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几年一次唐朝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士人风尚乡试、会试、殿试等
选拔人才: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 提高了官员素质
社会流动:打破了 门阀士族对政治的 垄断,促进了社会 流动
教育普及:推动 了教育的普及和 发展
思想统一:加强 了中央集权,统 一了思想文化
发展:唐朝时期逐渐完善,成 为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起源于隋朝,由隋文 帝杨坚创立
历史:宋朝时期达到鼎盛, 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考试地点: 一般在皇宫 内举行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决定着士人的命运和前途
殿试的举行,体现了皇帝对士人的重视和尊重,增强了士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殿试的选拔,使得士人更加注重学问和品德,提高了士人的素质和修养 殿试的举行,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追求功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 功名,实现个人价值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起源:隋朝时期, 隋文帝杨坚创立科 举制度
发展:唐朝时期,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成为选拔官员的主 要途径
鼎盛途径
衰落: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逐渐僵化 ,成为束缚知识分 子的枷锁
起源:会试起源于隋朝,是科举制 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宋朝时期,会试制度逐渐完 善,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唐朝时期,会试成为科举制 度的重要环节,选拔人才
鼎盛:明清时期,会试制度达到鼎 盛,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 赋、策论等
考试形式:采用八股文形 式,要求考生按照固定的 格式和套路进行写作
影响:对后世科举制度产生了 深远影响,对古代社会产生了
中国考试制度史
中国考试制度史
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科举制度在隋朝(581年-618年)引入,唐朝(618年-907年)进一步发展。
它旨在基于个人能力而非社会地位或家庭背景选取官员。
科举制度有三个层次的考试:县级、省级和国家级。
县级考试每年举行,对已年满21岁的所有人开放。
通过此考试的人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
省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此考试的人有资格参加国家级考试。
国家级考试每三年在首都举行,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
科举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1644年-1911年)末期。
它在戊戌变法期间于1905年废除,但后来又被恢复。
然而,在清朝的新政策期间,它最终于1906年被彻底废除。
考试制度在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为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们提供了获得政府高级职位的机会。
它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知识。
总之,中国的考试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为人们基于能力提高社会地位提供了机会。
唐朝职官管理制度
唐朝职官管理制度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其政治管理制度相当完善,尤其在官员选拔和管理方面,有着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唐朝的职官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尊重知识、重视才能、公正选拔的原则,为唐代社会的高度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职官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科举制度。
唐朝实行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以取代世族世袭制度。
科举考试设有进士科、明经科和明法科,分别选拔文学、经义和法律方面的人才。
进士科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明经、明法科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诗文、经义、法律等,对考生的才能、品德、学问进行全面考核。
科举考试是严格的,需要经过多次筛选才能得到官职。
首先是乡试,在乡级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者将有资格参加州试;州试合格者再参加省试;省试合格者即可成为举人;最终通过殿试的考核,便可成为进士,即可获得官职。
科举制度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确保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唐朝以科举为主要渠道选拔官员,打破了世族世袭的限制,让更多具备才智和品德的人有机会成为官员,使政治更加公正和高效。
除了科举制度,唐朝的职官管理制度还包括选拔官员的其他途径。
例如抽举、推荐和调任等方式选拔的官员,也能在唐朝政府体系中获得相应地位。
这种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使得官员的来源更加广泛,政府能够吸纳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唐朝职官管理制度对官员有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制度。
一旦官员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会被免职查办。
这种严格的惩罚机制,保证了唐代政府官员的廉洁和执行力,保持了政府的清廉和稳定。
此外,在管理上,唐朝还规定了官员的差遣和升降职等制度。
官员在任期满后,根据绩效和品德表现,可能会被调离原职或调整级别。
这种灵活的升降机制,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调配人才资源,保持政府的高效运转。
总的来说,唐朝职官管理制度是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体现了尊重才能、公正选拔、严格管理的原则。
这种制度为唐代政府提供了优秀的官员队伍,确保了政府的高效运转和廉洁执行,为唐朝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2017 (2)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 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 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 位后首创年号。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始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
2、号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贡士
会元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进士及第 (一甲,3人)
状元
榜眼
进士出身
(鼎元)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传胪
(三甲,若干)
探花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太尉 (军事)
皇帝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宗庙 (宫殿 (宫门 (马 (司法 礼仪) 警卫) 警卫) 政) 审判)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
