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套设计说明书
车床尾座设计说明书
![车床尾座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533ccccbb4cf7ec4afed00c.png)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针对车床尾座套筒工艺规程进行设计,涉及套筒的选材、确定毛坯和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与公差、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工艺设备;并进行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计算,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对关键工序进行夹具设计。
本文对夹具的工作原理、作用、分类和组成做了简单概述;着重分析了工序特点和要求,根据结果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对刀元件和夹具体。
因此,保证了加工精度和设计质量。
关键词:车床尾座套筒;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生产规划目录第1章绪论 (1)1.1车床尾座套筒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1)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1.3课题的主要内容 (3)第2章车床尾座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2.1车床尾座套筒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5)2.1.1车床尾座套筒概述 (5)2.1.2车床尾座套筒零件的技术要求 (5)2.1.3确定车床尾座套筒的生产类型和工艺特征分析 (6)2.2车床尾座套筒的材料和毛坯确定 (7)2.2.1车床尾座套筒毛坯材料、加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7)2.2.2车床尾座套筒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8)2.2.3绘制车床尾座套筒毛坯简图 (9)2.3拟定车床尾座套筒工艺路线 (9)2.3.1定位基准的选择 (9)2.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9)2.3.3加工阶段的划分 (10)2.3.4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确定 (10)2.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1)2.4.1机床设备的选用 (11)2.4.2工艺装备的选用 (12)2.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3)2.6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4)2.6.1切削用量的计算 (14)2.6.2时间定额的确定 (16)2.7填写工艺文件 (17)2.8工艺分析 (19)第3章机床夹具设计 (21)3.1机床夹具设计概述 (21)3.1.1夹具的主要工作原理 (21)3.1.2夹具的作用 (21)3.1.3机床夹具的分类 (21)3.1.4专用机床夹具的组成 (22)3.2车床夹具设计 (22)3.2.1问题的提出 (22)3.2.2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选择和设计 (22)3.2.3确定夹紧方式、设计夹紧机构 (24)3.2.4设计对刀元件、连接元件及夹具体 (24)3.2.5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 (25)3.2.6夹具的使用说明及注意点 (25)3.2.7夹具的其他设计方案 (25)3.3磨床夹具设计 (26)3.3.1问题的提出 (26)3.3.2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选择和设计 (26)3.3.3连接元件及夹具体 (27)3.3.4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 (28)3.3.5夹具的使用说明及注意点 (28)3.4快速可调铣床夹具设计 (29)3.4.1问题的提出 (29)3.4.2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选择和设计 (29)3.4.3确定夹紧方式、设计夹紧机构 (30)3.4.4设计对刀元件、连接元件及夹具体 (30)3.4.5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 (30)3.4.6夹具的使用说明及注意点 (31)第4章结论 (32)参考文献 (33)第1章绪论1.1车床尾座套筒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1)国内研究现状车床尾座套筒现在已经有很多可以供参考的工艺规程,但大多工艺规程过于笼统,要找到较为详细的加工工艺规程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夹具很困难。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0e26a2ce2f0066f5332283.png)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CA6140的杠杆。
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
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杠杆的Φ25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
现分述如下: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铣床上加工杠杆的小平面和加工Φ12.7。
工件以Φ250+0.023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为定位基准,在长销、支承板和支承钉上实现完全定位。
加工表面。
包括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钻Ф12.7的锥孔,由于30mm的下平台的表面、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6.3um。
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12.7,要用Ф12.7钢球检查。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
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果较好的铸铁。
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
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二)、基面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不加工表面是加强肋所在的肩台的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一组V形块支承Φ45轴的外轮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z、z、y、y四个自由度。
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x 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Φ25的孔。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Φ25的孔作为精基准。
(三)、确定工艺路线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钻孔使尺寸到达Ф25mm工序2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工序3钻Ф12.7的锥孔工序4钻Ф14孔,加工螺纹孔M8工序5钻Ф16孔,加工螺纹孔M6工序6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工序7 检查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 钻孔使尺寸到达Ф25mm工序2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工序3钻Ф12.7的锥孔工序4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工序5钻Ф16孔,加工螺纹孔M6工序6钻Ф14孔,加工螺纹孔M8工序7 检查3、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第二条工艺路线不同于第一条是将“工序4钻Ф14孔,再加工螺纹孔M8”变为“工序6 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其它的先后顺序均没变化。
