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解析

合集下载

合作协议书的法律解读

合作协议书的法律解读

合作协议书的法律解读合作协议书是指在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共识,明确各自权益和责任的书面协议。

它是合作关系的法律依据,对于保障各方的利益、解决争议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合作协议书的法律解读。

一、协议书的格式要求合作协议书应当具备一定的格式要求,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首先,协议书应当明确标明标题“合作协议书”以便辨认。

其次,应当注明协议的缔约方,包括个人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

此外,协议书应当明确约定合作的目的、范围、内容、条件、期限等具体事项。

最后,协议书需要进行双方签字、盖章等合法有效的确认方式。

二、协议的法律适用合作协议书的法律适用与其属于的法律关系有关。

如果合作协议涉及国际领域,法律适用应当参照国家国际私法相关规定。

而在国内范围内,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相关规定,合作协议一般适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三、协议的有效性合作协议书的有效性是保障各方权益的前提。

为了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双方应当保证协议的自愿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自愿性指双方的合作是基于自愿达成的,不存在任何强迫或欺骗的情况。

真实性则要求双方提供真实的信息和材料,避免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

合法性是指合作协议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导致其无效。

四、协议的解除和争议解决合作协议书对于解除协议和解决争议应当有明确的条款和程序。

例如,当一方违反协议约定时,另一方有权解除合作协议。

此外,协议书应当明确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双方可以约定争议解决的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以便在争议发生时快速解决。

五、协议的保密性合作协议书涉及双方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保密性至关重要。

因此,双方应当在协议书中明确约定保密责任和义务。

双方应确保商业机密不被泄露或滥用,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

在撰写合作协议书时,应当仔细审慎,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条款和约定。

同时,双方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的意见。

战略合作协议法律后果(3篇)

战略合作协议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战略合作协议是企业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而签订的一种长期合作协议。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企业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后果不容忽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后果。

二、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性质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性质属于民事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 意思表示真实:战略合作协议是基于双方真实意愿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

2. 对等性:战略合作协议的双方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3. 长期性:战略合作协议的期限较长,一般不少于5年。

4. 广泛性: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等。

三、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后果1. 合同履行后果(1)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合作目标。

(2)如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3)如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2. 侵权法律后果(1)如一方在合作过程中侵犯另一方合法权益,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2)如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双方应承担连带责任。

3. 知识产权法律后果(1)如合作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权,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

(2)如一方在合作过程中侵犯另一方知识产权,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4. 商业秘密法律后果(1)如合作过程中涉及商业秘密,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采取保密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

(2)如一方泄露商业秘密,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5. 税务法律后果(1)如合作过程中涉及税收问题,双方应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依法纳税。

(2)如一方未依法纳税,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诉讼法律后果(1)如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战略合作协议法律规定(3篇)

战略合作协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履行和解除,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战略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

第三条战略合作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之间,为共同实现特定目标,就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期限、权利义务等事项所达成的协议。

第四条战略合作协议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履行和解除,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第六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合作各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合作协议内容明确、具体;(三)合作协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四)合作协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

第七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第八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应当经过以下程序:(一)合作各方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合作意向;(二)合作各方根据沟通结果,拟定合作协议草案;(三)合作各方对合作协议草案进行审议、修改;(四)合作各方签署合作协议。

第九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表签署。

第十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应当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战略合作协议的履行第十一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合作各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合作各方应当及时、全面、准确地履行合作协议,确保合作目标的实现。

第十三条合作各方在履行合作协议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诚实信用原则;(二)公平原则;(三)合作共赢原则;(四)依法原则。

第十四条合作各方应当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合作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五条合作各方应当共同维护合作协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作协议。

第十六条合作各方在履行合作协议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二)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三)遵守合作协议的约定;(四)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合作协议书法律条款解析

合作协议书法律条款解析

合作协议书法律条款解析合作协议是商业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定了各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合作协议中的法律条款常常令人困惑。

本文将对合作协议书中的一些常见法律条款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条款。

一、合作目的和范围合作协议的第一部分通常明确规定了合作的目的和范围。

这部分条款对于确保合作双方的权益和目标一致非常重要。

其中,合作目的的表述应当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

范围条款应当详细列举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阐明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以避免后期产生争议。

