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作物病害
薯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薯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农产品,薯类作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栽培。
然而,由于病虫害的困扰,薯类作物产量和质量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薯类作物的稳定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薯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病虫害防治概述薯类作物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病害主要有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黑腐病等,虫害包括薯蓟马、蚜虫、马铃薯象甲等。
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了薯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必须采取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马铃薯早疫病防治(1)选用抗早疫病品种:栽培抗早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如“贵农2号”、“贵农3号”等,能有效预防早疫病的发生。
(2)轮作种植:马铃薯种植应注意轮作,减少连作导致病菌或虫害的积累,可将轮作作物选为小麦、豆类等。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增加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应注意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
2. 薯蓟马防治(1)合理田间管理:及时清除马铃薯地里的杂草,减少马铃薯薯蓟马的寄生环境。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天牛、赤眼蜂等捕食薯蓟马,可采取人工释放天敌的方式进行薯蓟马的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但应注意控制使用剂量和施药时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晚疫病防治(1)疫风场的合理布置:选择通风良好、有利于疫风场形成的地段进行疫风场的布置,减少晚疫病的发生。
(2)发病初期的防治:在晚疫病发病初期,可以采用草铵膏进行喷雾,不仅能灭杀菌丝,还能激发寄主植株的防御能力。
(3)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有助于增加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应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4. 蚜虫防治(1)生态防治:利用留作物、天敌昆虫等进行蚜虫的生态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2)化学防治:在蚜虫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可选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施药时间,减少对农田生态的影响。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在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使产出的马铃薯备受市场欢迎和好评。
生产中及时有效的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是增收增效的基础措施之一。
一、马铃薯主要病虫害1、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块茎也可受害。
①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病叶上生出圆形褐色斑点。
发展后形成边缘不明显的褐色至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的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黑色霉状物。
后期多个病斑连片形成不规则状的大枯斑,病叶局部枯死,严重时全叶枯死。
叶柄、茎部染病,初期生出稍凹陷状的褐色线条斑。
发展后呈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后期茎、叶枯死。
薯块染病,初期出现不规则稍凹陷的暗褐色病斑,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干腐状。
②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早疫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并逐渐向上部蔓延。
病菌在病残株、土壤、病薯上越冬,是翌年的主要侵染源。
在-35~-45℃下病残株上的病菌也可存活。
病菌通过风雨进行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寄主内部组织,引起发病。
早疫病多在7~8月雨季发生,雨水多,湿度大,多雾多露,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大,通透性不佳,管理粗放等都会引起病害的高发。
适宜发病的温度24~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
2、晚疫病。
晚疫病是一种危害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茎、薯块,一般年份可造成20~40%的减产,严重年份减产高达50%以上。
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西南地区、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多雨潮湿的年份。
2020年9月15日,马铃薯晚疫病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①发病症状。
晚疫病主要危害叶、茎、薯块。
叶片发病初期,病叶上出现不规则状的黄褐色斑点。
潮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浸状的并生有一圈白霉的大病斑。
病叶背部密布白霉。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往下读,共梳理了16种。
1.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表现: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
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
治疗性药剂: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2.马铃薯早疫病危害表现: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
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马铃薯枯萎病危害特征: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危害症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叶脉变褐,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
薯类作物锈病的病害特征与防范
深入了解薯类作物抗锈病的遗传机制,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
跨区域病害流行规律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薯类作物锈病的流行规律,制定 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薯类作物锈病的病害特 征与防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CONTENTS
目录
• 薯类作物锈病概述 • 病害特征 • 薯类作物锈病的危害 • 防范措施 • 薯类作物锈病的预防与控制 • 薯类作物锈病的研究进展
CHAPTER
01
薯类作物锈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薯类作物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 种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甘薯 等薯类作物。
温度条件
适宜的温度也是薯类作物锈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通常,在 15-25℃之间,温度越高,锈病的发生率越高。
土壤条件
土壤的pH值和营养成分也会影响锈病的发生。酸性土壤 和高氮肥的土壤环境往往有利于锈病的发生。
发病症状
01
叶片症状
薯类作物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或绿色小斑点,随后斑点扩大
并变为锈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锈色斑块,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选择合适药剂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和薯类 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杀 菌剂,避免药剂滥用和残 留问题。
合理用药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 行用药,避免过量使用和 不当使用,以免对环境和 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锈病病原菌的天敌昆虫,通过天敌的 控制作用,降低锈病的发生率。
使用生物农药
选用对环境和作物友好的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 农药、植物源农药等,进行锈病的防治。
积累和产量。
早衰现象
锈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植株早衰现 象,提早结束生长期,导致薯块产 量降低。
最新的土豆病害图谱都找齐了,一定要转发啊!
