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方剂的剂型

合集下载

方剂学试题集2

方剂学试题集2
君药的作用是:
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B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D消除或减缓方中他药的毒性与烈性
E调和诸药
4.“主病只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一句出自哪部医著: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医学源流论》
D《成方便读》 E《外台秘要》
C.热入营血 D.阳气衰微
E.心脾两虚
1:汗法主要适用于:
2;下法主要适用于:
3:补法主要适用于:
A.汗法 B.吐法 C.和法
D.消法 E.温法
4:邪犯少阳首选地治法为:
5:肝脾不和首选地治法为:
6:表里同病首选的治法为:
D型题
A.《太平圣惠方》 B.《备急千金要方》
C.《肘后备急方》 D.《千金翼方》
E.《普济方》
X型题
有关《普济方》的正确描述有:
现存古医籍中最大的方书 B.成书于清代
C.成书于元代 D.成书于明代
E.载方20000首 F.载方61739首
1.:“燥屎內结“宜用:
A.涌吐法 B.活血法 C.寒下法
D.温下法 E.发汗法
2:下列哪项属于和法范畴:
A.寒热并用 B.表里双解 C.气血两清
D.温中散寒 E.补脾养心
X型题
1:“八法“的内容有:
A.汗,吐 B.下,和 C.温,清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时方歌括》
D《景岳全书》 E《医方集解》
B型题
A《五十二病方》 B《医方集解》 C《祖剂》
D《太平圣惠方》 E《成方切用》
1:以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

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
本章目录
一、汤剂 十一、栓剂 二、丸剂 十二、冲剂 三、散剂 十三、糊剂 四、膏剂 十四、颗粒剂 五、丹剂 十五、片剂 六、酒剂 十六、合剂(口服液) 七、茶剂 十七、糖浆剂 八、露剂 十八、酊剂 九、锭剂 十九、胶囊剂
重点难点
1.重点: • 常用剂型的含义、主要特点
• 常用剂型与药效的关系
2.难点: • 正确选择中成药的剂型
1.中成药的含义: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 按照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随时可以取用,具有一定剂型 的成品药
2.归纳各种常用剂型剂型的含义、主要优点、缺点。以丸 剂为例。丸剂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以水、蜂 蜜、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为赋型剂而制成的球 形固体剂型。丸剂有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 丸、蜡丸、微丸、滴丸等。丸剂的优点与汤剂相比是, 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便 。一般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丸剂的缺点是与汤剂相 比吸收较慢,药力较缓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剂型 2.常用方剂剂型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 3.中成药剂型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3.缺点:内服酊剂,不耐酒精者、高血压者不宜服用
十九、胶囊剂
1.制作方法:硬胶囊是将适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 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硬胶囊中而制 成的剂型。软胶囊剂是指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密封于球 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的制剂
2.优点:硬胶囊、软胶囊外观整洁美观,易于吞服,可掩盖 药物的不良味,崩解快,吸收好
二、丸剂
二、丸剂
1.制作方法: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以水、蜂蜜、米 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为赋型剂而制成的球形固体剂 型
2.优点: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 便。一般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方剂学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方剂学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方剂学一一重点疑点难点笔记(后附常考题型)第一章绪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1、 《五十二病方》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2、 《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二、 汉代《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讲杂病 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被尊为“方书之祖”。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夕卜,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2、 《外台秘要》王卷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第一部中成药典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倡导'‘相火论”七、 明代1、 《普济方》朱棣 载方61739首2、 《医方考》吴昆 如:知柏地黄丸 八、 清代1、 《医方集解》汪昂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② 吴鞠通(塘) 著有《温病条辨》 ③ 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意义: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意义: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意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意义:创“三焦”辨证•方剂与病证五、 宋代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2、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 金元时期1、 《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2、 金元四大家①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中医中药方剂学总论试题

