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1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重要的电视文化现 象,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节目形态
. 电视谈话节目的产生
电视谈话节目的大致分类
一.按谈话方式分:
1.访谈式(追问式) 2.讨论式 3.叙述式 4.辩论式
1.访谈式(追问式)
这种节目形态主要是通过主持人与新闻当事人 “面对面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碰 撞”,实现“面对面的印证”。
2.讨论式
这种节目形态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嘉宾、有的 还有观众的现场讨论、对话,从多角度展开某 一关乎国计民生的话题。
3. 叙述式
这种节目形态主要是主持人和采访对象一对一 的谈话。主持人主要是一个倾听对象。
4.辩论式
这种节目形态主要是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将近 期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展开。
好处:避免了谈话节目中易出现的“一边倒”倾向,注
重的是参与者观点的自由表达,即兴表达。
二.按节目内容分:
1. 人物性 2.事件性 3.话题性 4.情感性
三.成功的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
话题的真实性 话题的新闻性 话题的事件性 事件的故事性 故事的人文性
1.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真诚、自然,谈话人心 里怎么想就怎么谈。
2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所谓新闻性,就是电视谈论的是“新近发 生”、对国计民生有影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 注的话题。
3.事件性
所谓事件性,就是把握新闻事件本身,在事件 的讲述中,传达出观众想了解的信息。
4.故事性
所谓故事性就是将事件故事化,以讲故事的 形式表述一个新闻事件或一个人的亲历事件, 它比较注重事件的情节性、过程性。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详细版)
《张越访谈》《实话实说》 《影视沙龙》《心理访谈》 《养生堂》
以娱乐为目的,话题内容广泛, 《艺术人生》《鲁豫有约》
但目前以明星故事为主要内容, 《背后的故事》《非常静距
主持人的语言强调诙谐幽默
离》《锵锵三人行》
行业服务类谈话节目
通过对当前行业内的热点问题 《对话》《财富人生》《聚 和理念引导拥有稳定的收视率 焦三农》《今日证券》
• 叙事技巧:悬念设置——细节描述——重复关键词——情节铺垫和渲 染高潮
• 特殊情绪场效应 • 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动着嘉宾和观众的情绪
•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多元功能
• 1.审美意义 • 人情味的交流摆脱孤独,身心愉悦 • 获取有价值的思想观点、知识信息和事件真相 • 文化与人格的魅力
• 2.社会功能 • 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文化理念 • 调节大众情绪、和谐社会关系的使命 • 培养大众的表达勇气和能力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
目录
添加LOGO
>>第一节 电视电视谈话节目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第四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特质 >>第五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概述
•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与分类
• 1.界定: • 是一种借助电子传播手段、在演播室里或户外录制、有两人以上的
• 大胆的将娱乐与谈话巧妙融合,节目一贯以最独特的视角、第一手的 明星资料、最刁钻的问题、最新鲜的爆料、最轻松搞笑的气氛而广受 大众欢迎
• 《对话》
• 央视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
参与f 生 强 ,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传媒的社会作用的一个缩影 , 作为电视荧 近百姓 , 屏上一种非常重要的节 目 形 式 ,电视谈话 类节 目的兴起归根结底还是 由于受众社会 视观众在节 目中可以看到普 通人 的故事 , 能够说出属 于 自己的心声。 2 _ 2 电视谈话节 目的定 义
本类型
宾 的模式逐渐失 去了吸引力。需要重新 整 比较电视谈话节 目类型
( 1 ) 新闻信息类谈话节 目
新 闻信 息类 是 对新 闻节 目的极大 配
( 1 )聊天式的谈话节 目 在 聊 天式谈 话节 目中 ,主 持人需 要
合 ,不 仅话 题 覆 盖面 广 阔 ,信 息量 大 ,
电视谈话节 日的类型
张洪泽
( 天津市武清新闻 中心 )
摘
要 :电视谈话 节 目作为 电视呈现 给观 众的一种 节 目形式 ,已经成 为影响人们 思想和行 为方式的一种新权威 。鉴 于电视谈
话 节 目异彩纷呈 的特 殊魅 力及研 究界 莫衷 一是 的现状 以及 节 目发展遇 到的问题 瓶颈 ,笔者 对国 内传统 电视谈话 节 目的类型分类 以
1 9 4 8 年 ,美 国首先 推 出了具 有代表 性 电 事人 ,他们 大 都能 够提 供第 一 手 的、最 诚 沟通 ,各 自抒 发 自己的意见 看法 。节
视 谈话 节 目 《 小 城 大腕 》,这 个谈 话 与 新 的、准确 的信 息 以及 富于 导 向性 的见 目气 氛相 对 亲切 、 自然 ,在我 国 比较 受 杂 耍结 合 的节 目为今 天谈 话类 节 目样式 解 ,可 以极 大地 满 足受众 对 于信息 的需 观众 的喜 爱 ,但 要将 节 目内容做 的有 亮 开创 了先河 。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 目出现只有十多年 的时间,历经 了一个 “ 电视讲话一 电视讨 求。 具有权威性 、 准确性和贴近性 的特点 。 点并不容易。
电视谈话节目解析
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室》为 我国内地最早的谈话节目。而真正意义上的全国 性谈话节目的创始是《实话实说》。从1996年3 月16日的第一期节目《谁来保护消费者》, 崔 永元开始在全国掀起了谈话节目的热潮。