最新的土豆病害图谱都找齐了,一定要转发啊!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
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
通常说的种薯退化即为不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所造成。
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块茎蛾、蚜虫等。
一、马铃薯真菌性病害①晚疫病田间发病状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最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薯田或番茄、杂草和有机堆肥。
【病害症状】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
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
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
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防治方法】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
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
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霉(也称为雷多米尔、甲霜灵)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
如果一次没有将病害控制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此外,环境条件也影响晚疫病的传播,为防止块茎感染,应当高培土。
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则最好在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理处田块,防止收获的薯块与之接触。
薯类作物病害ppt课件.ppt
通过本次实验,能识别常见薯 类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薯类 病害的病原形态,学习薯类病害的 诊断方法,为在生产上正确诊断病 害和进行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一、甘薯黑斑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
甘薯黑斑病
症状:
为害时期:薯块,幼苗;
薯块:病斑多发生于虫伤、 裂口处,黑褐色,圆形或不 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轮廓 清楚,病斑上常产生灰色霉 层,后期可见黑色刺状物。 切开病薯,病组织呈黑色或 墨绿色,薯内有苦味。
PVY引起的马铃薯病毒病
PVY病毒粒子负染电镜照片
PVY病毒粒子超薄切片电镜照 片
十四、马铃薯线虫病(Globodera rostochiensis,G.pallida)
马铃薯茎线虫病
十、马铃薯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典型症状: 叶片、分枝或植株呈急性萎蔫。植株茎基
部维管束为黄色或黄褐色,发病块茎芽眼变浅 褐色,可溢出菌脓,病块茎剖面维管束呈黄色 或褐色,重者呈环状腐烂。
布克氏菌属示意图
病原物:
分类地位:薄壁
菌门劳尔氏属。 菌体特征:杆状, 无芽孢,无荚膜, 极生鞭毛1-4根或 无鞭毛,G-。
糠皮型:线虫从病 薯表面侵入,病薯 表面呈龟裂状,病 部由外向内扩展, 呈糠皮型症状。
四、甘薯根腐病(Fusarium solani f.sp. batatas)
症状: 为害部位:根部; 病根变褐腐烂,地 上部节间缩短,直 立,秋季易开花。
病原物: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镰 刀菌属;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 形; 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厚垣孢子:淡褐色近球形。
十一、马铃薯环腐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种植土豆需要进行农药防治来预防和控制多种害虫、病害和杂草。
以下是常见的土豆农药防治措施及其使用情况的详细介绍:一、害虫防治:1.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其主要害虫之一,可通过使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毒死蜱、敌敌畏等。
在播种前或幼苗阶段使用种衣剂,对土壤中的甲虫幼虫起到初期防治作用。
在盛花期和盛果期使用叶面喷洒剂进行防治,以控制成虫的数量。
2. 蛴螬:蛴螬主要危害土豆的地下茎,可通过土壤喷洒剂进行防治。
如马拉硫磷、氯仿磷等。
3. 马铃薯斑潜蝇:马铃薯斑潜蝇危害马铃薯的地下茎和茎叶。
封闭式土壤处理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使用三氟氯氟褪拉蚜胺等土壤喷洒剂进行针对性防治。
4.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会引起马铃薯叶片卷曲、变黄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产量。
可使用有机磷、吡蚧菊酯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5. 马铃薯毒菌虫:马铃薯毒菌虫危害马铃薯的茎叶,使其发黄、畸形等。
常用的农药有乙氧对硫磷、乙氧对硫菊酯等。
二、病害防治:1. 水泡病:水泡病是土豆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可在种前用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进行种衣剂处理。
另外,也可使用多菌灵、草铵螺菌素等进行叶面喷洒。
2.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最具破坏力的土豆病害之一,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可使用22.5%金露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进行防治。
3.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侵害叶片和茎。
可使用72%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农药进行叶面喷洒。
4. 银斑病:银斑病主要影响马铃薯的地下茎。
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衣剂处理。
此外,也可使用2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土壤喷洒。
三、杂草防治:1. 干扰素:可通过施用干扰素来防治土豆田中的一些杂草。
干扰素可通过抑制草本杂草的调节物质,控制杂草生长。