中医中药方剂学总论试题

绪论一、填空题1、方剂学是研究和、、及其的一门学科。

2、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之后,遵循,选择合适的,明确,酌定、而成的药物配伍组合。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A型题1、我国古代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是A.《普济方》B.《外台秘方》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千金要方》E.《千金翼方》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A.《太平圣惠方》B.《圣济总录》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千金要方》E.《伤寒杂病论》3、初步奠定方剂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五十二病方》C.《小品方》D.《伤寒明理论》E.《医方考》4、具有简、便、廉、效特点的方书为A.《小品方》B.《五十二病方》C.《刘涓子鬼遗方》D.《肘后备急方》E.《医方考》5、《医方集解》的作者为A.张秉成B.孙思邈C.吴崑D.吴仪洛E.汪昂二、填空题1、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方书是,最早的外科方书是。

2、东汉著《伤寒杂病论》,全书收载方剂共。

3、《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

4、《景岳全书》的作者是。

5、金元时期,著《》,开方论之先河。

三、改错题1、《千金翼方》的作者是孙思邈。

2、《外台秘要》是唐代的方书。

3、《五十二病方》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4、《黄帝内经》中的方剂被称为“经方”。

四、问答题1.《黄帝内经》对方剂学形成和发展的直接贡献反映在哪些方面?第二章方剂与治法一、选择题A型题1、归纳总结出“八法”的医家是A.吴鞠通B.程钟龄C.吴崑D.吴仪洛E.汪昂2、下列何法不属于“八法”的内容A.汗法B.吐法C.和法D.消法E.固法3、下列哪项提法不是由《黄帝内经》提出的A.其在皮者,汗而发之B.其高者,因而越之C.其下者,引而竭之D.中满者,泻之于内E.在卫汗之可也4、下列称为和法的内容哪项不属于治法讨论范围()A.和解少阳B.调和肝脾C.分消上下D.调和肠胃E.峻剂小量分服二、填空题1、吐法对于、、等类人应当慎用。

2、下法包括、、、、等法。

《方剂学》之剂型 课件

《方剂学》之剂型 课件

第五章剂型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

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

建国以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要介绍如下:1.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小承气汤等。

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如李东垣所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2.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

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

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及携带。

李东垣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金黄散、生肌散;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

应研成极细粉末,以防刺激创面。

3.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李东垣说:“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

但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

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
绪言
三、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方剂是药物按( )配伍而成之有序组合。
A.组方原则B.升降浮沉C.寒热温凉D.有毒无毒 答案:A
(二)多选题:方剂学是研究方剂( )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A.组方原理B.配伍规律C.四气五味D.寒热温凉E.升降浮沉答案:AB
上篇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三、习题及答案:
4.大黄若取其攻下作用,应()
A.先煎B.后下C.单煎D.包煎 答案:B
5.一般应单煎的药物是()
A.贝壳类B.角骨甲类C.贵重药物D.矿物类答案:C
6.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
A.饭前服B.食后服C•药食并服D.睡前服 答案:B
D.体积较小
E.便于携带与服用 答案:B
3.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密或糖炼制而成的半固体剂型属()
A.栓剂
B.膏剂
C.茶剂
D.露剂
E.锭剂 答案:B
(二)多选题:
1.下列哪项是内服散剂的特点()
A.制作方法简便
B.性质稳定
C.易于吞服
D.有效成分含量高
E.不易变质 答案:ABE
2.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剂型有()
D.温、清E.消、补 答案:ABDE
2.下列哪项属“和法”的范畴(

A.和解少阳B.开达膜原C.调和肝脾D.调和寒热E.表里双解 答案:
3.下列哪项属“消法”的范畴(

一)单选题
A
ABCDE
A.消食导滞B.行气C.活血D.化痰利水E.驱虫 答案:ABCDE
4.下列哪项治法理论出自《黄帝内经》( )
A.精不足者,补之以味B.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2.有关臣药的论述正确的有( )

