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基本模型复习
微专题10 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之四大模型++++课件+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总复习人教版(山东)
![微专题10 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之四大模型++++课件+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总复习人教版(山东)](https://img.taocdn.com/s3/m/2ead06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原型
【等量关系】BC为公共边
20
变式
【等量关系】如图①,BF+FC+CE=BE;
如图②,BC+CE=BE;
如图③,AB=GE,AG=BE,BC+CE=AG,DG+AB=DE
21
【针对训练】
8.(2024·江西中考)图1是世界第一“大碗”——景德镇昌南里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建
筑,其造型灵感来自于宋代湖田窑影青斗笠碗,寓意“万瓷之母”.如图2,“大碗”的主
2.(2024·济宁三模)如图,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所成斜坡的坡度i=1∶2,如果它把物
3
体送到离地面3米高的地方,那么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米.
5
3.(2024·淄博二模)如图1,是工人将货物搬运上货车常用的方法,把一块木板斜靠
在货车车厢的尾部,形成一个斜坡,货物通过斜坡进行搬运.根据经验,木板与地面
∠AFE=58°,BF的延长线交AD于点E,求建筑物AD的高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
位).(参考数据:sin 58°≈0.85,cos 58°≈0.53,tan 58°≈1.60)
18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四边形BEDC是矩形,
∴DE=BC=1.5 m.
∵tan∠ABE= ,tan∠AFE= ,
尺.(假设秋千的绳索拉的很直)
11
(1)如图1,请你根据词意计算秋千绳索OA的长度;
(2)如图2,将秋千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的位置OA'释放,秋千摆动到另一侧与竖
直方向夹角为β的地方OA″,两次位置的高度差PQ=h.根据上述条件能否求出秋千
绳索OA的长度?如果能,请用含α,β和h的式子表示;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22 解直角三角形模型之实际应用模型(教师版)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22 解直角三角形模型之实际应用模型(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b801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e.png)
专题22解直角三角形模型之实际应用模型解直角三角形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关键,通常是通过作高线或垂线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要注意三角函数的选取,避免计算复杂。
在解题中,若求解的边、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应先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为了提高解题和得分能力,本专题重点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模型。
模型1、背靠背模型图1图2图3【模型解读】若三角形中有已知角时,则通过在三角形内作高CD,构造出两个直角三角形求解,其中公共边(高)CD是解题的关键.【重要关系】如图1,CD为公共边,AD+BD=AB;如图2,CE=DA,CD=EA,CE+BD=AB;如图3,CD=EF,CE=DF,AD+CE+BF=AB。
【答案】该建筑物BC【分析】由题意可知,【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函数,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关键.例2.(2023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数学真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如代替人们在高空测量距离和高度.圆圆要测量教学楼学楼底部243米的C30 ,CD长为49.6米.已知目高(1)求教学楼AB的高度.(2)若无人机保持现有高度沿平行于行,求经过多少秒时,无人机刚好离开圆圆的视线【答案】(1)教学楼AB的高度为【分析】(1)过点B作BG DC通过证明四边形GCAB为矩形,之间的和差关系可得CG【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例3.(2023年湖北中考数学真题)为了防洪需要,某地决定新建一座拦水坝,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斜面坡度3:i,求斜坡AB的长.18C【答案】斜坡AB的长约为10米【分析】过点D作DE BC于点E,在Rt△在Rt DEC △中,2018CD C ,,sin 20sin18200.31 6.2DE CD C ∵34AF BF ,∴在Rt ABF 中,2AB AF 【答案】大楼的高度BC 为303m 【分析】如图,过P 作PH AB 于QH BC ,BH CQ ,求解PH 704030CQ BH ,PQ CQ 【详解】解:如图,过P 作PH则四边形CQHB 是矩形,∴由题意可得:80AP ,PAH ∴3sin 60802PH AP ∴704030CQ BH ,∴∴403103BC QH模型2、母子模型图1图2图3图4【模型解读】若三角形中有已知角,通过在三角形外作高BC,构造有公共直角的两个三角形求解,其中公共边BC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重点模型09 背靠背模型解直角三角形(基础)
![初中数学重点模型09 背靠背模型解直角三角形(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57bb1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4.png)
专题09 背靠背模型解直角三角形【模型展示】【中考真题】1、如图,在活动课上,小明和小红合作用一副三角板来测量学校旗杆高度.已知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AB )是1.7m ,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保持水平,且斜边与旗杆顶端M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旗杆顶端M 仰角为45°;小红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CD )是1.5m ,用同样的方法测得旗杆顶端M 的仰角为30°.两人相距28米且位于旗杆两侧(点B 、N 、D 在同一条直线上).求出旗杆MN 的高度.(参考数据:4.12≈,7.13≈,结果保留整数.)解: 过点A 作AE⊥MN 于E ,过点C 作CF⊥MN 于F ……………………1分 则EF=5.17.1CD AB -=-=0.2 ……………2分 在Rt⊥AEM 中,⊥⊥MAE=45°,⊥AE=ME …………………………………3分 设AE=ME=x(不设参数也可)⊥MF=x +0.2,CF=28x - …………………………………………………………………4分 在Rt⊥MFC 中,⊥MFC=90°,⊥MCF=30°⊥MF=CF·tan⊥MCF ……………………………………………………………………5分 ⊥)28(332.0x x -=+ …………………………………………………………………… 6分 ⊥≈x 10.0 …………………………………………………………………………………7分 ⊥MN ≈12 ……………………………………………………………………………………8分 答:旗杆高约为12米. 【精典例题】1、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于2018年5月成功完成第一次海上试验任务.如图,航母由西向东航行,到达A 处时,测得小岛B 位于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且与航母相距80海里,再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C 处,测得小岛B 位于它的西北方向,求此时航母与小岛的距离BC 的长.解:过点B 作BD ⊥AC 于点D ,由题意得∠BAD =60°,∠BCD =45°,AB =80. 在Rt △ADB 中,∠BAD =60°, ∴BD =AB·sin60°=40 3. 在Rt △BCD 中,∠BCD =45°, ∴BC =BDsin45°=40 6.答:BC 的长为406海里.2、如图,在数学活动课中,小敏为了测量校园内旗杆AB 的高度,站在教学楼的C 处测得旗杆底端B 的俯角为45°,测得旗杆顶端A 的仰角为30°.若旗杆与教学楼的距离为9 m ,则旗杆AB 的高度是__33+9__m(结果保留根号).3、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灯臂AO 长为40 cm ,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AM 为75°.由光源O 射出的边缘光线OC ,OB 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CA ,∠OBA 分别为90°和30°,求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BC .(不考虑其他因素,结果精确到0.1cm.温馨提示:sin 75°≈0.97,cos 75°≈0.26,3≈1.73)解:在Rt △ACO 中,sin 75°=OC OA =OC40≈0.97, 解得OC ≈38.8 cm.在Rt △BCO 中,tan 30°=OC BC ≈38.8BC ≈1.733,解得BC ≈67.3 cm.答: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BC 大约是67.3 cm.4、如图,A ,B 两市相距150km ,国家级风景区中心C 位于A 市北偏东60°方向上,位于B 市北偏西45°方向上.已知风景区是以点C 为圆心、50k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计划修建连接A ,B 两市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AB 是否穿过风景区?通过计算加以说明.(参考数据:≈1.73)解:高速公路AB 不穿过风景区.过点C 作CH ⊥A B 于点H ,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CAB =30°,⊥CBA =45°,在Rt⊥CHB 中,⊥tan⊥CBH ==1,⊥CH =BH .设BH =tkm ,则CH =tkm ,在Rt⊥CAH 中,⊥tan⊥CAH ==,⊥AH =tkm .⊥AB =150km ,⊥t +t =150,⊥t =75﹣75≈75×1.73﹣75=54.75.⊥54.75>50,⊥高速公路AB 不穿过风景区.5、在一次海上救援中,两艘专业救助船A ,B 同时收到某事故渔船的求救讯息,已知此时救助船B 在A 的正北方向,事故渔船P 在救助船A 的北偏西30°方向上,在救助船B 的西南方向上,且事故渔船P 与救助船A 相距120海里.(1)求收到求救讯息时事故渔船P 与救助船B 之间的距离;(2)若救助船A ,B 分别以40海里/小时、30海里/小时的速度同时出发,匀速直线前往事故渔船P 处搜救,试通过计算判断哪艘船先到达.解:(1)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则∠PCA =∠PCB =90°. 由题意,得PA =120海里,∠A =30°,∠B =45°, ∴PC =12PA =60海里,PB =PC sinB=602海里.答:收到求救讯息时事故渔船P 与救助船B 之间的距离为602海里. (2)救助船A 所用的时间为12040=3(小时),救助船B 所用的时间为60230=22(小时),⊥3>22,⊥救助船B 先到达.6、如图,要在江苏省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MN ,已知C 点周围200米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MN 上的点A 处测得C 在A 的北偏东45°方向上,从A 向东走60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1)MN是否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为什么?(参考数据:≈1.732)(2)若修路工程工程需尽快完成.如果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12天可完成;如果由甲、乙两队单独做,甲队比乙队少用10天完成.求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的天数.解:(1)NM不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理由如下:作CD⊥AB于D,设CD=x米,⊥⊥CAD=45°,⊥AD=CD=x米,⊥⊥DCB=60°,⊥BD=CD•tan⊥DCB=x,⊥AD+BD=AB,⊥x+x=600,解得,x=300(﹣1)≈219.6>200.⊥MN不会穿过森林保护区.(2)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y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y+10)天.根据题意得:+=,解得:y=20.经检验知:y=20是原方程的根.则y+10=30.