使用干扰素可以减少对土豆生长的竞争,提高土豆产量。
红薯病虫害的图片与药防治,如何给红薯施肥
红薯病虫害的图片与药防治,如何给红薯施肥回答红薯的主要病虫害有红薯黑斑病、红薯软腐病、红薯叶斑病、红薯枯萎病、红薯小龟甲、红薯肖叶甲、红薯跳盲蝽、红薯天蛾等。
防治方法:红薯黑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红薯软腐病要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收获的时候避免红薯受到损伤;防治红薯叶斑病要及时清沟排渍,防止田地积水。
一、红薯病虫害的图片与药防治1、红薯病虫害(1)红薯黑斑病:该病害在红薯的整个生长和储藏阶段都有可能发病,主要是危害红薯的苗、红薯块,对于红薯藤蔓部分没有危害。
(2)红薯软腐病:该病害主要是在红薯的储藏期发病,病害以后红薯会长出白色的霉,然后腐烂并发出恶臭,发病非常迅速,因此该病害又叫做水烂。
(3)红薯叶斑病:该病害主要是针对红薯的叶子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叶片局部或者全部干枯,对红薯的生长发育影响比较大。
(4)红薯枯萎病:该病害主要是危害红薯的藤蔓和薯块,染病后藤蔓会变成黑褐色,裂开成为纤维状,薯块染病后会出现腐烂状,容易导致藤蔓干枯而死。
(5)红薯小龟甲:小龟甲虫主要是咬食红薯叶子形成孔洞。
(6)红薯肖叶甲:该害虫是危害红薯的嫩芽,在红薯苗成长期间容易造成幼苗枯死,同时幼虫危害土壤中的红薯块,造成红薯块生长营养不良。
(7)红薯跳盲蝽:该害虫主要是吸食红薯叶子的汁液,会造成红薯枝叶干枯死亡。
(8)红薯天蛾:该害虫幼虫时期潜入还没有展开的红薯嫩叶内部进行啃食,然后在里面吐丝,将其转成小叶苞,危害红薯叶片表面,严重的可能造成嫩叶枯死。
2、如何防治(1)红薯黑斑病:选用无病、健康的红薯种子,然后进行合理的轮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
还要加强红薯的田间管理,适当的进行中耕保墒,然后合理追肥,或者用药剂治疗,施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周1次,连续喷洒2次。
(2)红薯软腐病: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红薯收获,避免到霜降的时候被冻伤。
霜降以后的秋薯收获要在晴朗的白天进行,不要让红薯受到破损。
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
〔病原线虫学名〕DitylenchusdestrutorThorne.〔寄主作物〕甘薯、马铃薯、百合、人参、薄荷、当归等。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薯块,其次是茎蔓。
薯块受害时薯肉呈条状白色或褐色粉状空隙,内含大量线虫,使薯肉呈干絮状,重量显著减轻,用手弹敲时发出空心声。
病薯在收获初时外表不易识别,经贮藏后薯皮变成猪肝色。
薯苗受害主要在苗基白色部分,被害部表皮上有蓝紫色块状或条状晕斑,严重时髓部呈褐色干腐状。
茎蔓多在近地面7~10厘米处的主蔓基部拐子上表皮出现黄褐色裂纹,后渐成褐色,髓部呈白色干腐,严重的病茎蔓变粗,易折断。
病原线虫为马铃薯茎线虫,雌、雄成虫均蠕虫形、细长,两端稍尖细,体长约1毫米。
幼虫短小细长,卵椭圆形。
〔发病规律〕病原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态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越冬,也可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及粪肥中越冬。
病原线虫主要靠薯块、薯苗传播,而且可做远距离传播。
在田间可由土壤、粪肥、雨水和灌溉水流、人畜和农具携带传播,使用旧苗床育苗也能传播。
病原线虫耐低温,2℃就可活动,高于7℃即产卵和孵化。
活动最适温度为25~30℃。
喜欢在湿润、通气良好的砂质土壤中活动。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薯7号、辽薯40、北京553、济薯10号等。
(2)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薯或高剪苗,防止薯苗带线虫。
(3)施用腐熟粪肥,不要用病薯及其制成的薯干、病秧作饲料,防止病原线虫通过牲畜消化道进入粪肥传播。
(4)重病地应与粮食作物、烟草、棉花等进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更好。
(5)做好田间卫生,田间发现病株,要连根拔除深埋或烧毁。
病田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
(6)药剂防治可用5%茎线灵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1.5千克撒在薯秧茎基部,然后覆土浇水。
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红薯病虫害严重影响了红薯的产量和质量,给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朋友们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红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探讨一些比较成功的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分析其应用效果。
二、红薯病害的防治技术1. 红薯黑斑病的防治红薯黑斑病是红薯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对红薯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农业技术提供了几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无菌播种的方法,通过种薯热处理杀灭病菌,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
其次,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有效控制黑斑病的发生,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避免过度灌溉和过密种植、定期除草等。
2. 红薯炭疽病的防治红薯炭疽病是红薯上的常见细菌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在红薯地下部分产生黑色疱疹。
炭疽病的防治关键是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有效菌株进行根际施肥,增加土壤有益菌群,提高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则是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但是要注意合理使用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3. 红薯蚜虫的防治红薯蚜虫是红薯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对红薯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喷洒化学农药,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农民们开始探索更为环保的防治技术。
