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园林设计的原理ppt课件

园林设计的原理ppt课件
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两 侧粉墙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水中 ,远处的石桥遥遥相望,静谧 而深远。
坛等。
41
41
42
42
2. 动观的对景是在道路端头或转弯的地方安排简 单有趣的景物,使人在路上移动时受到它的吸引, 感到有景可赏。规整式园林中,经常在道路的交 叉口放置一些景物,如雕塑、喷泉、日晷、花坛 等,称为“视心”。而在自然式园林中道路曲折 多变,一般在弯曲处、交叉处等适当安排灌木丛、 山石等。日本式园林中尤其善于点缀一些小型对 景,如石灯笼、洗 手钵等。
5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园林中常把主景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 来突出主景
6
中轴对称:
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 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 中轴对称强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的。
7
一些纪念性公园也常采用这种方法来突出主体
2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景升高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3、中轴对称 4、对比与调和 5、重心处理 6、动势集中 7、抑景
3
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位上加以突出。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天或远山作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
4
广州越秀公园的 五羊雕塑,以升 高主体,降低视 线法来突出主体
颐 和 园 邻 借 玉 泉 山
33
仰借:
利用仰视来借景,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 、瀑布、高阁等。
34
俯借:
指利用俯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 合于俯借。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案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案

2024/1/26
18
05
园林道路与广场设计
2024/1/26
19
道路类型及功能定位
2024/1/26
道路类型
根据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园林 道路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 路和步行道等类型。
功能定位
不同类型的道路在园林中承担着 不同的功能,如交通疏导、景观 展示、休闲漫步等。
20
道路规划设计要点与技巧
12
植物造景手法与技巧
手法介绍
运用借景、障景、框景、 对景等手法,将植物与园 林要素相结合,创造优美 的景观画面。
2024/1/26
技巧讲解
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 质感等特征,进行巧妙的 组合与搭配,营造出不同 的景观氛围。
实例分析
结合经典园林案例,分析 植物造景手法的具体应用 与效果。
13
植物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024/1/26
园林景观设计定义
01
阐述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元素和设
计方法等。
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02
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特点。
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趋势
03
分析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如生态设计、文化传承、
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等。
4
课程目标与要求
环境。
2024/1/26
艺术性原则
追求美的表达,通过布 局、色彩、质感等艺术
手段创造视觉享受。
生态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
8
合理规划,节约资源,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统一。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绿化环境:园林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和令人愉悦的绿化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植被、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来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2. 空间布局:园林设计应考虑空间的合理布局,使之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活动习惯。

空间布局应具备合理的流线,保持清晰的路径和界限,同时充分利用场地面积,使之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变化。

3. 色彩搭配:园林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人们的感官体验。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和配色方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提升园林的整体品质。

4. 材料选择:园林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合理选择材料可以提高园林的质感和寿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功能性考虑:园林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性需求。

要保证园林的功能性,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休憩区域、活动区域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6. 历史文化:园林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可以将园林融入到历史环境中,增强园林的价值和魅力。

7. 可持续性:园林设计应致力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要注重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方面,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原理,可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和环保的园林环境。

风景园林学原理笔记

风景园林学原理笔记

风景园林学原理笔记《风景园林学原理:打造美好环境的秘诀》风景园林学听起来是个有点高大上的学科,但其实它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附近有个小公园,那里面有郁郁葱葱的大树,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弯弯曲曲的小路。

当时只觉得这个小公园是个玩耍的好地方,长大后才明白,这里面可蕴含着不少风景园林学的原理呢。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风景园林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