二、权利和义务合作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条款是合作双方权益的核心保障。

该部分应当清晰明确,规定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

其中,权利条款应当包括各方的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等方面的规定。

而义务条款则应当明确规定双方的合作义务,包括合作期限、合作方式、信息共享和保密等。

三、风险分担和责任限制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和责任限制是合作协议中的重要内容。

该部分规定了各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责任,并明确了各方的责任限度。

例如,合作协议中通常会规定一方因违约导致的损失应由其承担,并对违约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此外,还可以规定一些免责条款,以减少一方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的责任。

四、合作期限和终止条件合作期限和终止条件是合作协议中的重要约定。

该部分应当明确规定合作的起止时间和终止条件。

合作期限的确定应当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时间表述。

终止条件则应当列举具体情形,并规定各方在终止合作时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还可以规定提前终止合作的程序和补偿事项等。

五、争议解决和法律适用合作协议中的争议解决和法律适用条款是为了防止合作过程中的争议升级为法律纠纷而设立的。

该部分通常规定了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例如仲裁、调解或诉讼等。

同时,还应当明确约定适用的法律和管辖法院,以确保争议得到公正和有效的解决。

六、保密和解除协议保密和解除协议是合作协议中的重要内容。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解析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解析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解析发布日期:2011-02-15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出处】《网络财富》2010年第8期【写作年份】2010年【正文】协议作为当事人对将来事项安排的形式,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尽管如此,在合同法理论上,有名合同(典型合同)与无名合同(非典型合同)、预约与本约是合同的两个基本分类。

我国《合同法》分则明定的15种有名合同,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区分为移转财产的协议与提供服务的协议两种主要形态。

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主义原则,在不损害公序良俗、不违反法律法规强行性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当事人订立任何内容的协议。

因此,当事人订立合同法未规定的无名合同实属常态。

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交易关系日益复杂,当事人在有名合同之外,另创设新类型的合同,以满足不同需要,又为各种无名合同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正当性的社会基础。

无名合同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具备成熟性和典型性时,合同立法应当适时地加以调整规范,使之成为有名合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合同法的历史是无名合同不断地变成有名合同的过程。

当前,各式各样的战略合作协议充斥于社会之中。

当事人动辄以战略合作协议之名订立内容各异的协议,大有使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协议形式一般化的趋势。

果真如此吗?唯有对其进行法律上的分析,方能得出结论。

战略合作协议为无名合同。

我国《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未规定其为有名合同。

因此,也就没有战略合作协议法定概念之规定。

但区分协议之不同性质,并非仅依据其名称,主要应根据其内容,即权利义务关系确定。

从实务角度看,战略合作协议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有政府与政府间订立的;有政府与企业间订立的;有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间订立的;有企业与高校间订立的;也有企业与企业间订立的等等。

但鲜有个人作为战略合作协议主体的实例。

与主体的广泛性相对应,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亦具有相当的差异性。

如有的只是原则性的约定,无具体内容;有的则在原则性约定的基础上,又以补充协议约定了相对具体的内容;有的在原则性约定的前提下,又约定将来订立具体的协议以落实原则性约定的内容等等。

合作协议书中的法律法规适用分析

合作协议书中的法律法规适用分析

合作协议书中的法律法规适用分析1. 引言在合作过程中,为了规范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合作协议书是不可或缺的文件。

本文旨在分析合作协议书中的法律法规适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2.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合作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合作意向的书面文件,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合同订立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作协议也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3. 合作协议中的法律法规适用原则在合作协议中,法律法规适用是必要的,它确定了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履行方式。

下面是常见的适用原则:3.1 合同自动选择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条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国内法或国际法。

在合作协议书中,当事人可以明确选择适用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以保护。

3.2 合同明确适用国内法原则在涉及合作协议涉及国内业务的情况下,通常适用的是国内法。

国内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3.3 合同明确适用国际法原则在合作协议涉及国际业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用国际法,如国际商事合同中常用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

4. 合作协议中的特殊法律法规适用问题在一些特定的合作协议中,可能会涉及到特殊的法律法规适用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以下是常见的特殊适用问题:4.1 金融合作协议中的金融法律法规适用当合作协议涉及金融领域时,需要特别关注金融法律法规的适用。