一、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 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 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正文(篇1)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如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贤良文学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茂才则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才艺。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使得文学成为士人必修的科目。
其次,科举制度对文学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影响,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功名利禄,从而影响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文学人才,如唐代的王之涣、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重要手段,它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对维护封建统治、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考试舞弊、选拔不公等问题。
目录(篇2)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正文(篇2)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
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士族掌权
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士族掌权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唐朝中期,科举制度和士族掌权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的核心问题。
唐朝的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旗帜”,它的实施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
而士族掌权则是唐朝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唐朝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从玄宗元和年间开始逐渐形成,始于贞观年间(627年)。
科举制度由武举和文举两部分构成,每年进行一次。
武举又称焚书,主要考察武艺。
文举考试分为进士、举人、解元三个级别。
唐代进士科举是统治权的重要手段。
进士考试要求应试者除文字功底扎实外,还要通晓史、典、礼、乐和兵、法、算等领域。
进士科举竞争激烈,一次考试只有一百名以上应试者中才有可能通过。
进士考试成为唐朝时期知识分子担任官职、参与政治的主要途径。
而举人、解元则是进士科举的前置考试,要求语文功底扎实,但是担任官职的机会远少于进士。
唐朝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中国古代封建时代出现了晋升渠道相对公正的局面。
科举制度首次将领导和管理工作的角色与个人晋升途径关联在一起。
科举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和才能条件较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紫衣红袍阶层的科学水平,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二、唐朝的士族掌权唐朝的士族是一种以文化、家族为基础的贵族。
唐朝时期,士族阶层执掌政治大权,掌管文化、经济和外交等重要方面。
士族掌权,形成唐代“官宦一体”和“阉欲专权”的局面。
唐朝时期,由于贵族家庭资产在传承过程中世代累积,导致贵族家族数量庞大。
在唐代,士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皇亲贵族,即皇室成员及其血亲,如唐代权臣李世民、李光弼、安禄山等;另一类则是地方士族,这些家族出身共,代代治理地方行政,其权势几乎铁板一块,如大名士族李氏、蒋氏、宇文氏等。
士族政治权贵阶层因为本身教育程度高、出身庞大,又受到朝廷多方面的提拔,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
唐朝的科举制度
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科举制度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起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政治家和官员,但后来发展为选拔各种不同领域人才的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朝的科举制度。
首先要了解的是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级,第一级为殿试(也称为国子监举试),第二级为会试(也称为乡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参与的考试,在宫殿内进行。
而会试则在京城的国子监内进行,由地方官员审核和组织。
两级考试的都是文科,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文学才能和政治理论。
首先是殿试,每年只举行一次,规模较大,考试内容非常严肃。
在考试前,有一个准备期。
在准备期间,考生通过自学或请教老师来准备考试。
考试当天,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一篇文章,主要是治国理政或其他相关政治问题的议论文。
文章要求要有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文采流畅等特点。
评卷时,皇帝亲自参与,由官员起草试卷,再由皇帝选择最好的作品。
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对殿试的选拔,每年进行多次。
会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试、复试和贡生宴。
初试是在国子监内进行的,是一种筛选,目的是减少初试考生人数。
初试的内容包括策论和制文两种形式。
策论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提出具体政策和理由,制文则要求考生在一个指定的主题下写一篇短文。
复试的内容与初试类似,但要求更高。
只有从初试中筛选出的优秀考生才能参加复试。
复试的考试形式更加多样,有时还会有口试。
贡生宴是会试的最后一环,它是对初试和复试中的优秀考生进行表彰和选拔的机会。
最后,通过会试选拔出的贡士(也称为进士)还需要参加一个最后的考试,称为殿试。
殿试是唐朝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考试,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表现出色的考生才能被选为状元。
状元是对殿试中得到最高分的考生的称呼,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的荣誉。
当然,殿试还有一些其他的名次,比如榜眼、探花等。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文人士大夫的选拔和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举制度,人们不再仅仅依靠出身和财富来决定他们的前途,而是通过努力学习和准备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秦朝。
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推行了乡试制度,将人才选拔的重任交给了地方官员,考试内容以士农工商为主,要求人们对国家法律、税收等方面有一定了解。
2.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推行了乡、邑、郡、国、朝五级考试制度,称为科举制度。
这种制度通过举行乡试和朝试选拔人才,乡试以经学为主,朝试则以法律和政治理论为主。