方剂学思考题资料讲解

方剂学思考题资料讲解

方剂学思考题《方剂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何谓方剂? 中医方剂包括哪些要素?2.为什么说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占有重要位置?3.如何理解中医方剂学是一门古老但又年轻的学科?4.方剂学发展史中有哪几个重要阶段?影响方剂学发展的主要著述有哪些?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1.何谓“方证相关”?为什么说“方证相关”是方剂学的重要基础?2.治法与治则有何不同? 怎样理解治法具有层次性?3.方剂与治法的关系?4.何谓“八法”?其主要内容有哪些?5.如何理解“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6.方剂与中药的关系?怎样理解“方药离合”?7. 影响方剂功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三章方剂分类1.方剂分类主要有哪些方法? 如何评价各种分类方法的意义?2.教材使用何种方剂分类法? 简述本教科书有关方剂分类的原则、思路及结果。

第四章方剂的制方理论1.何谓药物配伍? 药物配伍的意义是什么?2.简述组方原则及其基本涵义?3.方剂中君、臣、佐、使各部涵义是什么? 确定方中君药应考虑到哪些方面?4.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变化的前提是什么? 还有其它方剂变化运用的形式吗? 5.病-证-症结合组方思路提出的依据?第五章剂型与用法1.剂型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简述汤、丸、散、膏、冲剂、口服液、片剂、针剂的剂型特点。

3.传统丹剂的含义是什么?4.煎药应注意些什么? 服药方法主要涉及哪些主要内容?5.何谓服药的饮食宜忌?第六章影响方剂疗效的因素1.学习古方的配伍用量时应注意些什么?2.影响方剂疗效的非方药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七章临证处方的规范化1.书写中医处方应注意哪些方面?2.规范处方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第八章解表剂1.解表剂的适应范围、组方要点及使用注意事项?2.解表剂可用于麻疹、水肿、痢疾、疮疡等病证的机理?3. 分析桂枝汤与麻黄汤在主治、立法及组方方面的异同。

4.为什么外感与内伤证均可使用桂枝汤?其具体用法有何不同?5.小青龙汤中配伍酸收药味的意义?6.九味羌活汤的制方用药特色?7.怎样理解麻黄杏仁石膏汤的“宣泄肺热”功效? 临床有汗或无汗是否均可用本方? 如何调整麻黄与石膏的配伍剂量?8.结合麻黄汤、大青龙汤和麻黄杏仁石膏汤的证候特点,说明麻黄与桂枝同用,麻黄、桂枝与石膏同用以及麻黄与石膏同用体现三方的不同功效。

方剂学教案

方剂学教案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程名称 方剂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学专业本科
任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 解表剂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① 辛凉解表剂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10 分钟)
② 银翘散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 40 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使学生了解泻下剂的用药、功用与适应证候。
② 使学生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运用及相关类方的组成、功用、主治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① 方剂学发展简史。( 10 分钟)
② 方剂与治法。( 80 分钟)
③ 方剂的分类。( 30 分钟)
④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80 分钟)
④ 大黄附子汤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对比讲解温脾汤)。( 20 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 大承气汤主治证(痞、满、燥、实)及配伍特点(攻润,引气下行)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 银翘散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
• 桑菊饮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
• 银花、连翘和荆芥、淡豆豉的配伍意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使学生了解辛凉解表的用药、功用与适应证候。
② 使学生掌握银翘散、桑菊饮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运用及相关类方的组成、功用、主治等。
• 理解大承气汤主治证热结旁流的通因通用治法及煎服法。

方剂组成、剂型、煎服法

方剂组成、剂型、煎服法

先煎 后下 包煎
单煎 溶化
也称烊化,如: 阿胶、芒硝
先煎 后下 包煎
单煎 溶化 冲服
不宜煎煮的药物, 应冲服,如:朱砂、 牛黄、麝香
第二节 服药法
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食后服;病 在下焦,饭前服;补益与泻 下药空腹服;安神药临卧服; 对胃肠有刺激,应食后服; 急证则不拘时服;治疟疾发 作前2小时服。
硬膏:是将药物加油煎熬 去渣而制成,又叫膏药, 古称薄贴。用时直接贴在 患处或穴位上。如狗皮膏、 暖脐膏等。
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 宜的基质(如凡士林油、 蜂蜜等)调和成半固体, 用于患处,如眼药膏、消 瘀膏等。
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酒剂
又称药酒,古称 酒醴。是将药物用酒 浸泡或加热隔水炖煮, 去渣饮酒。
主治阳明腑实证 20g佐 40g君 25g臣
主治腹胀



