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_王巍

合集下载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原
地区
以中原地区为引
领的文明新格局
开始形成。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1. 部落联盟时期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远古的传说P18
人文 初祖
阪泉 之战

黄 部 落
涿鹿 之战


人文 初祖
炎黄ya子n 孙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远古的传说P18
2. 尧舜禹时期 阅读P18教材总结:尧、舜、禹为什么能当上部落联盟首领?
陶寺都城城内有两处墓地,大型墓葬中有许多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 随葬品,很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
由此可知,陶寺古城已进入文明社会。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P16
远古的传说
观察下图,你可以得出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怎样的结论?
中华文明的起
源和初步发展
具有多元一体
的特征。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P16
远古的传说
良渚文化第一等级墓葬
良渚文化第二等级墓葬 良渚文化第三等级墓葬
——摘自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良渚》
结论2:良渚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P16
远古的传说
结论3: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P17

早期国家
出现贫 富分化
阶级
进入文明 社会
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P15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远古的传说
牛河梁遗址出土 的玉猪龙
以上材料能否证明红山文化晚期进入了文明社会?如果能,请说明
理由。如不能,你认为还需要寻找怎样的证据?

《中华文明五千年》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华文明五千年》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9分)中华文明五千年材料一距今5300年以前,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等方面,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以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十几米的巨型水坝。

他表示,经考古勘.测,该遗址是目前发现最大规模的城址总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万立方米,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人力,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如果仅仅是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动员了相当广阔地方的人力。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

”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

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①(兼而有之兼收并蓄)的核心,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材料二材料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丰富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使“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不攻自破。

探源工程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5800多年前,黄河、长江以及西辽河流域已经进入初期文明阶段。

这一时期中华先民所创造出的农业技术、陶器、玉器、青铜器、建筑等不仅工艺高超、规模宏大,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后来的中华文明与这一时期的文明②(一脉相通一脉相承)。

在独立的基础上兼容并包,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稳重内敛、注重传统、爱好和平、重视礼节的民族性格,肇始于中华文明的早期,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4.大家对文段两处横线应填入句子产生了争议,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二、情景默写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理解:用精神的充盈战胜了物质的贫瘠,可看出作者对圣贤之道的执着追求。

13.根据上面两则文字和下面材料,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荀子、诸葛亮和宋濂这三位先贤对学习的看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ɡ)绳③,輮(róu)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注释】①青:靛青。

②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③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④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⑤规:圆规。

⑥知:同“智”,见识。

五、名著阅读六、现代文阅读22.在第②自然段画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

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回归也令人期待。

B.上海图书馆的“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融入与展览古籍相关的历史场景,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书房,《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举办的农学堂等,让读者在“移步换景”的漫步中体味典籍的魅力。

C.辽宁省图书馆“继往开来,国韵书香”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除大规模展出珍本古籍原件外,还设计了古籍修复展示、名家诵读、论坛讲座等活动,做到了线上研讨与线下展览的有机融合。

23.有人认为,古籍晦涩难懂,编辑整理亦存在困难,难以融入当今生活。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七、作文24.对“志”的谈论,我国传统文化里一直都存在。

本溪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二)测试语文试卷

本溪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二)测试语文试卷

2022年高三年级期中Ⅱ考试语文科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传说的炎黄二帝至今,我们强调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却很难以实物证明其存在:秦汉时代的人们尚且在说虞夏商周为四代,到了秦汉以后就以夏商周为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

这一切使得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明史更难成功论证。

虽说当时的先民并没有什么文明史论,但是到清末因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人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一个系统归纳,当时的学者以及儒家读书人普遍认为炎黄二帝是确实存在的,无论是按照西元纪年法还是中国人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华文明从上古传承到清都是拥有着五千年的完整脉络,但它是建立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书论史”。

“以书论史”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学术文化,最早存在于春秋时期,后被司马迁打破,他不仅仅是以书论史,更多的是奔赴实地考察,访问天下老者,记录了诸夏与诸夷狄之间流传的炎黄二帝时代争夺天下的故事。

这种以书论史和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更多的近代学者采用的依旧是以书论史的手段,从诸多帝王的纪年中进行加减,从而得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

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新史学的出现,全球的历史研究者制定了新的标准,即一个文明的存在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符合:一个条件为古文明的文字,另外一个条件为古代国家的都城。

