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合集下载

cmap评分文献解读

cmap评分文献解读

cmap评分文献解读一、概述cmap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文献质量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解读cmap评分的应用、优势、局限性以及如何使用cmap评分进行文献评价。

二、cmap评分的应用cmap评分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等文献的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文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应用cmap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文献的质量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研究设计、样本量、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学方法等。

2. cmap评分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价工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3. cmap评分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文献评价,但需要根据领域特点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cmap评分的优势cmap评分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用、客观公正、可重复性强等。

具体来说:1. cmap评分体系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

2. cmap评分基于文献质量评价的常见要素,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cmap评分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文献评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 cmap评分可以与其他评价工具结合使用,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cmap评分的局限性尽管cmap评分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1. cmap评分体系主要基于常见的研究设计要素,对于一些新型研究设计或非传统研究的适用性可能有限。

2. cmap评分对于一些复杂的研究设计,如大规模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可能难以全面评估其质量。

3. cmap评分对于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如研究参与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数据解释等,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4. cmap评分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工具,对于一些研究者来说可能不够全面或深入。

五、如何使用cmap评分进行文献评价使用cmap评分进行文献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文献,了解研究的设计、方法、结果等。

2. 根据cmap评分的要素,逐一评估文献的质量。

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为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评价框架,以提高观察性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观察性研究作为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因此,开发和应用质量评价工具对于提升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观察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包括其评价原理、应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质量评价工具,以提高观察性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二、观察性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观察性研究,又称为非实验性研究或自然研究,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与实验性研究不同,观察性研究不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的状态或干预其进程,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状态下的现象,收集相关数据,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这种方法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收集数据,减少了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因此其结果往往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自然性:观察性研究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不受人为干预的影响。

这有助于获得更真实、更贴近实际的数据。

灵活性:观察性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和数据收集方法。

这种灵活性使得观察性研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研究场景。

广泛性:观察性研究可以涵盖大量的研究对象和多种不同的观察指标,从而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这种广泛性有助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实时性:观察性研究能够实时跟踪研究对象的变化,及时捕捉各种现象和事件。

这种实时性有助于获取最新的研究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观察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和控制,观察性研究可能受到多种未知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产生偏差。

观察性研究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收集数据,因此耗时较长。

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或疾病,观察性研究可能难以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数据支持。

Meta分析

Meta分析
MINORS条目,Reisch评价工具,TREND声明。
(四)诊断性研究
QUADAS工具,CASP清单,STARD声明
(五)动物试验
STAIR清单,CAMARADES清单,ARRIV指南。
质量评价

注意:质量评价是有参考意义,但不是 所有的研究都要进行质量评价
提取数据

两分类数据
Odds ratio (OR), Relative risk (RR), Risk difference (RD) 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
META分析
(Meta-analysis)
定义:采用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 同一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综合起 来进行定量分析。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关系




系统评价并非必须对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学合并(Meta分析) 是否做Meta分析需要视纳入研究是否有足够的相似性 Meta分析也并非一定要做系统评价,因为其本质是一种统 计学方法 包含对同质性的多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系统评价 称为 定量系统评价 如果纳入研究不具有同质性,则不进行Meta分析,则仅进 行描述性的系统评价,此类系统评价称为定性系统评价

各独立试验有较大差异时用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 model, REM)
发表偏倚
1.线性回归法:Egger 2.漏斗图 3.秩相关法: Begg 4.剪补法 5.Richy法
敏感性分析

改变纳入标准(特别是尚有争议的研究) 排除低质量的研究 采用不同统计方法/模型分析同一资料等
类别
诊断
检索策略
敏感性(度) ,灵敏性(度),特异性(度) ,诊断[SH];诊断应用[SH]; 阳(阴) 性预测值

Meta分析系列之十五:Meta分析的进展与思考

Meta分析系列之十五:Meta分析的进展与思考

•循证理论与实践 •Meta分析系列之十五:Meta分析的进展与思考曾宪涛,田国祥,张超,魏万林【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3)06-0561-03自Karl Pearson于1904年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将不同研究的相关系数进行合并以来[1,2],Meta分析方法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Meta 分析已成为循证决策的良好依据[3]。

Meta分析的结果为循证决策提供了重要证据,Meta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学也随着需求而不断发展。

1 Meta分析相关术语与Meta分析相关的英文术语有多个,其中文翻译也有多个(表1)。

随着对Meta分析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入,现中文建议使用“Meta分析”,英文为“meta-analysis”。