例如,采用黄板诱捕和昆虫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红薯蚜虫的数量。
三、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地域、气候、栽培方式等。
然而,通过对不同地区和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增加产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许多农民和科研机构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红薯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四、结论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红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继续推动相关科研工作,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让更多农民受益于这些技术,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对策探究
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对策探究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品作物之一,但是它也是病虫害较为严重的作物之一。
由于其高产量和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研究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对于保障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1. 病害(1)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由卵菌性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发生。
病菌通过风、水或昆虫传播,使马铃薯叶片和茎部出现黑斑、水浸病斑,导致叶片萎蔫、枯黄、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2)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发生。
病菌侵染后使叶片出现圆形坏死斑,茎部和块茎也可出现病斑,导致植株凋萎、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
(3)马铃薯晚疮病马铃薯晚疮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发生。
病菌侵染后使块茎表面出现疮块,并渗出黏液,导致块茎变软,影响储藏和品质。
2. 虫害(1)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主要以马铃薯叶片的汁液为食,引起叶片萎缩、卷曲、变黄,严重时影响植株的生长,使产量降低。
(2)马铃薯薯蛆马铃薯薯蛆是马铃薯的重要害虫,它主要钻食马铃薯块茎,导致块茎内部出现蛀虫道,严重影响品质和市场价值。
(3)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叶片,造成叶片死亡、卷曲、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以上说明了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对策来进行防治。
二、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对策1. 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种植为了降低马铃薯病害的发生,科研人员选育了多种抗病品种,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可以降低马铃薯病害的发生,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合理施肥和土壤管理充分施肥和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对植株的影响。
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3. 农业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破坏病虫的越冬和孳生环境,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02
木薯病害防治技术
木薯真菌性病害防治
01
02
03
木薯白粉病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 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使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 等药剂进行防治。
木薯炭疽病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 管理,使用苯醚甲环唑、 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 治。
木薯褐斑病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 管理,使用苯醚甲环唑、 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 治。
木薯细菌性病害防治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使用抗菌剂401、农用链霉 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木薯细菌性黑斑病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使用抗菌剂401、农用链霉 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木薯病毒病及线虫病防治
木薯病毒病
选用抗病毒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使用 病毒灵、病毒A等药剂进行防治。
04
木薯病虫害综合防治 技术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 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采用轮作方式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 肥和水源管理,提高植株 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措施
保护和利用天敌
利用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 昆虫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案例二:木薯地下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1. 地下害虫的识别
