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地理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关系的地理学思考

摘要:中日两国作为东北亚地区大国,两国关系一直倍受关注,但目前中日关系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两国政冷经热,民众亲近感不断下降,两国战略矛盾日益凸显,两国关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更加重视中日关系,更深入的研究中日关系。本文从地理学视角研究中日关系,试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探求中日两国矛盾的深层原因,进而分析出中日关系的困境,并提出解决途径。中日关系的困境表现在双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引起的安全困境,日本在认识过程中出现偏差形成的历史认识问题及心理障碍,以及美日同盟是形成中日安全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中日关系产生的上述问题,通过分析中日地理环境,从而探究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字:地理环境、中日关系、地理文化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背景

(一)中日关系的起源

据考古学家论证,早在12000年前,日本列岛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与中国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内涵基本相同,说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交流。日本列岛新石器早期文化与中国大陆新石器早期文化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石器的制作方法、用料、器型等,都是继承中国大陆旧石器时代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各代,日本则是绳文文化到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的前期。在中国早期古代文献中,日本被称为“楼”。据东汉王充《论衡·恢国》记载:“成王之时,越常献雄,楼人贡畅。”成王属西周时期,可知其时“楼”已与周王朝有交往关系。

秦代的徐福东渡是中日交往史上的一大壮举。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日本的《日本百科大辞典》中均有徐福东渡日本的记载,他把先进的中国生产技术文化带到日本,使日本社会由新石器时代跃进到铜铁时代。在日本,徐福已广泛被尊为祖先,被奉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1]

到了汉代,公元l世纪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已对日本有明确记载:“夫乐浪海中有楼人,分为百余国。”《后汉书》中具体记载了在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楼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则赐予其印”。而《三国志·魏

书·楼人传》则首次正式为日本立传,简明而又全面地记述了当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等情况,这是现存关于公元2—3世纪弥生时代日本历史和中日交流史的最早、最祥实的文字记载。此后中国古代史书中对日本的记载连续不断,从《三国志》到《清史稿》,有16部官修正史中有楼人传、楼国传或日本传。

南北朝时期,五代楼王(赞、珍、济、兴、武,即《日本书纪》所载的仁德、反正、允恭、安康、雄略等五天皇)曾在公元420一478年间,八九次向南朝的刘宋朝廷遣史求封。

这一阶段的中日交往节奏缓慢,规模有限,并呈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平和态势。作为一个尚未成熟的国家,日本对中国的先进文明充满了仰慕。相对应的,由于地处偏僻,中国历届政权都对日本没有非分之想,双方维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其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里程,最终在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中日关系正常化,并且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获得全面发展。(二)中日关系的近况

近年来,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维系中日关系的共同战略利益基础—苏联威胁消失,中日两国先前没有解决,只是被友好气氛掩盖的诸多矛盾浮上水面。在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东海油气田、钓鱼岛的归属等问题上,中日都存在一定的分歧,给中日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中日关系遭遇“坚冰期”。尤其,当前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已经极度紧张。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关系大局,不惜牺牲日本的前途,使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平地起波澜,不断升级,结果必将损害中日关系,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日本为此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中日地理环境分析

(一)中国地理环境分析

从全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的北半部,北回归线穿过南部。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陆疆总长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相邻:东北面为朝鲜,北面是原苏联地区和蒙古,西面和西南面为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和老挝,西北是俄罗斯,南面是越南。东面和东南面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中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合144亿亩,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占亚洲总面积的1/4。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三领土大国(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边界顶端位置,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度31分,南达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

纬4度15分,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中国南北相距5500公里,东西相距520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中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公里。中国有5000多个岛屿,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其中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面积 3.578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140公里。面积3.438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是第二大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居民生活水平相差悬殊。

中国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钨、锑、铝、汞、钒、钦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铜、锡、铁、磷、铝等探明储量,也居世界前列。但矿产多杂、不集中成带、贫矿多富矿少、矿产开发冶炼成本高。中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作物种类繁多。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林业资源虽然种类甚多,但从相对数字看,中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全国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到13%,比世界森林覆盖率22%低。畜牧资源丰富,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称为中国4大牧区。粮食作物多种多样,主要有水稻、小麦、旱粮、薯类、大豆等。经济作物种类也不少。海洋水产以鱼类为主,淡水鱼业比较发达,土特产很多。

特殊的地理条件对中国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是中国基本生态条件。与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或是以古代蒙古为代表的游牧文化相比较,孕育中国地理文化的土壤是一种半封闭的大陆大河环境。中国东临茫茫大海,西北是戈壁大漠,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则东北又是一片林海雪原,由此也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完备的“隔绝机制”环境,这种“隔绝机制”正是一个独立文化系统得以衍生发展的基本生态条件,致使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这种近乎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古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而所谓的“九州”观、“天下”观却逐渐膨胀。加之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较周边地区先进,长期以来缺少强大邻国的挑战,使中国人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既然没有外敌压迫的紧迫感,又没物质缺乏的困境感,那么中国人所具有的温和、平实、“兼爱、非攻”、求安定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了。翻开史籍,我们的先民“归墟五神山”、“庄生梦蝶”、“礼运大同”(《礼记·礼运》)的美好理想和奇妙玄想随寻可见,却独独找不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这也是它与以商品交换、海外殖民扩张为致富手段的海洋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