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与有效数字201402
误差与有效数字
误差与有效数字一、误差:1.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1)来源:一是实验原理不够完善;二是实验仪器不够精确;三是实验方法粗略.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零点未校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重力代替对小车的拉力等.(2)基本特点: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总是偏大或偏小.(3)减小方法:改善实验原理;提高实验仪器的测量精确度;设计更精巧的实验方法.2.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1)来源: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例如,用刻度尺多次测量长度时估读值的差异;电源电压的波动引起的测量值微小变化.(2)基本特点:多次重复同一测量时,偶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比较接近.(3)减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除上述两类误差外,还有因工作疏忽而引起的过失误差。
如试剂用错,度读错,砝码认错,或者计算错误,均可引起很大的误差,这些都应力求避免。
3.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从分析数据看,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即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它反映了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大小.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对于两个实验值的评价,必须考虑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大者,其相对误差不一定大.【例1】指出以下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A.测量小车质量时天平不等臂、或砝码不标准,天平底盘未调平所致的误差。
B.用有毫米刻度的尺测量物体长度,毫米以下的数值只能用眼睛估计而产生的误差C.用安培表内接法测电阻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D.在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在画出两分力方向及合力方向时,画线不准所致误差【解析】A是选项是实验仪器不精确所致,是系统误差;B选项是由于测量者在估计时由于视线方向不准造成的,是偶然误差;C选项是实验原理不完善、忽略电流表内阻影响所致,是系统误差;D选项是画力方向时描点不准、直尺略有移动,或画线时铅笔倾斜程度不一致所致,是偶然误差。
数据收集与处理:误差分析与有效数字
数据收集与处理:误差分析与有效数字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数据中往往存在误差,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数据收集和处理中常见的误差类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数字处理的方法。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是指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对误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识别的过程。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仪器、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固有误差,这种误差会导致数据整体偏离真实值。
例如,使用不准确的仪器测量数据就会引入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操作、环境波动等因素导致的随机性误差,这种误差会使每次测量值波动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指数据中具有意义并且可靠的数字位数。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我们识别哪些数字是有效的并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有效数字的规则1.非零数字:所有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零:前导零不是有效数字,而中间和末尾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3.小数点:小数点后的零是有效数字。
4.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下的所有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5.测量结果:最不确定的数字位决定有效数字的位数。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的处理,下面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我们要测量一根铁路轨道的长度,使用误差较小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多次测量得到结果如下:3.14米、3.15米、3.16米。
这里,系统误差较小,随机误差相对较大。
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则,我们可以将这些测量结果处理为3.15米,因为末尾数字5是最不确定的位数,决定了有效数字的位数。
结论数据收集与处理中的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处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了解误差类型、分析原因,并且正确处理有效数字,我们可以使数据更加可靠,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误差和有效数字介绍课件
误差的表示
误差通常用标准差或相对误差来 表示,这些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有效数字的保留
在处理测量数据时,应根据误差 的大小来确定有效数字的保留, 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效数字对误差的影响
01
有效数字的精度
有效数字的精度决定了测量结果的精度,保留更多的有效数字可以提供
误差和有效数字介绍课件
目录
• 误差的基本概念 • 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 • 误差与有效数字的关系 • 误差的减小和避免 • 有效数字的取舍原则 • 误差和有效数字的应用实例
01
误差的基本概念
误差的定义
01
02
03
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异。
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环 境条件、操作人员等。
质量测量的误差和有效数字分析
总结词
有效数字的位数是衡量质量测量结果 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在质量测量中,有效数字的位数需要 根据称重工具的精度和称重方法的要 求来确定。例如,如果使用分辨率
THANKS
感谢观看
例子
将2345转换为科学记数法为2.345×10^3。
06
误差和有效数字的应用实例
长度测量的误差和有效数字分析
总结词