答: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的天数分别是20天、30天.7、如图,C地在A地的正东方向,因有大山阻隔,由A地到C地需要绕行B地,已知B地位于A地北偏东67°方向,距离A地520km,C地位于B地南偏东30°方向,若打通穿山隧道,建成两地直达高铁,求A地到C地之间高铁线路AC的长(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67°≈0.92;cos67°≈0.38;≈1.732.解:如图,过点B作BD⊥AC于点D,根据题意,得⊥ABD=67°,AB=520,⊥CBD=30°,在Rt⊥ABD中,AD=AB•sin67°,BD=AB•cos67°,在Rt⊥CBD中,CD=BD•tan30°,⊥AC=AD+CD=AB•sin67°+AB•cos67°•tan30°≈520×0.92+520×0.38×≈592(km).答:A地到C地之间高铁线路AC的长592km.8、如图,一架无人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21.4米的点B处,测得地面点A的俯角为47°,接着,这架无人机从点B沿仰角为37°的方向继续飞行20米到达点C,此时测得点C恰好在地面点D的正上方,且A,D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求A,D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sin47°≈0.73,cos47°≈0.68,tan47°≈1.07,≈2.45)解: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过点A作AF⊥BE于点F,由题意可知:CD⊥AD,⊥四边形AFED是矩形,⊥AD=EF,在Rt⊥BCE中,BC=20,⊥CBE=37°,⊥BE=BC•cos37°=20×0.80≈39.2,在Rt⊥ABF中,AF=21.4,⊥ABF=47°,⊥BF==≈20,⊥EF=BE﹣BF≈39.2﹣20≈19,⊥AD=EF≈19(米).答:A,D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9米.9、如图,某海监船向正西方向航行,在A处望见一艘正在作业的渔船D在南偏西45°方向,海监船航行到B处时,望见渔船D在南偏东45°方向,又航行半小时到达C处望见渔船D在南偏东62°方向,若海监船的速度为40海里/小时,求A、B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1海里,参考数据:sin62°≈0.88,cos62°≈0.47,tan62°≈1.88)解:过点D作DE⊥AB于点E,⊥⊥ADE=⊥BDE=45°,⊥AE=BE=DE,设BE=x,则DE=x,⊥BC=,⊥CE=x+20,在Rt⊥CDE中,⊥CDE=62°,,⊥,⊥,⊥AB=2x=2×22.72≈45.4,答:A、B之间的距离为45.4海里.10、科技改变生活,手机导航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小明一家自驾到古镇C游玩,到达A地后,导航显示车辆应沿北偏西60方向行驶8千米至B地,再沿北偏东45°方向行驶一段距离到达古镇C,小明发现古镇C恰好在A地的正北方向,求B,C两地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解:过B作BD⊥AC于点D.在Rt⊥ABD中,BD=AB•sin⊥BAD=8×=4(千米),⊥⊥BCD中,⊥CBD=45°,⊥⊥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BD=4(千米),⊥BC=BD=4(千米).答:B,C两地的距离是4千米.。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模型初中数学模型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模型初中数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c28e6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a.png)
地面的点E处测得灯管支架底部D的仰角为60°,在点F处测得灯管支架顶
部C的仰角为30°,测得AE=3 m,EF=8 m(点A,E,F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
以上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求灯管支架底部距地面高度A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AB⊥BF,EF⊥BF,∴∠ABF=∠EFB=90°,
∴∠ABF=∠EFB=∠BHE=90°,
∴四边形BFEH为矩形,
∴EH=BF=3m,在Rt△AHE中,tanα= ,∴AH=
,
当∠α=65°时,AH=
≈ ≈1.40(m).
° .
当∠α=45°时,AH=
=3,
°
答:遮阳宽度CD约为3.6m.
模型4
6
7
微专题8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模型
返回类型清单
(2)下雨时收拢“天幕”,∠α从65°减少到45°,求点E下降的高度(结果
精确到0.1 m).
(参考数据:sin65°≈0.90,cos65°≈0.42,tan65°≈2.14, ≈1.41)
解:如图,过点E作EH⊥AB于点H, ∴∠BHE=90°.
返回类型清单
对应练习
5.(2022·铜仁一模)如图,某商家想在商场大楼上悬挂一块广告牌,广告牌高AB=2 m.根据商
场规定广告牌最高点不得高于地面20 m.经测量,测角仪支架高GH=CE=DF=1 m,在F处测得
广告牌底部点B的仰角为30°,在E处测得广告牌顶部点A的仰角为45°,EF=12 m.请计算说
如下结论:①AB≈18.8m;②CD≈8.4m;③若直
(完整)【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知识点+考点+测试)(2),推荐文档
![(完整)【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知识点+考点+测试)(2),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81a416465ce050877321333.png)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A几何表示:【∵∠C=90°∴∠A+∠B=90°】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D几何表示:【∵∠C=90°∠A=30°∴BC= AB 】2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表示:【∵∠ACB=90° D 为 AB 的中点 ∴ CD= 1 AB=BD=AD 】2C B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几何表示:【在 Rt△ABC 中∵∠ACB=90° ∴ a 2 + b 2 = c 2 】5、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即:【∵∠ACB=90°CD⊥AB∴ CD 2 = AD • BDAC 2 = AD • AB BC 2 = BD • AB 】6、等积法: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之积等于斜边乘以斜边上的高。
( a • b = c • h )由上图可得:AB • CD=AC • BC二、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在△ABC 中,∠C=90°sin A = ∠A 的对边 =a斜边 c cos A = ∠A 的邻边 =b斜边 c tan A = ∠A 的对边 =a∠A 的邻边 b cot A = ∠A 的邻边 =b ∠A 的对边 a锐角 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0≤sinα≤1,0≤cosα≤1,tanα≥0,cotα≥0.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 平方关系(同一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的平方和等于 1) sin 2 A + cos 2 A = 1 (2) 倒数关系(互为余角的两个角,它们的切函数互为倒数) tanA • tan(90°—A)=1; cotA • cot(90°—A)=1; (3) 弦切关系tanA= sin A cos A cotA= cos Asin A (4) 互余关系(互为余角的两个角,它们相反函数名的值相等) sinA=cos(90°—A),cosA=sin(90°—A)30°23 60°C仰角俯角北东南iα1tanA=cot(90°—A),cotA=tan(90°—A)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A说明: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 0°~90°之间变化时. (1)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B(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A(3)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4)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五、 解直角三角形2 在 Rt△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 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小初高学习】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训练(二)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六种基本模型
![【小初高学习】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训练(二)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六种基本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e3650600453610661ed9f473.png)
专题训练(二)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六种基本模型►模型一“独立”型1.如图2-ZT-1,一渔船在海岛A南偏东20°方向的B处遇险,测得海岛A与B的距离为20海里,渔船将险情报告给位于A处的救援船后,沿北偏西80°方向向海岛C靠近,同时,从A处出发的救援船沿南偏西10°方向匀速航行.20分钟后,救援船在海岛C处恰好遇见渔船,那么救援船航行的速度为( )图2-ZT-1A.10 3海里/时B.30海里/时C.20 3海里/时D.30 3海里/时2.2017·台州如图2-ZT-2是一辆小汽车与墙平行停放的平面示意图,汽车靠墙一侧OB与墙MN平行且距离为0.8米,已知小汽车车门宽AO为1.2米,当车门打开角度∠AOB 为40°时,车门是否会碰到墙?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图2-ZT-2►模型二“背靠背”型3.如图2-ZT-3,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处看一栋楼顶部B处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C处的俯角为60°,热气球A处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则这栋楼的高度为( )图2-ZT-3A.160 3 m B.120 3 mC.300 m D.160 2 m4.如图2-ZT-4,湖中的小岛上有一标志性建筑物,其底部有一点A,某人在岸边的点B处测得点A在点B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然后沿岸边直行4千米到达点C处,再次测得点A在点C的北偏西45°的方向上(其中点A,B,C在同一平面上).求这个标志性建筑物底部上的点A到岸边BC的最短距离.图2-ZT-4►模型三“母抱子”型5.如图2-ZT-5,某中学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建筑物AB的高度.他们在点C 处仰望建筑物顶端A处,测得仰角为48°,再往建筑物的方向前进6米到达点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64°,求建筑物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48°≈710,tan48°≈1110,sin64°≈910,tan64°≈2)图2-ZT-56.2017·内江如图2-ZT-6,某人为了测量小山顶上的塔ED的高,他在山下的点A 处测得塔尖点D的仰角为45°,再沿AC方向前进60 m到达山脚点B,测得塔尖点D的仰角为60°,塔底点E的仰角为30°,求塔E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图2-ZT-6►模型四“拥抱”型7.如图2-ZT-7,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 m(即BD=1 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图2-ZT-7►模型五梯形类8.如图2-ZT-8,梯形ABCD是拦水坝的横断面示意图,图中i=1∶3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DE与水平宽度CE的比,∠B=60°,AB=6,AD=4,求拦水坝的横断面ABCD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3≈►模型六“斜截”型9.“蘑菇石”是贵州省著名自然保护区梵净山的标志,小明从山脚点B处先乘坐缆车到达与BC平行的观景平台DE处观景,然后再沿着坡角为29°的斜坡由点E步行到达“蘑菇石”点A处,“蘑菇石”点A到水平面BC的垂直距离为1790 m.如图2-ZT-9,DE∥BC,BD=1700 m,∠DBC=80°,求斜坡AE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80°≈0.9848,sin29°≈0.4848)详解详析1.