参加考试的人大多是士族子弟。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科举制度逐渐衰败,对人才的选拔主要依靠门第背景和有关官员的推荐。
4.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重新恢复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分为及第、贡举和进士三个阶段。
考试科目包括经学、文学和法律等内容。
进士称为科举的最高级别,他们可以参与国家最重要的政务工作。
5. 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进一步扩大了科举的范围,设立了更多级别的考试,以便选拔更多的人才。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如农业、工艺、商业等。
6.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取消了科举制度,实行了更为宽松的人才选拔政策,允许民间人士参与政治,并鼓励外来民族的参与。
7. 明朝(1368年-1644年):明朝重新恢复了科举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
科举考试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经学,也注重机关工作、地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8. 清朝(1644年-1912年):清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继续改革,实行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清朝的考试更加注重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科举考试对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乡试制度到科举制度再到以门第和推荐为主的选拔制度的变迁,考试的选拔内容也从士农工商扩大到了经学、文学、法律、实务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和社会流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唐科举制度的内容
唐科举制度的内容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
它在唐朝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后来对于其他王朝的科举制度的演变也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唐科举制度的内容进行论述。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唐朝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文帝在位期间,他实行了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即选举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功曹和郎官。
这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随着唐朝的建立,科举制度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科举制度的组成唐朝科举制度主要由进士科、明经科和贡士科组成。
1.进士科: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科目,也是选拔进士的主要方式。
每三年举行一次,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的考生,进行经义和诗赋的考试。
考试内容广泛,要求考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知识。
通过考试的考生可以被封为进士,并且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2.明经科:是兼顾经学和文学的考试科目。
针对明经科的考试,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和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
通过考试的考生可以获得明经或明经学士的称号,也可以进入官僚体系。
3.贡士科:是选拔地方官员和区域性官员的考试科目,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
贡士科考试的内容和难度相对较低,对文化程度要求也适度。
通过考试的考生可以被推荐为官员候选人,进一步接受培训和选拔。
三、科举制度的过程和要求唐朝科举制度的考试过程通常分为笔试和会试两个环节。
1.笔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轮选拔。
进士科和明经科的笔试内容主要是经义和文言文的写作,对于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技巧都有严格要求。
贡士科的笔试则更注重对地方事务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2.会试:是笔试合格考生的第二轮选拔。
会试通常在国家首都举行,考生们需要在面对考官的面试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考官会提问有关经季、政务和教育的问题,考察考生的学识和治理能力。
四、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唐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为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公正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出身和门第。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也为后来的科举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的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宋朝的改革:宋太祖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元朝的变革:元朝时,科举制度时行时废,考试科目减少,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中心。
•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八股文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
•清朝的末路:清朝时,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洋务运动后,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纷纷投入到学习中。
•社会流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单一:科举考试主要考查诗赋、经义等,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全面素质。
•选拔方式机械: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使考生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能力。
•用人制度局限: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门第偏见,使得部分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科举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集中,部分地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科举制度详解
科举制度详解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
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
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
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
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诗赋。
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