车床尾座套筒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尾座套筒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d2a0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7.png)
车床尾座套筒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1. 引言车床尾座套筒是机械加工领域常用的零件,用于固定工件并提供支撑。
本文档旨在提供车床尾座套筒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工艺规程2.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保证尾座套筒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
在材料选择时,要考虑尺寸、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2.2 加工设备准备确保车床具备适当的切削工具和夹具,并且具备满足加工尺寸要求的工作台和辅助设备。
2.3 加工工序2.3.1 车床粗车根据尺寸要求,将工件粗车到适当的外径、长度和内径。
2.3.2 钻床钻孔在车床粗车完成后,使用钻床进行孔的加工。
根据螺纹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并进行穿孔。
2.3.3 车床精车在钻床钻孔完成后,进行对工件外径和内径的精车加工。
通过合适的切削工具和加工参数,实现工件表面的光滑度和尺寸精度要求。
2.3.4 凸轮机加工根据尾座套筒的具体要求,使用凸轮机进行相应的花纹和凹槽加工。
确保凸轮机运行稳定、加工精度高。
2.3.5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热处理、硬化等表面处理工艺。
这可以提高尾座套筒的硬度和耐磨性。
2.4 检测与质量控制每个加工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合适的检测工具和设备,确保尾座套筒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2.5 产品包装和出厂完成所有加工工序后,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并妥善安排出厂。
3. 夹具设计说明书3.1 夹具种类根据尾座套筒的加工特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夹具以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夹具种类包括三爪自动夹具、四爪自动夹具和专用夹具。
3.2 夹具结构设计在夹具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以下因素:•要保证夹具刚度,以确保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
•要有足够的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规格和尺寸的尾座套筒。
•要有足够的稳定性,避免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出现震动和位移。
•要设计合适的夹紧力,以确保工件与夹具之间的牢固连接。
CA6140轴套设计说明书
![CA6140轴套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2a767058f5f61fb636667d.png)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题目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目录前言 (1)一、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3、零件的生产类型 (2)二、工艺规程设计 (3)1、毛坯的设计 (3)1.1、毛坯的种类 (3)1.2、选择毛坯 (3)1.3、毛坯锻件公差等级 (3)1.4、毛坯锻件材质系数 (3)1.5、毛坯锻件质量及复杂系数 (3)1.5.1、毛坯锻件质量估算 (3)1.5.2、毛坯复杂系数计算 (4)1.6、确定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 (4)1.6.1毛坯高度方向尺寸加工余量 (5)1.6.2毛坯锻件圆角的选择 (5)1.6.3模锻斜度的选择 (5)2、定位基准的选择 (5)2.1、粗基准的选择 (5)2.2、精基准的选择 (6)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3.1、CA6140车床轴套表面加工方案 (6)3.2工序安排原则 (7)3.3工序的拟定 (7)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的确定 (8)4、切削刀具的选择 (13)5、量具的选择 (14)6、机床的选择 (14)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5)1、凸缘槽5H9工艺性要求 (15)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3、定位误差的计算 (17)4、夹具尺寸确定及零件选取 (18)5、非标准件的设计 (17)6、夹具操作方法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19)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前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课、专业课以及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让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这次课程设计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得到了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与换算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1ab69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d.png)
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1. 引言车床床身加工工艺是指在车床加工过程中,对床身进行的各种工艺的流程和规范。
夹具设计是为了保证对床身的加工过程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而设计的一种工装设备。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车床床身加工工艺的具体步骤和夹具设计的要求。
2. 车床床身加工工艺2.1. 材料准备在进行车床床身加工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准备。
材料应选择质量优良、符合标准的圆钢。
在进行车削之前,需进行材料的检查,确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以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
2.2. 预加工步骤在进行车床床身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以确保加工的顺利进行。
预加工步骤主要包括: - 清洗:将床身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清洗干净,以便后续加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 保护:在清洗之后,需要对床身进行保护,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划伤、腐蚀等现象。
2.3. 加工步骤车床床身的加工步骤主要包括: - 编程:根据所需的床身尺寸、形状等要求,在数控车床上进行编程,确定切削路径和加工参数。
- 安装:将床身固定在车床上,并根据需要进行对位、夹紧等操作。
- 粗加工:根据切削路径和加工参数,进行床身的粗加工,去除多余的材料。
