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_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熔化和凝固(第5章 物态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
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熔化后,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感悟新知
知2-讲
4.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海波的熔点 是48 ℃,萘的熔点是80.5 ℃。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非晶体没
有熔点。
感悟新知
知2-讲
5. 晶体的熔化条件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
二是能够继续吸热。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2-讲
1.仪器应由下向上组装:实验中必须用酒精灯温度高的外
焰对物体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位置。
2.试管中装入的碎冰、蜂蜡粉末应适量,目的是避免实验
时间过长或过短。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液体的凝固
知3-讲
1.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凝固特点 液体在凝固形成前放出热量,液体的温度随之下降,
当降至某一温度时,液体开始凝固成固体,在凝固过程 中,对外放出热量,温度不发生变化,液体完全凝固形 成固体后,仍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感悟新知
知3-讲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凝固图像如图6 甲所示,各阶段的 特征如表所示。
第5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认识晶体
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熔化 液体的凝固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认识晶体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 有规则结构的固体统称为晶体。 2.非晶体 没有规则结构的固体统称为非晶体。
3.2熔化和凝固(含视频) (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练笔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就是水,冰就是冰,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B.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C.气体的流动性比固体好,固体的流动性比液体好 D.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铜、铁等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变成冰。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例如冰变成水。
随堂练习
融化和凝固
1.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电脑电路进行焊接,焊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融化
B.先融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融化
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C )
A.石蜡 玻璃 沥青
B.石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 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 答案:(1)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由于冰 熔化时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比热空气 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2)影响: 春天冰雪熔化气温较低,常会使人感冒,因此春天要多穿衣服 来保暖;炼钢炉旁,钢水凝固成钢锭会放出大量热量使炉子周 围温度很高,因此炼钢时工人要戴防高温面罩和手套并远离炼 钢炉。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融化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做 凝固 。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些 固体叫 晶体 ,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的固体叫做 非晶体 。
新课导入
想一想:生铁是如何化作铁汁飞向空中的呢?
点击播放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所有的物质常见的状态就是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 ? ? ?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
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
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3.2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说明:注意区别溶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例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二: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三:晶体与非晶体1、根据物质在熔化时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将物质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石蜡、沥青、玻璃、橡胶、蜂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萘的熔点是80℃。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达到熔点;让晶体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也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让晶体继续放热。
4、晶体在处于熔点和凝固点时,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和典例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和典例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态间的转化: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松香(3)实验装置:(6)海波、松香熔化图象:(7)分析论证: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松香的熔化过程则不同。
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松香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
熔点和凝固点0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02、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1、有无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吸热。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典型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熔化和凝固:熔化是物质从固体向液体的变化,凝固是物质从液体向固体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物质会熔化,降低温度物质会凝固。
物质的熔点是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凝固点则是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二、蒸发和沸腾:蒸发是物质从液体向气体的变化,而沸腾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迅速蒸发。
在常温下,液体分子的速度不同,有些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从液体表面逸出成为了气体,这个现象就是蒸发。
而沸腾则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中的分子足够运动,形成了大量的气泡,从而大量蒸发出气体。
三、凝结:凝结是气体变为液体或固体的过程。
当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气体分子的速度下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气体分子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如果继续降温,液体分子的速度进一步下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得非常强烈,形成了固体。
四、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物质物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物质有不同的特性。
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比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高的沸点和凝固点。
五、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温度是物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压力也会对物质的物态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压力可以使液体沸腾点升高,降低压力可以使液体沸腾点降低。
六、露点和冷凝:露点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这个过程称为冷凝。
七、气体的压缩和展开: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间距,气体可压缩性较大,所以气体可以被压缩成较小的体积。
而展开则是指气体占用的体积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距变大。
八、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与物态变化有关。
例如,熔化和沸腾吸收热量,凝固和凝结释放热量。
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包括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凝结、分子间相互作用、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露点和冷凝、气体的压缩和展开以及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
八年级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总结一、熔化与凝固1、熔化(1)定义: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①白糖受热熔化。