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
宋仁宗时,曾发生过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的事情。
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
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古代官吏制度及科举制度发展历史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是挑选士来担任的。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盛行于宋、明、清三代。
这一制度以考试选拔官员,使得优秀人才得以进入官场,并得到逐步提升。
其对于维护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以及推动科技、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举考试制度主要包括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首先是乡试,考试时间为每三年一次,考试场地设于各地乡里,考试形式多样,包括策问、议论等。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位于省级城市的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形式主要是论文答题和面试。
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进入最后一级的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对论文的评析和辩论,最终由皇帝决定考生的取舍。
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官吏的选拔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了贪污和权力任性的现象。
科举考试注重考生的才能和知识水平,而非其背景出身,使得社会上的贤才们得以进入官场,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这种制度更激励了人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繁荣。
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过于注重文笔和口才,忽视了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对于女性和平民的选拔机会相对较少,这限制了部分优秀人才的发展。
再者,由于考试过程十分漫长、复杂,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从事长期的考试准备,这种制度给人们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和时间负担。
总之,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文化史上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它既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学术和文化的有效途径。
然而,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后来的改革者提供了启示,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和革新。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科举制度的演进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与时间地点流程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与时间地点流程科举考试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 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考试大致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 院试(县级别的考试)未考中前叫“童生”。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上公堂不用下跪。
(2) 乡试(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每三年考一次,考期在秋季八且,故又称秋闱。
参考者秀才,及格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3) 会试(全国级别的考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故称春闱;地点京城礼部官衙,由礼部主持,故又称“礼闱”。
考中后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只考时务策一道。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三元: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命,选士既不须州郡的荐举,也不经中正的评定,而是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
这便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唐代继承并大大发展了隋代创置的科举制度。
考试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科考内容,科考地点和时间(类似现在的考试大纲):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僚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于唐朝,最盛行于宋朝,明朝废止。
这一制度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官僚体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以文化程度来选拔官员,以考试来评定人的才能与品德。
在科举制度下,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各地优秀的士子进入省级的会试,通过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最高级的殿试,殿试合格者即可成为进士。
进士经过礼部审查后,可以直接进入朝廷担任高级文官职位。
科举制度追求的是文化的卓越和能力的优秀,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隋朝以前,中国的官员一般是由世袭的贵族和权贵所控制,没有公正的选拔机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杨坚在隋朝初年实行了科举制度。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科举制度的出现,既是对贵族和权贵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民主化尝试。
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的士人有了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不再受到身份出身的限制,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和权贵垄断政治的现象,使得社会上的士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升迁,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
其次,科举制度加强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教育的推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一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背景,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使得古代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同时,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的学习和应试能力,忽略了对实践和实际能力的考核,导致一些官员在管理和处理实际问题上不够灵活和有效。