- 精加工:经过粗加工后,对床身进行精确的切削,使之达到所需的尺寸、形状要求。
- 检验:对加工后的床身进行尺寸、外观等方面的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 修整:对加工后的床身进行表面的修整处理,提高其外观质量。
3. 夹具设计要求3.1. 稳定性夹具设计中,稳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夹具应能够在加工过程中固定住床身,避免产生位移或者晃动。
稳定性的实现可以通过增加夹具的接触面积、加强夹具和床身之间的摩擦力等方式来实现。
3.2. 高效性夹具设计中,高效性是指夹具能够快速、方便地安装和拆卸。
合理的夹具设计可以降低加工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
3.3. 安全性夹具设计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车床尾座顶尖套工艺规程及铣槽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尾座顶尖套工艺规程及铣槽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488ef1652d380eb62946de2.png)
1 绪论1.1设计的目的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定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的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本次设计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并学会用手册、资料等,增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1.2设计任务及要求制作成批量生产(5000台)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车床尾座顶尖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工序中所需要的专用夹具的设计。
设计任务要求: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选择毛坯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铣槽工序卡3.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4.设计说明书1.3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3.1工艺规程的设计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1)对零件机器结构中的作用及零件图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2)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及相对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主要技术条件进行分析。
(3)对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工艺性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以便在工艺过程中切实加以保证。
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绘制零件毛坯综合示意图。
选择毛坯应以生产批量的大小来确定,跟据批量大小的生产规模决定毛坯形式及制造方法,根据有关资料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总余量,并把各余量加在零件图各有关位置上,在毛坯图上标出相关尺寸。
3)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制定工艺路线,在对零件和毛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它包括确定加工方法、确定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定位夹紧方法,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以及其他辅助工序等。
(2)选择定位基准,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当工序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要对它的工序尺寸进行换算。
(3)选择机床及夹具、刀具、量具。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应当既要保证加工质量,还要经济合理。
(4)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计算铣槽相关工序加工余量。
其工序间尺寸公差按经济精度确定。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9CA6140车床数控改造车床套(84007)设计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9CA6140车床数控改造车床套(84007)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4f85166bd97f192279e951.png)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家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内孔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表2.2~2.5,取φ25H7内孔余量为2。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2.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45们m6外圆毛坯面作为粗基准,车床的三爪卡盘装夹车削φ45H6等相关加工面。
2.4.2车削加工余量为:
粗车1.6mm
精车0.4mm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2.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5.1工序二夹φ45m6毛坯外圆,车φ45m6至φ44.6、齐端面、φ70、φ42、钻孔φ25H7底孔φ24.6,控制长度尺寸,掉头装夹,加工以上参数,具体参数参照工序卡片,切断。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84007车床套。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支撑轴的作用,换档,拨动相关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2—M8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尺寸18H11处是用于控制齿轮的,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CA6140车床套设计
![CA6140车床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cdd5dd6f1aff00bed51ee0.png)