其中,Meta人种学分析(meta-ethnography)与Meta整合(meta-synthesis)用于质性研究,在医学领域中的护理学科中常用[4]。

2 Meta分析的类型Meta分析从开始的合并P值至今,根据实践需求及统计学方法的突破,已经有了多种类型[2]。

从统计学派来讲,有基于经典统计学派的Meta分析方法和基于贝叶斯统计学派的Meta分析方法[5]。

在此阐述的Meta分析的类型不按统计学派来划分,可将其划分为表2所示类型。

3 Meta分析的方法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离不开相应的方法学支持。

除了传统Meta分析[2]之外,当前还存在的Meta分析方法有:①间接证据比较的Meta分析[2,6];②合并了直接与间接证据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2,6];③IPD(individual patient data)的Meta分析[2];④前瞻性Meta分析(prospective meta-analysis,PMA)[2];表1 Meta分析的术语及其中文翻译(非左右一一对应关系)英文中文meta-analysis Meta分析meta analysis 荟萃分析pooling analysis 元分析pooled analysisMeta-分析meta-analytic review 统分/集成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评价meta-synthesis 梅塔分析meta-ethnographyMeta人种学Meta整合表2 Meta分析的类型分类基点Meta分析类型数据类型二分类数据、有序数据、连续型数据、效应量(或其对数)及其CI/SE/Variance、P值、相关系数数据来源个体患者资料、处理数据证据比较方式直接比较、间接比较、网状研究目的诊断、筛查、治疗、病因、预后、不良反应研究领域临床、基础(动物实验、基因遗传研究及细胞研究)、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随机对照试验(包括比较诊断)、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队列、病例-对照、横断面)、其他特殊类型的设计与人体关系在体研究、体外研究⑤序贯Meta分析(sequential meta-analysis)或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7-10]。

7.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性试验及动物实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7.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性试验及动物实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循证理论与实践 •Meta 分析系列之七: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性试验及动物实验的质量评价工具曾宪涛,庄丽萍,杨宗国,董圣杰[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2)06-0496-04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2012A050),湖北医药学院2011年度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 CZX01)作者单位:442000 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曾宪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庄丽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杨宗国);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董圣杰)通讯作者:董圣杰,E-mail:dongshengjay@ doi :10.3969/j.1674-4055.2012.06.003非随机实验性研究(non-randomized experimental study )和诊断准确性试验的Meta 分析是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而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的Meta 分析也日渐得到重视,其结论已成为循证决策的依据之一。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对随机对照试验[1]及观察性研究[2]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了简介,现对较为常用的或推荐使用的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准确性试验及动物实验的评价工具进行简介。

1 非随机实验性研究1.1 M I N O R S 条目 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 ,MINORS )[3]是由法国外科医师Slim 等在2007年全面回顾文献及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的临床干预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特别适用于外科非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non-randomized surgical studies )质量的评价。

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

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

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数据提取

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数据提取
研究起始时尚无要观察的结局指标(1分) ①是*;②否
5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
6
暴露组的代表性如何(1分) ①真正代表人 群中暴露组的特征*;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人群中暴露组的特征*;③选择某类人群, 如护士、志愿者;④未描述暴露组来源情况
非暴露组的选择方法(1分) ①与暴露组来 自同一人群*;②与暴露组来自不同人群; ③未描述非暴露组来源情况
19
随访对于结局发生是否足够长(1分) ①是(评价前规定恰当的随访时间)*;②否
• 肿瘤来说一般10年左右是可以接受的 • 此项目罕见评分为0,因为此类文章一般不会被接Fra bibliotek并发表20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随访是否恰当(1分)
①随访完整*;
②有少量研究对象失访但不至于引入偏倚(规
定失访率或描述失访情况)*; ③有失访(规定失访率)但未行描述; ④未描述随访情况
2-分项目给分
(1)设定最重要的混杂因素(因素可以大于1个)
(2)设定其他混杂因素(可以给出具体因素;也可笼统概括为 出最重要因素外的其他因素)
12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
Comparability (2) 2-分项目给分
Zhao et al. 5-Aminosalicylates Reduce the Risk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4 Apr 7;9(4):e94208.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 4208.

[循证理论与实践]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循证理论与实践]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循证理论与实践]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

STROBE声明是⽤来规范观察性研究报告格式的,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研究,⾃然也可以⽤来评估这些类型研究的质量;对于分⼦流⾏病学观察性研究,亦可以采⽤其报告规范,STROBE的扩展版(STROBE-ME)。

STREGA声明也属于STROBE的扩展版,是专为规范遗传学关联研究的报告规范,亦可以⽤来评估遗传关联性研究的质量。

因其不是专⽤于评价观察性研究的质量,故在此不详细列出。

5 结 语
常⽤于meta分析的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研究三⼤类,因这三类研究受偏倚影响的程度依次增加,⽬前尚⽆⼀种通⽤的评价⼯具。

NOS的制作很好地结合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实际,从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法中得以引申,能较好地应⽤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已被Cochrane协作⽹的⾮随机研究⽅法学组⽤于培训中并推荐使⽤。

CASP⽬前应⽤最多的国是英国及加拿⼤。

AHRQ横断⾯研究评价标准较为客观。

我们建议选择NOS评价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AHRQ横断⾯研究评价标准评价横断⾯研究;在临床循证时针对单个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则推荐选择CASP清单,因为它考虑了研究的外部适⽤性。

⽂章摘⾃:曾宪涛,刘慧,陈曦,冷卫东,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具[J],中国循证⼼⾎管医学杂志2012 年8⽉第4 卷 第4 期,295-297.。

Meta分析系列之七: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性试验及动物实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Meta分析系列之七: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性试验及动物实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Meta分析系列之七:非随机实验性研究、诊断性试验及动物
实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曾宪涛;庄丽萍;杨宗国;董圣杰
【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4)6
【摘要】非随机实验性研究(non—randomized experimental study)和诊断准确性试验的Meta分析是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而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的Meta 分析也日渐得到重视,其结论已成为循证决策的依据之一。