01
木薯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等,这些害虫在土壤中为
害木薯的根部。
2. 生物防治技术
02
针对地下害虫,应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使用昆虫性信息素诱
杀雄虫、使用生物农药等。
3. 防治效果
03
通过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地下害虫的数量,减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过去因为价格低,只是把它作为低产作物对待,不太注意投入。
近年来马铃薯价格向来攀升,脱毒马铃薯的推广,以及高投入,马铃薯产量也发生显著变化,过去2000斤,现在4000斤是往常,上万斤也不希奇。
而且马铃薯的产量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密不行分,因此马铃薯病虫防治的投入大大提升。
常年发生的病虫种类主要有地下害虫、28星瓢虫、马铃薯晚(早)疫病、豆芫青、黑绒金龟子、病毒病等。
推广脱毒马铃薯主要是为了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1、防治马铃薯28星瓢虫形态特点:属鞘翅目飘甲科。
成虫体均呈半球形,红褐色,全体密生黄褐色细毛,每一鞘翅上有14个黑斑。
卵为炮弹形,初产淡黄色,后变黄褐色。
老熟幼虫淡黄色,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各节生有整齐的枝刺。
蛹淡黄色,椭圆形,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纹。
发生逻辑: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内蒙古、东北等地,我省各地马铃薯都可发生28星瓢虫,一年发生二代。
成虫在枯草、树木裂口及石垣越冬,其次年5月中、下旬出蛰,先在附近杂草上栖息,再逐渐迁移到马铃薯、茄子上繁殖为害产卵成虫产卵期很长,卵多产在叶背,常20~30粒竖立成块。
以若虫和成虫危害叶片。
老熟若虫在叶背或茎上化蛹。
夏季高温时,成虫多藏在遮荫处停止取食。
普通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分离是第一、二代幼虫的为害盛期,9月中旬其次代成虫寻觅越冬场所。
成、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章半透亮的细凹纹,状如箩底。
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峻时,受害叶片干涸、变褐,全株死亡。
防治办法:28星瓢虫发生后,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DDV乳油5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灭杀毙)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10%溴?马乳油1500倍液或10%菊?马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5000倍液等喷药防治。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然而,马铃薯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全面歉收。
因此,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一、病害防治(一)晚疫病防治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露天栽培的马铃薯植株受到感染。
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选择品种:选用含有抗晚疫病基因的马铃薯品种。
2.营养管理:尽量不造成马铃薯的休眠刺激和根系受伤,并适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
3.药剂防治:铜制剂、三唑酮等药剂可以防治晚疫病,但芳香胺类药剂因副作用大,不宜常用。
4.生物防治:如利用桔黄假单胞菌、麦隆木屑霉等菌类制剂防治晚疫病。
炭疽病是马铃薯肉质部位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会导致马铃薯质量降低,与此同时还会引起烂果和腐根等二次菌斑的发生。
防治措施如下:1.农田制地:在清除旧茬、翻耕、平整土壤的基础上,开沟排水,保证农田排水良好。
2.选用健壮苗期健康、种子光滑、无气生根的马铃薯种薯。
3.药剂防治:采用一定剂量的多菌灵、甲霜灵、环沙星等药剂。
黑腐病是马铃薯储藏病之一,发病后会产生秸秆腐烂、块茎变软和菌核形成等多种症状。
防治措施如下:1.清除病株和埋掉或集中处理病害部位。
2.较好的通风环境:采用较好的通风环境、温度保持在6-10℃、相对湿度65%-75%等条件进行存放。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以用金果霉素、噻菌灵等药剂进行稻壳湿法处理。
(一)马铃薯蛴螬防治马铃薯蛴螬是马铃薯上的常见害虫,轻度危害可引起马铃薯生长迟钝和产量降低,重度危害则可能导致几乎全面的秧苗和成苗被毁。
防治措施如下:1.农业生态措施:采用土地裸露无遮盖、转粘土栽培、合理轮作、间套作物旋作等综合措施。
2.灭虫剂防治:按照虫害季节及时施用有毒性低、激素功能好、非选别性杀虫剂。
3.生物防治:可利用秦岭透明翅蜂、蚜茧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马铃薯有哪些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方法
马铃薯有哪些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方法一、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是因为环境条件不适应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而产生的危害。
主要有缺素症、不良气候危害、药害等。
防治办法1、深施足够氮磷钾和有机肥作基肥,2、在发根、发棵、结薯期叶面喷施具解毒作用的均衡养分微肥如得力肥等,3、碰到药害、冷害、高温危害时更要延续叶面喷施二至三次这类叶面肥。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软腐病四种。
带病种薯、未腐熟的病株残体等都可成为侵染源。
带病种薯、切刀、中耕机具、运送工具、贮藏场所部可起传染作用。
甚至浸种催芽也能扩大传染。
因此,防治上采纳防治结合就十分须要。
防治办法:(1)生产无病种薯、种薯消毒;(2)轮作;(3)合理间套作;(4)小整薯播种;(5)栽培综合措施:A器具消毒(用酒精或来苏儿(5%)浸包切刀消毒),B种薯消毒(农用抗生素或温水(50度)浸制种薯),C削减农作损伤、清除病残体,D发病早期、风雨前后用农用抗生素或铜制剂淋根、叶面喷雾。
三、病毒病已发觉能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18种,病毒病在田间靠昆虫(主要是蚜虫)或叶片接触而传扬,表现花叶、叶片卷曲或皱缩等茎叶异样现象,并造成巨大损失。