截至2001年9月,我国的各类电视谈话节目已多 达179个。虽然关于截至现在究竟有多少电视谈 话节目的数字无法获得,但学界基本的观点都认 为是在200个以上。
(5)专题性谈话节目
该类谈话节目往往注重服务性和知识性,包括理 财、健康、体育等主题节目。央视《健康之路》、 《足球之夜》浙江台的《今日证券》。
而且观众的积极参与可以使得到场的嘉宾有一种 被积极注视的感觉,更能够真实的与观众交流。 现场观众作为电视机前观众的代表参与到节目中, 集思广益,更能够在谈话中产生争论和争鸣,制 造节目的兴奋点。
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类型
1、按谈话形式进行的分类
(1)讨论型 讨论型主要就某一具体或抽象话题,通过主持人 与嘉宾或与观众的讨论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最为 常见的电视谈话类型。类于家常、气氛平和。如 《实话实说》中,《吸烟有害,为什么吸烟》、 《谁来保护消费者》
嘉宾选择最基本的原则:
所选嘉宾与节目话题应该具有相当的契合度,而 且还要考虑到嘉宾所能起到的明星效应以及权威 性。在大多数节目中,嘉宾比观众拥有更多的发 言权,而观众通常会在嘉宾中寻找自己的心理投 射,极具期待性的聆听其言论。
观众: 现场观众的参与是受众成熟的表现。电视观众不 再是被动的坐在电视机前像靶子一样等待被击中, 而是主动的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这是大众媒介 素养提高的表现。
(2)叙事型
叙事型谈话节目,则从某个具有公共话题的个案 或某个嘉宾特别是名人和成功人士亲身经历的故 事入手,来展现故事人物蕴含的情感或者成长经 历,从而给受众以人生启迪的一种谈话样式。 《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就属于此种类型。
谈话类电视节目
。它们通常会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嘉宾,对时政热点进行深入
剖析和讨论。
02
情感生活类
这类节目以情感交流和生活琐事为主题,如《鲁豫有约》、《非常静
距离》等。它们通常会邀请明星、名人等嘉宾,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
和情感故事,以及解决一些家庭、情感问题。
03
娱乐综艺类
这类节目以娱乐性和综艺性为主,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
内容过于单调
如内容过于单调或缺乏亮点,需要 增加多种元素和环节,提高节目的 观赏性。
时间控制不当
如时间过长或过短,需要提前做好 时间规划和安排,并在录制过程中 适时调整。
03
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嘉宾 选择
嘉宾的类型
明星嘉宾
邀请明星作为嘉宾,通常可以 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 但需要考虑到明星的曝光度和 话题性,以及与节目主题的契
节目采用高质量的拍摄和制作, 注重画面、音效和灯光等方面的 细节,呈现出一种高雅、精致的 风格。同时,节目内容涵盖了政 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具 有较高的知识性和思想性。
深入挖掘嘉宾的故事 和观点
节目在访谈过程中注重深入挖掘 嘉宾的故事和观点,让观众了解 到嘉宾的真实想法和经历,具有 很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
话题的需求。
形式创新
在节目形式上,将有更多的创新 ,如引入现场观众参与、嘉宾访 谈、专家解析等,增强节目的互 动性和观赏性。
文化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交流和融 合将成为未来谈话类电视节目的重 要主题,涉及不同文化、国家和地 区的议题将更加常见。
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
视频技术与制作
随着视频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制作 将更加精良,画面质量、音效和后期剪辑等方面都将有 显著的提升。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文案PPT课件
2021
10
(三)嘉宾的类型
四、嘉宾人选 • 电视谈话节目嘉宾的类型: 1.1.与话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 2.2.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2021
11
1.嘉宾个人素质
• 生活态度积极,能够善待他人; • 有见解有个性,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波
逐流; • 善于思考,思维清晰,表达流畅; • 坦率诚恳,愿与人真诚交流; • 比较宽容,能倾听理解他人; • 个性比较外向,能尊重他人; • 能够接受公众对自己的评判。
• 通过来信、来电、电子邮件自荐参加; • 通过外联人员组织观众; • 委托专门的公司选择和组织观众。
• 现在的电视谈话节目一般都通过前两种方式组织 观众,第一种方式组织的观众谈话质量高,但是 比较分散;第二种通过集体组织,但是对话题的 了解和发言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可以将这两种方 式相结合。
2021
2
我国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 广义:指所有以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 的电视节目,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 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
• 狭义:是指在一个相对限定的谈话现场, 主持人和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的群言式的 讨论。
2021
3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 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 新闻时事类、社会话题类、娱乐话题类 、专业话题类、生活情感类
–遴选机制——对选题进行评价和筛选 –策划机制——对选题进行符合栏目特点的设计 –应急机制——根据突发新闻事件迅速确定选题 –储备机制——储备选题保证栏目顺利稳定进行
2021
6
(一)确定选题
• 对选题进行初选的原则和依据:
1.栏目自身定位和收视群体; 2.制作团队的特点; 3.选题的可操作性; 4.选题的性质,寻找独特点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3