味 的








同一方剂,用药、用量相同,剂型 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别。例如:
抵当汤 抵当丸
水蛭 虻虫 大黄 桃仁
三十条 三十只 三两 二十个
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身热,少 腹鞕满,小便自利,发狂或如狂
二十条 二十只 三两 二十五个
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身热,少 腹满(不鞕),小便自利,无狂
返回
散剂 丸剂
膏剂
汤剂
将药物用水或植 物油煎熬去渣,浓缩 成半固体。
分类






内服








外用





流浸膏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供中医学本科使用)一、前言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达到: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理解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熟悉常用治疗大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和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功用主治的影响。

了解有关方剂分类、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方剂100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

二级方剂50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

三级方剂32首,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

一级方剂及部份二级方剂要求背诵方歌(加注“△”者)。

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加强逻辑推理的方法,重点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2、充分利用声象教学,重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对组成、功效、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能深入理解其相关内容并为以后的正确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每类方剂首先应阐明其概念,适用范围,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及其运用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功用、主治、组方原理以及配伍技巧要讲深讲透,对部分方剂在剂量、剂型及用法方面有特殊要求者应重点强调。

二、教学要求和主要内容绪言【要求】1、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2、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内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七版教材方剂学总论

七版教材方剂学总论
3.反佐药 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 反佐药
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 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 又能在治疗中起相反相成作用 的药物
使药
①引经药 ②调和药
1.引经药 引经药
引导它药达于病所 某些药物对某脏某 经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经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调和药 调和药
调和诸药,特别是在用大辛大热, 调和诸药,特别是在用大辛大热,大 苦大寒之品或药力较猛的药物时, 苦大寒之品或药力较猛的药物时,往 往配伍一些甘缓之品以调和之, 往配伍一些甘缓之品以调和之,减轻 或消除各药配合之后的不良反应。 或消除各药配合之后的不良反应。
教材:新世纪《方剂学》 教材:新世纪《方剂学》 对象:2005级 对象:2005级中药学本科 主讲: 主讲:袁立霞
方剂学

医方、药方、处方 代表一定的规律和法度 “齐”,整合,整 齐 调和,调配

方剂——按照一定规律将药物调配,
具有特定剂型的中药处方。
辨证
立法
组成原则
选药、定量、配伍
剂型、用法
方剂
《金匮要略》 载方262首 合计载方314首 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著 约2000余首
四.隋唐时期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著 载方5000余首 《千金翼方》 载方2900余首 《外台秘要》 唐•王焘著 载方6000余首
五.宋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 宋代 载方16834首 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的方书 《圣济总录》 赵佶 载方近20000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载方788首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总论

《方剂学》总论

• 佐药: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 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
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 (十枣汤中的大枣)。
• 3,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芍药汤中的肉桂,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初起, 以芩连黄寒清热燥湿止痢,加肉桂防止冰伏湿 遏),
方剂学
<绪言>
• 方剂(处方) 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 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 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 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 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 方剂学的任务:1,分析运用

2,临证组方
• 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
• 学习方剂学的方法:1,理解
《济生方》《苏沈良方》
• 金元四大家的方剂学代表作。
六,明清时期
• 《普济方》61739首方, • 是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 《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 《证治准绳》 •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 《本草纲目》单方11000首 • 《医方集解》 • 《成方切用》 • 《古今名医方论》
• 七,近现代时期 • 《中医方剂大辞典》96592首
•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 特性,故适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 用。
• 6,丹剂 • 7,茶剂 • 8,露剂 • 9,锭剂 • 10,条剂 • 11,线剂 • 12,栓剂
• 13,冲剂 • 14,片剂 • 15,糖浆剂 • 16,口服液 • 17,注射液
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 1,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 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 空腹服,安神剂宜临睡服。