大家一致认为一个文明国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必然会出现这两样东西。

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以书论史”的时代,故而夏朝与殷代都不被国际所承认。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质疑。

(选自《炎黄二帝与华夏文明的兴起》,有删改)材料二:殷墟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当时甲骨是被当作“龙骨”来售卖的,清朝史学家研究发现,龙骨也大多是传说中殷代文字的承载之物。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教材不少篇目表现了作家关于“亲子探源”的思考,请你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史铁生从隐忍坚强的母亲身上,获得了诀别苦难、迎接新生的勇气;泰戈尔愿化作金色花,用陪伴报答母亲,躲在树的高枝上nì____笑;冰心笔下,母亲则是被人生之雨打得左右攲斜时,在无zhē____蔽天空下坚强挺立的荫.蔽……他们无一不将母亲奉为生命之源:给予我们生命,更给予我们生活的智慧与勇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②2.根据语境,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yìn B.yìng C.yīn3.结合汉字卡片,书写正确汉字。

4.读经典名著,亦能对“亲子探源”有新的认识。

请你结合选文与所学知识,完成对话。

【选文一】《五猖会》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知道从古至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选文二】《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

”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

这猴王也是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悟空又礼拜恳求,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攥紧了拳,对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5.结合所学古诗词,补全空缺。

结合以下文本,探究古人的教育观。

(甲)论语(节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一课,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价值。

本课以考古发现为线索,展现了中华文明从远古时期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漫长历程。

通过对不同考古遗址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以及早期国家的形成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重要的考古遗址,如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等。

这些遗址不仅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也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此外,教材还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明起源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考古发现,如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良渚遗址等。

(2)掌握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特点。

(3)能够分析考古发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史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考古发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2)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1)分析考古发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

(2)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历史发展过程。

2.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2022-11-16简要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说,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确存在着比二里头文化更为遥远却更为发达的文明形态。

探源工程第二阶段从2006年初到2022年底,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大到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辽河流域,研究的时间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打小起,我们就接受了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事实,并为能够生于这样的国度而骄傲。

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今年8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以此为封面专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将开始,世界和中国都想知道,经过8年的探寻,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二里头:最早“中国”的雏形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在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国字的原始字形作“戈”加“口”,戈是声符,有执戈守城之意,口表示城邑。

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一个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的普通村庄的名字,在麦田覆盖的地下,掩藏着最早的“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在他的新作《最早的中国》中如是说。

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在探索夏墟时发现的。

1928年起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认为,殷墟的甲骨文非常成熟,而文字从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至少需要千年的历史,殷墟精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也不会从天而降。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选自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章节。

本课通过介绍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历程。

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重要的考古遗址和文物,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殷墟等,以及这些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明的早期面貌,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考古遗址和文物。

掌握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基本过程。

理解考古发现对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

学会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进行历史信息的提取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考古遗址和文物。

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考古发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考古发现的基本知识和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考古遗址和文物的理解。

观察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考古发现。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吗?我们今天就来通过考古发现,一起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识考古2.什么是考古:教师简要介绍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考古发现对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概念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对考古学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作者:许雯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2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旨在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自2001年启动至今已进行十余年。

2018年5月2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強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探源工程考古发掘四大遗址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介绍,探源工程实施的十几年里,研究团队在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3500年的都邑性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包括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此外,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探源研究表明,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

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

同时,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为了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

例证之一:杭州良渚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高等级墓葬显示已进入王权社会位于浙江北部的良渚遗址,修建于约5000年前。

遗址是在沼泽上修建的,为了防止山洪对城的侵害,首先修建了一个长3.5公里、宽度十几米的巨型水坝。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_王巍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_王巍

人民政协报/2010年/3月/22日/第C03版学术家园・讲坛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编者按: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但事实上,我们却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

如果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当世的文献资料,后世著述中的记载只能是“传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了回答种种问题,2000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

目前,探源工程第三阶段工作即将开始,经过多年的工作,在大量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最早的中国正在一点一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演讲人:王巍演讲人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组长。

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研究以及环境变迁与人类生活方式及文明演进关系研究。

缘起:为文明求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长期所承受的压力。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把夏代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属古史传说的范畴,对夏代历史的记载也极其简略,仅仅根据这些后世文献的记载,很难全面地研究当时的历史,更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形态。