目录序言 ...................................................................................................................... 1 第1章 CA6140车床套分析 ............................................................................. 2 1.1 零件的作用 ............................................................................................... 2 1.2 生产类型的确定 ....................................................................................... 2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第2章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 3 2.1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 3 2.1.1 选择毛坯 .. (3)2.1.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 3 2.1.3 绘制车床套锻造毛坯简图 ................................................................ 4 2.2 拟定零件工艺路线 ................................................................................... 4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4 2.2.2 加工方法的确定 ................................................................................ 5 2.2.3 工序的拟定 ........................................................................................ 5 2.3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 6 2.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7 2.5 切削用量的计算 ..................................................................................... 11 2.5.1 粗车、半精车大端面,倒角145⨯,扩、铰φ25mm 孔,倒内角145⨯.................................................................................................................... 11 2.5.2 铣小端面 .......................................................................................... 12 2.5.3 粗车、半精车75mm φ45mm φ42mm φ外圆,粗车内端面,倒角1.545︒⨯,145︒⨯ (13)2.5.4 扩、铰31mm φ孔,倒角145︒⨯ ...................................................... 14 2.5.5 精车内端面 ...................................................................................... 14 2.5.6 钻、铰7mm φ孔,锪90锥孔 (15)2.5.7 钻、铰8mm φ孔 ............................................................................... 16 2.5.8 铣槽 .. (17)2.5.9 铣台阶面 (17)2.5.10 铰10mm孔 (18)2.6 时间定额的计算 (18)2.6.1 机动时间: (18)2.6.2 辅助时间 (18)2.7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19)第3章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PPT
![典型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b034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09.png)
可换钻套用于大批 量生产中,由于钻套
c)可换钻套
(3)快换钻套 快换钻套更换迅
速,只要将钻套逆 时针转动一下,即 可从钻模板中取出。 他与衬套的配合采 用H7/g6或H6/g5的 间隙配合。
1)被钻孔直径大于10㎜时(特别是加工钢 件),宜采用固定式钻模。
2)翻转式钻模适用于加工中小件,包括工件在 内的总重量不宜超过10㎏。
3)当加工分布不在圆周上的平行孔系时,如工 件和夹具的总重量超过15㎏,宜采用固定钻模在摇 臂钻床上加工。如生产批量大,则可在立式钻床上 采用多轴传动头加工。
4)对于孔的垂直度和孔心距要求不高的中小型 工件,宜优先采用滑柱钻模。如孔的垂直度公差小 于0.1㎜,孔距位置公差小于0.15㎜时,一般不宜采 用这类钻模。
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 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 产中,已广泛采用钻模来进行加工。
一、钻床类夹具的主要类型
钻床夹具的种类繁多,根据工件的结构形状, 大小,被加工孔的分布情况和钻模板的特点,一般 分为固定式、回转式、移动式、翻转式、盖板式和 滑柱式等几种类型。
1、固定式钻模
三、车床夹具设计要点
车床夹具的主要特点是夹具与机床主轴联接, 工作时由机床主轴带动其高速回转。因此在设计车 床夹具时除了保证工件达到工序的精度要求外,还 应考虑:
(1)夹具的结构应力求紧凑轻便悬臂尺寸短,使 重心尽可能靠近主轴。
(2)夹具应有平衡措施,消除回转的不平衡现 象,以减少主轴轴承的不正常磨损,避免产生振动 及振动对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的影响。平衡重的位 置应可以调节。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2b5549be1e650e52ea9937.png)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第一:工件材料为HT200(灰口铸铁),重量为1.65kg,公差等级为IT10-IT11,适合成批生产。
依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范主编)表6-7选择铸造生产。
第二:基准选择粗基准: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右端面。
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精基准:为了保证定位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所以选择零件的左端面为精基准。
第三:制定工艺路线:工序一:铸造毛坯,金属型铸造。
工序二:粗、半精铣左端面C面(75*40),选取铣床型号X51。
工序三:钻孔并扩花键底孔Φ22,选取钻床型号Z525工序四:锪2*75度倒角;工序五:拉花键Φ25H7;工序六:粗、半精铣底面D面(80*30),选取铣床型号X51。
工序七:钻配作孔、螺纹孔,选取钻床型号Z525。
工序八:粗、半精铣槽,选取铣床型号X51。
工序九:去毛刺;工序十:检查;第四:确定加工余量1、毛坯加工余量的确定: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6,以及零件图确定毛坯的尺寸为长40mm,宽为80mm,高为75mm,零件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铸造方法为金属形铸造。
毛坯的精度等级为8—11级,取为10级。
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7,铸件毛坯的尺寸公差带为3.2。
表2.8,加工余量等级为F。
表2.10,加工余量数值为2.2。
所需毛坯的实际尺寸:D面:80+2.2+3.2∕4=83C面:72+2.2+3.2∕4=75故取粗加工余量为2mm,精加工余量为1mm。
2、键,孔余量的确定:内孔尺寸为Φ22H12,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54,确定孔的加工余量分配;钻孔:Φ20mm扩孔:Φ22mm花键孔:3、钻配作孔、螺纹孔:4、铣槽:铣18H11键槽,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51,查的粗铣后,半精铣加工余量为2mm,公差为0.3mm。
第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一:铸造毛坯。
加工条件:灰口铸铁,金属性铸造。
工序二:粗、半精铣左端面C面(75*40)1、背吃刀量的确定:查《课程设计手册》,得到精加工余量为1mm。
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63eb7097cd184254b353534.png)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名称机械工程系专业及班级博世10-1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指导教师2012年月日序言课程设计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在做完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得到一次在课程工作前的综合性训练,我在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1摘要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常常发现仅用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而专门设计夹具:车床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与定位键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