[解析] D 由“B 在海岛A 的南偏东20°方向”和“海岛C 在海岛A 的南偏西10°方向”得∠BAC =30°,同理得∠ABC =60°,∴∠ACB =90°.∵AB =20海里,∴BC =10海里,AC =10 3海里,再由“救援船由海岛A 开往海岛C 用时20分钟”可求得救援船航行的速度为30 3海里/时.故选D.2.解:车门不会碰到墙.理由如下:如图,过点A 作AC ⊥OB ,垂足为C .在Rt △ACO 中,∵∠AOC =40°,AO ∴AC =AO ·sin∠AOC ≈1.2×0.64=0.768(米).∵汽车靠墙一侧OB 与墙MN 平行且距离为0.8米,0.8>0.768, ∴车门不会碰到墙.3.[解析] A 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 则∠BAD =30°,∠CAD =60°,AD =120 m. 在Rt △ABD 中,BD =AD ·tan30°=120×33=40 3(m). 在Rt △ACD 中,CD =AD ·tan60°=120×3=120 3(m), ∴BC =BD +CD =40 3+120 3=160 3(m).4.解: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则AD 的长度就是点A 到岸边BC 的最短距离.在Rt △ACD 中,∠ACD =45°,设AD =x 千米,则CD =AD =x 千米. 在Rt △ABD 中,∠ABD =60°, 因为tan ∠ABD =AD BD ,即tan60°=x BD,所以BD =x tan60°=33x 千米.又因为BC =4千米, 所以BD +CD =4千米,即33x +x =4, 解得x =6-2 3,所以这个标志性建筑物底部上的点A 到岸边BC 的最短距离为(6-2 3)千米. 5.解:根据题意,得∠ADB =64°,∠ACB =48°. 在Rt △ADB 中,tan64°=AB BD ,则BD =AB tan64°≈12AB ,在Rt △ACB 中,tan48°=AB CB,则CB =ABtan48°≈1011AB ,∴CD =CB -BD ,即6=1011AB -12AB ,解得AB =1329≈14.7(米),∴建筑物的高度约为14.7米.6.[解析] 先求出∠DBE =30°,∠BDE =30°,得出BE =DE ,设EC =x ,则BE =2x ,DE =2x ,DC =3x ,BC =3x ,再根据∠DAC =45°,可得AC =DC ,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求出塔DE 的高度.解:由题意知,∠DBC =60°,∠EBC =30°, ∴∠DBE =∠DBC -∠EBC =60°-30°=30°. 又∵∠BCD =90°,∴∠BDC =90°-∠DBC =90°-60°=30°, ∴∠DBE =∠BDE ,∴BE =DE .设EC =x m ,则DE =BE =2EC =2x m ,DC =EC +DE =3x m , BC =BE 2-EC 2=3x m.由题意可知,∠DAC =45°,∠DCA =90°,AB =60 m , ∴△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DC , ∴3x +60=3x . 解得x =30+10 3.答:塔ED 的高度为(30+10 3)m. 7.解:设梯子的长为x m.在Rt △ABO 中,cos ∠ABO =OBAB,∴OB =AB ·cos∠ABO =x ·cos60°=12x m.在Rt △CDO 中,cos ∠CDO =OD CD, ∴OD =CD ·cos∠CDO =x ·cos51°18′≈0.625x m. ∵BD =OD -OB ,∴0.625x -12x =1,解得x =8.答:梯子的长约为8 m.8.解:过点A 作AF ⊥BC ,垂足为F . 在Rt △ABF 中,∠B =60°,AB =6, ∴AF =AB sin B =6sin60°=3 3, BF =AB cos B =6cos60°=3. ∵AD ∥BC ,AF ⊥BC ,DE ⊥BC , ∴四边形AFED 是矩形,∴DE =AF =3 3,FE =AD =4.在Rt △CDE 中,i =DE CE =13,∴CE =3DE =3×3 3=9,∴BC =BF +FE +CE =3+4+9=16, ∴S 梯形ABCD =12(AD +BC )·DE=12×(4+16)×3 3 ≈52.0.答:拦水坝的横断面ABCD 的面积约为52.0.9.解: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延长DE 交AC 于点M ,由题意,得EM ⊥AC , ∴四边形DMCF 为矩形, ∴DF =MC .在Rt △DFB 中,sin80°=DF BD ,则DF =BD ·sin80°=1700×sin80°(m), ∴AM =AC -MC =AC -DF =(1790-1700×sin80°)m. 在Rt △AME 中,sin29°=AM AE, 则AE =AMsin29°=1790-1700×sin80°sin29°≈238.9(m).答:斜坡AE 的长度约为238.9 m.。
九年级数学下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数学下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870e20a8114431b90dd8c3.png)
九年级数学下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整
理
第九章解直角三角形
★重点★解直角三角形
☆内容提要☆
一、三角函数
.定义:在Rt△ABc中,∠c=Rt∠,则sinA=;cosA=;tanA=;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
0°
sinαcosαtanα3.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sin=cos α;…
.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关系
.查三角函数表
二、解直角三角形
.定义:已知边和角→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②角的关系:A+B=90°
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三、对实际问题的处理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俯、仰角:2.方位角、象限角:3.坡度: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时,可用列方程的办法解决。
四、应用举例。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b1463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c.png)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考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4. 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 的线段 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1、如图,在△ABC 中,∠C=90°①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为sinA,即c asin =∠=斜边的对边A A②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为cosA,即c bcos =∠=斜边的邻边A A③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为tanA,即b atan =∠∠=的邻边的对边A A A④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为cotA,即abcot =∠∠=的对边的邻边A A A2、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3、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 30°45°60°sinα cos αtan α 1 cot α14、各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互余关系:sinA=cos90°—A,cosA=sin90°—A ; 2平方关系:1cos sin 22=+A A 3倒数关系:tanA •tan90°—A=1 4商弦切关系:tanA=AAcos sin 5、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4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在Rt △ABC 中,∠C=90°,∠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正弦sin,余弦cos,正切tan4 面积公式:h c 为c 边上的高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 应用1、将实际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锐角三角函数、代数和几何知识综合求解2、仰角、俯角、坡面 知识点及应用举例: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hi l=;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i lα==;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其解法公式总结2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h =h 1+h 2=a 1tan α+tan β3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1数学模型所用工具 应测数据 数量关系根据 理论 皮尺 侧倾器仰角α 俯角β 高度a tan α=x h 1 ,tan β=xah =a +h 1=a +a =a1+矩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俯角α 俯角β 高度 tan α=, tan β=xa∴x == ∴h =a -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2数字模型 所用工具 应测距离 数量关系根据 原理皮尺侧倾器 仰角α, 仰角β 水平距离a 1 侧倾器高a 2tan α=xa h +11tan β=x h 1∴h 1=αββαtan tan tan tan 1-ah =a 2+h 1=a 2+αββαtan tan tan tan 1-a矩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仰角α 仰角β 高度atan α=, tan β= h =tan α=, tan β=、h =仰角α 仰角β 高度atan α=, tan β=h =第三部分 真题分类汇编详解2007-2012200719.本小题满分6分一艘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东偏北°方向有一座小岛C,继续向东航行60海里到达B 处,测得小岛C 此时在轮船的东偏北°方向上.之后,轮船继续向东航行多少海里,距离小岛C 最近参考数据:°≈925,°≈25, °≈910,°≈2200819.本小题满分6分在一次课题学习课上,同学们为教室窗户设计一个遮阳蓬,小明同学绘制的设计图如图所示,其中,AB 表示窗户,且2AB =米,BCD 表示直角遮阳蓬,已知当地一年中在午时的太阳光与水平线CD 的最小夹角α为18.6,最大夹角β为64.5.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小明同学计算出遮阳蓬中CD 的长是多少米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参考数据:sin18.60.32=,tan18.60.34=,sin 64.50.90=,tan 64.5 2.1=200919.本小题满分6分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测量一座古塔CD 的高度.他们首先从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塔顶C 的仰角21CFE ∠=°,然后往塔的方向前进50米到达B 处,此时测得仰D DC BβC GEFhα β x h xaα βhAa x α βhaxαβ hx α β角37CGE ∠=°,已知测倾器高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古塔CD 的高度. 参考数据:3sin 375°≈,3tan 374°≈,9sin 2125°≈,3tan 218°≈ 201019.本小题满分6分小明家所在居民楼的对面有一座大厦AB ,AB =80米.为测量这座居民楼与大厦之间的距离,小明从自己家的窗户C 处测得大厦顶部A 的仰角为37°,大厦底部B 的俯角为48°.求小明家所在居民楼与大厦的距离CD 的长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o o o o 33711sin37tan37sin 48tan48541010≈≈≈≈,,,解:201119.6分某商场准备改善原有楼梯的安全性能, 原来的40o 减至35o .已知原楼梯AB 长为5m,调整后的楼梯所占地 面CD 有多长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40o ≈,cos40o ≈≈,tan35o ≈ 201220.8分附历年真题标准答案:200719.本小题满分6分解:过C 作AB 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D,得到Rt△ACD 与Rt△BCD.设BD =x 海里,在Rt△BCD 中,tan∠CBD=CDBD,∴CD=x ·°.在Rt△ACD 中,AD =AB +BD =60+x 海里,tan∠A=CDAD,∴CD= 60+x ·°. ∴x·°=60+x·°,即 ()22605x x =+.解得,x =15.答:轮船继续向东航行15海里,距离小岛C 最近. …………………………6′ 200819.本小题满分6分解:设CD 为x ,在Rt△BCD 中, 6.18==∠αBDC ,∵CDBCBDC =∠tan ,∴x BDC CD BC 34.0tan =∠⋅=. ········· 2′ 在Rt△ACD 中, 5.64==∠βADC , ∵CDACADC =∠tan ,∴x ADC CD AC 1.2tan =∠⋅=. ∵BC AC AB -=,∴x x 34.01.22-=. 1.14x ≈. 答:CD 长约为米. 200919.本小题满分6分B CD A CG EDBAF B37° 48°DC A 第19题图40o 35o ADBC解:由题意知CD AD ⊥,EF AD ∥, ∴90CEF ∠=°,设CE x =,在Rt CEF △中,tan CE CFE EF ∠=,则8tan tan 213CE x EF x CFE ===∠°; 在Rt CEG △中,tan CE CGE GE ∠=,则4tan tan 373CE x GE x CGE ===∠°∵EF FG EG =+,∴845033x x =+. 37.5x =,∴37.5 1.539CD CE ED =+=+=米.答:古塔的高度约是39米. ························ 6分 201019.本小题满分6分解:设CD = x .在Rt △ACD 中,tan37ADCD︒=, 则34AD x =,∴34AD x =. 在Rt△BCD 中,tan48° = BD CD,则1110BD x=, ∴1110BD x =. ……………………4分∵AD +BD = AB ,∴31180410x x +=.解得:x ≈43.答:小明家所在居民楼与大厦的距离CD 大约是43米. ………………… 6分201119.本小题满分6分 201220.8分第19题图。