例如,合作方是否需要符合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和规定,如何处理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等。

4.2 跨境合作协议中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适用在跨境合作协议中,涉及到跨境贸易的规定时,需要考虑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适用。

例如,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定,双方应遵守国际贸易的行为规范。

4.3 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适用在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中,法律法规适用问题尤为重要。

双方需明确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和版权等,以及如何处理侵权纠纷。

战略合作协议是什么意思(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协议规定)

战略合作协议是什么意思(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协议规定)

战略合作协议是什么意思(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协议规
定)
战略合作意向书拟定要点及范本
在商务合作过程中,双方往往在正式签订合同前,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本质上是一种商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惯例,主要通过书面方式将双方合作思路明确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谈判或者确定正式协议的参考内容,通常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战略合作协议规定了双方详细的权利义务,则具有法律效力;如
果只是单纯的意向,没有其他现实的约束,则没有法律效力。

)因此,如果双方目的是签订无法律约束的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应当相对抽象,不需要具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且应该在协议中明确约定:“本协议作为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的文件,关
于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约定以正式签订的具体合作协议为准。

”这样就可以避免使
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具有正式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合同,规避合同双方的一些法律风险。

战略合作协议虽然不是正式的合同,但也至关重要,因为后续合同的许多内容会根据战略合作协议里的条款来确定,比如投资合同中的项目估值,投资金额,投资人的未来权力,利益分配方式等,这些内容都会写进战略合作协议里。

因此,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一定要慎重对待每一条款。

一、战略合作意向书思维导图
二、战略合作意向书范本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战略合作协议是什么意思(两家公司战
略合作协议规定)战略合作协议是什么意思(两家公司战
略合作协议规定)。

战略合作协议_法律效力(2篇)

战略合作协议_法律效力(2篇)

第1篇一、引言战略合作协议是两个或多个企业、组织、政府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签订的一种长期合作协议。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战略合作协议已成为企业、组织、政府之间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手段。

然而,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战略合作协议的定义、法律效力及其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战略合作协议的定义战略合作协议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组织、政府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在资源、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 长期性:战略合作协议的期限较长,一般为3-5年或更长,有利于双方在长期合作中建立信任关系。

2. 全面性: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资源、技术、市场、信息等,有利于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风险共担:战略合作协议要求双方共同承担风险,有利于增强双方的合作信心。

4. 收益共享:战略合作协议要求双方共享收益,有利于激发双方的积极性。

三、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1. 合同法效力战略合作协议属于合同法调整的范畴,具有合同法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具有合同法效力。

2. 法律约束力战略合作协议在签订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

如有违约行为,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争议解决战略合作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四、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适用1. 国内法适用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适用首先应考虑国内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合同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定(3篇)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战略合作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某一特定领域或项目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定、签订程序、主要内容、履行与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 法律规定(1)签订主体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主体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均可作为签订主体。

(2)签订程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应当遵循以下程序:①双方协商一致;②签订协议书;③协议书签订后,双方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3)协议内容战略合作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合作领域和项目;②合作期限;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④合作成果的分配;⑤保密条款;⑥争议解决方式;⑦其他约定事项。

(4)履行与违约责任①履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和方式履行义务。

履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应当协商解决。

②违约责任如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a. 支付违约金;b. 恢复原状;c. 消除影响;d. 赔偿损失;e. 其他违约责任。

三、签订程序1. 前期准备(1)确定合作意向;(2)收集对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相关信息;(3)明确合作领域和项目;(4)确定合作期限;(5)制定合作协议草案。

2. 协商(1)双方就合作协议草案进行协商;(2)协商过程中,可就协议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3. 签订协议(1)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正式的战略合作协议;(2)协议签订后,双方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四、主要内容1. 合作领域和项目(1)明确合作领域和项目;(2)约定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和合作目标。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解析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解析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解析合作协议是商业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合同形式,用于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分析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一、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合作协议作为一种合同形式,一经双方签字盖章,即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法律对合同自由原则予以充分保障,合同一旦成立即产生法律约束力。

合作协议中应包含以下要素:合作事项的明确描述、合作期限、合作条件、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等。