长度测量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分析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长度测量中,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存在误差。为了准确评估测量结果 的可靠性,需要对长度测量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并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
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相对误差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课件
思维辨析 (1)用有毫米刻度的尺测量物体长度,毫米以下的数值只能用眼 睛估计而产生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 ) (2)对于两个实验值的评价,必须考虑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大者, 其相对误差一定大.( × )
(3)0.092 3、0.092 30、2.014 0 有效数字的位数依次为 3 位、4 位 和 5 位.( √ ) (4)数据过大或过小时,可以用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不会改 变有效数字的位数.( √ )
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学习目标 1.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 误差和偶然误差. 2.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 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 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
对误差的理解与计算 【核心深化】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 (2)分类 ①从误差来源分类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仪器结构缺陷;实验方法不
产生原因
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完善
多次重复测量的结果总是 当多次重复同一测量,
基本特点 大于(或小于)被测量的真实 偏大和偏小的机会比较
值,呈现单一倾向
接近
改进实验原理和方法,选用
所以记录的数据应读到毫米的十分位.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2.偶然误差 (1)定义: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由于各种___偶__然____因素 而产生的误差. (2)特点:测量结果时而__偏__大_____,时而___偏__小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次测量取___平__均__值__的方法减小偶然 误差
二、科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带有一位_估__读______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 可靠数字:通过直接读取获得的__准__确_____数字. 估读数字:通过估读获得的数字称为存疑数字,也称为估读数 字. 有效数字的位数:从左侧第一个___非__零____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 止所有的数字.
实验基础知识——误差和有效数字
第一章实验基础知识——误差和有效数字在关于最新必修加选修教材的教学大纲中,对误差和有效数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关于误差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2.关于有效数字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一、误差做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而测量值和真实值总有差异。
这种差异就叫做误差。
从来源看,误差分成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从数值看,误差又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1.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①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
其特点是,在多次重做同—实验时,其结果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不会出现有几次偏大而另外几次偏小的情况。
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校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原理更完善的实验。
②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多次重做同—实验时,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一般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
[例题1] 指出以下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A.测量小车质量时天平不等臂、或砝码不标准,天平底盘未调平所致的误差。
B.用有毫米刻度的尺测量物体长度,豪米以下的数值只能用眼睛估计而产生的误差C.用安培表内接法测电阻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在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在画出两分力方向及合力方向时,画线不准所致误差[解析] A是选项是实验仪器不精确所致,是系统误差;B选项是由于测量者在估计时由于视线方向不准造成的,是偶然误差;C选项是实验原理不完善、忽略电流表内阻影响所致,是系统误差;D选项是画力方向时描点不准、直尺略有移动,或画线时铅笔倾斜程度不一致所致,是偶然误差。
4.2 误差和有效数字
代表了x 的上、下限. 越小, 近似值x* 的精度越高.
例如, 光速C 的近似值为
C 2.997902 1010 厘米 / 秒
又其绝对误差限为
ε* = 0.000009×1010厘米/秒
则把C 写成
C =(2.997902±0.000009)×1010厘米/秒 它表示了光速C 的准确值所在的范围.
称为近似值 x* 的绝对误差 , 简称误差.
当 e* >0时, 称 x* 为强
e x x
(1)
为近似值x* 的绝对误差限, 简称误差限或精度. 称此
也可用 x x 来表示(1). x 和 x
* r
* r
* 显然 r 称为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限.
* r
*
x
例如, 两个量 x 10 1, y 1000 5 (*x ) 1 x 10 , (*x ) 1, r*( x ) 10%
x 10
y 1000 ,
* ( y)
二. 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
定义2 近似值x* 的绝对误差e*与准确值x 的比值
e x x er x x
称为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 由于真值 x 总是无法知道, 通常取 e x x er x x
作为相对误差的另一个定义.
若找到一个正数 r , 使
e
解: 上述各数具有5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分别为
187.93, 0.037856, 8.0000, 2.1783.