中考数学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讲解
![中考数学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da012d9ec3d5bbfc0a74ce.png)
《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 、cosA 、tanA 、cot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3.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5.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二、锐角三角函数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义如右图,在Rt △ABC 中,∠C=900,如果锐角A 确定:(1)∠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正弦,记作sinA= ∠A 的对边斜边(2)∠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余弦,记作cosA = ∠A 的邻边斜边(3)∠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A 的正切,记作tanA = ∠A 的对边∠A 的邻边a b ,c 222a b c +=(4)∠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是∠A 的余切,记作cotA = ∠A 的邻边∠A 的对边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其本质是两条线段的比值,它只是一个数值,其大小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而与所在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2)sinA 、cosA 、tanA 、cotA 是一个整体符号,即表示∠A 四个三角函数值,书写时习惯上省略符号“∠”,但不能写成sin ·A ,对于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时,其三角函数中符号“∠”不能省略,应写成sin ∠BAC ,而不能写出sinBAC.(3)sin 2A 表示(sinA)2,而不能写成sinA 2. (4)三角函数有时还可以表示成等.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要点诠释:1. 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 是∠A 的函数.同样,cosA 、tanA 、cotA 也是∠A 的函数,其中∠A 是自变量,sinA 、cosA 、tanA 、cotA 分别是对应的函数.其中自变量∠A 的取值范围是0°<∠A <90°,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sinA <1,0<cosA <1,tanA >0,cotA >0.2.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余角三角函数关系:“正余互化公式” 如∠A+∠B=90°,那么:sinA=cosB ; cosA=sinB ; tanA=cotB, cotA=tanB.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sin 2A +cos 2A=1;3.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A 30°45°60°sinAcosAtanA1cotA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sin cos 1tanA=,cot ,tan .cos sin cot A A A A A A A==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解含30°、60°角的直角三角形、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本章的重中之重,是几何计算题的基本工具. 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是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一些相等关系,如图:角角关系:两锐角互余,即∠A+∠B=90°; 边边关系:勾股定理,即;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即要点诠释:解直角三角形,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起来只有下列两种情形: (1)已知两条边(一直角边和一斜边;两直角边);(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一直角边和一锐角;斜边和一锐角).这两种情形的共同之处:有一条边.因此,直角三角形可解的条件是:至少已知一条边.Rt △ABC由求∠A ,∠B=90°-∠A ,由求∠A ,∠B=90°-∠A ,sin ,cos ,tan ,cot a b a b A A A A c c b a====sin ,cos ,tan ,cot b a b a B B B B c c a b====,∠B=90°-∠A,,∠B=90°-∠A,,要点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1.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2.常见的应用问题类型(1) 仰角与俯角:(2)坡度:;坡角:.(3)方向角:要点诠释:1.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直角三角形),就是要舍去实际事物的具体内容,把事物及它们的联系转化为图形(点、线、角等)以及图形之间的大小或位置关系.借助生活常识以及课本中一些概念(如俯角、仰角、倾斜角、坡度、坡角等)的意义,也有助于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当需要求解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时,应恰当地作高,化斜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求解.2.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用相似三角形边的比的计算具有一般性,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而三角函数的计算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先考虑三角函数,可以使过程简洁。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ecc50b10661ed9ac51f305.png)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会综合运用平面几何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2.会运用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④,h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值.(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求∠要点诠释: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拓展: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3)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①中,目标方向PA,PB,PC的方位角分别为是40°,135°,245°.(4)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②中的目标方向线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30°,南偏东45°,南偏西80°,北偏西60°.特别如: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要点诠释:1.解直角三角形实际是用三角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或角的大小,最好画出它的示意图.2.非直接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要观察图形特点,恰当引辅助线,使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来解.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首先弄清题意(关键弄清其中名词术语的意义),然后正确画出示意图,进而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直角三角形1.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根据下列条件,解这个直角三角形.(1)∠B=60°,a =4; (2)a =1,b =【答案与解析】(1)∠A =90°-∠B =90°-60°=30°.由tan bB a =知,tan 4tan 60b a B ==⨯=° 由cos a B c =知,48cos cos 60a c B ===°.(2)由tan bB a==B =60°,∴ ∠A =90°-60°=30°.∵ 222a b c +=,∴ 2c ==.【总结升华】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类型是:(1)已知两边;(2)已知一锐角和一边.解题关键是正确选择边角关系.常用口诀:有弦(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弦(斜边)用切(正切). (1)首先用两锐角互余求锐角∠A ,再利用∠B 的正切、余弦求b 、c 的值;(2)首先用正切求出∠B 的值,再求∠A 的值,然后由正弦或余弦或勾股定理求c 的值. 举一反三:【课程名称: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395952 :例1(1)-(3)】【变式】(1)已知∠C=90°,,b=2 ,求∠A 、∠B 和c ;(2)已知sinA=23, c=6 ,求a 和b ;【答案】(1)c=4;∠A=60°、∠B=30°; (2)a=4;b=2.(2015•湖北)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tanB=,cosC=,AC=.求:(1)BC 的长;(2)sin ∠ADC 的值.【答案与解析】解:过点A 作AE ⊥BC 于点E , ∵cosC=,∴∠C=45°,在Rt△ACE中,CE=AC•cosC=1,∴AE=CE=1,在Rt△ABE中,tanB=,即=,∴BE=3AE=3,∴BC=BE+CE=4;(2)∵AD是△ABC的中线,∴CD=BC=2,∴DE=CD﹣CE=1,∵AE⊥BC,DE=AE,∴∠ADC=45°,∴sin∠ADC=.【总结升华】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正确应用.类型二、解直角三角形在解决几何图形计算问题中的应用3.(2016•盐城)已知△ABC中,tanB=,BC=6,过点A作BC边上的高,垂足为点D,且满足BD:CD=2:1,则△ABC面积的所有可能值为.【思路点拨】分两种情况,根据已知条件确定高AD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8或24.【解析】解:如图1所示:∵BC=6,BD:CD=2:1,∴BD=4,∵AD⊥BC,tanB=,∴=,∴AD=BD=,∴S△ABC=BC•AD=×6×=8;如图2所示:∵BC=6,BD:CD=2:1,∴BD=12,∵AD⊥BC,tanB=,∴=,∴AD=BD=8,∴S△ABC=BC•AD=×6×8=24;综上,△ABC面积的所有可能值为8或24,故答案为8或24.【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面积,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是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课程名称: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395952:例2】【变式】(2015•河南模拟)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AC=6,D是AC上一点,若tan∠DBA=,则AD的长为多少?