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05e2c4c281e53a5902ff2b.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3.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5.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2 B.44 C.88 D.926.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 B.10.0g C.11.7g D.13.6g7.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A.10g B.13g C.16g D.18g8.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5g B.6.7g C.15g D.20g9.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A.CH4和C2H4B.CH4和CH3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10.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12.已知:过氧化钙(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能力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能力提升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e527adf46527d3240ce0e7.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能力提升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7.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测试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93bd7bed5b9f3f80f1c3f.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测试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22630反应中的质量/g9223b反应后的质量/g0a3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a等于10D.b等于12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3.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5.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13.2g B.17.6g C.15.4g D.11.0g6.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7.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52.8%B.47.2%C.36%D.64%8.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 B.10.0g C.11.7g D.13.6g9.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5g B.6.7g C.15g D.20g10.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A.CH4和C2H4B.CH4和CH3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11.有A、B、C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2C,若16gA与足量B充分反应得到20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8:1:5 B.4:1:5 C.8:2:5 D.4:2:51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前质量/g6810022反应后质量/g X458110A.X的值应为0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13.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1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15.用镁和铝分别同稀硫酸反应,若要各制得10克氢气,则需要用去的镁和铝的质量比是A.4∶3 B.8∶9 C.3∶1 D.1∶316.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提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提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7f9be0ee06eff9aff80794.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提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如图是汽车处理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变化B .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7:11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CO+NON+CO 催化剂D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2.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 3PO 4可形成H 4P 2O 7或H 5P 3O 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 2SO 4)脱水后形成的是 A .H 2S 2O 7B .H 2S 2O 8C .H 2S 3O 10D .H 2S 4O 13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为单质B .生成物中C 和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为17:16 D .A 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4.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 .CH 4 B .C 2H 6 C .C 2H 2 D .C 3H 8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 B .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 D .若取xgA 和xgB 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6.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 不可能表示( )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8.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9.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10.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11.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e57d3eefdc8d376ee32f4.png)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双氧水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6.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7.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8.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训练题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7148f1647d27284a7351d6.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训练题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2.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3.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4.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5.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6.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7.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CO23.3g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8.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练习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3b3dcf78a6529657d5345.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练习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已知:过氧化钙(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现取用28.8g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分解(该温度下,CaO不分解),测得所得固体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1.6g B.3.2g C.6.4g D.12.8g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6.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7.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8.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9.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10.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7b90d06c85ec3a86c2c522.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22630反应中的质量/g9223b反应后的质量/g0a3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a等于10D.b等于122.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2O7B.H2S2O8C.H2S3O10D.H2S4O13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5.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6.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7.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8.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9.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52.8%B.47.2%C.36%D.64%10.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 D.80%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及解析(1)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846950c26fff705cd170a44.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5.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6.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7.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8.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同步测试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同步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9404b60b1c59eef9c7b48a.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同步测试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现有w g含有CuO和ZnO的固体粉末,欲测定CuO的质量分数。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ZnO在进行下述化学反应时,原理与CuO相似)A.将混合物与足最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a g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b gC.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c gD.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d g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3.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5.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6.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 .1:1B .5:7C .5:4D .4:77.在化学反应A+B 2=AB 2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 和5gB 2充分反应,则生成AB 2的质量是( )A .10gB .13gC .16gD .18g8.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 ) A .CH 4和C 2H 4 B .CH 4和CH 3OH C .CH 4和C 2H 5OHD .C 2H 4和C 2H 5OH9.有A 、B 、C 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 ═2C ,若16gA 与足量B 充分反应得到20gC ,则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 .8:1:5B .4:1:5C .8:2:5D .4:2:510.将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A .0.1gB .0.15gC .0.2gD .0.25g11.现有10.6g 碳酸钠和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 A .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C .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1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FeCl 2读作氯化亚铁;SO 2读作二氧化硫 B .3H 只有微观意义;C 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D .22Mg+O2MgO 点燃,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13.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b7c5a901f69e314232948d.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14:1 B.12:1 C.8:1 D.4:12.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8.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CO23.3g9.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C.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10.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 B.10.0g C.11.7g D.13.6g11.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A.10g B.13g C.16g D.18g12.有A、B、C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2C,若16gA与足量B充分反应得到20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8:1:5 B.4:1:5 C.8:2:5 D.4:2:513.将6.05g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0.1g B.0.15g C.0.2g D.0.25g1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15.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22630反应中的质量/g9223b反应后的质量/g0a3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a等于10D.b等于1216.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最多能收集到(a-b)g氧气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不断增多17.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19.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A.2:1 B.2:3 C.3:1 D.1:220.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230fab4daa58da1114a63.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3.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4.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5.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52.8%B.47.2%C.36%D.64%6.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C.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7.在反应A+2B═C+D中,7.6gA与5.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要得到0.6gD,则需要A 的质量为( ) A .5.6g B .16.8gC .22.8gD .无法计算8.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 ) A .CH 4和C 2H 4 B .CH 4和CH 3OH C .CH 4和C 2H 5OHD .C 2H 4和C 2H 5OH9.有A 、B 、C 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 ═2C ,若16gA 与足量B 充分反应得到20gC ,则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 .8:1:5B .4:1:5C .8:2:5D .4:2:510.现有10.6g 碳酸钠和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 A .