四. 小 结
1. 误差与误差限 2. 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 3. 有效数字
第四章
误差与有效数字
如:
表1-5 铜丝电阻与温度关系测量记录表
t(oC
)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Ω)
升 1.28 1.32 1.37 1.42 1.47 1.51 R温2 3 0 5 0 3
降 1.27 1.31 1.37 1.41 1.46 1.51 温5 8 0 5 8 0
,它的数学计算式是:
(2)标准误差σ 的意义 ① σ 反映了测量的离散性 σ 越小,离散度就越小,测量精密度越高。 ② σ 具有明确的概率意义
Xx
在置信区间[-2σ ,+2σ ] 和[-3σ ,+3σ ]内 的置信概率分别为95.4%和99.7%。
所以把Δ =3σ称为极限误差。
(3)随机误差的估算 ① 有限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为:
例: Sin43.43o=0.6875 Sin30o07′= Sin30.12o=0.5018
6.对其他函数运算我们给出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 ,即将自变量可疑位上下变动一个单位,观察 函数结果在哪一位上变动,结果的可疑位就取
在该位上。
如求
,因为
所以取
上面给出的各函数运算例子也可用这种方法来确 定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 1.有效数字定义及其意义
先看一个例子:用米尺(最小刻度是1mm)测量
钢棒的长度:4.26cm,4.27cm,或4.28cm?
“4.2” -确切数字 6、7、8(第三位数) ——可疑数字
L=4.2 ?cm
有效数字:测量结果的第一位非零数字起到最末1 位可疑数字(误差所在位)止的全部数字。
02误差与有效数字
误差与有效数字
孟建新 生命科技学院化学系
本章学习要求
• 掌握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 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3.1.1, 3.1.2, 3.1.3) • 了解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3.7) •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3.2) • 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式(3.5.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3)判断
x可疑值 x邻近值 R
Q计≥Q表 Q计<Q表
舍弃 保留
Q值表 测量次 数n 3 0.94 0.97 4 0.76 0.84 5 0.64 0.73 6 0.56 0.64 7 0.51 0.59 8 0.47 0.54 9 0.44 0.51 10 0.41 0.49
Q0.90 Q0.95
真实值真实值平均值平均值准确度好精密度好准确度好精密度好准确度差精密度好准确度差精密度好准确度差精密度差准确度差精密度差准确度好精密度差准确度好精密度差精密度好是高准确度的前提精密度好是高准确度的前提真实值真实值平均值平均值精密度差条件下的高准确度是偶然的因此结果是不可靠的精密度差条件下的高准确度是偶然的因此结果是不可靠的测量测量22次次测量测量33次次测量测量44次次测量测量55次次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所得的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所得的各个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各个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精密度表示测量的重复性的重复性精密度高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精精密度高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也高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也高
表述一:四舍六入五留双 表述二:四舍六入、过五进位、恰五留双
测量误差与有效数字
测量误差与有效数字一、 测量误差进行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接近真值的测量结果。
如果测量误差超过一定限度,测量工作以及由测量结果所得到的结论就失去了意义。
在实验中使用各种仪器仪表进行测量时,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人员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使测量值和被测的真值之间存在差异,即产生误差。
因此,为了获得符合要求的测量结果,需要认识测量误差的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力求减小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与真值真值是任一物理量真实的客观大小的量值。
测量值是用测量仪器仪表测定待测物理量所得的数值。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之为测量误差。
最理想的测量就是能够测得真值,但由于实际的测量是利用仪器仪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测试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受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的局限性,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人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待测量的真值是不可测得的。
测量的任务是设法使测量值中的误差减到最小,求出在测量条件下被测量的最近真值,估计最近真值的可靠程度。
在实验和工程中,常用满足规定的准确度要求的测量结果来代替真值,这个测量结果被认为充分地接近真值。
2.误差的分类按照测量误差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种。
(1) 系统误差在测量仪器、方法、环境、测量人员不变的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保持不变;或在测量条件发生变化时,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则这样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反映了多次测量总体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系统误差为非随机变量,不满足统计规律,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反复重现,可以修正。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仪器误差:由测量仪器、装置、设备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
方法误差(理论误差):由实验方法本身或理论不完善而导致的误差。
环境误差:由外界环境(如光照、温度、湿度、电磁场等)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读数误差:由测试人员在测量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或不良习惯而产生的误差。