本设计车床夹具有良好的加工精度,针对性强,主要用于拨叉零件孔工序的加工。
其具有夹紧力装置,具备现代机床夹具所要求的高效化和精密化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效率。
因此,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以及设计新式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夹具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7023270561252d381eb6e03.png)
引言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如今,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向,我们即将迈入社会工作的浪花中。
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大学三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和提炼。
而毕业设计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在这灿烂的舞台上,我们都是主角,因为我们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自主设计,自主创新。
为此,我还怀这饱满的热情和精力积极投入毕业设计的浪潮中。
通过上个月的课程专周设计和工厂实习,我发现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就象人的头脑一样引领着该行业飞速地发展,而夹具则象人的四肢一样推动着该行业日新月异地革新。
因此,我结合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选择了机床夹具设计。
此外,我还认真学习了机械教研室公布的《毕业设计(论文)概念》,认真分析了此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方向、重点和意义;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选择了中等复杂零件C620拔杆来进行工艺规程拟订和第20道工序的车夹设计。
我由于是在工厂自己完成的,没有老师的指导,做起来十分吃力,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可能设计有些粗糙,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我是真的尽力了!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明白了毕业设计的伟大意义。
更进一步掌握了车夹的步骤和方法,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力。
并对大学三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彻底地“扫描”,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设计、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章工艺设计工艺设计这一章是本次毕业设计的首要任务,对后面的夹具设计起着引领作用,是打开整个毕业设计的“窗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零件工艺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工序设计等几个方面。
现从各个方面具体进行。
第一节零件的工艺分析由C620轴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减振性以及铸造性,使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能够达到使用要求。
该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为B面、C面、G面、F面,主要加工孔有Ø420+0.027和2-Ø160+0.019和M10螺纹孔,此外,还需加工通槽24×5和4处油沟宽5深2。
车床尾座
![车床尾座](https://img.taocdn.com/s3/m/93258add28ea81c758f578ac.png)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车床尾座套筒是车床的主要零件,作用是为轴类零件定心,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1)φ55mm×276mm自身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2)Morse No.4的轴心线与φ550-0.013mm外圆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
(3) Morse No.4的轴心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
(4)键槽8 mm相对于φ55 mm外圆轴心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25mm,对称度公差为0.1mm。
(5)φ50mm×160mm表面淬火45~50HRC,Morse No.4内锥面表面淬火45~50HRC。
(6)锥孔涂色检查其接触面积应大于75%。
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零件要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所以局部外圆及锥孔淬火45~50HRC
(2)在加工时,应将粗、精加工分开,以减少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并在调质处理前进行粗加工,调质处理后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3) 车床尾座套筒左端莫氏4号锥孔与有端φ28mm、φ30mm孔,应在进行调质处理前钻通,这样有利于加热和内部组织的转变,使工件内孔得到较好的处理。
2.毛坯选择
2.1毛坯类型
车床尾座套筒对耐磨性和强度要求较高,其精度对车床的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所以要选用材料为45钢,锻造成型,毛坯的尺寸为φ60×285mm。
CA6140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d74fe23a6c30c2259019e8e.png)
前言CA6140车床是普通精度级万能车床,它运用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以及车削端面等,是应用最广泛的车床。
CA6140车床床身是机床的基础构件,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或床身的导轨上作相对运动。
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使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床身是车床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件。
而导轨,则是床身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床身上共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导轨是拖板用的导轨,另外两条导轨为尾座导轨,其作用为导向和承载,所以,以导轨要求有较高的的导向精度,结构简单,工艺好等特点。
本次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加工床身导轨而进行设计的,为了保证导轨的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床身导轨的加工基准选用导轨本身即“自为基准”原则。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调节装置,其作用就是在加工床身时对床身在空间的各个位置进行调节,限于目前的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第1章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机床床身,它是机床的基础构件。