在前面的章节中,【总页数】4页(P496-499)
【作者】曾宪涛;庄丽萍;杨宗国;董圣杰
【作者单位】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Meta分析系列之九: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工具 [J], 曾宪涛;黄伟;田国祥
2.Meta分析系列之三: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J], 曾宪涛;包翠萍;曹世义;刘菊英
3.解读AMSTAR-2——基于随机和(或)非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工具
[J], 葛龙;潘蓓;潘佳雪;李亚男;吴奕婷;郭述金;温庆辉;田金徽
4.非随机对照试验和诊断性试验准确度系统评价的新挑战 [J], Mike Clarke;刁骧(译);李幼平(审校)
5.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J], 曾宪涛;刘慧;陈曦;冷卫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别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及使用

不同类别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及使用

不同类别M E T 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及使用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不同类别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工具sisiyang2015-11-20 14:37:54(一)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最常用),PEDro量表,Delphi清单,CASP清单,Jadad量表,Chalmers量表,CONSORT声明(不专用,但可以用)。

(二)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1)NOS量表(最常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2)CASP清单: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3)JBI标准:横断面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分析及专家意见。

(4)AHRQ。

(5)Combie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

(6)STROBE声明。

(7)STREGA声明。

(三)非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MINORS条目,Reisch评价工具,TREND声明。

(四)诊断性研究:QUADAS工具,CASP清单,STARD声明(五)动物试验:STAIR清单,CAMARADES清单,ARRIV指南。

这个就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主要从6个领域条项目队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对每条指标采用“低度偏倚风险”、“偏倚风险部确定”、“高度偏倚风险”进行判定:(一)选择偏倚:(1)随机序列产生:详细描述了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以便评估组件可比性;(2)分配隐藏:详细描述了隐藏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以便判断干预措施分配情况是否能预知。

(二)实施偏倚:(1)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详细描述了对研究者和受试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试者的干预措施。

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三)测量偏倚:(1)研究结果盲法评价:详细描述了对研究结果评价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试者的干预措施。

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三)适用性 • 定义: • 证据地适用性(applicability)即
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结果在目地群 以及日常临床实践能够重复再现地 程度,或者研究过程及其预后与临床 实践日常模式间地相似程度。
– 影响因素:
– 研究群与其它群地特征差异,研究对象类 型以及社会环境与经济等因素,增加研究 对象地代表性可以适当提高外部真实性。
– 评价要点:
– 着重关注证据所涉及研究对象地代表性 及其与拟应用对象在口社会学特征与临 床特征上地相似性,拟应用对象所处环 境是否与产生证据地环境相匹配,包括 力,技术与设备条件等方面。
第三节 证据评价地具体内容与
基本步骤
一,证据评价地具体内容
• (一)研究目地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对象 • (四)观察或测量
强度 – 1992年AHCPR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 1996年NEEBGDP证据分级
• 2001年SIGN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 • 2001年牛津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 • 2001年美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心提出地证
据金字塔 • 2004年GRADE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等
• (二)牛津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 ③若该研究证据是真实可靠地,是否 有可能改变现有地医疗实践方式。
• (三)确定研究证据地类型 • 表4-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类型(方案)
• (四)合理选择评价工具 • 1.原始研究地评价工具 • 随机对照试验地报告质量评价工具有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
循证医学
第四章 证据评价地基本
原则与方法

不同类型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不同类型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不同类型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临床研究是评估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医学实践的基础。

在评价临床研究质量时,需要考虑研究设计、方法、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多个因素。

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介绍。

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的比较试验来评估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

常见的临床试验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

评估临床试验质量的标准包括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方法的严谨性、样本选择的偏倚、数据的完整性和分析的准确性等。

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Cochrane协作组开发的Cochrane评价工具和Jadad评分工具等。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观察性研究,通过对疾病发生前的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暴露差异,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强度。

评估病例对照研究质量的指标包括病例和对照的选择、数据收集和控制的偏倚等。

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Newcastle-Ottawa量表和Cochrane协作组开发的Cochrane评价工具等。

3. 纵向队列研究:纵向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通过长期的追踪观察研究对象,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评估纵向队列研究质量的指标包括样本选择和补全的情况、追踪率、暴露因素和结局的测量方法等。

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Newcastle-Ottawa量表和Cochrane协作组开发的Cochrane评价工具等。

4.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通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人群进行调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评估横断面研究质量的指标包括样本选择的方法和偏倚、数据收集和控制的偏倚等。

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指南和Cochrane协作组开发的Cochrane评价工具等。