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缺陷、方法(或理论)不完善、环境影响和实验人员本身等因素而产生。
数据的误差与有效数字
数据的误差与有效数字在科学研究、实验、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我们很难获得完全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了解数据的误差以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对于正确分析和解释数据至关重要。
一、误差的概念和分类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
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仪器精度、操作技巧、环境条件等。
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缺陷或操作方法的不准确性而引起的。
它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使得测量结果偏离了实际值。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或改进操作方法来减小。
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引起的。
它的出现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多次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
二、有效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效数字是指测量结果中具有实际意义和可靠性的数字。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则,我们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截断或四舍五入来表示。
1. 规则一:非零数字是有效数字在测量结果中,所有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12.345,其中的1、2、3、4、5都是有效数字。
2. 规则二:零位于非零数字之间时是有效数字当零位于非零数字之间时,它也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1.2034,其中的0也是有效数字。
3. 规则三:首位零不是有效数字当测量结果的首位出现零时,它不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0.0456,其中的首位零不是有效数字。
4. 规则四:末尾零位于小数点之后时是有效数字当测量结果的末尾有零,并且小数点在末尾零的右侧时,末尾的零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450.0,其中的末尾零是有效数字。
三、误差的表示和有效数字的应用在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中,正确地表示误差和应用有效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1. 误差范围表示对于实验测量结果,可以用一个误差范围来表示。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
从误差分析来看,误差分两类
1.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2.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测量值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实验中应尽量减小相对误差 例、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 度时,测量的位移尽量的长一 些;用秒表测量单摆周期时, 先测量几十次的振动时间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有效数字
• 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 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误差和有效数字
一、实验误差
• 测量数据与真实值的差异 •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从误差来源看,误差分两类: 1.系统误差:
(1)形成原因:仪器不精确;原理不完 善;方法粗略。 (2) 特点:多次实验总是偏大或总是偏 小 (3)减小途径:校准仪器;完善原理; 改进方法
2.偶然误差
• 形成原因:偶然因素 • 特点:多次实验中有时偏 大有时偏小 • 减小途径:取平均值
1.小数最后的零是有效数字 2.小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 零不是有效数字,只表示小 数点位数 3.科学计数法
例:判断有效数字位数
天花板到地板的距离2.82m 一个苹果的质量0.0510kg 电路中的电流0.38A 某人的体温37.21oC 一根导线的直径1.020mm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3.84×105km 钨原子的半径1.37×10-10m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
方法概述
1.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x=主尺的读数+游标上对齐刻度×游标尺上1 的格数mm =a mm+ b mm
N 游标尺的作用在确定游标上“0”刻度与左侧主尺刻度的
间距:主尺上b分度的长度减去游标尺上b分度的长度Δx= b
mm,这属于一种放大的思想方法.
N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x=主尺刻度+螺旋刻度×
知识梳理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一、误差 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的公理:一切测量(实验)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 不可避免,但可减小. 3.误差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 大类.系统误差一般来源于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实验方法的 不周密以及实验仪器的不精确,偶然误差则来源于实验者本 身及一些偶然因素.
(3)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
位
11
25
上,应按最小分度的 或 估读.如:学生使用电流表的 0.6
A 量程时,最小分度为0.02 A,误差出现在电流的百分位 上,只需读到电流的百分位,即只需估读半小格,不足半小 格的舍去,超过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读.
4.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许多物理量是从直接测量的结果计算出来的,测量结果 既然是用有效数字表示的,在计算中就要遵守有效数字的规 则. (1)不可靠的数字与别的数字相加减、相乘除,所得结果 也是不可靠的. (2)计算结果只能保留一位不可靠的数字,但在计算过程 中可以保留两位不可靠的数字,最后再四舍五入.