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上或在床身导轨上作相对运动。
床身是机床的支承件,装左床腿和右床腿并支承在地基上。
床身上安装着机床的各部件,并保证它们之间具有要求的相互准确位置。
在床身上安装有刀架、尾座、床头箱等零件。
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因此,床身是机床上极为重要的构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主要有四组加工表面,该三组加工表面都要求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现述如下:1.2.1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
该平面是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负责纵向进给运动。
所以,要求该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不得超过1.6,以保证纵向进给的精度。
1.2.2导轨面。
床身上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上安装拖板,另两条安装尾架,导轨面是床身的的一个重要表面,刀架负责安装车刀,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切削精度,尾座可以安装钻头进行钻削等工作,因此,要求导轨面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好的直线度,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CA6140车床套设计
![CA6140车床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b49c73561252d380eb6e73.png)
目录序言 ...................................................................................................................... 1 第1章 CA6140车床套分析 ............................................................................. 2 1.1 零件的作用 ............................................................................................... 2 1.2 生产类型的确定 ....................................................................................... 2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第2章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 3 2.1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 3 2.1.1 选择毛坯 .. (3)2.1.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 3 2.1.3 绘制车床套锻造毛坯简图 ................................................................ 4 2.2 拟定零件工艺路线 ................................................................................... 4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4 2.2.2 加工方法的确定 ................................................................................ 5 2.2.3 工序的拟定 ........................................................................................ 5 2.3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 6 2.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7 2.5 切削用量的计算 . (11)2.5.1 粗车、半精车大端面,倒角145⨯,扩、铰φ25mm 孔,倒内角145⨯ (11)2.5.2 铣小端面 .......................................................................................... 12 2.5.3 粗车、半精车75mm φ45mm φ42mm φ外圆,粗车内端面,倒角1.545︒⨯,145︒⨯ (13)2.5.4 扩、铰31mm φ孔,倒角145︒⨯ (14)2.5.5 精车内端面 (14)φ孔,锪90 锥孔 (15)2.5.6 钻、铰7mmφ孔 (16)2.5.7 钻、铰8mm2.5.8 铣槽 (17)2.5.9 铣台阶面 (17)φ孔 (18)2.5.10 铰10mm2.6 时间定额的计算 (18)2.6.1 机动时间: (18)2.6.2 辅助时间 (18)2.7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19)第3章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床尾座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车床尾座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00271693b3567ec102d8a7b.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车床尾座套筒学校:湖南工业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老师: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 2011年12月25日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 月《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车床尾座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车床尾座套筒工序的设计计算二、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单件小批量生产生产条件:金工车间加工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毛坯图零件图1张零件-毛坯合图 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张工序卡1套(3)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序号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备注1 准备阶段⑴阅读、研究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
⑵阅读教材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⑶准备好绘图工具、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课程设计前进行2 绘制零件图⑴提高识图和绘图能力⑵了解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2天手绘3 制定工艺路线⑴掌握工艺路线的制定方法和步骤⑵初步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4 工序设计掌握工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天5 编写设计计算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说明书6 答辩或检验1天小计12天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工程班级指导教师目录1零件的工艺分析------------------------------------------------------------------------------------5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51.2主要表面及其要求--------------------------------------------------------------------------52 