文献数据提取的方法和步骤及其它

文献数据提取的方法和步骤及其它

五、研究质量评价
� 如何运用质量评价的结果?
� 对纳入的研究设立最低的方法学标准/门槛,只纳入高质量的研究
� 纳入所有研究,看研究质量是否为产生异质性的原因 : 亚组分析和Meta 回归,用表格展示研究质量与结果,用文字叙述、讨论研究质量对结果 的影响
五、研究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的工具
� 量表
� 对每一个条目都会给予一个相应的分数 � 将各个条目的得分加起来就是该研究的质量总分
例如,某系统综述只想纳入真正的随机试验。数据收集表中可这样设定核实 性问题:是否随机?如研究采用交替分配法,则该问题的答案是:否,可将 该信息作为排除原因输入RevMan。
二、根据研究目的提取数据
第一部分 • 原始研究的一般资料 第二部分 • 原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第三部分 • 原始研究的临床特征 第四部分 • 计算总效应值的有关数据
预试验
不完整和易 误解的定义
协商以 达成一致
四、原始研究的一般特征
�第一作者 �发表年份 �研究地点:国家,环境(如:三甲医院) �时间跨度
五、研究质量评价
� 质量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即原始研究的内部真实性 (偏倚的大小)
� 系统综述证据的质量取决于所纳入的原始研究的质量
� Garbage-in, garbage-out! 垃圾进,垃圾出!对低质量研究进行meta 分析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综合结果。
� 数据提取质的控制
数据的提取的质受量的影响,量大则质不能保证! 重要信息可以二次提取!
7
三、数据提取的量和质
� 数据提取量的控制
样本研究
发现无关 和缺失数据
� 数据提取质的控制
(主要指可靠的和无偏的) � 变量的准确定义 � 提取表的详细说明(位置,文字) � 双人或多人独立(independent)提取 � 提取人(abstractors)的统一培训 � 数据提取预试验(pilot test) � 讨论、仲裁与提取表修正

系统评价Me 分析常用质量评价工具简介

系统评价Me 分析常用质量评价工具简介

随机对照试验 (是)
是否设立比较组
分析性研究 (是)
描述性研究 (否)
同期对 非同期对 平行 交叉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 监 个案或病例
照试验
照试验
试验 试验 (暴露→结局) (暴露→结局) 研究

系列报告
9 | Chin J Evid-Based Med | March 14, 2020
二、RCT的质量评价工具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 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 3大块(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或结果评价),8个条目 • 采用星级系统的半量化原则,满分队列研究为13颗星,病例-对
照研究9颗星 • 被Cochrane协作网的非随机研究方法学组用于培训,并被推荐
• 1981年由Chalmers等提出
• 分一般情况记录、研究方案、统计分析、结果陈述4 部分,36个条目,均为经验条目
• 一般情况不参与记分,研究方案、统计分析、结果3 部分按6:3:1权重记分,共27个条目,总分100分
• 缺点:实施繁琐、耗时;部分内容与报告质量混淆
17 | Chin J Evid-Based Med | March 14, 2020
使用。 • 免费下载网址
http://www.ohri.ca/programs/clinical_epidemiology/oxfor d.asp
19 | Chin J Evid-Based Med | March 14, 2020
3.1.1 队列研究NOS量表
研究人群选择
条目
评价标准
暴露组的代表性如何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资料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资料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循证医学(EBM):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并参酌个人的实践经历和人们的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

核心思想:最佳证据、患者的价值取向、具体的医疗环境。

实践循证医学“五部曲”:①确定拟弄清的临床问题②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③严格的文献评价④应用最佳成果于临床决策⑤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PICOS原则:P指特定的患病的人群I干预C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结局S研究设计检索和收集证据的基本步骤:①分析提出的临床问题②选择检索方式与数据库③制定检索策略④判断评估检索到的证据⑤再次检索检索式:①布尔逻辑检索(AND、OR、NOT)②位置运算符(WITH、NEAR、IN) ③范围运算符(=、>、<、<=、>=、-共6个)④截词检索(包括截词符*和通配符?)⑤优先检索(()→NOT→AND→NEAR→WITH→OR)⑥限定字段检索:字段标识符即字段名词即字段释义证据评价的基本要素:真实性的严格评价、临床意义的严格评价、临床适用性的严格评价真实性评价的角度:①研究设计的因素②研究对象的因素③观测结果的因素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因素⑤系统分析的因素评价临床意义的效果指标:1.事件发生率:例如痊愈率,有效率,残疾率,病死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发病率,患病率等等。

这些事件在不同的组别则分别表示为:①实验组事件发生率(EER)②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③预期事件发生率(PEER):即如果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延期事件发生的概率。

2.绝对危险降低率(ARR):即实验组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的事件发生率的绝对差值。

例如:实验组病死率10%,对照组为15%,则ARR= | 10%-15% | =5%3.相对危险降低率(RRR):即为ARR被CER去除所得的商数值的%例如:RRR=(CER-EER)/CER=(0.15-0.10)/0.15=33%4.预防一例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治疗的总例数(NNT)例如:应用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65例,才可取得防止一例死亡的效果,NNT=1/ARR5.绝对危险增高率(ARI):常用于表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的绝对差值,AEI=EER-CER(%)6.相对危险增高率(RRI):即为ARI被EER去除所得商值的百分率:RRI=(EER-CER)/EER7.治疗多少例患者才发生一例副作用(NNH),NNH=1/ARI8.相对危险度(RR):用于观测某种危险因素暴露组事件发生率的比值比,其用于前瞻性的对照研究,通常RR≥2方有临床意义9.比值比(OR):用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或系统评价中表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事件发生比值的相对比,其意义与RR相近10.可信区间(CL):为了有助于判断上述指标的真实范围,应用有关的统计学方法,计算相应的95%的可信区间,其分布范围越窄,其精度越高。

meta分析方法和Revman应用

meta分析方法和Revman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38
质量评价工具
非随机实验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1. M I N O R S 条目
2. Reisch评价工具
3. TREND声明
诊断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1. QUADAS工具
2. Cochrane DTA工作组标准
3. CASP清单
4. STARD声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36
Meta分析步骤
1、提出并形成 问题
2、检索并选择 研究
3、对纳入研究 的质量进行评