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

二十、注射剂
1.制作方法: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精制、配 制等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 粉末,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
2.优点:是剂量准确,药效迅速,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 生物利用度高,适于急救。神志昏迷,吞咽困难、或消化 系统障碍的患者尤为适宜
学习小结
2.传统剂型及现代剂型常用的有:汤剂、丸剂、散剂、膏 剂、丹剂、酒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栓剂、涂膜 剂、糊剂、颗粒剂(冲剂)、片剂、合剂(口服液)、糖 浆剂、酊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3.每种剂型各有特点,应合理选用
一、汤剂
一、汤剂
1.制作方法:是将方剂中的中药饮片加水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 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2.优点: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 便。一般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3.缺点:是吸收较慢,药力较缓
三、散剂
三、散剂
1.制作方法:是将方剂中的中药饮片粉碎、过筛,混合均匀 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
2.优点:制作简便,节省药材,便于携带,内服后对胃粘膜 有机械性的保护作用
2.优点:内服吸收快、药效迅速,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 ,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不同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
3.缺点:是服用量大,有的中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 ,耗费药材,不适于大生产,不便于携带,不便于保存,口 感较苦,不利服用
二、丸剂
二、丸剂
1.制作方法: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以水、蜂蜜、米 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为赋型剂而制成的球形固体剂 型
八、露剂
1.制作方法:是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 的有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制剂
2.作用:多作为饮料及夏季清凉解暑剂,常用的有金银花露青 蒿露等

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
第五章 方剂的剂型
1.剂型:方剂组成之后,根据病证的需要
和药物的特性制成一定的型态, 称为剂型。
各种剂型的应用,一般分内服和外用。
2.常用剂型
汤剂、散剂、丸剂、膏剂、 酒剂、丹剂、茶剂、露剂、 锭剂、线剂、条剂、栓剂、 搽剂、冲剂、片剂、糖浆剂、 口服剂、注射剂、胶囊剂等
汤剂:“汤者荡也”
优点: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可灵活加减, 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优点:节省药材,药效吸收较慢但药效持久, 适合久服缓治,便于服用、保存及携带; 同时也宜于药力峻猛、有较剧毒性 以及芳香类易挥发药物应用
缺点:不便于加减变化
缺点:煎煮、携带不便,服用量产,某些成份不易煎出, 或易于挥发,
散剂:“散者散也”
分内服(煎散和细末口服)、外用两类两种方式
优点: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 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携带
缺点:口感较差,不便增减
丸剂:“丸者缓也”

《方剂学》课程标准

《方剂学》课程标准

《方剂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09 适用专业:中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72学时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中医治法和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治法之间的关系,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系。

方剂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综合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以及临床各科知识,充分展现了辨证论治的丰富内容,对临床遣药组方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仅如此,方剂学还以其独特学科功能,在沟通多个学科联系和促进多学科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

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有坚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复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要明确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

在全面掌握方证病机、理解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的关系。

要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方剂的药物组成、功用和主治是方剂的基本内容,要熟记药物组成,深刻理解功用,牢固堂握主治病证是本门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实践,随师从诊、研读医案等。

总之,在学习中必须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培养较强的辨证、立法、组方的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和组方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随着方剂学的发展,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实证的角度认识方剂效用与方内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阐明方剂效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等,已成为方剂学现代研究的新领域。