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3_我是一片云_百度空间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我是一片云自然之我,融于自然之地;自然之地,隐于吾心……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查看文章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32008年06月07日星期六 12:47 第三节嘉宾与观众的选择与设计一、嘉宾的选择嘉宾确定是谈话节目策划中的重要一环,谈话节目的魅力在于它是意见表达的公共平台,嘉宾和观众都是主角。
观点和见解是从现场嘉宾和观众中来,各种意见的表达才使谈话节目的信息量大,气氛活跃。
嘉宾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话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二是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策划很重要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嘉宾,并对嘉宾的个性、观点进行深入的了解。
1、选择嘉宾的原则西方谈话节目嘉宾的选择:嘉宾必须带有煽动性的情绪谈论与话题有关的事情,而忌言他(她)生活中与此无关的事情。
嘉宾不能保持沉默,必须懂得所讨论的话题无不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有关,因此必须不断地诉说。
嘉宾必须表现得能够被人理解的有代表性的美国人,而且嘉宾的行为、语言和外表必须足够古怪,以使人娱乐,并且给观众造成一种优越感,使观众为没有成为其人而感到庆幸。
嘉宾事先也不被告知遇到什么样的人。
谈话嘉宾应具有的一般素质要求:嘉宾首先应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个案式的人物能够具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愿望和热情,能够具有接受公共对其进行评判的心理。
专家的观点应该独到真实,而非人云亦云。
2、与嘉宾的沟通对于与话题有关的当事人,策划人应该尽量详细地了解其成长经历、背景和个人观点,并能够说服嘉宾参与现场的谈话。
3、沟通中的一次性原则一次性最佳原则:是指一个问题只让嘉宾回答说一遍,以保持嘉宾谈话的新鲜感和兴奋度,谈话节目是强调即兴原则的,保持嘉宾在现场谈话的新鲜感,策划或编导在前期沟通时会采取一些迂回提问的方式,或者旁敲侧击地从当事人的亲戚朋友中获得相关信息,在节目正是录制时才向嘉宾提出相关问题。
“他们来了,我去看看他们,或者录像之前我们握握手,聊聊天,但是,我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切的,我要尽量回避节目将涉及的话题,可以谈别的,天气、物价、生活水平什么的都可以,就是不能谈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方案
访谈即将结束,然后是互动过程的结束;第二种结束形式再 加上主持人的结束语和致谢程序。
❖ 1.通过访谈的主题推进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结 束访谈
❖ 2.通过对整个访谈的回顾结束访谈 ❖ 3.通过嘉宾的才艺表演和赠送礼物结束访谈 ❖ 4.以互动+主持人独白的形式结束访谈
进行。 ❖ (一)话题的引入形式 ❖ 几乎所有话题都由主持人引入 ❖ 话题的引入形式尽量与具体的访谈融为一体。
❖ 主持人与嘉宾不对等的话语权,及其所承担的不同话语角色 的具体体现:主持人引入话题,引导访谈进程,嘉宾在主持 人的引导下展开话题,推动访谈进程
❖ (二)并列展开的话题结构 ❖ (三)逐级推进的话题结构 ❖ 访谈话题围绕反弹的主题展开,整个访谈围绕总主题展开,
推进访谈进程 ,行使其对访谈的话轮转换机制的控制权。 ❖ 1.主持人的提问与嘉宾的回答 ❖ 主持人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嘉宾通过回答确认并展开话题,已经确认的
话题在主持人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过程中不断推进,直至访谈结束。 ❖ 主持人在提问的同时也在为观众提供信息。
❖ 2.主持人与嘉宾合作—日常谈话的话轮结构特征 ❖ (1)较多地运用日常谈话中接受新信息时的反馈词语 ❖ 主持人运用这些词语作为话语手段表示接受对方话语信息,
事件为主题,而是从娱乐、游戏等形式入手。谈话现场形式 自由,轻松,经常穿插演艺节目形式。节目中“秀”的因素 更加突出。 ❖ 台湾《非常男女》 ❖ 湖南卫视《玫瑰之约》 ❖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
❖ 4.专业类谈话节目 ❖ 这类节目脱胎于一对一的人物专访,但是又加入了谈话现场
的综合元素。这类节目的题材大多就某一专题或以精英人物 的个案和相关事件为线索,人物背景和发展经历以及其与时 代社会的碰撞常常是节目谈论的焦点。 ❖ 中央电视台《对话》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中国谈话节目的发展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 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热 播 《实话实说》更具有市场化背景下现代电视节目 生产的自觉意识:话题甄选、谈话层次设计、有 关资料的准备、记者前期调查、嘉宾的选择搭配、 主持人的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策略、现场乐队功 能等。 “中国电视说话方式的根本变革”
第六章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一 谈话类节目概述
定义、发展历史
一、谈话类节目的定义 p94
一种由主持人引导,在特定环境中,谈话 参与者围绕某一主题阐述和讨论观点的节 目。参与者包括特邀嘉宾和现场观众(包 括直播节目的外场观众),他们是节目的 主体,谈话节目一般在演播室录制,问题 和观点构成节目内容
嘉宾
一般邀请与所讨论话题密切相关的专业人 士、学者、官员、或者是事件的当事人
选择嘉宾的注意事项
嘉宾的表现能力(表演、表达)
嘉宾的代表性
受众
广播谈话类节目一般应当开放热线电话, 让受众参与节目并发表意见 电视谈话节目多设置现场观众,作为受众 意见代表
平等、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
话题
嘉宾 受众 节目主持人
话题
话题是必须能够引起反响并且适合在广播 电视中谈论 话题应与节目时长相对应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婚前财产公证 酒后驾车致严重交通事故如何定刑