4、提取资料
5、分析并形成 结果
6、对结果的解 释
7、系统综述的 改进与更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37
质量评价工具
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 1. Cochran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 2. PEDro 量表 3. Delphi 清单 4. CASP 清单 5. Jadad 量表 6. Chalmers 量表 7. CONSORT 声明
Meta分析方法和 RevMan应用
张 华 赵一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1
复习
Meta分析的定义
Meta分析与传统综述的异同
Meta分析的原理
Meta分析的类型有哪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2
Meta分析的定义
狭义的: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 果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30
6.手检主要专业期刊
手检原因
1. 电子数据库没有收录所有的研究报告。 2. 即使存在电子数据库中,也可能因没被标注索引而不易检出。(尤

循证医学: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其他偏倚 其他偏倚来源
评价内容 详细描述了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以便评估组间可比性 详细描述了隐藏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 以便判断干预措施分配 情况是否能预知
详细描述了对研究者和受试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 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详细描述了对研究结果评价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 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比性、有无混杂因素、依从性 ➢ 研究方法:测量指标选择、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测量
偏倚 ➢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结果解释是否合理等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类型
实验性研究
结 果 真
实 观察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队列(随访)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分析 个案报道
对客观终点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单盲法前,8对条主针观对终无点对指照标的组评的价研采究用,评最价者高双盲法。
否则应给出未行盲法评价的理由
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
随访时间应足够长,以使得能对终点指有标对及可照能组的的不研良究事,件进最行高评分估共24分。
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否则,失访的比例不能超过反映主要终点指标的患者比例
3.预期数据的收集
收集了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中设定的数据
4.终点指标能恰当地反映研究目的 5.终点指标评价的客观性 6.随访时间是否充足 7.失访率低于5%
明确地解释用来评价与所定义的问题一评致价的结指局标指共标1的2条标,准。每同一时条,为应0在~意2向分性。治疗分
析的基础上对终点指标进行评估
队列研究的nos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条目星级数研究人群选择暴露队列的代表性如何非暴露组的选择方法暴露的确定方法是否有证实在研究开始时所关注结果确实还没有出现每个条目最多一个可比性以设计和分析为基础的队列之间的可比性对应相关标准给出评价但是最多两个结果研究对于结果的评价是否充分结果发生后随访是否足够长队列群体随访是否充分每个条目最多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条目星级数研究人群选择对于所选择的病例描述是否充分该病例是否有代表性对照组的选择方法对照的描述是否充分每个条目最多一个可比性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设计或分析为基础的可对应相关标准给出评价但是最多两个暴露暴露的确定方法是否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对照和病例组的暴露无反应率的相关问题每个条目最多一个1是否明确了资料的来源调查文献回顾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的证据总结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的证据总结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 )是卒中发病7d 内出现的下呼吸道感染,在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4%[1],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还会导致患者远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2]。

调查[3]显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42%~67%,是S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然而,关于护理人员在预防吞咽障碍患者SAP 时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国内外给出的相关推荐意见均包含在卒中管理的综合指南中,缺乏专门的护理指南,临床护理人员很难及时提取明确的最佳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因此,本研究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SAP 预防的相关证据进行汇总,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实践参考,推动脑卒中住院患者SAP 预防措施的落实,改善患者预后。

1研究方法1.1提出问题采用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问题开发工具[4],对本研究的循证问题进行界定:证据应用目标人群为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干预方法为SAP 预防的相关措施;应用证据的人员为临床医护人员;结局为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1.03.013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重点项目(SBGJ202002061)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园丽:女,硕士,副主任护师,E ⁃mail :*************通信作者:马珂珂,E ⁃mail :****************2020⁃06⁃12收稿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的证据总结郭园丽马珂珂董小方杨彩侠王爱霞[摘要]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关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检索UpToDate 、BMJ best practice 、Cochrane Library 、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限制为建库至2020年5月6日,由2名研究者使用AGREE Ⅱ评价指南质量,使用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证据提取及汇总分析。