这些要素的明确定义和行为规范是合作协议具备法律效力的重要保障。

双方在签订合作协议前应明确各自的权益和义务,确保在合作关系中双方可以平等交换和享受合同约定的权益。

同时,法律规定双方在订立合同时要确保真实意思表达,没有被欺诈、强迫或者利用垄断地位等不正当手段。

二、违约责任的法律解析当一方违反合作协议的条款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法律责任。

合作协议一般会约定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和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作协议中的违约责任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终止合同: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作协议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2. 赔偿损失:违约方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具体金额应根据损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

3. 履行义务:在违约方能够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

4. 违约金:合作协议中可以约定违约金条款,当一方违约时,违约方需要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方主观上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其行为严重违反公序良俗、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时,合作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三、法律责任的解决方式当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协商和仲裁等方式解决。

1. 协商解决:合作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纠纷,并达成一致意见。

2. 仲裁解决:合作协议中通常会约定仲裁条款,当发生争议时,可以按照仲裁协议进行仲裁。

3. 法院诉讼解决:当无法通过协商和仲裁解决争议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

合作协议的法律要素及关键条款解读

合作协议的法律要素及关键条款解读

合作协议的法律要素及关键条款解读合作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书,用于规范合作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在签订合作协议时,双方应该明确合作的目的、方式、期限以及各自的权益和责任。

本文将解读合作协议的法律要素及关键条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合作协议。

一、法律要素1. 合意:合作协议必须基于双方的自愿和合意,不能是任何一方被迫或欺骗的结果。

双方应在签署前充分了解合作协议的内容,并确保对合作协议的理解一致。

2. 客体:合作协议的客体是合作的内容和目标。

双方应明确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源的共享、责任的分担、合作期限等。

客体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述。

3. 原因:合作协议的原因是合作双方达成协议的动机和目的。

原因应当合法、合理,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4. 形式:合作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但为了证明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并加盖双方的公章。

二、关键条款解读1. 合作目的与范围:合作协议应明确合作的目的和范围。

合作目的可以是共同开展某项业务、共享资源、互相支持等。

合作范围应明确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限制,以避免争议和误解。

2. 权益与义务:合作协议应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权益包括合作双方的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

义务包括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如保密义务、合作期限等。

3. 合作期限与终止:合作协议应明确合作的期限和终止条件。

合作期限可以是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终止条件可以是双方协商一致、违约等。

双方应在合作协议中约定解除合作的程序和责任。

4. 保密条款:合作协议应包含保密条款,明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保密责任。

保密条款应具体明确保密的内容、保密期限和违约责任等。

5. 争议解决:合作协议应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常见的方式包括友好协商、仲裁、诉讼等。

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争议解决方式。

6. 法律适用与管辖:合作协议应明确适用的法律和管辖的法院。

双方可以选择适用特定的法律,以及约定管辖法院的地点。

战略框架协议法律规定(3篇)

战略框架协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履行和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战略框架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某一特定领域或多个领域的合作,就合作原则、目标、内容、期限、权利义务等事项达成的具有长期性、框架性、指导性的协议。

第三条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履行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原则;(二)自愿原则;(三)公平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五)协商一致原则。

第四条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二章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第五条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当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

第六条战略框架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协议名称;(二)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住所地;(三)合作领域和目标;(四)合作期限;(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六)争议解决方式;(七)协议生效条件;(八)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第七条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当事人协商;(二)形成协议草案;(三)双方签署协议;(四)协议备案。

第八条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当事人应当保证以下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签订协议的目的合法;(三)协议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四)协议签订过程合法、合规。

第三章战略框架协议的履行第九条战略框架协议签订后,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合作领域和目标,共同推进合作事项的实施。

第十一条当事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履行协议:(一)全面履行原则;(二)诚实信用原则;(三)协商一致原则。

第十二条战略框架协议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战略框架协议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一、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甚至国际间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战略合作协议书成为各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常见方式。

战略合作协议书是一种约定双方或多方在一定期限内,就某一或多个领域内的合作事宜达成的一致意见和约定。

然而,对于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很多人存在疑惑。

本文将简要探讨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二、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战略合作协议书是指双方或多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基础上,为达成某一共同目标,就相关事宜达成的一致意见和约定。

2. 特点(1)主体资格:战略合作协议书的主体可以是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内容灵活: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内容可以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3)目的明确:战略合作协议书的目的在于实现各方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4)期限较长: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期限一般较长,甚至可以是长期的。