图5-8 (1)它的准确度是________mm. (2)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5-8所示,正确的 读数是________cm. 【答案】(1)0.05 (2)3.130
3.(2005年全国理综卷Ⅱ)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 时,示数如图5-9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______mm.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误差-PPT课件
(2)打点计时器:
(3)频闪照相机:
其作用和处理方法与打点计时器类似,它是用等时间间
隔获取图象的信息的方法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 使用时要明确频闪的时间间隔。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为了简单而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表示出有关物理 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数据填写在适当的表格内,称为列表法。
[例3] 关系。
(2019· 广东高考)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
图12-1-2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____(选填“直流” 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
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 擦因数μ=________。
(3)如图12-1-3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
7 mm+5×0.05 mm=7.25 mm=0.725 cm
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公式知,该读数为: 9 mm+20.0×0.01 mm=9.200 mm [答案] 0.725 9.200
(1)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把数据读成以 毫米为单位的。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数相
加。
(2)分别对M、m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mg-F=ma; mg-m+Ma 解得μ= Mg x5-x1 x6-x2 (3)因a1= ,a2= , 4T2 4T2 a1+a2 x5+x6-x1+x2 故a= = ,又T=0.1 s,代入数据, 2 8T2 解得a=1.3 m/s2。
(2)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3)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 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由可动刻度的0刻度线位置判定;要准 确到0.01mm,估读到0.001 mm,即结果若用mm做单位,则小
1.2 误差和有效数字
《计算方法》李桂成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7
定理1.2.1 设x的近似值有(1.2.1)的规格化的形式则
| x x* | 1 * 1若x 有n位有效数字,则 * 101n |x | 2a1 | x x* | 1 1.2.5 2若 * 101n |x | 2(a1 1)
x 10 0.a1a2 ...an ...
* k
(1.2.2)
其中 a i (i=1,2,…)是0~9之间的整数,且 a 1 0 ,k为整数.
如果 近似值
1 | x x* | 10 k n 2
则称
x*
为 x 的具有n位有效数字的
6
《计算方法》李桂成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4.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限的关系 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和有效数字都是用来度 量近似数的误差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 E ( x* ) 知, * 系,实际上由相对误差的定义 Er ( x )
《计算方法》李桂成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4.舍入误差 由于计算机字长的限制而产生的误差,称为舍入误 差。
针对不同的数值方法,误差估计的侧重点也不同。 例如在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求解中,主要讨论输入 数据的误差和舍入误差的传播,而在数值积分和 微分中,重点分析各种方法的截断误差。
《计算方法》李桂成 编著
4
《计算方法》李桂成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相对误差与相对误差限(界)
定义1.2. 1 设x 为某量的精确值, * 是它的一个近似值,则称 x
x x* Er ( x * ) x
( x 0)
* 为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由
x x* * x是未知的,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常取 Er ( x ) 于精确值 x*
误差和有效数字教学课件.pp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B C
D
E
F
作图原则:
1.舍掉误差较大点
2.穿过部数据点,其余点均 匀分布在两侧
√
×
2.偶然误差
(1)原因:人的感官分辨能力限制和仪器精密程度制 约 (2)特点:随机性,时大时小
统计规律:偏大或偏小的测量值出现的机会相同; 误差较小的数据比误差较大的数据出现的机会多; 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趋于零. (3)解决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记数原则:保留一位不可靠数字
有效数字
读数方法:一看量程,二看精度,三定位数 精确度为1,0.1,0.01…保留到下一位 精确度为2,0.2,0.02 …保留到本位 精确度为5,0.5,0.05 …保留到本位
练一练:读出两个电表在两个量程下各自的 示数
课堂小结
1.能区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会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3.仪器记数时能正确保留有效数字位数
(4)数据处理:逐差法和图像法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思考:两物体的长度分别是1cm和100m,误差为 0.1cm和1m,哪个测量可靠程度要高些?