2015循证医学-第五章Meta分析

2015循证医学-第五章Meta分析

2016/1/25
41
2016/1/25
42
2016/1/25
43
2016/1/25
2016/1/25
22
RCT质量评价的Jadad 量表
盲法:
2分:描述了实施双盲的具体方法,如使用完全 一致的安慰剂或类似的方法 1分:试验称为双盲法,但未交代具体的方法 0分:未采用双盲法或盲的方法不恰当
2016/1/25
23
RCT质量评价的Jadad 量表
失访与退出:
1分:具体描述了失访与退出的数量和理由 0分:未报告失访或退出的数目或理由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第五章 Meta分析
在循征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6/1/25
流行病学教研室 谢娟
1
内容提要
Meta分析概述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影响Meta分析结果常见的偏倚和控制
2016/1/25
2
一、 Meta分析概述
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医学文献中,陆续出现 了对多个独立研究的统计量进行合并的报道。 1976 年 G.V.Glass 首先将合并统计量对文献进 行 综 合 分 析 研 究 的 这 类 方 法 称 为 “MetaAnalysis”。 20世纪80年代末,该方法被引入我国,中文译 名有荟萃分析,二次分析、汇总分析、集成分 析等。但无论何种中文译名都有不足之处。因 此,很多学者建议仍然使用 "Meta 分析 " 这一名 称。
原始研究常常纳入特定类型的患者和明确定义 的干预措施。选择上述特征不同的研究可以评 估效应的一致性,如果必要,还可评估效应差 异的原因。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

循证医学(EBM):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得证据并参酌个人得实践经历与人们得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

核心思想:最佳证据、患者得价值取向、具体得医疗环境。

实践循证医学“五部曲”:①确定拟弄清得临床问题②检索有关得医学文献③严格得文献评价④应用最佳成果于临床决策⑤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PICOS原则:P指特定得患病得人群I干预C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得干预措施O结局S研究设计检索与收集证据得基本步骤:①分析提出得临床问题②选择检索方式与数据库③制定检索策略④判断评估检索到得证据⑤再次检索检索式:①布尔逻辑检索(AND、OR、NOT)②位置运算符(WITH、NEAR、IN) ③范围运算符(=、>、<、<=、>=、-共6个)④截词检索(包括截词符*与通配符?)⑤优先检索(()→NOT→AND→NEAR→WITH→OR)⑥限定字段检索:字段标识符即字段名词即字段释义证据评价得基本要素:真实性得严格评价、临床意义得严格评价、临床适用性得严格评价真实性评价得角度:①研究设计得因素②研究对象得因素③观测结果得因素④资料得收集与整理得因素⑤系统分析得因素评价临床意义得效果指标:1、事件发生率:例如痊愈率,有效率,残疾率,病死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发病率,患病率等等。

这些事件在不同得组别则分别表示为:①实验组事件发生率(EER)②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③预期事件发生率(PEER):即如果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治疗得情况下,延期事件发生得概率。

2、绝对危险降低率(ARR):即实验组得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得事件发生率得绝对差值。

例如:实验组病死率10%,对照组为15%,则ARR=| 10%-15% | =5%3、相对危险降低率(RRR):即为ARR被CER去除所得得商数值得%例如:RRR=(CER-EER)/CER=(0、15-0、10)/0、15=33%4、预防一例不良事件得发生需要治疗得总例数(NNT)例如:应用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65例,才可取得防止一例死亡得效果,NNT=1/ARR5、绝对危险增高率(ARI):常用于表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得绝对差值,AEI=EER-CER(%)6、相对危险增高率(RRI):即为ARI被EER去除所得商值得百分率:RRI=(EER-CER)/EER7、治疗多少例患者才发生一例副作用(NNH),NNH=1/ARI8、相对危险度(RR):用于观测某种危险因素暴露组事件发生率得比值比,其用于前瞻性得对照研究,通常RR≥2方有临床意义9、比值比(OR):用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或系统评价中表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事件发生比值得相对比,其意义与RR相近10、可信区间(CL):为了有助于判断上述指标得真实范围,应用有关得统计学方法,计算相应得95%得可信区间,其分布范围越窄,其精度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年8月第4卷第4期 Chin J 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Aug,2012,Vol.4,No.4•297 ••循证理论与实践 •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曾宪涛,刘慧,陈曦,冷卫东[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4055(2012)04-0297-03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2011年度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 CZX01)作者单位:442000 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曾宪涛,冷卫东);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刘慧);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科(陈曦)通讯作者:冷卫东,E-mail:lengtaihe@.doi:10.3969/j.1674-4055.2012.04.004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又称非实验性研究(non-experimental study ),是指没有加入研究人员的任何干预(试验的或其他方面)措施,允许事件自然发展的研究过程[1]。

医学研究中有很大部分是观察性的研究,多用于评估教育项目和研究可能造成疾病或损害的危险因素,由于人的内在特点或实施条件涉及医学伦理等原因,这类研究通常不能实现随机化。

因此,与随机对照试验相比,观察性研究更容易受到偏倚风险影响,发生选择性偏倚的风险大于实验性研究。

由于观察性研究能够提供许多极为重要的信息,并在医学研究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观察性研究的Meta 分析具有重要意义[2]:①对观察性研究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某因素是否为危险因素;②提供更准确的效应量估计和增加统计效能,分析量效关系;③分析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④总结各单个研究的结果;⑤研究稀有暴露因素及其相互作用;⑥研究稀少疾病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观察性研究的Meta 分析大量涌现,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已成为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在上一讲中,我们对观察性研究所包含的类型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了介绍[3],本节将对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做一简介(诊断性研究属于较为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将在下一讲中介绍)。

1 NOS量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适用于评价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4-5]。

它通过三大块共8个条目的方法评价队列研究(表1)[6]和病例对照研究(表2)[7],具体包括研究人群选择(selection )、可比性(comparability )、暴露(exposure )评价或结果(outcome )评价。