三、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分析1. 战略合作协议书属于合同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书符合合同的定义,具有法律效力。

2. 战略合作协议书需符合法律法规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如果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该部分内容将视为无效。

此外,如果战略合作协议书违反了公序良俗,可能导致整个协议无效。

3. 战略合作协议书具有约束力战略合作协议书一旦签订,各方应当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

如果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战略合作协议书中的保密条款、竞业禁止条款等对各方具有约束力。

4.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履行、变更和解除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履行、变更和解除应当遵循合同法的规定。

各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或解除协议。

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解除协议。

合作协议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解析

合作协议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解析

合作协议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解析合作协议是商业合作中的一种重要文件,用于规范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签署合作协议之前,双方应当详细了解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本文将就合作协议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解析。

一、合作协议的法律适用合作协议的法律适用是指确定协议受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管辖。

一般而言,合作协议的法律适用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 合作地点:如果合作活动发生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那么该国家或地区的法律通常适用于合作协议。

2. 合作内容:如果合作涉及特定行业或领域,该行业或领域的法律可能适用于合作协议。

3. 双方选择:合作双方可以自行选择适用的法律,但选择应当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并且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

二、合作协议的主要条款1. 合作目的和范围:合作协议应当明确表述双方合作的目的和范围,包括合作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等。

2. 权利和义务:合作协议应当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双方的责任、义务履行的方式和时间、违约责任等。

3. 保密条款:合作协议中通常包含保密条款,要求双方对涉及合作的商业机密、技术信息等进行保密,以保护双方的利益。

4. 知识产权:如果合作涉及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应当明确双方对知识产权的使用、转让、保护等事项。

5. 争议解决:合作协议中通常包含争议解决条款,明确了解决争议的方式,如仲裁、诉讼等。

三、合作协议中的法律风险在签署合作协议之前,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其中的法律风险,以避免可能的纠纷和损失。

1. 不合法性风险:合作协议的内容和条款应当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违法。

2. 误解和不清晰风险:合作协议中的条款应当明确、具体,以避免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误解和争议。

3. 违约风险:合作协议中应当明确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以降低违约风险。

4. 法律风险:合作协议中应当明确适用的法律和法律管辖的选择,以防止法律争议的发生。

四、合作协议的解除和终止合作协议的解除和终止是合作关系的结束,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双方协商解除:双方协商一致,决定解除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怎么样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怎么样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怎么样
合同法法律快车2018-04-1211:21:0936646人阅读2赞
企业与政府签订的合同一般不叫合同,而是叫战略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怎么样?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怎么样具体如下:
政府企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协议签订时仅确定了双方合作意向,并未产生实际债权债务关系。

一般在出现导致双方当事人无法继续合作的因素时协议自动丧失效力。

一般合同不仅要符合《合同法》规定,还要受《民法通则》等民事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合同自成立时当事人就要接受合同的约束,除不可抗力等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外,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承担合同约定的或法定的违约责任。

政府与企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除了受《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外,协议的签订、履行情况也受地方性法规、政策的影响,跟本行政区域战略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相关。

鉴于实际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协议一般不约定违约责任,合作无法继续进行时不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涉及的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具体项目合作合同。

故与一般民事合同相比,《战略合作协议》一般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一般不会产生争议,无需司法机关裁决。

所以一般不会约定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讲解

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讲解

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讲解如今,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是一种国际合作形式,也是许多国家之间达成合作意向的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相关知识。

一、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概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简称全面协议,是一种有关国际合作的合作协议。

协议签署方需要在经济、技术、环保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规定双方合作的领域、方式、规模、时间等内容。

全面协议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推进双边关系发展。

全面协议通常由两国政府进行签署,但经济领域合作可以由企业或机构履行。

二、全面协议的内容全面协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合作方向:通常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保等多个领域,合作方向需要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

2.双方合作原则:双方合作原则需要明确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

包括协议签订后的守约问题、协商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有关区域、时间、责任、权利等。

3.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需要详细说明合作的事项、计划、时间、执行内容、实施方式等。

4.双方合作机制:双方合作机制包括建立双方合作机构和工作机制,以便于双方更好的实施合作内容。

三、全面协议的优点1.强化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增进双方互信。

2.拓展经贸合作领域,扩大贸易额,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3.加强科技领域合作,提高技术含量,促进科技进步。