0.1 1
100%=10%
1 100
100%=1%
二.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绝对误差
(1)计算: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2)意义: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大小(可靠性)
系统误差
天平不完全等臂、仪表刻度不 准、仪表使用前指针未归零等
仪器误差
方法误差
刻度尺受热膨胀、空气阻力 影响等
环境误差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 (1)原因:仪器结构缺陷、调整不当、实验方法 不完善、客观环境影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题设中的误差为标准误差,用标准误差传递公式 :
Sd S l2 V 0.002 2 0.02 2 2 2 2 2( ) ( ) 0.0024 0.001 0.1% V d l 2.012 50.02
2
V V V 0.001159.0 0.2mm3 V
随机误差用标准误差表示,测量结果
x x sx 或 x x sx
(3) 相对误差 对某一物理量采用不同精度的仪器或测量方法测量 时, 能够表示出测量的不同精确度。但对不同物理 量进行测量时,却反映不出不同的精确度。 例:用米尺测量两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为:x1= (100.00± 0.05)cm,x2=(10.00± 0.05)cm,两 者的绝对误差相同,均为0.05 cm,但前者的精确 度高于后者。
⑸对较大或较小的数常用10的幂次方表示。 某一长度的测量值为5.0 mm,以微米为单位时不能 在此数后面加上“0”来表示大小,不能写5000 m, 应写成5.0×103 m。又如测得细菌长度为0. 00235 mm,表示为2.35×10-3 mm。 2.有效数字四则运算规则 ①准确位与准确位的四则运算仍为准确位; ②准确位与欠准位或欠准位与欠准位的四则运算仍为 欠准位; ③最后结果按四舍五入法仅保留一位欠准位。
lim
n
2
i 1
i
n
lim
n
2 i i 1
n
n:测量次数,
2 n) 各次测量的随机误差: i (i 1,
n
值越小,分布曲线越尖锐,峰值 f() 越高,说 明绝对值小的误差占多数,每次测量误差较小,测 量值的离散性较小,重复性好,测量精密度较高; 值越大,曲线越平坦,该组测量值误差比较大, 离散性大,测量精密度低。
误差与有效数字
czf
一
误差
若某物理量测量值为x,真值为x0,则测量误差 为: = x – x0。 任何测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物理量的 真值是不可知的,只能尽可能接近。通常真值用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代替。 由于不正确使用仪器,或读错数据等所造成的测 量结果的不准确,称为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 可能避免的,误差只能尽量减少,但不能绝对消 除。
物理意义:如果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 那么,任一次测量的测量值误差落在 到 区域之间 的可能性(概率)为68.3%
误差理论可以证明,平均值 的标准偏差为:
2 ( x x ) i i 1 n
Sx
n( n 1)
说明: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是n次测量中的任意 一次测量值标准偏差的 1 / n
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类 (1) 系统误差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等 精度测量),误差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测量结果 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仪器本身不够精密。如:测量仪器未经校准、在 结构设计原理上有缺陷、仪器零件制造和安装不 正确所产生的误差。如标尺的刻度偏差、刻度盘 和指针的安装偏心。
⑷若测量值是仪器最小分度值的整倍数,最后一位 必须加上一位 0 ,以表示测量的准确性。有效数字 的最后一位数是不准确的,如果不加上这位 0,与 仪器最小分度对应的这位数就成为不准确的,而事 实上,这位数是准确的。例:用米尺测量一长度是 毫米的 17 倍,应写成 17.0 mm,如写成 17 mm,则 7 这位数是不准确的,但在测量中 7 毫米不是估计 的,而是米尺上准确测出的。
2.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方法 (1) 随机误差的估算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随机性,大部分测量的随机误 差都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里着重介绍随机误 差的正态分布。 遵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单峰性 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概率) 比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②对称性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均等, 对称分布于真值的两侧。
1 1 1 或 。 刻线或指针的粗细等),估读最小分度值的 10 、 5 2