依据西方现代考古学的观点,如果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当世的文献资料,后世著述中的记载只能是“传说”。

正因如此,国内外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怀疑夏朝是否为真正存在过的王朝。

面对这些诘难,我们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解答。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

经过80多年的发掘研究,新的考古材料对西周之前乃至夏王朝历史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记录。

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史记》中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绝非凭空杜撰,其中的确传递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20多年前,夏鼐先生曾提出进行文明起源的研究,并不断有研究者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进行探讨。

开讲啦王巍演讲稿: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只是个传说

开讲啦王巍演讲稿: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只是个传说

开讲啦王巍演讲稿: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只是个传说开讲啦王巍演讲稿: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仅仅个传说我自己是做我国考古的,做考古我算了算,应该也是三十多年了,亲手发掘出过不到一百件但也差不多的青铜器、玉器等等,应该说仍是很美好的。

从2021年开端,我的研讨方向转型了,我转向我国文明来源的研讨。

为什么呢?咱们我国声称五千年文明,问一问咱们在座的我国的留学生朋友们,依据是什么?你们知不知道呢?我记住有一次是在国外,在沟通傍边,我说咱们我国是前史悠久文明,然后就有学者质疑,说你们我国的文明不便是从甲骨文算起那三千多年吗?然后咱们一个搞前史的同行就说不是,咱们从夏本纪开端,夏王朝开端四千年。

那怎样算也算不了五千年,你们为什么常常是说五千年文明?这个其时给我很大的轰动,可是我很不甘愿。

有必要要用考古往来不断发现、去验证究竟是多少时刻,由于这个对咱们文明古国太重要了。

所以2021年,国家开端发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侥幸地成为首席科学家,来带领一个团队。

咱们这个探源工程,2021年开端做了十二年,到上一年年末就算结项了。

经过咱们的考古发现,可以公开地说、有信心肠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虚言,我就用这个图片,跟咱们一同共享共享咱们一些严重的考古发现。

首要,万年奠基便是农业的呈现。

这是国际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稻培养稻,是在浙江上山遗址,在浙江的北部。

一万年,一万年是刚刚开端培养。

等八千年的时分,咱们发现农业现已开端有了开端的开展。

这是其时的东西拓荒的石铲,然后收割的镰刀。

这个时分农业有了开端的开展之后,人们的精神国际丰厚了,墓葬傍边常常发现这个乌龟壳,在不少数的乌龟壳的底部,有描写的符号。

比方这个,这是跟商代的甲骨文的眼睛的目字,是相同的。

你看这个象形字,有点像子曰的曰。

有若干的符号描写在龟甲上,这个引起了咱们高度的留意,所以咱们考古便是说这个有可能是商代甲骨文的前身,有待咱们往后的作业。

这个还有更绝的,墓葬傍边出土了若干件骨笛。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分层作业)一、选择题A基础练1.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开始交流频繁,并逐步移植到中原地区,融合到华夏文明中。

这主要反映出中华文明()A.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B.发展中存在多源性特点C.广泛分布在祖国大地上D.具有多元一体发展特征2.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它类型的建筑遗址.但是时间越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若干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

对此变化,解释最为适当的是()A.族长权威的萎缩B.族长权威的扩张C.财产公有制强化D.私有财产制萌芽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4.在半坡及周边的宝鸡北首岭、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中,都发现了粟的皮壳。

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白菜和芥菜的籽种。

在河姆渡、青莲岗、良渚等地的氏族部落已普遍栽种水稻。

据此可知()A.我国原始农业发展呈现出种植区域化特征B.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粟和蔬菜C.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原始社会主要粮食产区D.我国是最早具有完备农业生产体系的国家5.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中,住所和贮藏坑大多是分立的,用于存放东西的灰坑处于住所之外;而在后期,贮藏室往往置于卧室的内侧或下方,得到严密的保护。

这一变化体现了()A.天下为公B.父权至上C.货力为己D.宗法形成6.“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

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

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7.如图是河南巩义出土的“河洛古国(距今5300年前后)”中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

考古证实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

考古证实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

52百科知识2018.07B 中国健康预期寿命首超美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在日内瓦发布最新报告《世界卫生统计2018》。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6年中国婴儿出生时的健康预期寿命首次超过美国,中国为68.7岁,高于美国的68.5岁。

