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08f012c5da50e2524d7f6e.png)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 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C.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
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C.机械化水平高 )
学以致用 (2013· 广东佛山质检)读图,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 述,错误的是( )
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 B.B地区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D .与 D 地相比, 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 源丰富 解析:A地为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区;C地处于青藏高原,
气 候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 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 制度 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 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 和水利工程投入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 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 稳定
地 形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 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 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 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适合发展林业
人口
技术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 和竞争力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 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高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 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 产积极性
政策
市场 信息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 型和规模
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 产业规模大
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58aa56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c.png)
➢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 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 什么有利条件?
➢ 生产集中在夏季,有利于农忙 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 业生产;
➢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 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 设和水利建设等。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析地形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水热条件好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
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生物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
土壤
地形 气候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东北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 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 40oN-50oN;120oE-130oE,中国最
区域农 业发展
地理 条件
农业 布局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是全国 最大的、比较稳定 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 粮食商品率最高的 商品粮生产基地。
➢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受丘陵、山地 影响,局部地区有差异。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湘教版必修3)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af6311f6c175f0e7cd1378c.png)
精确农业
补贴保护
休耕限耕
节水农业
有机农业
精确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
节水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 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 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农业。也就是节水灌溉 农业和旱地农业的结合。
处方农业是指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 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肥、农药的处方。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 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生 态 茶 园
大棚农业Biblioteka 休闲观光农业问题 水资源缺乏 水土流失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土壤肥力下降
措施 植树造林 滴灌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免耕
免耕:保护为土地资源不再耕作的一种方式. 休耕:为保护耕地,恢复土壤肥力,暂时不进行 耕作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作物,以改 善土壤肥力,减少病害.
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 是一个“七山一水 二分田”的丘陵半丘陵地区,永康属 亚热 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光 充足,雨量充沛,农业资源丰富,生产条 件得天独厚。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桃源九中
美国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小麦 玉米 大豆 大米 棉花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件 美 地形 国 农 气候 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业 生 产 交通 便捷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区 位 市场 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巨大 条 技术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6.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6.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61b76dddccda38376baf55.png)
)
②灌溉水源充足 ③河谷两岸地
④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①②④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①②③④
答案:C
D.②③④
7.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图 16-1-9),回答下列问题。
图 16-1-9
(1)请描述图中 A→B→C 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状况。 (2)简要分析 B 所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自然条件。 (3)B 所在地区某地为提高本地粮食转化率,拟发展舍饲养 畜业。该地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小组结合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 等知识,对家乡农区舍饲养畜业产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 计划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试写出该小组拟定的 走访调查的主要内容。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整理:甲地区位优势→从甲、乙两地地理差异考虑→ 自然:降水、热量,社会经济:劳动力。 答案: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
答案:(1)从 A 到 B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 B 到 C 年降水 量先增加后减少。 (2)地势低,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 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3)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及收入情况;饲料加工业
的发展状况;牲畜的疫病研究及防疫状况;当地及附近地区对
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等。
读甲、乙两区域图(图 16-1-4),回答 1~2 题。
图 16-1-4
1.甲、乙两图中限制农业生产的共同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 D.光照
高中地理同步教学精品课件:必修3 4.1.区域农业发展(25张ppt)
![高中地理同步教学精品课件:必修3 4.1.区域农业发展(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1f0a335727a5e9856a615a.png)
• 提高产品质量 • 延长产业链 •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结合退耕,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建设人工草场
西部草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方向
山区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 开发特色农产品
The End
东北红牛
舍饲养畜业
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面临问题:
• 水土流失(山区) • 黑土退化(平原) • 土地沙化(西部) • 盐碱化(西部) • 草场退化(西部) • 自然灾害频繁 •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农业
平原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 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水源充足
• 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地形
水 土壤
沃野千里
• 黑土广布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地形
水源 土壤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种植业
渔业
农业 因地制宜
林业
副业
畜牧业
因
地
制宜
地形
水源
气候
地
劳力
土壤
市场
机械
交通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 热量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 夏季光照充足 • 降水充足
结合退耕,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建设人工草场
西部草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方向
山区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 开发特色农产品
The End
东北红牛
舍饲养畜业
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面临问题:
• 水土流失(山区) • 黑土退化(平原) • 土地沙化(西部) • 盐碱化(西部) • 草场退化(西部) • 自然灾害频繁 •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农业
平原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 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水源充足
• 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地形
水 土壤
沃野千里
• 黑土广布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地形
水源 土壤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种植业
渔业
农业 因地制宜
林业
副业
畜牧业
因
地
制宜
地形
水源
气候
地
劳力
土壤
市场
机械
交通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 热量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 夏季光照充足 • 降水充足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二课时)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292b99fdd88d0d233d46a80.png)
十足的干劲
参加开垦北大荒的同志们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开发、利用 与治理、保 护相结合
20世 纪以 来东 北地 区人 口激 增 高强 度的 农林 开发 土地 不合 理利 用
经济益、 生态效益 相统一
水土流失 和黑土退 化严重
土地沙化、 坚 持 碱化和草 导 表 场退化加 生态环境退化 现 致 强 改 威 自然灾害 善 胁 频繁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
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 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蛹、蚕沙喂鱼, 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 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否。
因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 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成功 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实 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中国的雾霾天变得越来越频繁