【答案与解析】解:作DE⊥AB于E,如图,∵∠C=90°,AC=BC=6,∴△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6,∴∠A=45°,在Rt△ADE中,设AE=x,则DE=x,AD=x,在Rt△BED中,tan∠DBE==,∴BE=5x,∴x+5x=6,解得x=,∴AD=×=2.类型三、解直角三角形在解决实际生活、生产问题中的应用4.某过街天桥的截面图为梯形,如图所示,其中天桥斜面CD 的坡度为i =i =铅直高度DE 与水平宽度CE 的比),CD 的长为10 m ,天桥另一斜面AB 的坡角∠ABC =45°.(1)写出过街天桥斜面AB 的坡度; (2)求DE 的长;(3)若决定对该过街天桥进行改建,使AB 斜面的坡度变缓,将其45°坡角改为30°,方便过路群众,改建后斜面为AF ,试计算此改建需占路面的宽度FB 的长(结果精确到.0.01 m). 【答案与解析】(1)作AG ⊥BC 于G ,DE ⊥BC 于E ,在Rt △AGB 中,∠ABG =45°,AG =BG . ∴ AB 的坡度1AGi BG'==.(2)在Rt △DEC 中,∵ tan 3DE C EC ∠==,∴ ∠C =30°.又∵ CD =10 m .∴ 15m 2DE CD ==. (3)由(1)知AG =BG =5 m ,在Rt △AFG 中,∠AFG =30°,tan AGAFG FG∠=55FB =+,解得5 3.66(m)FB ==. 答:改建后需占路面的宽度FB 的长约为3.66 m .【总结升华】(1)解梯形问题常作出它的两条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2)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它等于坡角的正切值.5.腾飞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腾飞”雕塑.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明在二楼找到一点C ,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A 点的仰角为30°,底部B 点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D ,利用三角板测得A 点的俯角为60°(如图所示).若已知CD 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1.73).【答案与解析】过点C 作CE ⊥AB 于E .∵ ∠D =90°-60°=30°,∠ACD =90°-30°=60°, ∴ ∠CAD =180°-30°-60°=90°.∵ CD =10,∴ AC =12CD =5. 在Rt △ACE 中,AE =AC ·sin ∠ACE =5×sin 30°=52,CE =AC ·cos ∠ACE =5×cos 30在Rt △BCE 中,∵ ∠BCE =45°,∴ 551)22AB AE BE =+=+=≈6.8(米). ∴ 雕塑AB 的高度约为6.8米.【总结升华】此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是解题关键,从实际操作(用三角形板测得仰角、俯角)过程中,提供作辅助线的方法,同时对仰角、俯角等概念不能模糊.。
专题02 模型构建专题: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基本模型之六大类型(解析版)
![专题02 模型构建专题: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基本模型之六大类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da0c7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d.png)
专题02 模型构建专题: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基本模型之六大类型【考点导航】目录【典型例题】 (1)【类型一含特殊角(“30°,45°,60°”)的非直角三角形】 (1)【类型二不含特殊角的非直角三角形】 (12)【类型三 “独立”型】 (20)【类型四 “背靠背”型】 (23)【类型五 “叠合”型】 (29)【类型六 “斜截”型】 (33)【典型例题】【类型一含特殊角(“30°,45°,60°”)的非直角三角形】例题:(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如图,小明在游玩时想利用手中的无人机测量一山崖CD(垂直于地面)的高度,小明从A点看向无人机B的仰角为45°.从无人机B处测得看山崖顶端C的仰角为30°,测得看山崖底部D处的俯角为60°,无人机B与山崖的水平距离BE为50米.(图中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1)求山崖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则2FD =,50GF BE ==\BG EF ED FD ==-=在Rt ABG △中,BAG Ð\45ABG GAB Ð=Ð=°,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在这段时间内,海监船与灯塔(2)在这段时间内,海监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在这段时间内,海监船与灯塔(2)轮船航行的距离由题意,得APC Ð∴30B Ð=°,AP 在Rt APC V 中,(1)填空:AMBÐ=(2)求灯塔M到轮船航线(3)求港口C与灯塔【答案】(1)30,45(2)灯塔M到轮船航线(3)港口C与灯塔MDBM A Ð=Ð+ÐQ 30AMB \Ð=°,AB CM Q 、都是正北方向,C AB M \∥,45DBC Ð=°Q ,由(1)可得:A Ð20BM AB \==海里,在Rt BEM V 中,Ðsin EM BM \=×Ð\灯塔M 到轮船航线Q CD AB^,ME\四边形CDEM\==CD EM10V中,在Rt BEM\=×cosBE BMQ在Rt CDB△中,(1)求楼DH的高度;(2)求此时无人机距离地面【答案】(1)(30312+则90EG FH ==米,HG 在Rt GED V 中,DGE Ð∴tan DGDEG EGÐ=∴tan DG EG DEG=×Ð∵45,ACD BCE Ð=°Ð=∴75DCE Ð=°,∵AB EG P ,∴60GEC BCE Ð=Ð=°,(1)求屋顶到横梁的距离AG(2)求房屋的高AB(结果精确到【答案】(1)4.2m(2)11.3m设EH x =,在Rt EDH △中,EHD Ð∵tan EH EDH DH Ð=,(1)填空:Ð=ADP______________(2)求楼CD的高度;(3)求此时无人机距离地面【答案】(1)75则 30DAE Ð=°,18090ADC \Ð=°-°,MN AE ∥Q 60,PAE \Ð=°30DAE Ð=°Q 2200AD DE ==Q 18060APD Ð=--°Q 200AP AD \==【类型二不含特殊角的非直角三角形】【答案】1【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Q,5CE=5DE=,CD\=,22DE CE+=CE DE\Ð=°,CED90【变式训练】【答案】2 2【分析】取AB的中点形的三线合一可得CD2213AC=+=QAC BC\=,又Q点D是AB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023春·浙江杭州V的面积;(1)求ABC(2)求AB的值;Ð的值.(3)求cos ABC∴90ADC ADB Ð=Ð=°,(1)若1tan 2C =,求AB 的长度;(2)若30C Ð=°,求sin BEA Ð【答案】(1)30Q,2Ð=°CDE=,CD\=,234CE=,Q点D为BC的中点,问题解决:Ð的值;(1)求出图1中cos CPN(2)如图2,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5∵C D A N∥,Ð=Ð,∴CPN DCM∵22125 CM=+==,∴CM DM阅读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在Rt ABC △中,90C Ð=°,(1)如图3,90ACB Ð=°,1AB =,若12BC =,则sin a =______(2)请你参考阅读材料中的推导思路,求出tan 2a 的表达式(用含则2COB a Ð=,OC \在Rt ABC △中,【类型三 “独立”型】,【答案】18.0【分析】过A 作AF ,16AF BC ==米,在【详解】过A 作AFDE \∥AF ,CD =在Rt ADF V 中,AFD Ðtan DAF Ð=DF AF ,tan 160.8112.96(DF AF DAF \=×Ð=´=米),3112.9618.0418.0(AB CF DC DF \==-=-=»米),答:教学楼的高度AB 约为18.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借助仰角构造出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是关键.【变式训练】1.(2023春·山东日照·九年级日照市新营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AB 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沿建筑物底端B 沿水平方向向左走8米到达点C ,沿坡度1:2i =(坡度i =坡面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斜坡走到点D ,再继续沿水平方向向左走40米到达点(E A 、B 、C 、D 、E 在同一平面内),在E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的仰角为34°,已知建筑物底端B 与水平面DE 的距离为2米,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是(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tan340.67)°»( )A .27.1米B .30.8米C .32.8米D .49.2米【答案】C 【分析】延长AB 交ED 的延长线于F ,作CG EF ^于G ,首先根据坡度求出DG ,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AB 交ED 的延长线于F ,作CG EF ^于G ,由题意得:8FG BC ==米,40DE =米,2BF CG ==米,在Rt CDG △中,1i =:2,4DG \=米,在Rt AFE V 中,90AFE Ð=°,52FE FG GD DE =++=米,43E Ð=°,tan34520.6734.84(AF FE \=×°»´=米),【答案】()36103-【分析】在Rt ADB V 中,由BD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30AD =米,36BC =在Rt ADB V 中,tan BD AD BAD =×Ð3301033=´=,CD BC BD\=-【答案】此时风筝离地面的高度为【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人垂直于地面,即∴四边形ABDE 是矩形,∴ 1.5m AB DE ==,在Rt BCD V 中,=90BDC Ð∴sin CD CBD BCÐ=,∴sin 30CD BC CBD =Ð=g 【类型四 “背靠背”型】【答案】B ,C 两地的距离约是【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长.【详解】解:如图:∵BD AC ∥,∴DBA BAC Ð=Ð=∴18023ABC Ð=°-∴tan 67BC BA =×°【变式训练】【答案】【分析】根据题意得,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在中,∵,∴,在中,∵,()30103+90AEB CEB Ð=Ð=°Rt ABE △45CAB Ð=°302km AB =230km 2AE BE AB ===Rt CBE △60ACB Ð=°(1)填空:DBEÐ(2)求A、C两点间的距离:(3)求这座大楼【答案】(1)45 (2)(25325-503由题意可得,∴45DBE Ð=°故答案为:45(2)设AB =在Rt ABC △中可得在Rt BGD △中可得由题意得:,,∴,∵是的一个外角,∴,由题意得:,米,在中,,45HDC Ð=°30MDA Ð=°BGD Ð180105ADC MDA HDC Ð=°-Ð-Ð=°BCD ÐCGD △135BCD HDC BGD Ð=Ð+=°DG BE =57FG AB ==AF Rt ADF V 30ADF Ð=°【类型五 “叠合”型】AB【答案】文峰塔的高度约为由题意得:设米.在∴(米)∴【变式训练】(1)求小明从点A 到点D 的过程中,他上升的高度.(2)大树BC 的高度约为多少米(12DE CF ==AG x =Rt AGE V tan 45AG EG x =°=(12DG GE DE =+=+在Rt ADH V 中,12DH AH =Q ,2AH DH \=.(1)求平房的高度;(2)请求出古树的高度.(根据以上条件求解时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答案】(1)(2)AB DE 43343【类型六 “斜截”型】(1)求出A与C之间的距离(2)已知距观测点暗礁危险?(参考数据:【答案】(1)200海里(2)无触暗礁危险【分析】(1)作CE由题意得:设海里,在中,在中,解得:,【变式训练】=45ABC ÐAE x =Rt AEC △CE =Rt BCE V BE =3AE BE x x \+=+=100x =【答案】河流的宽度约为64米【分析】过点作于点,分别解【详解】解:过点作于点∴,∵CD B BE MD ^E B BE MD ^E 243BE AM ==12ME AB ==AF MD∥(1)求出此时点A到港口C的距离(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万能解题模型】13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模型(课件)中考数学
![【万能解题模型】13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模型(课件)中考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e02d2f4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1.png)
解:过点 B 作 BE⊥AD 于点 D,BF⊥CD 于点 F. ∵CD⊥AD, ∴四边形 BEDF 是矩形. ∴FD=BE,FB=DE. 在 Rt△ABE 中,BE∶AE=1∶2.4=5∶12, 设 BE=5x,AE=12x,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13x, ∴13x=52.