不过,2016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却比美国人均预期寿命的78.5岁低2.1岁。

健康预期寿命是反映国民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在预期寿命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预期寿命的健康部分和非健康部分。

通常,预期寿命中的不健康部分称为病态预期寿命,而健康部分称为健康预期寿命。

根据报告,新加坡2016年的新生儿前景最好,他们平均可拥有高达76.2年的健康时间,紧跟其后的是日本、西班牙和瑞士,这些国家的健康预期寿命分别达到了74.8岁、73.8岁和73.5岁。

在这项数据排名中,中国排第37名,美国排第40名。

英国王室成员收入从哪里来英国王室向来以优雅、华丽的姿态占据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并不像普通人一样上班的王室成员,收入来自哪里呢?据媒体估计,英国女王的个人财产高达约3.6亿英镑。

女王有3个主要收入来源。

首先是英国财政部下发的“君主拨款”。

根据英国法律规定,政府每年要对女王进行拨款,款项来自于女王名下“王室地产”的盈利。

作为一家独立的商业房地产公司,王室地产名义上归英国君主所有,但实际其利润需上交英国财政部,而后财政部再将其中的部分—大约为15%~25%,以君主拨款的形式支付给女王。

其次是兰开斯特公爵领地。

该领地历史可以追溯到1265年,拥有包括商业、农业用地以及住宅地产等用地。

最近一个财政年度里,它为女王带来了约1920万英镑的收入。

此外,女王也有自己的私人资产,包括苏格兰的巴尔莫拉尔城堡、英格兰东部的桑德灵汉姆庄园。

女王还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邮票、丰富的艺术品,还拥有股票投资组合。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六)(含解析)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六)(含解析)

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在李子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由东方、田园、美食、女性、自然风光等诸多复杂符号组成的综合体。

我们当然可以将李子柒的视频看作是对某种意义上的传统美学的回应,她令网民想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定景观,一种带有浪漫精神的、山水田园诗那样的自然,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或者王维这样的诗人。

这种自然的观念背后暗示了一个无法令人满足的世间,正因为人世间存有缺憾,因而古人开始歌颂自然。

然而李子柒重现了这个结构,却改变了结构的内核,将传统自然观念中暗含的道德批判转换成了对现代技术的批判。

譬如她所展示的家庭土窑、手工造纸、阿胶制作等,都指向前现代的技术工艺,而不是当代社会的工业化。

哪怕观念充满单纯的猎奇心,也足够让人们在这个瞬间来想象一种“去现代性”的生活,也就是脱离现代大工业系统之下的生活可能。

在节奏非常迅捷的时代里,人们更愿意视李子柒视频为一种都市里的童话世界,温柔,并且充满视觉上的诱惑感。

可以说,把后现代的文化以一种虚构的古典叙事来进行重新包装,看上去,这一切是反对都市的,但是却恰恰迎合了都市的口味。

看上去,她提出了一种对于现代时间的反对,但那些视频里的时间观念,恰恰又是迎合着现代时间的基本口味。

(摘编自尤雾《李子柒:直播时代的“田园诗”》,有删改) 材料二人类生存与发展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需要获得心理的归属感,而社群文化为个体寻求心理归属提供了可能。

当前网络直播能够形成全民直播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能够在直播平台上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

当前我国一直处于人口高度流动的状态,这打破了原本以血缘和地缘构建的社群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加疏离。

城市的外来人口往往会有剥离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为了寻求心理归属感,人们需要重建主体性,获得身份认同,而网络直播门槛较低,且不受职业、收入、性别、阶层、种族等因素的束缚,它将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们聚合起来,建立起社群。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情评估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情评估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他们(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B. 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C. 已经会制作工具和种植水稻D.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2.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

研究北京人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北京人复原头像B.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 考古现场的影像资料D. 历史学家的著述3. 他们过着集体生活,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他们还掌握了钻孔技术,具有爱美意识。

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4.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砍砸器打制石片盘状器尖状器A. 磨光和钻孔技术精湛B. 石器制作技术比较成熟C. 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 作物种植技术世界领先5. 著名考古学家王巍讲道:“考古最重大的三个问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其中农业起源是文明的基础。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农业起源的是( )A.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堆B.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C.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D. 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的玉钺6. 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的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

