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室简介

合集下载

滨州医学院实验室简介

滨州医学院实验室简介

滨州医学院实验室简介滨州医学院实验室简介2015-02-03 12:15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简介一、概况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2011年6月获批成立,前身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医学分子遗传研究所。

目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微RNA与肿瘤基因表达;(2)神经肿瘤生理与损伤;(3)表观遗传与肿瘤以及肿瘤分子病理与临床。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课题6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8项,科研总经费500余万元。

近五年获得科研奖励及成果32项,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 收录23篇。

二、学术队伍介绍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教师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滨州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3名。

谢书阳教授,博士,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滨州市杰出贡献专家,滨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长期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生命科学小RNA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在《Hum Mol Genet》、《Haematologica》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30余篇,担任SCI期刊《FEBS Lett》、《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NRR》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持或承担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烟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Outstanding Postdoctoral Clinical Fellow Presentation Award等60余项奖励,被授予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五四青年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较新和热门的二级学科,着重对学生进行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手段、方法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现象。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向其它各学科的渗透,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因此,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且大多数导师年富力强,其学术造诣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学科已经形成了梯队合理,教学和科研整体实力较强,团结进取,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创新群体。

多年来从事着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和省、市等层面的基础、应用基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如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基金等研究项目,此外还有国际合作项目。

本学科集中了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上形成了以水生生物为实验材料的专业特色。

多年来本专业的教师一直从事核酸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酶)的纯化与功能鉴定、转基因鱼、分子遗传标记在水产养殖动物育种上的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有二个研究方向:1、水产养殖动物分子生物学;2、水产养殖动物基因工程。

本学科设有生物技术教研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酶工程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和细胞工程实验室。

具备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的总额达400多万元的相关仪器设备,如:核酸工作站、凝胶成像系统、超纯水系统、ABI377测序仪、培养箱、高速冷冻离心机、荧光可见分光光度仪、制冰机、分子杂交箱、发酵PCR仪、CO2罐、蛋白分步收集器、超低温冰箱、空气浴摇床等。

生物化学实验室简介

生物化学实验室简介

生物化学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开展生物化学研究的科研场所。

我们的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生物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及应用。

在这个实验室中,我们不仅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还开展相关实验,探索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实验设备我们的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分析生物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

其中包括核磁共振仪(NMR)和质谱仪用于分析分子结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以及蛋白质分析仪和DNA测序仪等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

这些设备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确保我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和测定样品中的生物分子。

此外,实验室还拥有各种常用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满足各种实验需求。

二、研究领域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我们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关注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及其发挥机制。

同时,我们还探索了生物分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其次,我们在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代谢途径是生物体内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的重要过程,通过研究代谢途径,我们能够揭示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及其调控机制。

信号转导则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过程,研究信号转导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讯网络和相应的疾病机制。

此外,我们还致力于开展药物研发和分析。

通过对生物分子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我们能够评估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为疾病的治疗作出贡献。

三、研究成果和应用多年来,我们的实验室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们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并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我们的研究成果涉及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和理论支持。

我们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所属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实验教学目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同时开设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态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某些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反应现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及相关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准确记录、科学分析并作出实事求是的实验报告能够加强提高自身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要求本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

实验通过学习滴定,比色,层析,电泳、PCR等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相关基础实验技术,以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仪器的使用,来分析生物体中糖,蛋白质,核酸,酶等生化物质及代谢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使用能力及严格的科学作风,掌握基本的生化与分子研究技能为深入各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课程内容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设计创新性实验锻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结合所学基本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增加学生自身科研主动性,实验设置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及动手能力。

(二)学生任务经过多层次的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如生物化学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技术。

2•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一)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一)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一)引言概述:生物化学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生物化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流程、实验室安全措施、实验室团队以及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1.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包括PCR仪、电泳装置、核酸纯化仪等。

2. 蛋白质生物化学实验设备:包括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3.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

4. 基础实验设备:包括移液器、pH计、离心机等。

5. 数据处理设备:包括电脑、软件等。

实验流程:1. 打样准备:收集样本、制备试剂和媒介物。

2. 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目的、制定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