毛坯的选择-------------------------------------------------- -------------------------------------52.1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公差----------------------------------------------52.2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62.3 绘制毛坯图----------------------------------------------------------------------------------63 基准的选择-------------------------------------------------- --------------------------------------64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 7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7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96 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 -------------------------------------126.1 选择机床-------------------------------------------------------------------------------------126.2 选择刀具----------------------------------------------- ------------------------------------- 136.3 选择夹具----------------------------------------------- ------------------------------------- 146.4 选择量具----------------------------------------------- ------------------------------------- 147 确定切削用量------------------------------------------------------------------------------------ 158 总结-------------------------------------------------- ------------------------------------------------239 文献--------------------------------------------------------------------------------------------------241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车床尾座套筒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CA6140车床套(84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套(84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549bcabb4cf7ec4afed070.png)
最后,经过多方面的考虑,设计了后三道工序的专用夹具,即两套钻模和一套铣台阶面的铣床夹具。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并编写说明书。
5H9槽对Φ25H7孔Φ8H9孔的对称度误差为0.15。
另外,各加工表面还有一定的公差以及粗糙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加工时应先加工第一组表面,然后再以第一组加工后表面和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另外一组加工面。
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45,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长度较短,故选择圆钢毛坯并一件下两件。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车床的车床套。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作用是配合装配其他零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车床套共有二组加工表面,其相互有一定关联要求。分析如下:
1.2.1以Φ25H7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有:Φ25H7、Φ45m6、Φ32、3x0.5槽和孔Φ7-Φ13等。
The third step, according to the already selected process route, confirm for every steps of cutting consumption and basic man-hour,choose suitable lathe and cutter. To rough machining,will check the power of the lath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张 1张 1张 6张 3张 5张 1份源自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年
月
引
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完成大学课程的基础上在毕业设计前一次重要的实践设 计,对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很好的进行系统的复习,也是我 们在进行毕业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 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 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 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据 XA62 铣 床 参 数 , 选 择 nc=475r/min,Vfc=475mm/s, 则 实 际 切 削 Vc=3.14*5*475/1000=44.5m/min, 校 验 机 床 功 率 查 《 切 削 手 册 》 Pcc=1.1kw, 而 机 床 所 能 提 供 功 率为 Pcm>Pcc。故校验合格。 最终确定 ap=2.5mm,nc=475r/min,Vfc=475mm/s,V c=44.5m/min, fz=0.16mm/z。 计算基本工时 tm=2L/ Vf=2x(5+9)/475=0.05min。 2.5.4 工序六 钻孔 φ 7-φ 13
查《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 27-11,车后刀面最大磨损为 1.0~1.5mm。 查《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 27-11,寿命 T=180min 切削速度按最大尺寸设计,即:按最大外圆处 φ 75 计算切削速度 查表《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Vc=
Cv Tm a p X v fyv
算得 Vc=64mm/s,n=439r/min,Vf=490mm/s 据 C6116 车床参数,选择 nc=475r/min,Vfc=475mm/s,则实际切削速度 Vc=3.14*75*475/2*1000=55.93m/min, 校验机床功率 查《切削手册》Pcc=2.1kw,而机床所能提供功率为 10W, Pcm>Pcc。故校验合格。 车削参数最终确定 ap=1.8mm,nc=475r/min,Vfc=475mm/s,Vc=55.93m/min, fz=0.16mm/r。 计算车削基本工时 Φ 45 处工时:T 车=(75-45)xL/ 2ncff=6x40/475*0.16=3.12min Φ 32 处工时:T 车=(75-42)L/ ncff=(75-42)/2*475*0.16=2.86min Φ 70 处工时:T 车=(75-70)L/ 2*3*ncff=(75-70)/2*475*0.16=1.3min 齐端面工时:T 车=75L/3* 2ncff=75/3*2*475*0.16=6.5min T1=3.12+2.86+1.3+6.5=13.78 掉头加工工时相同,即:T2=13.78。 切断工时:T3=70/3*2*475*0.16=0.15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CA6140 车床 84007 车床套”零件的机械 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设 计 者 指导教师