话题要选好切入点
从小处入手,把大事、大道理化入小事中 (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带锁的抽屉?) 在敏感话题、有争议话题的切入点处理中 要善于把握分寸,正确引导,利于后面谈 话中的顺利进行。
1、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于美国、 2、广播谈话节目成熟于三四十年代 3、电视谈话50年代出现,NBC1954年推出的 《今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 4、50年代,电视逐步走向商业化,新闻栏目 中推出了争论性的谈话节目,与此同时,温和 的杂耍谈话节目正式推出 5、60年代,节目的低成本使得谈话节目大发 展,日间节目出现了交谈性节目 6、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出现了一种趋势, 节目内容、外观更注重现实生活 7、80年代到90年代的脱口秀变得更有对抗性, 更尖锐,节奏更快,充满了流言蜚语和丑闻 8、90年代脱颖而出了新一代主持人,一些以 主持人命名的脱口秀标志着此类节目中主持人、 嘉宾、现场观众和收视者之间密切的关系《拉 里· 金现场》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特点
互动性:嘉宾与主持人之间,以及嘉宾 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是此类节目的重要特 点。
起源与发展
起源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最初的形式是邀请政治 人物进行访谈。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节目形式逐渐普及,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涵盖 了时事、娱乐、文化等多个领域。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优秀节目案例分享
案例一:《杨澜访谈录》
凭借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和深入的访谈内容,《杨澜访谈 录》成为了中国访谈类节目的代表之一,为观众提供了 了解名人、专家思想的平台。
背景介绍:*凤凰卫视的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 凭借其真诚、温婉的主持风格,采访了众多国内外知名 人物,深受观众喜爱。
节目形式与分类
• 节目形式 • 访谈式: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的方式进行。 • 讨论会式:邀请多位嘉宾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类似于辩论。 • 电话式:听众通过电话参与节目,与嘉宾或主持人进行互动。 • 直播式:在现场进行访谈或讨论,具有实时性。 • 分类 • 时政类:主要讨论政治、社会等时事话题。 • 娱乐类:主要讨论影视、音乐等娱乐话题。 • 文化类:主要介绍文化、历史等人文话题。
对同类型节目的收听收视数据进 行收集和分析,了解竞品的优势 和劣势。
听众反馈与评价
调查问卷
01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听众对节目的评价和建议,收集第一手
反馈信息。
网络评论
02
关注网络平台上的听众评论和建议,了解听众的诉求和不满。
热线电话
03
设立热线电话,接受听众的投诉和建议,及时了解听众反馈。
节目改进与优化建议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观看我们的谈话类节目。
我是主持人XXX,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几位嘉宾来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
(依次介绍嘉宾)主持人: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逐渐增大。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今天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首先,我想请教一下我们的嘉宾们,你们是如何理解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的呢?嘉宾1:对我来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意味着在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努力工作,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要注意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与家人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嘉宾2:我认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重心,但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让工作过度占据我们的生活,也不让生活中的事情影响到工作。
主持人:非常有见地。
那么,你们认为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嘉宾3: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反应,比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在工作中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不仅身体会出现问题,心理上也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调整工作与生活的角度来缓解压力。
嘉宾4:此外,建立健康的工作习惯也很重要。
例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过度加班;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寻找支持,与同事和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主持人: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最后,我想请每位嘉宾给我们的听众/观众分享一些关于保持身心健康的小窍门。
