若要将20℃时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从Q点变化至P点,又有什么方法呢?
途径1:Q→N→P。具体操作是将温度从20℃升高至40℃的同时,加入溶质;然后再升高温度,从40℃升高至60℃。
途径2:Q→N→M→P。具体操作是温度从20℃升高至60℃的同时,加入溶质;然后再加入溶剂。
途径3:Q→Y→P。具体操作是升高温度至60℃,然后再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其他途径:……
【提出问题】(1)若要实现X、P两点所代表的溶液之
间的转化,如下是4位同学采用的方法,你认为不能达到目
的的是()
A.P→X:先向P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钾,再降低温度。
B.P→X:先将P降低温度,再加入适量的硝酸钾。
C.X→P:先将X降温析出硝酸钾,过滤后再将滤液升
高温度。
D.X→P:先将X升温,然后再加入溶质。
【课后作业】(1)要X→P的转化,有哪些方法?
(2)要P→X的转化,有哪些方法?
(二)、点的含义(见图2)
溶解度曲线图是由线、面构成的,而线、面都是由点构成的,所以溶解度曲线图中重要的是点,我把其归纳为四种点:线上方的点、线上的点、线下方的点、交点。 1、线上方的点表示有晶体析出的饱和溶液。 2、线上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3、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4、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三)、点的移动(见图3) 1、上移:加溶质或减溶剂 2、下移:加溶剂或减溶质 3、左移:降温 4、右移:升温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主要考点)
一、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2、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略升); 3、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
1、________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________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3、________时,A 、B 、C 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为A ﹥B ﹥C ;
4、引申:①B >A >C ②B >C >A ③C >B >A ④B >A ,B >C 三、解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问题:
1、分别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物质;
2、分别通过加入溶剂、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物质;
3、对于A 物质来说,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若升温至t3℃ ,它是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若降温至t1℃,它是_____溶液(同上)
四、确定物质结晶的方法:
1、从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从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B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从C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C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当B 中含有少量A 时,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提纯B ;
五、判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
1、在t1℃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当温度升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2、在t2℃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当温度降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解析:M 、N 间的相互转化实际就是点的移动,M-N 有三种路径:1、向下再向右(加溶剂再升温);2、向右在向下(升温再加溶剂);3、向左向下在向右(降温过滤后再升温);N-M 有两种路径:1、向上在向左(加溶质或蒸发水再降温);2、向左再向上(降温在加溶质)据此故选D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