NOS 对文献质量的评价采用了星级系统的半量化原则,满分为9颗星。

NOS 有自己专用的网站(http://www.ohri.ca/programs/clinical_epidemiology/oxford.asp ),提供了量表的word 及pdf 版本,可免费下载。

2 CASP清单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文献严格评价项目(criticalappraisal skill program ,CASP ,2004)除了制定了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清单[3]外,也制定了针对观察性研究的评价清单[8],主要包括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CASP 清单用于评价队列研究的清单包括12个问题,其中前2条是筛选问题,后10条是细节问题;1~7和10~12条均用“是”、“否”及“不知道”判定(表3)[9]。

用于评价病例-对照研究的清单包括11个问题,其中前2条是筛选问题,后9条是细节问题;1~6和9~11条均用“是”、“否”及“不知道”判定(表4)[10]。

3 AHRQ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对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推荐,其中推荐NOS 量表作为评价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标准;推荐评价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的标准包括11个条目,分别用“是”、“否”及“不清楚”作答[11]:(1)是否明确了资料的来源(调查,文献回顾)?(2)是否列出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或参考以往的出版物?(3)是否给出了鉴别患者的时间阶段?(4)如果不是人群来源的话,研究对象是否连续?(5)评价者的主观因素是否掩盖了研究对象其他方面情况?(6)描述了任何为保证质量而进行的评估(如对主要结局指标的检测/再检测);(7)解释了排除分析的任何患者的理由;(8)描述了如何评价和(或)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9)如果可能,解释了分析中是如何处理丢失数据的;(10)总结了患者的应答率及数据收集的完整性;(11)如果有随访,查明预期的患者不完整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或随访结果。

4 STROBE及STREGA声明STROBE (the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Studies in Epidemiology )声明[12]是用来规范观察性研究报告格式的,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面研究,自然也可以用来评估这些类型研究的质量;对于分子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亦可以采用其报告规范,STROBE 的扩展版(STROBE-ME)[13]。

STREGA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 )声明[14]也属于STROBE 的扩展版,是专为规范遗传学关联研究的报告规范,亦可以用来评估遗传关联性研究的质量。

因其不是专用于评价观察性研究的质量,故在此不详细列出。

5 结 语常用于meta 分析的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面研究三大类,因这三类研究受偏倚影响的程度依次增加,目前尚无一种通用的评价工具。

NOS 的制作很好地结合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实际,从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方法中得以引申,能较好地应用于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已被Cochrane 协作网的非随机研究方法学组用于培训中并推荐使用。