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A. 元谋人时期B. 北京人时期C. 河姆渡人时期D. 尧舜禹时期7. 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A. 会制作玉器B. 会纺织、制衣C. 主要种植粟D.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8. 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的墓葬群中随葬品数量各不相同,其中21 座墓有猪头1 个、10 座墓有猪头2 个、6 座墓有猪头3 个、2 座墓有猪头4 个、3 座墓有猪头5 个、1 座墓有猪头14 个。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

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

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

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数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

在这片广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

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中华文明五千年制图:蔡华伟距今5300 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等方面,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5月28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距今5800 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 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 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以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修建于大约5000 年前,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个长 3.5 公里、宽十几米的巨型水坝。

他表示,经考古勘测,该遗址目前发现最大规模的城址总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 万立方米,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 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 年甚至更长时间。

“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人力,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如果仅仅是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动员了相当广阔地方的人力。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

”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

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

”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_王巍

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_王巍

要进行创新性研究的一项任务。

总之,目前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问题的探讨方兴未艾,给我们留出的探索空间是相当广阔的,要把这项意义重大的学术课题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就必须对其理论、方法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当前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来,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成果。

希望大家采取多种方法,多个角度,相互补充,共同探讨,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体系。

收稿日期 2007—08—20作者范毓周,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王 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006)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和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三个最重大的研究课题。

中国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不仅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学者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热情。

近几年开展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与各地同行们在各地召开的九次各地区文明化进程研讨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

本人作为工程(一)的牵头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亲身参加了这项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的一些概念,学者们的理解并不一致,甚至有较大的分歧。

由于这关系到文明起源研究的方向,实在是不能忽视的。

故此,想就有关的理论和概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指正。

关于“文明”1.文明的定义关于文明,国内外有各种见解。

本人对“文明”的理解如下: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不断复杂化,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统编版2024)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统编版2024)
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 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 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 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直立人遗址之一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 骨山顶部洞穴
使用打制石器;懂得 人工取火,掌握磨光 钻孔技术
早期智人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考点清单】
1、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历史遗址?其分布有哪些特点?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考点清单】
3、北京人发现的地点、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及其遗址地位和价值分
别是什么?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体貌特征: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能够直立行走。
生产生活: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并长时
间保存火种;采集狩猎; 群居生活。
遗址地位和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
【知识总结】
炎黄部 落联盟
黄帝(轩辕氏)
阪 泉 之 战
炎帝(神农氏)
炎黄联 盟形成
与蚩尤 涿鹿之战
炎黄联盟胜利,逐渐形成华 夏族,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 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尧舜禹部 落联盟
功绩:大禹采用疏导的 尧 贤德 舜 贤德 禹 方法治理黄河水患。
禅让制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清单】
4、华夏族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过程:黄帝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最终炎
帝失败,归顺黄帝,炎黄联盟形成。炎黄部 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在涿鹿大战,蚩尤战败,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称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 来,诸族错居动接触交通,各丢小异而 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 诸夏是也。

用考古探源中华文明

用考古探源中华文明

用考古探源中华文明
王巍
【期刊名称】《江淮文史》
【年(卷),期】2024()1
【摘要】我开始关注中华文明起源是在1983年.那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老所长、新中国考古学的泰斗——夏鼐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出版.书中主要根据考古发掘的成果,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中国文明的形成以夏王朝的建立为肇始,河南西部的二里头遗址应当就是夏王朝的都城.
【总页数】4页(P4-7)
【作者】王巍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与神话学途径
2.李伯谦先生中华文明“‘探源’学术”简单追踪——“中华文明探源
‘工程’”考古学参与决策人学术述评之一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4.玉文化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工作5.如何衡量中国考古学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政协报/2010年/3月/22日/第C03版学术家园・讲坛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编者按: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但事实上,我们却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

如果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当世的文献资料,后世著述中的记载只能是“传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了回答种种问题,2000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

目前,探源工程第三阶段工作即将开始,经过多年的工作,在大量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最早的中国正在一点一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演讲人:王巍演讲人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组长。

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研究以及环境变迁与人类生活方式及文明演进关系研究。

缘起:为文明求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长期所承受的压力。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把夏代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属古史传说的范畴,对夏代历史的记载也极其简略,仅仅根据这些后世文献的记载,很难全面地研究当时的历史,更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形态。