②春天河面上的冰熔化。
(熔化是物体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仅仅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
即:固态液态。
溶解不是熔化,如:食盐放水里,变成盐水;白糖在水里溶解,变成糖水。
)(2)熔化吸热。
例如①冬季化雪是熔化过程,要吸热造成降温。
②夏季吃冰棒感觉很凉,是因为小冰块在胃里熔化吸热。
○3运输易腐烂产品时,通常放入大量冰块。
2、熔化规律: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时不变的那个温度值就叫熔点);非晶体(常见的石蜡,松香,沥青,橡胶,玻璃)熔化时也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
(1)晶体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能继续吸到热。
例如冰的熔点是0℃,当把一块冰放入冰水混合物中也就是0℃的环境中,不能继续吸热,就不会熔化。
(2)熔化的图像:非晶体温度会随时间增长一直上升,晶体中间有一段平的,是熔化过程,这个过程是固液共存的。
3、凝固:(1)定义: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冬天水遇冷结成冰,工厂里用铁水变成刚定。
(注:和熔化一样,仅仅是状态改变,仍是原物质,没有新物质产生。
例如把生鸡蛋煮熟了不是凝固,因为蒸煮食物会伴随新物质的产生。
) (2)凝固放热。
例如:北方在冬天时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凝固时放出的热量来使窖内温度不至于降太低,以免菜被冻坏。
4、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这个温度叫它的凝固点,同种物质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例如冰的熔点是0℃,水的凝固点也是0℃,)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断的下降,没有一段温度不变的过程。
即没有凝固点。
二、汽化与液化1、汽化定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例如:湿衣服干了,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2、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1)二者区别:①快慢程度不同。
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比较快,比较剧烈。
物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总结
物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总结物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总结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物理熔化凝固知识点总结
物理熔化凝固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改变中常见的现象,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物理学的范畴中,熔化和凝固是两种相变现象,是物质由固态到液态,液态到固态的转化过程。
本文将探讨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熔化热和凝固热,以及它们的应用和相关实验。
一、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熔化和凝固是一种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这两种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相应的物理性质也会有所改变。
在熔化过程中,当外界的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运动会加速,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固态结构逐渐崩溃,形成液态。
而在凝固过程中,当外界的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分子的运动逐渐减弱,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使得液态结构逐渐变为固态。
二、熔化热和凝固热熔化和凝固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过程,这种能量被称为熔化热和凝固热。
熔化热是指在熔化过程中单位质量物质所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ΔHm表示。
而凝固热则是指在凝固过程中单位质量物质所释放的热量,通常用符号ΔHc表示。
熔化热和凝固热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以及状态转变的条件有关。
通常情况下,熔化热的数值要比凝固热大,这是因为在液态的情况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克服这些相互作用力,使得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三、相关实验和应用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改变中的重要现象,因此它们常常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和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熔化和凝固过程通常用于纯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物质由固态到液态、液态到固态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物质的纯化和提纯。
此外,熔化和凝固还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金属冶炼和合金制备中,熔化和凝固是非常重要的工艺。
通过控制熔化温度和凝固速度,可以得到具有特定性能和组织结构的金属材料,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总之,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改变中的重要现象,它们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2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和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晶体。
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在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3、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1]、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等等;[2]、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等。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固定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熔化吸热][1]、晶体熔化图像: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2]、非晶体熔化图像:熔化特点:不断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6、液体凝固[凝固放热][1]、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固定温度叫做凝固点。
[2]、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3]、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4]、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的图象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拓展]在晶体中加入其他物质时,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会发生变化(一般会降低)。
比如冬天常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来降低冰雪的熔点,从而加速除冰过程。
【典型例题】类型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B.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C.秋天,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思路点拨】辨别物态变化,首先确定物体开始的状态(固、液、气),物体最后的状态(固、液、气),然后根据物体变化的名称来判断。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最全笔记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一、物态变化1、物态物质的聚集状态叫做物态。
物态通常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固体,例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液体,例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气体,例如氢气、氧气等。
2、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变化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在加热过程中你会看到水壶中的冰块逐渐减少,水逐渐增多,最后水壶中的冰全部变成水,再继续加热,可以观察到水壶中的水开始沸腾,并且水会变得越来越少,戴上手套,并拿着勺子靠近壶嘴,可观察到水蒸气又能变成水;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能冻成冰。
探究归纳:物质会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之间变化。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1现象特点春天,冰雪消融物质都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儿化了加热沥青、石蜡时,沥青、石蜡会慢慢变软,最后变成液态冬天,小河里的水结冰物质都是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把加热熔化后的石蜡倒入玩具模子,冷却后做出各种各样的玩具铁水冷却后变成钢铁探究归纳:物质能够从固态变成液态,也能够从液态变成固态。
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我们利用海波和石蜡进行实验探究。
①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可以使试管均匀受热。
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注意观察海波和石蜡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①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①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被测物质完全熔化。
再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温度变化。