第5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

第5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

《本经》:“病在骨 本经》 髓者, 髓者,宜饱食而在 夜”。
二、服药方法: 服药方法:
1. 一般 剂/日,2-3次/日。 一般1剂 日 次日 2. 常法: 常法: (1)热药温服 温里 ) 药温服→ (2)寒药凉服 清热 ) 药凉服→
3. 反佐服法:防止“拒药” 反佐服法:防止“拒药”
(1)寒药热服→ 针对真 ) 热假寒。 热假寒。 (2)热药凉服→ 针对真 ) 寒假热。 寒假热。
第三节 服药方法
一、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 1. 食后服→病在上焦者 病在上焦 病在上焦者 本经》 《本经》:“病在胸膈以 上者,先食后服药” 上者,先食后服药”。
2. 食前服→病在下焦者 病在下焦 病在下焦者
《本经》:“病在心 本经》 腹以下者, 腹以下者,先服药而 后食” 后食”。
西药” (1) “中药”与“西药”区 ) 中药” 别:
二、散剂: 散剂: 1. 李杲:“散者散也,去急病 李杲: 用之” 用之”。 2. 分类: 分类: 的散剂: (1)外用的散剂:外敷疮面。 )外用的散剂 外敷疮面。 金黄散、生肌散。 如: 金黄散、生肌散。
的散剂: (2)内服的散剂: )内服的散剂
①内服的冲散:温开水冲服 内服的冲散: 冲散 七厘散。 如:七厘散。 内服的煮散 煮散: ②内服的煮散:水煎取汁服 银翘散。 如: 银翘散。
第四节 古今药量参考
一、古代秤: 古代秤: 1. 汉朝:1斤=16两=64分 汉朝: 斤 两 分 =384铢 铢 2. 宋朝:1斤=16两=160钱 宋朝: 斤 两 钱 =1600分=16000厘 分 厘
3. 汉朝 分=宋朝 钱 汉朝1分 宋朝 宋朝2.5钱
二、古方容量: 古方容量: 1. 量液体: 液体: (1) 1斛=10斗=100升 ) 斛 斗 升 =1000合=10000勺 合 勺 两左右。 (2)1升=3-9两左右。 ) 升 两左右

讲座-5方剂剂型学习文档

讲座-5方剂剂型学习文档





煎膏(膏滋)
软膏(药膏)





硬膏(膏药)
煎膏特点: 膏性滋润,有滋润、 补益作用,含量高,
膏剂
适用于慢性病和虚 弱病人。
硬膏特点: 使用方便,用于局部疾 病及全身性疾病。如跌 膏剂 打损伤、风湿痹证、腰 痛等证。
软膏特点:
疗效持久,多用于皮肤、粘
膏剂 膜等处疾患,如疮疡、烧伤、 湿疹等。
第五章 方剂的剂型
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酒剂
丹剂
汤剂
将药物饮片加水或 酒煎煮,去渣取汁。
汤剂
特点:汤者荡也,吸收快, 作用强,便于加减,适用于 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病 人。
散剂
将药物粉碎成细粉,混匀。 散剂分为内服、外用两种。 内服又分为细散(如七厘散)
和粗散(如银翘散)。
散剂 特点:散者散也,有发 散、疏散之意,吸收较 快,服用方便,但药力 不如汤剂。
酒剂
特点:酒能活血通络,易
于助长药效。故适于祛风 通络,舒筋活血,以及补 益剂中使用。外用尚可祛 风活血止痛消肿。
丹剂
有内服、外用两种。 内服丹剂,剂型不固定; 外用丹剂,是用某些矿物药经高 温烧炼制成的,俗称炼丹。
特点: 用量较少,疗效确切 外用:毒性较强
丹剂
全蝎膏 【处方】 蜈蚣3条 全蝎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冰片6克 凡士林375克
【制法】 将凡土林熔化后,入蜈蚣、全蝎,煎至冒白 烟为度,去滓滤清,加入冰片,搅匀收膏。
【功效与作用】 祛腐生肌,清热止痛。治脱疽。
【用法用量】 用时摊纱布上或直接敷患处。
又称药酒,古称 酒剂 酒醴。是将药物用酒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方剂的剂型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剂型的种类、备制方法与主要特点。

一、定义:
剂型—是将处方按照医疗需要或药物特点制成一定大小和不同规格的制剂。

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

建国以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现将常用剂型,分传统剂型与现代新剂型两类,简介如下:
二、传统剂型
(一)汤剂:
汤剂将配好的方药,用清水或黄酒,或水酒各半浸透后,再用适当火候煎煮一定时间,待汤成后,去渣取汁饮服,称为汤剂,一般作内服用。