五、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2)发展重点:
①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Z、xxk
②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③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
(3)方向: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平原区农 业发展方 向
• 方向:生 态化
第三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2课时)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商品 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 品粮基地
2、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
地区专业化
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大规模的机械化
我 国 机 械 化 水 平 最 高 的 地 区
4-1区域农业发展 课件
![4-1区域农业发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bd8c05cc17552707220847.png)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 加农牧民收入两大 主题, 主题 , 结合退耕还 林 、 还草工程的实 施 , 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 发展草业经济, 发展草业经济 , 推 动退耕、 动退耕 、 退牧和围 栏限牧工程的顺利 实施, 实施 , 发展集约化 草食性畜牧业
活动:
主要有三个方面:地形、气候、 主要有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 联系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 联系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 利用了塘泥、蚕沙、蔗叶等副产品; 利用了塘泥、蚕沙、蔗叶等副产品;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 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过程略,此环节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过程略,此环节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 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 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 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业区 主要种植玉 大豆、 米、大豆、 小麦、 小麦、水稻 等作物。 等作物。
农业布局特点
林业和特产区 四大优势: 四大优势: 全国最大的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 基地 宜林地区广泛 森林树种丰富
农业布局特点
畜牧业区 农牧条件好,品种优良 农牧条件好,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布局特点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畜牧业
活动:2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 充足的地区。 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 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89775a1d1f34693daef3e80.png)
林业区
有利条件:
有一定面 积的草原
不利条件:
长达半年以上 的低温期,草 类枯干时间长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区位、自然、社会经济等 各种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 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自 然 条 件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发展方向
1、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
气候决定着一个地区农 高寒气候 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 度、和生产季节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一熟
气温特点: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降水特点: 年降水总量300至1000毫米,
2、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地形特点:多样、完整
地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 千里
3、土壤
特点:
有机含量高,土 层深厚、肥沃、 生产力高
我国北方重要的 粮,油和经济作物 生产基地
二、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农 牧 兴 工
↑ ↓
工 促 农 牧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三、农业布局特点(区域内部差异性)
地形
主要分布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 耕作业 原、辽河平原
主要农产品 玉米、大豆、小麦、水 稻等作物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 红松、白桦等 鹿茸、人参、苹果、苹 果梨等; 重要的羊、牛、马畜牧 生产基地:三河牛、三 河马、东北红牛等
林业 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区
畜牧业 西部高原、松嫩平 原西部及部分林区 区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68dfce8bd63186bcebbcbc.png)
全国最大林区、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农业生产布局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③、畜牧业区 分布: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作物种类: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区位条件:降水较多,草类茂盛;草原广阔, 宜牧面积广;
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
读图:说出东 北地区的位置 和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黑龙江 吉林 _______、____、
辽宁 _______及内蒙古
东部 自治区____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最高 度______的地区。
1、位置及范围
位置:
经纬度位置:地处中纬度,位于温带;东北区所处的纬 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东部 为我国最东段。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或我国东北部),太平 洋西岸,南临渤海和黄海,东临日本海; 政治地理位置: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和蒙 古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思考: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类,东北地 区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和温度带?
干旱区
湿润区
干湿地区:
东部和北部为湿润区
中部为半湿润区 西部为半干旱区
东西方向主要 是降水差异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垂直温度带 亚热带
热带
地 区
温度 ≥10℃的积 带 温
作物
冬小麦、棉花、 暖温带水果
南 暖温带 ﹥3400 ℃ 部
冬季: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成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一、地理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
亚欧大陆东部、太 海陆位置: 平洋西岸 位置 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 纬度高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cf2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e.png)
657.80 781.00 920.50
(3)分析玉米与大豆轮作对土壤的作用。
单一种植玉米消耗地力,土壤肥力下降,与大豆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 亚洲主要发展
【规范表达】
① 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② 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支持;
③ 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 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 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 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3)分析玉米与大豆轮作对土壤的作用。
单一种植玉米消耗地力,土壤肥力下降,与大豆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 亚洲主要发展
【规范表达】
① 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② 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支持;
③ 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 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 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 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a15ae5431126edb6f1a1086.png)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气候
农事活动春 播夏管秋收
农作物生长 季节4-10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寒温带 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125E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50 45 40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自然条件:
东北 地区
一、东北地理位置(范围、位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 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 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气候
农事活动春 播夏管秋收
农作物生长 季节4-10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寒温带 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125E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50 45 40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自然条件:
东北 地区
一、东北地理位置(范围、位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 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 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地理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课件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地理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bc41e4227916888586d766.png)
自治区___东_部__(_d_ō。nɡ
其北端属于(shǔyú)
中国最纬高度______的
第三页,共26页。
地区。
地理(dìlǐ)条件
1、气候(qìhòu)条件:
温带(wēndài)湿润、半湿 润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降水量:300mm~1000mm
农作物 一年一 熟
改造程度: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畜牧业 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 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第十五页,共26页。
活动(huó dòng):2
水稻种植多选择(xuǎnzé)在地形平 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 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第十六页,共26页。
活动(huó dòng):
3
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克服天 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 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以使牲畜 免受到寒冻 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 互用,充分利用资源 ③还能防止环境污染。
3、畜牧业区 农牧条件好,品种(pǐnzhǒng)优
良
第十四页,共26页。
活动(huó dòng):1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 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 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 一熟。
林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 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
人工播种优质(yōuzhì),改良畜种 ②将草
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生产方
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
避免造成草场沙化 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
饮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 春种 夏管、秋收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 节: 4-10月
气候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思考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 北农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的影响?