3. 样品处理:样品预处理、提取、纯化。

4.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包括反应、分离、测量等。

5. 数据分析和解读: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规范:遵循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2. 个人防护:佩戴实验室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生物废物和化学废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4. 灭菌消毒: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灭菌消毒。

5. 应急准备:了解应急处理方法,例如处理紧急事故和火灾等。

实验室团队: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2. 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操作。

3. 实验助理:协助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和实验操作。

4. 研究人员:从事生物化学研究,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5. 学生实习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实习,从事实验辅助工作。

实验室的未来发展:1. 技术升级:引进最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升实验室的研究能力。

2. 合作交流:与其他实验室、科研机构和学术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3. 人才培养:加强对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科研水平。

4. 科研成果转化: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介绍2篇

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介绍2篇

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介绍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介绍精选2篇(一)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乃至全球享有盛誉的一所顶尖大学,其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也是该校科学学科中的翘楚之一。

以下将对该专业做一个简要介绍。

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及其遗传变异的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不仅关注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还涉及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体内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

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凭借其学科优势和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在该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细胞信号传导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掌握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

除了课程学习,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

专业设置了一系列的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参与科研项目,掌握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此外,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交换项目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在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实习和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优秀的教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

这些教师和科研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和科研资源。

就业方面,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毕业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题库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题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题库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编制2004年7月使用说明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题库创建于1996年,随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题库的内容和题量也随之得到修正、完善和补充。

其目的是为教研室教员在教学命题过程中,提供参考和规范,帮助完成命题。

二、在使用该题库进行命题过程中,每个教员必须依据上课对象、教材以及大纲要求于以参考,并结合实际选择、修改和补充;反对全文抄袭。

三、每个教员在使用、参考题库中,应将自己新的命题内容及早提交教研室,以便使题库的题量得到不断扩充、更新和修正。

四、未经教研室批准,该题库不得向外泄露,尤其是学员,以免造成教学中误导。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2004年7月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A、氨基酸种类的数量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C、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D、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E、氨基酸的连接方式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骨架链原子的空间排布3、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A、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所致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C、肽键的键长较单键短,但较双键长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E、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4、通过“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认为错误的概念是()。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B、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维系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C、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但DNA变性后则不能恢复D、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E、蛋白质亚基具有三级结构,而tRNA三级结构呈倒L形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一章学习,告之我们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简介_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简介_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简介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创立于1949年,原名生物化学教研室。

随着学科的发展,按国家科委学科分类,1998年易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著名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专家侯祥川教授是教研室创始人。

50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教研室建设已有相当规模,1978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军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全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目前教研室的编制22人,在编16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2人,实验师2人,实验员2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师队伍中大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生命科学向分子水平的纵深发展为学科的发展增添无限生机。

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已从早年的营养、维生素和酶、蛋白质、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功能等逐步转移。

外源基因克隆表达、调控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线粒体分子生物学、生物膜与疾病关系等已成为学科当前的研究方向。

教研室拥有DN A分子克隆研究室、细胞培养室、高速离心机室、同位素室、计算机室、动物房等科研设施;承担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课题1项,军队重点课题分项目1项,企业资助2项。

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酸cDN A,并于原核和真核细胞系统表达,该cDN A序列为美国GeneBank收录,该研究还在基因对20α羟类固醇脱氧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方面有重大发现,其论文发表于Biochemica l a nd B iophy siocal Research Comm unications,Endocrino log y等国际著名专业刊物。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国内外首次发现丹参酮Ⅱ-4磺酸钠是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有效抑制剂;提出失血性休克治疗除了改善组织缺氧外,必须直接防治线粒体损伤才能恢复组织细胞能量供给;儿茶酚胺类是氧化磷酸化偶联增强激素,大鼠的烫伤模型在早期烫伤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增强。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一、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欧洲化学生物学的一个专门刊名为ChemBioChem刊物,这部刊物在我所阅读的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我查到该文献的两位主编分别是Jean-Marie Lehn教授和Alan R. Fersht教授,他们在诠释刊物的宗旨[1]时指出:ChemBioChem意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使命是涵盖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到DNA/RNA,从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到信号传导,从催化抗体到蛋白质折叠,从生物信息学和构造生物学到药物设计,这一范围宽广而欣欣向荣的学科领域。