解得 x=4. ∴BE=FD=5x=20,AE=12x=48. ∴DE=FB=AD-AE=72-48=24. ∴在 Rt△CBF 中, CF=FB·tan ∠CBF≈24×43=32. ∴CD=FD+CF=20+32=52. 答:大楼的高度 CD 约为 52 米.
图形演变 2:
3.如图所示,某办公大楼正前方有一根高度是 15 米的旗杆 ED,从办公楼顶 端 A 测得旗杆顶端 E 的俯角α是 45°,旗杆底端 D 到大楼前梯坎底边的距离 DC 是 20 米,梯坎坡长 BC 是 12 米,梯坎坡度 i=1∶ 3,则大楼 AB 的高度约为(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 2≈1.41, 3≈1.73, 6≈2.45)( D )
又∵BC=221,即 CD+BD=221, ∴0.85x+0.53x=221, 解得 x≈160. 答:AB 的长约为 160 m.
模型 2 母子型(在三角形外部作高)
模型分析: 通过在三角形外作高,构造出两个直角三角形求解,其中公共边 是解题的关键.
等量关系: 在 Rt△ABC 和 Rt△DBC 中,BC 为公共边,AD+DC=AC. 图形演变 1:
2.如图,A,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 AB 外选一点 C,连接 AC, BC.测得 BC=221 m,∠ACB=45°,∠ABC=58°.根据测得的数据, 求 AB 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 58°≈0.85,cos 58°≈0.53, tan 58°≈1.60)
28章 锐角三角函数专题 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基本模型初中数学模型
![28章 锐角三角函数专题 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基本模型初中数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e9778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d.png)
(2)“母子”型 模型 已知三角形中的两角(∠1 和∠2)及其中一边, 模型分 在三角形外边作高 BC,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求 析 解,以高 BC 为桥梁是解题的关键
3.(成都中考)越来越多太阳能路灯的使用,既点亮了城市的风景,也是我市积极 落实节能环保的举措.某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测量太阳能路灯电池板离地面 的高度.如图,已知测倾器的高度为 1.6 米,在测点 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 M 的 仰角∠MBC=33°,在与点 A 相距 3.5 米的测点 D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 M 的仰角 ∠MEC=45°(点 A,D 与 N 在一条直线上),求电池板离地面的高度 MN 的长.(结 果精确到 1 米,参考数据:sin 33°≈0.54,cos 33°≈0.84,tan 33°≈0.65)
ME x+25 5 公楼 AB 的高度约为 20 米
(2)一般梯形模型 模型
模型 过较短的底 AD 作梯形的两条高 AE 和 DF,构造一个长方 分析 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加减求解
7.某轮滑特色学校准备建立一个如图①的轮滑技巧设施,从侧面看如图②,横 截面为梯形,高 1 米,AD 长为 2 米,坡道 AB 的坡度为 1∶1.5,DC 的坡度为 1∶2.
+40 3 .∴小山 BC 的高度为(10+40 3 )米
模型二:四边形模型 (1)直角梯形模型
模型
模型 过较短的底 AB 作直角梯形的高 BE,构造一个矩形和一
分析
个直角三角形,先解直角三角形再加减求解
6.如图,某办公楼 AB 的后面有一建筑物 CD,当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 22°时, 办公楼在建筑物的墙上留下高 2 米的影子 CE,而当光线与地面夹角是 45°时,办公 楼顶 A 在地面上的影子 F 与墙角 C 有 25 米的距离(点 B,F,C 在一条直线上).求办 公楼 AB 的高度.(参考数据:sin 22°≈25 ,cos 22°≈1156 ,tan 22°≈25 )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18解直角三角形复习划重点 学霸炼技法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18解直角三角形复习划重点 学霸炼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7e36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叫做坡度(或坡比),用字母 i 表示;
比)、坡角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α 叫坡角,i=
h
tan α= .如图(3)
l
第16页
返回目录
专题十八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
一般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
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
方向角
标方向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
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如图
专题十八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
(2)sin ∠ADC的值.
∵AD 是△ABC 的中线,
1
∴CD= BC=2,∴DE=CD-CE=1.
2
∵AE⊥BC,DE=AE,∴∠ADC=45°,
AE
2
∴sin ∠ADC=
=
.
DE
2
第25页
返回目录
专题十八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
[规律方法]
解此类题的一般方法
(1)构造直角三角形.
(2)理清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3)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问题.
第26页
返回目录
专题十八
研究4
解题模型分析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
常见解直角三角形模型
■命题角度1:母子型
基本
模型
AB=AB;BD+DC=BC
第27页
BC=BC;AD+DB=AB
返回目录
专题十八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
演变
模型
BC=EF;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
[对接教材]
人教:九下P60~P84;
北师:九下P2~P27;
中考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aee6c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f.png)
中考专题复习解直⾓三⾓形(含答案)中考数学专题解直⾓三⾓形第⼀节锐⾓三⾓函数1、勾股定理:直⾓三⾓形两直⾓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则∠A的锐⾓三⾓函数为(∠A可换成∠B):定义表达式取值范围关系正弦(∠A为锐⾓)余弦(∠A为锐⾓)正切(∠A为锐⾓)(倒数)余切(∠A为锐⾓)3、任意锐⾓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弦值;任意锐⾓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的正弦值。
4、任意锐⾓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的余切值;任意锐⾓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的正切值。
5、30°、45°、60°特殊⾓的三⾓函数值(重要)三⾓函数30°45°60°11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当0°≤≤90°时,sin随的增⼤⽽增⼤,cos随的增⼤⽽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90°时,tan随的增⼤⽽增⼤,cot随的增⼤⽽减⼩。
第⼆节解⾓直⾓三⾓形1、解直⾓三⾓形的定义:已知边和⾓(两个,其中必有⼀条边)→求所有未知的边和⾓。
依据:①边的关系:;②⾓的关系:∠A+∠B=90°;③边⾓关系:(见前⾯三⾓函数的定义)。
2、应⽤举例:(1)仰⾓:视线在⽔平线上⽅的⾓;俯⾓:视线在⽔平线下⽅的⾓。
(2)坡⾯的铅直⾼度和⽔平宽度的⽐叫做坡度(坡⽐)。
⽤字母表⽰,即。
坡度⼀般写成的形式,如等。
把坡⾯与⽔平⾯的夹⾓记作(叫做坡⾓),那么。
【重点考点例析】考点⼀:锐⾓三⾓函数的概念例1 如图所⽰,△ABC的顶点是正⽅形⽹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A.12B.55C.1010D.255对应训练1.在平⾯直⾓坐标系中,已知点A(2,1)和点B(3,0),则sin∠AOB的值等于()A.55B.52C.32D.12考点⼆:特殊⾓的三⾓函数值例2 计算:cos245°+tan30°?sin60°=.对应训练(2012?南昌)计算:sin30°+cos30°?tan60°.考点三:化斜三⾓形为直⾓三⾓形例3 如图,在△ABC中,∠A=30°,∠B=45°,AC=23,求AB的长.对应训练3.如图,在Rt △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形.若AB=2,求△ABC 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四:解直⾓三⾓形的应⽤例4 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个岛屿,其平⾯图如图甲所⽰,⼩明据此构造出该岛的⼀个数学模型如图⼄所⽰,其中∠B=∠D=90°,AB=BC=15千⽶,CD=32千⽶,请据此解答如下问题:(1)求该岛的周长和⾯积;(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2≈1.414,3≈1.73 ,6≈2.45)(2)求∠ACD的余弦值.对应训练6.超速⾏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上周末,⼩明和三位同学尝试⽤⾃⼰所学的知识检测车速.如图,观测点设在A 处,离益阳⼤道的距离(AC)为30⽶.这时,⼀辆⼩轿车由西向东匀速⾏驶,测得此车从B处⾏驶到C处所⽤的时间为8秒,∠BAC=75°.(1)求B、C两点的距离;(2)请判断此车是否超过了益阳⼤道60千⽶/⼩时的限制速度?(计算时距离精确到1⽶,参考数据:sin75°≈0.9659,cos75°≈0.2588,tan75°≈3.732,3≈1.732,60千⽶/⼩时≈16.7⽶/秒)【聚焦中考】1.如图,在8×4的矩形⽹格中,每格⼩正⽅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A.13B.12C.22D.32.