这就好比我们给自己的家布置房间一样,首先要考虑住在里面的人的需求。

在园林设计中,这意味着要考虑人们如何使用这个空间。

比如说公园的长椅,不能随便乱摆,得放在人们走累了刚好想休息的地方,像在一些景色优美的角落,或者是在一段较长的步行路径中间。

数据显示,如果一个公园的休息设施设置合理,游客的满意度会大大提高。

我曾经去过一个新建的公园,那里一开始没有什么休息的地方,结果大家都只能坐在草坪上或者路边的石头上,体验感很差。

后来管理方增加了很多长椅,还设置了一些有遮阳伞的休息区,一下子就变得很受欢迎了。

这就像我们做饭,如果不考虑食客的口味,做出来的东西就没人爱吃,园林设计不考虑人的需求,那这个园林就不会被大家喜爱。

二、植物的搭配与生态平衡植物可是风景园林中的主角之一。

就像一场音乐会,不同的植物就像不同的乐器,搭配好了才能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植物的搭配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生态平衡。

比如说,有些植物能够吸引蜜蜂和蝴蝶,这些昆虫又可以帮助其他植物授粉。

不同季节的植物搭配也很重要。

我特别喜欢那种四季都有不同景色的园林。

春天有樱花、桃花盛开,一片繁花似锦;夏天有茂密的绿树,能给人遮阴乘凉;秋天有金黄的银杏叶和火红的枫叶,仿佛整个园林都被染上了色彩;冬天也不单调,像腊梅傲雪绽放。

而且不同植物对光照、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搭配可以让它们在有限的空间里都健康生长。

例如,喜阳的植物可以种在开阔、阳光充足的地方,而耐阴的植物则可以种在大树底下或者建筑物的阴影处。

三、空间布局与视觉效果园林的空间布局就像我们画画一样,要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景观设计原理ppt课件

景观设计原理ppt课件

景观设施与小品的概念
⑥ 根据园林小品的功能分为:供休息的小品、装饰性 小品、结合照叨的小品、展示性小品和服务性小品。 有些体最较小的园林建筑、雕塑、理石等也被泛称为 园林小品。 ⑦ 把景观设施分为;休息设施(如园椅、绿澎、凉享、 野外桌、栏杆)、服务设施(如园路、园桥、阶梯)、解 说设施(如标志、」指示牌》、管理设施(如园坦、园门 、园灯)、卫生设施(如饮用水栓、洗脚洗手设施、垃圾 桶、烟灰缸、公共阅所)、饰景设施(如水景、石景、山 践、雕塑、花台)、运动设施、游乐设施。 ⑧ 把园林建筑装饰小品分为;园倚、园灯、园林墙垣 与门洞漏窗、园林展示小品、园林小桥,4、 主景作用 一些园林小品在园林中常作为重要的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例如,园林 中个中曲折变化的小桥常是组成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又是造型独特的雕塑等。 5、装饰作用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装饰作用。常见一些园林建筑运用 小品进行室内外空间形式美的加工,如各种园路的铺装,造型独特的花窗,可用来提高园林 艺术价值。例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就是一种以传统的水庭石灯的小品形式“漂浮”与 水面,使月夜景色更为迷人。有时把那些功能作用较明显的桌凳、地坪、踏步、桥等予以艺 术化、景致化,例如,园林建筑中桌凳可以用天然树桩做素材,以水泥塑制的仿树桩桌凳就 必用钢筋混凝土造的一般形式更能增添园林气氛。同样,仿木桩的蹬道、桥板都会去的及自 然又美观的造园效果。 6、其他 如创造园林意境、反映一定地域审美情趣很文化内涵等。正是由于园林小品的小巧 、造型独特、种类繁多、可塑性大等特点,使得园林建筑小品在屋顶花园中被广泛应用。例 如北京首都宾馆屋顶花园的水池和小拱桥、上海高压油泵厂屋顶花园中的花墙景窗。
景观设施与小品的作用
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点睛之笔,不同的小品在园林 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下面蓝天园林从小品的概念、类型 和功能方面出发从而论述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设计的作 用。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点睛之笔,不同的小品在园 林景观设计中有不同的含义。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第一章:园林景观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分类和应用范围1.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分类和应用范围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基本原则和要素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1.4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第二章: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理与方法2.1 教学目标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和步骤了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可持续性原则2.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可持续性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流程和步骤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操作2.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与构成3.1 教学目标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构成学习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的应用了解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材质、尺度等要素的搭配3.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构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材质、尺度等要素的搭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的应用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操作,搭配色彩、材质、尺度等要素3.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中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的应用和搭配第四章: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与实践4.1 教学目标学习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实践了解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公园、庭院等场所的应用案例掌握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实践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公园、庭院等场所的应用案例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实践,应用案例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操作,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实践第五章: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学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5.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创新思维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案例,了解未来挑战5.4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趋势和发展方向第六章: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应用6.1 教学目标掌握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原则学习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原则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原则,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植物配置实践操作6.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植物配置设计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中植物的应用原则和植物配置的作用第七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7.1 教学目标学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原则掌握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空间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原则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巧空间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原则,方法和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空间布局实践操作7.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布局设计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中空间布局的原则和方法第八章: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与材质8.1 教学目标学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和材质的应用原则掌握色彩和材质的搭配技巧了解色彩和材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和材质的应用原则色彩和材质的搭配技巧色彩和材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和材质的应用原则,搭配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色彩和材质搭配实践操作8.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和材质搭配设计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中色彩和材质的应用原则和搭配技巧第九章:园林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9.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案例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案例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学生分析特定园林景观设计案例,了解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9.4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和实际问题第十章: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与维护10.1 教学目标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维护和管理技巧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10.2 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园林景观设计的维护和管理技巧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维护和管理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和维护实践操作10.4 教学评价设计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评价和维护作品peer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设计作品中评价方法和维护技巧的应用重点解析本文重点讲解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十个方面,包括园林景观设计的概述、原理与方法、要素与构成、应用与实践、创新与发展、植物应用、空间布局、色彩与材质、案例分析和评价与维护。