嘉宾1:我觉得人们要给自己留够休息时间,不要一直追逐工作上的成功,也要学会放松,享受生活。
嘉宾2:我个人推崇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
嘉宾3:我建议大家培养爱好和兴趣,有时间时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这样可以开阔眼界,让自己有更多的享受和满足感。
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意义
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意义摘要:本文对电视谈话节目体现出的文化意义进行理性探讨,尝试着借此以期对中国目前的谈话节目制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文化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电视谈话节目大行其道,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中受众的文化选择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特征。
传播学者陆晔认为“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
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
……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社会文化格局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多元与开放的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
” ①一、人际传播介入大众传播,提高电视文化传播效力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有效介入使节目本身具有了独特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的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最优化。
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神情自然、亲切随和、落落大方,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作真诚的交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流情境,使大众传播摆脱了媒介机器的冷漠与单调,缩短了荧屏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拆除了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藩篱与壁垒。
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把对观众和嘉宾生活的关注凝聚在倾听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谈话的主题逐步引向深入。
在她的节目中,经常涉及到性、虐待儿童、吸毒、社会暴力等非常敏感非常刺激的话题,更有与上司不和、饮食过度、缺乏自信、尊严受损这类个体化和心理因素很强的话题。
但在她极富耐心和魅力的带动和启发下,来自普通人群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倾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隐秘,并通过这种倾诉来缓解郁结心底的压力。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头脑风暴
• 《头脑风暴》是 第一财经传媒开 办立足国内,面向 全球优秀企业总 裁的大型财经深 度访谈节目。
第42页,共74页。
谈话方式
1.群言模式
• 即有现场观众参与,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组
成的“三结合”的大场面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 》。 • 主持人对场面的引导和控制尤为重要。既要启发 、活跃场面,又要对表现欲过强的嘉宾和现场观 众进行适当的控制。
• 4、60年代,节目的低成本使得谈话节目大发展,
日间节目出现了交谈性节目
• 5、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出现了一种趋势,节 目内容、外观更注重现实生活
• 6、80年代到90年代的脱口秀变得更有对抗性,更尖
锐,节奏更快,充满了流言蜚语和丑闻
• 7、90年代脱颖而出了新一代主持人,一些以主持 人命名的脱口秀标志着此类节目中主持人、嘉宾 、现场观众和收视者之间密切的关系.
• 《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 视的一个谈话类节目,胡 一虎主持。选取每周在社 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 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 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 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 宾发表意见或精辟见解, 节目以讨论形式进行。
归真堂活熊取胆/vod/mp4/44/44417.shtml
第14页,共74页。
社会生活类
• 往往涉及家庭、恋爱、婚姻、伦理、 道德、法律、人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生 活内容的方方面面,讨论社会的良性运 行、文化的交融沟通、人际的和谐相处 ,一般是受大众关注的“软”性话题。
第15页,共74页。
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
/s?n=1&word=%EF%CF%EF%CF%C8%FD%C8%CB%D0%D0%202012031 6&f=4&id=919
娱乐性电视谈话节目
《强心脏》
• 《强心脏》是韩国SBS制作的 一档谈话节目,于2009年10月开 播,由姜东虎和李胜基主持,时长 90多分钟,每期有20名左右的艺人 参加,给出话题,通过两两对决选 出优胜,最后优胜的即为“强心脏 ”所谓强心脏,表明节目秉持“只 有刺激心脏的猛料才能生存”法则 ,吸引观众好奇心,提高收视。“ 娱乐性极强” 《天天向上》、《康熙》、
2.3 青年话题电视谈话节目不可避免的娱乐倾向----《世界青年说》