把△ABC三边的长度都扩⼤为原来的3倍,则锐⾓A的正弦函数值()A.不变B.缩⼩为原来的13C.扩⼤为原来的3倍D.不能确定3.计算:tan45°+ 2cos45°= .4.在△ABC中,若∠A、∠B满⾜|cosA- 12|+(sinB-22)2=0,则∠C= .5.校车安全是近⼏年社会关注的重⼤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数学活动⼩组设计了如下检测公路上⾏驶的汽车速度的实验:先在公路旁边选取⼀点C,再在笔直的车道l上确定点D,使CD与l垂直,测得CD的长等于21⽶,在l上点D的同侧取点A、B,使∠CAD=30°,∠CBD=60°.(1)求AB的长(精确到0.1⽶,参考数据:3=1.73,2=1.41);(2)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为40千⽶/⼩时,若测得某辆校车从A到B⽤时2秒,这辆校车是否超速?说明理由.6.如图,某校教学楼AB的后⾯有⼀建筑物CD,当光线与地⾯的夹⾓是22°时,教学楼在建筑物的墙上留下⾼2⽶的影⼦CE;⽽当光线与地⾯夹⾓是45°时,教学楼顶A在地⾯上的影⼦F与墙⾓C有13⽶的距离(B、F、C在⼀条直线上)(1)求教学楼AB的⾼度;(2)学校要在A、E之间挂⼀些彩旗,请你求出A、E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22°≈38,cos22°≈1516,tan22°≈25)【备考真题过关】⼀、选择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C=4,AB=5,则sinB的值是()A.23B.35C.34D.452.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5,AC=6,则tanB的值是()A.45B.35C.34D.433.如图,在Rt △ABC中,∠C=90°,AB=6,cosB= 23,则BC的长为()A.4 B.25C.181313D.1213134.2cos60°的值等于()A.1 B.2C.3D.25.如图,在Rt△ABC中,∠C=90°,AB=2BC,则sinB的值为()A.12B.22C.32D.16.如图,在Rt△ABO中,斜边AB=1.若OC∥BA,∠AOC=36°,则C( )A.点B到AO的距离为sin54°B.点B到AO的距离为tan36°C.点A到OC的距离为sin36°sin54°D.点A到OC的距离为cos36°sin54°.7.在“测量旗杆的⾼度”的数学课题学习中,某学习⼩组测得太阳光线与⽔平⾯的夹⾓为27°,此时旗杆在⽔平地⾯上的影⼦的长度为24⽶,则旗杆的⾼度约为()A.24⽶B.20⽶C.16⽶D.12⽶8.如图,某⽔库堤坝横断⾯迎⽔坡AB的坡⽐是1:3,堤坝⾼BC=50m,则应⽔坡⾯AB的长度是()A.100m B.1003m C.150m D.503m1.如图,为测量某物体AB的⾼度,在D点测得A点的仰⾓为30°,朝物体AB⽅向前进20⽶,到达点C,再次测得点A的仰⾓为60°,则物体AB的⾼度为()A.10⽶B.10⽶C.20⽶D.⽶2.⼩明想测量⼀棵树的⾼度,他发现树的影⼦恰好落在地⾯和⼀斜坡上,如图,此时测得地⾯上的影长为8⽶,坡⾯上的影长为4⽶.已知斜坡的坡⾓为30°,同⼀时刻,⼀根长为1⽶、垂直于地⾯放置的标杆在地⾯上的影长为2⽶,则树的⾼度为()A.(6+)⽶B.12⽶C.(4﹣2)⽶D.10⽶3.如图,从热⽓球C处测得地⾯A、B两点的俯⾓分别是30°、45°,如果此时热⽓球C处的⾼度CD为100⽶,点A、D、B在同⼀直线上,则AB两点的距离是()A.200⽶B.200⽶C.220⽶D.100()⽶⼆、填空题9.在△ABC中∠C=90°,AB=5,BC=4,则tanA= .10.tan60°= .11.若∠a=60°,则∠a的余⾓为,cosa的值为.12.如图,为测量旗杆AB的⾼度,在与B距离为8⽶的C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为56°,那么旗杆的⾼度约是⽶(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56°≈0.829,cos56°≈0.559,tan56°≈1.483)三、解答题13.如图,定义:在直⾓三⾓形ABC中,锐⾓α的邻边与对边的⽐叫做⾓α的余切,记作ctanα,即ctanα== ACBC,根据上述⾓的余切定义,解下列问题:(1)ctan30°= ;(2)如图,已知tanA=34,其中∠A为锐⾓,试求ctanA的值.14.⼀副直⾓三⾓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E=30°,∠A=45°,AC=122,试求CD的长.15.为促进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道路建设,某⾼速公路建设⼯程中需修隧道AB,如图,在⼭外⼀点C测得BC距离为200m,∠CAB=54°,∠CBA=30°,求隧道AB的长.(参考数据:sin54°≈0.81,cos54°≈0.59,tan54°≈1.38,3≈1.73,精确到个位)16.如图,某⾼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AB的长度.已知在离地⾯1500m,⾼度C处的飞机,测量⼈员测PABQ24.5°49°41°北东南西得正前⽅A 、B 两点处的俯⾓分别为60°和45°,求隧道AB 的长.17.如图,⾃来⽔⼚A 和村庄B 在⼩河l 的两侧,现要在A ,B 间铺设⼀知输⽔管道.为了搞好⼯程预算,需测算出A ,B 间的距离.⼀⼩船在点P 处测得A 在正北⽅向,B 位于南偏东24.5°⽅向,前⾏1200m ,到达点Q 处,测得A 位于北偏东49°⽅向,B 位于南偏西41°⽅向.(1)线段BQ 与PQ 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2)求A ,B 间的距离.(参考数据cos41°=0.75)练习作业:1. 已知在Rt △ABC 中,∠C =90°,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其它元素的值:a b c ∠A ∠B 12 30° 4 45° 260°5 35 4 28 CD=3,AD=12,求证:AD ⊥BD .3.计算ooo5sin 302cos60tan 45-- oo o o2cos 45tan 30sin 45tan 60-+?4.如图所⽰,已知:在△ABC中,∠A=60°,∠B=45°,AB=443,?求△ABC的⾯积(结果可保留根号).例5.已知:如图所⽰,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E?为边AC?的中点,BC=14,AD=12,sinB=45,求:(1)线段DC的长;(2)tan∠EDC的值.例6.如图,在△ABC中,∠BAC=120°,AB=10,AC=5,求sinB?sinC的值.。
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模型及思路
![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模型及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e359a1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e.png)
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模型及思路
1、直角三角形常见模型
直角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用于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并且能够求出三角形内部和外部特征,如长度、面积等。
一、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常见模型,用于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即有:
S=1/2×a×b×sinC
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而C表示其直角角度。
二、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一种经典的角三角形解模型,可以根据三条边的长度求出其它两边的长度,即:
a2+b2=c2
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而c表示其斜边的长度。
三、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根据三角形已知的两边长度,求出其它一边的长度,即:
c2=a2+b2-2ab×cosC
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而C表示其直角角度,c表示其斜边的长度。
2、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路
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思路为:
(1)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已知的三条边的长度;
(2) 根据已知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解法,运用正弦定理、勾股定理或余弦定理等,求出未知边及其他相关参数;
(3) 根据求出的参数,进一步判断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及其它参数;
(4) 如果题目要求,调用各种函数,求出需要的参数,如面积、周长、外接圆半径等。
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f4c6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3.png)
分析:题中给出了两个直角三角形,DC和sinB可分别在 Rt△ACD和ABC中求得,由AD=BC,图中CD=BC-BD,由 此可列方程求出CD.
A
BD
C
解:(1)设CD=x,在Rt△ACD中,cos∠ADC= 3 ,
5
x 3 , AD 5 x
AD 5
3
A
AD BC, BC 5 x, 3
又BC-CD=BD
5xx 4 3
解得x=6
B
D
C
∴CD=6
(2) BC=BD+CD=4+6=10=AD 在Rt△ACD中 AC AD2 CD2 102 62 8 在Rt△ABC中
AB AC2 BC 2 64 100 2 41
sin B AC 8 4 41 AB 2 41 41
课堂小结
sin
A
A的对边 斜边
a c
cos
A
A的邻边 斜边
b c
tan
A
A的对边 A的邻边
a b
B
ca
A bC
sin
B
B的对边 斜边
b c
cos
B
B的邻边 斜边
a c
tan
B
B的对边 B的邻边
b a
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思路是: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 弦),无斜用切(正切),宁乘勿除,取原避中.对于较复杂的 图形,要善于将其分解成简单的图形,并借助桥梁(相等的边、 公共边、相等的角等)的作用将两个图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2.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C=90°,AC= 3.点 D 为 BC 边 上一点,且 BD=2AD,∠ADC=60°.求△ABC 的周长(结果保留 根号).