园林设计原理-景观构图与空间序列

园林设计原理-景观构图与空间序列
园林设计原理
第一章 (园林)景观构图与 空间序列
1
本章节主要内容与重点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的观赏
1) 几个重要的名词与概念 2) 视阈与视距
2. 视景空间
1) 风景视线与导游线 2) 视景空间
3. 空间序列
1) 空间序列的类型 2) 动态空间 3) 空间序列的组成
2
§1 景的观赏
景可供游览观赏,但不同的游览方式会产生不同 的观赏效果。因此,如何组织好游览观赏是一个值 得思考的问题。掌握好游览观赏的规律,反过来又 可指导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12
对建筑的观赏,可分别在建筑物高度的1、2、3、4倍 距离处,设空间场地布置视点,使在不同视距内对同 一建筑收到移步换形的效果。
一般封闭广场中,如中心布置有纪念建筑时,该纪念 建筑物的高度及广场四周建筑物的高度与广场直径之 比宜为1:3—1:6,是较合适的视距。
(景物视距,常因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处理,不能作硬性规定)
平视风景由于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在透视上无消 失感, 故景物的高度效果较少。 但不与地面 垂直的线组,均有消失感,因而景物的远近深 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较强的感染力。
平视景观的布置宜选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 地方,有安静的环境, 如园林绿地中的安静 地区以及休、疗养地区,并布置供休息远眺的 亭廊水榭。
4
观赏的过程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或因时令变化、 交通安排、饮食供应的不同而异。
动态观赏,因人与景物之间相对位移的速度不同,景 观效果也不相同。
如乘车游览,景物扑面而来在瞬间即向后消逝,往往是一瞥印象。乘 车观赏,选择性较少,多注意前方景物和景物的体量轮廓及天际线, 沿途重点景物应有适当视距,并注意景物不零乱、不单调、连续而有 节奏,丰富而有整体感。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园林景观设计教案引言: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教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教案的编写要点,并提供一份示例教案,以供参考。