既然化学生物学涵盖面这么广泛,它到底和其它学科之间怎么区分呢?想到拿这个题目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课堂讨论中的内容,我们小组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对化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化学生物学的分析手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方药物开发和寻找药物靶点。

当时课堂上对于题目中三者展开过热烈讨论,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它如何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分别出来,这也是我自己最开场产生过矛盾的问题,这里我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1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构造、化学现象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物学分支学科[1]。

根据一些生物化学的书我归纳了一下,其研究的根本内容包括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的鉴定,对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构造与功能测定,以及研究酶催化,生物膜和生物力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拟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

通过对生物高分子构造与功能进展的深入研究,提醒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分子生物学简介

分子生物学简介

分子生物学(molecHarbiology)从分子水平研究作为生命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重点研究下述领域:(1)蛋白质(包括酶)的结构和功能。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

(3)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4)生物调控的分子基础。

(5)生物进化。

分子生物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结构分析及高分子化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

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发展成生命科学中的带头学科。

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 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

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

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说长期以来都是科研的重点,惟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

本世纪50年代以前的生物学研究,虽然有些已进入了微观领域,但总的来说,主要是研究生物个体组织、器官、细胞或是亚细胞这些东西之间的相互关系。

50年代中期,随着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生物学才真正开始了其揭开分子水平生命秘密的研究历程。

到70年代,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又给人们提供了研究DNA的强有力的手段,于是分子生物学就逐渐形成了。

顾名思义,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分子生物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也为基因工程的出现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基因工程就是分子生物学的工程应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国内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理化学和动物组织化学等方面。

然而,在1953年丹麦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使得生物化学的研究方向开始从组织水平转向分子水平。

1961年,陈芳允和史研英为了探究核酸合成中的倒转录酶和RNA聚合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核酸研究室。

随后,中国的生物化学研究逐渐朝着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

1970年代,中国生物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当时,学者们已经开始进入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阶段。

1980年代,基因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结构解析成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一些重要的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也开始陆续成立,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

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01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内第一个以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为研究重点的实验室。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为该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以促进生物分子研究。

当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展。

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如在2003年成功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中国工程”。

2009年,中国科学家又成功解构出了HIV-1病毒的膜蛋白和核心蛋白复合物的结构,这是该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中国科学家主要关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因调控以及代谢物等方面的研究。

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

同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也在不断增加。

国内一些主流学术期刊包括《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

此外,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的中文版也在中国出版。

复旦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室简介

复旦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室简介

复旦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简介一.课题组介绍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下称复旦MCB)于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初成立,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管坤良教授和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熊跃教授共同领导,现位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上海医学院。

运用分子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蛋白和基因组学等手段,致力于代谢与肿瘤领域研究,涉及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密切合作。

复旦MCB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我国科技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等多方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同时,实验室还整合了学校原有学科(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的优势力量。

成立九年来,经过各方坚持不懈的努力,复旦MCB现已初步成为了一支硬件设备齐全,实验技术成熟,研究方向明确,朝气蓬勃,潜心学问的科研队伍。

该实验室现有人员,包括4名PI,1名管理员,2名技术员和2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开辟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代谢与人类疾病”的创新研究领域,显示了向临床医学转化的巨大潜力。

复旦MCB科研团队成立12年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50篇(详见如下“课题组发表论文”)。

其中研究论文46篇,包括Science (3篇)、Cancer Cell (2篇) 、Cell Metab (1篇) 、Mol Cell (6篇) 、JCI (2篇) 、Genes Dev (2篇) 、Cell Res (1篇) 、Nat Commu (1篇) 、EMBO J (2篇) 、Cancer Res (2篇)以及Oncogene (4篇)等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

另外,复旦MCB在Cancer Cell、Cell、J Cell Biol、Trends Biochem Sci、Curr Opin Cell Biol、Clin Cancer Res和Cell Re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评论或综述,共计10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负责人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负责人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责任教授简介胡新文,1963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留学回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

2000年5月任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2001年8月任院长,现任海南大学党委委员、农学院院长。