第二,科举制度只选拔了文科人才,而忽视了理科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这限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发展表格
宋朝开创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度,让才子们脱颖而出,并统一了全国官员选拔制度,考试内容涵盖国、史、地、经等方面
1370-1373年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内容更多地向儒家经典靠近,增设进士会试和殿试
1905年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结束了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
科举制度的发展表格
时间段(公元)
内容
581-588年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设举人、进士和明经三个科目
589-618年
隋末唐初期,科举制度得以继承和发展,废除明经科,增设进士及状元、榜眼、探花等头衔
624-650年
唐太宗下诏规定科举制度,确定考试内容和奖励制度
788-837年
唐朝中后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备,将殿试改成两次会试和一次殿试,设置进士及第后可升官等级
唐科举制考试程序
唐科举制考试程序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程序主要包括乡试、省试和吏部试三级。
1、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是本省秀才和监生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中者被称为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2、省试,也被称为礼部试,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于京城举行。
此时,各省的举人可以参加,考中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3、吏部试,也被称为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
考中者统称为进士,根据成绩分为三甲录取。
第一甲取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者合称三鼎甲。
此外,唐朝科举考试还有常科和制科之分。
常科是每年定期举行的考试,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
制科则是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的考试,科目和录取人数都不固定。
总的来说,唐朝科举制的考试程序体现了对考生知识、才能和品德的全面考察,同时也为唐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科举几年举办一次
科举几年举办一次
古代科举考试从宋朝开始是三年一次,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一直到英宗治平三年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自此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制度才被正式确定下来。
科举考试还分为不同的级别,有乡试、会试和殿试,所以科举考试举行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乡试是在秋季举行,而会试是在乡试结束后第二年春天举行,殿试紧随其后。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
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
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几年一次唐朝科举制度几年一次唐朝。
文两项。
至此,科举进士科三场考试杂文、对策和帖经的模式最终确定下来。
三、社会文化对唐朝科举考试的影响唐朝初年,对策是科举进士科的唯一考试科目,所以进士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策文的优劣。
唐朝初年的文风袭承魏晋南北朝注重辞藻华丽的习惯,上到皇帝敕令、朝廷公文,下到士子科举策文,无不使用骈体①书写,堆砌着大量的华丽辞藻和经史典故,这也成为唐朝初年科举进士科士子所作策文优劣的衡量标准。
科举进士科发展到唐朝中期时,由于策文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并且对策考试的模式已经实行了太长时间,形式老套、题目陈旧。
因此士子为了应付考试,就收集整理历年策问题目及优秀策文,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不是钻研经史典籍,所作策文俱是模仿套用旧有的策文,这导致了科举考试士子的综合文化水平不增反降。
有鉴于此,唐高宗下诏科举进士科加考杂文一项,内容即士人所熟知的诗赋等文学体裁,以提高应试士子的文化修养,而诗赋也成为杂文考试的首选,这直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武则天时期,为了打压传统的世家大族,进一步推行进士科,拓宽朝廷人才来源渠道就成为必然的手段。
所以在她二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里,杂文仍然以诗赋为主。
到唐中宗时,科举进士科对策、帖经、杂文三场考试的制度确定下来,以诗赋取士彻底取代了以策文取士。
开元之治初期,唐玄宗为了解决涌现的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在选拔人才时,不再一味侧重其词华,而是更加注重真才实学。
随着唐玄宗的励精图治,政局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开元之治进入到繁荣时期,文学亦开始昌盛起来。
这在科举考试上的表现为文学之士及第进士的人数越来越多。
随着唐玄宗提倡文治,对杂文优劣的评鉴标准也开始发生变化,要求杂文既要重视辞藻华丽,也要重视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开元二十四年左右,朝廷之中爆发了一场实干人才与文学之士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实干人才掌握了朝廷大部分的实权。
政治上的斗争对科举考试产生了严重影响,以文取士受到阻碍。
但是到了玄宗末年时,科举考试的文学因素再次占据主流。
进士科以文采高低为标准录取人才,可在选拔官吏时却又重用实干人才,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自玄宗掌权以来,虽然出现了开元盛世,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也不断涌现,科举出身的文士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干型人才取代文学之士掌握政权的最重要原因。
广德元年,科举进士科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以文取士的传统造成诗赋等文学繁荣昌盛,但是儒学经典却无人问津,故此在朝廷之中发生了科举是否应该继续施行的争论。
礼部侍郎杨绾奏请停开进士科,恢复察举制,以孝廉选才任能。
尚书左丞贾至也主张废除科举,他建议用察举和学校的方法来取代科举制。
朝中多数大臣均支持杨绾、贾至废除科举的建议,科举制一度面临被废止的命运。
但是这次改革在建中元年被德宗纠停,科举考试继续施行下去。
诗赋考核在唐朝的科举进士科考试中一直是重要内容,但在不同的时期其地位持续不断地变化着。
唐代宗时,只有诗赋华丽的举子才能够登科入仕,而到了①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贞元末年,科举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从诗赋的好坏转变为策文的优劣,但是评鉴策文的依据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和唐朝初年正好相反。
大历年时,涌现了一批既有文才又有政治实干才能的文士,这些人注重对儒家经典的学习,讲求经世致用,反对浮夸空谈。
四、科举制对唐朝社会的积极影响科举制体现在政治上最大的作用就是扩大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无论是两汉的察举制还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其选才考核的范围均仅局限于世家大族。
这种制度很容易造成士族门阀的力量越来越强,进而出现把持朝政的情况,威胁统治者。