因为日前仍无有效药品治愈本病,因此,防治上主要通过艾美乐、康福多等化学药剂杀灭传毒昆虫,或用种子处理剂―――高巧或锐劲特作包衣处理,从而削减病毒病的传扬。
四、虫害防治蚜虫,防治办法:(1)种薯高巧伴种;(2)通过自然隔离条件,通过栽培办法避蚜;(3)药物防治:艾美乐15000-30000倍液或康福多8000倍液等杀虫剂叶面喷杀蚜虫。
蝼蛄,防治办法:(1)采纳水旱轮作、深耕细耙,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2)药饵诱杀或药剂防治。
毒饵可用90%敌百虫0.1公斤拌碎白菜叶或炒熟的豆饼粉,拌成毒饵,每亩撒施1.5公斤,诱杀蝼蛄。
也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公斤撒于播种沟内,或用80%敌敌畏乳油的30倍液灌洞杀虫。
地老虎,防治办法:(1)强化田间管理;(2)捕杀、诱杀和药剂灭虫,通过地老虎成虫的趋光性和对糖醋液的特别嗜好,在田间设醋液盆和黑光灯举行诱杀成虫。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一、黑斑病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土名叫烂脚疤、黑脚、燥烂等。
在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发生。
此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造成甘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
还可随种薯、种苗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已列为国内检疫对象。
(一)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
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茎基部,尤其在白部分产生长椭圆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幼茎和种薯都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
病苗扦插到大田后,叶片往往发黄脱落,严重时也死亡,造成缺株。
薯块受害,以秋季收获前及贮藏期感病较多,但初生薯块也能感病,病斑通常出现在薯块裂口或害虫咬伤处,黑褐色,近圆形,分界明显,中央稍凹陷。
切开病薯,可见病斑附近的薯肉变青褐色,有苦味和臭气。
病薯入窖贮藏,能继续蔓延危害,造成烂窖。
潮湿时,薯块和苗的病斑上都能长出黑色刺毛状物,这就是病菌的子囊壳。
(二)病原甘薯黑斑病原菌属于子囊菌,长喙壳属。
病菌的菌丝初为无色透明,老熟后成为深褐色,直径3-5微米,寄生于细胞或细胞间隙。
无性世代产生分生抱子和厚垣抱子。
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抱、圆筒形、棍棒形或哑铃形,两端多平截,大小为微米x~微米。
袍子生成后立即发芽,发芽后有时生成一串分生抱子,然后生成菌丝。
也可在发芽后就生成厚垣抱子。
厚垣抱子暗褐色、椭圆形,具有厚膜,大小为~微米x~微米。
发病后期,厚垣抱子大量产生在病薯皮下维管束附近,能度过不良环境,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里越冬。
病菌有性世代生子囊壳,潮湿时生在病斑中央。
子囊壳基部球形,上部具纵行条纹长嘴形的颈,内含梨形子囊。
子囊抱子无色、单抱、壁薄,成钢盔状圆形,在贮藏中对病害的流行起重要作用。
(三)传播途径黑斑病菌以厚垣抱子或子囊抱子附着在种薯上,或以菌丝体潜伏在薯块内越冬,也可在茎蔓上越冬。
病菌生活力较强,在田间土壤内能存活2年以上。
病害的传播主要有3个途径:种薯种苗、土壤肥料和人畜携带等。
1.种薯种苗传病用带病种薯育苗,在苗床上就会产生病苗,病苗又可侵染健苗,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传播,使病害扩大蔓延。
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
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1. 马铃薯生长周期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周期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播种期马铃薯的种子通常是经过处理后的切块马铃薯,播种期通常发生在春季。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播种后的马铃薯种子会迅速发芽。
生长期马铃薯的生长期通常持续80-120天。
在这个阶段,马铃薯会生长出新的地上部分,并发展出地下的块茎,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马铃薯。
马铃薯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受到温度、土壤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开花期当马铃薯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开始开花。
马铃薯的花朵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吸引了许多昆虫来传粉。
结籽期结籽期是指马铃薯的果实成熟和种子形成的阶段。
果实通常是类似于小番茄的形状,种子也会形成。
2.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病害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疫霉菌引起的病害,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病害主要通过感染马铃薯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和块茎腐烂。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也是一种由疫霉菌引起的病害,与晚疫病类似,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病害主要通过感染马铃薯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和块茎腐烂。
虫害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是马铃薯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蚜虫通常在马铃薯叶片的背面聚集,通过吮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和卷曲。
大量蚜虫的出现可能导致马铃薯的生长受阻。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一种食草害虫,主要通过啃食马铃薯的叶片和茎部造成损害。
大量马铃薯甲虫的出现可能导致马铃薯叶片被大面积啃食,对马铃薯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的简要介绍,我们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需要注意防虫害,以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使用无病种薯,防止切刀传播此病 王 星 乳 油 4000倍 液 、2.5%功 夫 乳 油