劣势:
①气温低,农作物品种有限,仅能种植一些喜凉作物
②一年一熟,春种、夏管、秋收 ③春秋两季的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④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和饲料供应 问题。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 工业基础、政策、开发历史等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东北概况 1、范围
116° 120° 125° 53°
130°135°
包括______、_____、50°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 ______、_______东部 经纬度位置 2、位置 海陆位置 政治位置 45° 漠河 最北端是____,也是我国
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 的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 、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 国平原总面积的1/3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 牧场 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相对完 整的地形单元
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自然条件
特点
大部分属温带湿 润、半湿润季风 气候,冬冷夏暖, 雨热同季 包括高原、平原、 山地三类相对完整 的地形单元 黑土、黑钙土广 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
影 响
①制约区域农业的生 产品种、耕作制度、 生产季节 ; ②可满 足一年一熟 ; ③易 受低温冷害影响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 类型;②有利于农 业多种经营 该地土壤有利于农 业生产
3.海南岛成为我国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热带经济作物
花卉 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______种植业
东南 西北 1)从____向____ 年降水量总趋 势是逐渐减少。 2) 年平均气 温由南向北 逐渐递减
1、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__________. 热量
气
候
地
形
土
壤
自然条件
地理 条件 区域农 业发展 农业 布局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2) 地形 A 长白山
①
俄罗斯
B 小兴安岭
C 大兴安岭 D 三江平原 E F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呼伦贝尔高原
②
G
蒙古
B
C
D E
A
F
渤海
G
③朝 鲜 c 黄海
农业布局的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 农业生 主要分布区 产区域
主要产品类型
平原地区,包括 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 耕作 松嫩平原、三江 农业区 平原和辽河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 林业和 白山区 蒙古栎、白桦、人参、鹿茸、 特产区 柞蚕茧、苹果
西部高原、松嫩 马、牛、羊(三河牛、三河马、 畜牧业 平原西部及部分 东北红牛) 区 林区草地
• • • • • • • • • • • • • • •
读吉林省地形示意图,回答7~9题。 7.吉林省自东向西地形的排列应该是 ( A )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 8.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D ) A.棉花、亚麻 B.甜菜、小麦 C.高粱、黄麻 D.甜菜、亚麻 9.该省的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名称为 ( B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二)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好 机 械 农 牧 兴 工
化 肥
↑ ↓
工 业
工 促 农 牧
原 料
经营 规模大 大农业和 绿色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农业 技术 优势 外向型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活动: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出口创汇 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_________农业
棉花 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生产基地
2、地形
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类型
平原——种植业 山地——林业
高原——畜牧业
利于多种经营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3、土壤
黑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 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中西部 大兴安岭东侧 特点: 有机含量高,土 层深厚、肥沃、 生产力高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__________. 水分
3、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 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4、海拔800米处大兴安岭东西两坡的降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大兴安岭的东坡降水比西坡多, 因为东坡是迎风坡,西坡是背风坡
a
日本海
b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河流的名称: D. 辽河 ,E. 松花江 , F. 。 黑龙江 ,G.乌苏里江 (2)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平原广阔;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 工业基础好,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便捷;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区位因素
↓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原理探索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你会从哪些条件来分析东北农业发展 的区域条件?
优势:1.气温低,病虫害少 2. 冬季雪春融化,有利于保墒 3.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2)农闲期长,在空闲期便于进行 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发展副 业,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 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 大, 作物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 2)气候寒冷,病虫害少,无需农 药,堪称“绿色大米”。
纬度最高的地方。最东部 也是我国的最东端。 渤 东 亚欧大陆___部,南临近__ 40° 黄 日本 海、__海,东临近____海。 朝鲜 东、北、西面分别与___、 俄罗斯 蒙古 _______和_____接壤。
东北地区位置
120°E
130°E 50°N
呼伦贝尔市
40°N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暖 ——热量不足 雨热同期 ——利于农业发展
东北地区地跨 暖温 中温 ____带、____带、 寒温 ____带等三个温度 带,农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________。 无霜期从__部 南 北 的180天到最__部 的80天左右。 年降水量300 ~1000mm,大部 分地区属____、__ 湿润 半 湿润 ____地区(干湿状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