兼任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专家,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海南省儋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组成员,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南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现在微生物学。

从事真菌学、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多篇。

完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科研项目4项,校科技基金项目2项。

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著作奖、湖南省优秀图书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热作两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海南省优秀论文奖、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先后应邀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讲学考察。

先后获全国科教兴国创新人才奖、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突贡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海南省道德模范、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黄惜,男,1969年10月生,海南省琼海市人,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带生物抗逆分子机理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本科、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后。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资助获得者、海南“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是一个致力于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科研机构。

我们的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效、专业的团队,致力于生物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实验室内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质的实验材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我们已经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一、实验室目标我们的实验室目标是深入探索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揭示出生物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努力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医疗、农业等领域,为社会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方向在生物化学实验室,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研究:我们致力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探索蛋白质在细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技术,我们可以观察到蛋白质的微观结构,揭示其功能的机制。

2. 酶的催化机制:我们对各种酶的催化机制进行研究,探索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通过深入理解酶的催化过程,我们可以为新药物的研发和工业生产提供指导。

3. 代谢途径研究:我们研究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揭示生物分子在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代谢途径,我们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和营养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4. 脂质研究:我们深入探索脂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其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脂质的特性和功能,我们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三、研究成果多年来,我们的实验室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我们的研究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并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和学术荣誉。

以下是我们实验室的一些研究成果:1. 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

2. 揭示了一种重要酶催化机制,为新药物的研发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指导。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责任教授简介胡新文,1963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留学回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

2000年5月任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2001年8月任院长,现任海南大学党委委员、农学院院长。

兼任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专家,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海南省儋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组成员,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南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现在微生物学。

从事真菌学、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多篇。

完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科研项目4项,校科技基金项目2项。

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著作奖、湖南省优秀图书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热作两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海南省优秀论文奖、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先后应邀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讲学考察。

先后获全国科教兴国创新人才奖、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突贡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海南省道德模范、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黄惜,男,1969年10月生,海南省琼海市人,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带生物抗逆分子机理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本科、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后。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资助获得者、海南“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研究的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

生物化学主要关注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而分子生物学则更侧重于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生物体是由各种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如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

生物化学主要研究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合成和降解过程,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酶的催化机制、代谢途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内容。

1.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之一,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过程。

生物化学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蛋白质是如何通过其特定的结构来实现其生物学功能的。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结构(立体构象)和四级结构(多个蛋白质亚基的组合)。

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酶的催化、结构支持、运输、信号传导等。

1.2 酶的催化机制酶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生物化学研究酶的催化机制,揭示了酶是如何通过其特定的活性位点与底物结合,并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酶的催化机制包括底物与酶的结合、酶促反应的进行、产物的释放等步骤。

酶的催化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

1.3 代谢途径代谢是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生物化学研究代谢途径,揭示了生物体内各种物质是如何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来合成或分解的。

代谢途径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等,这些代谢途径相互联系、相互调控,共同维持生物体内稳态。

1.4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息载体,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生物体能够传承基因信息、实现基因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简介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采用化学以及物理学和免疫学等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故又称生命的化学。

通常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等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与交叉。

一、概况
长沙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6月,隶属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生化实验室总面积为1979平方米,布局合理,学生实验直接用房面积为1300平方米,每次学生实验人均使用面积为10.8平方米。

学科现有教师2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

学历结构合理,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1人。

学科负责人朱传炳教授。

学科设有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室、仪器室、生化实验技术研究室等,具备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多种仪器设备。

二、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长沙医学院主干学科之一。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年承担临床、护理、药学、预防、口腔、针推、中医、影像专业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课课程,年平均完成3557学时实验教学任务。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规范教学各环节,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质量一直处于优秀水平。

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长沙医学院先进集体,2010年获得“三育人”先进集体。

还有多名教师获得长沙医学院教学优秀奖。

三、科研
实验室辅助教研室教师从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量代谢障碍的研究、血吸虫疫苗研究、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肿瘤的单基因功能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的基因多态性、天然产物的提取纯化及其作用等七个方向的研究,目前共承担湖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经费二十余万,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教材6部。

获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