一、教案编写要点:1.明确教学目标:教案应明确描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

例如,学生应该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相关的设计技巧和工具,培养对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设计教学内容:教案应包含教学内容的详细描述和组织安排。

例如,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和发展,讲解设计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设计实践。

3.选择教学方法:教案应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评估学习效果:教案应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检查他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例如,设计小组作业、口头报告、设计展示等形式的评估方式。

5.教学资源准备:教案应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工具、设备和参考资料等,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准备和利用这些资源。

6.时间安排和课堂管理:教案应明确课堂时间的安排和课堂管理的要求,包括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参与方式等,以确保教学进度和秩序。

二、示例教案:主题: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教学目标:1.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定义和基本原理;2.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和步骤;3.培养对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和概念;2.讲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景观可持续性、人机环境适应性等;3.引导学生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章 园林建筑空间的基本类型及组景手法培训课件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章 园林建筑空间的基本类型及组景手法培训课件
(3) 在山坡与山麓地带, 地势有较大的起伏, 常以叠落的平台、游廊 来联系位于不同标高上的两组游赏性建筑物。
瘦西湖的 吹台
凫庄贴水亭榭
闽西连城罗坊云龙桥(明州城的古塔
避暑山庄的金山建筑群
北海濠濮涧
颐和园的云松巢
4.1.3 综合性的内外向空间
4.1.1 内聚性的内向空间 4.1.2 开敞性的外向空间 4.1.3 综合性的内外向空间 4.1.4 长卷式的连续空间
4.1.1 内聚性的内向空间
以建筑、走廊、围墙进行空间围合,庭院内以山水、植物等自然题材进 行点缀,形成一种内向、静谧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一般以近观、静赏 为主,动观为辅。室内外空间联系紧密,庭院空间联系着若干座单体建 筑,起着公共性空间与交通枢纽的作用。
4.1.4 长卷式的连续空间
在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中, 还有一种把建筑物按照一定的观赏路 线有秩序地排列起来, 形成一种类似中国画长卷式的连续空间。这种方式 显然是摹仿我国一些市镇中的建筑组合方式。
清乾隆年间修建的清漪园, 也曾在后湖仿造江南水乡建起了“买卖街”, 它采取“一河两街” 的形 式, 长达二百多米, 两岸分设各式店铺。
4.1.2 开敞性的外向空间
在大的自然环境中的点景建筑物, 常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布置于具有显著 特征的地段上, 起着点景与观景的双重作用。由于是独立地建置, 建筑 物完全溶汇于自然环境之中, 四面八方都向外开敞, 在这种情况下, 建 筑布局主要考虑的是能够取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统一。这类建筑常随环 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 但都是一些向外开敞、空透的建筑形象。
避暑山庄正宫区串连式组景
4.2.1 串连式
颐和园宫廷区串连式组景
4.2.2 辐射式
景观组织以集中、内向的主体 庭院为系列的核心,其它次庭 院、小庭院呈围合式分布,向 中心辐合,具有向心性。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1.1 景观设计的定义与目的1.2 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3 景观设计的分类与要素1.4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2.1 视觉美感的营造2.2 空间布局与规划2.3 景观元素的运用2.4 生态与环保原则第三章: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3.1 设计前的准备与调查3.2 设计构思与方案制定3.3 设计表达与沟通3.4 设计实施与后期管理第四章: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1 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4.2 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4.3 实践项目案例分析4.4 创新设计的评价与反思第五章:景观设计的应用领域5.1 城市景观设计5.2 园林景观设计5.3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5.4 生态景观设计第六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6.1 城市广场设计6.2 街道与交叉口设计6.3 滨水空间设计6.4 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设计第七章:居住区景观设计7.1 居住区景观规划原则7.2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7.3 庭院与花园设计7.4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第八章:园林景观设计8.1 园林设计概述8.2 中式园林设计8.3 西式园林设计8.4 园林景观节点设计第九章:生态景观设计9.1 生态景观设计理念9.2 生态恢复与保护9.3 雨水花园与绿色屋顶设计9.4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第十章:可持续景观设计10.1 可持续景观设计原则10.2 生态与节能技术应用10.3 循环与再利用设计10.4 可持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商业休闲景观设计11.1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11.2 休闲娱乐场所景观设计11.3 购物广场景观设计11.4 商业休闲景观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文化旅游景观设计12.1 文化旅游景观的特点与价值12.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12.3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12.4 文化旅游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工业遗产景观设计13.1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13.2 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原则13.3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案例13.4 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实践第十四章:城市更新与棕地景观设计14.1 城市更新背景与策略14.2 棕地景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14.3 城市更新项目中景观设计案例14.4 棕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第十五章:景观设计伦理与评价15.1 景观设计伦理观念15.2 景观设计评价体系15.3 景观设计案例评价与分析15.4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景观设计的概述、基本原理、程序与方法、创新与实践、应用领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可持续景观设计、商业休闲景观设计、文化旅游景观设计、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城市更新与棕地景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伦理与评价等十五个章节。