时间/min012345678910...海波的温度/①4042444648484848515457...石蜡的温度/①4040.541.542.243.144.54647.5495154...分析论证: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所测温度。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知识点1: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三态间可以发生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成水,铁块熔化成铁水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例如:水结冰等。
2.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假设猜想[猜想一]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猜想二] 固体熔化时虽然不断吸热,但需完成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这时温度可能会不变。
实验设计探究[思考] (1)固体熔化时需观察其状态与温度的变化,如何控制固体物质温度不会过快上升呢?(2)熔化过程较为缓慢,以什么样的时间间隔进行温度测量呢?(3)对实验测定的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较为合适?[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研究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碎蜡块、海波、水、石棉网、火柴、钟表。
(3)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
按如图所示进行组装,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使试管(盛固体物质段)充分浸入水中。
使用石棉网的目的是为了使烧杯受热均匀。
使玻璃泡处于海波或碎蜡块中间位置。
,大致可分为两类金等考点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探究【例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第2 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热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答案:A、C、D点拨: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上升;由图象可知甲为海波,乙为蜡;海波在ab段吸热,温度不变,所以B选项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1.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熔化成水。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凝固成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2. 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必须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3.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
三、温度与热量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是一个过程量,用 “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四、温度计与体温计1. 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其测量范围为35℃~42℃,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缩口,使得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需要甩一甩才能再次使用。
五、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1.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如冰的熔化用于降温、金属的凝固制造零件等。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初二物理总结】物理大餐: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之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到达熔点。
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到达凝固点。
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初三物理绝缘体的电学知识大全【—初三物理绝缘体的电学知识大全】绝缘体的种类很多,如塑料、橡胶、玻璃和我们使用的各种天然矿物油。
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Insulator),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引。
它们的电阻率极高。
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这里要注意:导电的原因:无论固体还是液体,内部如果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那么他就可以导电。
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导电粒子,那么它也可以成为导体。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绝缘体也会转化为导体。
绝缘体在某些外界条件,如加热、加高压等影响下,会被“击穿”,而转化为导体。
在未被击穿之前,绝缘体也不是绝对不导电的物体。
如果在绝缘材料两端施加电压,材料中将会出现微弱的电流。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一、知识要点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分析:AB:固态(吸热升温)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CD:液态(吸热升温)DE:液态(放热降温)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FG:固态(放热降温)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0C。
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学习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时积聚不时创新的进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结,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熔化和凝结: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结。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结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结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进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基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降低,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到达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结的条件:(1)温度到达凝结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相反;7、晶体的熔化、凝结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降低;(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到达熔点(50℃),末尾熔化;(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终了;(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降低;(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到达凝结点(50℃),末尾凝结;(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结终了,温度为50℃;(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留意:1、物质熔化和凝结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反,这与详细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作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结,怎样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协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提高,考试顺利!。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
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异同。
二、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熔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熔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熔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
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
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
图2是非晶体的
熔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熔化。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
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6)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4、凝固【重点】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注:凝固也是一个过程,好别铁水变成铁块一样,需要慢慢的冷却,冷却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凝固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注意:在题目中如果看到上面两个图我们要迅速反应哪一种是晶体,哪一种是非晶体。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5、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注:热传递必须要有温度差,就像开空调的卧式没有关门,而客厅的“热空气”就传递到卧式,使得卧式的温度上升。
所以为了节能,我们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早上要开窗通风。
三、经验之谈:
凝固和熔化是互逆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熔化吸热,凝固固然就会放热。
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我们要熟悉,在题目中遇到遮掩的图,我们要能正确的从中读取信息。
初中常考的非晶体就俩:蜡、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