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C .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11.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转化①中甲和O 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 .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12.物质R 在0.96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 2点燃XO 2+2SO 2,测得XO 2和SO 2的质量分别为0.44g 和1.28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R 的质量为0.86g B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R 中含有X 元素、S 元素和O 元素D .XO 2和SO 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13.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FeCl 2读作氯化亚铁;SO 2读作二氧化硫 B .3H 只有微观意义;C 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D .22Mg+O2MgO 点燃,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14.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 固体,测得其中Ca 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 g 该CaO 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100 g 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CaCl 2的质量为11.1 gB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9.125%C.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15.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22630反应中的质量/g9223b反应后的质量/g0a3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a等于10D.b等于12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17.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19.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测试卷含答案(1)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测试卷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d9f3dbe1ed9ad51f11df287.pn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测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白色沉淀。
则a的数值为A.3.21 B.3.59 C.4.01 D.7.413.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4.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5.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7.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8.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能力提升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26aa82e3f5727a4e962bd.png)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能力提升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5.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6.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7.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9.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10.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自测卷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自测卷](https://img.taocdn.com/s3/m/450d3116d5bbfd0a785673a4.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自测卷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用镁和铝分别同稀硫酸反应,若要各制得10克氢气,则需要用去的镁和铝的质量比是A.4∶3 B.8∶9 C.3∶1 D.1∶32.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2O7B.H2S2O8C.H2S3O10D.H2S4O13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5.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7.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8.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9.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提高测试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提高测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b9a9264693daef5ef73ded.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提高测试题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元素钴有多种化合价。
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强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A.CoCO3+O2强热CoO3+CO2B.2CoCO3+O2强热2CoO2+CO2C.4CoCO3+3O2强热2CoO3+4CO2D.4CoCO3+O2强热2Co2O3+4CO22.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2O7B.H2S2O8C.H2S3O10D.H2S4O13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4.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6.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 .溶液总质量B .消耗锌粉的质量C .生成ZnCl 2的质量D .生成H 2的质量7.关于化学反应2X+Y=2Z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Z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 .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 .若ag 的X 完全反应生成bg 的Z ,则同时消耗(b ﹣a )g 的Y8.在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 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5gB .6.7gC .15gD .20g9.将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A .0.1gB .0.15gC .0.2gD .0.25g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属于混合物B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11.已知:过氧化钙(CaO 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4a5e3a32d7375a517802e.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复习课课时练习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2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2.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3.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4.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2 B.44 C.88 D.92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5.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13.2g B.17.6g C.15.4g D.11.0g6.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C.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7.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5g B.6.7g C.15g D.20g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前质量/g6810022反应后质量/g X458110A.X的值应为0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10.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11.元素钴有多种化合价。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强化练习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强化练习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4886cbfad6195f302ba693.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强化练习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A.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4.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6.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 ) A .CH 4和C 2H 4 B .CH 4和CH 3OH C .CH 4和C 2H 5OHD .C 2H 4和C 2H 5OH7.将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A .0.1gB .0.15gC .0.2gD .0.25g8.已知:过氧化钙(CaO 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现取用28.8g 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分解(该温度下,CaO 不分解),测得所得固体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A .1.6gB .3.2gC .6.4gD .12.8g9.物质R 在0.96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 2点燃XO 2+2SO 2,测得XO 2和SO 2的质量分别为0.44g 和1.28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R 的质量为0.86g B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R 中含有X 元素、S 元素和O 元素D .XO 2和SO 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10.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FeCl 2读作氯化亚铁;SO 2读作二氧化硫 B .3H 只有微观意义;C 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D .22Mg+O2MgO 点燃,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1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https://img.taocdn.com/s3/m/e934684c51e79b896902261d.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14:1 B.12:1 C.8:1 D.4:1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6.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7.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综合练习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X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6.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8.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2 B.44 C.88 D.929.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CO23.3g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10.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13.2g B.17.6g C.15.4g D.11.0g11.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52.8%B.47.2%C.36%D.64%12.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 D.80%13.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 B.10.0g C.11.7g D.13.6g14.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2O7B.H2S2O8C.H2S3O10D.H2S4O1315.在 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将该混合气体 10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再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40g B.30g C.10g D.5g16.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B.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17.元素钴有多种化合价。
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强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A.CoCO3+O2强热CoO3+CO2B.2CoCO3+O2强热2CoO2+CO2C.4CoCO3+3O2强热2CoO3+4CO2D.4CoCO3+O2强热2Co2O3+4CO218.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19.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 B.76% C.38% D.7.6%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2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22.现有w g含有CuO和ZnO的固体粉末,欲测定CuO的质量分数。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ZnO在进行下述化学反应时,原理与CuO相似)A.将混合物与足最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a g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b gC.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c gD.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d g23.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D.反应后生成的丙属于氧化物24.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为A.4:9 B.8:11 C.10:11 D.13:4425.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A.5.6g B.8.8g C.4.4g D.4.8g26.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4612810反应后的质量/g0待测8954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2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 的值是 7D.丁可能是化合物28.在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反应后的质量/g12x100A.x等于60B.b可能是单质C.c一定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2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410121/g反应后质量01215待测/gA.该反应后待测Q质量为12gB.反应后生成15gZC.该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D.该反应中Y与Q质量之比为1:13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B【解析】【详解】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4g+12.8g-9.6g=7.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设X相对分子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x:96=7.6g:9.6g,x=76,该选项说法正确;C、R相对原子质量:76+96-128-32=12,R元素和硫元素来自于X,X中氧元素质量:4.4g×+12.8g×-9.6g=0,即X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R相对原子质量是12,是碳元素,二氧化硫是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D【解析】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由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D. C3H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错误,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错误,D、若取xgA和xgB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3C+4NH3高温,催化剂2N2+3CH4。