园林设计原理景观空间讲座

园林设计原理景观空间讲座
1.肯定空间:舞台、园路
、球场等
2.模糊空间:边界模糊,
功能模糊
3.虚拟空间:水面、镜子
、想象…
第五部分: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
可以利用空间的渗透和 层次变化加强景的深远

感。
对某一对象,直接地看和隔着一 重层次去看,其距离感是不尽相 同的,透过多重层次去看,尽管 实际距离不变,但给人感觉上的 距离似乎要远得多。
一个成熟的设计,不仅决定
于高潮的特性,而且取决于它出
现的时间、强度、演进过程。
3.控制序列的有关因素:
空间的不同特性都可以组织形成 序列,尺度、形状、色彩、光照 、质感等;
控制其性质、强度、以及出现频 率,或轻,或强烈;
关键因素,控制运动和视线。
四 几种空间序列的特点
随着园的规模由小到大,其观赏 路线也必然是由简单而复杂的。
贝克公园(2019ASLA景观专业 奖)
景观设计师与建筑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的紧密协作不但力求高质量的混凝 土结构,并且确保了焦点形式和墙壁结合点与其他相应景致的完美结合。侧 面护壁的设计采用了青石。护壁内部的建筑结合点采用了混凝土材料。
贝克公园(2019ASLA景观专业 奖)
水景的设计意在突出水体的运动和它清幽悦耳的流水声。混凝土墙壁的交 叉点和两条水平线营造的独特性构成了完成设计的必要条件。高水位水池设 计巧妙,其水平线与广场地平线保持水平。低水位水池接收来自高水位水池 和顶端墙壁交汇处水渠流下的水。在高低水池上均覆盖有宾西法尼亚碎石, 遮住源泉,给人神秘之感。
被分隔的空间本来处 于静止的状态,但一旦 经过连通后,随着相互 之间的渗透,若似各自 都延伸到对方中去了, 便打破了原先的静止状 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 感觉。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一、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一)环境心理学特征在对于环境行为现象的研究中,通过研究环境知觉、环境认知、人的活动与空间及设备的尺度关系、空间行为学——私密性、公共性、领域、拥挤感等来把握使用者的普遍心理现象。

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主要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二)行为空间与环境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道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的空间。

1.气泡气泡是由爱德华·T·霍尔提出的个人空间的概念。

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

人是气泡的内容,也是这种空间度量的单位,也是最小的空间范围。

个人空间受到人格、年龄、性别、文化、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人际距离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

2.拥挤感和密度在人与人接触过程中,当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受到侵犯时,或在高密度的情况下都会引起一种消极反应与拥挤感。

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各种情境因素以及个人过去的经验和容忍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密度。

3.私密性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

私密性分为四种表现方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它是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基本要求。

私密性的功能也可以划分为四种: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限制信息沟通的功能。

人们在空间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私密性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特性。