而科举制度是在新兴庶族地主势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最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旧有选官制度的门第身份限制,为庶族地主和寒门士子步入朝堂,跻身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
唐朝初年,太宗曾下诏:“〃〃〃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①这沉重打击了士族门阀的世俗特权,而庶族出身的士子为官只要达到五品,就可入氏族谱。
从这以后,唐朝朝堂之中没有世家大族与寒门庶族的区别,只有官位品级高下之分。
同时由于官位品级的高低决定着能够享有特权的多少,又极大地激发了士人们竞逐于科举考试的热情。
科举取士的盛行导致了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势力组成不断变化着,士族门阀与庶族地主之间斗争不断,彼此一消一长,最终引起士庶合流。
科举制为唐朝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官吏。
根据徐松的《登科记考》②,唐代及第进士六千多人,今可考察的有两千余人。
对于唐朝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不少都是科举出身,特别是进士一科。
如政治家狄仁杰,理财家刘晏,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思想家刘禹锡、柳宗元都是科举出身的并有卓越才能的人。
通过科举制度,唐朝统治者将大量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吸收进朝廷中,提高了官僚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吏治,维护了唐朝长久稳定的统治,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唐朝进士科考试对策、帖经、杂文三项,其中帖经属于基础知识,主要考核学子学习经史子集的熟练程度,杂文考核学子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水平,对策考核学子对时事的观点以及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
唐朝为科举考试服务,对儒家经典进行统一的整理、编纂、诠释。
唐太宗时《五经正义》成书,这标志着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和评鉴有了统一的标准,大大促进了儒家学说的推广。
同时唐太宗还设立了弘文馆用于收集整理历史文化典籍,创造经史子集四部书分类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古籍。
随着科举考试制度逐渐稳定下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考试参考书,以适应以进士科为主的科举考试。
譬如魏征《时务策》、自居易《白氏长庆集》,骆宾王《百道判集》等,这些参考书内容多样,海纳百川,科举考试的各种体裁书中俱有收① 贞观六年,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
②《登科记考》唐五代文史资料性学术专著,编撰者清代徐松,字星伯,大兴(今属北京)人。
录。
而在大量的参考书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昭明文选》①,这是唐朝最完备的收录诗赋、策文的总集,是当时学子应试科举的必备参考书。
《昭明文选》在当时的盛行充分反映了科举制对于文学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文选学”。
唐朝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兴起。
唐朝的学校是完全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均完全以应对科举考试为目标。
学校就是为朝廷培养官吏的场所,这极大地调动了当时士子进入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唐朝为科举而存在的学校教育制度相当完善,无论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的官学还是地方私学,均非常发达,这使得唐朝受教育人群大量增加,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
五、科举制对唐朝社会的消极影响唐朝是一个延续多年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一个统一的国家要维持稳定和发展就必须有统一的主流思想,就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而在唐朝,这种在全社会占据领导位臵的思想就是儒学。
科举考试主要考进士和明经②两科,其中进士考对策、杂文、帖经,明经则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科举考试中儒学是指导思想,士人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就必须熟读儒家经典,朝廷通过科举考试迫使儒家思想植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
统治者巧妙地通过科举制这一手段使用儒学钳制士人的思想,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这种方式一直为自唐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且科举考试中的儒学文化因素不断得到加强,这从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断层,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科举制比之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巨大的利益诱惑促使当时的士人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唐朝初期的宰相薛元超曾经说过“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王姓女,不得修国史。
”薛元超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之高、权势之重,却仍然因为自己不是进士及第而感到遗憾,这充分反映了自唐朝初年科举制实行之时起,其对社会的影响便已急剧扩大。
科举制迅速的发展,其影响也很快超越了官场和政治领域,而扩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通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改变。
进士及第是步入朝廷、跻身权贵的主要途径,一旦得中科举,便拥有了尊崇的社会地位和令人称羡的荣华富贵,因此,能否在科举中高中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试选官制度,它保证了封建专制王权的稳固,维系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化。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生一系列变化,科举制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科尤其是科举考试发展到唐朝后期时,其对当时士人的摧残开始愈加严重。
在封建专制体制之下,人的社会地位完全由其政治地位而决定,崇高的政治地位附带极大的特权。
科举考试为庶族和寒门士子提供进入统治阶层的途径,①《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②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附送:科举制度创立何时科举制度创立何时26.(1)汉武帝;(1分)在皇宫为官或回地方为官。
(1分)(2)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4分)(3)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科举考试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分) 17.(201X·山东威海·21)“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
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3分)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