依据西方现代考古学的观点,如果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当世的文献资料,后世著述中的记载只能是“传说”。

正因如此,国内外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怀疑夏朝是否为真正存在过的王朝。

面对这些诘难,我们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解答。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

经过80多年的发掘研究,新的考古材料对西周之前乃至夏王朝历史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记录。

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史记》中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绝非凭空杜撰,其中的确传递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20多年前,夏鼐先生曾提出进行文明起源的研究,并不断有研究者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进行探讨。

但是,要想消除社会上及学术界存在的上述怀疑,现存的文献资料是难以做到的,必须通过考古学家的工作,让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站出来说话。

近20多年来,中国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梳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发展脉络、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要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必须全面和系统地回答以下问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促使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物质内涵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的具体状况如何?这些关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迄今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更远未得出比较一致的认识。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学者,对上述有关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拿不出较为系统的见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汗颜的事情。

针对这种状况,在2000年完成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即开始了这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考古工程。

实践:考古发现与资料下面我想结合一些考古的资料来谈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史前农业的起源:首先看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如果没有农业的出现,就不可能有文明的起源,农业是出现在文明起源的第一个基础。

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农业的出现应该是距今12000年左右,比如说在南方的江西、湖南等一些地方都发现了1万年左右的与栽培稻有关的遗存;在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陶器和刀子的植物硅酸体;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发现了陶器和稻子的颗粒。

但是在当时,普遍的特点都是在洞穴里面居住,所以栽培的稻数量很少,应该是农业起源的阶段。

在国际学术界,有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中国或者说世界水稻的起源地问题。

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搞农学的人认为水稻的起源于印度;还有一些人认为云南是水稻的起源地,因为云南至今仍有很多的野生稻的种类。

两种观点的同一前提是,栽培稻应当起源于野生稻的原产地。

开始是人们认识和利用野生稻,后来由管理野生稻逐渐发展为栽培稻,这应该是很顺理成章的。

但是,我们在考古中发现云南水稻的年代都比较晚,大概是出现于距今4500年前,没有发现更早的。

而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左右的栽培稻,近20年来,在长江中游地区还发现了1万年前的栽培稻。

所以,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就考古发现来看,距今1万年左右在长江流域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后到距今8500年左右往北或者往四周传播了。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水稻的栽培很可能是在长江中游首先开始的,但是也不排除下游的可能性,因为考古发现就是这样,只能根据迄今为止的发现来做出推论。

长江下游地区的古国——良渚文化的社会变化:在江浙沪地区,也就是太湖沿岸地区,分布着大量良渚文化的遗址和墓地,距今5200年到4200年。

良渚文化时期是当地文明起源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首先是农业的发展,在这里出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石犁,表明耕作技术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一个是石镰,这也是跟耕作有关的农具,可以看出当时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脱离了铲和镰的组合。

良渚文化的手工业生产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些陶器制作相当精美,有的表面还有刻画图案或符号。

良渚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出现了祭坛——平面为方形,周围是用石头垒砌的墙壁,在祭坛上往往都有良渚文化的墓葬。

这些挖在祭坛上的墓葬大都是出土玉器比较多的高等级的墓,而且跟祭祀有关的玉器也很多。

我们认为,埋葬在祭坛上的人很可能就是生前主持祭祀的祭司,他们的身份比较高,生前在这儿主持祭祀,死后便被陆陆续续地埋在祭坛上,成为后人祭祀的对象。

在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玉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玉琮,外面是方形的,里面是圆形的孔。

还有一种就是圆形的玉璧,有的一座大墓中就随葬20多件玉璧。

琮、璧还有几种玉器是长江下游高等级墓葬特有的随葬品,也是墓主人身份的体现。

近年,在良渚文化的中心区浙江余杭良渚镇一带,发现了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

城墙基部的宽度达40到60米。

修建于沼泽地区的这座城址的墙基底部铺垫一层石块作为基础,其上的墙体用黏土筑成。

石块和黏土都是从别处搬运过来的。

建筑这座城所需工程量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

据初步估算,动用1万名劳动力,需要4年才能建成。

可见当时位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权贵阶层所具有的动员、组织和管理一个庞大的、结构复杂、分化明显的社会的能力。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是权力的出现和发展。