害。
5000倍液以及 20%灭扫利乳油 200倍
4、疮痂病
液等药剂,它们均可有效地消除粉虱危
在块茎形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 害。
的土壤水分以保证马铃薯良好的长势。 四、马铃薯环保型病虫害防治技术
避免种植有疮痂的种薯。避免重复种植
致富经验
Zifujingyan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赵春红
马铃薯是现在人类社会的四大粮 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现在种植量 较多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 发展,不断推出各种新的脱毒中熟产 品,使其在产量和品质上有不少的提 升,但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中还有一些 问题,这些问题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现阶段马铃 薯种植来说,人们在种植中为了降低损 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和处理。
毫升加细土 25~30千克,播种时撒施在
二、马铃薯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种薯旁边。
1、青枯病
3、白色蛴螬
轮作是最有效的防治小种 (小种
深耕后日晒和霜冻以及鸟类捕食。
3)的办法,但对小种 1很困难,因为它 不易通过使用杀虫剂来防治。每亩用
可以感染其他作物或杂草 (尤其是茄 40%辛硫磷乳油 200~250毫升加细土
马铃薯病虫害应实施预防为主,综
马铃薯或其他易感疮痂病的作物,如红 合防治的原则,抓住关键时期、关键环
甜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 节关键措施。主要技术技术有:
萝卜(该病对这些植物影响不大)。采用
1、切断病虫源
抗疮痂品种对防治该病害非常有效。
田间有青枯病应及时拔除,并且使
通过施用酸性肥料或硫,维持土壤 用生石灰消毒,病毒病出现时应主要蚜
甘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甘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甘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泛。
在甘薯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甘薯严重减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甘薯常见的病害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
1.甘薯黑斑病甘薯黑斑是甘薯的一种检疫性病害,俗称黑疤、皮疔、膏药病等,病菌通过土壤、薯窖、不充分腐熟的积肥、种薯、薯苗等传播,在甘薯的伤口处侵入。
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3个月,病薯被人、畜食后有苦味、毒害。
(l)特征特性甘薯幼苗感染黑斑病,开始在基都产生梭形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成为椭圆形黑斑并凹陷,进而使幼颈部全部变黑,带病苗栽后难以成活。
发病较重的幼苗,栽后1~2周叶片从基部变黄脱落,直到全株枯死。
块根发生黑斑病,主要是呈现圆形稍稍下凹黑斑,逐渐扩大并向薯内深处发展,在内部沿维管束传播扩展,失去可食性。
(2)防治方法①严格薯田轮作周期,保证4年以上。
②选用抗病品种、无病秧苗。
③贮藏窖熏蒸、种薯处理。
贮藏窖先加温 35~38℃三昼夜,然后快速降温到10~14℃,或在窖内利用锯末掺硫磺点燃熏蒸。
种薯上炕后l~2天,温度增高至30~32℃促成伤口组织愈合,3~5天,温度增至 35~37℃,以产生甘薯丙酮,抑制黑斑病孢子萌发,并利于芽眼开张。
药剂处理种薯,可用80%402抗菌剂兑水1500倍浸种10分钟。
④秧苗处理。
采后或购入的秧苗,栽前先将基部着生有不定根的白色部分剪除,留有绿色茎以上部分,然后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液浸泡3分钟,浸苗高度6~7cm,浸后即可扦插。
2.甘薯茎线虫病甘薯线虫病是我国甘薯重点检疫对象,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糠梆子等,是我国薯区的主要病害。
(1)特征特性。
甘薯植株感线虫后生长缓慢变小,茎蔓变暗;薯块感病后外观表现出暗灰色,有时纵裂或龟裂。
解剖内部,薯肉变成黑白相间的糠心或黑色海绵状,薯肉全部被破坏,失去可食性。
甘薯线虫其实是一种很微小的害虫,只有在高倍放大镜下才可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Y病毒粒子超薄切片电镜照片 PVY病毒粒子超薄切片电镜照片
十四、 十四、马铃薯线虫病(Globodera rostochiensis,G.pallida) , )
马铃薯茎线虫病
孢子囊
假根
根霉属
病原物: 病原物: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接合菌亚门 根霉属; 根霉属; 孢囊梗:直立, 孢囊梗:直立,丛生于 匍匐丝上, 匍匐丝上,下端生有假 根; 孢子囊:球形, 孢子囊:球形,内有半 圆形的囊轴及大量的孢 囊孢子; 囊孢子; 孢囊孢子:单胞,褐色, 孢囊孢子:单胞,褐色, 椭圆形,表面有条纹; 椭圆形,表面有条纹; 接合孢子:黑褐色, 接合孢子:黑褐色,近 球形,表面有刺状物。 球形,表面有刺状物。
六、甘薯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brebissonii) 甘薯紫纹羽病( ) 症状: 症状: 为害部位:薯块; 为害部位:薯块;
受害薯块表面覆盖紫 受害薯块表面覆盖紫 褐色丝状物, 褐色丝状物,病薯内 部变褐腐烂, 部变褐腐烂,严重时 中空仅剩外壳。 中空仅剩外壳。
病原物: 病原物: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担子菌 甘薯紫纹羽病根状菌索
马铃薯晚疫病
叶片症状: 叶片症状:病斑暗 绿色,边缘不明显。 绿色,边缘不明显。 在潮湿条件下, 在潮湿条件下,病 部与健组织的交界 处有一圈白色霉层。 处有一圈白色霉层。 块茎症状: 块茎症状:病斑褐 色,剖面可见褐色 坏死斑, 坏死斑,病健界限 不明显。 不明显。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 病霜状霉层
棒形杆菌属示意图
马铃薯环腐病症状
十二、马铃薯粉痂病( 十二、马铃薯粉痂病(Spongospora subterranea) )
粉痂属
马铃薯粉痂病症状图
十三、马铃薯病毒病( 十三、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diseases) )
PVY引起的马铃薯病毒病 PVY引起的马铃薯病毒病
PVY病毒粒子负染电镜照片 PVY病毒粒子负染电镜照片