经韩国《非首脑会谈》正版授权,由江苏卫视和好看传媒联合制作。 每期节目邀三名主持人、十一国型男代表(TK11)和一名明星嘉宾出席,围绕当下 世界年轻人最关心的议题展开讨论,融首脑会谈的庄重仪式和轻松诙谐的谈话氛围 于一体,力求以全球性眼光审视议题,探求答案。
1.1.2 明星访谈节目举例:《鲁豫有约》
《鲁豫有约》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性节目,凤凰卫视于1998年开播 ,后进入中国大陆电视,2002年到2004年,共访问了156位焦点人物。2008年 湖南卫视购买中国大陆区独播版权并与4月14日开始播出。2010年1月4日,《 鲁豫有约》登陆安徽卫视。[1] 2015年,《鲁豫有约》全新升级改版,并登陆 旅游卫视。
•
1.2.2 具有欧美风格的娱乐性谈话节目
东方卫视的《金星秀》、《今晚80后脱口秀》和浙江卫视的《壹周 立波秀》是国内极具欧美气质的娱乐性谈话节目代表。 欧美风格 1.语言感染力强 2.话题参与度高 3.语言表达多元 4.交流互动强 5.视角处于平民化、 公众化 6.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高 语言形式创新(方 言、口音) 传播特征改变( 依托本土受众) 板块设置改变
本土化
2
国内青年话题 电视谈话节目引领 潮流
2.1 青年话题类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类节目
XXX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实际操作考核试卷(外检)笔试分数:60分□开卷□闭卷实操分数:4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1空1分,共20分)1.防抱制动装置检验方法:打开,观察ABS指示灯或指示灯,对于检测相关装置。
2.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号牌号码和分类,应与机动车签注的内容(或机动车登记信息)一致。
3.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所有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不应出现被、挖补、、垫片、重新涂漆(设计和制造上为保护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而采取涂漆工艺的情形除外)、擅自重新打刻等现象,对于起出厂的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 kg的栏板式、仓栅式、自卸式、罐式货车及总质量大于或等于的栏板式、仓栅式、自卸式、罐式挂车还应在其货箱或常压罐体(或设计和制造上固定在货箱或常压罐体上且用于车架连接的结构件)上打刻至少个车辆识别代号。
4.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送检乘用车在不改变车辆长度、宽度和车身主体结构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装、、换装散热器面罩/保险杠、更换轮網(更换后轮胎规格不应变化)的,提醒机动车所有人及时申请换发机动车行驶证后视为合格。
5.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车辆不应有“加高、加长、加宽货厢”“拆除顶盖”“拆除顶棚杆”“换装大尺寸罐体”等非法改装情形。
6.车窗玻璃应齐全,驾驶人视区部位应无、破损,客车、重中型货车驾驶人视区以外的车窗玻璃不应有穿孔或长度超过的裂纹,所有车窗玻璃不应张贴。
7.教练车应在车身两侧及后部喷涂有高度大于或等于的“教练车”字样。
8.机动车设置的喇叭应能有效发声;(三轮汽车除外)还应设置辅助喇叭开关,其工作应可靠。
9.、旅游客车和校车的所有车轮及其他机动车的转向轮不应装用翻新的轮胎。
10.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2014年3月1日起出厂的、2020年1月1日起出厂的其他汽车(乘用车、三轮汽车除外)应装备驾驶人汽车安全带佩戴提醒装置。
8谈话类电视节目
个案分析
面向25岁―38岁都市女 性,纵论新锐观点,探 讨深度话题 宣告了我国电视谈话节 目的分众时代已经来临
个案分析
节目时段的开发 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选题
能谈
可谈
个案分析
通过话题的设置,引领 中外嘉宾谈论对东西方 文化差异性的感受和认 识,并为此提供了一个 相当自由平等的对话空 间 采用了同声传译的技术 手段,消除语言障碍
个案分析
更真实更贴近明星本色, 使嘉宾不为人知的一面 暴露。 说嘉宾直接决定节目质 量。嘉宾如果选择不当, 直接影响节目质量
个案分析
滥情遭质疑
个案分析
《一虎一席谈》2006中国电 视榜”中摘得“最佳谈话节 目”桂冠。它改变了以往谈 话节目的“宣讲”式传播, 开创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群 口时代 选题体现出时效性、贴近性 和丰富性 节目的形式显现谈话的魅力 (辩论形式、观众充分参与、 重量嘉宾) 主持人本人而言,胡一虎最 大地呈现了自己的个性, “把‘主持’缩得小,把 ‘人’放得更大”。(白岩 松)
谈话节目特点
特点 1、观众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 2、定位平民化 3、集团作战特点 4、主持人的区别
谈话节目种类
话题类型(社会类、新闻类、生活类);交流方式(论争型、访谈型、讨论 型、倾听型);按参与对象(行业、特殊人群); 播出方式(录制剪辑播出、 实况播出) 就某一新闻或专业话题与嘉宾 进行访谈,以信息传达为目的 的谈话节目。这种节目多在演 信息交流类的谈话节目 播室或某个特定场所进行,基 (《对话》、《东方之子》) 本形态为主持人、嘉宾的访谈, 辅之相关的新闻资料,有的有 观众参与,在节目进行的同时, 人际沟通类的谈话节目 观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讨 以大众参与的人际倾诉或讨论为 论 (《龙门阵》、《锵锵三人行》) 主体,具有较强可视性的谈话节 目,强调平等交流,重视的不是 权威性,而是大众参与性,以及 娱乐煽情类的谈话节目 正常人际沟通所产生的愉悦性、 通过特殊人物的选择或特殊场景 (《艺术人生》、《超级访问》) 放松感, 的设计,以娱乐轻松的话题展开 的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
按照谈话内容来分,
按照节目形态来分
叙事型谈话
叙事型谈话是指以讲述故事为谈话内容的节目形态。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型谈话:《超级访问》、《夫妻剧场》、《艺术人 生》、《背后的故事》——通过故事来彰显嘉宾的魅力,增加观众对嘉 宾的了解 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型谈话——重点放在故事本身