原来都是平等的,后来怎样出现有一些人掌握了权力,掌握了哪些权力,或者这个权力是从哪儿得来的?我们觉得一个是宗教——对神的祭祀,如果某个人作为一个集体的代表,能够跟神进行交流,他的一些意志可以假托神灵的意志来发布,周围的人会无条件地服从。

第二个来源是军事权利,首领跟外面部落打仗,必须要统一,有绝对的指挥权。

这个军事指挥权逐渐地增加了权威,对内也逐渐地实行了强权的统治。

所以说,神权和军权是王权的重要来源。

探寻尧都——陶寺遗址的发现:在据古史传说在尧活动中心地区的山西南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年在襄汾陶寺遗址新发现了距今约4300-4000年的大型城址,其中早期的城址长约1000米、宽约580米,面积为58万平方米。

到了中期(约距今4100年前后),建成了长1800米、宽1500米,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

在城内的东北部,为一个高等级居住区,这里发现了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出土了迄今年代最早的陶制建筑材料——瓦和精美的刻花墙皮。

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表面,还发现了朱书的“文”等文字,表明当时已经使用了文字。

遗址中还出土了纯铜谔的铜铃和青铜器环以及铜容器的残片,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冶铜术。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大型墓的附近发现了一个平面呈大半圆形的特殊遗迹。

经过1年的模拟观测发现,从该半圆的圆心经半圆形夯土墙有意留出的二十道缝隙中向东望去,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农时节气时恰好可以观测到太阳从遗址以东的帽儿山升起。

发掘者和天文学家都认为,这个遗迹极有可能是与当时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重要节气的活动有关的观测天象和举行祭祀的场所,这使学者们感到,《尚书・尧典》中关于尧“观象授时”的记载很可能并非后代史家的杜撰,而是具有“史影”。

陶寺城址的规模比夏代后期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小约100万平方米,但与全国各地发现的早于夏代的城址相比,则要大1倍乃至数倍之多,颇有傲视群雄之感。

陶寺城址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城内功能分区明显。

高级贵族居住区与社会下层居住区相隔绝,并已出现专门为上层贵族所掌控的仓储区和墓葬及祭祀区。

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阶层分化,城内的统治集团已经掌握了军事指挥权和祭祀权,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主宰,已经具有“王”的雏形。

课题组认为,至迟在距今4000多年前陶寺大城修建和使用的时期,已经进入到初期文明的阶段。

夏代后期的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市以东。

是1959年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的。

上个世纪70年代,在遗址的中部发现掘过一号宫殿和二号宫殿,后来又发掘了铸铜作坊遗址和一些墓葬。

这些发现表明,这个遗址的规模很大,规格很高。

由于其年代比商代早期略早,很多学者认为,它很有可能是夏代的都城所在。

但是,及至上个世纪末,对该遗址的布局了解得很少。

进入21世纪以来,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这个遗址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发现了几条宽度在10到20米,相互交叉平面呈井字形的道路网络。

后来,在道路的内侧发现了围墙,先后发现的一些宫殿均位于宫城城墙围绕的范围之内,形成了边长300多米,面积10万平方米的宫城。

在位于宫城东侧的二号宫殿的南边,发现了修建时间略晚于二号的四号宫殿,虽然时间不一样,但一前一后的两座宫殿是方向一致,左右对称的。

1996年到1998年我带队在位于二里头遗址东北6公里的偃师商城进行发掘时,发现商代早期前、中、后三座宫殿建筑在一个中轴线上,且多座宫殿都是左右对称的格局,表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故宫的这种前后几进院落,具有同一中轴线,每座宫殿内左右对称的宫殿布局可以上溯到商代早期。

现在看来,在夏代后期,这种中轴线的布局已经出现了。

但是我们在比二里头早数百年的陶寺遗址却看不到这种布局的迹象,因此,这种都城的布局制度理念很可能产生在夏王朝时期。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在二里头宫殿区周围的道路上发现了车辙,这就牵扯到了中国古代车子的起源问题。

目前,我国古代最早的马车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商代晚期的,也就是说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此之前没有发现马车,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商代晚期的马车是本土起源,还是外来的影响?搞古代动物研究的人发现,家马在中国的出现也是在3300年,也就是说两者是同时出现在中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