CASP 目前应用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及加拿大。

AHRQ 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较为客观。

我们建议选择NOS 评价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AHRQ 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评价横断面研究;在临床循证时针对单个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则推荐选择CASP 清单,因为它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年8月第4卷第4期 Chin J 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Aug,2012,Vol.4,No.4•298 •表1 队列研究的NOS 评价标准[6]栏目条目#评价标准研究人群选择暴露组的代表性如何(1分)①真正代表人群中暴露组的特征*;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群中暴露组的特征*;③选择某类人群,如护士、志愿者;④未描述暴露组来源情况非暴露组的选择方法(1分)①与暴露组来自同一人群*;②与暴露组来自不同人群;③未描述非暴露组来源情况暴露因素的确定方法(1分)①固定的档案记录(如外科手术记录)*;②采用结构式访谈*;③研究对象自己写的报告;④未描确定研究起始时尚无要观察的结局指标(1分)①是*;②否组间可比性设计和统计分析时考虑暴露组和未暴露组的可比性(2分)①研究控制了最重要的混杂因素*;②研究控制了任何其他的混杂因素*(此条可以进行修改用以说明特定控制第二重要因素)结果测量研究对于结果的评价是否充分(1分)①盲法独立评价*;②有档案记录*;③自我报告;④未描述结果发生后随访是否足够长(1分)①是(评价前规定恰当的随访时间)*;②否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随访是否充分(1分)①随访完整*;②有少量研究对象失访但不至于引入偏倚(规定失访率或描述失访情况)*;③有失访(规定失访率)但未行描述;④未描述随访情况注:#:给分条目;*:给分点表2 病例-对照研究的NOS 评价标准[7]栏目条目#评价标准研究人群选择病例确定是否恰当(1分)①恰当,有独立的确定方法或人员*;②恰当,如基于档案记录或自我报告;③未描述病例的代表性(1分)①连续或有代表性的系列病例*;②有潜在选择偏倚或未描述对照的选择(1分)①与病例同一人群的对照*;②与病例同一人群的住院人员为对照;③未描述对照的确定(1分)①无目标疾病史(端点)*;②未描述来源组间可比性设计和统计分析时考虑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2分)①研究控制了最重要的混杂因素*;②研究控制了任何其他的混杂因素*(此条可以进行修改用以说明特定控制第二重要因素)暴露因素的测量暴露因素的确定(1分)①固定的档案记录(如外科手术记录)*;②采用结构式访谈且不知访谈者是病例或对照*;③采用未实施盲法的访谈(即知道病例或对照的情况);④未描述采用相同的方法确定病例和对照组暴露因素(1分)①是*;②否无应答率(1分)①病例和对照组无应答率相同*;②描述了无应答者的情况;③病例和对照组无应答率不同且未描述注:#:给分条目;*:给分点表3 评价队列研究质量的CASP 清单[9]条 目提 示第一部分 研究结果可靠吗?1.研究是否提出了清晰明确的问题?①研究的人群;②研究的危险因素;③可能的结局;④可能的有益或有害的效应2.回答问题的方式是否合适?①队列研究适合研究目的吗?②队列研究能解决问题吗?3.队列研究人群的选择方式合适吗?①是否可以代表研究的人群?②样本人群有什么特别的特征码?③是否包含了所有应纳入的人群?4. 是否准确的测量暴露因素以减少偏倚?①使用的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测量方法?②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如何(是否是被验证的)?③测量方式是一样的吗?5.是否精确测量了研究结果以减少偏倚?①使用的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测量方法?②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如何(是否是被验证的)?③有无可靠的系统方法来探查所有的病例(测量疾病的发生)?④不同组的诊断方式是否相似?⑤是否对研究对象及结果评价者采取盲法?6. A 作者考虑到所有重要的混杂因素了吗?(列出作者忽略但您考虑到的因素);B 在设计和/或分析中对混杂因素采取措施了吗?在设计阶段的严格控制;在分析阶段使用技术手段如建模、分层、回归、敏感性分析来纠正、控制、调整混杂因素7. A 对研究对象的随访是否完成?B 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①不管效应的好坏,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显露;②失访的人群可能具有不同的结局;③在开放或动态队列中,对于离开和加入队列的研究对象有无特殊要求?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是什么?8. 研究结果如何?①基线的结果?②是否报道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比例或比率?两者有区别吗?③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联强度如何(RR 值为多少)?④绝对危险度降低值(ARR 值)是多少?9. 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如何?可信区间是多少?10. 结果是否可信?①无法忽略的大效应量;②有无偏倚、机遇或混杂因素的影响?③研究的设计和方法是否有缺陷导致结果不可靠? ④考虑Bradford Hills 标准(时间序列、剂量-效应梯度、生物学相似性、一致性)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适用吗?11.试验结果能否适用于当地人群?①纳入试验的研究人群是否与你所研究的人群相似?②当地的环境和研究中的是否相似?③能否量化对当地人群的有益和有害效应?12. 研究结果与其它证据是否符合?--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年8月第4卷第4期 Chin J 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Aug,2012,Vol.4,No.4• 299 •表4 评价病例-对照研究质量的CASP清单[10]条目提示第一部分研究结果可靠吗?1. 研究是否提出了清晰明确的问题?①研究的人群;②研究的危险因素;③研究是为了检测有益或有害的效应?2. 回答问题的方式是否合适?①在目前的情况下,病例-对照研究是否符合研究目的(结局是否罕见或有害)?②病例对照研究能否解决研究问题?3. 病例的选择方法是否合适?①是否准确的定义了病例?②病例组具有代表性吗(地理学上的和/或暂时的)?③有无建立可靠的系统来选择病例?④是研究发病率还是患病率?⑤病例组有无特殊特征?⑥研究时间范围是否与疾病/暴露有关?⑦样本量充足吗?⑧计算把握度了吗?4. 对照组的选择方式是否合适?①对照组具有代表性吗(人口学上和/或暂时的)?②对照组有无特殊特征?③应答率高吗?不应答的人群是否具有不同特征?④使用匹配选择、人群来源还是随机选择?⑤样本量充足吗?5. 是否准确测量暴露因素以减少偏倚?①暴露因素是否有明确的定义?测量方法是否准确?②研究者使用的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测量方法?③测量方法的真实性如何(是否是被验证的)?④病例组和对照组使用的测量方法是否相似?⑤在适合使用盲法的地方是否使用了盲法?⑥时间顺序正确吗(研究的暴露因素是否在结局前)?6. A:作者考虑了哪些混杂因素吗?(列出作者忽略但您考虑到的因素,如基因、环境及社会经济的);B:在设计和/或分析中,研究者对潜在混杂因素采取措施了吗?在设计阶段的严格控制;在分析阶段使用技术手段如建模、分层、回归、敏感性分析来纠正、控制、调整混杂因素7. 研究结果如何?①基线的结果?②分析方法合适吗?③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联强度如何(OR值为多少)?④调整混杂因素后,混杂因素是否还起作用?⑤调整混杂因素是否对OR值有很大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是什么?8. 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如何?危险效应的估计值精确度如何?①P值是多少?②可信区间是多少?③研究者是否考虑所有重要的变量?④如何评估排除的人群的研究效应?9. 结果是否可信?①无法忽略的大效应量;②有无偏倚、机遇或混杂因素的影响?③研究的设计和方法是否有缺陷导致结果不可靠?④考虑Bradford Hills标准(时间序列、剂量-效应梯度、生物学相似性、一致性)第三部分研究结果适用吗?10. 试验结果能否适用于当地人群?①纳入试验的研究人群是否与你所研究的人群相似?②当地的环境和研究中的是否相似?③能否量化对当地人群的有益和有害效应?11. 研究结果与其它证据是否符合?考虑所有可得到的、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的一致性较好的证据考虑了研究的外部适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