4.共同推进环保工作,降低环境风险,保护全球环境。

四、全面协议的缺点1.合作协议的执行可能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干扰。

2.协议签订双方在资源和利益分配上有分歧,容易造成争议。

3.双方在协议执行时力度不一,可能出现合作推进过程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五、全面协议的应用全面协议主要是在国际事务、经济、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应用,包括日本与韩国的全面协议、中国与俄罗斯的全面协议等。

六、全面协议的签署流程全面协议的签署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协议谈判:合作双方经过商谈,达成合作意向后,开始协议谈判阶段。

合作协议的合法性与法规解读

合作协议的合法性与法规解读

合作协议的合法性与法规解读在商业领域,合作协议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

通过合作协议,各方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合作协议的合法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和判断。

1. 合作协议的法律地位合作协议是一种民事合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是自愿订立的,当事人享有约束对方履行合同的权利,也有履行自己义务的责任。

因此,只要合作协议符合法定的成立条件,具有协议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和平等自愿的订立,合作协议即具备合法性。

2. 合作协议的成立条件一份合作协议必须具备以下成立条件,才被认为是合法有效的:2.1 有约定合作事项:合作协议必须明确约定双方的合作事项,包括合作的内容、规模、方式和期限等。

2.2 表达真实意思:当事人必须真实表达合作意愿,不能通过欺诈、威胁或暴力等手段胁迫对方签订合同。

2.3 符合法律法规:合作协议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2.4 平等自愿:合作协议的订立必须基于对等的地位和自愿原则,不得强制对方签订不利于自己的条款。

3. 合作协议的法规解读合作协议的法规解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合同法的适用:合作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包括合同的成立、效力、解释和变更等。

3.2 相关专门法律的适用:根据具体的合作领域,还需要参考相关的专门法律。

例如,在合作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领域,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

3.3 合同争议解决的途径:当合作协议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当事人可根据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选择具体的方式。

4. 合作协议的合法性保障为了进一步保障合作协议的合法性,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合法合规:在起草和订立合作协议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合法合规的要求。

法律视角下的国际合作协议书解析

法律视角下的国际合作协议书解析

法律视角下的国际合作协议书解析国际合作协议是两个或更多国家、地区、组织之间达成的协商一致的文件,旨在共同解决一些挑战,推进合作领域的发展。

法律视角下,国际合作协议书的解析十分关键,下面我们将从法律角度入手,探析国际合作协议书的要素、解释和执行等问题。

一、国际合作协议的要素一般而言,国际合作协议应包含以下要素:1. 缔约方:国际合作协议作为涉及到多个主权国家、地区或组织的跨国行为,必须明确条约缔约方与协定缔约方,确定其具体地位。

2. 目的:国际合作协议旨在共同解决双方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合作推进特定领域的发展。

3. 权利和义务:国际合作协议确定各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

那些主要的条款通常都会包括非强制性条款,但是很多合同都会规定当其中某些特殊条款没有得到履行时,可能也算是一种违约行为。

4. 时效性和地域:国际合作协议需要规定合作期限和地域。

5. 争议解决:当出现争议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机制以确保合作关系顺利进行。

二、国际合作协议的解释在国际合作协议的解释过程中,基本上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

也就是说,最优先考虑的是合同的语言和条款。

当条款不明确或存在矛盾时,需要考虑协商、恰当地处理和履行所有合同方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那么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将争议提交给国际法院。

要注意的是,仲裁和履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不等同于后者。

解决争议并不代表履行完整的合同义务。

三、国际合作协议的执行对于国际合作协议而言,履行合同责任是必须的,这是实现合约目的的基本内容。

在衡量合同执行是否得到适当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各方的意图、精神、语言、文化等。

如果一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另一方无法完成自己的合同义务,那么受害方应该有权向违反者寻求纠正或获得经济赔偿。

此外,在执行中,应当注意到最初的交流和协商,以及一出现问题就开展沟通协商并采取合适措施以解决问题。

结语总的来说,国际合作协议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影响下形成并证明了共同合作意愿、方法和目标的有力工具。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解析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解析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解析在商业领域,合作协议是各方之间达成共识并约定合作事项的重要法律文件。