中考数学 考点系统复习 第四章 三角形 微专题(一)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中考数学 考点系统复习 第四章 三角形 微专题(一)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c6ab5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8.png)
得起点 B 的仰角为 40°.斜坡 CD 的坡度为 i=1∶2.4,底端点 C 与顶端
点 D 的距离为 26 m.参赛运动员们将从点 A 出发乘车沿水平方向行驶 100
m 到达点 C 处,再沿斜坡 CD 行驶至点 D 处,最后乘垂直于水平方向的电
梯到达点 B 处,则电梯 BD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 40°≈0.64,cos
结
BD=AB
CD=EA,BD+DA=BA AD+CE+FB=AB
1.(2021·南岸区校级期中)如图,某大楼 AB 正前方有一栋小楼 ED,小
明从大楼顶端 A 测得小楼顶端 E 的俯角为 45°,从大楼底端 B 测得小楼
顶端 E 的仰角为 24°,小楼底端 D 到大楼前梯坎 BC 的底端 C 有 90 m,
在坡比为 5∶12 的山坡上走了 1 300 m,此时小明看山顶的角度为 60°,
则山高为
( B)
A.(600-250 5)m
B.(600 3-250)m
C.(350+350 3)m
D.500 3 m
6.(2021·重庆一中三模)如图,小欢同学为了测量建筑物 AB 的高度,
从建筑物底端点 B 出发,经过一段坡度 i=1∶2.4 的斜坡,到达 C 点,
则高楼 AB 的高度为(参考数据:sin 22°≈0.37,cos 22°≈0.93,tan
22°≈0.40)
(D)
A.60 m
B.70 m
C.80 m
D.90 m
4.如图,斜坡 AB 长 20 m,其坡度 i=1∶0.75,BC⊥AC,斜坡 AB 正前
方一座建筑物 ME 上悬挂了一幅巨型广告,小明在点 B 测得广告顶部 M 点
梯坎 BC 长 65 m,梯坎 BC 的坡度 i=1∶2.4,则大楼 AB 的高度为(结果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0081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d.png)
结合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计算直角三 角形中的未知量。
利用给定的条件,设计合理的方案解 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桥梁、建筑等结 构的支撑体系。
06
复习与总结
重点回顾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条件,理解其在几何图形中 的重要地位。
求解角度。
常见错误分析
混淆边和角
在解题过程中,有时会混淆边和角,导致计算错误。
忽视勾股定理的条件
在使用勾股定理时,需要确保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否则会导致错 误。
角度范围错误
在计算角度时,需要注意角度的范围,避免出现负角度或超过180 度的角度。
解题方法总结
勾股定理法
适用于已知两边长度, 求第三边长度的情况。
船只安全航行。
物理实验
测量角度
在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各 种角度。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可 以用来计算这些角度,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计算力的大小
在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计算力的 大小。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以精 确地计算出力的大小,确保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
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物理实验中,物体的位置是非常 重要的。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以 计算出物体的位置,确保实验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4
解题技巧与策略
解题思路
01
02
03
04
明确问题要求
首先需要理解题目的要求,确 定需要求解的是什么。
选择合适的三角形
根据问题描述,选择一个合适 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利用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是 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
们求解边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模型
教学目标 1. 熟悉特殊的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表示的意义,学会利用三角函数求线段长度和角度;
2. 学会解决常考的解直角三角形题型。
重难点学会解决常考的解直角三角形题型
导案学案
教学流程
一、进门考(建议不超过10分钟)
1.(2017•绍兴)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学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学楼
顶部D的仰角为18°,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0°,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30m.
(1)求∠BCD的度数.
(2)求教学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20°≈0.36,tan18°≈0.32)
二、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巩固
知识回顾:三角函数中常用的特殊函数值。
函数名0°30°45°60°90°
sinα0 1
cosα 1 0
tanα0 无穷大
cotα无穷大 1 0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由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 在Rt △ABC 中,∠C=90°,则:
①三边关系:a 2+b 2= c 2
;
②两锐角关系:∠A +∠B= 90°;
③边与角关系:sin A=cos B=
a c ,cos A=sin B=
b
c ,tan A=a b
; ④平方关系:1cos sin 2
2
=+A A ⑥倒数关系:tan A •tan(90°—A)=1 ⑦弦切关系:tan A=
A
A cos sin 3.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类型————①已知两边长; ②已知一锐角和一边。
注意:已知两锐角不能解直角三角形。
4.解非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
①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②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
5.常见的几种图形辅助线:
三、重难点例题启发与方法总结 类型一 背靠背
例1.(2017•恩施州)如图,小明家在学校O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学校80米的A 处,小华家在学校O 的南偏东45°方向的B 处,小华家在小明家的正南方向,求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
≈1.41,
≈1.73,
≈2.45)
例2(2017•海南)为做好防汛工作,防汛指挥部决定对某水库的水坝进行加高加固,专家提供的方案是:水坝加高2米(即CD=2米),背水坡DE的坡度i=1:1(即DB:EB=1:1),如图所示,已知AE=4米,∠EAC=130°,求水坝原来的高度BC.
(参考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2)
巩固练习
1.如图,两条互相平行的河岸,在河岸一边测得AB为20米,在另一边测得CD为70米,用测角器测得∠ACD=30°,测得∠BDC=45°,求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1.7,结果保留整数)
2.(2017•大连)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86n mile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此时,B 处与灯塔P的距离约为n mile.(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1.7,≈1.4)
类型二母抱子
例1.(2017•邵阳)如图所示,运载火箭从地面L处垂直向上发射,当火箭到达A点时,从位于地面R处的雷达测得AR的距离是40km,仰角是30°,n秒后,火箭到达B点,此时仰角是45°,则火箭在这n秒中上升的高度是km.
例2.(2017•广安)如图,线段AB、CD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BA⊥AD,CD⊥DA,垂足分别为A、D.从D点测到B点的仰角α为60°,从C点测得B点的仰角β为30°,甲建筑物的高AB=30米
(1)求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AD.
(2)求乙建筑物的高CD.
巩固练习
1.(2017•潍坊)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一栋五层居民楼CD的高度.该楼层底为车库,高2.5米;上面五层居住,每层高度相等.测角仪支架离地1.5米,在A处测得五楼顶部点D的仰角为60°,在B处测得四楼顶点E的仰角为30°,AB=14米.求居民楼的高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
2.(2017•新疆)如图,甲、乙为两座建筑物,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BC为30m,在A点测得D点的仰角∠EAD为45°,在B点测得D点的仰角∠CBD为60°,求这两座建筑物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类型三斜截式
例1.(2017•凉山州)如图,若要在宽AD为20米的城南大道两边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BC长2米,且与灯柱AB成120°角,路灯采用圆锥形灯罩,灯罩的轴线CO与灯臂BC垂直,当灯罩的轴线CO通过公路路面的中心线时照明效果最好,此时,路灯的灯柱AB高应该设计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例2.如图,铜亭广场装有智能路灯,路灯设备由灯柱AC与支架BD共同组成(点C处装有安全监控,点D处装有照明灯),灯柱AC为6米,支架BD为2米,支点B到A的距离为4米,AC与地面垂直,∠CBD=60°.某一时刻,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为45°,求此刻路灯设备在地面上的影长为多少?
巩固练习
1.如图,若要在宽AD为20米的城南大道两边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BC长2米,且与灯柱AB成120°角,路灯采用圆锥形灯罩,灯罩的轴线CO与灯臂BC垂直,当灯罩的轴线CO 通过公路路面的中心线时照明效果最好,此时,路灯的灯柱AB高应该设计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四、课后强化巩固练习与方法总结(时间分配:10分钟)
1.(2017•恩施州)如图,小明家在学校O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学校80米的A处,小华家在学校O的南偏东45°方向的B处,小华家在小明家的正南方向,求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41,≈1.73,≈2.45)
2.(2017•呼和浩特)如图,地面上小山的两侧有A,B两地,为了测量A,B两地的距离,让一热气球从小山西侧A地出发沿与AB成30°角的方向,以每分钟40m的速度直线飞行,10分钟后到达C处,此时热气球上的人测得CB与AB成70°角,请你用测得的数据求A,B 两地的距离AB长.(结果用含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和根式表示即可)
3.要在宽为36m的公路的绿化带MN(宽为4m)的中央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AD的长为3m,且与灯柱CD成120°(如图所示),路灯采用圆锥形灯罩,灯罩的轴线AB与灯臂垂直.当灯罩的轴线通过公路路面一侧的中间时(除去绿化带的路面部分),照明效果最理想,问:应设计多高的灯柱,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照明效果?(精确到0.01m,参考数据≈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