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经济思想演化的基本脉络

1、经济思想史前史

奴隶制时代经济学中世纪经济学重商主义经济学

2、古典经济学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

3、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

4、现代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至今

经济学三个高峰:

1、第一高峰:亚当斯密1776年构建了经济学框架

2、第二高峰: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19世纪70年代构建了微观经济学

框架。

3、第三高峰:凯恩斯1936年构建了宏观经济学框架

三本里程碑意义的教材:

1、约翰穆勒1848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2、马歇尔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

3、萨米尔森1948年的《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历史分析法、批判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研究法、专题研究法

学习经济思想史的意义:

1、经济思想史是理论创新的源泉

2、经济思想的社会变迁功能

3、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三个阶段:

1、17世纪到18世纪初

2、18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3、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名词解释:

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学科。

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差距的扩大,贵族生活腐化、堕落。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日。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

公平价格:商品的出卖者能获得相当于所处等级地位生活条件的价格。公平价格取决于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的大小、它们对人的效用,所以,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晚期重商主义者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已开始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初步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是增加财富的手段。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较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

看不见的手(经济自由主义):经济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为保证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实行充分的经济自由和完全的自由竞争。当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自己的产业时,必然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

大起来,不自觉地实现了社会利益。这个任务是政府或政治家无法代劳的。

绝对成本论:即绝对优势,指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绝对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比较成本论:又称比较优势,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纯产品: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剩余.不过,纯产品只生产农业生产中,而在其他生产活动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纯产品就是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以外的产品。

价值理论的两大矛盾: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两大矛盾:等价交换同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

货币数量论:货币价值由生产金银所费劳动决定。商品价格与流通中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流通中货币数量成反比。稳定货币币值

相对成本论:相对成本,又称为成本降低。是指为不断降低成本而作出的努力。

销售论-萨伊定律:货币并非一切交易的目的,只不过是媒介而已,在交换中,它只起“一瞬间”的作用。一种商品总是用另一种商品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出售就是对另一种商品的购买,即:供给会自动产生需求。这一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

效用价值论:生产不创造物质,只是创造效用。把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2、政治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主义的发展。3、文化条件:文艺复兴的兴起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代表:色诺芬着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财富论:财富是指一切有用的东西,即使用价值。财富可交换。

2、农业论:农业是一切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

3、分工论:分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4、货币论:货币是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的统一。

5、价格与供求论:价格波动受制于供求变化的影响。

6、收入论: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认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柏拉图着述:《理想国》和《法律论》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理想国》: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差距的扩大,贵族生活腐化、堕落。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日。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

1、分工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个人不能自给以满足其欲望,为了解决个人需求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冲突,于是建立城邦,在人们之间实行分工。

2、财富论:对人有用的事物才是财富。财富分三等:精神财富、肉体财富、物质财富

3、公有财产论:贫困使人的行为和工艺低劣,财富使人奢华和闲散。私有财产产生利己与贪欲之心,引起社会分歧,激化矛盾。

4、货币与利息论:货币名目论。肯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否定贮藏手段职能。利息是罪恶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着述:《政治论》和《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1分工与国家:国家是自然的产物。人的差别是自然存在的,分工是符合自然的安排。

2财富论:财富是实现幸福目的的手段集合。财富分为两类:真正的财富(使用价值),积蓄财货的财富。

3价值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等同性是交换的前提。

4货币与利息:货币是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贮存手段必须依存于法律。利息不符合自然。

5私有财产论:私有比公有财产更优越--高效、和谐、自我、实践、慈善。

人口是贫困的根源,贫困是革命和犯罪的根源。

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贾图、瓦罗等人的着作中。

克优斯·贾图主要着作:《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瓦罗主要着作:《论农业》

古希腊古罗马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1.极力维护奴隶制自然经济,力图巩固和发展奴隶主庄园制度,以保证奴隶主的财富不断增长。

2.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并从奴隶主立场出发论证了社会分工。

3.对商品货币经济作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①分析了商品的某些属性,提出商品二重性的思想萌芽。

②已经注意到市场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③他们已经分析了货币的某些职能。

4.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反对用货币增殖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