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对各方的权益和义务起到明确的规范作用,同时也具备法律效力和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对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各方的法律责任进行解析。

一、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合作协议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当各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表达合作意愿时,合作协议即产生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意味着合作协议具备了约束力,各方必须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约束力:合作协议约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签署,各方必须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任何一方违反了协议的规定,其他各方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权益,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证明力:合作协议作为一种书面文件,具备证明事实的功能。

当发生争议或纠纷时,各方可以凭借协议作为证据,证明双方之间的约定和责任。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会根据协议的内容和约定来判断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3. 强制力:合作协议是根据法律规定而成立的,具有法律强制力。

当各方违反协议的约定时,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不可避免的。

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金、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并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二、合作协议的法律责任解析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各方对协议约定的履行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合作协议的约定,各方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违约责任:当一方未能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即构成违约。

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违约责任的大小和具体方式一般由协议中的违约条款约定。

2. 保密责任: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可能会接触到对方的商业机密或其他敏感信息。

合作协议通常会约定各方对这些信息的保密责任。

一旦违反了保密约定,泄露了商业机密,违约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能面临赔偿损失的风险。

3. 知识产权责任:如果合作协议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使用或转让,各方应当明确约定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相关法律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相关法律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相关法律一、引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战略合作协议书已成为企业、机构、政府之间合作的重要手段。

战略合作协议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明确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本文将简要介绍战略合作协议书的相关法律,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战略合作协议书。

二、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性质1. 战略合作协议书属于合同法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书正是一种双方或多方达成的协议,明确了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具有合同的性质。

2. 战略合作协议书属于无名合同。

合同法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两种。

有名合同是指合同法分则明定的15种合同,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

无名合同是指合同法分则未明定的合同。

战略合作协议书不在合同法分则明定的15种合同之中,因此属于无名合同。

三、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效力1. 战略合作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战略合作协议书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一致意见,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因此具有法律效力。

2.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合意。

合同的成立需要当事人的合意,战略合作协议书也不例外。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效力来源于当事人的约定,只有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协议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3. 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效力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

战略合作协议书一旦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享有协议约定的权利。

如果当事人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依法寻求法律救济。

四、战略合作协议书的法律适用1. 合同法适用。

战略合作协议书作为一种合同,首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合同法为战略合作协议书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明确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 特定领域法律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合作协议的法律解析
发布日期:2011-02-15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出处】《网络财富》2010年第8期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协议作为当事人对将来事项安排的形式,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尽管如此,在合同法理论上,有名合同(典型合同)与无名合同(非典型合同)、预约与本约是合同的两个基本分类。

我国《合同法》分则明定的15种有名合同,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区分为移转财产的协议与提供服务的协议两种主要形态。

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主义原则,在不损害公序良俗、不违反法律法规强行性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当事人订立任何内容的协议。

因此,当事人订立合同法未规定的无名合同实属常态。

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交易关系日益复杂,当事人在有名合同之外,另创设新类型的合同,以满足不同需要,又为各种无名合同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正当性的社会基础。

无名合同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具备成熟性和典型性时,合同立法应当适时地加以调整规范,使之成为有名合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合同法的历史是无名合同不断地变成有名合同的过程。

当前,各式各样的战略合作协议充斥于社会之中。

当事人动辄以战略合作协议之名订立内容各异的协议,大有使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协议形式一般化的趋势。

果真如此吗?唯有对其进行法律上的分析,方能得出结论。

战略合作协议为无名合同。

我国《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未规定其为有名合同。

因此,也就没有战略合作协议法定概念之规定。

但区分协议之不同性质,并非仅依据其名称,主要应根据其内容,即权利义务关系确定。

从实务角度看,战略合作协议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有政府与政府间订立的;有政府与企业间订立的;有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间订立的;有企业与高校间订立的;也有企业与企业间订立的等等。

但鲜有个人作为战略合作协议主体的实例。

与主体的广泛性相对应,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亦具有相当的差异性。

如有的只是原则性的约定,无具体内容;有的则在原则性约定的基础上,又以补充协议约定了相对具体的内容;有的在原则性约定的前提下,又约定将来订立具体的协议以落实原则性约定的内容等等。