五、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 甘薯病毒病( ) 症状: 症状: 受害植株叶片产生不规则褪绿斑纹或带有 受害植株叶片产生不规则褪绿斑纹或带有 紫色边缘的褪绿斑, 紫色边缘的褪绿斑,有时能见到叶片表现为 明脉,紫色较重的品种可出现紫斑 紫环斑, 紫斑、 明脉,紫色较重的品种可出现紫斑、紫环斑, 老叶症状比较明显。 老叶症状比较明显。
菌门劳尔氏属。 菌门劳尔氏属。 菌体特征:杆状, 菌体特征:杆状, 无芽孢,无荚膜, 无芽孢,无荚膜, 极生鞭毛1-4根或 极生鞭毛1-4根或 无鞭毛, 无鞭毛,G-。
病原物: 病原物: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薄壁
布克氏菌属示意图
十一、 十一、马铃薯环腐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
症状: 症状: 为害时期:薯块,幼苗; 为害时期:薯块,幼苗; 薯块:病斑多发生于虫伤、 薯块:病斑多发生于虫伤、 裂口处,黑褐色, 裂口处,黑褐色,圆形或不 规则形,中央稍凹陷, 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轮廓 清楚,病斑上常产生灰色霉 清楚,病斑上常产生灰色霉 后期可见黑色刺状物 黑色刺状物。 层,后期可见黑色刺状物。 切开病薯, 切开病薯,病组织呈黑色或 墨绿色,薯内有苦味。 墨绿色,薯内有苦味。 幼苗:基部受害产生凹陷的 幼苗:基部受害产生凹陷的 圆形或梭形小黑斑, 圆形或梭形小黑斑,后逐渐 扩大,环绕薯苗基部呈黑脚 扩大,环绕薯苗基部呈黑脚 状。
实验五、 实验五、薯类作物主要病害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能识别常见薯 类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类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薯类 病害的病原形态, 病害的病原形态,学习薯类病害的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为在生产上正确诊断病 害和进行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害和进行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一、甘薯黑斑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 甘薯黑斑病( )
病原物: 病原物:
薄壁菌门欧文氏菌 属
十、马铃薯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马铃薯青枯病( )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 叶片、分枝或植株呈急性萎蔫 急性萎蔫。 叶片、分枝或植株呈急性萎蔫。植株茎基 维管束为黄色或黄褐色, 部维管束为黄色或黄褐色,发病块茎芽眼变浅 褐色,可溢出菌脓, 褐色,可溢出菌脓,病块茎剖面维管束呈黄色 或褐色,重者呈环状腐烂。 或褐色,重者呈环状腐烂。
糠皮型(龟裂) 糠皮型(龟裂)
糠心型
四、甘薯根腐病(Fusarium solani f.sp. batatas) 甘薯根腐病( )
症状: 症状: 为害部位:根部; 为害部位:根部; 病根变褐腐烂, 病根变褐腐烂,地 上部节间缩短, 上部节间缩短,直 秋季易开花。 立,秋季易开花。
病原物: 病原物: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镰 刀菌属; 刀菌属;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 大型分生孢子: 形; 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厚垣孢子:淡褐色近球形。 厚垣孢子:淡褐色近球形。
亚门卷担菌属。 亚门卷担菌属。 菌丝体:紫红色, 菌丝体:紫红色,粗 束生; 大,束生; 菌核:较小,扁球形, 菌核:较小,扁球形, 紫红色,内黄褐色, 紫红色,内黄褐色, 中央白色。 中央白色。
七、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马铃薯晚疫病( ) 症状: 症状: 为害部位: 为害部位:叶、 茎和块茎;
接合孢子
三、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 甘薯茎线虫病( )
症状: 症状: 糠心型: 糠心型:薯块表面 颜色变暗呈猪肝色, 颜色变暗呈猪肝色, 切开病薯,其内呈 切开病薯, 褐白相间的糠心型 褐白相间的糠心型 症状,病薯轻。 症状,病薯轻。 糠皮型: 糠皮型:线虫从病 薯表面侵入, 薯表面侵入,病薯 表面呈龟裂状, 表面呈龟裂状,病 部由外向内扩展, 部由外向内扩展, 呈糠皮型症状。 呈糠皮型症状。
二、甘薯软腐病(Rhizopus stolonifer) 甘薯软腐病( )
症状: 症状: 薯块变软腐烂,表面生有棉絮状灰白色菌丝体 棉絮状灰白色菌丝体, 薯块变软腐烂,表面生有棉絮状灰白色菌丝体, 后期上有黑色小点。切开病薯块, 后期上有黑色小点。切开病薯块,薯内呈淡褐 维管束褐色较深,可流出汁水, 色,维管束褐色较深,可流出汁水,有芳香酒 味。
孢 子 囊 孢 囊 梗
病原物: 病原物: 分类地位: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分类地位: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孢囊梗:无色,有分枝; 孢囊梗:无色,有分枝; 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形, 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形,顶部有乳 状突起,基部有明显的脚胞。 状突起,基部有明显的脚胞。
八、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
九、马铃薯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rrotovora) ) 症状: 症状: 为害部位: 为害部位后初期皮孔略凸 起,组织呈水渍状, 组织呈水渍状, 病斑圆形, 病斑圆形,皮层下 组织软腐, 组织软腐,以致扩 展至整个薯块, 展至整个薯块,并 腐烂( 致腐烂(伴有恶臭 味)。
甘薯黑斑病
长喙壳属
病原物: 病原物: 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 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 菌丝体:初无色透明, 菌丝体:初无色透明,老熟后深 褐色; (黑)褐色;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 或棍棒形; 或棍棒形; 厚垣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椭圆 厚垣孢子:暗褐色, 形; 子囊壳:长颈烧瓶状,基部球形, 子囊壳:长颈烧瓶状,基部球形, 颈部极长。 颈部极长。 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壁薄, 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壁薄,成 熟后自溶, 熟后自溶,子孢子散生在子囊壳 内。 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形。 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