大 学 2007.12~2004.1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
设计 CA6140 车床 84007 车床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规则及工艺装备
内容: 1.零件图 2.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 工装设计装配图 6. 工装设计零件图 7. 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CA6140 车床的 84007 车床套。它位于车床变速机 构中,主要起支撑轴的作用,换档,拨动相关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使 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 件上方的 2—M8 孔与操纵机构相连, 下方尺寸 18H11 处是用于控制齿轮的,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 车床 84007 车床套共有二组加工表面,其相互有一定关联要求。 分析如下:
1.2.1 以 φ 25H6 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有:φ 25H7、φ 45m6、φ 32、3x0.5 槽和孔 φ 7-φ 13 等。 1.2.2 以尺寸 90 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端面、孔 φ 8H7-R5、槽 5H7 等。 这二组加工面有一定的关联要求 , 即第二组尺寸和第一组尺寸相关联要 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第一组表面,再以第一组加工后表面和 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另外一组加工面。
Cv Tm a p X v fyv
算得 Vc=68mm/s,n=439r/min,Vf=490mm/s,因是精加工,为取得搞的加 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故选择高的转速。 据 C6116 车床参数,选择 nc=625r/min,Vfc=574mm/s,则实际切削速度 Vc=3.14*45*625/2x1000=44.15m/min, 校验机床功率 查《切削手册》Pcc=1.1kw,而机床所能提供功率为 10W, Pcm>Pcc。故校验合格。 车削参数最终确定 ap=0.2mm,nc=625r/min,Vfc=574mm/s,Vc=44.15m/min,
fz=0.16mm/r。 计算车削基本工时 Φ 45m6 处工时:T1=L/ ncff=40/625*0.16=0.4min Φ 25H7 处工时:T2=L/ ncff=90/625*0.16=0.82min T 总=0.4+0.82=1.22min 2.5.3 工序五 铣开裆尺寸 5H9 2.5.3.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45,圆钢。 机床:XA62 卧式铣床。 刀具: 高速钢圆柱铣刀,深度 ap<=3, ,故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后简称 《切 削手册》 )取刀具直径 do=5mm。 2.5.3.2. 切削用量 铣削深度 因为切削量不大, 故可以选择 ap=2.5mm, 2 次走刀即可完成所 需尺寸。 每齿进给量 机床功率为 7.5kw。查《切削手册》f=0.14~0.24mm/z。采 用不对称铣,选较小量 f=0.14 mm/z。 查后刀面最大磨损及寿命 查《切削手册》表 3.7,后刀面最大磨损为 1.0~1.5mm。 查《切削手册》表 3.8,寿命 T=180min 计算切削速度 按 《切削手册》 , 查得 Vc=38mm/s, n=439r/min,Vf=490mm/s
工序五 铣尺寸 29,保证尺寸 59.5 工序六 工序七 工序八 工序九 工序十 铣开裆尺寸 5H9 钻孔 φ 7-φ 13 钻孔 φ 8H9、扩 R5 检查 入库
2.3.3 工艺路线分析比较 工艺路线一与工艺路线二的差别在于对铣尺寸 29,保证尺寸 59.5 的加工 安排,工艺路线一以底面、孔 φ 25H7 和槽 5H9 定位加工尺寸 29,能很好的保 证孔的轴线与面的平行度要求,后序仍以此基准加工其他尺寸,能很好的保证 尺寸公差和行位公差的要求,所以此次设计依据工艺路线一来开展设计。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45,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 较简单,长度较短,故选择圆钢毛坯并一件下两件。
2.2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 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 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2.1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 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 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 φ 45 们 m6 外圆毛坯面 作为粗基准,车床的三爪卡盘装夹车削 φ 45H6 等相关加工面。 2.2.2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 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5.4.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45,圆钢。 机床:XA62 卧式铣床。 刀具: 高速钢圆柱铣刀,深度 ap<=3, ,故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后简称 《切 削手册》 )取刀具直径 do=18mm。 刀具: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 do=φ 7mm,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 α =120°,标准 φ 13x90 度锪钻。 2.5.4.2 切削用量 查《切削手册》
f 0.70m m/ r f 0.70 ~ 0.86mm/ r
o
l
d
14
6.5
3.15 3
所以,
按钻头强度选择 f 1.75mm/ r
按机床强度选择 f 0.53m m/ r
工序一 调质 工序二 夹 φ 45m6 毛坯外圆, 车 φ 45m6 至 φ 44.6、 齐端面、 φ 70、 φ 42、 钻孔 φ 25H7 底孔 φ 24.6,控制长度尺寸,掉头装夹,加工以上 参数,具体参数参照工序卡片,切断。 工序三 工序四 渗碳,淬火 车 φ 45H6、齐端面保证尺寸 90,精车车孔 φ 25H7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CA6140 车床 84007 车床套,零件材料为 45,生产类型大批量,铸造圆钢。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家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 内孔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称《工艺手册》 )表 2.2~2.5,取 φ 25H7 内孔余量为 2。 2.4.2 车削加工余量为: 粗车 1.6mm 精车 0.4mm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因此在计算最 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2.5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5.1 工序二 夹 φ 45m6 毛坯外圆,车 φ 45m6 至 φ 44.6、齐端面、φ 70、 φ 42、钻孔 φ 25H7 底孔 φ 24.6,控制长度尺寸,掉头装夹, 加工以上参数,具体参数参照工序卡片,切断。 2.5.1.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45,圆钢。 机床:C6116 车床。 刀具:YG15 硬质合金车刀. 2.5.1.2 车切削用量 因为切削量不大,故可以选择 ap1=3mm。 查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及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