电视谈话节目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简史以及现状
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第一期节目《谁来保护 消费者》
庞大的受众群体 独特的主持人 内容为百姓关注的事情,看到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在电视屏幕上敞开心扉真 诚交流
该类节目的要求:话题的高层次、辩论者的高水平、辩论双方的高姿 态 代表节目:《一虎一席谈》(凤凰卫视)——《新周刊》2006年最佳 谈话节目——“不玩玄虚,真刀真枪量观点;摘下斯文,荧屏之上起 硝烟。它首度将选秀的PK精神和网络板砖引入电视节目,演绎热点问 题的多重视角,并展现社会多元的现实图景。”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TV Talk SHOW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谈话节目必 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 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
1:电视谈话节目中谈话应该是一种无脚本的,带有即兴色彩的谈话。— —体现了电视媒体具有的即时传真功能特色。——电视的优势即此时性;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众的选择
通过观众来信、来电、发电子邮件自荐参与 通过外联人员组织观众 把观众的选择委托专门的公司
受众参与
现场观众的互动可以增加谈论的激烈和热闹。 数量:不可太少。 对位:注意与本期节目的一致性。 预埋观众:提前精选,让他说自己想说的话。 可以在前排安排次嘉宾。
场外界入
在可能的情况下,同场外观众进行直接 交流可以大大提高节目质量。直播节目往 往采用call-in(电话接入)的方式,但不 易控制,一般用延时,(外国亦如此)。 现在还有短信、网络通信等方法。
用熟悉的生活与事例来 微言大义,给女性朋友 的精神家园不断地供给 优质原料,从中找到理 想与现实的平衡,自己 的快乐和幸福
宣告了我国电视谈话节 目的分众时代已经来临
个案分析
节目每期约请一位企业界重量级的 商界精英作为主角,同时邀请3位来 自企业界、文化界或演艺界知名人 士组成观察员团,构成立体的话语 互动体系,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 层面展现企业家的个人性情、商业 传奇和精彩人生,观众看到的不是 一个乏味的商业机器,而是一个真 实生动、充满挑战精神的企业家形 象。
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
主持人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风格的塑造者,同时
充当现场控制器的角色。 嘉宾要素 观众要素 话题要素
新闻性、针对性、群众性、公开性、思辨性
谈话节目特点
特点 1、观众直接参与到节目
中去 2、定位平民化 3、集团作战特点 4、主持人的区别
谈话节目的两大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 包括书面语言和声音语言
同的的空间”
最具平民意识的新锐人物(2000年十大新锐人物窦文 涛评语) 他让中国电视开始说“人话”(2004年“新锐200”窦 文涛评语)
“窦氏脱口秀”开启了中国电视的“三人谈”模式, 到今天依然是中国知道分子客厅中的功夫茶。他独创 的这种江湖话语,让F40心领神会,让F4们耳目一新。 (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之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评语) 他有效地令电视与生活中的知道分子们互换着谈资和 学识,并使各种官方消息和民间话语找到了一个相得 益彰的表达出口(2004年中国年度新锐榜之优化生活 特别贡献奖评语)
口 受众群:主要是老年人 口 样式和风格:在演播室录制,带有观众
策划
节目的方向和旗帜,它为整个节目定位,确定 节目宗旨和形象,是使节目能够成为品牌的第 一要素
党性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综合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集体原则
个案分析
以央视《对话》节目为例, 在电视谈话节目平民化风格 兴起之时,《对话》却义无 返顾地走了一条“高、大、 洋”的路子
在众声喧哗的中国电视界,他以清醒的入世精神和默 契的谈话格调示范了主流之外的观点价值(2004年中 国电视榜之“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和主持 人”评语)
谈话节目的低成本引发群发效应,凸显了对主持人内 在功力和话题控制力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他与他的 同行者没有对后起者淹没掉,反而因为对时事和世事 的精到点评,继续赢得一件领袖们的青睐。(2006年 中国电视节目榜之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评语)
嘉宾问题:
主持人决定一 个栏目的成败;嘉 宾决定一期节目的 成败。谈话叙中的 主嘉宾应该是当事 人自己,但也可能 是重要参与者或旁 观者。
嘉宾的选择
权威性 有个性 与节目有直接的关联性 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个案分析
更真实更贴近明 星本色,使嘉宾 不为人知的一面 暴露。
说嘉宾直接决定 节目质量。嘉宾 如果选择不当, 直接影响节目质 量
插片花。即在不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基础上, 可重复使用片花进行隔断。
现场音乐演奏。即在谈话的顿歇处,现场乐 队适时地来一段演奏。
由主持人道出。即主持人要心里有数,通过 问话、总结等承上启下的语言米形成段落感。
制造兴奋点
兴奋点是谈话节目好看的保证。制造兴奋点可 以是把对抗因素引入谈话节目,如对立思想、 对立观点等,也可以是采用制造悬念的手法, 让观众在急切期待的心情下关注节目的发展, 同时又通过节目发展的不可预测性调动起观众 好奇、探究的心理。不断地判断、推测,参与 到节目中来。还可以利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使观 众兴奋起来。还有用大屏幕播放一些外拍资料, 以调节现场的气氛等。
中推出了争论性的谈话节目,与此同时,温和
的杂耍谈话节目正式推出
5、60年代,节目的低成本使得谈话节目大发
展,日间节目出现了交谈性节目
6、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出现了一种趋势,
节目内容、外观更注重现实生活
7、80年代到90年代的脱口秀变得更有对抗性,