特点:1、内服吸收快,疗效迅速。

2、便于灵活加减。

3、能全面照顾到不同病人或各种病症的特殊性。

4、[汤剂不足]剂量大有效成分不宜煎出,不便于大生产,携带不方便。

运用: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二)散剂:
散剂将配好的方药晒干或焙干后,研碎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即成。

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制作简便,节省药材,不易变质。

┌内服散剂┤
│└较汤剂吸收慢,较丸剂吸收快。

特点┤
│┌用量少
└外用散剂┤
└可直接用于体表、官窍等。

[举例]
(三)丸剂:
丸剂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形剂制成的园形固体剂型。

最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四种。

特点:①吸收缓慢,药力持久。

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便。

分类: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几种
(四)膏剂:
膏剂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膏型。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又分软膏剂和硬膏剂两种。

分类:1、内服膏剂:
(1)流浸膏:含部分溶媒,1ml流浸膏相当于1克药材。

(2)浸膏:不含溶媒,1克浸膏相当于2~5克药材。

(3)煎膏:是经煎煮、浓缩后,再加蜜、冰糖或砂糖后熬制而成。

多具滋补之功。

2、外用膏剂:(1)软膏:为半固体外用制剂,可涂于皮肤、粘膜,有效成分被缓慢吸收。

(2)硬膏:为供贴敷皮肤的外用剂型。

常温下呈固态,36°~37°则溶化。

(五)丹剂:
多指用含汞、硫黄等矿物药,经加热升华而成的剂量小,作用大的一种化合制剂。

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临床上把某些较贵重的药物,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制剂,亦称之为丹,因此丹剂没有固定剂型。

(六)酒剂:
是以酒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黄酒浸制药物,或加温隔水炖同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

又称药酒,古称酒醴。

特点: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

适用:适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

[举例: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
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七)露剂:
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放在水中加热蒸馏,所收集的蒸馏液即为药露。

(亦称药露,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


功用: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常用的有金银花露、青蒿露等。

(八)露剂:
又称纸捻,是将桑皮纸粘药物捻成细条线,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后粘药而成,是中医外科常用制剂。

(亦称药捻,是将药物细粉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再粘着药粉而成。


使用方法: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

常用条剂有红升丹药条等。

(九)线剂:
系将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并与药液同煮,经干燥而成的一种外用制剂。

用于结扎瘘管或赘肉,使其自行萎缩脱落。

(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


使用方法: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十)炙剂:
系将艾叶捣碎如绒状,捻成一定大小的形状后,置于体表的某些俞穴或患部,点燃熏灼,使之发生温热或灼痛感觉,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目的的一种外用剂型。

三、现代新制剂
(一)针剂:
即注射剂,系将中药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的灭菌溶液,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等使用的一种制剂。

含义: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

特点: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

运用:对于神志昏迷、难于口服用药的病人尤为适宜。

例如: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二)片剂:
片剂是将中药加工或提炼后与辅料混合,压制成园片状的剂型。

特点:用量准确,体积小。

当药物味很苦或具恶臭的药物压片后可再包糖衣,使之易于服用。

如需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则又可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

(三)糖浆剂:
系指含有药物或不含药物的蔗糖溶液。

含义: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浓蔗糖饱和水溶液。

特点: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特点。

运用:尤适用于儿童的服用。

常用糖浆剂如止咳糖浆、桂皮糖浆等
(四)冲剂:
是将中药提炼成稠膏,加入适量糖粉及其它辅料,充分拌匀,揉搓,过筛,制成颗粒,干燥而成的制剂。

含义: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

特点: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

常用冲剂有感冒退热冲剂、复方羊角冲剂等。

(五)胶囊剂:
系将药物盛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空胶囊分软、硬两种。

(六)气雾剂:
系指药物和抛射剂同装封在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形式喷出的液体制剂。

(七)口服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特点:该制剂集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制剂特色。

具有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特点。

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是保健与滋补性口服液日益增多,如人参蜂王浆口服液、杞菊地黄口服液等。

复习思考题
1.说出十种常用的剂型的含义。

2.试比较汤剂、丸剂的特点。

3.剂型的变化会影响方剂的治疗效果吗?请你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