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有名合同相比较,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具有抽象性,或者说欠缺具体性是其共同特征。

由此看来,战略合作协议内容的抽象性与战略合作协议之名倒是名实相符。

协议根据调整规范的不同,有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之分。

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与相对人
间的合同,主要受行政法调整;民事合同则是平等主体之间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主要受合同法规范。

以此为标准,上述政府与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协议除具有行政内容的性质外,应当归属于民事合同之列。

至于政府与政府间的协议主要是各自行政管理权相互协作的结果,亦应纳入行政合同的范畴。

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抽象性是与《合同法》15种有名合同内容具体性的主要区别所在。

协议内容抽象与具体区分的意义主要在于得否确定权利义务关系而受《合同法》规范。

如果内容抽象至无法确定权利义务关系,那么,可能就不受《合同法》的调整。

因为,《合同法》第2条调整的合同应当是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而非没有权利义务关系内容的协议。

如果协议内容虽具有抽象性,但是仍可确定权利义务的内容,则可以纳入《合同法》规范之列。

即使归属于《合同法》调整的战略合作协议,也与《合同法》规范的以具体权利义务内容为主的15种有名合同有别,其主要区别还是在于战略合作协议内容的抽象性。

这种抽象性不仅体现在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上,而且在于法律适用上,即战略合作协议应当归入何种有名合同,以便为战略合作协议争议的解决找到妥当的准据法。

即使在有具体权利义务关系内容的协议中,亦不缺少具有抽象性内容的协议种类,如预约,再如架构契约等。

以下将战略合作协议与预约、架构契约进行比较,看能否将其纳入其中。

先看预约。

预约,又称预备性协议,是谈判当事人为将来订立确定性本约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预约是在有事实或法律上的障碍,暂无订立本约的条件时,约定将来订立本约的协议。

其目的在于订立本约。

由此,预约当事人因预约而负有缔结本约的义务。

预约的权利人只能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订立本约的义务,不得请求依预定的本约内容请求履行。

由此可见,一方面,预约也是协议,属协议的一种类型;另一方面,预约与本约相比,其内容具有抽象性,但就其自身内容来看一般有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战略性合作协议的抽象性体现为其自身的内容,其抽象性是与《合同法》明定的15种有名合同比较而言的。

尽管预约不是我国法上的有名合同,但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认可其为合同之一种,只不过是无名合同的一种罢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但是在抽象性的程度上还是有所差别。

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预约的目的是为了订立本约,是为了订立本约而预先订立协议(预约),而战略合作协议的目的是当事人共同利益的直接体现,并非为了将来订立一个具体的类似于本约的协议。

实务中的确有当事人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后,另行签订具体的协议的情形,但是,另行签订具体协议的主体已与战略合作协议的主体不同。

如政府与企业订立的战略合作协议约定,政府的相关部门还要与企业订立具体的协议。

据此,政府的有关部门与企业另行订立协议,尽管本协议的内容与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完全或大致相同,但是,由于两个协议的主体不完全相同,从合同法的角度,我们应当认定两个合同为独立的合同而非前者为预约,后者为本约。

因此,将战略合作协议归入预约之中与法理不合。

再看架构契约。

架构契约是为了双方当事人将来缔结的同一类型契约而提供契约基本框架的契约。

架构契约的当事人间,或者在架构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间,或者在第三人
间成立契约时,这些个别契约均以架构契约确定其内容。

因此,架构契约与个别契约是相对应的概念。

战略合作协议的抽象性与架构契约的原则性相契合。

实务运行中通常需要其所属单位或机构来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抽象性约定,尤其是政府作为战略合作协议主体时更是如此,其涉及第三人与相对人(如企业)之间订立具体的协议,即个别协议,个别协议的内容要以战略合作协议来确定的特点也与架构契约与个别契约的关系相符。

由此可以认定,战略合作协议可以纳入架构契约之中。

综上,我们认为,战略合作协议为架构契约的一个种类。

尽管我国法上架构协议为无名合同,但是,参照《合同法》第124条无名合同的处理规则,根据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妥当的将其归入最相类似的合同,以便找到正确的规范,处理相应的争议。

【作者简介】
孙瑞玺,男,1965年出生,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山东达洋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兼职副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东营市首届十届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