4.领域性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

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四点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和管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构图形式美的要素: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图形、体形、
色彩等外在要素构成的。 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型美; 4、光景色彩美;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 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 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 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2、小型景物约为3倍
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4、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 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 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 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3、最佳视域
•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0。,水平视 角为1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 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 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 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 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 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 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 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 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
• 1、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
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 很大。
观赏视角与景
2、最宜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 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 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 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 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适视域中水平视角(45°)
54°水平视域的运用
﹥54° ﹤54°
作为视觉“主体” , 要求控制在54°视野 范围之内
需要“背景”时 (即烘托主体)就 应该不小于54°
大门 入口缓冲区
城市道路
三、园林的布局形式
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可以分为三 大类: 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自然式种植
则和理性
用直线段组合成的图形表现出耿直、秩序和理性
曲线表达的含义:
➢ 园弧线-----丰满 ➢ 抛物线-----动势 ➢ 波浪线-----起伏 ➢ 悬链线-----稳定 ➢ 螺旋线-----飞舞、欢快 ➢ 双曲线-----和谐、优美 ➢ 蛇行线-----自由 ➢ 放射线-----扩展 ➢ 回纹线-----上升、流动
园林景观构图原理
一、园林形式的确定 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 4、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意大利园林
中国园林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英国古典主义园林
意大利巴洛克园林
日本枯山水园林
4、环境条件的要求
2)园林色彩构成要素:
⑴日月霞光
⑵泉池水色
⑶彩色草花地
园林色彩的 ⑷绿色草坪
构成要素
⑸色叶树木
⑹花木林
⑺花灌木丛
⑻建筑色彩
⑼墙垣色彩
• 光影色彩美
5)朦胧美
烟云细柳
3)园林色彩配置要求
⑴注意大面积色彩的配置;
天空背景 地面花坛群 园林的色彩大面积 大草坪 湖池水面 广场与园路
• 规则式图形
自然式图形
3.体形美
体形是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表现于山石、水景、建 筑、雕塑、植物造型等。不同类型的景物有不同的体形 美,同一类型的景物,也具有多种状态的体形美。
园林景物表现出的体形美
体形美
人工修剪体形
பைடு நூலகம்自然体形
4、光影色彩美
1)色彩的感情特点:
白色:纯洁、高雅 黑色:静穆、忧伤 紫色:高贵、恐惧 蓝色:沉着、冷酷 红色:热情、欢乐 橙色:华丽、浮躁 黄色:温情、轻快 绿色:朝气、环保
弧形弯曲线代表着柔和、流畅、细腻和活泼
曲线类型的审美特征
线条美
植物景观中用直线组合的 图案(绿篱、行道树等) 可表现简洁、现代、秩序 、规则和理性
• 曲线则优美、柔和、细腻、 流畅、活泼、动感。
2.图形美
• 图形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成的平面 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 静是息亦即停留、驻足
• 静态构图中,主景、配景、前景、背景、空 间组织和构图的平衡轻重固定不变。所以静 态构图的景观的观赏点也正是摄影家和画家 乐于拍照和写生的位置。动、静的观赏也不 能完全分开,可自由选择,动中有静、静中 有动,或因时令变化、交通安排、饮食供应 的不同而异。
(一)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 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 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 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的。
Contract
规则图形表现庄重、稳定和秩序感
流线型图形的自然、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性
图形美
清晰视距25-30cm
明确看到景物细部30-50m
识别景物类型250-270m
识别景物类型250-270m
辨认景物轮廓500m
明确发现物体1200-2000m
最适视域中垂直视角(26°~30°)
•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 清景物的经验视域值为:
1、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 倍
植物改善小气候
二、园林空间布局
•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的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 有变化的美好境界。
• 常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空间艺术构图。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 动态观赏: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 • 在动的游览路线上,应有系统的布置多
种景观,在重点地区,游人必须停留下 来,对四周景物进行细致的观赏品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