⑵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位置无关。更换单位时, 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保持不变。 10.3 mm =1.03 cm =0.0103 m,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⑶有效数字中的“ 0”不能随意增删。 “ 0”字在数字 中间或数字后面都是有效数字,在数字前面不是有效 数字。例如,从数字上看 0.01020 m 和 0.010200 m 两 数,从有效数字上看 2 后面的“0”是有意义的。两数 表示了不同的精确程度。例 2.70 、 0.0131 、 3.03 × 109 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2
1 2
2
2
标准误差传递 的基本公式:
f SN S x1 x1
2
2
f S x2 x2
2
2
数学关系 N
f ( x)
绝对误差 N
相对误差 N
/N
Sx x
标准误差 S x
Ax sin x cos x
x1 x 2
x x 2 3 x1 x2 x3
2 2 2 x 22 x 32 S x x12 x 32 S x x12 x 22 S x 1 2 3
N N
2 Sx 1
x12
2 Sx 2 2 x2
2 Sx 3 2 x3
x1 / x 2
x1 x 2 x 2 x1 x 22
通常有限次测量,几乎不存在测量误差超出 ±3
(2) 标准误差(标准偏差、方均根误差)的估算 在实际估算时采用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用各次测 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x= 来估算各次 xi x 测量的误差。
当测量次数 n 有限时,标准偏差 计算公式为:
1 n 2 Sx ( x x ) i n 1 i 1
②实验方法不完善或依据理论公式的近似。 ③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为无法控制。 ④实验者生理、心理特点、习惯所引起的误差。 例如:有人按动秒表时习惯性的提前或滞后;用 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习惯性头偏高或偏低等。 系统误差的消除:实验前对仪器进行校准;使用 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实验条件尽量满足要求(如 测液体黏度系数保持恒温);采取一定的措施对 系统误差进行补偿(如实验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实验后对结果进行修正等。
S x 小于 x ,因为算术平均值比任意一次测量值 xi 更接近真值,所以误差要小。S x 的物理意义:在多 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真值处 于 x S x 区间内的概率为68.3%
重复测量的次数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取10~20,
而实际一般取5~10次为宜。
3.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在假设没有系统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多次直接测量 结果的表示方法有: (1) 平均绝对误差
③有界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 过一定的限度。 ④抵偿性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随机误差的算术 平均值趋于零。
横坐标:误差 = x - x0(x0:真值) 纵坐标:与误差出现的概率有关的概率密度函数 f(),其数学表达式为:
1 2 2 f ( ) e 2
随机误差出现在 到 + d 区间内可能性 f ( )d (图中阴影所含的面积元)。 (实验条件有关的 常数)称为标准误差,反映测量值的离散程度,其 n 值为: 2
f f N x1 x2 x1 x2
f f 第一式两边平方 2 2 dN dx1 dx2 后略去高阶小项 x1 x2 2 2 2 S , S , S 用标准误差 N x x , 代替上式的 dN 2 , dx1 2 , dx 2 2 ,
(1)加减法(数字下面“_”是指误差所在位的数码)
相加: 25.8+2.26=28.1
2 5 . 8 2 . 2 6 2 8 . 0 6
相减: 25.8-2.26=23.5
2 5 . 8 2 . 2 6 2 3 . 5 4
加减规则:保留到与误差最大的那个数字的最后一位估 计位对齐。 如 100.00 10.0 10 10.000 110 运算的各项误差最大的是 10,计算结果的最后一位保留到 10 的个位上
V =(159.0 ±0.2) mm3
二 有效数字及其四则运算
1.有效数字 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值就是有效数字。有效数是由几 位准确数字加上一位估计数字(欠准位)组成的。
注意: ⑴有效数字的位数,由所用仪器最小分度值决定。 一般读数应估读到所用仪器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但不 一定估读十分之一 , 可根据情况(如分度的间距和数值、
测量值随机误差出现在小区间 的概率(可能性), 即n次测量值误差出现在 内的概率为:
p ( )
f ( )d
1 e 2
2 2 2
d 68.3%
) 这说明对任一次测量,其测量值误差出现在 ( ,区 2 ) 间内的概率为68.3% 。介于 (2 , 间的概率为 3 ) 95.5%,介于 (3 , 间的概率为 99.7% 。显然, 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大于3 的概率仅为0.3%。
在多次重复测量中,每次测量值 xi 与平均值 x 的差, 用 x i 表示:
x1 x1 x,x2 x2 x, ,xn xn x
1 平均绝对误差: x i n
n
i 1
xi
测量结果表达式为
x x x
(2) 标准误差 在现代实验测量中,通常用标准误差来衡量一组测 量值的精密度。
x1 x 2
x1 x 2 x 2 x1
x1 x2 x1 x 2
x1 x 2 x1 x2
2 2 Sx Sx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