更尖锐,节奏更快,充满了流言蜚语和丑闻
8、90年代脱颖而出了新一代主持人,一些以
游戏细节——这里所讲的游戏主要是指为了谈 话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和谈话内容 密切相关的、对话题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或 调节谈话节奏的一些小型的游戏。通过游戏的 展开,让观众、嘉宾在规定的情节游戏中得到 一些感悟,从而很自然地导出主持人想要说明 的道理。
在《对话》的《团队为王》中,编导特地设计 了一次“信任倒伏”的游戏。信任倒伏也就是 信任背摔,让一个人站在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 然后背对着自己的团队直挺挺地倒下来,这个 游戏训练的是团队之间的互相信任。通过这个 游戏的进行,不但大大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把 相对比较静止的谈话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游戏, 极大地调动了嘉宾、现场观众的情绪,同时, 这个游戏很好地检验了团队之间互相信任、配 合默契的程度。
个案分析
《一虎一席谈》2006中国电 视榜”中摘得“最佳谈话节 目”桂冠。它改变了以往谈 话节目的“宣讲”式传播, 开创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群 口时代
一虎一席谈将萃取每周在社 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 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 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 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 见或精辟见解。节目以讨论 形式进行,实话实说,直话 直说,敞开言路,言者无罪。
宾的选择搭配、主持育人节的目风等格其定它节目形态强力渗透;娱乐
位与现场组织策略、和现幽场默乐成队分功显著增强;运作上开始走市
能等。
场化的道路。
“中国电视说话方式的根本变革”
谈话节目的定义
定义 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通过话语形式,
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双渠道来传递信息, 整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营造屏幕内外面对 面传播的信息“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
定位 栏目的定位一般包括栏目的基本功能、受众
群以及样式风格等内容,不同的栏目有着不同 的定位,不同的定位有着不同的观众群,话题 的选择也就各有特色。
策划(策划、选题、主持人、嘉宾和观众 )
中央电视台的《相约夕阳红》栏目的定位: 口 节目的基本功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 求,给老年人以精神关怀和慰藉,加强与老 年人的思想交流和沟通。 口 节目时长:25分钟
《实话实说》一期节目《我爱你科学》的开头 也很有新意,一开始就把观众、嘉宾放在一个 特定的环境中,让嘉宾谈谈听完一首乐曲以后 的感受。这样,主持人、嘉宾、观众都一下融 在一起。主持人的开场白如下:
今年北京刮了十几次大风,大风里面还有沙 尘,在北京的人都体会到了,非常难受。我们 的乐队也觉得特别难受,所以他们专门为这个 沙尘创作了一首乐曲,一起听一听!
主持人命名的脱口秀标志着此类节目中主持人、
嘉宾、现场观众和收视者之间密切的关系《拉
里·金现场》
谈话节目概述
我国谈话节目 产生直接条件和原因
A社会心理原因: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类渴望交流 B受众收视状态的改变:日常化接受 C成本原因:较低的制作成本
产生与发展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
19目93—年—到12909031年年1底月,开国播内的大《大东小方小直的播电室》
文案写作
主题阐述 嘉宾、观众和特殊对象介绍 节目导语 话题结构和问题设计 节目结束语
谈话场的设计
节目开头设计 谈话过程设计 结束部分设计 细节设计
节目开头设计
节目导语及主持人的开场语,首先要使观众很 快明白节目谈什么,怎么谈,要做到简练实在, 准确切题。其次还要营造一个谈话的氛围,使 节目一开始就调动起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 的兴趣,为话题的展开和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非语言符号 体态语 类语言、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人类表情、姿势、手势
谈话节目的分类
叙事型电视谈话节目 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咏乐汇》
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 如:《一虎一席谈》 议论型电视谈话节目 如:《波士堂》、《时事开讲》、《锵锵三人行》
谈话节目定位、策划
我问一问我们请来的客人的感受。
谈话过程的设计
问题设计 首先要增强对观众和嘉宾的了解,使问题设
计得更有针对性。 其次要努力营造一种交锋的状态,使现场嘉
宾与观众形成互动。 第三要警惕问题设计的封闭性.要尽量提出
一些开放度比较大的问题,扩大观众的参与范 围,切忌为观众准备好问题和答案。
谈话过程要有段落感。
细节的设计
物件细节——一些物件的运用可以很好地 起到提起话题、展开情节的结构性作用。
如在中央电视台《对话》的一期节目《笑 傲江湖 漫话金庸》结尾时,主持人拿出金庸 的漫画头像,金庸先生接过头像比划时的镜 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物件细节 的运用及它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新鲜,有 趣,符合节目内容。
个案分析
每期节目均采用中外观 众感兴趣的、对人类发 展和现实生活有着积极 意义的话题
通过话题的设置,引领 中外嘉宾谈论对东西方 文化差异性的感受和认 识,并为此提供了一个 相当自由平等的对话空 间
采用了同声传译的技术 手段,消除语言障碍
主持人
“挑拨离间:挑是挑起每一个 人说心里话的欲望;拨是撒播 一个种子,去倾听别人的声音; 离是离弃,我要让假病离弃中 国人过去人前不说话的怯懦性 格,“间”同中有异,异中求
谈话类电视节目
谈话类节目概述 谈话节目定位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